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緯謙科技公司新聞
**中華電信子公司開啟IPO征途 緯謙科技位列後選名單** 台灣電信龍頭中華電信祭出擴大市值策略,旗下子公司中華資安和資拓宏宇將陸續登錄興櫃,為後續IPO鋪路。 中華資安預計 8 月 20 日登錄興櫃,代號為 7765。其專注於資安議題,近幾年隨全球企業重視度提升,業績成長亮眼。中華資安成立至今,營收和獲利年增 20% 至 30%,2023 年營收達 16.96 億元,每股稅後純益 (EPS) 為 7.8 元。截至目前,中華資安服務逾 300 家大型企業、4 萬家中小企業以及近 100 萬個人與家庭戶。 資拓宏宇則預定 9 月初登錄興櫃,代號為 6614。它是台灣三大軟硬整合資訊服務公司之一,擁有 AI、雲端和大數據等研發技術。在協助銀行海外拓點系統建置方面市占率居首。資拓宏宇 2023 年營收為 44.2 億元,EPS 為 2.31 元。 除中華資安和資拓宏宇之外,中華電信還持股緯謙科技,預計未來也會推動 IPO。緯謙科技擁有獨特的砷化銦鎵 (InGaAs) 感測器製程和封裝技術,專精於短波紅外影像應用。 中華電信從民營化後積極轉投資,目前已投資 31 家公司,涵蓋系統整合、資通訊、資安、半導體、電商、物流、車用電子地圖等領域。此次子公司 IPO 是中華電信擴大市值的策略之一,未來將陸續推動其他轉投資公司上市櫃。
中華電信2005年民營化後,即積極推動轉投資布局,截至2023年已 轉投資31家公司,投資領域除了與本業相關的系統整合、通訊通路、 資通訊、資安,還包括半導體、金融、電商、物流、車用電子地圖, 主要轉投資公司包括中華精測、是方電訊、神腦、勤崴、中華資安、 資拓宏宇、願境網訊、將來銀行、緯謙科技等,並陸續推動中華精測 、是方、神腦、勤崴等公司上市櫃。
截至目前,已成功推動集團子公司上市櫃,包括中華精測、是方電 訊、神腦、勤崴國際。目前是方電訊市值387億元、中華精測152億元 、神腦91億、勤崴37億元,除了中華資安、資拓宏宇近期登興櫃,未 來規畫推動IPO的公司,還包括擁有獨特砷化銦鎵(InGaAs)感測器 製程與封裝技術,提供短波紅外影像應用知名的中華立鼎光電公司。
中華電信2017年成立中華資安國際,目前持股66%,資安議題近年 備受全球企業重視,推升中華資安業績突飛猛進,成立至今每年營收 、獲利均維持20%∼30%成長,2023年營收16.96億元,每股稅後純 益(EPS)7.8元,2024年上半年營收8.56億元,稅後純益1.93億元, EPS 5.35元。中華資安國際目前服務超過300多家大型企業、4萬多家 中小企業,個人與家庭戶近100萬客戶,規劃8月20日登錄興櫃,股票 代號7765。
資拓宏宇目前是全台前三大軟硬整合的資訊服務公司,擁有AI、雲 端、大數據等研發技術能力,在協助銀行海外拓點系統建置市占第一 。資拓宏宇規畫9月初登錄興櫃,股票代號6614,2023年營收44.2億 元,EPS為2.31元,2024年上半年營收19.2億元,稅後淨利0.33億元 ,EPS為0.45元。
「多元宇宙應用聯盟」首屆採雙會長制,由遠傳電信執行副總暨資 訊長胡德民、宏達電全球業務總經理黃昭穎擔任首屆會長,並分別成 立製造工業、零售電商、綠色永續、醫療照護、文化娛樂、教育學習 、及公益治理等七大元宇宙應用艦隊。
胡德民26日表示,遠東集團零售、家樂福、全家等元宇宙應用場景 的指標零售通路一起加入,將更有助於未來聯盟以「國家隊」的形式 實現,最重要是,先在國內「跨界整合」醫療元宇宙、工業製造元宇 宙、零售元宇宙之後,自然可以把已在國內實現的元宇宙創新應用解 決方案、「整隊輸出」國際市場。
更重要的是,元宇宙聯盟將與O-RAN國家隊互為表裡,台廠能夠提 供元宇宙所需底層硬體設備,也能輸出5G專網之上的產業應用,軟硬 合併,更能推升繼軟體代工、兩兆雙星計畫之後,元宇宙成為台灣在 全世界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指標性產業。
胡德民二月底陪同遠傳總經理井琪前往MWC,發現元宇宙不再侷限 於區塊鏈、虛擬貨幣、虛擬土地銷售等偏狹的元宇宙議題,但從韓國 SK電信以一半的展館展演元宇宙的應用,中國、歐、美大廠的展館亦 不遑多讓,意味著,全球指標大廠正在加速發展元宇宙,台灣必須加 快腳步。
聯盟成立當天,NVIDIA全球副總裁暨台灣區總經理邱麗孟、台灣微 軟總經理卞志祥將從國際觀點,探討台灣如何掌握這一波元宇宙商機 ,胡德民強調,台灣的應用要出海,需要助力,一個是圖形演算,一 個是AI演算力,NVIDIA及微軟是全球指標大廠。
再加上近期ChatGPT及Open AI受到全球重視,元宇宙更是AI的拿手 好戲。胡德民認為,只要AI價值能夠解決問題並且夠精準,元宇宙是 生成式交談AI發揮戰略性價值非常好的場景,微軟在Open AI表現突 出,另外,微軟也代表底層公有雲,構建在公有雲之上,將讓台廠出 海更容易。
台北市電腦公會(TCA)指出,調研機構麥肯錫(McKinsey)預估 2030年元宇宙相關技術,在企業端與消費端應用將在全球創造出4∼ 5兆美元價值,目前僅創造2,000∼3,000億美元價值,未來並從消費 端影音娛樂、VR/AR硬體,到企業端建築業、保險業、教育業、零售 業、製造業等場域應用,元宇宙技術影響廣泛。
緯創副董暨緯謙董事長黃柏漙預告,緯謙即將於第三季上線的產業 雲端加值服務(VAS)平台「智慧雲市集」正式推出後,由緯謙扮演 集合商,為科技、傳產及中小型企業(SMB)等各產業客戶,提供整 合雲端應用及資源的客製化價值化雲端服務,並進一步跨向東南亞市 場布局。
透過串聯國際雲端服務供應商如微軟、甲骨文的支援,緯謙的「智 慧雲市集」雲服務平台經由與台灣在地新創軟體供應商合作,推出一 系列企業在AI、IoT、ESG甚至是HR、資安、資材到製造等各種上雲需 求的解決方案和 SaaS 服務,能協助許多數位轉型量能不足的企業、 尤其是SMB,能以低門檻的「訂閱」方式就啟動轉型。
緯謙科技總經理夏志豪預估,「智慧雲市集」至今年底前就可望納 入逾百家到200家的系統整合商(SI)及產業合作夥伴,業務布局觸 角不僅鎖定台灣母市場的在地及國際客戶,今年底前也將跟著客戶前 進東南亞市場如越南、泰國等地。
除了含括這些智慧製造、智慧醫療,及逐步切入的智慧零售,和部 分智慧交通等B2B的雲端服務商機外,去年中華電信入股、策略結盟 後,更為緯謙在5G應用及B2C的領域擴展帶來加乘助力,像是與桃市 府合作推動5G AI智慧展演VR360度環景展演之解決方案服務,也讓緯 謙進一步著墨後續在VR、AR及XR(延展實境)技術下,如何發展體驗 與內容產業的智慧化解決方案、創造新商模。
近年受到外在環境如地緣政治、疫情等變化影響下,加速全球數位 轉型的落地,也推升了緯謙去年度營收突破10億元大關。
EP100為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和節約能源聯盟(The A lliance to Save Energy)推動的全球性永續倡議,會員需宣示提高 能源效率來改善生產力,藉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創造潔淨經濟發展 模式,目前於全世界有超過120個會員,最新加入的遠東SOGO不僅是 國內百貨零售業唯一,也是亞太百貨零售業的第一。
遠東SOGO董事長黃晴雯表示,加入EP100的目標,是自基準年2018 年起10年內,透過AI智能控制優化整體能源系統,至2028年累計節電 率預計達40.3%,每度用電創造的營收成長50.52%。
遠東SOGO是定義出百貨零售服務業的PCR(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訂 定)的第一家百貨,之後便以不斷推陳出新的環保作為引領百貨業, 包括連續八年自主發行企業永續報告書,是台灣第一個取得碳標籤、 減碳標籤的百貨,擁有國內百貨第一個太陽能發電及雨水回收建築, 也持續發展再生能源。
黃晴雯表示,為達到EP100設定的目標,SOGO提出具體行動,包括 盤查各店既有ALC能源管理系統現況,導入AI能源管理系統、推動動 力馬達節能,讓整個系統在手機APP上都能即時看到,可監、可控、 可列印。為佐證電力耗用,明年起全台各店將進行範疇1至3的溫室氣 體盤查,並持續發展再生能源,減碳最終極目標,是攜手上、中、下 游,引領與議和供應商、承攬商、顧客、同仁、消費者,共同邁向2 050淨零。
此外,去年起依循國際框架,展開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盤查,透 過企業永續報告書逐年提高揭露程度,為顯示支持永續及邁向淨零的 決心,並於今年上半年投入上億元響應「綠色定期存款」,下半年正 式加入EP100,以國際標準優化能源使用與生產效率,積極因應氣候 變遷,發揮綠色影響力。
G時代來臨,政府也積極攜手產業,落實5G創新應用,亞洲.矽谷計畫昨(30)日展示在桃園推動成果,英特爾、思科、中華電信(2412)、和碩、廣達旗下雲達、緯創旗下緯謙串起5G生態鏈,實現桃園智慧城市。
桃園市也計劃在A19打造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將青埔打造成5G智慧城市應用示範區及5G開放網路應用場域,加速5G創新應用及商用普及。
國發會、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昨天舉行「台灣5G生態鏈 產業實現在桃園」交流會,邀請國內外5G生態鏈重量級夥伴參與,中華電信、和碩、雲達、耀登、緯謙也分享智慧健康、智慧展演、智慧工廠與智慧交通應用。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預計在桃園新建的亞洲.矽創新研中心,鏈結桃園在資通訊供應鏈及國際門戶優勢,以軟硬體堅強實力,促進國內業者與國際大廠合作,帶動5G生態升級的無限可能性。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桃園市各種產業聚落與供應鏈完整,是全台工業產值最高的城市,配合中央在青埔推動「亞洲矽5G創新應用計畫」,建置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智慧運籌管理平台,將青埔打造成為「5G智慧城市應用示範區」及「5G開放網路應用場域」,加速5G應用與商用普及,成為全國智慧發展的亮點。
資策會調查,2021年台灣通訊產業產值將達3.3兆元,國際5G相關大廠已將台灣晶片半導體、關鍵零組件、網通與終端設備業者視為重要合作夥伴。
桃園資通訊產業聚落已形成完整的5G產業生態鏈,包含耀登提供射頻與測試服務、穩懋製造5G高頻應用所需的第三代半導體,和碩開發5G基站,超微、廣達投入DU、CU設備開發,亞旭、佳世達推動5G系整合等。
近期政府打造桃園智慧城市,包括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先期規劃、促進桃園工業區智慧化、推動智慧城鄉示範應用等,吸引國際大廠思科在台設立創新應用示範中心,在桃園打造首座5G開放網路檢測平台,中華電信攜手耀登建構5G開放網路驗測環境,加速5G設備國產化能量。
5G創新應用也落地桃園,中華電信於衛福部桃園醫院推動醫療與緊急救護應用,緯謙與緯創資通於桃園展演中心打造5G智慧展演,可望加速台灣5G垂直應用發展技術自主能力。
根據經濟部商業司登記,中華東南亞控股公司額定資本額3.2億元,目前實收資本額2,000萬元,由中華電持股51%,台達電持股44%,光陽集團透過百分之百子公司光星實業投資5%,中華電信國際分公司總經理吳學蘭擔任董事長。
吳學蘭9日表示,新公司成立主要希望結合台灣產業界各領域的合作夥伴,將台灣優異的資通訊(ICT)軟硬體解決方案,整廠輸出東南亞市場。
吳學蘭強調,目前公司還在初期成立階段,未來不排除增資再引進其它台廠夥伴入股。
中華電信已在越南與Viettel電信公司共同合資成立ViettelIDC公司之外,吳學蘭表示,未來東南亞市場將進一步拓展馬來西亞、印尼及泰國市場,且以5G、智慧城市、資通訊等主要投資布局方向,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協助台廠搶攻海外電信商機。
中華電信原本規畫今年初對外宣布與泰國電信公司CAT共組合資公司,在泰國提供車聯網、空污檢測、智慧路燈等5G結合物聯網的創新應用服務,後來因為泰國疫情嚴峻影響,決定延後發布這項跨國合作案。
對於中華東南亞控股公司成立後,是否以泰國做為第一個優先進入的東南亞市場?吳學蘭表示,還不一定,端視東南亞哪一個國家提供最好的合作條件而定,新公司2020年12月底才剛成立,各投資夥伴還需召開首次會議討論未來發展方向,但是由中華電扮演領頭羊,攜手台廠進軍東南亞5G市場商機的大方向是確定的。
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日前表示,該公司2021年將以「5G與轉型」做為雙軌策略主軸,除了加速5G建設、相關5G智慧應用,也會透過併購強化自主能力。
2月底中華電信宣布入股緯創集團旗下子公司緯謙科技,雙方將透過5G結合AI、共同建構智能5G雲服務平台方式,耕耘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城市等雲端垂直應用服務,雖然雙方合作初期仍著眼於國內市場,但長遠則以共同拓展東南亞市場為目標,因此,預期緯創未來也可望在中華電未來進軍東南亞扮演重要合作夥伴之一。
緯創(3231)集團繼近年推動內部數位轉型以來,進一步鎖定5G及AI、IoT等新科技應用,要將過往的硬體研發製造代工思維,全面翻轉、朝創新服務方向邁進。
緯創副董事長暨新事業總經理黃柏漙並對三大新事業體包括緯謙、緯育及緯醫等,訂下今年營運要積極成長目標,期待明、後年起就可邁高速成長躍升期,挹注集團營運動能。
另一方面,緯創旗下聚焦多元混合雲架構應用解決方案的子公司緯謙,日前與中華電信宣布策略結盟後,主攻企業數位化人才培訓的緯育,亦與LiveABC互動英語教學集團宣布攜手,兩大合作都將在今年跨向東南亞市場。
黃柏漙指出,未來緯創在5G+AIoT領域將透過集團綜效整合,也納入包括雲端資料中心供應商緯穎、網通廠啟碁、工業電腦廠緯昌科技及緯創軟體等上市櫃子公司資源,在未來三∼五年推升集團在轉向加值服務的多元新事業,達到「有意義」的營收比重。
去年雖一度受疫情影響,讓緯創部分新事業營運步調走緩,不過仍交出符合預期的營收成績。持續在智慧製造、智慧醫療及智慧養殖等跨產業領域累積客戶的緯謙,約落在7∼8億,緯育則近2億,緯醫則因部分專案暫緩、為4億左右。
展望今年,看好緯謙及緯育都有超前海外部署進度,加上分別有中華電及LiveABC的入股結盟及合作加持,預期在鎖定正加速轉移產能及業務到東南亞市場的台商需求,將大幅挹助營運成長力道,力拚全年營收朝兩位數以上到倍增成長,目標要達上看10億及4億高標。
至於緯醫去年度雖在智慧醫療相關解決方案及醫材製造等部分,進程緩下來,不過緯醫除在疫病檢測、疫苗相關專案有所收獲,今年以來也逐步看到部分專案回流,另在外骨髂機器人事業除已在台灣落地外,今年也將前往馬來西亞建置體驗中心,逐步規畫海外業務擴展時程,預期今年營運也將回溫、拚增長至達8億元。
黃柏漙表示,展望在電子產業的代工本業下半年展望的能見度雖不高,但預期不會悲觀,緯創則將在此同時,加大轉向以服務為主的多元新事業力道,不僅是5G、IoT,還有雲端、AI等更多新科技應用技術,及更多不同產業的專業知識,持續累積未來能十倍、二十倍成長的雲端服務能量,最快希望能在2022、2023年進入高速成長的轉捩點。
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總經理郭水義與緯創董事長林憲銘、副董暨緯謙董事長黃柏漙、緯謙總經理夏志豪等人出席合作記者會。雙方未透露入股金額及股份,但中華電將取得緯謙一席董事,推估持有股權約二成。未來緯謙將階段性找策略聯盟夥伴入股,如醫療產業相關業者。
進入5G時代,中華電積極結合5G及物聯網服務,打造整體解決方案,看好緯謙在雲端產業的整合能力,可望做為中華電打造5G雲端及智慧應用的先鋒。
謝繼茂表示,攜手緯創共同投資緯謙,從5G結合雲服務,透過雲、網、端緊密結合,加上底層的資安,整合成一套解決方案提供給客戶,拓展5G行業雲服務應用。
黃柏漙表示,中華電入股後,緯謙「三年計畫」可望提早達陣。緯謙自2019年訂下目標,未來三年每年成長都要超過五成。
郭水義表示,5G及IoT垂直雲端發展應用,是企業數位轉型基礎,將積極與緯創集團合作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慧零售。另外,雙方合作不僅著眼雲端市場商機,深耕台灣市場,還有海外的商機。
中華電除掌握台灣市場中小企業客戶,也深耕美、日及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市場,並將拓展至印尼及馬來西亞,未來除強化台灣市場,更將放眼海外市場。
未來雙方也可望擴大合作,包含緯穎資料中心級伺服器、啟碁的5G小型基地台及5G設備等,郭水義表示,近期中華電進行5G企業專網實驗場域,啟碁是重要合作夥伴。
從20世紀末的亂世紛紛,到21世紀的科技風暴,宏碁集團的總經理林憲銘,帶領著他的團隊緯創集團,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從當年帶領3,000人奮戰的青壯年,到如今六十有七的歲月,林憲銘和他的緯創集團,已經成為台灣科技產業的佼佼者。
緯創集團不僅擁有營收規模上看9,000億元的母公司緯創資通,還有營收規模突破1,600億元、市值逼近1,300億元的緯穎科技,以及營收超過50億元、市值近60億元的緯創軟體。此外,緯謙科技、緯創生技、緯創醫學科技等子公司,也成為了集團發展的潛力股。
林憲銘認為,不能只滿足於自己所有領域的知識,要積極了解新的科技和知識,絕不能安於現狀。他將這種精神稱為「DNA的轉移」,並以此為緯創集團的發展理念。
面對新科技,林憲銘坦言,台灣在5G產業價值鏈上,真正能掌握的突破性技術不多。因此,他在內部設立了專責團隊,尋求CV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外部新創公司風險投資),近五年投資總額約達100億元。
緯創集團在過去20年對IP的累積投資可說是在PC產業居冠,平均每年取得IP所砸下的經費約達7億元。
林憲銘還強調,企業轉型是非做不可的事。他持續推動集團內部的數位轉型、蓄積AI能量,不再以追求營業額規模的擴大為目標。
作為一個CEO,林憲銘堅信,不能安於現狀,要帶領團隊敢於挑戰風險,同時要能了解自己的責任風險有多大。
去年3月,林憲銘推動緯創的傳承,將兩大事業群的總經理拉升接任CEO,並對去年度的營運成績感到滿意。
林憲銘也要求主管們每天得空下20%的時間,去想新的東西,為緯創未來五年、甚至十年的新動能做好準備。
一轉眼,當年那個正值青壯、帶領3,000多人全力往前衝的林憲銘 ,也已六十有七,而他領軍的緯創集團,除了營收規模上看9,000億 元的母公司緯創資通,旗下還有個營收規模突破1,600億元、市值逼 近1,300億元的上市子公司緯穎科技,與營收規模達50億以上、市值 近60億元的上櫃子公司緯創軟體等金雞,及其它雖未上市櫃的潛力生 力軍如緯謙科技、緯創生技、緯創醫學科技等子公司。
林憲銘讓緯創不僅是代工業務,更跨向直銷品牌、軟體、雲端或甚 軟硬整合、AIoT應用、智慧醫療等多元領域的過程,他用「DNA的轉 移」為此註解:不能只滿足自己所有領域的知識,要更積極去了解新 的科技、知識,絕對不能安於現狀。
面對新科技,林憲銘坦言,光以5G產業價值鏈來看,從IP、IC到裝 置設備、後續運營及服務來看,台灣真正能掌握的突破性技術其實不 多,也因此他在內部設立一專責團隊,負責尋求CVC(corporate ve nture capital,外部新創公司風險投資),以近五年估算,投資15 、16家以上的總額約達100億元規模,其中當然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 ,但他強調,IP和掌握突破性關鍵技術必須慢慢累積,對企業來說, 最大的失敗是因為失敗了就不再投資,要從中找出失敗的關鍵因素、 想辦法在下一波做出對的選擇,而不是單就財務面來評估會不會獲利 。
讓林憲銘欣慰的是,緯創因此累積了相當程度的IP,而在過去20年 對IP的累積投資可說是在PC產業居冠,以近十多年來看,平均每年取 得IP所砸下的經費約達7億元。
為了避免緯創內部的事業單位主管因長期在ODM、PC產業久待後, 對新的科技、觀念接受度下降,他至少每個月會開一次投資會議,找 來高階主管、各事業領域和技術單位的主管一起討論,重點不在於決 定對或錯,而是要讓這些主管接觸更多新的東西、衝擊他們既有的想 法與觀念,同時思考這些新玩意能否透過與集團既有事業、資源搭配 、合作後,開展更大的市場機會。
「身為一個CEO,絕對不能安於現狀,要帶領團隊敢於挑戰一些可 能的風險,同時要能了解自己的責任風險有多大,但絕對不能因為有 風險就不挑戰。」
去年3月,林憲銘推動緯創的傳承,將兩大事業群的總經理拉升接 任CEO,看著去年度交出優於原估的營運成績,他覺得成績「還算OK 」。
林憲銘也清楚,作為企業的中高階主管,光是煩惱柴米油鹽醬醋茶 就夠忙了,但他仍要求主管們每天得空下20%的時間,去想新的東西 。
為籌備緯創未來五年、甚至十年的新動能,林憲銘持續推動集團內 部的數位轉型、蓄積AI能量,不再以追求營業額規模的擴大為目標, 他也體認到,企業轉型是非做不可的事,即便這是一條漫長的路,但 「不進則退」,面對中國供應鏈持續追趕,台廠雖仍能保有至少三年 領先優勢,但競爭全球化之際,台廠得進步比別人快,才能保持領先 地位。
台灣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合夥人李立仁表示,精度、良率、稼動率是製造業競爭力,涵蓋人員、機器、物料與流程等生產線四大要素,串連OT與IT將是不可或缺的關鍵,也是將AI落實於製造的前提。IBM攜手各具技術優勢及產業經驗的夥伴,打造完整生態圈,合力提供從OT、IT與AI到企業應用系統與混合雲的完整解決方案與專業服務,讓智慧製造真正落地為應用場景。
IBM表示,當前許多智慧製造專案都面臨成效不彰或進度停滯不前的困境,主因在於各行其事的小型專案缺乏整體目標或長期願景,而且難以擴大部署至跨廠或跨場域應用。IBM以全場景的視角出發,協助客戶在評估與概念驗證等作業階段,借助合作夥伴之力,讓智慧製造落地,並能快速擴充應用範圍的延展性。
工業電腦廠凌華董事長劉鈞樂觀看待2020年展望,並預估明年營運表現將優於今年。他指出,智慧工廠加速落地,重點在「提高品質」與「降低成本」,導入AI深度學習,在此生態圈中,凌華將提供完整邊緣物聯網解決方案。
劉鈞表示,與IBM等業者合作已經取得客戶,但細節不方便說明。凌華主要負責在OT端直接進入工廠採集數據,劉鈞指出,藉由AI技術將數據從轉變為可視化,跟著SI夥伴一起提供智慧製造完整方案,最終希望達到傳遞正確訊息、時間、地點、決定及行動的「5R」,目標2020年底要有100家以上的生態圈夥伴。
凌華第三季毛利率表現搶眼,雖然合併營收24億元,季減6.%、年減4.2%,為近1年半低點,但毛利率守在40.7%明顯高於去年同期36.1%,毛利率更為近三年同期高點。凌華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76.21億元,年增2.3%,毛利率40.5%、營益率6%分創近三年、近四年同期高點。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3.2億元,年增達1.51倍,每股純益1.47元。
凌華與台灣IBM、大聯大世平集團、台達電及緯謙科技打造智慧製造生台圈,整合OT、資訊技術(IT)與人工智慧(AI)等業者,協助智慧製造加速落地並規模化應用。
劉鈞表示,智慧工廠從單點推向廣泛場域應用,重點在於如何創造投資報酬,「提高品質」與「降低成本」是兩大關鍵點,其中,提高人力工作效率、收集設備數據分析決策,以及提高產品良率,是工業4.0導入改善的三大元素。
針對智慧製造商機,劉鈞看好將有大幅發展空間,尤其是在半導體及高勞力密集的代工廠。他說,目前最成熟的落地應用在半導體產業,高端先進製程的業者都已經提前導入相關設備及解決方案,但國內還有很多半導體廠商願意投入資源建置智慧工廠。
其次,自動化走向智能化,以工廠經營而言,最大的風險來自於人,藉由智能化設備的導入,能夠將人力作最適化的配置,對於高勞力密集的產業提升效益最為明顯,預期集結IBM等各領域系統整合商,可望提供更多元化的AIOT解決方案。
從架構來看,在以往嵌入式的架構下,將軟體放入硬體後就一直沿用,但未來整合服務導向將是關鍵,走向AI深度學習,軟體不斷修正升級,增進經營效率,無論是軟、硬體,服務導向架構都是重要的一環,也是凌華持續發展方向之一,將朝通訊、管理、維修及安全等方面與生態圈夥伴合作,規畫2020年底要有100家以上的生態圈夥伴。
此外,劉鈞表示,台灣具智慧製造發展的獨特優勢,雖然工業4.0是由德國提出,但目前智能化產生最大效益就是節省人力,在亞洲製造體系中,是很好的切入方式,不見得要跟隨歐美國家腳步,凌華目前正在制訂AI模組標準,認為國內業者「絕對有能力」扮演先驅者的角色,呼籲政府及周邊單位能夠領頭主動出擊。
台灣微軟應用暨服務事業部副總經理張恩言表示,Office 365 E5針對協同合作、個人化洞察力及以人為本的資訊安全等企業三大核心價值,提供了更為優化與直觀功能,企業員工即使離開辦公室,也能隨時完成會議、報告、溝通等工作。很高興能與緯謙科技在Office 365平台上合作,開發「豪辦事 協同辦公APP」,讓企業的員工在智慧型手機上,運用單一APP就可以輕鬆達成工作目標,進而為企業帶來加乘的營運績效。
緯創資通副總經理暨緯謙科技總經理沈慶堯表示,緯謙科技目前除了與微軟在大中華區的Azure合作推廣,雙方的合作亦拓展至行動商務。此次與台灣微軟合作,在Office 365平台上開發了強大的行動辦公APP,並與微軟共同推廣。「豪辦事 協同辦公APP」整合了服務、平台與裝置,能有效提升企業營運效率與團隊生產力,並與微軟一同實踐行動優先,雲端至上的理念。目前使用Office 365 的重要客戶包括富邦人壽、國泰人壽、馬偕醫院、豐田汽車…等大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