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面光電(未)公司新聞
2009年對介面光電而言,是產品成功轉型,也是營運轉機、
再出發重要的一年。回顧2009年,在國內多數觸控面板同業仍深
陷全球金融風暴衝擊泥淖之際,介面光電藉著全平面Touch Lens
、投射式電容等高階觸控面板產品在市場大步開疆闢土下,成功
跳脫傳統電阻式觸控面板削價競爭之紅海市場,在高階手機應用
市場開創成長新契機。
2009年介面光電受惠於產品組合策略調整得宜、成功將主力
客戶由後端模組廠轉換為品牌終端客戶,加上二廠擴產效益顯現
下,得以降低金融風暴衝擊,展現不俗的營運成績;根據財報顯
示,介面2009年營收淨額37.75億元,較前一年成長約77%,稅後
淨利1.64億元,順利轉虧為盈,稅後 EPS達2.53元,在不景氣中展
現企業堅強的競爭力。
介面光電指出,2009年產品策略奏效下,全平面Touch Lens
、射式電容等高階觸控面板產品在手機市場持續提高市佔率,除
了持續鞏固韓系手機大廠高階觸控面板訂單外,並成功取得國內
及大陸知名手機大廠全平面Touch Lens觸控面板大單,不論出貨
量與金額均較前一年成長倍數,拉抬營收及獲利的亮麗表現。
2010年介面光電更專注於高階產品市場及終端客戶的開發,
上半年全平面Touch Lens、投射式電容等高階觸控面板出貨量持
續加溫,帶動營運持續走揚。介面自結4月營收3.42億元,年增
率29.25%,前4月累計營收達14.85 億元,年增率達37.33%,維持
穩定成長走勢。根據今年第1季財報顯示,介面第1季營收11.42億
元,年增率約4成,稅前淨利1.06億元,年增率約 1成,每股稅後
盈餘1.13元,成長力道強勁。
2010年面對Windows 7作業系統問世,加上Apple推出iPad推波
助瀾下,一般預料將有更多顯示器、筆記型電腦產品搭載觸控面
板;針對中大尺吋觸控面板應用市場趨勢,介面在2010年上半年
將陸續推出10.1吋、16.1吋與13.3吋筆記型電腦用觸控面板,另外
,21.5吋、23.6吋與27吋顯示器用觸控面板也可望問世。
再出發重要的一年。回顧2009年,在國內多數觸控面板同業仍深
陷全球金融風暴衝擊泥淖之際,介面光電藉著全平面Touch Lens
、投射式電容等高階觸控面板產品在市場大步開疆闢土下,成功
跳脫傳統電阻式觸控面板削價競爭之紅海市場,在高階手機應用
市場開創成長新契機。
2009年介面光電受惠於產品組合策略調整得宜、成功將主力
客戶由後端模組廠轉換為品牌終端客戶,加上二廠擴產效益顯現
下,得以降低金融風暴衝擊,展現不俗的營運成績;根據財報顯
示,介面2009年營收淨額37.75億元,較前一年成長約77%,稅後
淨利1.64億元,順利轉虧為盈,稅後 EPS達2.53元,在不景氣中展
現企業堅強的競爭力。
介面光電指出,2009年產品策略奏效下,全平面Touch Lens
、射式電容等高階觸控面板產品在手機市場持續提高市佔率,除
了持續鞏固韓系手機大廠高階觸控面板訂單外,並成功取得國內
及大陸知名手機大廠全平面Touch Lens觸控面板大單,不論出貨
量與金額均較前一年成長倍數,拉抬營收及獲利的亮麗表現。
2010年介面光電更專注於高階產品市場及終端客戶的開發,
上半年全平面Touch Lens、投射式電容等高階觸控面板出貨量持
續加溫,帶動營運持續走揚。介面自結4月營收3.42億元,年增
率29.25%,前4月累計營收達14.85 億元,年增率達37.33%,維持
穩定成長走勢。根據今年第1季財報顯示,介面第1季營收11.42億
元,年增率約4成,稅前淨利1.06億元,年增率約 1成,每股稅後
盈餘1.13元,成長力道強勁。
2010年面對Windows 7作業系統問世,加上Apple推出iPad推波
助瀾下,一般預料將有更多顯示器、筆記型電腦產品搭載觸控面
板;針對中大尺吋觸控面板應用市場趨勢,介面在2010年上半年
將陸續推出10.1吋、16.1吋與13.3吋筆記型電腦用觸控面板,另外
,21.5吋、23.6吋與27吋顯示器用觸控面板也可望問世。
市場傳出,奇美電(3481)正在討論切割觸控面板業務,可能由
鴻海集團旗下的銦錫氧化(ITO)導電玻璃廠正達(3149)接手,
以全力做大觸控面板產業,迎合蘋果電腦與全球手機大廠對電容
式觸控面板的強大需求。
不過,奇美電副總經理許庭禎昨(18)日表示,奇美電要自己做
觸控面板,目前沒有切割出去的計畫。
正達總經理江嘉斌表示,正達專注在玻璃相關技術的核心業務,
不會往下游做觸控面板的感應器(Sensor),以免與客戶衝突。
正達目前的ITO玻璃客戶,幾乎含蓋所有觸控面板廠,包括洋華
(3622)、介面、達虹與富晶通(3623)等。
正達是鴻海集團持股50%以上的玻璃廠,主要業務是生產ITO玻璃
、玻璃強化與玻璃薄化等業務。正達也是ITO玻璃第一大廠。業內
人士指出,自新奇美成立之後,觸控面板的業務被放在以大尺寸
面板為主的新奇美,其價值不易被彰顯。內部目前正在討論,把
觸控面板業務,與正達的玻璃業務合併的可能性,全力進軍觸控
面板。
同時,新奇美成立,原群創更名為奇美電,但群創當初成立,就
是一群人一起創業,具有歷史意義。若能把新奇美觸控業務與正
達的玻璃業務合併,再把這家觸控面板廠,更名為群創,也符合
奇美電從事大尺寸業務,群創從事小尺寸業務的分工原則。
據了解,正達由於接獲蘋果的iPad與新一代iPhone訂單,產能不敷
使用,該公司正積極擴產。目前苗栗廠有四條切割線,兩個化學
強化爐,ITO玻璃的月產能在45萬至60萬片。
至於南科廠有一條切割線,大陸廠主要業務為玻璃薄化與玻璃強
化。目前正達只做到4.5代的玻璃基板,六代強化玻璃基板的機台
已在測試中,預定6月完成,下半年開始量產。奇美電昨下挫2.45
元,收在35.4元,成交量7萬餘張。
鴻海集團旗下的銦錫氧化(ITO)導電玻璃廠正達(3149)接手,
以全力做大觸控面板產業,迎合蘋果電腦與全球手機大廠對電容
式觸控面板的強大需求。
不過,奇美電副總經理許庭禎昨(18)日表示,奇美電要自己做
觸控面板,目前沒有切割出去的計畫。
正達總經理江嘉斌表示,正達專注在玻璃相關技術的核心業務,
不會往下游做觸控面板的感應器(Sensor),以免與客戶衝突。
正達目前的ITO玻璃客戶,幾乎含蓋所有觸控面板廠,包括洋華
(3622)、介面、達虹與富晶通(3623)等。
正達是鴻海集團持股50%以上的玻璃廠,主要業務是生產ITO玻璃
、玻璃強化與玻璃薄化等業務。正達也是ITO玻璃第一大廠。業內
人士指出,自新奇美成立之後,觸控面板的業務被放在以大尺寸
面板為主的新奇美,其價值不易被彰顯。內部目前正在討論,把
觸控面板業務,與正達的玻璃業務合併的可能性,全力進軍觸控
面板。
同時,新奇美成立,原群創更名為奇美電,但群創當初成立,就
是一群人一起創業,具有歷史意義。若能把新奇美觸控業務與正
達的玻璃業務合併,再把這家觸控面板廠,更名為群創,也符合
奇美電從事大尺寸業務,群創從事小尺寸業務的分工原則。
據了解,正達由於接獲蘋果的iPad與新一代iPhone訂單,產能不敷
使用,該公司正積極擴產。目前苗栗廠有四條切割線,兩個化學
強化爐,ITO玻璃的月產能在45萬至60萬片。
至於南科廠有一條切割線,大陸廠主要業務為玻璃薄化與玻璃強
化。目前正達只做到4.5代的玻璃基板,六代強化玻璃基板的機台
已在測試中,預定6月完成,下半年開始量產。奇美電昨下挫2.45
元,收在35.4元,成交量7萬餘張。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季度調整,除影響重量級股票
之外,MSCI全球中小型成本股當中,台股新增36檔,當中甚至包
含七檔興櫃股,外資法人認為,將大大幫助興櫃的國際能見度。
這七檔新增的興櫃股,包括慧洋(2637)、正達(3149)、介面
(3584)、艾笛森(3591)、碩禾(3691)、長園科(8038)及
達信(8215)。
儘管並非每個投資人都熟悉這七檔興櫃股,但每個都大有來頭,
外資早已默默觀察多時,例如專攻太陽能導電膠的碩禾,昨(12
)日收盤價高達688元,不但是興櫃股王,股價甚至打敗聯發科(
2454)。
艾笛森生產線性光源陣列應用模組,預計今年可能轉上櫃,艾笛
森與介面早已是摩根士丹利等外資小型座談會上的常客。至於長
園科(8038)甚早切入車用電池相關應用,法人關注已久。
法人指出,興櫃當中有許多明日之星,現在連外資也來湊一腳,
顯示台股確實有吸引人的獨到之處。
【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集中市場昨(12)日量縮,興櫃市場
成交量,也縮至8.44億元,其中以中小型股較受青睞,獲MSCI選
入全球中小型股指數成分股的尚化(4738)及介面(3584)吸引
買盤。介面昨天成交價86.2元,上漲0.59元;尚化則上揚0.42元,
成交價94元。
根據統計,介面4月營收3.4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近三成,累計
前四月營收14.8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7%;尚化4月營收0.3億
元,較去年同期成長近四成,累計前四月營收1.2億元,年成長率
95%。在題材面及業績面帶動,有助股價續揚。
昨天興櫃市場,漲幅及成交較熱絡的包括碩達(3613)、卓偉(
3629)及安勤(3479)等。碩達因擬發放現金股利2.4元,股票股
利1.61元,有高股利題材支撐下,昨天成交價44元,上漲5.45元,
漲幅14.4%,為漲幅排名的第三名,以及成交金額的第六大 。
成交金額名列前十名的卓偉及安勤,也都有不錯的漲幅。卓偉成
交價站上60元整數關卡,漲幅11.44%;安勤也突破60元,成交價
達61.5元,漲幅7.5%。
之外,MSCI全球中小型成本股當中,台股新增36檔,當中甚至包
含七檔興櫃股,外資法人認為,將大大幫助興櫃的國際能見度。
這七檔新增的興櫃股,包括慧洋(2637)、正達(3149)、介面
(3584)、艾笛森(3591)、碩禾(3691)、長園科(8038)及
達信(8215)。
儘管並非每個投資人都熟悉這七檔興櫃股,但每個都大有來頭,
外資早已默默觀察多時,例如專攻太陽能導電膠的碩禾,昨(12
)日收盤價高達688元,不但是興櫃股王,股價甚至打敗聯發科(
2454)。
艾笛森生產線性光源陣列應用模組,預計今年可能轉上櫃,艾笛
森與介面早已是摩根士丹利等外資小型座談會上的常客。至於長
園科(8038)甚早切入車用電池相關應用,法人關注已久。
法人指出,興櫃當中有許多明日之星,現在連外資也來湊一腳,
顯示台股確實有吸引人的獨到之處。
【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集中市場昨(12)日量縮,興櫃市場
成交量,也縮至8.44億元,其中以中小型股較受青睞,獲MSCI選
入全球中小型股指數成分股的尚化(4738)及介面(3584)吸引
買盤。介面昨天成交價86.2元,上漲0.59元;尚化則上揚0.42元,
成交價94元。
根據統計,介面4月營收3.4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近三成,累計
前四月營收14.8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7%;尚化4月營收0.3億
元,較去年同期成長近四成,累計前四月營收1.2億元,年成長率
95%。在題材面及業績面帶動,有助股價續揚。
昨天興櫃市場,漲幅及成交較熱絡的包括碩達(3613)、卓偉(
3629)及安勤(3479)等。碩達因擬發放現金股利2.4元,股票股
利1.61元,有高股利題材支撐下,昨天成交價44元,上漲5.45元,
漲幅14.4%,為漲幅排名的第三名,以及成交金額的第六大 。
成交金額名列前十名的卓偉及安勤,也都有不錯的漲幅。卓偉成
交價站上60元整數關卡,漲幅11.44%;安勤也突破60元,成交價
達61.5元,漲幅7.5%。
由於電容式觸控面板比重增加,觸控面板廠介面光電(3584
)3月業績創新高,較去年成長33.02%,累計今年前3月營收11.43
億元,成長近40%,介面表示今年產能預計增加一倍,全年營收
可望突破60億元。
介面去年全年營收達37.76億元、較前一年成長77.48%,由於
高毛利的全平面式和電容式觸控面板出貨增加,毛利率由負轉正
提高到 13%,營業利益達1.3億元,稅後淨利1. 64億元,稅後每股
盈餘約2.53元。今年獲利看好,近期股價漲勢強勁,昨日興櫃均
價約81.22元。介面已經在日前送件申請上市。
由於介面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加上新產能挹注,帶動3月業績
創歷史新高,達4.2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3.02%。介面去年下
半年大動作擴產也已陸續通過其他前5大手機品牌客戶認證,今年
開始出貨,今年出貨目標從3,000萬片以上起跳,其中電容式觸控
面板產能將由目前150萬片擴充到 500萬片規模,對大股東群創供
貨也逐漸增加,今年單一客戶比重會降到20%-25%。
介面成立於90年,主要產品為小尺寸手機應用觸控面板為主
,客戶群包含Samsung、宏達電及其他手機國際大廠,其中最大
客戶為Samsung,佔營收50%以上。今年將跨足中大尺寸NB筆電
觸控面板應用,日前已推出10吋產品,現階段認證當中。
)3月業績創新高,較去年成長33.02%,累計今年前3月營收11.43
億元,成長近40%,介面表示今年產能預計增加一倍,全年營收
可望突破60億元。
介面去年全年營收達37.76億元、較前一年成長77.48%,由於
高毛利的全平面式和電容式觸控面板出貨增加,毛利率由負轉正
提高到 13%,營業利益達1.3億元,稅後淨利1. 64億元,稅後每股
盈餘約2.53元。今年獲利看好,近期股價漲勢強勁,昨日興櫃均
價約81.22元。介面已經在日前送件申請上市。
由於介面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加上新產能挹注,帶動3月業績
創歷史新高,達4.2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3.02%。介面去年下
半年大動作擴產也已陸續通過其他前5大手機品牌客戶認證,今年
開始出貨,今年出貨目標從3,000萬片以上起跳,其中電容式觸控
面板產能將由目前150萬片擴充到 500萬片規模,對大股東群創供
貨也逐漸增加,今年單一客戶比重會降到20%-25%。
介面成立於90年,主要產品為小尺寸手機應用觸控面板為主
,客戶群包含Samsung、宏達電及其他手機國際大廠,其中最大
客戶為Samsung,佔營收50%以上。今年將跨足中大尺寸NB筆電
觸控面板應用,日前已推出10吋產品,現階段認證當中。
智慧型手機觸控面板成長前景看好,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擬派旗
下大將童國雄出任介面光電總經理一職,隨著王雪紅人馬進駐介
面,有助介面提升對宏達電的觸控面板出貨比重,並擠壓其他觸
控面板供應商的訂單。
業內人士指出,宏達電目前三大觸控面板主力供應商,分別為洋
華、勝華與宸鴻,若王雪紅投資介面,考驗宏達電與現有供應商
採購關係。
童國雄曾經擔任宏達電副總與技術長,是王雪紅旗下大將。據了
解,王雪紅是以個人名義投資介面,並持有介面股權在10%左右
。針對童國雄未來是否接下介面總經理一職,介面發言系統昨(
12 )日表示,目前有此規劃,尚未召開董事會通過,童國雄也有
可能以特助的形式,進入介面經營高層,一切尚未定案。
宏達電財務長鄭慧明表示,童國雄離開宏達電幾個月了,目前不
知他在做什麼。
介面將在4月底前申請上市,最快在7、8月就可以掛牌。該公司去
年營收37.75億元,稅後純益1.6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53元。該
公司即將送件申請上市,因此對人事布局與營運異常低調。
介面去年單一客戶占營收比重高達57%,風險太高。據了解,主
要是介面去年積極搶單,並從其他觸控面板廠手中,拿下三星的
觸控面板訂單,三星占宏達電去年營收比高達50%至60%,第二大
客戶為宏達電,占比約15%,群創占比在5%以下。
業內人士表示,介面在宏達電觸控面板的訂單比重持續上升,藉
此降低其他客戶的比重。由於單一客戶占營收比重若達五成以上
,將不利上市申請,因此增加對宏達電的供貨,有利於介面下半
年順利上市。
介面董事長葉裕洲曾預期,今年會努力把最大客戶營收比重降至
40%以下,並以拿下前十大手機廠訂單為目標,希望每家客戶占
營收比在25%以下。
下大將童國雄出任介面光電總經理一職,隨著王雪紅人馬進駐介
面,有助介面提升對宏達電的觸控面板出貨比重,並擠壓其他觸
控面板供應商的訂單。
業內人士指出,宏達電目前三大觸控面板主力供應商,分別為洋
華、勝華與宸鴻,若王雪紅投資介面,考驗宏達電與現有供應商
採購關係。
童國雄曾經擔任宏達電副總與技術長,是王雪紅旗下大將。據了
解,王雪紅是以個人名義投資介面,並持有介面股權在10%左右
。針對童國雄未來是否接下介面總經理一職,介面發言系統昨(
12 )日表示,目前有此規劃,尚未召開董事會通過,童國雄也有
可能以特助的形式,進入介面經營高層,一切尚未定案。
宏達電財務長鄭慧明表示,童國雄離開宏達電幾個月了,目前不
知他在做什麼。
介面將在4月底前申請上市,最快在7、8月就可以掛牌。該公司去
年營收37.75億元,稅後純益1.6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53元。該
公司即將送件申請上市,因此對人事布局與營運異常低調。
介面去年單一客戶占營收比重高達57%,風險太高。據了解,主
要是介面去年積極搶單,並從其他觸控面板廠手中,拿下三星的
觸控面板訂單,三星占宏達電去年營收比高達50%至60%,第二大
客戶為宏達電,占比約15%,群創占比在5%以下。
業內人士表示,介面在宏達電觸控面板的訂單比重持續上升,藉
此降低其他客戶的比重。由於單一客戶占營收比重若達五成以上
,將不利上市申請,因此增加對宏達電的供貨,有利於介面下半
年順利上市。
介面董事長葉裕洲曾預期,今年會努力把最大客戶營收比重降至
40%以下,並以拿下前十大手機廠訂單為目標,希望每家客戶占
營收比在25%以下。
由於良率提升,觸控面板廠介面光電(3584)下半年可望取得LG
訂單,未來將開發更多手機廠訂單。
介面光電去年營收38.09億元,比前年同期成長79%,稅後純
益1.6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53元,預計4月底前申請上市,最快
在7、8月就可以掛牌,昨(30)日以69.5元收盤,比前一日69.07
元均價,微幅上揚0.6%,成交778張。
介面去年起開始積極搶單,陸續拿下三星、宏達電(2498)
與群創(3481)等觸控面板訂單,其中三星占介面去年營收比高
達50%至60%,第二大客戶為宏達電,占比約15%,群創占比在
5%以下。
為避免訂單集中單一客戶,介面表示,將積極開發前10大手
機廠訂單,務必要把每一客戶營收比重降至25%以下,韓國LG是
今年極力爭取訂單對象。
介面表示,已送大尺寸觸控面板的新產品樣品給LG測試,預
期在下半年將可以順利取得訂單。
目前電阻式觸控面板占介面出貨比約6至7成,電容式約2到3
成,隨著愈來愈多手機廠採用電容式面板,電容出貨比重會愈來
愈高。
介面觸控面板良率從去年75%拉高至85%,較去年提升10個
百分點以上,隨著良率大幅改善,將可提升獲利率。介面目前單
月產能約250萬片,規劃產能為500萬至600萬片。
除手機觸控面板外,介面另一產品-飛機觸控面板,隨著景氣
復甦,應可增加營收貢獻,介面表示,飛機觸控面板與日本松下
密切合作,介面占松下80%出貨量,松下占有全世界70%市場。
訂單,未來將開發更多手機廠訂單。
介面光電去年營收38.09億元,比前年同期成長79%,稅後純
益1.6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53元,預計4月底前申請上市,最快
在7、8月就可以掛牌,昨(30)日以69.5元收盤,比前一日69.07
元均價,微幅上揚0.6%,成交778張。
介面去年起開始積極搶單,陸續拿下三星、宏達電(2498)
與群創(3481)等觸控面板訂單,其中三星占介面去年營收比高
達50%至60%,第二大客戶為宏達電,占比約15%,群創占比在
5%以下。
為避免訂單集中單一客戶,介面表示,將積極開發前10大手
機廠訂單,務必要把每一客戶營收比重降至25%以下,韓國LG是
今年極力爭取訂單對象。
介面表示,已送大尺寸觸控面板的新產品樣品給LG測試,預
期在下半年將可以順利取得訂單。
目前電阻式觸控面板占介面出貨比約6至7成,電容式約2到3
成,隨著愈來愈多手機廠採用電容式面板,電容出貨比重會愈來
愈高。
介面觸控面板良率從去年75%拉高至85%,較去年提升10個
百分點以上,隨著良率大幅改善,將可提升獲利率。介面目前單
月產能約250萬片,規劃產能為500萬至600萬片。
除手機觸控面板外,介面另一產品-飛機觸控面板,隨著景氣
復甦,應可增加營收貢獻,介面表示,飛機觸控面板與日本松下
密切合作,介面占松下80%出貨量,松下占有全世界70%市場。
介面光電(3584)在陸續拿下三星、宏達電(2498)與群創
(3481)等觸控面板訂單之後,今年將開發LG等新客戶。董事長
葉裕洲昨(29)日表示,將努力拿下前十大手機廠的訂單,並把
每一客戶占營收比重降至25%以下。
介面將在4月底前申請上市,最快在7、8月就可以掛牌。去年營收
37.75億元,稅後純益1.6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53元。葉裕洲說
,由於將送件申請上市,無法進一步說明今年的營收與獲利目標。
介面去年陸續引入宏達電與群創等兩大股東,宏達電持有介面約
10%股權,群創則持有介面股權在9.7%。介面昨天舉行股東會,
並改選董監事,宏達電順利取得一席董事。
由於有股東質疑,介面去年單一客戶占營收比重高達57%,風險
太高,葉裕洲說,預期第二、三季,將陸續有新客戶會進來,今
年會努力把最大客戶營收比重降至40%以下,並以拿下前十大手
機廠訂單為目標,希望每家客戶占營收比在25%以下。
據了解,介面去年積極搶單,並從其他觸控面板廠,拿下三星的
觸控面板訂單,三星占介面去年營收比高達50%至60%,第二大客
戶為宏達電,占比約15%,群創占比在5%以下。
為了積極擴展新客戶,介面已經送樣大尺寸觸控面板的新產品給
LG,預期在下半年將可以順利取得訂單。目前電阻式觸控面板占
介面出貨比約六至七成,電容式約兩到三成,隨著愈來愈多手機
廠採用電容式的面板,電容的出貨比重會愈來愈高。
介面觸控面板的良率在75%至85%,較去年提升了10%以上,隨著
良率大幅改善,將可以提升獲利。介面目前單月產能約250萬片
,規劃產能為500萬至600萬片。
另外,在飛機上的觸控面板市場方面,日本松下占有全球七成的
市場,介面則占松下八成的出貨量,隨著航空產業復甦,飛機上
觸控面板,將可持續貢獻介面的營收。
(3481)等觸控面板訂單之後,今年將開發LG等新客戶。董事長
葉裕洲昨(29)日表示,將努力拿下前十大手機廠的訂單,並把
每一客戶占營收比重降至25%以下。
介面將在4月底前申請上市,最快在7、8月就可以掛牌。去年營收
37.75億元,稅後純益1.6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53元。葉裕洲說
,由於將送件申請上市,無法進一步說明今年的營收與獲利目標。
介面去年陸續引入宏達電與群創等兩大股東,宏達電持有介面約
10%股權,群創則持有介面股權在9.7%。介面昨天舉行股東會,
並改選董監事,宏達電順利取得一席董事。
由於有股東質疑,介面去年單一客戶占營收比重高達57%,風險
太高,葉裕洲說,預期第二、三季,將陸續有新客戶會進來,今
年會努力把最大客戶營收比重降至40%以下,並以拿下前十大手
機廠訂單為目標,希望每家客戶占營收比在25%以下。
據了解,介面去年積極搶單,並從其他觸控面板廠,拿下三星的
觸控面板訂單,三星占介面去年營收比高達50%至60%,第二大客
戶為宏達電,占比約15%,群創占比在5%以下。
為了積極擴展新客戶,介面已經送樣大尺寸觸控面板的新產品給
LG,預期在下半年將可以順利取得訂單。目前電阻式觸控面板占
介面出貨比約六至七成,電容式約兩到三成,隨著愈來愈多手機
廠採用電容式的面板,電容的出貨比重會愈來愈高。
介面觸控面板的良率在75%至85%,較去年提升了10%以上,隨著
良率大幅改善,將可以提升獲利。介面目前單月產能約250萬片
,規劃產能為500萬至600萬片。
另外,在飛機上的觸控面板市場方面,日本松下占有全球七成的
市場,介面則占松下八成的出貨量,隨著航空產業復甦,飛機上
觸控面板,將可持續貢獻介面的營收。
介面光電(3584)取得韓國三星高階手機訂單後,2009年順利打
入智慧型手機領導廠商宏達電供應鏈,相繼又獲得Sony Ericsson,
及中國Smart Phone業者如宇龍酷派、金麗等訂單,伴隨非智慧型
手機都陸續使用觸控面板情勢下,業績維持高檔而不墜。
介面自2009年7月營收登上3.77億元歷史新高後,業績即扶搖
直上,10月營收再創高點3.91億元,12月再刷新達3.96億元,直
逼4億元關卡,累計全年營收38.09億元,較上一年度成長79.06%
。
介面上半年稅後淨利9624萬元,每股純益1.55元。
介面表示,因2008年第四季改弦易轍,深耕電容式觸控面板
,搭上智慧型手機暢銷熱潮,銷售量迭創新高,2009年成功完成
全平面電阻式觸控面板,目前電容式面板產能已大於電阻式。
受傳統電阻式(Film to Glass)觸控面板市場供需失調,2008年價
格大幅調降35%拖累,加上負擔新建二廠開辦費用,導致當年虧
損2.83億元,每股淨損5.52元,介面在2009上半年獲利已大幅降低
累計虧損至6851萬元,在下半年營收倍數成長下,除可彌平帳上
累積虧損外,更可有盈餘產生。介面股價自2010年開盤後,由56
元起漲,隨著2009年12月營收公佈創新高後,股價攀升到72元最
高價,目前股價因受台股回檔衝擊,在61.7元處盤整。
介面表示,觸控面板目前大量被應用在消費性電子產品方面
,如手機、個人導航設備(PND)、及遊戲機等,其中仍以手機為最
主要的市場,手機用觸控面板估計佔整體市場出貨量47%,隨著
更多手機採用觸控面板,預估今年將成長更高,觸控面板不再是
高階智慧型手機的專屬配備,隨著面板價格下滑,也應用在非智
慧型手機(feature phone),且面板尺寸也慢慢大型化,規格在
2.7吋至3.2吋間,該市場需求規模遠大於智慧型手機,促使該公司
業務量呈現滿載。
中國白牌手機市場競爭激烈,價格波動很大,故介面決定轉
向高毛利、客製化的智慧型手機觸控面板市場,因應市場競爭日
趨激烈,化解價格滑落危機,陸續獲得中國知名手機廠訂單。
入智慧型手機領導廠商宏達電供應鏈,相繼又獲得Sony Ericsson,
及中國Smart Phone業者如宇龍酷派、金麗等訂單,伴隨非智慧型
手機都陸續使用觸控面板情勢下,業績維持高檔而不墜。
介面自2009年7月營收登上3.77億元歷史新高後,業績即扶搖
直上,10月營收再創高點3.91億元,12月再刷新達3.96億元,直
逼4億元關卡,累計全年營收38.09億元,較上一年度成長79.06%
。
介面上半年稅後淨利9624萬元,每股純益1.55元。
介面表示,因2008年第四季改弦易轍,深耕電容式觸控面板
,搭上智慧型手機暢銷熱潮,銷售量迭創新高,2009年成功完成
全平面電阻式觸控面板,目前電容式面板產能已大於電阻式。
受傳統電阻式(Film to Glass)觸控面板市場供需失調,2008年價
格大幅調降35%拖累,加上負擔新建二廠開辦費用,導致當年虧
損2.83億元,每股淨損5.52元,介面在2009上半年獲利已大幅降低
累計虧損至6851萬元,在下半年營收倍數成長下,除可彌平帳上
累積虧損外,更可有盈餘產生。介面股價自2010年開盤後,由56
元起漲,隨著2009年12月營收公佈創新高後,股價攀升到72元最
高價,目前股價因受台股回檔衝擊,在61.7元處盤整。
介面表示,觸控面板目前大量被應用在消費性電子產品方面
,如手機、個人導航設備(PND)、及遊戲機等,其中仍以手機為最
主要的市場,手機用觸控面板估計佔整體市場出貨量47%,隨著
更多手機採用觸控面板,預估今年將成長更高,觸控面板不再是
高階智慧型手機的專屬配備,隨著面板價格下滑,也應用在非智
慧型手機(feature phone),且面板尺寸也慢慢大型化,規格在
2.7吋至3.2吋間,該市場需求規模遠大於智慧型手機,促使該公司
業務量呈現滿載。
中國白牌手機市場競爭激烈,價格波動很大,故介面決定轉
向高毛利、客製化的智慧型手機觸控面板市場,因應市場競爭日
趨激烈,化解價格滑落危機,陸續獲得中國知名手機廠訂單。
受到手機出貨進入季節性淡季影響,觸控面板廠12月營收多呈現
走滑,包括泮華日前公布營收下滑近3成,時緯12月營收也減少
約12%,惟介面營收卻逆勢增長逾2成。此外,介面也公告董事會
通過將赴大陸投資設廠事宜。
由於觸控面板應用仍以手機為主,傳統聖誕節過後為手機出貨淡
季,到季節性因素影響,12月多數觸控面板廠營收均呈現衰退走
勢,除洋華外,時緯公布12月營收約為新台幣1.97億元,較11月
衰退約12%,不過與2008年底受到金融海嘯衝擊時的營收相較,
年增率則成長10倍有餘。
受惠於2009年下半業績大幅成長拉抬,時緯2009年全年營收也順
利走出2008底、2009年底的谷底,較2008年成長逾4成,預估
2009年全年有機會達到接近損益兩平的水準。
觸控面板廠第4季營收高點多落在10雪,11、12月則逐月走向淡季
,但是介面12月營收卻逆勢成長,不僅成為2009年全年高點、更
創下歷年單月新高,介面12脫營收3.96億元,較11月成長約22%,
較2008年同期則成長63%,2009年累計營收約為38.09億元,則較
2008年成長近8成。
此外,介面也宣布董事會通過將赴大陸投資設廠的計畫。近年來
由於觸控面板廠相繼赴大陸投資新建生產據點,除了最早登陸的
洋華外,包括時緯等也陸續釋出在大陸建廠的規畫,介面近日則
通過將以1500萬美元為上限,赴大陸資建廠。另外,介面將於3月
29日召開股東常會,並擬進從修訂公司章程及「取得或處分資產
處理程序」等部分條文,以及改選董事監等議案。
走滑,包括泮華日前公布營收下滑近3成,時緯12月營收也減少
約12%,惟介面營收卻逆勢增長逾2成。此外,介面也公告董事會
通過將赴大陸投資設廠事宜。
由於觸控面板應用仍以手機為主,傳統聖誕節過後為手機出貨淡
季,到季節性因素影響,12月多數觸控面板廠營收均呈現衰退走
勢,除洋華外,時緯公布12月營收約為新台幣1.97億元,較11月
衰退約12%,不過與2008年底受到金融海嘯衝擊時的營收相較,
年增率則成長10倍有餘。
受惠於2009年下半業績大幅成長拉抬,時緯2009年全年營收也順
利走出2008底、2009年底的谷底,較2008年成長逾4成,預估
2009年全年有機會達到接近損益兩平的水準。
觸控面板廠第4季營收高點多落在10雪,11、12月則逐月走向淡季
,但是介面12月營收卻逆勢成長,不僅成為2009年全年高點、更
創下歷年單月新高,介面12脫營收3.96億元,較11月成長約22%,
較2008年同期則成長63%,2009年累計營收約為38.09億元,則較
2008年成長近8成。
此外,介面也宣布董事會通過將赴大陸投資設廠的計畫。近年來
由於觸控面板廠相繼赴大陸投資新建生產據點,除了最早登陸的
洋華外,包括時緯等也陸續釋出在大陸建廠的規畫,介面近日則
通過將以1500萬美元為上限,赴大陸資建廠。另外,介面將於3月
29日召開股東常會,並擬進從修訂公司章程及「取得或處分資產
處理程序」等部分條文,以及改選董事監等議案。
聯陽半導體(3014)四合一至今屆滿一年,總經理林弘堯表
示,合併的第一年先求內部穩定為主,今年開始,聯陽除了將會
有結構性調薪外,也將是聯陽準備一年之後,開始衝刺的一年。
林弘堯認為,今年聯陽的PC及記憶體相關將呈現穩定成長,
新產品電容式觸控IC及HDMI晶片將是成長最大的區塊,估計今年
度聯陽全年的營業額將至少有20%到30%以上的成長幅度,今年
對聯陽來說將是蓄勢待發的一年。以下是記者專訪摘要。
問:聯陽四合一剛好屆滿一年,一年來聯陽有何不同?
答:聯陽從去年1月1日合併聯盛、晶瀚及繪展以來,剛好滿
一年,這一年,聯陽最顯著的改變首先在產品線上,以前聯陽產
品線應用幾乎都集中在PC上面,經過四合一之後,由於加入聯盛
的記憶體控制IC、以及晶翰在數位電視相關的產品,聯陽加入許
多消費性電子相關應用,所以產品線更加寬廣。另外,人力的素
質也相對提升,目前聯陽在SOC及類比Power的人才也比先前增加
很多。
問:2010年在組織或人力上會有調整嗎?
答:合併前聯陽員工約有210人,合併後到目前為止員工人
數為530人左右,合併的第一年,主要以內部融合為主,所以是從
先求穩定,基本上變動並不大。不過整個合併已經屆滿一年,因
此今(2010)年起,將會開始做一些調整,首先如果表現沒有競
爭力的產品線就會開始做調整。
同時,由於過去兩年都沒有調薪,因此2010年將展開結構性
的調薪計畫,如果表現好的員工,將有機會調薪10%甚至20%以
上。
問:聯陽經過四合一之後,產品線很廣,不過對投資人來說
很容易「失焦」,請問總經理明年最具成長性的產品是什麼?
答:PC的比重目前很高,這部分今年還會成長,不過因價格
會掉,所以今年表現將是穩定,而記憶體控制IC部分,由於市場
持續在成長,所以今年將隨著市場的腳步持續成長。至於新產品
部分,今年電容式觸控IC以及Videolink等多媒體產品將是成長幅度
最大的區塊。
問:觸控IC及多媒體產品今年出貨量有多大?
答:在電容式觸控IC的部分,目前與勝華、洋華、介面等
模組廠開始合作,同時也取得中國白牌手機的訂單,今年第1季將
開始大量出貨,估計今年的出貨量將至少有5到6百萬顆以上,估
計將貢獻今年營業額大約2億元以上。而Videolink部分,其中HDMI
接收及發送晶片,去年單月出貨量平均約50萬顆,去年整年度出
貨量約450萬到500萬顆,估計此部分今年的出貨量將至少成長
30%到50%以上。客戶的部分,目前HDMI晶片主要出貨給
Mediaplayer相關客戶,監視器及TV的客戶將是今年努力的重點。
問:新產品將在今年出現貢獻,請問今年產品線占營收比重
的變化?今年營收成長目標?
答:目前聯陽營收中,PC相關大約占80%到82%,而記憶體
相關大約30%到33%,因此POWER、多媒體或是TV接收晶片等
大約占整體營收的15%左右,今年起,由於包括觸控IC及多媒體
產品出貨量將放大,因此今年預計PC相關及記憶體部分占營收比
重將降至70%以下,其他的產品線將從原先的15%提升到25%到
30%左右,而在既有產品穩定成長,加上新產品的挹注下,今年
聯陽的營業額將至少比去年成長25%到30%以上。
示,合併的第一年先求內部穩定為主,今年開始,聯陽除了將會
有結構性調薪外,也將是聯陽準備一年之後,開始衝刺的一年。
林弘堯認為,今年聯陽的PC及記憶體相關將呈現穩定成長,
新產品電容式觸控IC及HDMI晶片將是成長最大的區塊,估計今年
度聯陽全年的營業額將至少有20%到30%以上的成長幅度,今年
對聯陽來說將是蓄勢待發的一年。以下是記者專訪摘要。
問:聯陽四合一剛好屆滿一年,一年來聯陽有何不同?
答:聯陽從去年1月1日合併聯盛、晶瀚及繪展以來,剛好滿
一年,這一年,聯陽最顯著的改變首先在產品線上,以前聯陽產
品線應用幾乎都集中在PC上面,經過四合一之後,由於加入聯盛
的記憶體控制IC、以及晶翰在數位電視相關的產品,聯陽加入許
多消費性電子相關應用,所以產品線更加寬廣。另外,人力的素
質也相對提升,目前聯陽在SOC及類比Power的人才也比先前增加
很多。
問:2010年在組織或人力上會有調整嗎?
答:合併前聯陽員工約有210人,合併後到目前為止員工人
數為530人左右,合併的第一年,主要以內部融合為主,所以是從
先求穩定,基本上變動並不大。不過整個合併已經屆滿一年,因
此今(2010)年起,將會開始做一些調整,首先如果表現沒有競
爭力的產品線就會開始做調整。
同時,由於過去兩年都沒有調薪,因此2010年將展開結構性
的調薪計畫,如果表現好的員工,將有機會調薪10%甚至20%以
上。
問:聯陽經過四合一之後,產品線很廣,不過對投資人來說
很容易「失焦」,請問總經理明年最具成長性的產品是什麼?
答:PC的比重目前很高,這部分今年還會成長,不過因價格
會掉,所以今年表現將是穩定,而記憶體控制IC部分,由於市場
持續在成長,所以今年將隨著市場的腳步持續成長。至於新產品
部分,今年電容式觸控IC以及Videolink等多媒體產品將是成長幅度
最大的區塊。
問:觸控IC及多媒體產品今年出貨量有多大?
答:在電容式觸控IC的部分,目前與勝華、洋華、介面等
模組廠開始合作,同時也取得中國白牌手機的訂單,今年第1季將
開始大量出貨,估計今年的出貨量將至少有5到6百萬顆以上,估
計將貢獻今年營業額大約2億元以上。而Videolink部分,其中HDMI
接收及發送晶片,去年單月出貨量平均約50萬顆,去年整年度出
貨量約450萬到500萬顆,估計此部分今年的出貨量將至少成長
30%到50%以上。客戶的部分,目前HDMI晶片主要出貨給
Mediaplayer相關客戶,監視器及TV的客戶將是今年努力的重點。
問:新產品將在今年出現貢獻,請問今年產品線占營收比重
的變化?今年營收成長目標?
答:目前聯陽營收中,PC相關大約占80%到82%,而記憶體
相關大約30%到33%,因此POWER、多媒體或是TV接收晶片等
大約占整體營收的15%左右,今年起,由於包括觸控IC及多媒體
產品出貨量將放大,因此今年預計PC相關及記憶體部分占營收比
重將降至70%以下,其他的產品線將從原先的15%提升到25%到
30%左右,而在既有產品穩定成長,加上新產品的挹注下,今年
聯陽的營業額將至少比去年成長25%到30%以上。
隨著觸控面板市場需求大幅成長,加上成本下滑趨勢,台系觸控
面板廠紛加快腳步赴大陸設廠,除最早到大陸設廠的洋華,2009
年起熒茂亦逐漸將觸控面板生產重心轉移到大陸據點,加上日前
宣布在蘇州設廠的達虹,以及近期金仁寶集團旗下觸控面板廠時
緯亦宣布將赴昆山設廠,顯示觸控面板廠登陸擴廠已成為不可擋
的趨勢。
過去台觸控面板廠由於規模小,多數均以台灣廠產能為主,
2007~2008年市場需求雖大幅成長,括介面、時緯及熒茂等擴產
,亦均以台灣廠區擴充為主,但隨著手機等可攜式手持式裝置應
用觸控面板趨勢興起,加上低成本要求,使得2009年起觸控面板
廠紛加緊腳登陸設廠。
由於觸控面板生產線與面板後段模組製程相似,需要相當多人力
資源,其最重要獲利關鍵之一於良率,在貼合、檢校方面製程亦
相當倚賴人力管理,因此,隨著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大陸地區相
對便宜的土地、廠房及人力,成為觸控面板廠擴廠首選。
熒茂2009年起開始將觸控面生產線從高雄轉移到無鍚,時緯原本
生產線均集中在桃園平鎮,近期也宣布將赴昆山設廠,時緯日前
公告將在大陸昆山新設觸控面板廠,名稱暫定為時緯科技(昆山),
該廠亦是時緯第1個位於大陸的生產據點。
不過,赴大陸設廠亦存在風險,包括洋華、熒茂等在大陸設廠之
初,均傳出在當地人力管理不順,使得生產良率受到影響。其中
,洋午因登陸較早,經過磨合期後,現階段整體生產重心均已落
在大陸,且良率方面亦優於業界;熒茂於2009年初將高雄生產線
轉至無鍚廠,下半年已漸入佳境,業績開始衝高。
台面板廠目前生產據點布局,洋華除台灣觀音廠外,在大陸有3
座廠,包括位於華南地區惠州廠及平湖2廠,另外,為分散生產
據點集中大陸風險,洋華越南廠已於2009年第4季啟動量產;熒茂
原本生產線分別位於高雄及無鍚,2009年起已全部轉移集中在無
鍚廠。
此外,達虹日前宣布在蘇州設廠,由於蘇州為友達在大陸華東地
區生產重鎮,有助於隸屬於友達集團的達虹統一管理人力資源,
達虹蘇州廠以生產觸控面板模組主,產能將於2010年逐步開出;
至於近日宣布赴大陸設廠的時緯,落腳昆山亦是因為仁寶生產重
鎮位於昆山,將有助於生產線人力資源分配及管理。
面板廠紛加快腳步赴大陸設廠,除最早到大陸設廠的洋華,2009
年起熒茂亦逐漸將觸控面板生產重心轉移到大陸據點,加上日前
宣布在蘇州設廠的達虹,以及近期金仁寶集團旗下觸控面板廠時
緯亦宣布將赴昆山設廠,顯示觸控面板廠登陸擴廠已成為不可擋
的趨勢。
過去台觸控面板廠由於規模小,多數均以台灣廠產能為主,
2007~2008年市場需求雖大幅成長,括介面、時緯及熒茂等擴產
,亦均以台灣廠區擴充為主,但隨著手機等可攜式手持式裝置應
用觸控面板趨勢興起,加上低成本要求,使得2009年起觸控面板
廠紛加緊腳登陸設廠。
由於觸控面板生產線與面板後段模組製程相似,需要相當多人力
資源,其最重要獲利關鍵之一於良率,在貼合、檢校方面製程亦
相當倚賴人力管理,因此,隨著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大陸地區相
對便宜的土地、廠房及人力,成為觸控面板廠擴廠首選。
熒茂2009年起開始將觸控面生產線從高雄轉移到無鍚,時緯原本
生產線均集中在桃園平鎮,近期也宣布將赴昆山設廠,時緯日前
公告將在大陸昆山新設觸控面板廠,名稱暫定為時緯科技(昆山),
該廠亦是時緯第1個位於大陸的生產據點。
不過,赴大陸設廠亦存在風險,包括洋華、熒茂等在大陸設廠之
初,均傳出在當地人力管理不順,使得生產良率受到影響。其中
,洋午因登陸較早,經過磨合期後,現階段整體生產重心均已落
在大陸,且良率方面亦優於業界;熒茂於2009年初將高雄生產線
轉至無鍚廠,下半年已漸入佳境,業績開始衝高。
台面板廠目前生產據點布局,洋華除台灣觀音廠外,在大陸有3
座廠,包括位於華南地區惠州廠及平湖2廠,另外,為分散生產
據點集中大陸風險,洋華越南廠已於2009年第4季啟動量產;熒茂
原本生產線分別位於高雄及無鍚,2009年起已全部轉移集中在無
鍚廠。
此外,達虹日前宣布在蘇州設廠,由於蘇州為友達在大陸華東地
區生產重鎮,有助於隸屬於友達集團的達虹統一管理人力資源,
達虹蘇州廠以生產觸控面板模組主,產能將於2010年逐步開出;
至於近日宣布赴大陸設廠的時緯,落腳昆山亦是因為仁寶生產重
鎮位於昆山,將有助於生產線人力資源分配及管理。
2009年觸控手機雖為熱門商品,但年底感恩節以及聖誕節出貨旺
季已過,觸控面板廠11月營收相繼下跌約1~2成,繼洋華公布11
月營收月減9%之後,2009年開始大量供俞全面面電阻以及電容式
觸控、出貨也相當熱絡的介面及時緯,11月營收公布,也分別較
10月下滑約17%及12%。
雖然11月營收紛紛走跌,不過由於觸控面板佔手機市場的滲透率
依然節節攀升,並成為2009~2010年手機最熱門的應用,因此
2010年對各家觸控面板廠的營收挹注以及業績帶動效益,依然相
當可觀。
日前台灣觸控面板龍頭廠洋華公布11月營收約新台幣14.13億元,
較10月的單月歷史高峰下滑約9%。隨著洋華營收下滑,介面、時
緯10月公布11月營收,介面11月營收約為3.24億元,較10月減少
約17%,相較2008年同期則成長近3成;時緯自2009年下半開始,
觸控面板出貨出現爆發性成長,11月營收約為2.25億元,雖然較
10月減少12%,但較2008年同期依然成長高達195%。
另外,熒茂由於2009年大舉將觸控面板生產據點移往大陸,加上
合併營收公時間較晚,因此缺乏11月可比較數字,不過受夷於觸
控手機需求火熱,熒茂下半年營收也國現逐月走升態勢,9及10月
單月合併營收水準均達2億元以上,10月合併營收約為2.06億元
,累計1~10月合併營收約為17.27億元,較2008年同期小幅成長約
5%。
季已過,觸控面板廠11月營收相繼下跌約1~2成,繼洋華公布11
月營收月減9%之後,2009年開始大量供俞全面面電阻以及電容式
觸控、出貨也相當熱絡的介面及時緯,11月營收公布,也分別較
10月下滑約17%及12%。
雖然11月營收紛紛走跌,不過由於觸控面板佔手機市場的滲透率
依然節節攀升,並成為2009~2010年手機最熱門的應用,因此
2010年對各家觸控面板廠的營收挹注以及業績帶動效益,依然相
當可觀。
日前台灣觸控面板龍頭廠洋華公布11月營收約新台幣14.13億元,
較10月的單月歷史高峰下滑約9%。隨著洋華營收下滑,介面、時
緯10月公布11月營收,介面11月營收約為3.24億元,較10月減少
約17%,相較2008年同期則成長近3成;時緯自2009年下半開始,
觸控面板出貨出現爆發性成長,11月營收約為2.25億元,雖然較
10月減少12%,但較2008年同期依然成長高達195%。
另外,熒茂由於2009年大舉將觸控面板生產據點移往大陸,加上
合併營收公時間較晚,因此缺乏11月可比較數字,不過受夷於觸
控手機需求火熱,熒茂下半年營收也國現逐月走升態勢,9及10月
單月合併營收水準均達2億元以上,10月合併營收約為2.06億元
,累計1~10月合併營收約為17.27億元,較2008年同期小幅成長約
5%。
市場展望轉佳,廠商再掀科技類股掛牌熱。由經濟部工業局審查
的科技類股審查案,本月排隊待審家數高達七家,逼近去年全年
總和,為近五年來最踴躍的盛況,顯示廠商看好明年經濟復甦及
資本市場表現。
據了解,除已獲工業局審查通過,拿到初步上市櫃門票的亞諾法
、宏瀨、介面、廣鎵及景岳外,在工業局排隊待審的廠商還有奇
美電轉投資的CCFL廠啟耀,以及太陽能上游矽晶圓廠達能等。
金融海嘯過後,下半年經濟情勢轉佳,明年市場展望又將好轉,
廠商對申請上市櫃態度轉趨積極,工業局10月和11月分別審查通
過的面板設備廠暨動力鋰電池正極材料廠宏瀨、神達集團觸控面
板廠介面、發光二極體(LED)磊晶廠廣鎵的申請案,三家廠商
最快明年上半年掛牌上市櫃。生技廠景岳上月底也通過科技類股
審查,將由上櫃轉上市。
工業局官員表示,去年底金融海嘯來襲,拖累全球股市表現,興
櫃廠商對於掛牌上市櫃紛紛打起退堂鼓,不少廠商甚至宣布暫緩
上市櫃。今年上半年申請科技類股上市櫃並獲通過的廠商,僅IC
設計公司通嘉,以及即將在年底掛牌上市的生技廠亞諾法。
不過步入10月後,廠商開始踴躍申請採科技類股上市櫃,累積排
隊待審案件數多達七家,且廠商均希望能在今年底前完成審查作
業,以便明年順利掛牌上市櫃。工業局因此加快腳步,本月加開
多場審查會。
若這七家廠商順利通過審查,今年由工業局審查通過的科技類股
上市櫃案,將會多達12家,相較去97年的八件、96年六件、95年
10件、94年二件的情況,是近五年來最熱絡的一年,廠商多以申
請上市為主。
工業局表示,在廠商申請案審查通過前,不便說明廠商名稱,但
今年確實是較異常的一年,尤其是年底突然暴增的遞件數,為往
年少見,將會加快審查腳步;審查通過後,將出具審查同意函,
轉給證交所或櫃買中心進行第二階段審查。
的科技類股審查案,本月排隊待審家數高達七家,逼近去年全年
總和,為近五年來最踴躍的盛況,顯示廠商看好明年經濟復甦及
資本市場表現。
據了解,除已獲工業局審查通過,拿到初步上市櫃門票的亞諾法
、宏瀨、介面、廣鎵及景岳外,在工業局排隊待審的廠商還有奇
美電轉投資的CCFL廠啟耀,以及太陽能上游矽晶圓廠達能等。
金融海嘯過後,下半年經濟情勢轉佳,明年市場展望又將好轉,
廠商對申請上市櫃態度轉趨積極,工業局10月和11月分別審查通
過的面板設備廠暨動力鋰電池正極材料廠宏瀨、神達集團觸控面
板廠介面、發光二極體(LED)磊晶廠廣鎵的申請案,三家廠商
最快明年上半年掛牌上市櫃。生技廠景岳上月底也通過科技類股
審查,將由上櫃轉上市。
工業局官員表示,去年底金融海嘯來襲,拖累全球股市表現,興
櫃廠商對於掛牌上市櫃紛紛打起退堂鼓,不少廠商甚至宣布暫緩
上市櫃。今年上半年申請科技類股上市櫃並獲通過的廠商,僅IC
設計公司通嘉,以及即將在年底掛牌上市的生技廠亞諾法。
不過步入10月後,廠商開始踴躍申請採科技類股上市櫃,累積排
隊待審案件數多達七家,且廠商均希望能在今年底前完成審查作
業,以便明年順利掛牌上市櫃。工業局因此加快腳步,本月加開
多場審查會。
若這七家廠商順利通過審查,今年由工業局審查通過的科技類股
上市櫃案,將會多達12家,相較去97年的八件、96年六件、95年
10件、94年二件的情況,是近五年來最熱絡的一年,廠商多以申
請上市為主。
工業局表示,在廠商申請案審查通過前,不便說明廠商名稱,但
今年確實是較異常的一年,尤其是年底突然暴增的遞件數,為往
年少見,將會加快審查腳步;審查通過後,將出具審查同意函,
轉給證交所或櫃買中心進行第二階段審查。
根據OTC統計顯示,在截至18日的近一個月20個交易日平均
價中,多達15檔興櫃股票交易價格站上100元,表現不比上市、櫃
股票遜色,其中以太陽能導電漿為主業的碩禾(3691),昨(19
)日更以294.73元成交創新高,最後成交價為286元,成為興櫃股
王。
碩禾10月營收達1.02億元,比去年同月大幅成長270.86%,
累計前10月營收達5.31億元,成長幅度更是驚人,高達1796%,
關鍵完全拜太陽能商機重新崛起之賜。
在興櫃市場百元俱樂部中,原本均價109元,排行第12的KY
馬光(4139,馬光保健控股),係以中醫門診治療服務、保健品
及醫療美容、各項醫療訓練課程及諮詢之台商返台掛牌公司,股
價18日跌破百元大關僅剩89.8元,19日買進價僅剩89.3元,賣出
價格高掛94元,交易冷清無人成交。
但排名第15的生技股—亞諾法(4133)則頗受投資人青睞,
19日以113.5元成交,比18日上漲7.53元,顯示在HN1疫情肆虐之
際,以製造抗體為主的亞諾法,搭上生技概念股列車,股價開始
飆破百元。
不過,因屬高價股,百元俱樂部的成交量均無法列入每日成
交熱門股前10大之列,值得投資人留意。
根據OTC統計顯示,19日成交量排名前10大,包括 統寶
(3195)2,595張、達虹(8056)2,155張、高鐵(2633)1,354張
、志超(8213)796張、華廣(8213)
780張、泰碩(3338)600張、穩懋(3105)529張、介面
(3584)512張、能元(3127)485張、廣鎵(8199)468張。
價中,多達15檔興櫃股票交易價格站上100元,表現不比上市、櫃
股票遜色,其中以太陽能導電漿為主業的碩禾(3691),昨(19
)日更以294.73元成交創新高,最後成交價為286元,成為興櫃股
王。
碩禾10月營收達1.02億元,比去年同月大幅成長270.86%,
累計前10月營收達5.31億元,成長幅度更是驚人,高達1796%,
關鍵完全拜太陽能商機重新崛起之賜。
在興櫃市場百元俱樂部中,原本均價109元,排行第12的KY
馬光(4139,馬光保健控股),係以中醫門診治療服務、保健品
及醫療美容、各項醫療訓練課程及諮詢之台商返台掛牌公司,股
價18日跌破百元大關僅剩89.8元,19日買進價僅剩89.3元,賣出
價格高掛94元,交易冷清無人成交。
但排名第15的生技股—亞諾法(4133)則頗受投資人青睞,
19日以113.5元成交,比18日上漲7.53元,顯示在HN1疫情肆虐之
際,以製造抗體為主的亞諾法,搭上生技概念股列車,股價開始
飆破百元。
不過,因屬高價股,百元俱樂部的成交量均無法列入每日成
交熱門股前10大之列,值得投資人留意。
根據OTC統計顯示,19日成交量排名前10大,包括 統寶
(3195)2,595張、達虹(8056)2,155張、高鐵(2633)1,354張
、志超(8213)796張、華廣(8213)
780張、泰碩(3338)600張、穩懋(3105)529張、介面
(3584)512張、能元(3127)485張、廣鎵(8199)468張。
LG電子手機部門最高主管、LG行動通訊公司總經理安承權(
Ahn Seung-kwon)表示,LG過去幾年手機銷售量年成長率均約
20%,明年將至少比今年成長20%。LG今年手機銷售目標是1.2億
支。
LG 已訂下2012年前進全球前三大手機廠商目標,今年9月曾調高
手機出貨量目標至1.2億支,明年等於至少挑戰1.44億支,台灣的
華冠(8101)、聯發科(2454)、洋華(3622)、介面(3584)
都是主要受惠業者,其他如美律(2439)、及成(3095)、欣興
(3037)、華通(2313)等也有小量供貨LG。
為推廣最新的時尚黑標手機「New Chocolate」,LG選在香港舉行
亞洲區發表會,對第四代巧克力機銷售表現寄予厚望。LG台灣董
事長白明源說,第一代巧克力機在台灣賣出10萬多支,現在手機
款式選擇更多,希望新巧克力機要突破1萬支水準。
安承權指出,LG目前是全球前三名手機品牌,單季出貨量已跨越
3,000萬支,上季賣出3,160萬支,全球市占率約11%;前三季賣出
約8,400萬支,未來將推出更多元、符合不同消費族群需求的產品
。
LG在台灣的市占率也節節升高,白明源說,今年在台灣的出貨目
標約70萬支,日前已經達陣,明年目標至少成長兩成,手機部門
的營業額要達到1億美元,台灣LG整體營收規模挑戰3億美元,除
手機外,液晶電視、洗衣機等也是重要支柱。
LG發表的新一代巧克力機,是非智慧型手機中、螢幕最大的手機
,修長機身,厚度約1.09公分,正面是全觸控的4吋觸控螢幕,手
機僅側邊有按鍵、設計簡約,具有21:9高解析度螢幕,可同時開
啟雙視窗瀏覽、也方便欣賞寬螢幕影片。
在台灣手機供應鏈方面,目前LG營收比重最高是華冠,超過華冠
營收比重一半。華冠採用聯發科晶片開發LG入門手機,主要銷售
印度等新興市場,形同LG將內部資源配置在高階機種,入門機種
則倚賴外部資源。
據了解,華冠明年接獲的LG訂單超過十款,除入門機種,也承接
中高階機型,明年訂單數量已超過1,000萬支,聯發科也將跟著受
惠。
另外,LG明年的觸控手機比重仍高,據指出,一半以上機型都支
援觸控螢幕。目前LG主要的觸控螢幕供應商有洋華和介面,LG已
占洋華營收比重約三成,明年供貨比重有機會提升。
台灣手機類股4日表現活躍,華寶、及成都攻上漲停板,LG手機
概念股包括華冠、聯發科、洋華、美律、欣興、華通也都收紅。
Ahn Seung-kwon)表示,LG過去幾年手機銷售量年成長率均約
20%,明年將至少比今年成長20%。LG今年手機銷售目標是1.2億
支。
LG 已訂下2012年前進全球前三大手機廠商目標,今年9月曾調高
手機出貨量目標至1.2億支,明年等於至少挑戰1.44億支,台灣的
華冠(8101)、聯發科(2454)、洋華(3622)、介面(3584)
都是主要受惠業者,其他如美律(2439)、及成(3095)、欣興
(3037)、華通(2313)等也有小量供貨LG。
為推廣最新的時尚黑標手機「New Chocolate」,LG選在香港舉行
亞洲區發表會,對第四代巧克力機銷售表現寄予厚望。LG台灣董
事長白明源說,第一代巧克力機在台灣賣出10萬多支,現在手機
款式選擇更多,希望新巧克力機要突破1萬支水準。
安承權指出,LG目前是全球前三名手機品牌,單季出貨量已跨越
3,000萬支,上季賣出3,160萬支,全球市占率約11%;前三季賣出
約8,400萬支,未來將推出更多元、符合不同消費族群需求的產品
。
LG在台灣的市占率也節節升高,白明源說,今年在台灣的出貨目
標約70萬支,日前已經達陣,明年目標至少成長兩成,手機部門
的營業額要達到1億美元,台灣LG整體營收規模挑戰3億美元,除
手機外,液晶電視、洗衣機等也是重要支柱。
LG發表的新一代巧克力機,是非智慧型手機中、螢幕最大的手機
,修長機身,厚度約1.09公分,正面是全觸控的4吋觸控螢幕,手
機僅側邊有按鍵、設計簡約,具有21:9高解析度螢幕,可同時開
啟雙視窗瀏覽、也方便欣賞寬螢幕影片。
在台灣手機供應鏈方面,目前LG營收比重最高是華冠,超過華冠
營收比重一半。華冠採用聯發科晶片開發LG入門手機,主要銷售
印度等新興市場,形同LG將內部資源配置在高階機種,入門機種
則倚賴外部資源。
據了解,華冠明年接獲的LG訂單超過十款,除入門機種,也承接
中高階機型,明年訂單數量已超過1,000萬支,聯發科也將跟著受
惠。
另外,LG明年的觸控手機比重仍高,據指出,一半以上機型都支
援觸控螢幕。目前LG主要的觸控螢幕供應商有洋華和介面,LG已
占洋華營收比重約三成,明年供貨比重有機會提升。
台灣手機類股4日表現活躍,華寶、及成都攻上漲停板,LG手機
概念股包括華冠、聯發科、洋華、美律、欣興、華通也都收紅。
友達(2409)旗下子公司達虹(8056)9月取代介面公司(3584)
躍為興櫃市場的人氣王,9月單月成交金額高達20.96億元,昨日成
交額1.86億元,仍是單日交易之冠。
興櫃8月交易人氣王是介面公司,但9月交易金額卻落至第十名,
由友達旗下的達虹取代。達虹前身為彩色濾光片廠劍度,友達入
主後積極跨入觸控面板市場,今年6月通過微軟Win 7認證,推出
12.1吋多點觸控面板,搶攻小筆電市場。
達虹下半年觸控面板業務快速成長,大尺寸觸控面板開始出貨,
9月觸控面板產品營收已超過1億元,占營收比重超過二成。展望
第四季,觸控面板業務單月營收約1億至1.5億元,占比約20%至
25%。
達虹今年上半年每股虧損0.38元,不過近期卻躍為興櫃人氣王,
昨(13)日在興櫃交易金額達1.86億元仍排名第一,興櫃成交價
達25.7元,創下波段新高。
興櫃股王瑞鼎(3592)9月成交金額排名第二,不過10月來股價較
疲弱,昨日股價已跌破200元,成交價為199元。
高鐵9月因政府有意出手搶救而激勵成交量大增,法人表示,高鐵
長時期營運虧損,傳出政府公股將接手,虧損倒閉危機解除,未
來有利與聯貸銀行斡旋降息,有助虧損縮減,激勵高鐵興櫃股價
爆量大漲。
電動車題材概念股—長園科(8038)、能元(3127)、宏瀨(3616
),雖然上半年都繳出虧損的成績單,不過仍受投資人青睞,主
要是未來能源電動車所需電池量相當可觀,加上各國政府對該產
業高度重視,甚至予以補助,使得股價漲勢,已脫離獲利基本面。
法人指出,目前已送件申請上市或上櫃個股,如州巧(3543)、
志超 (8213),即將掛牌的谷崧(3607)等,除有獲利基本面題
材支撐。
躍為興櫃市場的人氣王,9月單月成交金額高達20.96億元,昨日成
交額1.86億元,仍是單日交易之冠。
興櫃8月交易人氣王是介面公司,但9月交易金額卻落至第十名,
由友達旗下的達虹取代。達虹前身為彩色濾光片廠劍度,友達入
主後積極跨入觸控面板市場,今年6月通過微軟Win 7認證,推出
12.1吋多點觸控面板,搶攻小筆電市場。
達虹下半年觸控面板業務快速成長,大尺寸觸控面板開始出貨,
9月觸控面板產品營收已超過1億元,占營收比重超過二成。展望
第四季,觸控面板業務單月營收約1億至1.5億元,占比約20%至
25%。
達虹今年上半年每股虧損0.38元,不過近期卻躍為興櫃人氣王,
昨(13)日在興櫃交易金額達1.86億元仍排名第一,興櫃成交價
達25.7元,創下波段新高。
興櫃股王瑞鼎(3592)9月成交金額排名第二,不過10月來股價較
疲弱,昨日股價已跌破200元,成交價為199元。
高鐵9月因政府有意出手搶救而激勵成交量大增,法人表示,高鐵
長時期營運虧損,傳出政府公股將接手,虧損倒閉危機解除,未
來有利與聯貸銀行斡旋降息,有助虧損縮減,激勵高鐵興櫃股價
爆量大漲。
電動車題材概念股—長園科(8038)、能元(3127)、宏瀨(3616
),雖然上半年都繳出虧損的成績單,不過仍受投資人青睞,主
要是未來能源電動車所需電池量相當可觀,加上各國政府對該產
業高度重視,甚至予以補助,使得股價漲勢,已脫離獲利基本面。
法人指出,目前已送件申請上市或上櫃個股,如州巧(3543)、
志超 (8213),即將掛牌的谷崧(3607)等,除有獲利基本面題
材支撐。
9月興櫃市場交易排行榜前10大大洗牌,友達集團達虹(8056)
與瑞鼎(3592)囊括冠、亞軍,高鐵(2633)在政府介入下也首度躋
身其中。
據櫃買中心統計資料顯示,8月成交金額排行第一名為觸控面
板的介面(3584),在9月滑落至第10名,外資買盤近來縮手,股
價從今年最低點8.3元上攻,8月股價橫向盤整在64元至68元間,9
月雖然財報公佈轉虧為盈,每股純益1.55元,但相對其它個股題
材更具有想像空間下,導致該股成交量滑落為9月第10名。
高鐵因政府接收,董事長改為官派,市場預期高鐵財務狀況
在政府強力介入奧援下可獲得改善,使大批買單湧入,9月初股價
3.5元,在9月底股價已回升至4.45元,單月漲幅27%,雖上半年每
股虧損0.58元,不過BOT案幾乎是由政府主導下,投資人信心大為
恢復,使該股9月份成交量擠進前8大。
電動車題材概念股—長園科(8038)、能元(3127)、宏瀨(3616)
,雖上半年財報都是赤字,但股價卻很受投資人青睞,主要是未
來能源電動車所需電池量,相當可觀,如一部電動車需要5000顆
至8000顆電池,且各國政府對該產業高度重視,甚至予以補助,
使得股價漲勢,已脫離獲利基本面。
法人指出,已送件申請上市或上櫃個股,如州巧(3543)、
志超(8213),即將掛牌谷崧(3607),除有獲利基本面題材支撐
,加上掛牌後,與上市櫃同類股具有比價效應,使得投資人也爭
相追逐,送件就是股價上漲重要題材之一。
與瑞鼎(3592)囊括冠、亞軍,高鐵(2633)在政府介入下也首度躋
身其中。
據櫃買中心統計資料顯示,8月成交金額排行第一名為觸控面
板的介面(3584),在9月滑落至第10名,外資買盤近來縮手,股
價從今年最低點8.3元上攻,8月股價橫向盤整在64元至68元間,9
月雖然財報公佈轉虧為盈,每股純益1.55元,但相對其它個股題
材更具有想像空間下,導致該股成交量滑落為9月第10名。
高鐵因政府接收,董事長改為官派,市場預期高鐵財務狀況
在政府強力介入奧援下可獲得改善,使大批買單湧入,9月初股價
3.5元,在9月底股價已回升至4.45元,單月漲幅27%,雖上半年每
股虧損0.58元,不過BOT案幾乎是由政府主導下,投資人信心大為
恢復,使該股9月份成交量擠進前8大。
電動車題材概念股—長園科(8038)、能元(3127)、宏瀨(3616)
,雖上半年財報都是赤字,但股價卻很受投資人青睞,主要是未
來能源電動車所需電池量,相當可觀,如一部電動車需要5000顆
至8000顆電池,且各國政府對該產業高度重視,甚至予以補助,
使得股價漲勢,已脫離獲利基本面。
法人指出,已送件申請上市或上櫃個股,如州巧(3543)、
志超(8213),即將掛牌谷崧(3607),除有獲利基本面題材支撐
,加上掛牌後,與上市櫃同類股具有比價效應,使得投資人也爭
相追逐,送件就是股價上漲重要題材之一。
在興櫃市場上,誰是下一個「洋華光電」?在觸控面板市場
需求愈來愈夯,成為2010年六大明星產業之一,包括介面(3584
)、時緯(3590)、聯享(3678)都被市場視為明日之星。
其中,伴隨洋華股價走揚,外資4月單月買超高達1375張,累
計至今年8月買超張數達1965張,是興櫃觸控面板業者買超冠軍。
第一家觸控面板熒茂光電(4729)2月以13元掛牌上櫃,3個
月內上漲至49.4元;洋華光電(3622)隨即以87元掛牌上市,掛牌
後2個月內股價飆漲至518元,觸控面板業從此聲名大噪。
自2007年Apple發表iPhone及iPod touch以來,在全世界掀起
觸控面板應用新狂潮,包括手機、MP3/MP4播放器、DSC(數位
相機)、PND(衛星導航系統)至UMPC(個人行動電腦等消費
性電子產品),在此風潮與人性化使用者介面趨勢下,均開始採
用觸控技術。
由於iPhone問世帶動觸控面板市場需求火紅,當年吸引中國
約130多家廠商,投入量產中小尺寸傳統電阻式觸控面板,產能
也瞬間暴增,造成市場供過於求,促使中小尺寸觸控面板價格瞬
間跌落35%。
日本、韓國、台灣TFT 面板廠與台灣STN面板模組廠,也投
入觸控面板產業,TFT面板廠如友達、奇美電則投入發展內嵌式
觸控的技術,以期降低成本及提高附加價值, STN面板模組廠如
勝華、全台晶像則選擇開發投產新式觸控面板產品,以期產業轉
型。
再加上原有的專業觸控面板生產廠商有洋華、介面、時緯及
富晶通等,故觸控面板產業競爭更為激烈。
但歷經去年第四季金融海嘯洗禮後,已有許多業者紛紛淡出
此產業,也有業者紛紛轉向提高產品競爭力,今年上半年來業者
均陸續繳出不錯的成績單,如介面走出虧損,從今年2月來陸續
獲得外資青睞。
此外,觸控面板的關鍵組件ITO導電薄膜,量產單層的卓韋光
電及雙層的聯享光電,已經陸續突破日本廠商的技術,產能也將
陸續擴充中,伴隨觸控面板產業的成長,業績將水漲船高。
需求愈來愈夯,成為2010年六大明星產業之一,包括介面(3584
)、時緯(3590)、聯享(3678)都被市場視為明日之星。
其中,伴隨洋華股價走揚,外資4月單月買超高達1375張,累
計至今年8月買超張數達1965張,是興櫃觸控面板業者買超冠軍。
第一家觸控面板熒茂光電(4729)2月以13元掛牌上櫃,3個
月內上漲至49.4元;洋華光電(3622)隨即以87元掛牌上市,掛牌
後2個月內股價飆漲至518元,觸控面板業從此聲名大噪。
自2007年Apple發表iPhone及iPod touch以來,在全世界掀起
觸控面板應用新狂潮,包括手機、MP3/MP4播放器、DSC(數位
相機)、PND(衛星導航系統)至UMPC(個人行動電腦等消費
性電子產品),在此風潮與人性化使用者介面趨勢下,均開始採
用觸控技術。
由於iPhone問世帶動觸控面板市場需求火紅,當年吸引中國
約130多家廠商,投入量產中小尺寸傳統電阻式觸控面板,產能
也瞬間暴增,造成市場供過於求,促使中小尺寸觸控面板價格瞬
間跌落35%。
日本、韓國、台灣TFT 面板廠與台灣STN面板模組廠,也投
入觸控面板產業,TFT面板廠如友達、奇美電則投入發展內嵌式
觸控的技術,以期降低成本及提高附加價值, STN面板模組廠如
勝華、全台晶像則選擇開發投產新式觸控面板產品,以期產業轉
型。
再加上原有的專業觸控面板生產廠商有洋華、介面、時緯及
富晶通等,故觸控面板產業競爭更為激烈。
但歷經去年第四季金融海嘯洗禮後,已有許多業者紛紛淡出
此產業,也有業者紛紛轉向提高產品競爭力,今年上半年來業者
均陸續繳出不錯的成績單,如介面走出虧損,從今年2月來陸續
獲得外資青睞。
此外,觸控面板的關鍵組件ITO導電薄膜,量產單層的卓韋光
電及雙層的聯享光電,已經陸續突破日本廠商的技術,產能也將
陸續擴充中,伴隨觸控面板產業的成長,業績將水漲船高。
介面光電(3584)繼去年取得韓國三星高階手機訂單後,今
年也順利打入國內智慧型手機領導廠商宏達電供應鏈,因該公司
去年第四季改弦易轍,深耕電容式觸控面板,搭上智慧型手機暢
銷熱潮,銷售量高達180萬片,今年成功完成全平面電阻式觸控面
板,今年可望彌平帳上累積虧損。
介面今年前8月營收23.68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16.06%
,上半年稅後淨利9624萬元,每股純益1.55元。
去年受傳統電阻式(Film to Glass)觸控面板市場供需失調,
價格大幅調降35%拖累,加上負擔新建二廠開辦費用,導致去年
虧損2.83億元,每股淨損5.52元,介面上半年獲利已大幅降低累
計虧損至6851萬元,加上下半年旺季到來,預期財務結構將可獲
得改善。
介面指出,明年新機器設備將陸續到位,產能也將開出,因
應觸控面板產業交投熱絡需求。
介面表示,觸控面板目前大量被應用在消費性電子產品方面
,如手機、個人導航設備(PND)、及遊戲機等,其中仍以手機
為最主要的市場。以去年為例,手機用觸控面板估計佔整體市場
出貨量47%,隨著更多手機採用觸控面板,預估今年將成長到
51%。
中國白牌手機市場競爭激烈,價格波動很大,故介面決定轉
向高毛利、客製化的智慧型手機觸控面板市場,因應市場競爭日
趨激烈,化解價格滑落的危機,去年7月即成功取得韓國三星高階
手機訂單,今年再攻下宏達電HTC訂單。
除高階手機外,介面也進軍Netbook搭載觸控面板市場,目前
Windows 7及Android系統將問市,促使Netbook搭載觸控面板可行
性大幅攀升,其中以投射電容式觸控面板最受期待。
目前介面已將電阻式多點觸控解決方案送樣認證中。
介面股本6.33億元,法人股東占43.3%,匡益投資占4.44%、
聯捷投資4.34%及聯訊創投3.88%等,其餘則為大股東和經營團隊
所有。
年也順利打入國內智慧型手機領導廠商宏達電供應鏈,因該公司
去年第四季改弦易轍,深耕電容式觸控面板,搭上智慧型手機暢
銷熱潮,銷售量高達180萬片,今年成功完成全平面電阻式觸控面
板,今年可望彌平帳上累積虧損。
介面今年前8月營收23.68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16.06%
,上半年稅後淨利9624萬元,每股純益1.55元。
去年受傳統電阻式(Film to Glass)觸控面板市場供需失調,
價格大幅調降35%拖累,加上負擔新建二廠開辦費用,導致去年
虧損2.83億元,每股淨損5.52元,介面上半年獲利已大幅降低累
計虧損至6851萬元,加上下半年旺季到來,預期財務結構將可獲
得改善。
介面指出,明年新機器設備將陸續到位,產能也將開出,因
應觸控面板產業交投熱絡需求。
介面表示,觸控面板目前大量被應用在消費性電子產品方面
,如手機、個人導航設備(PND)、及遊戲機等,其中仍以手機
為最主要的市場。以去年為例,手機用觸控面板估計佔整體市場
出貨量47%,隨著更多手機採用觸控面板,預估今年將成長到
51%。
中國白牌手機市場競爭激烈,價格波動很大,故介面決定轉
向高毛利、客製化的智慧型手機觸控面板市場,因應市場競爭日
趨激烈,化解價格滑落的危機,去年7月即成功取得韓國三星高階
手機訂單,今年再攻下宏達電HTC訂單。
除高階手機外,介面也進軍Netbook搭載觸控面板市場,目前
Windows 7及Android系統將問市,促使Netbook搭載觸控面板可行
性大幅攀升,其中以投射電容式觸控面板最受期待。
目前介面已將電阻式多點觸控解決方案送樣認證中。
介面股本6.33億元,法人股東占43.3%,匡益投資占4.44%、
聯捷投資4.34%及聯訊創投3.88%等,其餘則為大股東和經營團隊
所有。
觸控面板雖挾Window 7上市題材,備受市場矚目,但因產業競爭
競烈,洋華(3622)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雖高達9.42元、介面(
3584)每股純益也有1.55元;但時緯與熒茂仍虧損。
投信法人指出,為擴大規模,觸控面板廠家下半年將更殺價搶單
,將衝擊到觸控面板毛利率,隨小尺寸觸控面板業者大者恆大態
勢已漸形成,除洋華、介面外,其餘觸控面板公司仍待突圍。
此外,隨Window 7將觸控面板應用範圍延伸至中大尺寸面板產品
,目前除原先發展觸控面板的廠商,國內包括LCD面板廠友達、
勝華等,以及部分面板零組件廠商都投入生產觸控面板。至於中
大尺寸觸控面板業者如達虹、和鑫,則將視何時拉高良率及客戶
廣度而定。
法人分析,在觸控面板廠家中,目前以洋華產能規模最大,加上
長期與LG、三星、宏達電、夏普等國際大廠配合開發,較早進入
技術門檻較高、產品價格穩定的Touch Window產品,獲利領先業
界。
國內第二觸控大廠介面,則有宏達電、三星訂單加持,上半年營
收大幅成長,但因競爭激烈、成本降低不如預期,毛利率僅
15.64%,不及洋華的一半,使上半年淨利率降至5.9%,每股純益
1.55元,不如法人推估的3.5元。
中大尺寸觸控面板由專業彩色濾光片業者主導,主因彩色濾光片
的產能與觸控面板產能連結,投入成本有限,且彩色濾光片業者
產能設備已接近折舊攤提的中後期,成本較低。
友達表示,旗下達虹已規劃將4.5代線部分的7萬片產能,轉為生
產觸控面板,預估今年底可擴增至100萬片12.1吋觸控面板。由於
與友達配合設計,可加快開發腳步。並藉由友達切入品牌業者惠
普、戴爾等。不過達虹上半年每股仍虧損0.38元。
和鑫目前規劃將彩色濾光片部分產能與觸控面板生產線共用,觸
控面板初期約占15%產能,至明年逐步擴增至45%至55%。和鑫是
以5.3代玻璃基板切割,尺寸較大,生產大尺寸面板具規模經濟效
益,但和鑫上半年的觸控產能有限,出貨量未大幅增加,上半年
每股虧損1.65元。
競烈,洋華(3622)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雖高達9.42元、介面(
3584)每股純益也有1.55元;但時緯與熒茂仍虧損。
投信法人指出,為擴大規模,觸控面板廠家下半年將更殺價搶單
,將衝擊到觸控面板毛利率,隨小尺寸觸控面板業者大者恆大態
勢已漸形成,除洋華、介面外,其餘觸控面板公司仍待突圍。
此外,隨Window 7將觸控面板應用範圍延伸至中大尺寸面板產品
,目前除原先發展觸控面板的廠商,國內包括LCD面板廠友達、
勝華等,以及部分面板零組件廠商都投入生產觸控面板。至於中
大尺寸觸控面板業者如達虹、和鑫,則將視何時拉高良率及客戶
廣度而定。
法人分析,在觸控面板廠家中,目前以洋華產能規模最大,加上
長期與LG、三星、宏達電、夏普等國際大廠配合開發,較早進入
技術門檻較高、產品價格穩定的Touch Window產品,獲利領先業
界。
國內第二觸控大廠介面,則有宏達電、三星訂單加持,上半年營
收大幅成長,但因競爭激烈、成本降低不如預期,毛利率僅
15.64%,不及洋華的一半,使上半年淨利率降至5.9%,每股純益
1.55元,不如法人推估的3.5元。
中大尺寸觸控面板由專業彩色濾光片業者主導,主因彩色濾光片
的產能與觸控面板產能連結,投入成本有限,且彩色濾光片業者
產能設備已接近折舊攤提的中後期,成本較低。
友達表示,旗下達虹已規劃將4.5代線部分的7萬片產能,轉為生
產觸控面板,預估今年底可擴增至100萬片12.1吋觸控面板。由於
與友達配合設計,可加快開發腳步。並藉由友達切入品牌業者惠
普、戴爾等。不過達虹上半年每股仍虧損0.38元。
和鑫目前規劃將彩色濾光片部分產能與觸控面板生產線共用,觸
控面板初期約占15%產能,至明年逐步擴增至45%至55%。和鑫是
以5.3代玻璃基板切割,尺寸較大,生產大尺寸面板具規模經濟效
益,但和鑫上半年的觸控產能有限,出貨量未大幅增加,上半年
每股虧損1.65元。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