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瀚生技(創新)公司新聞
正瀚生技昨日(26日)盛大舉辦第二屆「正瀚生技創新獎」頒獎典禮,這次活動可謂是農業生技領域的盛事啊!總獎金竟然高達107萬元,打破了之前農業生技領域獎學金的最高紀錄。結果出乎眾人預料,臺大竟然成為大贏家,這個好消息讓人振奮不已。 這屆的創新獎特別別設了「基礎理論組」和「應用創新組」兩個組別,讓學生們可以分別展現自己的理論研究能力跟實務應用技巧。總共有二十四個學界單位、三十八組學生來參賽,其中,臺大昆蟲學研究所博士班學生唐政綱獲得了基礎理論組的首獎,而臺大生物科技研究所博士班學生李淑君和交大電機工程學系博士班學生歐易哲組成的團隊則是應用創新組的首獎得主。 第一屆正瀚生技創新獎是作為一個「實驗」和「試行」的方式進行的,當時僅限臺灣大學生命科學與農業領域的在校生參與,獎金也是50萬元。但在第一屆成功舉辦後,正瀚董事長吳正邦就決定要把這個獎項辦得更大、更好,這次對象從臺灣大學擴及全國所有與農業生技相關的科系在校生,成為全臺最大的獎項,這對於農業生技學子來說是一個非常棒的機會。 評審委員召集人、臺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盧虎生說,他非常認同這個獎項的設立,因為台灣的農業生技、生命科學領域相對於電資科技來說,鼓勵學生和研究者的方式跟管道還是比較少的。這個獎項不僅能夠提升農業生技學子們的士氣,還能夠幫助培育更多的創新研究人才,實在是功德無量啊!
為兼顧「理論研究」與「實務應用」,第二屆正瀚生技創新獎特別設置「基礎理論組」與「應用創新組」兩個組別,本屆總計有二十四個學界單位、共三十八組學生競逐,首獎得主分別是臺大昆蟲學研究所博士班學生唐政綱(基礎理論組)、臺大生物科技研究所博士班學生李淑君與交大電機工程學系博士班學生歐易哲(應用創新組)組成的團隊。
本屆評審委員召集人、臺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盧虎生表示,由於台灣此前較少農業生技企業為學生設置重大獎項,因此第一屆正瀚生技創新獎以「實驗」與「試行」方式推動,徵件對象僅限於當年度臺灣大學生命科學與農業領域的在校生,總獎金為50萬元。
在第一屆試辦成功後,正瀚董事長吳正邦決定擴大辦理第二屆正瀚生技創新獎,徵件對象由臺灣大學擴大為全國農業生技領域相關科系在校生,成為全臺最大獎項。本屆正瀚生技創新獎共發出十七個獎項、總獎學金達107萬,獎項規模與獎學金金額均創下台灣農業生技領域新紀錄。
盧虎生表示,期望這個獎項能拋磚引玉,激勵臺灣農業生技、乃至於生命科學領域的學子們。相較於臺灣電資科技領域鼓勵學生與研究者的方式及管道豐富多元,農業生技、生命科技領域相對弱勢,不僅在學時的激勵措施較少、畢業後的出路也因為產業規模量體還不夠大而受限。因此,盧虎生非常肯定「正瀚生技創新獎」的設立,認為可大大激勵農業生技學子們的士氣及後續創新研究人才的培育。
正瀚生技(6534)與國立中興大學昨(26)日共同簽署「國立中興大學正瀚研究學院」合作備忘錄,雙方正式設立學院籌備處,將以新農業為核心招收碩博士生,培育國家重點產業所需高階人才。
這也是教育部推動「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簡稱創新條例)」草案後,國內產學合作簽署成立獨立學院的首例。
另外,正瀚斥資千萬元設立的「智慧景觀療癒溫室咖啡廳」,昨天同步啟用,標榜為亞洲唯一的療癒溫室,以世界精品咖啡協會SCA咖啡豆評分機制,搭配全台投資額最高的咖啡研究室與研發中心,充分展現正瀚在咖啡全產業鏈的研發成果。
受新冠疫情影響,正瀚去年合併營收約7億元,較2019年同期的8.4億元減少16.4%。法人估,今年隨著新冠疫苗開始施打,農業生技市場回穩,正瀚今年營收可望有二位數增長。
中興大學正瀚研究學院簽約儀式,選在正瀚位於中興新村園區總部舉辦,由正瀚董事長吳正邦與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代表簽約。吳正邦表示,正瀚研究學院將由正瀚提供學院運作經費與實習場域,興大則負責師資規劃與課程訓練。
未來獲准入學的碩士生每人每月有2萬元、博士生3萬至5萬元獎學金,希望吸引優秀青年投入高階農業技術研發。
教育部創新條例草案,去年11月經行政院會議通過,現在立法院審議階段;此法開放國立大學以一校設一獨立學院為原則。
學院須為國家重點領域,藉由適度鬆綁法規,能有更多彈性運作空間,推動創新,擴大延攬人才;產業則可以有效、有序地參與產學研發,培育產業需求人
力。
薛富盛說,未來中興大學中興新村校區就在正瀚旁邊,校區面積達63公頃,初步規劃大一新生及農業研究學院都將搬遷至此,可以預期,雙方的合作將更趨
緊密。
正瀚是台灣極少數能在全球競爭最激烈的美國市場,取得亮麗成績的農業新藥開發公司,研發中心投資達20億元,近兩年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約18%至19%,研發人力配置比率亦達六成,均為台灣上市櫃農業生技廠商之冠。
行政院長蘇貞昌及經濟部長王美花等人,15日原本安排參訪正瀚, 但因另有要公,臨時取消行程,改由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董事長陳 郁秀,及中科管理局長許茂新等人,在吳正邦陪同下,參觀公司投資 20億元的全球研發中心、風味物質研究中心,及世界第一座療癒溫室 咖啡廳。參訪中,陳郁秀對正瀚在台創立六年多的研發工作,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
陳郁秀指出,正瀚營運發展方向,恰如她先前在文建會主委任內, 推動「品牌台灣」、「鑽石台灣」的願景相符,期許正瀚專注研發, 讓「台灣」在國際知名度,更上一層樓。
吳正邦透露,公司2013年回台至今,已締造多項「台灣第一」,包 括:1.獨特的營運模式、2.全台灣投資規模最大、研究範疇最為完整 的植物研究中心、3.毛利率業界領先、4.農業生技研發投入第一、5 .人才薈萃、待遇優渥,並獲得各界肯定。
正瀚將最重要的研發中心設立在中科中興園區,再由美國加州製造 中心生產後,運送給全球客戶,因此,公司98%以上的營業額,來自 於外銷,揚名國際農業生技市場。
正瀚在台投資農業生技相關研發已有六年多,不僅每年獲利,且營 業毛利率均維持在80%以上,居台灣農業生技業界之冠,這是因為公 司所銷售的所有新藥產品,配方都是全球獨一無二,享有高度訂價權 。
至於業界研發投入第一,正瀚2020年上半年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 達18%,是台灣上市櫃農業生技公司之冠,更遠超出台灣上市櫃生技 公司平均的8.5%。
正瀚總員工數98人,其中,研發部人員占比達61.2%,並由台灣培 養、具有國際觀的博士與碩士所組成,尤其,博士在研發團隊中的占 比,更達到45%,居台灣農業生技業界最高。
吳正邦強調,公司將堅守農業生技新藥研發的策略方向,協助台灣 產官學的農業生技研發能量,藉由公司獨特的產品開發系統,並與全 球第一大農業資材通路商Nutrien的合作,讓台灣農業生技產品,能 更多地走進國際市場,進而提升台灣對國際農業的影響力。
極品莊園咖啡公司已攜手阿里山脈的卓武山咖啡農場、鄒築園、優遊吧斯(YUYUPAS)三大莊園及「大阿里山精品咖啡生產合作社」,推「紫葉」與「SL34」兩款台灣在地咖啡新產品,並於11月13日至16日「台灣國際咖啡展」首度登場。
吳正邦表示,SL34是阿里山脈種植面積最大廣、海拔最高的咖啡樹種,品質優良且產量大,堪稱是阿里山精品咖啡代表之一;紫葉則是因咖啡樹的花瓣為粉色,且種植較為困難,產量相對稀少。
價格方面,SL34過去每斤約1,000元左右,隨著技術、品質、產量提升下,價格攀升至3,400∼4,000元,價格是一般咖啡豆的十倍,儘管單價較高,不過精品咖啡豆上市後,已接獲日本等行家訂單,產量供不應求。
吳正邦表示,正瀚具有農業分析技術,包括將咖啡樹開花期縮短、集中,拉長採收期時程,以及加強咖啡樹的光合作用,整體產能已試產面積50坪拓展至200坪,目前正朝向2,000坪布局,加上「平地種高山茶」的技術也已到位,此兩大精準智慧農業,將是未來營運的成長動能之一。
台灣生技股近期表現不穩,市場恐慌賣壓擴散,對興櫃市場造成衝擊。由於疫情衝擊營運表現,興櫃股填息路上充滿困難,已除息的65檔個股中,高達34檔陷入貼息,比重達52.31%。興櫃市場上周成交值急速下滑,成交值前20大個股總額占整體比重近七成,其中除穎崴及億而得外,其餘全為生技防疫股。生技族群恐慌賣壓蔓延,衝擊興櫃股填息表現。至於穎崴、綠界科技、亨泰光等16檔個股,填息後再度走弱,收盤均價低於除息前均價。全數已填息個股,興櫃平均填息天數約為6日。此外,威鋒電子、洋基工程等股票也面臨「賺了股利賠了價差」的困境。本周起,多檔個股將進行除權息,包括正瀚生技等。同時,興櫃將迎來新血,教育業者學習王將以60元參考價登錄興櫃。
興櫃市場上周成交值急速萎縮,不但較前周428.59億元天量對半砍,僅繳出213.56億元,其中成交值前20大個股總額占整體比重近七成,當中去除穎崴及億而得外,卻清一色全為生技防疫股,一夕間本夢比破裂,引發賣壓的大舉出籠。
生技族群的恐慌賣壓也向外蔓延,在進入除權息高峰後,進一步衝擊興櫃股的填息表現。截至17日止,已有65檔個股除完息,當中卻僅有亞洲教育、全訊、華懋、南俊國際、秀育、威健生技、愛爾達、維格餅家、廣化及旭德等10檔個股完全填息。
至於穎崴、綠界科技、亨泰光、三商家購、斯其大、陞達科技、康全電訊、鼎基、瑩碩生技、振躍精密、雷虎生、精拓科、久舜、華信科、通用及瑞興銀等16檔個股,卻在完成填息後再度走弱,17日收盤均價皆低於除息前均價。統計全數已填息個股,目前興櫃平均填息天數約為6日。
此外,有高達34檔個股卻面臨「賺了股利賠了價差」的窘境,其中更不乏威鋒電子、洋基工程、沅聖、錢櫃、瑞鼎、長亨及八貫等較具代表性的股票。
展望後市,包括準備轉上市櫃的汎德永業、軒郁、上洋在內均尚未公布除息時間外,本周起依序有傑智環境、建德工業、華立捷、百聿數碼、豐技生技、進能服、穎台科技、正瀚、春日及富味鄉等個股進行除權息。
同時間23日興櫃也將再度迎來新血,教育業者學習王瞄準數位教育的商機,將以60元參考價登錄興櫃,去年每股盈餘達到3.25元,同時配發0.3元現金股利及1.5元股票股利。
美中科技戰升溫,台灣生技業受影響機會大增!近日,泰福生技透露,美國政府正研擬一項行政命令,要求政府僅能採購美國製造的「戰略物資」,其中,生物相似藥可能成為限制採購的目標之一。這項措施若實施,對台灣生技廠商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 根據業界分析,以「研發在台、製造在美」的生技公司將最為受惠,例如泰福、易威、正瀚等已海外建置基地的公司。上騰生技董事長張鴻仁認為,這項行政命令其實是美中貿易戰的延伸,新冠肺炎疫情使得特定醫藥品的重要性顯著提升,而原料藥供應問題也讓美國進入緊急狀態。 張鴻仁指出,美國政府希望將部分醫藥品拉回美國製造,改變全球供應鏈,這將導致成本大幅提升。由於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原料藥生產國及出口國,若全數拉回美國製造,將會失去中國大陸製造的便宜優勢,原料藥上游成本預計將增加數十倍,加上製造、銷售端成本,整體成本將大幅提高。 不過,浩鼎也強調,藥品無國界,即使政府採購限制為美國製造,也是整個生技新藥產業的一部分。這也意味著,並非所有生技公司都有能力到美國設廠,這將導致供應鏈的大幅改變,短時間內可能難以看出誰會受害。
業界認為,若美國政府開始實施這項措施,長遠來看,台灣生技廠商也有可能因此受影響。盤點國內廠商生技產業已卡位美國的,以「研發在台、製造在美」的生技公司最為受惠,已在海外建置基地的泰福、易威、正瀚堪稱買到保險。
曾擔任過多個公職的上騰生技董事長張鴻仁則指出,該行政命令根本就是美中貿易戰的延伸,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放大特定醫藥品的重要性,加上日前原料藥供應差點面臨斷鏈,引發美國進入緊急狀態。
張鴻仁表示,根據已知的訊息,此次白宮將頒布的行政命令,希望將部分醫藥品拉回美國,改變全球供應鏈是必然的,因為成本將提升到難以估計的程度。
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原料藥生產國及出口國,印度有七成製藥原料從中國大陸進口,美國更有八成的藥品依賴中國大陸和印度。若是全都拉回美國製造,就會喪失原先在中國大陸製造的便宜優勢,成本提高後的原料藥上游,保守估計增加幾十倍成本,還不包括製造為成品,銷售端醫院╱藥局和物流的成本都將提高。
不過,浩鼎也表示,藥品無國界,就算政府採購限制為美國製造,也是整個生技新藥產業的一部分。
畢竟,並非所有生技公司都有辦法到美國設廠,加上這是一個供應鏈的大改變,恐怕短時間很難看出誰會受害。
法人指出,興櫃市場與台股連動性高,今年以來台股在春節長假前 未出現明顯的量能縮減,雖買盤追價意願轉趨保守,但多頭格局不變 下,投資人願意抱股過年及布局年後大盤的意願仍高,連帶激勵興櫃 市場同步表現。
新藥廠仁新專注於研發癌症、眼科及新陳代謝相關疾病的病症藥, 目前旗下對乾性黃斑部病變及斯特格病變的新藥已通過臨床一期實驗 ,正準備進入臨床二期階段,股價自年初起漲以來持續攻高,上周漲 幅高達25.82%,榮登最強勁的個股。
由晶電轉投資的高功率LED封裝及模組廠葳天,受惠晶電積極搶攻 Mini LED市場,專案量增加下,也讓葳天的產能持續呈現滿載,儘管 去年累計營收為6.1億元,年減2.93%,但法人普遍看好隨著Mini L ED發展趨勢確立,葳天後市營運可期,上周短線急拉,周漲幅達24. 96%。
遊戲業者方舟同樣擁辣椒集團在背後撐腰,加上進入寒假遊戲業旺 季,一掃2019年累計營收大減27.6%的陰霾,上周股價谷底反彈,周 漲幅24.95%,向上試圖挑戰年線。
此外,上周經濟部投資台灣事務所通過自動化零組件大廠高明鐵的 返台投資案,總金額達8億元,高明鐵的客戶涵蓋蘋果、華為、OPPO 等一線大廠,且大陸客戶占營收比重逾五成,但受中美貿易戰可能提 高關稅的影響,才決定返台在彰化地區購入設備,提高台灣生產比重 ,激勵其股價低點強彈,上周漲幅達13.19%。
除上述四檔個股外,上周興櫃漲幅前十大個股尚包括磷酸鋰鐵電池 廠尚化、精準農業業者正瀚、連接器廠岱煒、筆電軸承廠連鋐科技、 資料儲存控制晶片廠智微及專業耳機製造商安普新。
正瀚主要業務為植物生長調節劑和促進劑,該公司自2016年5月申請由興櫃轉上市但被證交所退件,目前正持續溝通重啟申請。
隨著人類文明進入數據時代,消費者的輪廓,正從過去用平均數量與價格的模糊形象,逐漸具體為每一個獨特的個體,包括你我在內,每一個顆粒度極小、豐富多樣性的「微粒社會」就此出現(註:「微粒社會」由德國知名社會學家庫克里克ChristophKucklick博士所提出)。
這樣的趨勢,使得商業正式進入精準化時代,加上感測元件、農業機械與設施、大數據資料庫等技術逐步到位,孕育了「精準農業」趨勢成熟的必要條件。
不僅僅是消費端因為微粒化產生質變,供給端更因而出現新一波革命。吳正邦認為,掌握大數據,就能創造商機。
他表示,近代農業經歷了精緻農業、智慧農業等不同階段,逐漸升級為如今的「精準農業」,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先前雖然導入了科技元素與農業設施,意圖降低台灣農業發展的兩大阻礙,颱風與地震的衝擊力,發展出植物工廠等模式,只是中心思想仍以「順向調節」為主,因此所能誘導出的植物生長潛能較有限。
想要極大化植物的生命潛能,吳正邦認為,必須針對特定的經濟作物系統性地建立大數據資料庫,從源頭選取饒富生命潛能的特殊種苗,設計不同作物別專屬的特用溫室,依照不同的生長階段,輔以最合適的農業資材。
在作物生長過程中,全方面調控光照、濕度、空氣溫度、與土壤內溫度等環境因子,藉由讓作物交互處於順境與逆境的極端生長環境下,不斷測試作物生命力的邊界,最終誘迫作物將生長能量導向最富經濟價值的部位(如果實),進而產出全球最高品質、最優價格的高端農產品。
正瀚董事長吳正邦表示,「精準農業大聯盟」將「用品質打世界盃,期待掀起新的農業革命!」首波已選定咖啡、茶葉、甜椒、小果番茄、葡萄、高麗菜、小黃瓜等七大作物,力拚六個月後能初步證明成果。
根據正瀚研發部研究,全方位導入「精準農業」解決方案後,將使台灣農業單位收益最大化,例如預計提升咖啡農單位面積產值51倍、茶葉15倍、小黃瓜191倍、甜椒49倍、小果番茄63.9倍、葡萄60倍、高麗菜26倍等。
吳正邦說,台灣應該發展金字塔頂端的高檔農作物,創造差異化,而以聯盟的實力來看,是可以為不同作物量身打造專屬的系統解決方案後,讓農業產值與人均收益倍數成長。
在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農糧署署長胡忠一、中科管理局局長許茂新等人見證下,「精準農業大聯盟」8日宣布正式啟動,以實際行動,響應政府「5+2產業創新計劃─新農業」政策。鄭貞茂表示,將針對人才、土地、資金提供協助,發展台灣的精準農業。
根據農委會農試所研究,透過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產銷精準化的「精準農業」的成長率將在全球農業中領跑,農試所引用研究機構Research&Market數據表示,僅2018年至2023年精準農業全球產值年複合成長率就能夠達到13.38%。
MarketsandMarkets的調查也顯示,精準農業全球市場規模在2022年至少可達112.3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463億元)。
吳正邦表示,荷蘭國土面積僅為美國的1/270,但它擅長整合農業生技與科技技術,以農業產值論,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糧食出口國、僅次於美國。
而日本與台灣都同樣面臨農業人口老化等問題,近年由家庭經營轉向法人經營,並且利用精緻田間栽培管理等技術,培養出全球價格最高的黑皮西瓜、紅寶石羅馬葡萄、夕張哈密瓜、凸頂柑,以及青森世界一號蘋果等最頂級的農產品,這兩個國家在全球農業取得的成功,都是「精準農業大聯盟」借鏡的對象。
工研院中分院執行長黃新鉗表示,工研院投入多年的研究,已開發出具亞熱帶特色之節能、節水、高產值之先進智慧溫室模組、設備與系統,未來將以智慧溫室環控技術,與聯盟夥伴攜手共同為發展精準農業而努力。
正瀚昨(11)日與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臺大生農學院)共同舉辦第一屆「正瀚生技創新獎」頒獎典禮,總獎金達50萬元。正瀚生技董事長吳正邦表示,農業不像電子業有爆發性成長,但只要一個產品被市場接受後,每年成長幅度約兩成,但近一年來成長幅度卻減緩,主要是聯合國推全球農藥減量政策影響。
正瀚為了客戶必須減少庫存量以及配合推出新的產品、新的登記給通路商,業績短期雖受到客戶調整期影響,但長期來看,這也是正瀚的發展機會,公司已經投入準備,併購的對象鎖定歐美中小型公司,有其產品及市場,但卻沒有研發能力的最好,只要能符合正瀚需求,都是適合的標的。
在世界精品咖啡協會(SpecialtyCoffeeAssociation,SCA)首席研發長PeterGiuliano領軍下,包含來自美國、瑞士、比利時、巴西等國際咖啡感官權威,不藏私地分享在咖啡感官領域最新的研究精華,吸引多位台灣咖啡界名人參與,如屢獲國際咖啡豆競賽、有「咖啡王子」封號的「鄒築園」負責人方政倫,以及2014年世界咖啡杯測師冠軍、亞洲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劉邦禹。
以研發植物生長調節劑、營養液為本業,產品行銷全球的正瀚生技,看準全球咖啡產業蓬勃發展,咖啡教學遍地開花,因此在中興園區全球營運總部增設最先進的咖啡教室「正瀚咖啡研究中心」,無論硬體設備規格與完整性可說是台灣之冠,並藉此次論壇首度揭開神秘面紗。
台灣咖啡消費市場日益蓬勃,專業人才也在國際間嶄露頭角,但本土咖啡豆生產的質量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吳正邦強調,藉由正瀚咖啡中心的技術與知識庫,期望能協助台灣本土咖啡豆的杯測成績挑戰全球最高標準,「台灣本土咖啡豆未來也將成為全球買家競拍的標的;如同台灣的咖啡專業人才,在全球咖啡舞台上發光發熱。」
為趕搭全球農業正掀起的轉機列車,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推動小組日前主辦「台灣新世代生技於農業之應用與發展產業座談會」,台灣大學生農學院院長盧虎生指出,台灣農業正面臨四大挑戰,一是泰國等東南亞已急起直追,台灣若不加快發展新技術,很快就會被超越;二是台灣人力老化,農民平均年齡62歲,農民生產力降低;三是環境資源、水資源、生物多樣性等自然資源逐漸欠缺;四是民眾飲食需求的改變、食安要求提高,已改變傳統農業樣態。
盧虎生以日本「社會5.0」為例,認為台灣也必須大量發展「超智慧社會互聯網」、「智慧化生產」(如人機協同、大數據)、物聯網、感測器、生態服務與生物經濟(如新品種、新疫苗)等才能解決問題;而且這些技術不能各自發展,必須「跨領域偕同互補」,猶如一張大網,不僅僅是在溫室裡、更要在戶外大田發揮節省人力、智能管理的作用,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益。
正瀚生技董事長吳正邦表示,聯合國、美國、中國大陸、歐盟等已制定明確農藥與肥料減量時間表與政策,如聯合國要求2020年化學肥料用量要減少20%,台灣更要抓住這一個關鍵契機,因為這代表了傳統農業化學的產品開發方式無法兼顧用量減少、作物產量提升與品質提高的雙重目的,只有奠基於如基因調控等新技術的產品,才能提高養分在植物體內的吸收率、精準地將養分運送到最需要的地方,以解決新一代農業市場的問題。
中研院院士楊秋忠則補充,微生物製劑與農業化學的協同作用,可以減少化學的使用,友善環境、降低食安疑慮
綜上所述,由此所引發的新商機,台經院估計約為兩千億美元。
農科院院長陳建斌表示,台灣農業有許多良好技術,必須加速透過參與國際會議與組織廣宣給全球,有需求的國家才會主動尋求與台灣的合作。
據統計,今年證交所上市家數將以去年31家為目標,目前已有十銓、錸寶上市,接下來元翎將3月7日上市,緯穎也預計3月底前加入上市生力軍,還有柏文及牧德櫃轉市,以及禾聯碩也將在第二季間相繼上市。
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指出,國內有許多優質企業,其基本面具品牌特色及高品質等優勢,將積極推動優質企業申請上市,持續支持企業運用資本市場多元化籌資管道募集資金,進而擴大規模、加強研發及招募人才,帶動產業結構轉型,提升國內投資能量及活絡市場動能。
簡立忠表示,為持續擴大資本市場規模,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加入資本市場,此次預計邀請38家已在興櫃掛牌、有意願上市的公司,但由於各公司何時送件時間無法確定因此不方便提供名單。
證交所表示,此次邀請的產業以電子為大宗,約有15家、占近四成,此外還有汽車零組件、金屬加工、生技及化學等產業公司應邀出席。
依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從102∼108年為止,曾公告擬申請上市櫃或因應申請上市辦理現增(達符合標準股東),計有汎德永業、京站、華立捷、拍檔、百聿數碼、旭暉、康全、廣化、長亨、華德動、正瀚、暐世、法德藥等公司。
證交所指出,為推動潛在優質企業上市,此次座談會將介紹上市現況、上市前準備及審查過程介紹、及新上市公司經驗分享,以期對將加入資本市場的企業有所助益。
證交所表示,107年全球主要股市普遍反轉,台股因基本面穩健,且市場機制穩定發揮,最終表現相對抗跌,市值、成交值及周轉率的全球排名都往前進,籌資功能也有所發揮。
證交所副總兼發言人陳麗卿表示,主管機關今年對證交所申請上市家數目標為28家,預期此目標應可達成,但「品質最重要」,上市品質一定會要求,因為這攸關投資人權益,不會只為衝量而忽略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