

中鋼鋁業(未)公司新聞
中鋼鋁業指出,自2016至2019年上半年間,中國大陸出口至我國的特定鋁箔,不僅占同類貨物總進口量比率提高,且在我國市場占有率也逐年增加,由於中國大陸低價傾銷,衝擊國產品內銷價格,國產品內銷市場明顯受到侵蝕,迫使中鋼鋁業以低於成本銷售,但仍無法維持原有市占率,虧損加劇。
關務署今年8月正式受理調查。此次涉案貨品「特定鋁箔」,是屬於包裝用鋁箔,可廣泛用在民生日用包裝材料,除可為食品包裝,也可作為香菸褙紙及金銀紙等。
官員表示,依據反傾銷案件處理流程,關務署受理調查後,下一步由經濟部進行產業損害初步認定,最慢需在40日內完成,若有必要可延長20日,目前經濟部已公告延長,預計10月5日前做出初步認定。
若經濟部認定有損害,關務署關稅稅率審議小組隨後將進行審議,並在70日內做出初判,決定是否須「臨時」課徵反傾銷稅,也就是說,12月中旬初判結果將出爐。但初判不代表最終結果,接下來還須再進行終判、最後產業損害認定,再做出是否課徵反傾銷稅的決定,最快明年才會走完程序。
關務署指出,當進口貨物以低於同類貨物正常價格的方式進入國內,只要有我國業者提出申請,經政府調查確定確實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關務署就會祭出反傾銷稅以保護MIT產業。
目前我國針對七大進口產品課徵反傾銷稅,包括大陸與韓國產製的不銹鋼冷軋(300系)、特定鍍鋅與鋅合金扁軋等兩大類鋼品,適用稅率依序為37.65∼38.11%、4.22∼77.3%。
而中國大陸產製的鞋靴、毛巾、過氧化苯甲醯、卜特蘭水泥及其熟料等四類產品也屬於課徵反傾銷稅範圍,適用稅率依序為4.56∼43.46%、0∼29.72%、2.35∼26.67%、91.58%。
另外巴西、中國大陸、印度、印尼、韓國及烏克蘭產製的碳鋼鋼板則適用反傾銷稅率4.02∼80.5%。
官員指出,近三年來反傾銷稅每年稅額約2.5億元∼2.9億元,每年依照貨物進口狀況,多為陸製鞋靴稅額占比為大宗,其次為碳鋼鋼板,第三為特定鍍鋅及鋅合金扁軋鋼品。
因應產業需求,我國自2018年啟動陸製不銹鋼熱軋鋼品、特定碳鋼冷軋鋼品雙反調查,經跨部會調查之後,關務署認為我國無類似同業,對於產業損害相當小,因此暫不課徵。
此外,中鋼集團旗下的中鋼鋁業公司也在今年上半年提出陸製鋁箔品反傾銷稅申請案,中鋼強調,中國大陸鋁箔自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大舉出口至台灣,利用低價策略、蠶食鯨吞我國市場,衝擊國產品內銷價格。
財政部在8月4日公告、展開陸製鋁箔品反傾銷調查,經濟部已在進行產業損害調查,最快今年11月即可課徵臨時反傾銷稅,預計明年1月將公布初步判定結果、明年6月則公布最終判定。
中鋼鋁業近日向財政部關務署提出申請,要求對從中國大陸進口的「特定鋁箔」進行反傾銷調查。關務署已於昨日公告,將與經濟部展開調查,這也是今年來的首宗反傾銷調查案件。這項調查將耗時約一年,並需經過產損初步認定、關稅稅率審議小組初判、終判以及最後的產損認定等程序。 涉案的「特定鋁箔」主要用於包裝用途,如食品包裝、香菸褙紙及金銀紙等,應用範圍廣泛。中鋼鋁業在申請書中指出,自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大陸出口至台灣的特定鋁箔不僅占同類貨物進口量的比率不斷上升,還在台灣市場佔有率逐年增加。由於大陸產品低價傾銷,對國產品內銷價格造成衝擊,導致中鋼鋁業不得不以低於成本價格銷售,儘管如此,仍難以維持原有的市場佔有率,虧損情況也逐漸加重。 中鋼鋁業強調,大陸的低價傾銷已經取代其他進口國,成為台灣市場的主要進口來源,國產品的內銷市場幾乎被完全取代,進而導致產業市占率、稅前淨利率等指標下滑,顯示大陸的低價傾銷是產業損害的主因。 中鋼集團董事長翁朝棟表示,中鋼鋁業正在積極轉型,期望成為高附加價值的汽車用鋁板專業廠,並已獲得GM等汽車大廠的認證。同時,公司也強調必須維護基本盤,對大陸進口的特定鋁箔低價不公平競爭行為進行反制,以安內攘外,進行同步發展。
台灣新聞記者特派員報導—— 近日,為了應對中國大陸製造的金紙、包裝用鋁箔紙對台灣市場的傾銷行為,台灣政府決定展開反傾銷調查。這項調查是由台灣知名企業中鋼鋁業主動提出的,該公司屬於中鋼集團,是台灣鋁箔市場的重要競爭者。 根據財政部關務署的消息,預計明年1月將對此案進行初判。如果調查結果確實證實存在傾銷情況,那麼最快在明年下半年將開徵反傾銷稅。 關於此案,中鋼鋁業表示,從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中國大陸鋁箔大量出口至台灣,並採取低價策略,對台灣本土產品市場造成衝擊。調查顯示,中國大陸鋁箔的銷售價格比國際銷售價格低,明顯存在傾銷行為。 涉案的鋁箔產品主要為鋁純度在99.3%~99.9%的特定鋁箔,廣泛用於食品包裝、香菸包裝、金紙等行業。涉及的廠商包括中國大陸的丹陽鋁業、江蘇中基複合材料、昆山鋁業等多家企業。 關務署已正式接受中鋼鋁業的申請,並將按照《平衡稅及反傾銷稅課徵實施辦法》進行調查。初步判定將在40天內完成,並在70天內完成初步調查。最終判定則需60天時間,預計明年7月有望開徵反傾銷稅。
後續須過產損初步認定、關稅稅率審議小組初判、終判、最後產損認定後,再做出最後決定。整體程序須耗時約一年。此次涉案貨品是否須課徵反傾銷稅,一年後才能見分曉。
此次涉案貨品「特定鋁箔」是屬於包裝用鋁箔,可廣泛用在民生日用包裝材料,除可為食品包裝,也可做為香菸褙紙及金銀紙等。
中鋼鋁業在申請書中主張,從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間,大陸出口至台灣的特定鋁箔,不僅占同類貨物總進口量比率提高,且在台灣市場占有率逐年增加,由於大陸「特定鋁箔」低價傾銷,衝擊國產品內銷價格,內銷市場明顯受到侵蝕,迫使中鋼鋁業以低於成本銷售,但仍無法維持原有市占,虧損加劇。
中鋼鋁業指出,大陸低價傾銷,已經取代其他進口國成為主要進口來源,國產品的內銷空間幾乎完全被取代,導致國內產業市占率、稅前淨利率等指標都呈現下降,顯示大陸低價傾銷行為是造成產業損害的主因。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中鋼集團董事長翁朝棟表示,中鋼鋁業積極轉型,期待成為高附加價值的汽車用鋁板專業廠,並已獲得GM等汽車大廠認證,同時基本盤也要守住,對大陸進口的特定鋁箔低價不公平競爭行為要提出反制,安內攘外同步進行。
官員指出,中鋼集團旗下的中鋼鋁業公司日前向關務署申請反傾銷 稅調查,因中國大陸現為全球鋁箔第一大出口國,但近年來產量過剩 ,頻頻向歐美、亞洲等國傾銷,已遭美國、歐洲各國、墨西哥等裁處 貿易制裁,建議應課徵反傾銷稅39.98%或42.53%。
據關務署資料顯示,本次涉案貨品為鋁純度在99.3%∼99.9%的特 定鋁箔,進口稅號「76071120006」及「76071190001」,廣泛用於食 品包裝、香菸褙紙、金紙。
而涉案廠商包括中國大陸的丹陽鋁業、江蘇中基複合材料、昆山鋁 業、廈門廈順鋁箔、鼎勝新能源、雲南浩鑫、煙台東海鋁箔、上海神 火鋁箔及上海恩遠公司。
中鋼鋁業指出,自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中國大陸鋁箔大舉出口 至台灣,利用低價策略、蠶食鯨吞我國市場,衝擊國產品內銷價格。 據調查,一般鋁箔國際銷售價格約每公噸為4,197∼4,791美元,但大 陸鋁箔銷售價格為3,024∼3,344美元,明顯有傾銷情況,中鋼鋁業建 議,為保護我國鋁業市場,海關應斟酌課徵反傾銷稅。
關務署表示,目前已正式接受中鋼鋁業申請,依照我國《平衡稅及 反傾銷稅課徵實施辦法》規定,將分為初步、最終判定兩大程序。
初步判定方面,經濟部在40天內判定並移交給關務署70天內做出初 步調查,若調查情況受疫情或其他情況耽擱,最多再延長1/2時程, 最快今年11月、最遲明年1月可完成初判。
最終判定部分,關務署在初判後60天內完成傾銷事實的最後認定, 交由經濟部在40日內做最後調查、關務署10天內送給關稅稅率審議小 組施行,同樣可再延長1/2時程,預計明年7月有望課徵反傾銷稅。
接軌國際
整合區域能資源
區域能源整合概念上是將性質相異的產業,在能源使用上互通有無,以提高整體能源使用綜效。
中鋼利用汽電共生系統及廢熱回收等產製蒸汽,以及氧氣工場產出的各項工業氣體等,與工業區內鄰近工廠互通多餘能源,包括蒸汽、氧氣、氮氣、氬氣、氫氣及冷凝水等,目前共計有14家廠商參與13種能源整合,參與廠商有中鋼、中鋁、中鴻、中運、中碳、尚承鋼鐵、台灣志氯、中油、唐榮不鏽鋼、李長榮化工、盛餘鋼鐵、中石化小港廠、聯華氣體及三福氣體等。
自1994年正式運作以來至2018年底,中鋼已輸出蒸汽2,897萬噸,相當節省223萬公秉低硫油,換算成溫室氣體減量約達CO2 664萬噸,相當於1.7萬座大安森林公園一年CO2的吸附量,另外在空污減量方面有硫氧化物2.0萬噸、氮氧化物1.5萬噸、粒狀污染物0.2萬噸,除達到區域最大能源使用的綜效外,並可降低對環境的污染負荷。
中鋼製程所產製出的副產品包括煤焦油、粗輕油、高爐石、轉爐石、氧化鐵粉、脫硫石及脫硫石著磁料等,除水淬高爐石外售給國內業者外,其餘都經過關係企業資源化加工後供應化學、營建、土木、電機及民生等產業使用。
目前高雄臨海工業區以中鋼為核心所建立的產業生態網路,推動工業區資源整合,使產業間資源共享且可循環利用。未來中鋼仍將全力配合政府持續推動「工業區能資源整合推動計畫」,擴大與臨海工業區廠商產出廢棄物的再利用鏈結作業,建構工業區內產業間資源共享與資源循環利用網絡,改善工業區內產業經營條件,提升其競爭力及與國際永續發展趨勢接軌。
製程回收
水循環再利用
中鋼透過區域能資源整合,互通有無,不僅創造循環經濟價值,多年來也勵行用水管理及回收水再利用等工作,並推動多項工程以降低原水耗用,製程用水回收率已高達98.5%。
此外,中鋼為確保廠內供水穩定,增加水源多元化,配合政府開發再生水政策,第一個響應使用「鳳山溪污水再生使用示範案」的再生水,自2018年8月開始,平均每日廠內導入2.2萬噸的鳳山溪都污再生水,今年8月更增量到每日平均4.1萬噸,達到再生水占總用水量的1/3,預計於2022年可再導入臨海再生水計畫每日2萬噸的再生水,配合中鋼既有的全廠回收用水,逐步達到中鋼多元水源策略的目標。
三方攜手
成就環境永續未來
長期以來,中鋼秉持主動多元的社會參與精神,善盡企業公民責任。現今,節能減碳及永續經營已成為企業的社會責任及挑戰,而中鋼將挑戰視為機會,與國內企業、政府及公民社會一同攜手推動循環經濟,創造企業永續價值,成就環境永續未來。
對此,中鋼(2002)集團旗下子公司中鋼鋁業公司業務副總林士永 表示,該公司去年銷美數量不多,今年初以來單月轉單數量增加5,0 00∼6000公噸左右,約佔目前外銷比重的50%,且希望後續轉單數量 能夠增加,全力拓展外銷市場。
中鋼鋁業近來單月各項鋁板捲銷售量達到1.4∼1.5萬公噸,其中內 外銷比重各佔50%,去年伴隨美國對大陸鋁板捲祭出反傾銷措施,使 得大陸產品就難以再繼續銷往美國市場,並出現轉單效應,紛向台灣 、東南亞、印度、南非等地鋁廠採購產品。
受到大陸產品無法外銷美國市場影響,再加上近來美國再對進口鋁 品課徵10%高額關稅,不僅造成美國市場供需嚴重失調情況,而且也 造成美國當地鋁板捲價格暴漲10%∼20%,相對也推升國際鋁錠原料 價格。
林士永指出,國際鋁錠原料價格上漲到目前的每公噸報價2,200∼ 2,300美元,增加上游鋁廠的生產成本。在原料成本激增情況下,對 於銷美產品,一部份由當地進口商承擔成本,另一部份在協商中希望 順利轉嫁成本。
對此,中鋁強調,目前正積極廣蒐相關資料和事證,不排除近期內 向經濟部提出反傾銷控訴,以捍衛產業的生存權益。
此外,美國商務部已對大陸輸美的鋁箔產品提出反傾銷調查,並做 成初判,稅率在96.81%∼162.24%,預計2月下旬做成終判,另美國 也對大陸銷美的鋁合金薄板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預計今年2∼4月 做成初判。
對此,中鋁表示,這部份只要美國終判結果,確定大陸產品確定有 損害美國產業的事實,當然有轉單效應,有助於中鋁外銷接單。
對於大陸和韓國低價鋁箔產品大舉入侵,中鋁指出,台灣5.9u鋁箔 產品的單月消費量大約在4,000∼5,000多公噸,其中大陸近五年來銷 來台灣的數量,由102年的1,069公噸,至106年的2,892公噸,大幅成 長1.7倍,且市占率由22%,大幅成長至64%。
受大陸入侵影響,中鋁內銷量嚴重衰退,由102年的單月銷量1,92 4公噸,至106年只剩1,078公噸、衰退43.97%,至於韓國的銷量,近 五年來也衰退了70.13%左右。
中鋁說,衰退最大的原因,是大陸鋁箔產品價格較低,一般正常售 價為每公噸13萬元台幣,大陸產品殺價到每公噸10萬元台幣,幾乎下 殺3成,且韓國的產品每公噸售價約11萬元台幣,也較正常售價低了 2成,造成台灣鋁箔產品嚴重受到衝擊。
此外,中鋼也安排煉鋼廠排定兩座轉爐停爐或維修、及汽電共生三部鍋爐配合歲修及降載等措施,及下游軋鋼製程則有11條產線安排歲修停產,共減少粒狀物排放量446.01公噸、硫氧化物713.73公噸、氮氧化物681.81公噸,並透過生產製程減排降載,以降低污染排放,改善空氣品質。
中鋼表示,為協助改善空污,有關煉焦爐濕式淬火設備更新為低污染的乾式淬火設備,以及原料儲存場,將分批分階段規劃增設室內堆置設施等長期改善方案,中鋼將於三個月內全力突破現有困難,向高雄市政府提出具體可行改善方案。
另為強化料場防塵效果,行政院前院長林全於去年11月視察中鋼廠區時指示,原料儲存場南側部分增設防塵柵網,長度為656公尺,經費約1.7億元,原計劃於107年5月完成,為配合冬季空氣品質改善,亦拚全力提前於今年12月底前完成南側防塵柵網工程,同時原料儲存場配合增加噴灑水,由每2小時1次改為每1小時1次,每日廠區道路加強洗掃110公里。
此外中鋼利用本身和集團旗下的中鴻、中鋼構、中鋁、中機、中碳等公司共80公頃的廠房屋頂,設置太陽能發電裝置,預計今年底可完成30MW(百萬瓦)建置,年發電量可達0.38億度,每年減碳19,837.5公噸,108年底可完成80MW(百萬瓦)建置,年發電量可達1.02億度,每年減碳52,900公噸。
中鋁表示,應用實驗室的主要設備包括成型模擬試驗機、表面電阻 儀、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噴砂機、陽極產品模擬應用及罐用料相關化 學試驗等裝置,主要針對汽車、手機殼、IT產業、自動化機器人產業 及食安用途的所需鋁材,來強化其表面與內質缺陷檢視及原因判定。
揭幕典禮後,接續發表高強度高成形性及超高強度鋁合金、汽車暨 其他鋁板產品與應用、鋰電池用鋁箔產品與應用,罐蓋新開發產品與 應用等四大開發產品,與會貴賓均表高度肯定及讚賞,對未來鋁材應 用市場深具信心。
中鋼鋁業向來秉持中鋼集團勇於創新及高度執行力的精神,持續以 「踏實、創新、成長、共榮」的經營理念,期與客戶攜手成長,共同 創造產品高值化及差異化,提升產品性價比,互利共榮共創雙贏。
潘立智致詞表示,該公司一向重視同仁權益,在91年1月簽訂第1次團體協約,這次自104年6月起由勞資雙方推派代表進行團體協約內容條文的討論,歷經2年共8次會議,且經提工會代表大會及公司董事會通過後,完成團體協約條文的定稿。
潘立智強調,這次團體協約協商期間適逢「勞基法」修法,公司與工會均能配合法令的改變即時修正相關內容,充分表現出勞資雙方的溝通默契,與中鋼集團實事求是的踏實精神。且雙方都能充分體認惟有在平等互惠及穩定和諧的勞資關係下,才能營造出愉快的工作環境,公司也才能穩健成長再創佳績。
黃維雄也表示,協商過程中雖雙方立場各有不同,但互相體諒與包容下,逐漸凝聚及達成共識。鄭素玲則表示,樂見中鋁公司尊重工會的協商權,以優於勞基法的精神締結團體協約。
廖榮鑫認為,國機國造的政策推動後,首先會讓國內從事航太研究的人才有了伸展的舞台,一方面鼓舞目前正在航太領域耕耘的人才,二方面也激勵正在求學的學生,對國內發展航太事業更具信心。
此外,國機國造亦是提供國內航太產業鏈一個實戰的機會,不僅是漢翔受惠,包括機械、工具機、零組件等供應鏈統統有機會因參與國機國造而帶動企業升級,這也是廖榮鑫去年積極推動台灣航太產業 A-Team 4.0聯盟的主要原因。
廖榮鑫指出,在航太產業供應鏈陷入價格廝殺的一片紅海中,過去航太產業著重在品質、交期、成本、技術和管理,已轉而聚焦在「創新」,而創新的核心精神,與航太A-Team 4.0所努力的方向不謀而合,航太A-Team 4.0聯盟力推「精實體質、提升競爭」的長遠策略,目標就是希望帶領台灣航太廠商轉型升級,在國際競爭占有利基之地。
航太A-Team 4.0聯盟成員包含了原物料、機械設備、生產製造、物流運輸、銀行業者與學研單位,共計294家成員。其中中鋼、榮剛、中鋁、燁鋒、台塑,及永虹,都是主要成員,提供漢翔複合材料、零組件,後續若通過國際航太機構認證,亦有機會打進國際市場。
廖榮鑫還透露,包括中鋼、中鋁及燁鋒等3家策略合作夥伴,已通 過高教機的材料認證,未來漢翔可就近採購;另榮剛的「4330 Bar料 」已通過三菱重工(MHI)認證,未來漢翔承作MHI的MRJ客機零組件 所需上述原材料,可向榮剛採購。
廖榮鑫以過去自強號(AT3)教練機、經國號(IDF)戰機等量產經 驗來看,高教機不僅可帶動相關連產業的產值,也因為有練兵機會, 台灣的航太、製造業與工具機產業的營運水準都可同步提升;另對人 才及技術提升所帶來的無形價值,更難用金額估計。
廖榮鑫說,漢翔今年很快會把高教機每個零件圖完成,因為每零件 都要有身分證,公司才會開始製造。據了解,台灣航太產業去年度產 值約1,002億元,高於104年的914億元,並首度突破千億元。
至於台灣機械業去年度產值達9,800多億元,9度挑戰破兆元失利, 不過,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表示,在機械業與航太產 業結盟,加上美國總統川普主張的美國製造對機械業有利,預估今年 機械業年產值可挑戰兆元,成為台灣第三個兆元產業。
對此,中鋼董事長翁朝棟昨(15)晚表示,此再生水的水質相當優越,等於RO的水質,不須再經過處理,這是在市府的促成下,中鋼將配合政府政策,全力推動使用循環經濟再生水源,以協助節約用水。另一方面每年的11月份到隔年的5月份,為枯水期,若中鋼和中鋁能增加使用再生水,等同可增加民生用水量,讓民生用水更寬裕。
高雄市水利局興辦的「促進民間參與高雄市鳳山溪污水處理廠放流水回收再利用案的興建、移轉、營運(BTO)計畫」,昨日舉動動土典禮,由市長陳菊主持,邀請內政部長葉俊榮、經濟部次長楊偉甫、水利署代表、中鋼董事長翁朝棟、總經理劉季剛及中鋁董事長潘立智等貴賓參加。
根據第2季稅後淨利為一年來單季新高、外資法人8月以來站在買方等條件篩選,共有十檔業績尖兵同獲外資加碼逾9,000張以上,包括中鋼、統一、台泥、京元電子、神達、亞泥、瑞昱、佳世達、明泰、台化等。
資深證券分析師方慕孺指出,第2季向來是電子產業的傳統淡季,可以發現上季營運績優股中,國際資金花費不少力氣著墨於非電子股上,且部分企業下半年也會進入旺季,在全年營運動能亮眼的預期下,應還會吸引資金關注。
中鋼受惠產能利用率滿載,出貨量重回高峰,其他轉投資包含:中鋼運通、中碳、中鋁、中聯資等,副產品出貨量亦將同步增加。中鋼9月盤價出爐後,市場正向反應,第3季接單可望比目標量341萬公噸多出近2%。
同時,在美國對中國大陸冷軋、耐蝕鋼品、不銹鋼課徵高額反傾銷與反補貼關稅下,中鋼轉投資的中鋼住金越南冷軋鋼廠(CSVC)銷美具關稅優惠。
統一上半年財報出爐後,勉強較去年成長,力抗景氣不佳。外資法人目前對統一以正面看法為主流,推測未來12個月合理股價上看70元以上,青睞統一是民生消費族群首選;再加上看好中國大陸長期對於飲品市場的看法,法人預期,統一下半年營運展望看俏。
京元電則是電子股中,最獲外資青睞代表,元大投顧指出,蘋果與高通占京元電子營收比重較低,此兩家公司今年表現均不佳;相對地,京元電在智慧型手機相關業務上,對中國海思的占比較高,而海思表現極佳。另一方面,京元電子預期下半年起對英特爾出貨將放量。
森鉅順利敲開大陸市場大門,產品打入大陸逾20家車廠供應鏈,第3季開始出貨,明年起大陸營收占比將逾1成,並成未來森鉅業績成長的主動能。
生產鋼塑複合板的森鉅,從建材市場起家,切入車用領域後,公司業績、毛利率快速起飛,迄今超過9成營收來自於北美貨櫃車車板貢獻。
去年森鉅在主要外銷市場北美的出貨量,首度超越對手Wabash,拿下53%的市場,經濟規模效益下,推升去年營收達48.49億元、年增近32%,稅後淨利12.08億元、年增61.7%,EPS達7.79元,營收獲利均締造歷史新高。
今年首季森鉅營收12.3億元,季增近1成,毛利率進一步成長至43.76%,優於去年同期的41.46%,帶動稅後淨利達2.92億元、EPS達1.88元。若排除因新台幣升值造成的6,258萬元匯兌損失,森鉅今年首季EPS是可以達到2.21元、單季歷史次高的表現。
森鉅財務經理李芸芳表示,第2季新台幣回貶,森鉅可望有匯兌利益回沖,加上先前在鋼價低檔時,公司備妥至少半年的低價原料庫存,今年毛利率應可維持去年的高水準。
法人推估,若今年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維持在32.5元水準,森鉅今年EPS至少有9元實力;若新台幣兌美元進一步貶至33.5元以上,森鉅今年EPS將有超過11元的機會。
此外,森鉅與中鋼鋁業合推高強度鋁複合板,由於新品具有輕量、不易生鏽等優勢,且成本僅略高於鍍鋅鋼板,看好未來將成為貨櫃車車板材料市場的新主流。森鉅目前已送樣給客戶測試,預計今年第3季起放量出貨,成日後鞏固客源與市占率的新武器。
森鉅站穩北美市場之際,也將開始登陸發展,攜手大陸中集集團,合資在廣東江門設廠外,並運用ECFA兩岸貿易零關稅的條件,從台灣外銷鋼塑複合板至大陸,積極敲開當地貨櫃車、冷凍運輸車、宅配車等貨車的車板材料市場。
森鉅透露,已打入20多家大陸相關廠商供應鏈,隨大陸貨物物流業興起、法規對貨運車輛材料趨嚴下,看好鋼塑複合板將成大陸物流車、貨櫃車板材的新主流。
李芸芳保守估計,隨大陸市場打開,明年對岸營收占比可望以倍增快速增加,看好大陸將成拉動公司業績成長的主力市場。
台電委託相關廠商施工的電線地下化工程,上周五驚傳道路坍塌後,昨日又傳出一條輸往工業區廢水處理廠的管線被挖斷,導致包括唐榮、盛餘、中鋁、海光及東和鋼鐵等相關鋼廠的廢水排放受阻,工廠產線被迫停工。
經查證,除了盛餘二條鍍鋅和烤漆鋼捲產線被迫停工一天,減產損失約1,500公噸外,其它包括東鋼、海光及中鋁等各廠均表示,因本身有設置廢水儲備廠,生產不受影響,至於唐榮,則刻意保持低調。
中鋼則表示,因本身設有廢水處理廠且廢水回收率高達近98%,因此所有生產線都不受影響,維持正常運作。中碳也是如此。
小港臨海工業區管理中心主任黃世宗表示,雖然遭挖斷的廢水管線,一度傳出波及300∼400家廠商,但經過緊急搶修,並於昨日傍晚5時許,接通臨時輸送管線後,已經可以輸送相關工廠廢水,相對也順利解決區內廠商擔心的廢水處理及工廠停產問題。
中鋼集團昨日召開會議,會中中鋁董事長蘇韋人提出上述報告,他表示,因烤漆鋁板具有輕量化和耐腐蝕的特色,若中鋁能夠增加這項產品的生產,不僅可提高產線利用率,降低營運成本,而且可幫助下游客戶增加新產品的選擇,及節省產品的抽換率。
中鋼鋁業砸下150億元剛於去年完成擴廠,不僅各增加一條熱軋、冷軋鋁板捲產線,年產能由原來的12萬公噸提高為26萬公噸,而且也增加二條塗漆產線,規畫年產量為7萬公噸。
蘇韋人指出,這二條塗漆線,一條產能為3萬公噸,另一條為4萬公噸,目前只有生產罐蓋所需的塗漆鋁板材料,單月接單量約3,500公噸,年產量可達4.2萬公噸,因此尚有2.8萬公噸的生產空間,為能提升利用率,正計畫調整生產營建廠房工程所需的烤漆鋁板產品。
至於烤漆鋁板何時投產,蘇韋人則表示,只要接獲訂單就可開始生產,將是中鋁首度跨入營建廠房工程材料市場,但這並非要和碳鋼鍍鋁鋅廠商搶生產,而是提供下游客戶多一個選擇商品的空間。
今年9月中,經SGS 及IATF(國際汽車推動小組)審核,確認中鋁 品質管理系統符合ISO/TS16949暨ISO 9001之各項條文要求,正式通 過驗證,並於日前舉行頒證典禮,由SGS 國際驗證服務部東亞區副總 裁黃世忠頒發證書予中鋁公司總經理潘立智。
潘立智表示,感謝SGS稽核小組蒞臨中鋁進行全廠驗證,於驗證過 程提供指導及學習機會,讓中鋁受益良多;也感謝中鋁各單位的配合 協助,使ISO/TS16949驗證作業順利完成。中鋁和金屬中心另於日前 偕同國內汽車模具產業廠商聯合組成「鋁合金車身鈑件開發研發聯盟 」,透過此聯盟提供下游廠商汽車鋁材,協助克服鋁料成型技術,縮 短中下游開發時間及成本,形成完整產業供應環境;並透過聯盟取得 終端車廠(OEM)認證,以切入國際供應鏈體系。
ISO/TS16949證書只是進入汽車OEM生產鏈之入場券,後續將有GM、 FORD等車廠之產品驗證尚待努力。期待中鋁未來更謹慎踏實生產產品 、管控品質,提升汽車用產品競爭力;同時藉「鋁合金車身鈑件開發 研發聯盟」運作來茁壯台灣汽車產業,共創更大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