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有線電視(公)公司新聞
中嘉集團所屬吉隆等12家,及洄瀾、東亞、東台及東亞有線播送等共16家有線電視系統經營者申請基本頻道變更案,NCC委員會議於26日核准通過,三立財經新聞台將從目前在中嘉等系統台的88台、洄瀾等系統台的89台移頻至48台,影響收視戶25.9%,以全台近490萬收視戶計算約116.9萬。
目前國內新聞頻道區塊落49∼58台,市場對於這次三立財經新聞台進駐緊鄰新聞區塊的48台,形同新聞頻道區塊擴大,對此,NCC副主委兼發言人翁柏宗強調,目前委員會尚未做成擴大新聞頻道區塊的決議。
另外,中嘉等16家系統台這次將原本上架48頻道的momo購物一台,分別移至88台、89台。
市場人士分析,新聞區塊的頻道數十年來一直維持在九個新聞台,在三立財經新聞台進駐48頻道之後,東森新聞台及財經台、三立新聞台及iNEWS,年代集團的壹電視及年代新聞,以及TVBS的55台及56台,將形成四大新聞台勢力。而新聞區塊的財經新聞頻道,在三立財經新聞台加入後,增加為東森財經、非凡財經、及三立財經等三個財經新聞台,翁柏宗強調,不會有新聞台或財經新聞台總量管制。
外界質疑這次NCC「火速」通過三立財經新聞台進駐緊鄰熱門新聞區塊的48台,翁柏宗回應指出,該案自2020年4月27日送件至今已超過1年多時間,業者兩次到會陳述意見,審議標準及程序與其它審查案一樣,基於提升新聞區塊、新聞多元性、增進市場良性競爭而核准頻道位置變更。NCC表示,三立財經台年底進行換照審議,未來三年三立財經新聞台應聘任足適之獨立專業人力155人以上,並且投入至少2億元經費於該台之人力增補、內容與節目製播。
目前國內新聞頻道區塊落49∼58台,市場對於這次三立財經新聞台進駐緊鄰新聞區塊的48台,形同新聞頻道區塊擴大,對此,NCC副主委兼發言人翁柏宗強調,目前委員會尚未做成擴大新聞頻道區塊的決議。
另外,中嘉等16家系統台這次將原本上架48頻道的momo購物一台,分別移至88台、89台。
市場人士分析,新聞區塊的頻道數十年來一直維持在九個新聞台,在三立財經新聞台進駐48頻道之後,東森新聞台及財經台、三立新聞台及iNEWS,年代集團的壹電視及年代新聞,以及TVBS的55台及56台,將形成四大新聞台勢力。而新聞區塊的財經新聞頻道,在三立財經新聞台加入後,增加為東森財經、非凡財經、及三立財經等三個財經新聞台,翁柏宗強調,不會有新聞台或財經新聞台總量管制。
外界質疑這次NCC「火速」通過三立財經新聞台進駐緊鄰熱門新聞區塊的48台,翁柏宗回應指出,該案自2020年4月27日送件至今已超過1年多時間,業者兩次到會陳述意見,審議標準及程序與其它審查案一樣,基於提升新聞區塊、新聞多元性、增進市場良性競爭而核准頻道位置變更。NCC表示,三立財經台年底進行換照審議,未來三年三立財經新聞台應聘任足適之獨立專業人力155人以上,並且投入至少2億元經費於該台之人力增補、內容與節目製播。
吉隆有線電視大翻身!華視新聞資訊台通過申請,將新增52頻道
國通傳委員會(NCC)昨日(31日)做出重大決定,批准中嘉集團旗下吉隆有線電視等15家系統台,申請華視新聞資訊台新增和遞補52頻道的申請案。這意味著華視將擁有124.5萬戶的收視戶,正式在競爭激烈的電視市場中穩固一席之地。
雖然華視目前面臨著嚴重的財務虧損和人力不足的問題,NCC官員強調,華視依法符合上架系統台的條件,即使未送新的事業計畫書,也不算違法播出。為了保護華視的發展,NCC將會進行行政指導,要求華視補交變更的事業計畫書,並強調「上架歸上架、變更歸變更」的原則。
NCC官員表示,華視主動提出改善財務、增加人力和自製節目的計畫,這將成為未來行政指導的重點。根據華視的計畫,2023年將達到獲利目標,並在第一年增加197人,三年內員工數達到400人。
然而,業界人士對華視的財務規劃表示懷疑,指出華視計畫書中強調的「公部門奧援」實際上是期待公視基金會捐款補助。由於公視自身經費都緊張,甚至要賣節目給華視來獲取經費,這一點讓人猶豫。
此外,有市場傳言稱,華視可能會從公視直接調度人力來補足新聞部人手。但NCC已經回應,華視已經表態不會使用公視人力來填補缺口,這一決定也讓人對華視的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31)日通過中嘉集團所屬吉隆等12家,加上聯維、寶福及南國等共15家系統台申請以華視新聞資訊台新增和遞補52頻位的申請案,華視取得124.5萬戶的收視戶。
不過,對於華視財務嚴重虧損、人力不足、沒有變更事業計畫書,NCC僅表示會「行政指導」要求華視補交變更的事業計畫書,強調「上架歸上架、變更歸變更」,全力「保駕」通過華視上架52台。
NCC官員坦言,華視新聞資訊台依法符合上架系統台的條件,即使不送新的事業計畫書,「不算違法播出」。之所以要求變更計畫書,是因為華視主動提出要改善財務、增加人力和自製節目,NCC列為未來「行政指導」的項目。根據NCC資料,華視表示,將在2023年達到獲利,同時增加人力,第一年就要增加197人,三年內員工數達到400人。
但業界人士指出,華視計畫書「如常」、財務規劃強調「公部門奧援」,也就是等公視基金會捐款補助華視,但公視自己經費都不夠,還要賣節目給華視獲取經費。另外,市場傳出,華視可能會從公視直接調度人力補足新聞部人手,不過,NCC回應,華視已表態「不會」用公視人力填補缺口。
不過,對於華視財務嚴重虧損、人力不足、沒有變更事業計畫書,NCC僅表示會「行政指導」要求華視補交變更的事業計畫書,強調「上架歸上架、變更歸變更」,全力「保駕」通過華視上架52台。
NCC官員坦言,華視新聞資訊台依法符合上架系統台的條件,即使不送新的事業計畫書,「不算違法播出」。之所以要求變更計畫書,是因為華視主動提出要改善財務、增加人力和自製節目,NCC列為未來「行政指導」的項目。根據NCC資料,華視表示,將在2023年達到獲利,同時增加人力,第一年就要增加197人,三年內員工數達到400人。
但業界人士指出,華視計畫書「如常」、財務規劃強調「公部門奧援」,也就是等公視基金會捐款補助華視,但公視自己經費都不夠,還要賣節目給華視獲取經費。另外,市場傳出,華視可能會從公視直接調度人力補足新聞部人手,不過,NCC回應,華視已表態「不會」用公視人力填補缺口。
2012年,台灣借重北京奧運,加速推動有線電視數位化。而2020年,東京奧運將以8K拍攝、4K傳送畫面,台灣此時祭出4K化政策,打的盤算就是要搭東京奧運掀起收看賽事熱潮的順風車,帶動國內影視產業正式邁向4K新視界。
目前檯面上,已出現五大陣營積極搶攻4K市占版圖。中華電信規劃明年東京奧運之前汰換70萬台4K機上盒。配合Netflix今年年初上架至MOD,中華電信已經供裝40萬4K機上盒,換言之,未來一年,MOD會有110萬用戶申裝4K機上盒。
為扶植本土4K供應鏈,中華電信已將4K機上盒的晶片供應商,由中國大陸的海思改成聯發科,4K機上盒則由中華系統整合及華電聯網兩家本土廠商共同供貨。
國內前五大MSO系統台,也全面備妥4K戰略計畫,凱擘、台灣大及台灣大旗下台固媒體將攜手布局4K版圖,除了由台灣大哥大董事長蔡明忠主導成立MOMOTV、強調投資4K內容無上限之外,據了解,凱擘、台固媒體正著手升級4K網路、全力推動機上盒汰舊換新。
中嘉旗下吉隆有線電視今年5月獲得NCC換發有線電視系統經營執照時,同步宣布未來3年將積極汰換4K機上盒、提供4K頻道節目、升級提供1Gbps寬頻上網、以及開發AndroidTV,意味著擁有1,104.8萬收視戶的中嘉有線電視,正加快4K化腳步。
台灣寬頻(TBC)打造4K版圖,率先從4K內容著手,日前TBC聯手日本夏普及鴻海,成立國內第一座4K+8K攝影棚t.Studio,以帶頭打造4K+8K生態鏈為目標。
台數科與LINETV結盟之後,集團區總經理兼研發長羅文龍表示,台數科已備妥70萬台4K機上盒,展現拓展4K版圖的決心。
市場人士分析表示,2020年將會是電信、有線電視產業的翻轉年,除了5G正式商轉,東京奧運將催化4K普及率,不管是5G還是4K市占版圖,都將重新洗牌。
目前檯面上,已出現五大陣營積極搶攻4K市占版圖。中華電信規劃明年東京奧運之前汰換70萬台4K機上盒。配合Netflix今年年初上架至MOD,中華電信已經供裝40萬4K機上盒,換言之,未來一年,MOD會有110萬用戶申裝4K機上盒。
為扶植本土4K供應鏈,中華電信已將4K機上盒的晶片供應商,由中國大陸的海思改成聯發科,4K機上盒則由中華系統整合及華電聯網兩家本土廠商共同供貨。
國內前五大MSO系統台,也全面備妥4K戰略計畫,凱擘、台灣大及台灣大旗下台固媒體將攜手布局4K版圖,除了由台灣大哥大董事長蔡明忠主導成立MOMOTV、強調投資4K內容無上限之外,據了解,凱擘、台固媒體正著手升級4K網路、全力推動機上盒汰舊換新。
中嘉旗下吉隆有線電視今年5月獲得NCC換發有線電視系統經營執照時,同步宣布未來3年將積極汰換4K機上盒、提供4K頻道節目、升級提供1Gbps寬頻上網、以及開發AndroidTV,意味著擁有1,104.8萬收視戶的中嘉有線電視,正加快4K化腳步。
台灣寬頻(TBC)打造4K版圖,率先從4K內容著手,日前TBC聯手日本夏普及鴻海,成立國內第一座4K+8K攝影棚t.Studio,以帶頭打造4K+8K生態鏈為目標。
台數科與LINETV結盟之後,集團區總經理兼研發長羅文龍表示,台數科已備妥70萬台4K機上盒,展現拓展4K版圖的決心。
市場人士分析表示,2020年將會是電信、有線電視產業的翻轉年,除了5G正式商轉,東京奧運將催化4K普及率,不管是5G還是4K市占版圖,都將重新洗牌。
針對東森購物蓋台爭議,通傳會(NCC)昨日召開臨時委員
會做出決議,發言人陳正倉表示,28家系統業者未經NCC許可擅
自變更播放內容,依法每家各處以70萬元罰款,合計罰鍰1,960萬
元,並限定在1月6日24時前完成改正,逾期不改正將按次處分,
至於有無聯合壟斷行為也將函送公平會處理。
陳正倉指出,有關東森國際公司「U life」5頻道取代東森得易
購5頻道事件,NCC在1月1日凌晨獲知後,就立即並持續進行蒐證
。
查察發現吉隆、大世界、長德、萬象、寶福、聯維、麗冠、
永佳樂、大豐、台灣數位寬頻、興雙和、新視波、紅樹林、觀天
下、家和、北健、聯禾、世新、國聲、大揚、三冠王、雙子星、
新永安、慶聯、大信、港都、大高雄、鳳信等28家有線廣播電視
系統經營者未取得NCC許可,即擅自變更頻道營運內容,已違犯
有線廣播電視法規定。
根據有線廣播電視法第26條規定「申請書及營運計畫內容於
獲得籌設許可後有變更時,應向中央主管機關為變更之申請。」
若有未經申准擅自變更,依同法68條規定「處新臺幣10萬元以上
100萬元以下罰鍰,並通知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
處罰;情節重大者,得撤銷籌設許可或營運許可,並註銷籌設許
可證或營運許可證。」
陳正倉表示,這些系統業者,有部分在98年12月31日曾向
NCC申請頻道變更案,部分未申請,但兩者皆未經本會許可,即
逕自於99年1 月1日變動頻道,NCC在完成蒐證後昨天召開會議討
論,決議對28有線電視系統未經許可播出Ulife頻道節目,各處以
70萬元罰款。
他說,該合約問題本屬商業行為,NCC予以尊重,但有關係
統業者未經NCC許可就擅自變更播放內容,不但影響全台230多萬
收視戶權益,且是明知違法仍故意令其發生,違規情形嚴重,因
此NCC依規定總共開罰1,960萬元。
陳正倉強調,對違規業者已要求必須在1月6日24時前完成改
正,亦即須恢復播放東森購物頻道,若不改正將按次連續處罰,
直到改正為止。
會做出決議,發言人陳正倉表示,28家系統業者未經NCC許可擅
自變更播放內容,依法每家各處以70萬元罰款,合計罰鍰1,960萬
元,並限定在1月6日24時前完成改正,逾期不改正將按次處分,
至於有無聯合壟斷行為也將函送公平會處理。
陳正倉指出,有關東森國際公司「U life」5頻道取代東森得易
購5頻道事件,NCC在1月1日凌晨獲知後,就立即並持續進行蒐證
。
查察發現吉隆、大世界、長德、萬象、寶福、聯維、麗冠、
永佳樂、大豐、台灣數位寬頻、興雙和、新視波、紅樹林、觀天
下、家和、北健、聯禾、世新、國聲、大揚、三冠王、雙子星、
新永安、慶聯、大信、港都、大高雄、鳳信等28家有線廣播電視
系統經營者未取得NCC許可,即擅自變更頻道營運內容,已違犯
有線廣播電視法規定。
根據有線廣播電視法第26條規定「申請書及營運計畫內容於
獲得籌設許可後有變更時,應向中央主管機關為變更之申請。」
若有未經申准擅自變更,依同法68條規定「處新臺幣10萬元以上
100萬元以下罰鍰,並通知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
處罰;情節重大者,得撤銷籌設許可或營運許可,並註銷籌設許
可證或營運許可證。」
陳正倉表示,這些系統業者,有部分在98年12月31日曾向
NCC申請頻道變更案,部分未申請,但兩者皆未經本會許可,即
逕自於99年1 月1日變動頻道,NCC在完成蒐證後昨天召開會議討
論,決議對28有線電視系統未經許可播出Ulife頻道節目,各處以
70萬元罰款。
他說,該合約問題本屬商業行為,NCC予以尊重,但有關係
統業者未經NCC許可就擅自變更播放內容,不但影響全台230多萬
收視戶權益,且是明知違法仍故意令其發生,違規情形嚴重,因
此NCC依規定總共開罰1,960萬元。
陳正倉強調,對違規業者已要求必須在1月6日24時前完成改
正,亦即須恢復播放東森購物頻道,若不改正將按次連續處罰,
直到改正為止。
明年元旦起,不少縣市紛紛調降有線電視費率,收視戶每月可減
少十至三十元,其中降幅最多的台北縣,從每月五百五十元降為
五百二十元,減少三十元,有近九十五萬收視戶受惠,低收入戶
並對折優惠;民眾聽到消息直呼:「每月少三十元,不無小補!
」但也有人認為費率應更便宜。
明年一月一日起,不少縣市皆調降有線電視費率,台北市降為五
百三十元,每月少二十元,低收入戶每月僅繳一百七十三元;基
隆市吉隆有線電視每月上限為五百三十元,較去年少十元;其餘
包括桃園縣、彰化縣、屏東縣等也調降,每月約在五百至六百元
間。
台北縣政府新聞處指出,該縣費率審議委員會日前與轄內十四家
有線電視業者開會,決議調降三十元,明年起每月費率定為五百
二十元,近九十五萬收視戶受惠,全縣一萬一千多戶的低收入戶
打對折。
新聞處並表示,轄內業者合計每年少賺三億四千多萬元,因此多
家業者一度反對,強調:「除了提供視訊外,還要負責線路維修
、人力等成本,加上北縣幅員廣大,根本不划算!」不過業者最
後仍妥協。
少十至三十元,其中降幅最多的台北縣,從每月五百五十元降為
五百二十元,減少三十元,有近九十五萬收視戶受惠,低收入戶
並對折優惠;民眾聽到消息直呼:「每月少三十元,不無小補!
」但也有人認為費率應更便宜。
明年一月一日起,不少縣市皆調降有線電視費率,台北市降為五
百三十元,每月少二十元,低收入戶每月僅繳一百七十三元;基
隆市吉隆有線電視每月上限為五百三十元,較去年少十元;其餘
包括桃園縣、彰化縣、屏東縣等也調降,每月約在五百至六百元
間。
台北縣政府新聞處指出,該縣費率審議委員會日前與轄內十四家
有線電視業者開會,決議調降三十元,明年起每月費率定為五百
二十元,近九十五萬收視戶受惠,全縣一萬一千多戶的低收入戶
打對折。
新聞處並表示,轄內業者合計每年少賺三億四千多萬元,因此多
家業者一度反對,強調:「除了提供視訊外,還要負責線路維修
、人力等成本,加上北縣幅員廣大,根本不划算!」不過業者最
後仍妥協。
國內三大有線電視系統集團,和信集團糜下子公司表現虎虎生風,除
了吉隆有線電視呈現虧損之蛉,家和及慶聯等兩家有線電視上半年獲
利表現亮麗,每股稅後淨各在三.二三元及二.四五元。
而太設藉著有線電視這塊大餅東山再起,旗下鳳信有線電視上半年每
股稅後淨利高達三.五六元,其餘有比不錯表現,值得注意。
台泥持有轉投資有線電視,包括:吉隆有線電視(股)公司、長德有
線電視(股)公司、萬象有線電視(股)公司、慶聯有線電視(股)
公司、北健有線電視(股)公司等。
而家和上半年營收在二.五四億元,稅前淨利八六六三萬元,稅後淨
利在六四六七萬元,每股稅後淨利三.二三元。
慶聯上半年營收在四.九五億元,稅前淨利七三八三萬元,稅後淨利
在四九○一萬元,每股稅後淨利在二.四五元。
北健上半年營收在三.六億元,稅前淨利四三八二萬元,稅後淨利在
三四三四萬元,每股稅後淨利在一.七二元。
萬象上半年營收在二億元,稅前淨利三七五九萬元,稅後淨利在二五
六七萬元,每股稅後淨利在一.二八元。
長德上半年營收在二.二二億元,稅前淨利二九五三萬元,稅後淨利
在二二一六萬元,每股稅後淨利在一.一一元。
而和信集團在有線電視佈局僅吉隆是虧損,上半年營收在一.九七億
元,稅前淨利一二六萬元,稅後虧損在三五八萬元,每股稅後淨損在
○.一三元。
太設雖曾經出現財務危機,但仍握有價值非凡的有線電視系統,透過
持股四三%之轉投資富洋投資持有台北縣市包括:聯禾、鳳信、觀天
下、永樂佳、新和、紅樹林、北海岸等等有線電視系統,收視戶達五
○萬戶,僅次東森及和信兩家有線電視系統業者排名第三。
上半年集團旗下以鳳信表現最優,上半年營收在四.六六億元,稅前
淨利九七八九萬元,稅後淨利在七一二一萬元,每股稅後淨利在三.
五六元。
聯禾上半年營收在二.六八億元,稅前淨利四四五○萬元,稅後淨利
在三三四○萬元,每股稅後淨利在○.八元。
北海岸上半年營收八五九六萬元,稅前淨利二一四八萬元,稅後淨利
在一六一二萬元,每股後淨利在○.七六元。
紅樹林上半年營收在六六五一萬元,稅前淨利一六七七萬元,稅後淨
利在一二五九萬元,每股稅後淨利在○.六元。
觀天下上半年營收在一.九四億元,稅前淨利三六八一萬元,稅後淨
利在二六二五萬元,每股稅後淨利在○.四七元。
永佳樂上半年營收在三.○二億元,稅前淨利二八○○萬元,稅後淨
利在二一二九萬元,每股稅後淨利在○.○一元。
了吉隆有線電視呈現虧損之蛉,家和及慶聯等兩家有線電視上半年獲
利表現亮麗,每股稅後淨各在三.二三元及二.四五元。
而太設藉著有線電視這塊大餅東山再起,旗下鳳信有線電視上半年每
股稅後淨利高達三.五六元,其餘有比不錯表現,值得注意。
台泥持有轉投資有線電視,包括:吉隆有線電視(股)公司、長德有
線電視(股)公司、萬象有線電視(股)公司、慶聯有線電視(股)
公司、北健有線電視(股)公司等。
而家和上半年營收在二.五四億元,稅前淨利八六六三萬元,稅後淨
利在六四六七萬元,每股稅後淨利三.二三元。
慶聯上半年營收在四.九五億元,稅前淨利七三八三萬元,稅後淨利
在四九○一萬元,每股稅後淨利在二.四五元。
北健上半年營收在三.六億元,稅前淨利四三八二萬元,稅後淨利在
三四三四萬元,每股稅後淨利在一.七二元。
萬象上半年營收在二億元,稅前淨利三七五九萬元,稅後淨利在二五
六七萬元,每股稅後淨利在一.二八元。
長德上半年營收在二.二二億元,稅前淨利二九五三萬元,稅後淨利
在二二一六萬元,每股稅後淨利在一.一一元。
而和信集團在有線電視佈局僅吉隆是虧損,上半年營收在一.九七億
元,稅前淨利一二六萬元,稅後虧損在三五八萬元,每股稅後淨損在
○.一三元。
太設雖曾經出現財務危機,但仍握有價值非凡的有線電視系統,透過
持股四三%之轉投資富洋投資持有台北縣市包括:聯禾、鳳信、觀天
下、永樂佳、新和、紅樹林、北海岸等等有線電視系統,收視戶達五
○萬戶,僅次東森及和信兩家有線電視系統業者排名第三。
上半年集團旗下以鳳信表現最優,上半年營收在四.六六億元,稅前
淨利九七八九萬元,稅後淨利在七一二一萬元,每股稅後淨利在三.
五六元。
聯禾上半年營收在二.六八億元,稅前淨利四四五○萬元,稅後淨利
在三三四○萬元,每股稅後淨利在○.八元。
北海岸上半年營收八五九六萬元,稅前淨利二一四八萬元,稅後淨利
在一六一二萬元,每股後淨利在○.七六元。
紅樹林上半年營收在六六五一萬元,稅前淨利一六七七萬元,稅後淨
利在一二五九萬元,每股稅後淨利在○.六元。
觀天下上半年營收在一.九四億元,稅前淨利三六八一萬元,稅後淨
利在二六二五萬元,每股稅後淨利在○.四七元。
永佳樂上半年營收在三.○二億元,稅前淨利二八○○萬元,稅後淨
利在二一二九萬元,每股稅後淨利在○.○一元。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