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瀚生技(創新)公司新聞
【台北訊】近期台灣股市又有一家新軍崛起,這次登上舞台的是正瀚生技(6534)。就在昨天(3日),台灣證券交易所召開了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議,專門討論正瀚生技在創新板上市的申請案。這場會議對正瀚來說,意味著他們上市之路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正瀚生技在興櫃市場的表現也相當亮眼,2日的收盤價為77.57元,股價上漲0.8%。這家以植物生長調節劑及肥料研發、製造和銷售為主的公司,在去年12月28日向證交所提出創新板上市申請,經過九個月的內部審查,終於迎來了上市審議的關鍵時刻。 正瀚生技的董事長是吳正邦,公司實收資本額高達9.71億元。這家公司的發展速度不容小覷,去年(111)年稅前盈餘達到5.66億元,今年上半年更是衝上了7.15億元,表現超過去年全年。每股稅後純益(EPS)也從4.79元提高到6元。 在營收方面,今年8月的營收為3,045萬元,雖然比上月減少了32.13%,但相比去年同期卻增長了16.69%。截至前八月,公司累計營收達13.35億元,年減幅為1.35%。這些數據都證明了正瀚生技的穩健發展和市場潛力。
正瀚生技於去年12月28日向證交所提出於創新板上市,經過長達九 個月史上罕見最長的內審,證交所終於拍板定案要舉行上市審議委員 會,審議正瀚的創新板上市案。
正瀚生技公司董事長為吳正邦,公司實收資本額為9.71億元,公司 主要產品為植物生長調節劑及肥料等產品之研發、製造與銷售。
在公司營運表現方面,正瀚去(111)年稅前盈餘5.66億元,今年 上半年稅前盈餘衝上7.15億元,超越去年全年表現;每股稅後純益( EPS)各為4.79元及6元。今年8月營收3,045萬元、月減32.13%、年 增16.69%,累計前八月營收13.35億元、年減1.35%。
台灣興櫃市場半年報揭曉,疫情解封帶動航運、觀光餐飲業興旺,興櫃公司營收及獲利雙雙攀升!根據櫃買中心統計,今年上半年興櫃公司營收總計約2,082億元,成長18億元,成長幅度達0.87%。其中,航運業和觀光餐飲業的營收分別大增455%和44%,稅前淨利也同步增長121%和126%,成為上半年最亮眼族群。
在EPS方面,和淞(6826)以10.48元的EPS勇奪上半年冠軍,大幅超越去年同期的3.82元,創下同期新高。而兆聯實業(6944)、矽科宏晟(6725)等公司也表現亮眼,上半年已賺贏去年全年。另外,EPS在5元以上未達10元的公司有兆聯實業、巨漢、矽科宏晟、湧盛、正瀚、錢櫃、樂意、振大環球等8家,其中正瀚生技也表現出色。
總結來說,疫情後台灣經濟逐漸復甦,興櫃市場的表現也相當亮眼,不僅營收和獲利都創下佳績,也出現了不少表現突出的個股,讓投資者對台灣市場充滿信心。
櫃買中心指出,興櫃公司應公告申報第二季財務報告之公司家數為 316家(不含3家銀行、證券及保險公司),均已依規定期限完成公告 申報作業,經統計,316家興櫃公司今年上半年度整體營收總計約2, 08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8億元,成長幅度約0.87%,而上半年度 獲利家數共183家,占整體興櫃公司近6成。
其中,受惠疫後商機大爆發,民眾報復性出國旅遊、餐飲市場也快 速復甦,興櫃航運業、觀光餐飲業營運吞補丸,成為上半年「兩大黑 馬」,營收分別成長455%及44%,其稅前淨利亦分別成長121%及1 26%,於各類股族群中表現最為亮眼。
在EPS方面,上半年度賺超過一個股本之公司共計有1家,為半導體 設備大廠和淞,累計上半年EPS達10.48元,大幅優於去年從期的3.8 2元,並改寫同期新高。
另EPS 5元以上未達10元的公司則有兆聯實業、巨漢、矽科宏晟、 湧盛、正瀚、錢櫃、樂意、振大環球等8家,其中兆聯實業、矽科宏 晟、正瀚等多檔上半年已賺贏去年全年;而2元以上未達5元的公司計 有47家,合計56家公司EPS達2元以上,占整體興櫃公司17.72%。
據CMoney統計,興櫃上半年獲利前十名的個股為:巨漢、正瀚、華懋、伯鑫、富世達、諾貝兒、衛司特、欣新網、寶陞、達發,EPS介於2.7元至8.97元間不等。相關個股涵蓋產業廣泛,包含:半導體、生物科技、綠能環保、工業、藥妝通路、軸承廠、PCB製程應用電解設備及耗材廠等。
巨漢為無塵室統包工程廠,去年7月登錄興櫃市場,去年便以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達21.95元稱冠興櫃,今年再度蟬聯上半年興櫃市場獲利冠軍寶座,今年7月底已向證交所遞件申請股票上市交易。
台灣生技產業發展如龍騰飛躍,政府大力支持,市場前景可期
近日,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在參加亞洲生技大展(BIO Asia-Taiwan)時強調,生技產業是台灣政府核心戰略產業,今年國科會科技預算重點投資於生技研發。鄭文燦副院長提到,台灣生技產業擁有高品質醫療、豐富的人才、先進的資通訊產業以及強大的醫療實證和實驗室資源,這些優勢將有助於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
為了推動生技產業發展,經濟部已修正《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並將再生醫療、精準醫療、數位醫療納入其中,同時推動CDMO經營模式。金管會的創新版、戰略新板也為生技業提供更友善的資本市場環境。衛福部則從過去健康守護者的角色轉變,積極投入建構醫療法規環境,以促進生技醫療產業的發展。
今年亞洲生技大展是新冠疫情後規模最大的生技展,共邀集來自19國的800家指標性大廠參展,使用2,000個攤位。在開幕式上,頒發了傑出生技產業獎,其中「產業金質獎」由保瑞、長聖生技、啟新生技、利統奪得;「潛力標竿獎」則由中裕、安基生技、長佳智能、和康生獲獎;「產業創新獎」則是由亞果生醫、晉弘科技、博晟生醫、正瀚生技、葡萄王生技獲選。
亞洲生技大會主席李鍾熙表示,三年來的疫情讓產業更加努力發展,今年大會以「擁抱亞洲動能」為主題,展現亞太區生技產業的脈動與成果。全球生技協會(BIO)執行長Rachel King也透過線上方式表示,生物科技已在全世界開花結果,BIO作為全球最大的生物科技倡導組織,將繼續推動生物科技發展。
鄭文燦表示,蔡總統將生技產業列入5+2產業創新計畫、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政府各部會都在支持生技產業發展。國科會今年科技預算達1,300多億元,生技列為一大重點;經濟部修正《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納入再生醫療、精準醫療、數位醫療,並推動委託開發與生產(CDMO)經營模式;金管會的創新版、戰略新板,讓資本市場對生技業更友善;衛福部也更多地投入建構醫療法規環境,促進生技醫療產業的發展。
亞洲生技大會主席李鍾熙表示,疫情經過三年後,我們的生活終於回歸正常,在疫情中大家都學習到如何合作也變得更堅強。今年大會主題以「擁抱亞洲動能」(Embracing Asian Dynamics)為主題,將產業上下游區段劃分共19個展區,共計19國家、800家參展商、2000個攤位參與,從研發、創新到市場應用,完整展現了亞太區的生技產業脈動與成果。
全球生技協會(BIO)執行長Rachel King以線上方式致詞指出,BIO是全球最大的生物科技倡導組織,目前有超過42%以上註冊會員和參與者來自美國境外,顯示生物科技已在全世界開花與發展。面對氣候變遷、食品安全、減少碳排放等問題,臺灣是引領這波革命的國家之一,期待臺灣與BIO的下一步合作。
亞洲生技大展昨日在開幕式中也邀請本屆「2023傑出生技產業獎」13家生技公司得主,本屆「傑出產業金質獎」由保瑞藥業、長聖生技、啟新生技、利統公司等獲獎;「潛力標竿獎」由中裕新藥、安基生技、長佳智能、和康生技獲得。
以技術為主的「年度產業創新獎」,由亞果生醫「超臨界二氧化碳平台技術於再生醫療產業之應用」、晉弘科技「赫羅斯拋棄式鼻咽內視鏡」、博晟生醫「舒效切」自體脂肪前驅細胞收集套組」、正瀚生技「永續型農化產品─Radiate NEXT」、葡萄王生技「機能性植物乳桿菌 GKM3®」獲選。
鄭文燦是在參加亞洲生技大展(BIO Asia-Taiwan)時,做了上述 表示。他說,今年是新冠疫情後最大規模的生技展,動能強、人才多 、技術含金量高、投資最高的生技展覽。台灣的生技醫藥產業有相當 多的優勢,包含高品質的醫療、生技醫療人才、資通訊產業、醫療實 證和實驗室資源等,各部會也都支持生技產業的發展,今年國科會科 技預算達1,300多億元,將生技列為一大重點。
據了解,經濟部修正《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納入再生醫療、 精準醫療、數位醫療,並推動委託開發與生產(CDMO)的經營模式; 金管會的創新版、戰略新板,讓資本市場對於生技業更友善;衛福部 也從過去健康守護者的角色,更多地投入建構醫療法規環境,促進生 技醫療產業的發展。
27日開幕的亞洲生技大展,今年共邀集來自19國、800家指標性大 廠參展,共使用2,000個攤位。開幕式時頒發了本屆2023傑出生技產 業獎,其中「產業金質獎」由保瑞、長聖生技、啟新生技、利統奪得 ;「潛力標竿獎」由中裕、安基生技、長佳智能、和康生獲獎;「產 業創新獎」則是由亞果生醫、晉弘科技、博晟生醫、正瀚生技、葡萄 王生技獲選。
亞洲生技大會主席李鍾熙表示,三年嚴峻的疫情,讓產業努力發展 ,今年大會以「擁抱亞洲動能」為主題,將產業上下游區段劃分19個 展區,從研發、創新到市場應用,完整展現亞太區的生技產業脈動與 成果,期望未來能持續吸引更多國際與會者參加,將台灣的生技動能 展現國際。
全球生技協會(BIO)執行長Rachel King透過線上方式表示,BIO 是全球最大的生物科技倡導組織,目前有超過42%以上的註冊會員和 參與者來自美國境外,顯示生物科技已在全世界開花結果。
「2023年台灣生物產業界盛事『傑出生技產業獎』」已經揭曉,今年共有13家優秀公司榮獲獎項,其中正瀚生技因為其創新農化產品「Radiate NEXT」獲得產業創新獎,展現了台灣生技產業的創新力量。
這次比賽的目標是挖掘潛力新秀,激勵整個生技產業的發展。生物產業協會理事長吳忠勳強調,透過這個獎項,台灣的生醫產業得以向世界展示其發展趨勢。
今年的參賽廠商超過40家,最終有13家機構及產品技術脫穎而出,這些得獎名單涵蓋了從生技新藥、CDMO到免疫/細胞療法、再生醫療等多元領域,顯示了台灣生技產業的廣度和深度。
在眾多得獎者中,正瀚生技的「Radiate NEXT」是一款能夠減碳、提升品質和增加產量的農化產品,這項技術不僅對環境有益,同時也能為農業帶來顯著的好處。
其他得獎的優秀公司包括保瑞、中裕、葡葡王等,他們分別在營收、研發和市場佔有率等方面表現卓越。
保瑞的營收在2022年突破100億大關,成為國內上市櫃生技股的佼佼者;長聖則在免疫細胞與幹細胞療法領域擁有領先地位;啟新則在微生物檢驗試劑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潛力標竿獎」則由中裕新藥、安基、長佳智能和和康生獲得,這些公司分別在生物醫藥、創新小分子藥物開發、臨床醫療資料庫和醫材產開發等方面展現了巨大的潛力。
總結來說,今年的「傑出生技產業獎」再次證明了台灣生技產業的蓬勃發展和創新能力,這些得獎企業的成就不僅為台灣帶來榮耀,也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生物產業協會理事長吳忠勳表示,每年舉辦「傑出生技產業獎」, 就是要挖掘具潛力的明日之星,藉此帶動生技產業能量,讓國際看見 台灣生醫產業發展趨勢。
獎章委員會召集人、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張文昌指出,今年參賽廠 商超過40家,最終共13家機構及產品技術脫穎而出,得獎名單涵蓋生 技新藥、CDMO、免疫/細胞療法、再生醫療、創新醫材、高端醫材、 醫療人工智慧、農業生技、健康食品,足見產業多元發展及研發能量 。
拿下「金質獎」的四強中,保瑞2022年合併營收突破100億大關, 名列國內上市櫃生技股營收、獲利及市值前五大;長聖主攻免疫細胞 與幹細胞療法,擁有三間符合衛福部認可細胞製劑廠區,衛福部核定 139件免疫癌症治療中,該公司高達45件 (占所有核定項目的32.4% )。
另外,啟新專攻微生物檢驗試劑,應用於醫學與產業的檢驗用培養 基市佔率超過50%,鎖定醫學感染性疾病診斷、生技製藥品管管制及 食品安全三大領域;利統則從事功能性食品,切入亞健康市場,在疫 情洪流中營收逐年成長。
『潛力標竿獎』四家公司中,中裕新藥專注於生物醫藥(Biologi cs)的臨床開發與法規核准以創造價值;安基聚焦創新小分子(Nrf 2 活化劑 AJ201、HDAC6 抑制劑 AJ302/303、以及次世代雄性激素降 解促進劑 AJ202)三大主軸的新藥開發,擅長新藥選題、轉譯醫學及 藥品開發規劃,創造出高市場價值併購效益。
長佳智能經營主軸環繞臨床醫療資料庫,及基於醫療醫學專業知識 的數據處理,創造市場定位與差異化;和康生在大江生醫、台塑生醫 入股策略合作後,已建立第三等級醫材產開發、生產及國際認證的核 心能力。
「產業創新獎」則由亞果生醫「超臨界二氧化碳平台技術於再生醫 療產業應用」、晉弘科技「赫羅斯拋棄式鼻咽內視鏡」、博晟「舒效 切自體脂肪前驅細胞收集套組」、正瀚「永續型農化產品 - Radiat e NEXT」、葡萄王「機能性植物乳桿菌 GKM3」獲選。
農曆年前夕投資人縮手觀望,興櫃本周四個交易日成交金額僅57. 76億元,若以日均量14.44億元計算,較前周大減近2億元,而市場交 投冷淡之際,低價股也趁勢出頭,興櫃本周漲幅前十大個股中有六檔 為銅板股。
此外,個股漲幅也大幅收斂,僅斯其大、物聯、智微三檔繳出雙位 數周漲幅,唯數、東元精電、正瀚、玖鼎電力、台新藥、機光科技、 光鼎生技則介於6%∼9%。
悠遊卡公司3日登錄興櫃,首日盤中最高價就突破百元大關,連四 日均價都力守80元之上,6日均價達85.2元,以券商認購價50元計算 ,累計漲幅高達70.4%,勇奪興櫃本周「最會漲」,市值逼近60億元 。
2023年綠能概念股帶頭衝,尤其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受益題材更成為 盤面焦點,興櫃國內智慧電表大廠斯其大、玖鼎電力本周頗有斬獲, 股價單周強漲23.37%、7.24%。
再生能源發電的變動性帶動「削峰填谷」需求,台電力推全台家戶 更換智慧電表2035年達陣,換置全台1,400萬具智慧電表商機爆發, 大同、中興電、康舒及興櫃的玖鼎、斯其大等均有參與台電招標。
斯其大透過100%持股子公司華新儀錶,參與台電「低壓智慧型電 表」標案;至於玖鼎電力2022年也取得五項新型智慧電表標案。
另一方面,台灣物聯網平台業者物聯智慧,主要協助國內外企業布 局物聯網(IoT)應用,截至2022年底軟體連線授權設備累積數量已 突破1億元。
據市調機構IDC預估,大陸2024年IoT支出可望達3千億美元,占全 球26.7%,將超越美國成全球第一大市場,物聯智慧2022年上半年營 收也以大陸占比最高、達約46%,為其後市營運與獲利空間奠定利基 。
隨創新板推廣效益逐漸顯現,以Micro-LED創新顯示器技術應用為主的錼創科技-KY創,2022年8月搶得頭香掛牌上市,「能源界Uber」泓德能源、「綠能界波克夏」雲豹能源等再生能源新秀亦已獲證交所董事會審議通過,後續又有台灣虎航、正瀚生技、Gogolook(走著瞧)跟進送件申請掛牌創新板。
截至2022年11月底止,創新板「合格投資人」戶數累計近11萬人,較去年初的6.6萬人成長逾六成,成果卓越。
倚天酷碁以科技與創新開發產品,致力推動數位轉型與促成智慧生活,跨界為不同產業提供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
放眼2023年,誰有機會在創新板開搶頭香?市場咸認鴻海集團旗下 的電動車小金雞鴻華先進最有賣相。
創新板由錼創科技開第一槍,於今年8月18日以每股105元掛牌上市 ,一掛牌就躋身百元俱樂部,成為吸睛標的,也為創新板帶來人氣, 果不其然才短短一季時間,創新板成員就人聲鼎沸,除已獲證交所董 事會上市審議通過的雲豹能源、泓德能源外,台灣虎航、正瀚、Gog olook走著瞧也跟進在12月21、28、29日送件,不過繼六小福成軍後 ,外傳鴻海(2317)集團旗下鴻華先進也規劃在明年第一季登錄創新 板,成為鴻海集團旗下首家以電動車類別掛牌的子公司。
鴻華先進由鴻海與裕隆於2020年合資成立,作為台灣唯一擁有整車 正向開發能力的公司,背後有鴻海、裕隆兩大集團支持,表現自是不 同凡響,不光成立第二年,就在鴻海科技日推出多款原型車,還輸出 到印尼,擔任G20峰會的領袖接駁任務。其中MODEL T電動巴士已在2 022年於台灣上路,另2023年下半年以MODEL C為開發原型的N7也即將 上市,屆時將對鴻華先進的營收有明顯的挹注。
隨著新車的不斷出籠,鴻華先進的產品線也日趨完整,除了有鎖定 家用市場的休旅Model C外,連都會跨界休旅Model B、豪華旗艦轎車 Model E、智能大眾運輸的Model T也都全數到位。
鴻華先進目前實收資本額為155.76億元,若順利在明年登錄創新板 ,初估兩大股東鴻海與裕隆集團至少得釋出10%股權,約當是1.55億 股,屆時鴻華先進若能展現與錼創同等的魅力、以百元以上的價位掛 牌,以其逾百億元的募資規模,勢必會成為明年資本市場的新焦點。
鴻華先進提供電動車領域單一服務模塊至套裝組合等客製化技術服 務,從造型設計、工程設計、試作生產甚至到工程與整車測試驗證全 都一手包。為匯集人才,鴻華先進還在近期於新北市新店舉辦大型徵 才活動,好為2023年的營收成長關鍵年招兵買馬。
法人指出,若鴻華先進真能在明年首季以電動車領頭羊的身分申請 創新板遞件,並在資本市場掛牌成功的話,不但可以為活絡創新板注 入強心針,對台灣新創企業也有莫大的鼓舞效果。
為了讓更多好的新創業者「加速通關」上市,Gogolook股票尚未公 開發行即提出上市申請,證交所表示,可待通過上市案後再補辦公發 ,此外,台股封關日、30日也有另一家股票尚未公發、由宏碁轉投資 的倚天酷碁,將接棒申請創新板上市。
明年首季,裕隆及鴻海轉投資的鴻華先進也計劃登創新版,該公司 實收資本額155.76億元,將成為首檔於創新版掛牌的電動車設計開發 公司。
證交所近來積極拜訪新創公司,鬆綁市值與營收上市標準、縮短轉 板時間,以及調整承銷商協助法遵作業委任期間等門檻後,效益逐漸 發揮,繼錼創科技-KY創於8月首家掛牌,泓德能源、雲豹能源也已獲 證交所董事會審議通過,台灣虎航、正瀚生技也陸續送件申請掛牌台 灣創新板。
台灣創新板主要推動擁有關鍵核心技術,以及創新能力(例如物聯 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或創新經營模式的公司申請掛 牌,其中,包括新經濟、生技醫療、再生能源等領域,Gogolook是首 家申請的新經濟軟體公司。
台灣新創產業蓬勃發展,早被國際肯定為「超級創新國」,證交所 指出,未來將以具體行動支持新創生態系良性發展,發揮正面影響力 ,擴大整體資本市場規模,共構國家核心戰略產業新局,同時讓投資 人能夠參與新經濟成長的果實。
正瀚生技是一家專注研發植物生長調節劑與高效肥料的公司,今年因烏俄戰爭導致糧食生產與運送受阻,突顯全球長期被忽視的糧食生產問題,加上近年極端氣候加劇,也讓農業改良呼聲四起,對植物生長調節劑(PGR)與高效肥料需求水漲船高。
根據正瀚生技公開說明書,公司負責人兼董事長為吳正邦、總經理黃卓君,全體董事持股比率為19.37%,主要產品包括植物生長調節劑,以及肥料的研發與產銷,內、外銷比重各為1.25%、98.75%,去年稅前純益3.5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3.45元。
隨俄烏戰爭爆發,加上近年極端氣候加劇,帶動植物生長調節劑與高效肥料需求水漲船高,正瀚生技今年營運表現亮眼,前三季稅後純益5.74億元,EPS達5.92元,同步改寫歷史新高水準,年增率高達132%。
目前在興櫃市場掛牌的正瀚生技,4月12日一度漲至105.5元今年高點,昨日上漲0.63元收68.3元。
據CMoney統計,興櫃上半年獲利前十名的個股為:巨漢、達發、圓點奈米、振大環球、諾貝兒、正瀚、視陽、程曦資訊、衛司特、伯鑫等,EPS介於4.99元至21.95元間不等。
相關個股涵蓋產業廣泛,包含:半導體、生技醫療、紡織纖維、農業科技以及資訊服務業等產業。法人分析,電子族群上半年沒有庫存調整壓力,相關個股營運仍表現亮眼,且半導體族群長線具備優勢;生技類股題材多元,檢測、新藥等類股表現突出;解封行情挹注紡織股營運動能。
巨漢自7月19日登錄興櫃市場,主要營運為承接國內高科技廠房機電及無塵室統包工程,深耕無塵室及機電空調領域30多年,主要客戶包括:力積電、力成科技、京元電子、台灣光罩、日月光等。隨著整體業務接單持續提升,未來成長可期。
興櫃股王達發上半年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20.74億元,年增1.48倍,6月22日登錄興櫃市場,主要提供無線及寬頻通訊的系統及晶片完整解決方案,產品線有藍牙無線音頻系統解決方案、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晶片等。
疫情利空籠罩台股,興櫃本周個股仍跌多漲少,扣除本周未有成交 者,單周僅約三成個股收紅,顯示投資人信心仍受疫情變數壓抑,單 周成交金額也大幅萎縮至173.64億元,其中,生技醫療類股成交金額 就占了近65%。
本土確診人數持續攀升,尤其15日單日新增確診人數高達1,209例 ,也讓生技族群身價水漲船高,單周個股表現高度分歧,生技族群包 括安特羅、安盛生、普生、博錸、金萬林、常廣都晉身周漲幅前十名 ,昱厚生技、圓點奈米、豐技生技周漲幅也在一成以上。
據統計,興櫃市場本周漲幅逾一成的個股僅13檔,當中就有高達九 檔為生技股,且安特羅、安盛生、普生、博錸、金萬林、圓點奈米六 檔,均屬於快篩檢測概念股,變種病毒的高傳染力帶動核酸(PCR) 檢測與快篩試劑需求大舉攀升,興櫃小尖兵也跟漲、股價「紅透半邊 天」。
「快篩試劑國家隊」即將成軍,目前本土快篩廠共計五家通過專案 製造許可,包括泰博、寶齡富錦、台塑生醫、凌越生醫、安特羅。
安特羅為國光生技子公司,每月產能在100萬劑以內,3月營收為1 80.6萬元,年增39.14%,創同期新高,加入快篩國家隊後,營運也 增添想像空間,推升股價暌違十個月後,再度衝上6字頭價位。
此外,也有多家公司業績有望獲檢測商機推波助瀾,安盛生推出的 「安必測新冠肺炎抗原快速檢測」,可有效篩檢出Omicron在內的新 冠高關注流行變異株;普生旗下GB COVID-19 Ag POCT新型冠狀病毒 抗原快篩試劑檢測,也僅需10∼15分鐘便可檢測完成,且檢測準確率 逾九成,兩檔股價本周分別大漲39.3%、29.9%。
另一方面,農糧概念股也是本波強勢主流,興櫃農糧股正瀚生技3 月營收達2.47億元,月增31.61%、年增66.08%,單月營收攀上登錄 興櫃來新高峰,因俄烏交戰的關係導致農糧價格飆漲,本周股價也勁 揚11.57%,12日均價衝上91.98元,創兩年半來新高。
根據CMoney統計,截至昨(14)日,本周以來興櫃個股呈現跌多於漲。
本興櫃市場中漲幅超過一成的個股較上周明顯增加,來到八檔,領漲股集中在與大盤連動度低、受惠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升溫的生技族群上,加上資金持續流向非電族群避險,航運、農糧族群也有買盤點火。
生技族群本周一共五檔上漲逾10%,漲幅冠亞軍皆為快篩國家隊,國光生子公司安特羅以32.5%的漲幅高居第一名,普生本周以來也上漲22.7%。
心悅生醫也宣布,已完成 COVID-19創新口服抗病毒候選藥物Pentarlandir二期臨床試驗的收案,帶動本周股價上漲13.6%;圓點奈米周漲10.1%,上月推出新款病毒核酸萃取試劑套組,帶動3月合併營收2.86億元,月增51%,年增11.06%。此外,醫材相關的常廣本周上漲16%。
在俄烏交戰下農糧價格飆漲,正瀚生技本周上漲14.6%並一度衝破上百元、龍德造船周漲幅也來到11.5%;而唯一進榜的電子股為國內外軟體解決方案商倍力資訊,周漲幅達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