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華生技製藥公司新聞
台股元月行情熱鬧開啟,興櫃市場更是熱鬧非凡,上周漲幅達到一成,個股漲幅多達20家,創下一年來新高。在這波熱潮中,生技股成為領頭羊,欣耀、因華等公司表現亮眼,漲幅分別達到36%、22%,其他如綠晁、緯穎等生技股也漲逾10%。 欣耀(6634)專注於肝病藥物研發,利用「肝臟代謝酵素活性」及「基因調控」兩大技術平台,開發出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止痛藥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及中毒解毒劑等核心產品。2017年登錄興櫃的欣耀,雖然營收尚未出現實績,但近期股價從12元拉升至18元,漲幅將近四成。 另一家生技股因華,則是健喬轉投資的新藥公司,專注於感染、免疫與癌症藥物研發。去年12月,因華營收大增十倍至925萬元,股價低檔揚升。 綠晁從事太陽能模組和系統研發,12月營收6,764萬元,月增10%,終止連續四個月的衰退。緯穎則是興櫃股王,預計第1季上市,外資德意志搶先發布評等報告,初評「買進」,目標價396元,帶動緯穎爆量漲。 此外,芯鼎、進能服、易發、康科特、沅聖及廣閎科等公司也表現出色。芯鼎是凌陽轉投資影像與視訊處理晶片廠,興櫃還不滿十天,股價已有支撑。進能服12月營收2.3億元,年增1.1倍。易發上月營收2.1億元,月增40%,股價連續留上下影線。康科特從事藥品衛材供應、設備租賃及醫院顧問服務,12月營收6,756萬元,年增7%。樺漢旗下沅聖也是興櫃績優生,今年有IPO計畫;廣閎科去年底興櫃,為智慧機、電腦及電源供應器等功率半導體元件製造廠。
台股元月行情啟動,興櫃買氣加溫,上周漲幅達到一成個股多達20家,創一年來最多,其中,強勢股雖以電子股占半數以上領先,不過漲幅冠亞軍皆由生技股拿下,欣耀(6634)、因華分別大漲36%、22%。
上周興櫃表現強勁,除了20檔漲逾一成,整體也有115檔收漲,遠高於下跌的67家。漲幅進入十強個股,有欣耀、因華、綠晁、緯穎、芯鼎、進能服、易發、康科特、沅聖及廣閎科。
欣耀專注肝病藥物研發,以「肝臟代謝酵素活性」及「基因調控」二大技術平台,開發出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止痛藥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及中毒解毒劑等核心產品。
欣耀2017年登錄興櫃,營收尚未繳出實績,不過近期股價來到12元有撐,上周放量走高到18元,漲幅將近四成。
因華為健喬轉投資的新藥公司,聚焦感染、免疫與癌症藥物研發,去年12月,因華營收大增十倍至925萬元,股價低檔揚。
綠晁從事太陽能模組和系統研發,12月營收6,764萬元,月增10%,終止連四月衰退。
興櫃股王緯穎預計第1季上市,外資德意志搶先發布評等報告,初評「買進」,目標價396元,帶動緯穎爆量漲。
芯鼎是凌陽轉投資影像與視訊處理晶片廠,興櫃還不滿十天,股價有撐。
進能服12月營收2.3億元,年增1.1倍。易發上月營收2.1億元,月增40%,股價連續留上下影線。
康科特從事藥品衛材供應、設備租賃及醫院顧問服務,12月營收6,756萬元,年增7%。
樺漢旗下沅聖也是興櫃績優生,今年有IPO計畫;廣閎科去年底興櫃,為智慧機、電腦及電源供應器等功率半導體元件製造廠。
去年12月,台灣興櫃市場的營收亮點滿滿,其中緯穎表現特別出色,單月營收突破17億元,高居排行榜首位。緯穎的優異表現,讓人不禁好奇,這家公司的實力究竟有多強?而其他如遠雄人壽、燁聯鋼鐵等公司也同樣有不俗的成績,分別以88億元和38億元的營收,名列第二、三名。這些公司的亮麗成績,讓人看到了台灣企業的強大生命力。 在這波興櫃營收的熱潮中,還有汎德永業、瑞鼎科技、洋基工程、三商家購、和潤企業、沅聖、十銓、伊雲谷與展頌等公司,也都有超過5億元的單月營收,成為市場上的焦點。 與去年相比,這次有28家興櫃公司的單月營收翻倍,其中安成生技、凱勝綠能、因華、ABC-KY和微邦科技等公司的年成長超過10倍。華德動、華立捷、泉盛、清淨海、楷捷-KY、經緯航、柏登、惠特等公司也都有出色的表現。 回顧2018年全年,緯穎的總營收高達181億元,遠雄人壽以752億元位居第二,燁聯鋼鐵則以499億元排名第三。值得注意的是,泉盛和永虹先進的成長動能非常強勁,泉盛去年營收年增43倍,永虹先進則翻揚20倍。創王、樂揚建設、凌昇科、博錸、建祥國際、台灣利得、經緯航、微邦科技、豐鼎等公司也都呈現倍數成長。
觀察12月興櫃營收狀況,伺服器品牌廠緯穎繳出170億元的亮眼成 績,位居第二、三名的遠雄人壽和燁聯鋼鐵12月營收尚有88.53億元 、37.96億元,其次汎德永業、瑞鼎科技、洋基工程、三商家購、和 潤企業、沅聖、十銓、伊雲谷與展頌等表現亦不俗,單月營收都超過 5億元以上。
若與去年同相比,共有28檔興櫃公司單月營收均翻倍,除了安成生 技、凱勝綠能、因華、ABC-KY和微邦科技年成長10倍以上,其餘華德 動、華立捷、泉盛、清淨海、楷捷-KY、經緯航、柏登、惠特等都榜 上有名。
綜觀興櫃企業2018年全年表現,緯穎總營收高達1,810.65億元,其 次是遠雄人壽752.31億元、燁聯鋼鐵499.10億元、汎德永業323.56億 元,以及三商家購119.85億元。
以全年總營收來看,泉盛及永虹先進成長動能尤為強勁。泉盛去年 營收年增43倍之多,永虹先進則翻揚20倍,而創王尚有7倍,其餘樂 揚建設、凌昇科、博錸、建祥國際、台灣利得、經緯航、微邦科技、 豐鼎等均呈現倍數成長。
生技股低迷已久,近兩年來因部分公司新藥解盲失利,連帶讓不少新藥股重挫,但近期因不少公司陸續做出成績,如智擎多個里程碑金陸續入帳,讓投資人有感,認為生技新藥股不再僅是「做夢」,有可能美夢成真。
法人認為,蘋果i8新機銷售不如預期,供應鏈受挫,連帶資金撤出蘋概股,加上生技股掛牌列車陸續啟動,資金可望向生技公司靠攏,營造這波生技投資氛圍。
今年第4季起陸續有生技公司掛牌,除頗受矚目的上市指標案泰福-KY將於今年11月15日前完成上市程序,另外,寶齡富錦拚在下季底前上市,逸達則將在年底前轉上櫃。
法人分析,台股高檔盤旋時間拉長,多方追價意願降低,過去承接買盤力保月線不失,但隨短期均線收斂,市場逢回低接信心備受考驗。指數最近跌破季線,惟幅度不大,多方仍力拚反彈。
根據統計,上周漲幅超越一成的公司有:永虹先進(6618)、棒辣椒、凌昇科、銳捷、寶德科技、德晶、帝圖、乾杯、因華、綠電再生、日高、百辰光電、年程科技、北極星藥業-KY、達運光電、台康生技。
永虹先進憑藉著中高模數碳纖維絲成功經驗,自行研發出具備自主專利權之低成本高性能碳纖維生產Turnkey整廠解決方案,且為漢翔轉投資航太A-Team成員中,首家興櫃掛牌公司。另外,永虹先進第3季已成功獲取中國大陸上市設備產業集團訂單,預計於2018年第1季交機。
展望未來,永虹先進所提供的中高階碳纖維絲,可望使碳纖維複材產品的生產變得簡單與智慧。
另一興櫃強漲股帝圖與永虹先進一樣,都是15日才登錄興櫃,就端出亮眼蜜月行情。根據櫃買中心資料,帝圖科技成立於2009年,資本額1.2億元,主要經營業務是實體藝術品拍賣、藝術電商與藝術廣告服務。
因華是國內利基藥品開發公司,旗下產品線多元,其中,進度較快的因飛諾是治療苯酮尿症的罕病用藥,屬於學名藥,但由於目前市場上僅有原廠Biomarin獨占,因此利基甚大。因華說,因飛諾近期將與美國藥廠Glenmark簽署正式銷售合約(已經完成意向書簽署),準備申請藥證中,最快明年在美國開賣。
此外,因飛諾也將陸續在土耳其、馬來西亞、大陸等地銷售,土耳其方面,因華表示,已經與當地M藥廠簽訂銷售意向書,預計將以「落地產」方式授權銷售,而馬來西亞市場則將以專案進口方式,進軍馬國。
另外,被譽為鑽石級新藥的口服胰島素N11005,目前也正與國際大廠洽談合作,模式為授權或者共同開發。因華說,N11005目前仍在臨床前,但因動物試驗數據優於預期,與短效皮下注射胰島素的表現相仿,優於現有的口服劑型,從動物試驗數據觀察,患者在吃飯前半個小時服用即可發揮作用,因此受到國際市場青睞,正與多家國際藥廠洽談合作,市場規模逾20億美元。
因華開發中、治療膽管癌的新劑型新藥D07001(Gemcitabine),已完成美國人體PK試驗與台灣一期臨床試驗,預計本季進入美國二期臨床試驗,將在台美兩地收案,並規劃進軍韓國市場。收案規劃方面,因華說,目前台、美兩地醫院都正在進行IRB程序,若完成則最快本季將收進第一個病人,完成時間預計在2019年。
產品競爭力方面,因華表示,過去膽管癌用藥屬於針劑,而D07001藥物動力評估後,專家認為口服劑型可經過肝膽腸胃道,對於膽管癌治療效果可望提升,且因華獨步全球的口服劑型平台,可創造出藥物傳輸最有效利基。
本周由上海商銀蟬聯成交量冠軍寶座,成交量9,926張,股價從31.48小漲至31.62元;亞軍北極星藥業-KY成交量7,458張,股價則是從32.46元續漲至38.96元,周漲幅達20.0%;第三名的聯嘉光電成交量5,882張,股價從25.95元下跌至24.34元。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一半都是新進榜,包括皇將(4744)、巧新科技(1563)、因華(4172)、納諾*KY(6495),以及太陽光(3566)。從股價來看,僅因華是價漲量增,上周漲幅達29.7%,其餘四檔均為價跌量增,其中以皇將上周跌幅13.2%最大。
本周兩家登錄興櫃,茂生農經(1240)經營禽畜漁牧各項飼料及其原料之製造加工買賣,興櫃認購價格每股37元。南寶(4766)從事接著劑及塗料等生產與銷售,興櫃認購價每股180元。
上周漲幅超過一成的企業除了因華外,尚包括有成精密、泰合生技、力士科技、北極星藥業-KY、紘通企業、碩豐、創益、普生等;科技股與生技族群同步獲得資金關注。
針對近期台股整體盤勢,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市場原本關注的除權息行情似有再度增溫跡象,對於穩定市場投資信心具有一定支撐作用。
不過,仍需留意主要龍頭廠商填權息狀況,作為判斷後續盤勢走勢的觀察指標之一,目前盤勢顯示仍是偏多的格局,尚未有明顯轉弱的現象。
因華成立於2005年,為健喬旗下的生技新藥公司,主要針對感染、免疫與癌症用藥進行研發及銷售,2012年登錄興櫃市場掛牌交易。因華主要專注於利基學名藥與新藥的開發,以及新劑型新藥引進等。
有成精密成立於2003年,為太陽能發電系統整合和品牌通路商,以及半導體設備零件設計、銷售及維修商。
漲幅居第三的泰合生技上周公告,其過動症貼片TAH9901進入單劑量遞增(SAD)臨床一期試驗。
該產品先前已進行單劑量(SD)臨床一期試驗,由二個配方中挑選出最適配方,此次以最適配方進行單劑量遞增臨床一期試驗,除利於後續關鍵性臨床試驗規畫外,亦有助於本產品國際授權談判。
生技月今年提前一個月舉行,主辦單位表示,今年系列活動將於6月28日到7月2日登場。由於今年夏天台北市舉辦「世大運」,南港展覽館是賽場之一,因此今年生技月從往年的7月底提前至6月底舉辦。
主辦單位表示,今年1,310個攤位全數額滿,國際參展與參觀者來自美國、日本、新加坡、南韓、德國、澳洲、瑞士、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等地廠商。
國內參展廠商包括慧智基因、杏國、太景、基亞、美時、永昕、藥華、台微體、因華、易威、景凱、華上、浩鼎、健永等。
另外,去年開辦的「公司展望說明會」,今年擴大涵蓋新藥、醫材及創投領域具代表性的重量級廠商,新藥及特殊學名藥廠包括藥華、醣基等新藥公司;醫材廠商包括安克、宇康、邦睿、上準微流體。
主辦單位說,今年邀請國外新創公司,包括次世代基因定序公司ReadCoor、微生物工程公司EpiBiome、免疫療法公司Tessa Therapeutics及新藥開發公司NGM等與會,與國內廠商交流。
美時半個月前才公布董座改由以財務策略見長的林群接任,效益立 現!該公司昨日公告與西藏海默尼藥業合作,雙方簽訂抗憂鬱藥品美 時玉錠產品權益轉讓,包括該藥品的許可證與在中國進口註冊證,以 及擁有產品商標與中國銷售權「樂特仕生技諮詢(上海)」(美時孫 公司),簽約總金額不低於美金1,100萬元。
美時玉錠屬於中樞神經治療領域藥品,是美時在中國上市的第一項 藥品,美時表示,未來10年內將繼續在南投廠製造並供貨給海默尼。
安成藥則有治療因睪固酮缺乏之男性生殖腺功能不足症(Hypogon adism)的學名藥(噴霧),獲美國FDA通知同意受理審查,法人認為 ,若加計該公司去年12月底提出的憂鬱症學名藥,安成藥在2016年已 達標完成4張學名藥證申請。
另外,安成藥今年規劃再送4張藥證,治帶狀泡疹神經痛Lidoderm 及高血壓與心絞痛Cardizem兩大學名藥,有機會上市,由於該二項產 品都屬「大藥」產品,將可望加持安成藥今年開始躋身獲利行列。
除了安成藥外,因華和東生華合作開發的C08001(高血壓新劑型新 藥),東生華已經完成台灣人體臨床試驗,並且於2016年12月30日送 衛福部食藥署(TFDA)申請藥證。依合約條款,未來東生華取得台灣 藥證,藥品開始銷售時,因華將可依銷售額抽取權利金。
至於台微體、聯生藥新藥開發昨日也是同步報喜!兩家公司旗下長 效緩釋關節炎用藥TLC599、愛滋病治療創新抗體UB-421將分別在台灣 進行二、三期臨床。
聯生藥董事長王長怡表示,UB-421已向TFDA提交愛滋病治療創新抗 體UB-421三期臨床試驗,預計2017年第2季試驗啟動,力拚2019年取 得台灣藥證。初步統計,愛滋病藥物市場全球約有200億美元規模。
台微體TLC599已獲TFDA核可得以進行二期人體臨床試驗。此次的二 期臨床試驗將針對72名病患追蹤24週後進行解盲,臨床試驗結果將可 用於設計接下來樞紐試驗之人數需求與藥效時間。
受惠新藥開發傳捷報,旗下顯影劑、因飛諾及因睦寧等品項,也與美、加各國簽訂銷售合約,穩固台灣生產基地,提高產品毛利下,該公司也將在下半年提出上櫃申請。
專攻新劑型新藥研發與利基型學名藥為主軸的因華,目前是以獨創的OralPAS (自微乳化奈米技術)平台,選擇以低風險新劑型新藥為主,將過往只能透過針劑的藥物如Gemcitabine及Insulin轉換成口服劑型,以達到良好吸收率。
因華副總經理郝為華表示,Gemcitabine原廠開發是以注射劑型為主,適應症包含胰臟癌、肺癌、乳癌及卵巢癌外,但因華在研究中發現,Gemcita bine對於腸胃肝膽等器官相關的癌症具更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因華在2016年1月取得美國FDA新適應症-膽管癌孤兒藥資格認定後,4月間也依循與FDA開會意見,預計在今年三季完成II/III期之試驗規劃,預估會選擇先以膽管癌為優先,輔以胰臟癌為適應症開展臨床試驗,以爭取最快的時間可讓藥品上市,收案人數預計約為200~500人,預估可於2020年申請美國藥證,目前也持續在與國際藥廠洽談授權中。
郝為華表示,除了膽管癌新劑型新藥外,心血管緩釋劑型新藥(C08001)也預計於2017年申請美國藥證。另外,因華以優越的製劑技術開發出許多高技術門檻藥品顯影劑-嘉多明、因睦寧及因飛諾等,不僅已與美國Akorn簽銷售合約之嘉多明,預計將於2017年取得藥證。
因華表示,公司近期與加國Avir簽署的銷售條款,雙方確認合作關係的意象外,條款也明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因此該項「Term Sheet」(投資條件書)其實算是準合約書,只要雙方取得共識,近期將正式拍板。
因華說,未來公司的五項利基產品將會由Avir代為在加拿大申請藥證,並由該公司負責在該國行銷,而加拿大的醫藥市場是美國的十分之一,同屬非常具有潛力的地區。
因華未來將在加國上市的產品,包括嘉多明(Gadopentetate)、嘉多視健(Gadodiamide)及其他兩項顯影劑相關品項,還有因睦寧(Cyclosporine),這五個產品將成為因華登陸北美洲的利器。
上周雖然春節櫃買指數開紅盤,而且周線上漲4.2%,不過似乎沒有帶動興櫃市場交易熱度,興櫃市場成交量不及年前熱絡,即使是成交量第一的台灣高鐵,成交量也僅9,093張,未破萬張。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六檔為新進榜,包括F-PG、山林水(8473)、聯亞藥(6562)、因華(4172)、瑞興銀行(5863)以及益得(6461),新進榜者以生技醫療業占四檔最多,F-PG更是15日才掛牌,但股價卻是從興櫃認購價的105元下跌至81.06元,價跌量增。
本周有二家公司將登錄興櫃,博錸(6572)主要從事多元化臨床檢驗系統儀器設備及試劑之研發、製造與銷售,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40元。台霖(8496),經營花卉批發、作物栽培、肥料批發等業務,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27元。
受到元旦假期影響,上周僅有四個交易日,不過興櫃股成交仍頗為熱絡,除了因華超過萬張,成交量有11,133張,國鼎生技也有9,440張,台灣高鐵則是唯一擠進前十名的非生技股。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五檔為新進榜,包括因華(4172) 、訊映(4155)、天賜爾(4135)、泉盛(4159),以及鑫品生醫(4170),全數是生技股,且均為價漲量增。
本周有一家公司勝品電通(6556)將於6日登錄興櫃,勝品電通主要營業項目為安全監控系統所需要的重要設備之研發及代工製造,在安全監控產業供應鏈中屬於中游廠商,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42元。此外,高野(2736)即將在6日上櫃掛牌,承銷價為45元。
法人圈認為,目前未上市的新藥公司中,包括心悅、生控最具備技術與市場亮點,而已經興櫃的則有藥華藥、瑞寶、因華等有利基與特色的新藥公司。
法人指出,浩鼎、中裕這兄弟檔,雙方有潤泰集團,浩鼎有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團隊、中裕則獲愛滋病專家何大一的光環加持,但這些公司股價隨著市場簇擁而水漲船高,對投資者而言已經逐漸步入成熟階段。因此投資人都在問,下個浩鼎、中裕在哪裡?
一般認為,心悅專攻精神疾病有關用藥,更切入青少年精神分裂等利基市場,其優勢恰與中裕比肩,加上兩者都擁有美國FDA突破性療法的光環,這也讓心悅近期的未上市盤價直逼200元大關。
至於生控,與浩鼎同屬免疫療法抗癌技術、治療性疫苗,生控是生寶集團旗下的抗病毒(癌)新藥公司,該公司開發出全新一代「次單位融合蛋白抗癌治療性疫苗」,產品線橫跨子宮頸癌、肝癌等多種癌症,B型肝炎、愛滋病、困難流感等,競爭廣度大。
更特別的是藥華藥,旗下新一代長效型干擾素P1101正式命名BESREMi,預計明年下半年向歐盟、美國申請藥證;該產品加計美國市場有機會突破百億美元價值,銷售額則可能突破10億美元,潛力驚人。
由於證所稅的限制,興櫃股票賣出超過百張就要課稅,讓原本交易還算活潑的興櫃市場,瞬間急凍,過去一年如一灘死水;近期,立院三讀通過證所稅於明年元月取消,也等於宣告拿掉交易的天花板,而被視為產業重點的生技股,也成為回流資金第一波進駐的標的。
法人指出,再過幾天興櫃股票交易沒有證所稅的限制,而在此之前,有許多原本因證所稅而遠走海外的大戶資金,聞風均悄悄回國布局,而具有基本面、題材面與相對低檔的生技個股,將陸續成為熱門投資標的。
新藥開發部分,進度最快的是治療高血壓病發心衰竭的新劑型新藥CarvedilolCR,預計明年第2季執行生體相等性試驗(BE),2017年取得美國藥證,該藥全球市場規模高達270億台幣。
至於最受關注的Gemcitabine抗癌藥物,因華開發的口服劑型已於今年11月完成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將遵循505(b)(2)途徑,於明年進入二期人體臨床試驗。
許長山表示,Gemcitabine原廠開發是以注射劑型為主,適應症包含胰臟癌、肺癌、乳癌及卵巢癌外,但因華在研究中發現,Gemcitabine對於腸胃肝膽等器官相關的癌症具更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將規劃增加肝內膽管癌的新適應症,並申請孤兒藥(Orphandrug)資格,以加速藥品上市速度,目前授權夥伴都在洽談中。
許長山表示,因華目前的營收主要來自於抗感染劑Imipenem&Cilastatin(倍特寧)、代理國外藥廠治療淋巴癌的Bendamustine(普癌汰),另外,免疫抑制劑Cyclosporine(因睦寧)則已授權國內藥廠,而因飛諾和治帕金森用藥C07001則有機會在明年取得藥證。
頗具利基的口服胰島素(OralInsulin)是以口服代替以往打針方式,今年已於CRS(控釋劑型年會)及AAPS(美國科學年會)對動物試驗發表研發成果,該藥品潛在市場價值約美金40億元,已陸續有許多國際藥廠展現興趣,未來不排除採取共同開發模式合作。
預期明年營運將有搶眼成長力道的因華,該公司已規劃明年下半年申請上櫃。
因華是新劑型利基新藥開發公司,主要股東有國發基金、大和台日生技創投基金、台安生技(中鋼)等大型創投基金,另有藥廠健喬信元。
其中,大和台日基金今年8月積極入股因華,更努力牽線日本藥廠來台與因華洽談合作機會,初步結盟已見曙光。
因華素有「小」台微體之稱,業界指出,因華的產品線多元,基本面不輸台微體,而且因華的技術平台OralPAS,更獨步全球,這是一種奈米乳化技術,具備提高藥效、降低負擔雙重利基;能讓口服藥進入胃裡就轉化為奈米乳化分子,奈米分子可直接穿透胃壁,而不通過肝腎造成負擔,乳化技術則可保護有效分子不被提前分解,讓藥效提升。
產品線方面,因華除了三項主力的新劑型新藥,還有七支利基學名藥,學名藥中更有兩支產品已經上市銷售,分別為抗淋巴癌、抗感染劑藥品。
將申請藥證的產品中,除了Carvedilol CR,另外三項產品也將在明年陸續遞件,包括對抗多種癌症的Gemcitabine Oral口服抗癌藥,另外一支嘉多視健MRI顯影劑。
特別的是,因華近年也向德國藥廠技轉「非侵入式血糖機」,僅國內的市場就超過100億元,也是全球第一例將問世的非侵入式血糖機。
另外,許長山說,由於公司正開發「糖尿病口服胰島素Oral Insulin」,這也是全球唯一技術與產品,目前仍在臨床前,但全球市場就超過5,000億元,預計明年進入臨床。該產品未來將開發成粉劑,同樣也是OralPas的奈米乳化技術,溶水即可飲,免去糖尿病患扎針的不便與痛苦,利基極高。未來,口服胰島素與非侵入式血糖機互相搭配可創造大利基。
雖然口服糖尿病產品Oral Insulin仍在早期,業界指出,口服胰島素安全性應無虞,而搭配OralPas技術,可望讓產品擁有與扎針相同的效果,且糖尿病患者全球將近4億人,兩岸超過1.3億人,臨床收案應該不是問題,若能徹底解決糖尿病患者一天扎四次針的「麻煩」,這個產品的潛力將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