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雄人壽保險事業(興)公司新聞
鈺叡昨日下午宣布,持股五成的大股東達勝伍因為有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中國人壽等六大壽險公司資金投資,受到外界質疑以保險資金介入經營權之爭,造成股東諸多困擾,達勝伍最終決定完全撤出鈺叡,要將全部股份轉讓給其他投資人。擔任鈺叡及達勝伍董事長職務的郭冠群,預期將引入關係資金接手股權,繼續操刀收購案。
不料昨日晚間風雲變色,黃育仁陣營菱光、東友、光菱三家公司同時函告達勝伍,擬以優於市場價格買下其所持有全數鈺叡股權。
東元經營權之爭再掀案外案,安富國際投資7日向主管機關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申報擬公開收購東友科技,由於安富國際董事長高東海為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的民間友人,市場也將此收購案視為父子之爭的延長賽。
據安富國際揭露,公開收購東友科技期間自7月8日起至8月5日止,預定最高收購數量為33,760,970股(約為被收購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三成,最低收購數量為5,626,829股(約為被收購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5%),每股收購價格訂為18.2元,以東友科技7日收盤價15.8元計,溢價率僅15.19%。
惟安富國際投資強調,收購價18.2元已經會計師出具價格合理性意見書,若以東友科技近一年交易日均價計算,溢價率達46.3%,以前120、60、30個交易日均價計算,溢價率亦分別達到39.78%、32.46%、31.22%。
7日晚間,傳出不甘一直站在防守方的黃育仁,隨後也提出反制,決定以名下菱光科技、東友科技、光菱電子等三家公司的名義,致函給鈺叡的大股東達勝伍創投,擬以優於市場或潛在買家之價格,買受達勝伍所持有之全數鈺叡公司股權。
市場並傳黃育仁在函中還特別敬告達勝伍,在有意出售鈺叡公司股權前,能先行通知菱光科技、東友科技、光菱電子等公司,前往商議買受鈺叡公司股權細節。以免達勝伍未以最有利價格出售鈺叡股權而損及達勝伍公司、六大壽險公司包含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中國人壽等股東及其保戶的權益,並要求「確實督促達勝伍創投,是否有以最有利之價格出售鈺叡公司股權,以免權益受損而不自知。」
市面上已有東友科技、光菱電子等三家公司,致函給鈺叡的大股東達勝伍創投的文件流出,不過針對此市場傳言,黃育仁仍表示,暫不對此表示意見,似乎對此反制行為仍留有後手。
台灣保險業龍頭遠雄人壽,近期在股市投資界掀起一波波話題。就在近日,遠雄人壽的投資行動引起了廣大投資者的關注。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事實上,遠雄人壽的投資動向與菱光電子(8249)的股權收購案有著密切關係。菱光電子於近期召開臨時董事會,對於鈺叡投資的公開收購案進行審議。這場收購案涉及到遠雄人壽等多家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因此引起了廣泛關注。
在這場收購案中,菱光電子的獨立專家和獨立董事對鈺叡投資的收購價格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鈺叡設定的收購價格29元,並未達到會計師分析的合理價格區間29.86元至41.95元下緣。這意味著收購價格偏低,可能對菱光電子的股東利益造成損害。
此外,菱光電子還指出,鈺叡投資的資金來源尚待確認,其合理性與真實性有待進一步證明。特別是鈺叡的主要股東達勝伍,其資本額、實收已發行股份總數與公開收購說明書不符,這也讓人對其投資行為產生疑問。
值得一提的是,遠雄人壽在此事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據悉,遠雄人壽是達勝伍的主要股東之一,這讓人不禁對其投資動向產生好奇。有分析人士指出,遠雄人壽可能通過達勝伍來進行股市操作,進而影響菱光電子的股權收購案。
隨著事件的發展,遠雄人壽的投資動向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這場收購戰的結果,將對菱光電子的股東利益以及台灣股市的整體穩定性產生重要影響。
遠雄人壽保險事業近日成為焦點,因公司捲入東元父子之爭的風波。據了解,遠雄人壽與宏泰人壽等六家壽險公司已經向達勝伍創投去函,要求召開股東臨時會,解釋參與鈺叡公開收購菱光一案的原因。這起事件引發了保險局的高度關注,局長施瓊華強調壽險資金不得介入被投資公司的營運,更不能轉投資創投。 遠雄人壽保險事業在此次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公司持股達21%以上。不過,由於保險資金不得介入經營權之爭,遠雄人壽也必須對投資善盡續後管理。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表示,若達勝伍創投未對六家壽險公司的要求做出回應,將不再參與其募集的相關創投基金。 此外,若達勝伍創投的資金應六大壽險公司要求撤出菱光的公開收購案,證期局副局長郭佳君也指出,收購資金的來源將需要重新公告。這起事件不僅讓遠雄人壽保險事業處於風口浪尖,也讓整個壽險業界面臨嚴峻的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遠雄人壽保險事業在這次事件中表現出高度的正直和專業,積極與保險局合作,共同維護市場秩序。面對外界的質疑和壓力,遠雄人壽保險事業依然堅定地維持其企業形象和商業道德,成為業界的一面旗幟。
據了解,達勝伍目前仍未正式回應六家壽險公司,但若達勝伍置之不理,未來壽險公司將不再參與此創投管理公司募集的相關創投基金;若達勝伍的資金應六大壽險公司要求撤出菱光的公開收購案,證期局副局長郭佳君亦表示,則公開收購的資金來源等要重新公告。
東元父子經營權之爭意外擴及保險及金融業者,保險局局長施瓊華7月1日即公開表態,對外界揭露鈺叡公開收購菱光案,背後大股東創投達勝伍有六家壽險公司投資達78%,恐有保險資金介入經營權爭奪的疑慮,施瓊華強調壽險資金不得介入被投資公司營運,轉投資創投亦同,將請六家公司檢討是否已超越當初投資目的及「投資決策是否要作改變」。
六家投資達勝伍的壽險公司即宏泰人壽、遠雄人壽都有21%多,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及全球人壽各10%,另外中國人壽則投資5.71%,保險局隔日亦找六家壽險公司總經理開會,要求強化投資續後管理,六家壽險公司在2日即發函達勝伍,要求儘速召開股東臨時會,說明參與公開收購菱光的決策。
壽險業者亦喊冤,現在投資創投不能逾創投規模的25%,且不能出任董監事,達勝伍投資鈺叡且參與公開收購菱光,這些壽險大股東事先根本不知情,創投基金也不用事先打招呼,但未來考慮投資時要增列「條款」,即被投資公司不得作違反保險法的相關投資,即不能參與經營權之爭。
外界報導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找上中嘉董事長郭冠群,合資成立資本額10億元的公司鈺叡,6月21日鈺叡宣布在6月22日到8月10日,以每股29元,公開收購菱光最多50.1%股權,而菱光即是黃茂雄兒子黃育仁的核心事業。
現在輿論除批評六大壽險資金參與經營權之爭,亦指如中信銀提供公開收購履約保證等,銀行局副局長黃光熙表示,銀行是依相關授信原則審查。
此外,東元電機董事會6日決議,配合主管機關防疫需求,股東常會將延期至7月23日,於東元電機中壢廠舉行。針對股東會新訂日期,菱光表示,沒有異議,不過希望東元電機儘速提供包括選舉票格式、選票分割等攸關股東投票權公平、公正行使的相關資訊,並確保股東常會的報到、入場、投票等一切事務都能在充分、完整保障股東權益的情況下順利進行。
東元經營權之爭,因東元會長黃茂雄聯手私募基金達勝集團董事長郭冠群,合資新設鈺叡投資,對菱光發動公開收購攻勢,讓經營權之爭延燒到菱光。
針對鈺叡投資公開收購菱光案,依法菱光須召開臨時董事會提具審議報告,供股東參考,惟菱光多次召開臨時董事會都因東元電機法人股東代表連昭志、東安投資法人股東代表余信達,以及光倫電子法人代表王健(王民)未出席,因出席董事未過半數,無法成會。
不過,菱光表示,因此次公開收購事宜對股東權益影響甚距,為維護股東利益,經出席董事討論,決議委聘兩位獨立專家,會同獨立董事就原審議委員會應審議之事項進行審議並提供專業意見,同時並聘任會計師出具股權價格合理性意見書給予股東參酌。
據菱光獨立專家和獨立董事審議結果,發現鈺叡和主要股東達勝伍在資本額、實收已發行股份總數與公開收購說明書不符,也無從判斷公開說明書內達勝伍主要股東投資狀況與投資金額。
此外,經查達勝伍主要股東包含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寶慶投資、宏佳投資及中國人壽等保險公司,著眼於保險業資金運用有明確限制,此部分亦尚待主管機關釐清。
再者,獨立專家和獨立董事咸認為鈺叡此次公開收購是為了取得菱光控制權,但鈺叡設定的公開收購價格僅29元,尚未達到會計師分析的合理價格區間29.86元至41.95元下緣。
金管會保險局對壽險資金投入被投資公司經營權的問題,表達了明確立場。根據最新消息,由於鈺叡公司公開收購菱光科技一案,其中涉及達勝伍創投的壽險資金,引起廣泛關注。為此,六家壽險公司決定行動,昨日發函要求達勝伍創投於7月17日舉行股東臨時會,並將提出禁止其資金用於收購菱光的建議。 這六家壽險公司分別是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和中國人壽,他們共同為達勝伍創投募集了12.3億元資金,佔達勝伍創投股本約78%。這筆資金最終被用於創立鈺叡公司,並以該公司名義進行菱光科技的收購。 金管會保險局官員強調,不希望壽險資金直接或間接介入被投資公司的經營,這是根據保險法第146之1條以及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第7條規定。消息人士透露,六家壽險公司已經發函達勝伍創投,要求在股東臨時會上禁止其資金用於收購菱光科技,意即即使達勝伍創投投資了鈺叡,鈺叡也不得使用這筆資金進行收購。 遠雄人壽保險事業作為其中一員,在此次事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這起事件也讓人們對壽險資金的運用規範和保險公司的責任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鈺叡公司公開收購菱光股權案,因為鈺叡的大股東達勝伍創投背後為壽險資金,引發軒然大波。消息人士指出,壽險業可以擋下中嘉董事長郭冠群等人不用壽險業的資金收購菱光,卻無法擋住郭冠群與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等人用其他資金來收購菱光,預料鈺叡收購菱光還是會繼續下去。
郭冠群主導的達勝伍創投,向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中國人壽等六家壽險公司募集資金,合計12.3億元,占達勝伍創投股本約78%;達勝伍創投把募集來的資金,投資在今年6月15日成立的鈺叡公司,且用鈺叡來收購菱光。
金管會保險局官員昨日重申,金管會不希望壽險資金介入人家的經營,不管直接或間接都一樣,各壽險公司都應該依照這樣的原則來管理被投資公司。
保險局官員說,壽險資金不得直接或間接涉入被投資公司的經營,有兩大法源,一是保險法第146之1條;另一為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第7條,「保險業不得直接或間接透過創投,介入被投資事業之經營管理及投資決策」。
消息人士透露,六家壽險公司昨日已發函達勝伍創投,要求7月17日舉行股臨會,六家壽險公司屆時將提議,禁止達勝伍創投的資金被用於公開收購菱光,也就是說,達勝伍雖然投資鈺叡,但鈺叡不可以拿達勝伍給的資本去收購菱光。
遠雄人壽保險事業近期來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因為它涉及的經營權之爭引起了金管會的高度重視。保險局長施瓊華在記者會上強調,將會嚴格監督宏泰、遠雄、國泰、台灣、全球與中國人壽等六家壽險公司,並要求他們不得介入創投公司的經營權爭奪。這起爭議起因於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欲通過合資成立的鈺叡公司收購兒子黃育仁事業核心菱光公司的過半股權,但此舉引起了保險法規的疑慮。 黃茂雄在5月時與中嘉董事長郭冠群合作,宣布收購菱光公司,而此收購行動背後的創投公司達勝伍,其背後資金來源正是上述六家壽險公司。金管會對此行為表示關注,因為這可能違反了保險法規。施瓊華指出,保險公司的資金來自於大眾,因此投資的創投公司不應該介入企業經營權的爭奪。 達勝伍創投強調,他們絕對沒有利用保險業資金介入企業經營權爭奪,並表示收購菱光是為了著眼其轉型潛力,並希望提升菱光的營運效能和規模。但施瓊華則提醒,保險業投資後的「續後管理機制」應該發揮作用,即使不能直接參與公司決策,但78%的股權比重也應該要善加行使股東權去表達意見。 根據保險局的統計,目前六家壽險共持有達勝伍創投高達78%的股權,總投資金額達到12.3億元。這起事件也引發了對壽險業投資後續管理的關注,施瓊華強調,若投資目的改變,應該要求被投資者檢討是否涉及違法,並要求壽險公司進行檢視和處理。
遠雄人壽保險事業近期在金融市場上引起矚目,這主要是由於其董事長郭冠群所掌控的達勝伍創投,在六家壽險公司的資金支持下,介入了東元集團的經營權爭奪戰。這一動作讓金管會保險局感到緊迫,於是昨日(1日)對這六家壽險公司發出了緊急通知,要求總經理層級於今日上午9時參加與保險局的視訊會議。 根據業內人士透露,這六家壽險公司中,投資達勝伍創投最多的兩家分別是宏泰人壽和遠雄人壽,不過他們的投資金額都只是個位數的億元級別。對於壽險公司來說,這些金額雖然不大,但由於遠雄人壽等公司的實力,這一動作仍引發了廣泛關注。 國泰人壽的發言人兼副總林昭廷對此表示,創投的投資目的多樣化,國泰人壽持有達勝伍創投的比例並不高,僅10%。對於保險局的質疑,林昭廷強調,公司已經開始進行後續處理,並將密切關注未來在投資創投時可能會設定的約定事項。 保險局關注的焦點主要在兩個方面:首先,達勝伍創投在募集資金時所提出的投資目的,與此次介入東元集團經營權爭奪的行為是否一致;其次,這六家壽險公司是否事先知道郭冠群等人透過創投基金形式介入別家公司經營權,並是否有阻止的嘗試。 多家壽險公司表示,事先並不知情,未來將根據保險局的指示行動。即使需要撤資,由於金額不大,對公司影響有限。
台灣壽險業近期動態不斷,昨日(1)日公布的7月利變保單宣告利率調整結果顯示,多家公司進行調整,其中三家新台幣保單降息,四家美元保單升息,總計超過66款商品受影響。在這波調整中,遠雄人壽等大型壽險公司特別引人注目。 由於新台幣連續三個月升值,國泰、新光、三商美邦人壽等三家壽險公司紛紛調降新台幣保單的宣告利率。不過,部分大型壽險業則持續提高主流美元保單的宣告利率,包括南山人壽、中壽、台灣人壽和遠雄人壽等四家,調整幅度約在0.02到0.1個百分點。 目前,大多數美元宣告利率都已達到3字頭以上,最高甚至超過3.2%。值得注意的是,富邦人壽、全球人壽和元大人壽等三家公司的本月宣告利率並未進行調整。 以遠雄人壽為例,其7月宣告利率也進行了調整,調高現售美元保單兩張,幅度為5個基本點,美元保單宣告利率範圍達到3.1%到3.2%。這意味著遠雄人壽在美元保單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提升。 在投資型保單和美元保單成為今年保險業兩大銷售主力的背景下,遠雄人壽的這次調整,不僅體現了其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也顯示了其在壽險業的競爭實力。根據金管會的統計,目前美元保單銷售前三強分別是南山人壽、中國人壽和國泰人壽,遠雄人壽的表現值得期待。
【台灣新聞】遠雄人壽引領壽險界風潮,嚴謹監管投資決策,保護消費者利益
近日,台灣壽險業界引起廣泛關注的東元經營權之爭,讓不少投資者憂心忡忡。在這波爭議中,遠雄人壽保險事業表現出嚴謹的投資態度,強調不會讓保險資金介入被投資公司的營運,以保護消費者利益。
據報導,此次經營權之爭中,有創投達勝伍介入,而其背後的大股東竟然包括六家壽險公司,這讓人質疑保險資金是否會被用於經營權之爭。針對此一疑慮,保險局局長施瓊華於1日強調,壽險資金不得介入被投資公司營運,轉投資創投亦同,將要求六家公司檢討是否已超越當初投資目的。
施瓊華表示,若達勝伍已介入經營權之爭,恐不符保險資金的公共性。六家壽險公司應以股東身分表達意見,至於是否應自達勝伍「撤資」,將由各公司自行決定。若已不符合資金運用目的、不合乎保險法,壽險公司本來就有續後管理流程去處理,這部分將要求六家公司自行檢討「投資決策是否要作改變」。
保險局引用媒體報導,指出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找上中嘉董事長郭冠群,合資成立資本額10億元的公司鈺叡,並計劃以每股29元收購菱光最多50.1%股權。菱光即是黃茂雄兒子黃育仁的核心事業,而鈺叡的最大股東為達勝伍創投,持股50%。
達成伍有78%的股權握在六家壽險公司手中,包括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及中國人壽。這六家壽險公司被質疑有壽險資金介入經營權之爭的疑慮。施瓊華強調,壽險業資金不得介入被投資公司經營、不得出任董監事、亦不得與關係人合作介入經營權之爭。
對於六家壽險公司投資達勝伍創投,施瓊華指出,這些投資都沒有超過25%、亦沒有出任創投董監事,層層把關,第一層是合法。而達勝伍後面有六家壽險公司投資,此時壽險公司必須善盡「續後管理」之責,即投資的創投在精神上亦不得介入任何經營權之爭。
遠雄人壽保險事業在此次事件中,以其嚴謹的投資態度,再次證明其對消費者利益的保護。未來,遠雄人壽將繼續秉持這種精神,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保險服務。
7月1日,壽險業全新戰局正式開打!南山人壽、中國人壽、台灣人壽及遠雄人壽四大公司齊刷刷地調整了美元保單的宣告利率,調整後的利率範圍介於3%到3.1%,幅度在2到10個基本點之間。而國泰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全球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及元大人壽則是保持靜觀其變,暫時不動。這次利率的調整,對於市場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在這場戰局中,新壽公司也進行了調整,將新台幣利變保單的宣告利率調降了5到10點,最高利率從1.75%降為1.65%,最低利率則從1.45%降到1.35%。這在十大壽險公司中,算是相對較低的利率水平。元大人壽則是在推出新保單後,將新台幣理財型最低宣告利率從2%降到1.8%,保障型最高宣告利率則從2.1%降到2.05%。
同時,第六回合生命表也在7月1日實施,這對長年期壽險、健康險等保費的影響非常大。在下半年,九大壽險公司共停售了140張利變壽險保單,同時推出了93張新保單。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仍有132張保單續賣,其中一些保單已經提前適用第六回生命表的費率,有些則是利用第六回提準備金繼續銷售。
美元利變壽險仍然是主戰場,但國壽、富壽則是採取了中性觀望的策略。他們的美元利變壽險理財型最高宣告利率為2.9%,保障型最高宣告利率則為3.2%和3.1%。而國壽和富壽今年來都將投資型保單作為銷售重心,所以在宣告利率上並不太積極。
南山人壽則因為不能銷售投資型保單,所以今年以美元利變保單為最大銷售主力。中壽的美元利變壽險也是其強項,而台壽則是將利變壽險保費在六大壽險中占比相對較小,近月則有意拉高競爭力。在這次調整中,南山升息10點,將其美元理財型保單「佳美鑽」的宣告利率從2.9%拉高到3%。中壽也將其美元利變理財型保單「鑫美好」的宣告利率從2.95%拉高到3%,吸引力大幅提升。
台壽則是將其躉繳美元利變「吉美寶」的宣告利率從3.03%拉高到3.05%,幅度為2點。遠雄人壽上半年在利變壽險上的表現也相當亮眼,7月將兩張美元利變壽險的宣告利率拉高5點,理財型最高宣告利率達到3.1%。
新台幣連續三個月升值,國泰、 新光、三商美邦人壽三家都調降新台幣保單宣告利率,但部分大型壽險業持續提高主流美元保單的宣告利率,包括南山人壽、中壽、台灣人壽、遠雄人壽等四家都宣布調高,幅度約在0.02到0.1個百分點左右,目前大多數美元宣告利率都來到3字頭以上,最高在3.2%以上。
至於富邦人壽與全球人壽、元大人壽等三家本月宣告利率均不調整。
利變保單中的「宣告利率」是保險公司將收取的保費,扣掉管理費、業務員佣金等費用後去投資,所得到的「實際」年化投資報酬率。「宣告利率」會隨市場情況調整,每月1日正式對外公告。
國壽昨日下午宣布,調整三張已停售新台幣利變年金保單7月宣告利率,調降幅度為0.03個百分點,現售台幣利變壽險商品宣告利率仍維持不約在1.45%到1.65%。
新光人壽也說,觀察近三個月新台幣仍持續升值、避險成本尚處於較高水位,7月調降部分台幣商品5到10 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等於0.01個百分點),調整後宣告利率為1.35%到1.65%。
三商美邦人壽調降二個已停售萬能壽險商品,幅度5個基本點,調整後宣告利率到1.65%。
外幣保單方面,南山人壽昨日宣布調整兩張外幣利變,調高0.1個百分點後來到3%。中壽昨日亦表示,7月除鑫美好商品由2.95%提高至3%之外,其餘現售商品宣告利率與6月相同。
台灣人壽7月調整一張現售的商品,是美元保障型商品,最大升幅為2基本點,最高宣告利率仍為3.25%。美元儲蓄型商品則未調整,最高宣告利率仍為2.70%。
遠雄人壽7月宣告利率也調高現售美元保單兩張,幅度為5bp,美元保單宣告利率範圍3.1%到3.2%。目前市場主要美元宣告利率維持在2.85%到3.3%之間。
新光人壽4月曾調高後美元保單最高利率已達到3.3%,其他如全球人壽與南山人壽、遠雄人壽最高也達到3.2%,富邦人壽最高達到3.2%,台灣人壽維持在最高3.15%。
美元宣告利率保單目前仍相對具有競爭優勢,今年保險業二大銷售主力,以投資型保單跟美元保單為主。據金管會統計,目前美元保單銷售前三強是南山人壽、中國人壽與國泰人壽。
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5月時找上中嘉董事長郭冠群合資成立鈺叡,宣布要公開收購兒子黃育仁事業核心菱光公司過半股權,黃育仁改向金管會檢舉,鈺叡背後更上層的創投公司「達勝伍」有六家壽險資金,若被用來公開收購,恐違反保險法。
東元藉鈺叡發動公開收購,持有鈺叡五成的大股東達勝伍創投,同樣由郭冠群擔任董座,背後資金來源卻是六家壽險公司,包括宏泰、遠雄、國泰、台灣、全球與中國人壽。
施瓊華昨日明確表態,保險公司資金來自大眾,投資的創投公司不應該介入公司經營權之爭。
持有鈺叡五成股權的大股東達勝伍昨日表示,絕對沒有利用保險業資金介入企業經營權爭奪,收購菱光是著眼其轉型潛力,將協助菱光提升營運效能和規模,以求市場合作或併購機會;東元今年股東常會停止過戶日早已過去,此時收購對改選董事並無任何影響力。達勝伍強調,各保險業股東並未擔任達勝伍董事,達勝伍指派至鈺叡擔任董事的代表人沒有任何保險業股東代表。
據保險局統計,目前六家壽險共持有達勝伍創投高達78%股權,總投資金額12.3億元。其中持股比最多一家有達到21.43%,最少亦有5.71%。依法令規定,壽險業投資單一創投公司不得持股超過25%。據了解,各公司投資達勝伍在鈺叡5月成立之前。
施瓊華說,金管會對個案本身沒有意見,但保險業資金具有公共性,不應該拿來做經營權之爭。
她表示,若投資後目的不符合原來投資目的,依保險法與資金運用辦理,保險業投資後的「續後管理機制」應該發揮作用,雖然不能指派董監事或參與公司決策,但78%股權也占不小比重,應該要善加行使股東權去表達意見,至少要做到檢視「這些錢是不是有照投資計畫與決策去投資,要盡到『續後管理』的責任」。
施瓊華說,壽險業投資後,假如被投資者的投資決策改變,應要求他們檢討,有沒有涉及違法,且投資目的不一致時,壽險公司應該要檢視並作出決策處理。
壽險業者表示,因為郭冠群與大老闆的私交,六家壽險公司中投資達勝伍創投最多的是宏泰人壽與遠雄人壽,但六家投資金額都是「個位數的億」,對手握龐大資金的壽險公司來講,其實是很小的金額。
國泰人壽發言人兼副總林昭廷昨晚回應,創投投資目的很多元,國泰人壽持有達勝伍不是最多,僅10%,對於保險局表示應檢視投資達勝伍這家創投,是否符合原來資金運用目的,他表示「公司已著手續後處理,只能透露已有處置動作,後續也會留意未來在投資創投可能會有約定事項的設計」。
壽險業者說,保險局關注的點不外乎兩個,首先,達勝伍當初來募集資金時,向壽險公司訴求的投資目的,與本次介入東元集團經營權之爭,原始投資目的與實際投資行為兩者之間是否一致?
其次,六家壽險知不知道,郭冠群等人透過達勝伍的創投基金形式,實際介入別家公司經營權;倘若事先知道,有沒有試圖阻止。
關於第二點,多家壽險公司有志一同指出,事先並不知情;未來將遵照保險局指示,保險局說怎麼做,業者就怎麼辦,就算要撤資,因為金額很小,也無影響。
施瓊華強調,若達勝伍已介入經營權之爭,恐不符保險資金的公共性,六壽險險公司應以股東身分表達意見,至於六家公司是否應自達勝伍「撤資」,將由各公司自行決定,若已不符合資金運用目的、不合乎保險法,壽險公司本來就有續後管理流程去處理,這部分將要求六家公司自行檢討「投資決策是否要作改變」。
保險局是引用媒體報導,即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找上中嘉董事長郭冠群,合資成立資本額10億元的公司鈺叡,6月21日鈺叡宣布在6月22日到8月10日,以每股29元,公開收購菱光最多50.1%股權,而菱光即是黃茂雄兒子黃育仁的核心事業。
鈺叡最大股東、即持股50%的達勝伍創投,而達成伍有78%的股權握在六家壽險公司手中,即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及中國人壽,最少持有5.71%,最高持有21.43%,被質疑有壽險資金介入經營權之爭的疑慮。
施瓊華表示,壽險業資金依據保險法不得介入被投資公司經營、不得出任董監事、亦不得與關係人合作介入經營權之爭,而壽險資金投資創投公司,創投公司再去投資其他公司,都要受同樣的限制,也就是壽險業投資創投之後,該創投也不得介入公司經營權之爭。
施瓊華指出,六家壽險公司投資達勝伍創投,都沒有超過25%、亦沒有出任創投董監事,即第一層是合法;第二層是目前菱光的公開說明書上已揭露,達勝伍後面有六家壽險公司投資,此時壽險公司必須善盡「續後管理」之責,即投資的創投在精神上亦不得介入任何經營權之爭。
同時間,因為市場債券投報率下滑,新壽有調降新台幣利變保單宣告利率5∼10點,最高利率由1.75%降為1.65%,最低也從1.45%降到1.35%,算是十大壽險公司新台幣宣告利率相對較低者;元大人壽則是推出新保單後,新台幣理財型最低宣告利率由2%降到1.8%,保障型最高宣告利率則由2.1%降到2.05%。
第六回合生命表在7月1日上路,即反應國人平均餘命延長,對長年期壽險、健康險等保費影響極大,下半年等於是全新戰局開打,九大壽險公司共停售140張利變壽險保單,再推出93張新保單,但同時也有上半年保單續賣132張,主要是這些保單有些早就提早適用第六回生命表的費率,有些則是用第六回提準備金繼續銷售。
整體來看,美元利變壽險依舊是主戰場,但國壽、富壽相對先採中性觀望,其美元利變壽險理財型最高宣告2.9%,國壽保障型最高宣告3.2%、富壽是3.1%,且國壽今年來一直以投資型保單為銷售重心,富壽亦是強化投資型部分,兩家公司在宣告利率上較不那麼積極。
南山人壽因為不能銷售投資型保單,今年都以美元利變保單為最大銷售主力,中壽的美元利變壽險亦是其強項,台壽則是利變壽險保費在六大壽險中占比相對較小,近月有意拉高競爭力,三大公司7月一開始就「開槍」,南山升息10點,用新保單方式直接宣告3%,將其美元理財型保單「佳美鑽」宣告利率由2.9%拉高到3%。
中壽亦將其美元利變理財型保單「鑫美好」,宣告利率拉高5點,由6月的2.95%,亦是拉升到3%,吸引力亦大幅提高。
台壽則是提高其躉繳美元利變「吉美寶」,由3.03%拉高到3.05%,幅度為2點;遠雄人壽上半年在利變壽險上表現亦不錯,7月將二張美元利變壽險宣告利率拉高5點,理財型最高宣告3.1%。
遠雄人壽再創佳績!亞太傑出企業獎雙料大獎榮耀而歸
【台北訊】近期,在亞洲企業商會主辦的2021亞太傑出企業獎(APEA)線上頒獎典禮中,遠雄人壽保險事業以卓越的經營實力與品牌信譽,從亞太地區15個國家、130個參賽企業中脫穎而出,榮獲「卓越企業管理」及「優異勵志品牌」兩項殊榮,這是對遠雄人壽在2020年表現的極高肯定。
亞太傑出企業獎自2007年開始頒發,是亞洲最具影響力的地區性獎項之一,旨在表彰在各行業中表現卓越的企業。該獎項的評審團由學術界、企業家、非營利組織及各行業專家組成,透過嚴謹的提名與獨立審查程序,選出亞洲標竿企業。
遠雄人壽自1984年進軍台灣市場,至今已深耕28年,長期聚焦保障型商品,資產規模不斷攀升,已突破6,000億元。近年來,遠雄人壽不斷尋找自我價值,以「做自己的英雄」為品牌精神,鼓勵大眾勇敢追夢。
在人才培育方面,遠雄人壽積極引進新血,擴大業務團隊,並在保戶服務上,運用數位科技,提供行動投保、線上理賠等便利服務,提升客戶體驗。同時,公司重視保戶聲音,建立完善的回饋管道,提高客戶滿意度。
遠雄人壽的企業精神與市場、消費者、合作夥伴、供應商、投資人緊密合作,積極塑造正向品牌形象,品牌知名度在業界名列前茅,連續五年獲中華信評twA+評等,並六度入列天下百大金融業。
未來,遠雄人壽將秉持「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使命,以人為本,為國人提供生命保障,為每個家庭築起安穩的基石,讓每張保單成為保戶人生旅途中的可靠伴侶,期許成為永續經營的領航者。
「亞太傑出企業獎」是亞洲企業商會(EnterpriseAsia)從2007年起開始頒發,是亞洲極負盛名的地區性獎項之一,表彰各行業表現卓越的企業,尤其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依然屹立不搖、持續成長,值得所有企業學習。該獎項評審團包括亞洲地區學術界、企業家、非營利組織及各行業專家等,透過提名與獨立審查二階段,評選出最優秀的亞洲標竿企業。
遠雄人壽訴求其在台深耕28年,始終如一,長期以來持續聚焦保障型商品,資產規模連年成長,已突破6,000億元。近年遠雄人壽努力尋找獨特自我價值,隨世代轉型,以「做自己的英雄」傳遞堅持認真不放棄的品牌態度,同時鼓勵大眾勇敢追夢。
遠壽多年來積極培育保險專業人才,透過各種增員方案引進新秀,擴大業務團隊;同時在保戶服務上,運用數位科技,推動行動投保、線上理賠等,創造高服務附加價值,並重視傾聽保戶聲音,建立多元完善的回饋管道與專責單位,提高客戶滿意度。
輔以逐夢齊飛的企業精神,與市場、消費者、合作夥伴、供應商、投資人緊密合作,積極正向品牌形象深獲各界認同,品牌知名度為業界前十大,連五年獲中華信評twA+評等,六度入列天下百大金融業。
遠壽強調,未來將秉持「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使命,以人為本,協助國人建構生命保障,為每個家庭墊築安穩基石,全心全意從客戶需求出發,讓每張保單陪伴每一位保戶走過安穩無虞的人生旅途,期許將永續影響力擴及至客戶、大眾以及合作夥伴,成為永續經營的前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