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華生技製藥公司新聞
「2012臺北生技獎」日前頒獎,今年共計受理88件參賽標的,最後選出4件金獎、4件銀獎、2件銅獎,此次獲選的10項標的都極具創新性及前瞻性,充分展現台灣生技產業傑出的研發能量及實力。
其中愛派司生技以開發出適合亞洲人骨骼曲率的骨板和骨釘,獨特利基市場也反映在近年快速地營收成長,且有全球專利完整布局等受到委員的大力肯定。獲得技術商品化金獎,抱回100萬最高額獎項。
另外,13日上興櫃的因華生技(4172)Gemcitabine口服抗癌新劑型新藥及今(18)日上櫃智擎生技(4162)創新奈米技術抗癌新藥PEP02,也分別拿下研發創新獎及技術移轉獎金獎。中興大學葉錫東教授實驗室以雙重抗病毒轉基因木瓜商用品種之分子育成,拿下產學合作金獎。
銀獎4件,分別為仁齊微創手術用球囊穿刺導引器、微邦科技微霧化給藥裝置、慕洋生技高抗病力石斑魚苗、成大養殖動物快速增重之飼料添加技術。銅獎2件為東生華製藥降血壓組合藥物錠-諾壓5毫克/10毫克及健永生技治療前列腺肥大引發下尿路症狀之植物新藥-MCS萊克特。(劉美恩)
其中愛派司生技以開發出適合亞洲人骨骼曲率的骨板和骨釘,獨特利基市場也反映在近年快速地營收成長,且有全球專利完整布局等受到委員的大力肯定。獲得技術商品化金獎,抱回100萬最高額獎項。
另外,13日上興櫃的因華生技(4172)Gemcitabine口服抗癌新劑型新藥及今(18)日上櫃智擎生技(4162)創新奈米技術抗癌新藥PEP02,也分別拿下研發創新獎及技術移轉獎金獎。中興大學葉錫東教授實驗室以雙重抗病毒轉基因木瓜商用品種之分子育成,拿下產學合作金獎。
銀獎4件,分別為仁齊微創手術用球囊穿刺導引器、微邦科技微霧化給藥裝置、慕洋生技高抗病力石斑魚苗、成大養殖動物快速增重之飼料添加技術。銅獎2件為東生華製藥降血壓組合藥物錠-諾壓5毫克/10毫克及健永生技治療前列腺肥大引發下尿路症狀之植物新藥-MCS萊克特。(劉美恩)
興櫃新兵-因華生技(4172)以「Gemcitabine口服抗癌新劑型新藥」獲得2012年臺北生技獎研發創新獎金獎肯定,因華以獨特的開發的OralPAS技術平台,克服Gemcitabine原配方口服難吸收的困難,將原注射劑型的Gemcitabine透過OralPAS改為以口服方式服用,具競爭優勢,研發成果數據令人鼓舞,獲評審肯定。
因華生技參賽藥物Gemcitabine OralPAS的主要關鍵技術為OralPAS藥物傳輸系統,是一種「自微乳化奈米技術」不需攪拌而能將人體難吸收而無法口服藥物,包埋於乳滴油相內,使其在胃腸道內不被酵素所分解,進而提高口服與人體吸收的效果,可將針劑藥物轉為口服藥物,不僅降低醫療成本,並可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
因華生技製藥總經理許長山表示,癌症用藥絕大部分以針劑方式呈現,病人接受癌症化療時都必須到院治療,由於醫院一周給藥一次,所以劑量就相對提高。希望藉由口服癌症藥物的開發,能讓病人在家裡就可進行化學療法,不必忍受舟車勞頓之苦,也減輕親友協助病人到醫院治療的辛苦,而且對於病人治療的效果較好,副作用也下降。
因華生技成功開發Gemcitabine OralPAS於2011年9月也順利取得美國FDA IND審核通過進行人體臨床試驗,並在今年8月獲美國的臨床中心核可正式進行臨床試驗。在台灣,則委由台大做臨床一期,預計明年3、4月人體試驗將完成。
許長山進一步說明,Gemcitabine抗癌藥物專利是在2010年專利到期,該藥品於2010年之原廠Eli Lily之市場銷售額仍達新台幣344億元,之後學名藥勢必會出來,但多仍是以針劑方式呈現。所以如果成功開發口服劑型,就不會淪於注射劑學名藥的紅海。從業界市場分析,口服抗癌藥物若能問世,基本上不但有可能取代原來的針劑市場,甚至市場規模可大幅擴大1.5至2倍。
OralPAS的技術平台是除了抗癌藥物外,也會針對其他胜月太類,或小分子蛋白質藥物去做測試與研發,希望未來可利用口服劑型,替病患帶來更方便的選擇,而該技術研發成果也分別在美國、中華民國、日本及中國申請相關專利。
許長山指出,因華生技架構的OralPAS的技術平台,在2006年成功開發免疫抑制劑-因睦寧等,獲得國內藥證,並授權給國內廠商進行,也驗證OralPAS的技術平台的可行性,進而擴大到抗癌藥物的開發。
因華希望藉各項研發成果,發展核心技術與產品行銷於國際,為台灣國生技製藥產業提供發展的成功範例。
因華生技參賽藥物Gemcitabine OralPAS的主要關鍵技術為OralPAS藥物傳輸系統,是一種「自微乳化奈米技術」不需攪拌而能將人體難吸收而無法口服藥物,包埋於乳滴油相內,使其在胃腸道內不被酵素所分解,進而提高口服與人體吸收的效果,可將針劑藥物轉為口服藥物,不僅降低醫療成本,並可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
因華生技製藥總經理許長山表示,癌症用藥絕大部分以針劑方式呈現,病人接受癌症化療時都必須到院治療,由於醫院一周給藥一次,所以劑量就相對提高。希望藉由口服癌症藥物的開發,能讓病人在家裡就可進行化學療法,不必忍受舟車勞頓之苦,也減輕親友協助病人到醫院治療的辛苦,而且對於病人治療的效果較好,副作用也下降。
因華生技成功開發Gemcitabine OralPAS於2011年9月也順利取得美國FDA IND審核通過進行人體臨床試驗,並在今年8月獲美國的臨床中心核可正式進行臨床試驗。在台灣,則委由台大做臨床一期,預計明年3、4月人體試驗將完成。
許長山進一步說明,Gemcitabine抗癌藥物專利是在2010年專利到期,該藥品於2010年之原廠Eli Lily之市場銷售額仍達新台幣344億元,之後學名藥勢必會出來,但多仍是以針劑方式呈現。所以如果成功開發口服劑型,就不會淪於注射劑學名藥的紅海。從業界市場分析,口服抗癌藥物若能問世,基本上不但有可能取代原來的針劑市場,甚至市場規模可大幅擴大1.5至2倍。
OralPAS的技術平台是除了抗癌藥物外,也會針對其他胜月太類,或小分子蛋白質藥物去做測試與研發,希望未來可利用口服劑型,替病患帶來更方便的選擇,而該技術研發成果也分別在美國、中華民國、日本及中國申請相關專利。
許長山指出,因華生技架構的OralPAS的技術平台,在2006年成功開發免疫抑制劑-因睦寧等,獲得國內藥證,並授權給國內廠商進行,也驗證OralPAS的技術平台的可行性,進而擴大到抗癌藥物的開發。
因華希望藉各項研發成果,發展核心技術與產品行銷於國際,為台灣國生技製藥產業提供發展的成功範例。
健喬信元子公司因華生技公司(4172)於13日登錄興櫃,並於12日召開登錄興櫃前法說會,由於因華核心技術在於藥物口服傳輸系統( OralPAS)平台,目前進行FDA一期臨床試驗中的抗癌藥物Gemcitabi ne最快明年第一季完成一期早期臨床後,規劃海外授權,授權金上看 4千萬美元,結束成立7年以來的虧損營運狀況,有機會出現推估每股約1.6元盈餘,上興櫃首日股價由28元上升至36元,投資人可以評估其風險作選擇。
因華生技公司成立於2005年10月,目前實收資本額4.28億元,大股東有健喬31%、台安創投8%、聯訊創投1%等,最近又增資引進中嘉創投。
該公司主要經營團隊皆畢業於台北醫學院藥學系,總經理許長山、副總經理郝為華。初期開發新劑型新藥及利基學名藥的開發。
今年前8月營收普癌汰貢獻1千萬元,抗感染劑倍特寧貢獻600萬元,其次因睦寧對外授權金約300多萬元,許長山說,年底前還將有MR I顯影劑授權金入帳,今年營收可望有逾3千萬元水準,上半年虧損0 .80元。
許長山指出,因華核心技術在於藥物口服傳輸系統(Oral PAS)平台,國內很多癌症用藥對病人的治療效果取決於三種型態,1.好溶好吸收,2.好溶難吸收,3.難溶難吸收,因華開發的Oral PAS這個技術可以使很多的針劑癌症用藥改為口服後吸收效果更好,減少副作用,對病情改善明顯。
目前台灣已於9月獲核准專利,也分別向24個國家申請專利,最重要也獲得歐盟國家的專利,Oral PAS技術,是自行研發自微乳化奈米技術,將原先無法口服的藥物,包附在乳滴油相內,免於胃酸及酵素分解,直接被細胞吸收,是改變目前市場上癌症用藥效果的一大突破。
因華生技公司成立於2005年10月,目前實收資本額4.28億元,大股東有健喬31%、台安創投8%、聯訊創投1%等,最近又增資引進中嘉創投。
該公司主要經營團隊皆畢業於台北醫學院藥學系,總經理許長山、副總經理郝為華。初期開發新劑型新藥及利基學名藥的開發。
今年前8月營收普癌汰貢獻1千萬元,抗感染劑倍特寧貢獻600萬元,其次因睦寧對外授權金約300多萬元,許長山說,年底前還將有MR I顯影劑授權金入帳,今年營收可望有逾3千萬元水準,上半年虧損0 .80元。
許長山指出,因華核心技術在於藥物口服傳輸系統(Oral PAS)平台,國內很多癌症用藥對病人的治療效果取決於三種型態,1.好溶好吸收,2.好溶難吸收,3.難溶難吸收,因華開發的Oral PAS這個技術可以使很多的針劑癌症用藥改為口服後吸收效果更好,減少副作用,對病情改善明顯。
目前台灣已於9月獲核准專利,也分別向24個國家申請專利,最重要也獲得歐盟國家的專利,Oral PAS技術,是自行研發自微乳化奈米技術,將原先無法口服的藥物,包附在乳滴油相內,免於胃酸及酵素分解,直接被細胞吸收,是改變目前市場上癌症用藥效果的一大突破。
健喬(4114)子公司因華生技(4172)今(13)日以28元登錄興櫃。總經理許長山表示,該公司主要核心技術在於藥物口服傳輸系統( Oral PAS)平台,可不斷應用複製於各種具開發商機的藥物,目前在 FDA一期臨床試驗中的抗癌藥物Gemcitabine,有機會在明年授權,授權金上看4千萬美元,將推波因華虧轉盈。
董事長林智暉表示,相較於其它新藥開發公司,因華也因代理藥品而有營收貢獻,而具專利的(Oral PAS)平台,更因應用性廣,未來都術針對個案藥物進行授權,因此,是紮紮實實的「金雞母」。
成立於2005年10月的因華,資本額約4.28億元,主要股東包括健喬 31%、台安創投10%、聯訊創投6%,此次增資也引進中加創投6%,該公司上半年營收1,300萬元,每股淨損0.7元。
董事長林智暉表示,相較於其它新藥開發公司,因華也因代理藥品而有營收貢獻,而具專利的(Oral PAS)平台,更因應用性廣,未來都術針對個案藥物進行授權,因此,是紮紮實實的「金雞母」。
成立於2005年10月的因華,資本額約4.28億元,主要股東包括健喬 31%、台安創投10%、聯訊創投6%,此次增資也引進中加創投6%,該公司上半年營收1,300萬元,每股淨損0.7元。
元富證券主辦承銷因華生技,今(13)日正式上興櫃交易,元富證券總經理李明輝表示,為呼應政府推動6大新興產業,元富在生物科技、製藥業已成功輔導多家企業上市櫃,李明輝期許,因華生技進入資本市場後,能更蓬勃發展。
因華生技的營運模式以藥物傳輸技術為基礎,鎖定配方難度高的藥品與新劑型新藥,並藉由國際合作進行藥品研發,來提供全球藥品市場所需的技術與產品。由於新劑型新藥所使用藥物成份的安全性已被證實,後續臨床試驗的規模較小,故投入研發成本相對較低,有利於加速產品上市的速度,新劑型新藥無疑是新藥產業的另一個契機。
因華總經理許長山博士表示,目前藥品發展以癌症、感染、免疫及特殊用藥等4大區塊為主軸,短期策略是進入利基學名藥與新配方市場,目前已取得4張學名藥藥證,包含嘉多明、嘉多視健、因睦寧及倍特寧。
因華自行開發之主要技術-OralPAS能將人體難吸收而無法口服藥物,包埋於乳滴油相內,使其在胃腸道內不被酵素所分解。
因華生技的營運模式以藥物傳輸技術為基礎,鎖定配方難度高的藥品與新劑型新藥,並藉由國際合作進行藥品研發,來提供全球藥品市場所需的技術與產品。由於新劑型新藥所使用藥物成份的安全性已被證實,後續臨床試驗的規模較小,故投入研發成本相對較低,有利於加速產品上市的速度,新劑型新藥無疑是新藥產業的另一個契機。
因華總經理許長山博士表示,目前藥品發展以癌症、感染、免疫及特殊用藥等4大區塊為主軸,短期策略是進入利基學名藥與新配方市場,目前已取得4張學名藥藥證,包含嘉多明、嘉多視健、因睦寧及倍特寧。
因華自行開發之主要技術-OralPAS能將人體難吸收而無法口服藥物,包埋於乳滴油相內,使其在胃腸道內不被酵素所分解。
生醫公司再掀掛牌熱!承業、智擎、創源和因華等公司將分別在上市、上櫃和興櫃股爭鋒下,不僅可望掀起族群比價空間,過去母公司僅能提列轉投損益情況,目前更因有掛牌行情推波業外獲利水漲船高。
就初步統計,搶在年底搶登資本市場熱潮的,目前以智擎和創源打前鋒。
智擎上櫃價格約85元,創源則暫定33元,而緊隨在後的因華初估會落在25-30元間,承業控股也可望有80-90元水準,加上科研、大江生醫、台灣浩鼎和瑪科隆動作也十分積極,也使生醫股後市熱度不減。
台灣工銀生技創投協理羅敏菁表示,就產業面看,各國政府卯勁扶持生醫產業,加上醫改商機和高齡化時代帶來的產業契機,生醫業至少20年榮面的趨勢不變,如果找到營運利基,配合資源的整合,國內生醫公司依舊有打進國際舞台的機會,新劑型藥、原料藥、特色藥和高附加價值的醫材和特色通路,有機會脫穎而出。
而且過去像投入癌症新藥研發的智擎、新劑藥的因華等,由於都處於研發階段,為此東洋和健喬等母公司都必須提列業外虧損。
2011年智擎因PEP02以2.2億美元成功授權美國生技公司Merrimack 製藥公司,才讓東洋跟著沾光,然而過去的累虧狀況,如果不是有東洋的挹注或者是透過資本市場的募集資金,其實,國內新藥研發公司是很難生存的!
MA資產公司總經理陳冠融認為,近年東生華、智擎、金可、泉盛等公司的掛牌熱,都帶動母公司東洋、寶島科和中天生技的股價飛揚,因此,年底搶登資本市場的創源、因華、杏國、瑪科隆,也有機會激勵訊聯、健喬、杏輝和盛弘等母公司。另外,過去像智擎、因華、杏國和泉盛等公司由於都還處於新藥研發階段,營運都還在燒錢階段,導致母公司的獲利也大受稀釋,但在掛牌後,由於股價上揚的彌補會讓母公司帳上虧損壓力減輕,而且也有更多募資管道,讓營運正常運作。
據了解,隨著營運成熟和知名度打開,因華除了取得治療淋巴癌的 Innom ustine In jection(普癌汰乾粉靜脈注射劑)上市藥證銷售外,擁有的OralPASR專有技術,將「癌症針劑改成口服」,降低副作用,備受矚目。
至於智擎則與法國Nanobiotix S.A.公司共同簽署NBTXR3亞太地區獨家授權與合作契約,俾以補足目前癌症放射治療的不足,目前已進行第1期人體臨床試驗中,未來亦將擴大至3種不同適應症的臨床試驗開發。
就初步統計,搶在年底搶登資本市場熱潮的,目前以智擎和創源打前鋒。
智擎上櫃價格約85元,創源則暫定33元,而緊隨在後的因華初估會落在25-30元間,承業控股也可望有80-90元水準,加上科研、大江生醫、台灣浩鼎和瑪科隆動作也十分積極,也使生醫股後市熱度不減。
台灣工銀生技創投協理羅敏菁表示,就產業面看,各國政府卯勁扶持生醫產業,加上醫改商機和高齡化時代帶來的產業契機,生醫業至少20年榮面的趨勢不變,如果找到營運利基,配合資源的整合,國內生醫公司依舊有打進國際舞台的機會,新劑型藥、原料藥、特色藥和高附加價值的醫材和特色通路,有機會脫穎而出。
而且過去像投入癌症新藥研發的智擎、新劑藥的因華等,由於都處於研發階段,為此東洋和健喬等母公司都必須提列業外虧損。
2011年智擎因PEP02以2.2億美元成功授權美國生技公司Merrimack 製藥公司,才讓東洋跟著沾光,然而過去的累虧狀況,如果不是有東洋的挹注或者是透過資本市場的募集資金,其實,國內新藥研發公司是很難生存的!
MA資產公司總經理陳冠融認為,近年東生華、智擎、金可、泉盛等公司的掛牌熱,都帶動母公司東洋、寶島科和中天生技的股價飛揚,因此,年底搶登資本市場的創源、因華、杏國、瑪科隆,也有機會激勵訊聯、健喬、杏輝和盛弘等母公司。另外,過去像智擎、因華、杏國和泉盛等公司由於都還處於新藥研發階段,營運都還在燒錢階段,導致母公司的獲利也大受稀釋,但在掛牌後,由於股價上揚的彌補會讓母公司帳上虧損壓力減輕,而且也有更多募資管道,讓營運正常運作。
據了解,隨著營運成熟和知名度打開,因華除了取得治療淋巴癌的 Innom ustine In jection(普癌汰乾粉靜脈注射劑)上市藥證銷售外,擁有的OralPASR專有技術,將「癌症針劑改成口服」,降低副作用,備受矚目。
至於智擎則與法國Nanobiotix S.A.公司共同簽署NBTXR3亞太地區獨家授權與合作契約,俾以補足目前癌症放射治療的不足,目前已進行第1期人體臨床試驗中,未來亦將擴大至3種不同適應症的臨床試驗開發。
2012年台灣國際生物科技大展Bio Taiwan,將自今(26)日至29日假台北世貿一館隆重展出,由經濟部工業局指導、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執行的「台灣生技產業主題館」,今年將以「創新生技 樂活台灣」作為主題館展出主軸。全館展區將分為台灣生技發展主題區、政府政策區及生技企業專區3大展區展現台灣生技產業之發展現況及成果。
在「台灣生技產業主題館」中,國內生技企業參與廠商熱烈,今年計有來自於生技醫藥、生技服務、醫療器材3大類別共19家國內生技企業參與主題館之展出。包括:懷特生技新藥、美吾華、牙堡生技、安克生醫、中天生技、泉盛生技、合一生技 、因華生技製藥、全新生醫、保生國際生醫、華肝基因、濟生化學製藥、杏國生技、藥華醫藥、優化生醫科技、德英生技、旺北科技、光弘科技、科頂科技工業。
為促進產業交流,主題館特別邀請來自日本、英國、馬來西亞等10餘家國外廠商參訪,促使國內、外生技企業進行多方交流,誘發合作商機,協助國內生技業者拓展國際市場。
主題館於展期中呈現各家生技研發成果外,並將於7月27日下午2時於世貿1館安排廠商成果發表會,以最新的生技研發成果與全球產業趨勢、生技市場通路行銷及未來生技市場競爭力為主題,邀請產官學各界與民眾一同探討台灣生技產業的未來發展。
經濟部工業局指出,2012年台灣生技月「台灣生技產業主題館」,將透過台灣產業整體政策與發展現況的呈現,結合國內外生技企業的共同展示,向社會大眾與國內外業界展現我國推動生技產業的政策與成果,增進國人對生技產業的瞭解。
在「台灣生技產業主題館」中,國內生技企業參與廠商熱烈,今年計有來自於生技醫藥、生技服務、醫療器材3大類別共19家國內生技企業參與主題館之展出。包括:懷特生技新藥、美吾華、牙堡生技、安克生醫、中天生技、泉盛生技、合一生技 、因華生技製藥、全新生醫、保生國際生醫、華肝基因、濟生化學製藥、杏國生技、藥華醫藥、優化生醫科技、德英生技、旺北科技、光弘科技、科頂科技工業。
為促進產業交流,主題館特別邀請來自日本、英國、馬來西亞等10餘家國外廠商參訪,促使國內、外生技企業進行多方交流,誘發合作商機,協助國內生技業者拓展國際市場。
主題館於展期中呈現各家生技研發成果外,並將於7月27日下午2時於世貿1館安排廠商成果發表會,以最新的生技研發成果與全球產業趨勢、生技市場通路行銷及未來生技市場競爭力為主題,邀請產官學各界與民眾一同探討台灣生技產業的未來發展。
經濟部工業局指出,2012年台灣生技月「台灣生技產業主題館」,將透過台灣產業整體政策與發展現況的呈現,結合國內外生技企業的共同展示,向社會大眾與國內外業界展現我國推動生技產業的政策與成果,增進國人對生技產業的瞭解。
生醫產業魅力無法擋! 不僅產業景氣當道,且由於各公司也逐步找到營運利基中,在資本市場募資亦相對獲認同,就初步統計,目前至少有10家集團子公司在興櫃或預計登錄興櫃市場掛牌,為明年的上市、櫃暖身,也為生醫族群添加利多動能。
法人表示,金可(8406)、東生華(8432)上櫃行情熱絡,在推波集團公司市值大躍進下,也掀起集團旗下子公司搶登興櫃版圖,目前除了智擎將轉上櫃外,久裕、友霖為最近登錄興櫃的公司,另外,備受矚目的是以新劑型新藥為主的因華和近期才與德國上市藥廠策盟的杏國,由於投資機構給新劑型藥和新藥股較高的本益比,也讓該族群未來掛牌行情備受關注。
就基本看,過去新藥研發公司多半由於沒有業績支撐,比較無法吸引資本市場認同,但近年來國內生醫公司已逐步找到營運利基下,各家公司多半也都開始陸續創造營收,並與母公司採取分工模式,營造最大的利益。
在資源整合部分,友華(4120)是以學名藥、奶粉和醫美通路角色配合友霖的新藥研發和代工,創造效益,而杏輝(1734)採代工生產模式與杏國投入新藥開發搭配。
另外,佳醫(4104)則與久裕進行通路的加值效益,將鎖定單科領域深度和廣度產品的延伸。
另外,即使是還在燒錢的新藥公司,但因各家公司也開始創造營收,也使未來營運相當看好。
因華表示,該公司取得治療淋巴癌的Innom ustine In jection(普癌汰乾粉靜脈注射劑)上市藥證,今年3月起已加入治療行列,挹注營收,未來也將代理相當具有利基的醫材產品。
另外,杏國目前除了有二個新藥已進入美國FDA臨床,其中已在一期臨床的癌藥,將專攻胃癌,由於美國胃癌人口不多,因此,該藥將申請孤兒藥認證。
另一乾式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藥物屬舊藥新用,已獲通知在美執行二/三期臨床試驗。而取得德國藥廠授權治療菜花的植物新藥,也將在今年底或明年開始貢獻營收。
法人表示,金可(8406)、東生華(8432)上櫃行情熱絡,在推波集團公司市值大躍進下,也掀起集團旗下子公司搶登興櫃版圖,目前除了智擎將轉上櫃外,久裕、友霖為最近登錄興櫃的公司,另外,備受矚目的是以新劑型新藥為主的因華和近期才與德國上市藥廠策盟的杏國,由於投資機構給新劑型藥和新藥股較高的本益比,也讓該族群未來掛牌行情備受關注。
就基本看,過去新藥研發公司多半由於沒有業績支撐,比較無法吸引資本市場認同,但近年來國內生醫公司已逐步找到營運利基下,各家公司多半也都開始陸續創造營收,並與母公司採取分工模式,營造最大的利益。
在資源整合部分,友華(4120)是以學名藥、奶粉和醫美通路角色配合友霖的新藥研發和代工,創造效益,而杏輝(1734)採代工生產模式與杏國投入新藥開發搭配。
另外,佳醫(4104)則與久裕進行通路的加值效益,將鎖定單科領域深度和廣度產品的延伸。
另外,即使是還在燒錢的新藥公司,但因各家公司也開始創造營收,也使未來營運相當看好。
因華表示,該公司取得治療淋巴癌的Innom ustine In jection(普癌汰乾粉靜脈注射劑)上市藥證,今年3月起已加入治療行列,挹注營收,未來也將代理相當具有利基的醫材產品。
另外,杏國目前除了有二個新藥已進入美國FDA臨床,其中已在一期臨床的癌藥,將專攻胃癌,由於美國胃癌人口不多,因此,該藥將申請孤兒藥認證。
另一乾式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藥物屬舊藥新用,已獲通知在美執行二/三期臨床試驗。而取得德國藥廠授權治療菜花的植物新藥,也將在今年底或明年開始貢獻營收。
金可、東生華上櫃行情熱絡,推波集團公司市值大躍進,也掀起集團旗下子公司將在今年內搶登興櫃版圖,其中不乏獲利突出且有潤泰集團加持的棉花田,本益比高、以新劑型新藥為主的因華和新藥公司友霖和杏國等,也使其掛牌行情備受矚目。
就基本面看,過去新藥研發公司多半由於沒有業績支撐,比較無法吸引資本市場認同,但近年來國內生醫公司已逐步找到營運利基下,各家公司多半也都開始陸續創造營收,並與母公司採取分工模式,營造最大的利益。
例如,因華即有多項代理產品,而友霖在虎尾新廠今年取得FDA和歐盟認證後,即可加入為國際大藥廠代工生產行列,而杏國代理德國治療菜花的植物藥,預計年底也可開始貢獻營收。
友華生技財務長李宇玲表示,友霖目前已有產品送File to FDA,現階段也將儘速讓FDA進行查廠,短期將透過產銷特殊劑型學名藥,拉高產能利用率,降低固定支出佔比,中長期則持續投入利基新藥開發,希望能以穩健營運方式創造獲利。
友霖預計將於6月申請登錄興櫃,最快年底可望送件申請上市櫃。
杏輝集團董事長李志文表示,杏國目前除了有2個新藥已進入美國FDA臨床,其中已在一期臨床的癌藥,將專攻胃癌,由於美國胃癌人口不多,因此,該藥將申請孤兒藥認證。另一乾式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藥物屬舊藥新用,已獲通知在美執行二/三期臨床試驗。
杏國目前資本額為1.5億元,規劃下半年公開發行並登錄興櫃,屆時將增資讓資本額達3億元。李志文表示,可能會開放一些股份給特定人,以引進重要技術人材,但不會在這時候開放給創投。目前杏輝持有杏國91%股權,國衛院持股9%。另外,備受矚目的因華,除已取得治療淋巴癌的Innom ustine In jection(普癌汰乾粉靜脈注射劑)上市藥證,今年3月加入治療行列,挹注營收外,該公司近期也將代理相當具有利基的醫材產品,使未來營運十分被看好。
據了解,由於新劑型藥和新藥開發已成生醫股主流,在市場給予頗高的本益比下,因華近期將辦理9千萬元的募資,即吸引生技創投基金投資,為因華預計6、7月登錄興櫃的行情暖身,而杏國不排除將有國外策盟夥伴加入投資陣容,也讓其身價水漲船高。
至於中天生技的棉花田,生達的生展,亦都規劃在今年登錄興櫃,佳醫則有藥品通路的久裕先登場,以長期照護為主的ABH,則因主體業績在台灣,目前還在調整結構中,可能明年才能掛牌,而醣聯則是母公司尖端科技將上興櫃,另外,慕德投資的以養殖業為主的慕洋,可能在年底或明年初上興櫃。
就基本面看,過去新藥研發公司多半由於沒有業績支撐,比較無法吸引資本市場認同,但近年來國內生醫公司已逐步找到營運利基下,各家公司多半也都開始陸續創造營收,並與母公司採取分工模式,營造最大的利益。
例如,因華即有多項代理產品,而友霖在虎尾新廠今年取得FDA和歐盟認證後,即可加入為國際大藥廠代工生產行列,而杏國代理德國治療菜花的植物藥,預計年底也可開始貢獻營收。
友華生技財務長李宇玲表示,友霖目前已有產品送File to FDA,現階段也將儘速讓FDA進行查廠,短期將透過產銷特殊劑型學名藥,拉高產能利用率,降低固定支出佔比,中長期則持續投入利基新藥開發,希望能以穩健營運方式創造獲利。
友霖預計將於6月申請登錄興櫃,最快年底可望送件申請上市櫃。
杏輝集團董事長李志文表示,杏國目前除了有2個新藥已進入美國FDA臨床,其中已在一期臨床的癌藥,將專攻胃癌,由於美國胃癌人口不多,因此,該藥將申請孤兒藥認證。另一乾式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藥物屬舊藥新用,已獲通知在美執行二/三期臨床試驗。
杏國目前資本額為1.5億元,規劃下半年公開發行並登錄興櫃,屆時將增資讓資本額達3億元。李志文表示,可能會開放一些股份給特定人,以引進重要技術人材,但不會在這時候開放給創投。目前杏輝持有杏國91%股權,國衛院持股9%。另外,備受矚目的因華,除已取得治療淋巴癌的Innom ustine In jection(普癌汰乾粉靜脈注射劑)上市藥證,今年3月加入治療行列,挹注營收外,該公司近期也將代理相當具有利基的醫材產品,使未來營運十分被看好。
據了解,由於新劑型藥和新藥開發已成生醫股主流,在市場給予頗高的本益比下,因華近期將辦理9千萬元的募資,即吸引生技創投基金投資,為因華預計6、7月登錄興櫃的行情暖身,而杏國不排除將有國外策盟夥伴加入投資陣容,也讓其身價水漲船高。
至於中天生技的棉花田,生達的生展,亦都規劃在今年登錄興櫃,佳醫則有藥品通路的久裕先登場,以長期照護為主的ABH,則因主體業績在台灣,目前還在調整結構中,可能明年才能掛牌,而醣聯則是母公司尖端科技將上興櫃,另外,慕德投資的以養殖業為主的慕洋,可能在年底或明年初上興櫃。
全球癌藥市場高達800億美元商機,吸引國際藥廠爭相卡位,而國內生醫業者除了尋求開發學名新藥、代工外,也積極投入新藥開發和擴大產能設備,目前除了東洋已在兩岸布建產能,並跨足生物相似藥領域外,神隆已宣布將由原料藥延伸至製劑廠,而杏輝、瑞華興建新廠,後市營運備受矚目。
東洋集團董事長林榮錦表示,未來的疾病大概只會剩下癌症和精神疾病是比較難以治療,而癌症的治療也會轉向是雞尾酒療法,因應各種不同的基因變種。
目前全球癌症市場用藥2008年規模約483億美元,2013年預估增至807億美元,年複合成長19%,成長主要來自生物製劑,而生物製劑又以單株抗體為大宗。而大陸是全球第3大的醫藥市場,僅次於美國、日本,成長速度居全球之冠。在中國大陸2010年市場達410億美元,預估2015年達1,25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22%,未來對癌藥等藥品市場需求強勁下,也吸引國內生技藥廠進軍布局。
目前東洋除了在台灣是鎖定新劑型的學名新藥發展外,目前正在大陸建廠的東曜則投入傳統化療用藥、單株抗體、乃至蛋白質用藥的一條龍癌症用藥領域。
林榮錦表示,東曜是為中國大陸量身定做的藥廠,是以符合大陸的法規設計的,該藥廠預計2014-2015年將有1-2個生物相似藥進入一期人體臨床,2016年首個生物相似藥上市,推動2015-2016年在大陸上市,以求更國際化的競爭能力。
另外,亦宣布將由原料藥延伸至製劑領域的台灣神隆,則計劃以併購或在台灣興建新廠模式卡位。
神隆總經理馬海怡指出,大陸抗癌藥市場2010年年成長超過30%,前20大抗癌藥占總用藥金額的74%,神隆已開發9項。由於大陸新版GMP規範於2012年3月1日開始實施,原料藥廠藥證到期後重審,針劑廠至多到2013年必須要重新換證,預期將有多家藥廠被淘汰下,神隆也將自行生產製劑,並鎖定發展最具利基的針劑。
有鑑於癌藥市場成長動能可觀,目前除了東洋和神隆表現積極外,杏輝將在5月11日動工興建癌症製劑自動化隔離第二廠房,而瑞華則配合母公司北極星研發中的的肝癌標靶藥物ADI-PEG 20已進入美國FDA三期臨床,也斥資15億元在竹北生醫園區興建國內第一座有量產規模的蛋白質藥廠,預計3年內完成建廠。
另外拿到植物新藥證,並將自5月起開始拓展營運的是懷特和中天,兩家公司都鎖定化療後的市場,懷特由美吾華總經銷,而中天則將在兩岸強打廣告,預計將掀起一波話題。
至於結合旗下子公司因華拿到5張代理標靶藥證的健喬,今年將是火力全開,將展現亮麗成長動能,並有機會激勵營運改寫歷史新高。
東洋集團董事長林榮錦表示,未來的疾病大概只會剩下癌症和精神疾病是比較難以治療,而癌症的治療也會轉向是雞尾酒療法,因應各種不同的基因變種。
目前全球癌症市場用藥2008年規模約483億美元,2013年預估增至807億美元,年複合成長19%,成長主要來自生物製劑,而生物製劑又以單株抗體為大宗。而大陸是全球第3大的醫藥市場,僅次於美國、日本,成長速度居全球之冠。在中國大陸2010年市場達410億美元,預估2015年達1,25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22%,未來對癌藥等藥品市場需求強勁下,也吸引國內生技藥廠進軍布局。
目前東洋除了在台灣是鎖定新劑型的學名新藥發展外,目前正在大陸建廠的東曜則投入傳統化療用藥、單株抗體、乃至蛋白質用藥的一條龍癌症用藥領域。
林榮錦表示,東曜是為中國大陸量身定做的藥廠,是以符合大陸的法規設計的,該藥廠預計2014-2015年將有1-2個生物相似藥進入一期人體臨床,2016年首個生物相似藥上市,推動2015-2016年在大陸上市,以求更國際化的競爭能力。
另外,亦宣布將由原料藥延伸至製劑領域的台灣神隆,則計劃以併購或在台灣興建新廠模式卡位。
神隆總經理馬海怡指出,大陸抗癌藥市場2010年年成長超過30%,前20大抗癌藥占總用藥金額的74%,神隆已開發9項。由於大陸新版GMP規範於2012年3月1日開始實施,原料藥廠藥證到期後重審,針劑廠至多到2013年必須要重新換證,預期將有多家藥廠被淘汰下,神隆也將自行生產製劑,並鎖定發展最具利基的針劑。
有鑑於癌藥市場成長動能可觀,目前除了東洋和神隆表現積極外,杏輝將在5月11日動工興建癌症製劑自動化隔離第二廠房,而瑞華則配合母公司北極星研發中的的肝癌標靶藥物ADI-PEG 20已進入美國FDA三期臨床,也斥資15億元在竹北生醫園區興建國內第一座有量產規模的蛋白質藥廠,預計3年內完成建廠。
另外拿到植物新藥證,並將自5月起開始拓展營運的是懷特和中天,兩家公司都鎖定化療後的市場,懷特由美吾華總經銷,而中天則將在兩岸強打廣告,預計將掀起一波話題。
至於結合旗下子公司因華拿到5張代理標靶藥證的健喬,今年將是火力全開,將展現亮麗成長動能,並有機會激勵營運改寫歷史新高。
金可國際、東生華、智擎將挾高股價氣勢於第2、3季上櫃掛牌,激勵母公司寶島科、東洋潛在收益水漲船高,隨著生醫股的本益比持續拉高,生醫公司在旗下金雞母紛紛搶搭資本市場列車下,未來將掀起的掛牌熱潮和事業體分割將成趨勢。
儘管產值不大,不過,生醫公司由於營運項目不同,很容易就將事業體分割或成立子公司,像中天生技就有以植物新藥為主的合一、抗體新藥的泉盛、有機產品通路的棉花田,而美吾華集團則有開發植物新藥的懷特、幹細胞的芽堡、高階醫材軟體的安克。
另外,像東洋轉投資或分割出來的公司至少就有十家,若加上董事長林榮錦投資晟德集團綿密的投資事業,東洋和晟德孵出來的金雞母,已在上市、上櫃和興櫃市場掛牌就有5家,其中,東洋、智擎和東生華的股價都躋身百元俱樂部,而以蛋白質抗體藥產程為主的永昕,股價亦是節節高漲,該個股的漲勢,不僅推波東洋集團市值約達400億元,晟德潛在股票業外效益,可望挹注每股高達10元以上。
因此,生技公司即使營業額不大,卻是產業中最多的集團,大概也是集團最多掛牌的公司,各家公司所養的金雞母,也隨著生醫股的主流氣勢,而備受青睞。
就題材面來看,近期生醫公司除了第1季因股價上揚,金融評價利益回沖,單季可望交出亮麗成績單外,東生華、智擎和金可國際的高股價掛牌,近年已帶動了類股的比價空間,其中,更以隱形眼鏡的精華光和創新藥族群最受矚目。
在目前興櫃股價前10名排行榜中,智擎、台微體、醣聯和東生華都名列其中,另外還有癌症醫材代理龍頭的承業生(4164),股價也超過90元,這使得預計於5月登錄興櫃的台灣浩鼎,挾著乳癌新藥將進入三期臨床的氣勢,股價也深具想像空間。
而下半年時,則有進入公開發行的因華、友霖、久裕、尖端、ABH和杏國,也規畫趕在年底或明年上半年登錄興櫃。
其中,由健喬轉投資的因華,由於是以新劑型藥為主,且公司代理的治療淋巴癌的標靶藥已拿到藥證,今年將可開始貢獻營收,預計興櫃價將是未演先轟動。
另外,佳醫則是一口氣推波以藥品通路為主的久裕和長期照護的ABH上興櫃,友華則在友霖新建的虎尾廠今年可望獲美國FDA和歐盟查廠過關,未來承接國際藥廠代工訂單,營運看好,該公司都將成為下半年生醫公司金雞母的代表作。
儘管產值不大,不過,生醫公司由於營運項目不同,很容易就將事業體分割或成立子公司,像中天生技就有以植物新藥為主的合一、抗體新藥的泉盛、有機產品通路的棉花田,而美吾華集團則有開發植物新藥的懷特、幹細胞的芽堡、高階醫材軟體的安克。
另外,像東洋轉投資或分割出來的公司至少就有十家,若加上董事長林榮錦投資晟德集團綿密的投資事業,東洋和晟德孵出來的金雞母,已在上市、上櫃和興櫃市場掛牌就有5家,其中,東洋、智擎和東生華的股價都躋身百元俱樂部,而以蛋白質抗體藥產程為主的永昕,股價亦是節節高漲,該個股的漲勢,不僅推波東洋集團市值約達400億元,晟德潛在股票業外效益,可望挹注每股高達10元以上。
因此,生技公司即使營業額不大,卻是產業中最多的集團,大概也是集團最多掛牌的公司,各家公司所養的金雞母,也隨著生醫股的主流氣勢,而備受青睞。
就題材面來看,近期生醫公司除了第1季因股價上揚,金融評價利益回沖,單季可望交出亮麗成績單外,東生華、智擎和金可國際的高股價掛牌,近年已帶動了類股的比價空間,其中,更以隱形眼鏡的精華光和創新藥族群最受矚目。
在目前興櫃股價前10名排行榜中,智擎、台微體、醣聯和東生華都名列其中,另外還有癌症醫材代理龍頭的承業生(4164),股價也超過90元,這使得預計於5月登錄興櫃的台灣浩鼎,挾著乳癌新藥將進入三期臨床的氣勢,股價也深具想像空間。
而下半年時,則有進入公開發行的因華、友霖、久裕、尖端、ABH和杏國,也規畫趕在年底或明年上半年登錄興櫃。
其中,由健喬轉投資的因華,由於是以新劑型藥為主,且公司代理的治療淋巴癌的標靶藥已拿到藥證,今年將可開始貢獻營收,預計興櫃價將是未演先轟動。
另外,佳醫則是一口氣推波以藥品通路為主的久裕和長期照護的ABH上興櫃,友華則在友霖新建的虎尾廠今年可望獲美國FDA和歐盟查廠過關,未來承接國際藥廠代工訂單,營運看好,該公司都將成為下半年生醫公司金雞母的代表作。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