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地能源(興)公司新聞
隨此次能源週規模擴大,且有多家業者首度參展,彰顯業者對台灣 能源相關產業應用市場看好。裕隆集團瞄準電動車充電需求,旗下裕 電電30日宣布導入「隨插即充」新功能,透過出行充電地圖整合充電 營運商,車主完成綁定後不需打開APP即可充電漫遊,大幅減少充電 前置作業時間。
裕電電表示,電動車充電服務品牌「YES!來電」從今年7月試行「 隨插即充」服務,經過近一季布建,正式於全台60處自建站擴大導入 這項功能。裕電電統計,目前充電網絡已整合全台逾400站、1,000槍 ,與格上GoSmart、LuxClub、My MG等車廠及第三方用車服務平台AP P串接合作,並積極與納智捷、MG、NISSAN、Volkswagen等電動車品 牌進一步合作提供家用充電樁,提供一條龍服務。
首度參加能源週的特斯拉則表示,將於現場展示家用電池Powerwa ll,儲能容量13.5kWh、輸出功率5kWh,可廣泛應用涵蓋個人住家、 商辦及公共設施,特斯拉並配合招募Powerwall台灣認證安裝廠商。
除國際車廠,能源業者同樣積極參與,以三地能源為例,今年亦為 首度參展,結合旗下特爾電力、環創電行、三地怪獸電力公司、莫爾 顧問,除展示為不同客群打造的各項產品,也針對一般消費者展出7 kW至350kW應用於不同場域的充電樁,對建商、企業及巴士客運業者 等則提供多項客製化服務。
特爾電力表現,目前在台灣已建置共68個快、慢充站點,各縣市都 至少設有1站,隨著擴大與加油站、超商百貨各通路及加油站合作, 年底目標破百站。
三地集團旗下的三地能源在台灣的綠電業務上耕耘有成,近期三大業務逐漸開花結果,2023年營運正式轉盈。該公司於29日表示,未來太陽能光電、儲能事業、特爾電力等領域都將有新進展,預計將助公司業績跳躍式成長。此外,三地能源也積極朝向IPO方向前進,計畫在2024年重新送件申請上市,並有望在年底前掛牌。三地能源目前資本額達32億元,2023年營收約5.4億元,其中太陽能光電、儲能事業、充電站、Model T電動巴士銷售營收比重分別為63%、17%、8%、11%。總經理鍾欣倍強調,太陽能案場將繼續增加,並預計2025年可達到378MW的太陽能案場規模。儲能事業方面,已併網的案場將持續增長,特爾電力則計畫在2024年增加50個充電站,並與首都客運、府城客運及高雄客運等合作,提供電動巴士銷售及充電站運營服務。三地能源的各項業務預計將在2024年繼續放大成效,營運可望迎來跳躍式成長。
此外,三地能源推進IPO方向不變,2024年將重新送件,若一切順 利,可望於年底前掛牌。
三地能源目前資本額32億元,大股東為同集團的北基(持股約68% ),2023年營收約5.4億元,太陽能光電、儲能事業、充電站、Mode l T電動巴士銷售營收比重各為63%、17%、8%、11%。
三地能源積極準備股票上市工作,日前由於考量資本市場變化,雖 撤回創新板上市,但公司29日重申,仍朝2024年重新送件申請方向不 變;由於三地能源2023年已獲利,評估直接掛興櫃上市,細節仍在評 估討論中。
對於公司營運展望,三地能源總經理鍾欣倍指出,公司於2023年第 三季一舉將上半年虧損賺回,前三季正式轉虧為盈,全年開始獲利, 主要受惠太陽能案場數量增加,發電量也提升至108.18MW,併網後業 績貢獻穩定,因此看好2024年獲利也將持續成長。
鍾欣倍說明,預計2024年太陽能案場將繼續增加包括台南及屏東等 共41.5MW,預計至2025年可掌握的太陽能案場將達378MW,中長期則 將朝向1GW目標邁進。
儲能部分,鍾欣倍表示隨著高雄、屏東地區等3件儲能案場共計有 15MW已併網上線,目前已有兩新的案子還將增7MW併網上線,亦將同 步挹注儲能業務業績成長。
至於旗下電動車充電品牌「特爾電力」,鍾欣倍說,目前在全台已 有51個充電站,2024年將再增50個充電站,全台充電站在年底前將倍 增至逾100站,若再加上目前公司獨家銷售鴻華先進Model T電動巴士 ,2023年銷售120輛,結合合作的首都客運、府城客運及高雄客運等 ,將可提供電動巴士銷售、充電站運營等服務,後續成長可期。
鍾欣倍指出,因應資金需求,特爾電力也將規劃現金增資,籌措約 2億元資金,後續也有IPO的計畫。
隨著旗下各業務陸續開花結果,鍾欣倍樂觀,各事業布局成效將在 2024年繼續放大,三地能源營運可望跳躍式成長。
臺灣證交所20日傳來震撼新聞,三地能源(6946)宣布撤回股票在創新板上市申請。這家在市場上引起關注的公司,原本計劃於11月13日申請上市,卻在短短一個月後做出這項重大決定。三地能源表示,這次撤回上市申請是基於公司未來長期整體業務經營策略的考慮,同時也受到近期資本市場環境變化的影響。
【台灣股市新聞】 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會於12月19日加開場次,對藥華藥、爱尔達、科科科技、望隼科技等四家公司上市案進行審查,並於會議中一併通過。其中,藥華藥由上櫃公司轉為上市。根據證交所最新統計,截至11月底,台灣上市公司總計達991家,較去年底增加20家,包括21家新上市及一家終止上市的公司。上市公司總資本額達7兆6,465億元。 11月份,上市公司通過初次公開承銷(IPO)及現金增資(SPO,含海外存託憑證)共籌資211.2億元,累計今年來共籌資1,509.29億元,其中IPO為315.48億元、SPO為1,193.81億元。隨著年底企業申請上市高峰的到来,證交所預計12月的審議送件案腳步將加速。 12月初,已有五家公司送件申請上市,分別為巧新、攸泰科技、青新等三家一般板公司,以及鈺寶、億而得等兩家創新板公司。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三地能源考量未來長期業務經營策略及近期資本市場環境,於昨日(20日)自行撤回創新板上市申請案。 在企業營運方面,全球汽車輪圈領導廠商巧新11月合併營收達8.11億元,創下歷史單月營收新高紀錄。由於第4季汽車產業旺季持續發酵,品牌車廠為應對耶誕假期提前拉貨,帶動對公司旗下客製化輪圈的拉貨需求強烈。特別是豐通、Jaguar、Porsche等品牌車廠的單月出貨業績相較上期及同期大幅提升,推升巧新雲林廠產能近滿載水準,屏東廠稼動率也持續提升。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達70.98億元,年增率達20.13%。
統計至11月底,上市公司總計991家,國內公司912家、外國公司79家,較去年底增加20家,分別為21家新上市、一家終止上市;11月底上市公司總資本額為7兆6,465 億元。
據證交所統計,11月上市公司初次公開承銷(IPO)及現金增資(SPO,含海外存託憑證)共籌資211.2億元,累計今年來共籌資1,509.29億元,其中IPO為315.48億元、SPO為1,193.81億元。然而年底是企業送件申請上市旺季,也是證交所審查上市公司送件的高峰期,預計12月審議送件案腳步將加速。
統計12月以來,已有五家公司送件申請上市,巧新、攸泰科技、青新等三家為一般板,鈺寶、億而得等兩家為創新板。不過,昨(20)日也傳出三地能源考量未來長期整體業務經營策略,以及近期資本市場環境,自行撤回股票創新板上市申請案。
其中,全球汽車輪圈領導廠商巧新11月合併營收達8.11億元,創歷史單月營收新高紀錄,因第4季汽車產業旺季效應持續發酵,品牌車廠也因應耶誕假期提前拉貨,帶動主要歐、日等品牌車廠客戶對於公司旗下客製化輪圈的拉貨需求續強。
尤其豐通、Jaguar、Porsche等的單月出貨業績相較上期及同期大幅度提升,推升巧新雲林廠產能近滿載水準、屏東廠稼動率持續提升;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達70.98億元,年增率達20.13%。
三地能源指出,該公司於2023年11月13日申請股票上市,基於未來 長期整體業務經營策略,並考量近期資本市場環境,自行撤回股票上 市申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