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面光電(未)公司新聞
這2年話題正熱、應用方興未艾的觸控面板,自2007年起,約有10
家相關上下游業者登錄興櫃,並計劃在2008年內上市櫃掛牌,但
是遇上這一波金融風暴,投資市場反應冷淡,加上掛牌價格不好
看,原本聲勢浩大的上市櫃大軍,變得異常低調,除了已經通過
上市櫃審議的業者按兵不動外,甚至也有業者撤銷申請,甚至也
有部分業者受到市場不景氣衝擊,業績不如預期,遞延送件時程
。
觸控面板需求火熱,儘管消費市場不景氣,但各種新應用、各項
新產品的推出依然如火如荼,除了品牌手機廠積極推出觸控手機
之外,2009年導入小尺寸筆記型電腦(NB)的風潮,也備受看好,
其他包括手持式導航裝置、遊戲機等應用,也未見退燒,整體觸
控面板市場依然維持成長態勢。
惟原本摩拳擦掌準備掛牌的觸控面板相關業者,2008年下半起卻
突然沒消沒息。原本一度預計可望於2008年內轉上市櫃的觸控面
板相關業者,包括觸控面板廠介面、時緯、熒茂、富晶通、洋華
,以及上游材料包括正達、安可、卓韋、義發等等,其中,除了
介面、時緯、安可等尚未送件,熒茂、洋華、安可等,則已通過
上市櫃審議,但尚未決定掛牌時間;另外富晶通則於12月底突然
宣布撤銷送件申請。使得原本預計將出現觸控面板上市櫃掛牌熱
潮的2008年,最後竟只剩1家率先於2008年4月掛牌的禾瑞亞。
觸控面板廠表示,受到金融風暴影響,整體投資環境相當不景氣
,就算是觸控面板廠業績相較整體環境表現並不遜色,也得不到
應有的掌聲,不景氣使得投資業界態度更保守,在此情況下,並
不是掛牌的好時機。即使早已通過上市櫃審議的業者,目前也都
按兵不動,核准上市櫃的業者,仍有半年左右的猶豫期可以等待
較好機會。
家相關上下游業者登錄興櫃,並計劃在2008年內上市櫃掛牌,但
是遇上這一波金融風暴,投資市場反應冷淡,加上掛牌價格不好
看,原本聲勢浩大的上市櫃大軍,變得異常低調,除了已經通過
上市櫃審議的業者按兵不動外,甚至也有業者撤銷申請,甚至也
有部分業者受到市場不景氣衝擊,業績不如預期,遞延送件時程
。
觸控面板需求火熱,儘管消費市場不景氣,但各種新應用、各項
新產品的推出依然如火如荼,除了品牌手機廠積極推出觸控手機
之外,2009年導入小尺寸筆記型電腦(NB)的風潮,也備受看好,
其他包括手持式導航裝置、遊戲機等應用,也未見退燒,整體觸
控面板市場依然維持成長態勢。
惟原本摩拳擦掌準備掛牌的觸控面板相關業者,2008年下半起卻
突然沒消沒息。原本一度預計可望於2008年內轉上市櫃的觸控面
板相關業者,包括觸控面板廠介面、時緯、熒茂、富晶通、洋華
,以及上游材料包括正達、安可、卓韋、義發等等,其中,除了
介面、時緯、安可等尚未送件,熒茂、洋華、安可等,則已通過
上市櫃審議,但尚未決定掛牌時間;另外富晶通則於12月底突然
宣布撤銷送件申請。使得原本預計將出現觸控面板上市櫃掛牌熱
潮的2008年,最後竟只剩1家率先於2008年4月掛牌的禾瑞亞。
觸控面板廠表示,受到金融風暴影響,整體投資環境相當不景氣
,就算是觸控面板廠業績相較整體環境表現並不遜色,也得不到
應有的掌聲,不景氣使得投資業界態度更保守,在此情況下,並
不是掛牌的好時機。即使早已通過上市櫃審議的業者,目前也都
按兵不動,核准上市櫃的業者,仍有半年左右的猶豫期可以等待
較好機會。
介面:觸控面板良率提升 有助獲利成長 全平面式產品出貨增至7
成 傳統電阻僅剩1成比重
儘管消費性電子產品出貨進入淡季,觸控面板的需求也受到影響
,不過介面光電財務長詹哲見表示,由於下半年高階全平面式電
阻觸控面板出貨成長至佔營收7成比重,加上近期產品良率提升,
因此儘管11月營收較10月歷史高峰衰退逾2成,但是獲利反而較
10月成長。
台灣電阻式觸控面板廠積極轉型切入全平面式產品,2008年下半
開始,包括洋華、介面等,出貨量均開始放大,加上全平面式產
品價格是傳統電阻的好幾倍,在對營收、獲利上的挹注,都遠高
於傳統電阻式觸控面板。9~10月間,在傳統旺季需求的推升下,
包括洋華、介面營收均創下歷史高峰。
惟近期隨著消費性電子產品出貨進入淡季,在智慧型手機等需求
方面,都受到影響,不過詹哲見表示,全平面式產品目前需求仍
然相當好,加上市場上競爭者較少,因此不管價格、獲利都遠高
於傳統電阻式觸控面板。
詹哲見表示,下半年起介面全平面式觸控面板出貨大幅成長,目
前佔營收比重已達7成,電容式觸控面板也佔約2成比重,傳統電
阻式產品僅剩約1成,由於產品結構以高階應用為主,因此儘管
11月營收衰退,但是在獲利方面的表現,反而較10月更佳。
成 傳統電阻僅剩1成比重
儘管消費性電子產品出貨進入淡季,觸控面板的需求也受到影響
,不過介面光電財務長詹哲見表示,由於下半年高階全平面式電
阻觸控面板出貨成長至佔營收7成比重,加上近期產品良率提升,
因此儘管11月營收較10月歷史高峰衰退逾2成,但是獲利反而較
10月成長。
台灣電阻式觸控面板廠積極轉型切入全平面式產品,2008年下半
開始,包括洋華、介面等,出貨量均開始放大,加上全平面式產
品價格是傳統電阻的好幾倍,在對營收、獲利上的挹注,都遠高
於傳統電阻式觸控面板。9~10月間,在傳統旺季需求的推升下,
包括洋華、介面營收均創下歷史高峰。
惟近期隨著消費性電子產品出貨進入淡季,在智慧型手機等需求
方面,都受到影響,不過詹哲見表示,全平面式產品目前需求仍
然相當好,加上市場上競爭者較少,因此不管價格、獲利都遠高
於傳統電阻式觸控面板。
詹哲見表示,下半年起介面全平面式觸控面板出貨大幅成長,目
前佔營收比重已達7成,電容式觸控面板也佔約2成比重,傳統電
阻式產品僅剩約1成,由於產品結構以高階應用為主,因此儘管
11月營收衰退,但是在獲利方面的表現,反而較10月更佳。
受到進入淡季以及整體經濟環境衰退影響,2008年台灣觸控面板
產業情況也與2007年大不同,包括洋華、介面、時緯、熒茂、富
晶通11月業績均出現衰退,其中洋華、介面等大廠衰退幅度分別
約達21%及25%;另外,熒茂、富晶通由於產品結構較多元化,中
大尺寸以及工業用等佔營收一定比重,因此衰退幅度略小。
近年觸控手機需求火熱,吸引許多台灣觸控面板廠加入供貨,不
過由於同質性過高,加上低階產品的門檻非常低,一直是台灣觸
控面板廠的隱憂。加上大陸白牌手機對觸控面板的需求來得快去
得也快,也使得以大陸市場訂單為主的觸控面板廠業績相對不穩
定。
為此,幾乎大多數觸控面板廠均已積極轉切入全平面式產品,並
爭取品牌大廠訂單,2008年下半包括洋華、介面等,均已開始大
量交貨國際品牌大廠。不過由於年底手機市場受到經濟環境衰退
衝擊,預估觸控面板廠營收出貨也將受到影響,儘管10月洋華、
介面仍維持高檔表現,但11月則與中小尺寸面板同步出現衰退,
2008年12月~2009年1月出貨也將持續轉弱。
值此不景氣,介面甫於日前宣布發行新股進行籌資,預計發行
1,200萬股,籌資新台幣1.2億元,不過近日也傳出介面財務長詹哲
見因個人因素請辭離職。
另外,由於觸控面板廠在2007年積極擴產,產線產能大幅擴張,
不過小尺寸低階電阻式觸控面板價格大幅下滑,訂單量又不大,
因此接單也不賺錢,雖然有高單價的全平面式產品撐起營收,但
也傳出各廠產能利用率大幅下滑的訊息,尤其是低階產品產線,
市場也傳出已有觸控面板廠著手進行人力裁減以因應寒冬。
產業情況也與2007年大不同,包括洋華、介面、時緯、熒茂、富
晶通11月業績均出現衰退,其中洋華、介面等大廠衰退幅度分別
約達21%及25%;另外,熒茂、富晶通由於產品結構較多元化,中
大尺寸以及工業用等佔營收一定比重,因此衰退幅度略小。
近年觸控手機需求火熱,吸引許多台灣觸控面板廠加入供貨,不
過由於同質性過高,加上低階產品的門檻非常低,一直是台灣觸
控面板廠的隱憂。加上大陸白牌手機對觸控面板的需求來得快去
得也快,也使得以大陸市場訂單為主的觸控面板廠業績相對不穩
定。
為此,幾乎大多數觸控面板廠均已積極轉切入全平面式產品,並
爭取品牌大廠訂單,2008年下半包括洋華、介面等,均已開始大
量交貨國際品牌大廠。不過由於年底手機市場受到經濟環境衰退
衝擊,預估觸控面板廠營收出貨也將受到影響,儘管10月洋華、
介面仍維持高檔表現,但11月則與中小尺寸面板同步出現衰退,
2008年12月~2009年1月出貨也將持續轉弱。
值此不景氣,介面甫於日前宣布發行新股進行籌資,預計發行
1,200萬股,籌資新台幣1.2億元,不過近日也傳出介面財務長詹哲
見因個人因素請辭離職。
另外,由於觸控面板廠在2007年積極擴產,產線產能大幅擴張,
不過小尺寸低階電阻式觸控面板價格大幅下滑,訂單量又不大,
因此接單也不賺錢,雖然有高單價的全平面式產品撐起營收,但
也傳出各廠產能利用率大幅下滑的訊息,尤其是低階產品產線,
市場也傳出已有觸控面板廠著手進行人力裁減以因應寒冬。
雖然iPod下修手機出貨量,但國內主要觸控面板廠商,包括洋華
(3622)、熒茂(4729)與介面(3584),受惠國內外品牌廠商
的智慧型手機訂單,10月業績紛紛寫下單月歷史新高,帶動第四
季營收持續增溫。
業者指出,目前手機大廠所推的新款智慧型手機,皆把全平面式
(Touch Lens)觸控型面板列為基本規格。由於該類面板為高度
客制化,價格不像傳統四線式電阻觸控面板,極易受市場供需導
致價格急遽下滑。
受惠於全平面式觸控面板出貨增加,帶動洋華與介面兩家廠商,
10月營收雙雙寫下單月新高,因此,下半年觸控面板廠商對於營
收表現顯得相對樂觀。
洋華10月營收達8.59億元,創下單月歷史新高,月增率為27.65%
,累計前十月營收為56.2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倍。洋華主要
客戶包括國內與韓系智慧型手機大廠,包括宏達電、LG、三星等
皆為洋華客戶。
介面10月營收為3.39億元,月增率達52.55%,年增率為26.18%。
前十月營收為16.60%,年增率9.53%。介面上半年營運受到大陸白
牌手機市場急遽萎縮衝擊,客戶訂單流失,上半年每股虧損達
5.92元。
下半年開始扭轉產品結構,目前有七至八成營收比重皆來自智慧
型手機廠商,法人預估,10月單月營運已順利扭虧為盈。
熒茂則受惠於日本新客戶訂單挹注,帶動軍工業用的中、大尺寸
觸控面板出貨增加;而在中小尺寸方面,亦順利出貨至國內品牌
手機與GPS廠商。
在大、小尺寸紛紛有斬獲下,刺激熒茂10月營收達8,100萬元的歷
史新高,月增率為27.93%,年增率為42.26%。累計前十月營收為
6.24億元,年增率為52.08%。
熒茂日前已獲得櫃買中心上櫃審議通過,將於明年第一季掛牌上
櫃。
(3622)、熒茂(4729)與介面(3584),受惠國內外品牌廠商
的智慧型手機訂單,10月業績紛紛寫下單月歷史新高,帶動第四
季營收持續增溫。
業者指出,目前手機大廠所推的新款智慧型手機,皆把全平面式
(Touch Lens)觸控型面板列為基本規格。由於該類面板為高度
客制化,價格不像傳統四線式電阻觸控面板,極易受市場供需導
致價格急遽下滑。
受惠於全平面式觸控面板出貨增加,帶動洋華與介面兩家廠商,
10月營收雙雙寫下單月新高,因此,下半年觸控面板廠商對於營
收表現顯得相對樂觀。
洋華10月營收達8.59億元,創下單月歷史新高,月增率為27.65%
,累計前十月營收為56.2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倍。洋華主要
客戶包括國內與韓系智慧型手機大廠,包括宏達電、LG、三星等
皆為洋華客戶。
介面10月營收為3.39億元,月增率達52.55%,年增率為26.18%。
前十月營收為16.60%,年增率9.53%。介面上半年營運受到大陸白
牌手機市場急遽萎縮衝擊,客戶訂單流失,上半年每股虧損達
5.92元。
下半年開始扭轉產品結構,目前有七至八成營收比重皆來自智慧
型手機廠商,法人預估,10月單月營運已順利扭虧為盈。
熒茂則受惠於日本新客戶訂單挹注,帶動軍工業用的中、大尺寸
觸控面板出貨增加;而在中小尺寸方面,亦順利出貨至國內品牌
手機與GPS廠商。
在大、小尺寸紛紛有斬獲下,刺激熒茂10月營收達8,100萬元的歷
史新高,月增率為27.93%,年增率為42.26%。累計前十月營收為
6.24億元,年增率為52.08%。
熒茂日前已獲得櫃買中心上櫃審議通過,將於明年第一季掛牌上
櫃。
高階手機應用出貨成長 觸控面板廠10月營收勁揚 勝華10月觸控面
板出貨大幅成長逾5成
儘管中小尺寸面板出貨提前在10月出現明顯下滑表現,但台灣觸
控面板廠受惠於高階手機用全平面式電阻觸控面板,導入品牌大
廠供應鏈,因此10月營收表現呈現10~50%不等的成長,甚至有部
分業者創下歷史新高。此外,供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勝華,10月
也受惠於觸控面板出貨大幅成長逾5成,抵銷了面板營收衰退的
衝擊。
在2008年上半以前,台灣中小尺寸面板以及觸控面板營收出貨,
均有相當大的貢獻來自大陸白牌手機,惟隨著大陸白牌手機需求
變動較大,也造成許多中小尺寸面板廠及觸控面板廠營收起伏不
定,近期隨著業者開始積極布局國際手機品牌大廠,且陸續開始
供貨之後,也使得下半年開始,觸控面板出貨維持相對較穩定的
成長。
其中,由於國際品牌大廠需求以較高階的全平面式電阻以及電容
式觸控為主,因此儘管出貨量遠不如傳統電阻,不過對觸控面板
廠的挹注卻相當大。由近期多家觸控面板廠營收成長的情況可見
一斑。其中包括出貨大量轉向全平面式電阻的洋華及介面,10月
營收均創下歷史新高。
不僅洋華月增率達28%,9月基準較小的介面成長率更高達53%,
介面表示,全平面式觸控佔營收比重已逾7成,單面電容式也佔
15%左右,因此整體營收比重均以高單價產品為主,傳統電阻出
貨已降至1成。
另外,以供應iPhone電容式觸控面板為主的勝華,10月觸控面板
營收也大幅成長,估計成長幅度逾5成,由9月的新台幣5億~6億
元,成長至9億元上下的水準,相對於面板本業出貨略微衰退,觸
控產品出貨勁揚的成績,也正好補上面板衰退的幅度,使得勝華
10月業績表現高於預期,也相較同業亮眼。
板出貨大幅成長逾5成
儘管中小尺寸面板出貨提前在10月出現明顯下滑表現,但台灣觸
控面板廠受惠於高階手機用全平面式電阻觸控面板,導入品牌大
廠供應鏈,因此10月營收表現呈現10~50%不等的成長,甚至有部
分業者創下歷史新高。此外,供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勝華,10月
也受惠於觸控面板出貨大幅成長逾5成,抵銷了面板營收衰退的
衝擊。
在2008年上半以前,台灣中小尺寸面板以及觸控面板營收出貨,
均有相當大的貢獻來自大陸白牌手機,惟隨著大陸白牌手機需求
變動較大,也造成許多中小尺寸面板廠及觸控面板廠營收起伏不
定,近期隨著業者開始積極布局國際手機品牌大廠,且陸續開始
供貨之後,也使得下半年開始,觸控面板出貨維持相對較穩定的
成長。
其中,由於國際品牌大廠需求以較高階的全平面式電阻以及電容
式觸控為主,因此儘管出貨量遠不如傳統電阻,不過對觸控面板
廠的挹注卻相當大。由近期多家觸控面板廠營收成長的情況可見
一斑。其中包括出貨大量轉向全平面式電阻的洋華及介面,10月
營收均創下歷史新高。
不僅洋華月增率達28%,9月基準較小的介面成長率更高達53%,
介面表示,全平面式觸控佔營收比重已逾7成,單面電容式也佔
15%左右,因此整體營收比重均以高單價產品為主,傳統電阻出
貨已降至1成。
另外,以供應iPhone電容式觸控面板為主的勝華,10月觸控面板
營收也大幅成長,估計成長幅度逾5成,由9月的新台幣5億~6億
元,成長至9億元上下的水準,相對於面板本業出貨略微衰退,觸
控產品出貨勁揚的成績,也正好補上面板衰退的幅度,使得勝華
10月業績表現高於預期,也相較同業亮眼。
走出前三季虧損夢魘,受惠於高毛利觸控面板出貨量大增,興櫃
廠商介面光電(3584)董事長兼執行長葉裕洲昨(28)日表示,
拜三星i900系列手機大量出貨,介面是三星該系列產品唯一觸控
面板供應商,供貨全球i900手機18個版本,每天出貨量3萬到3.5萬
組。10月即可單月轉虧為盈,帶動第四季單季獲利。
由於,介面的三點同時輸入的觸控面板新產品,正由國際手機品
牌大廠進行產品設計中。葉裕洲表示,待策略合作夥伴的合作模
式敲定,今年底明年初將辦理增資作業,同時啟動第三座廠房的
擴廠計畫,來滿足新產品線的產能需求。
正當各大面板廠力行減產、按排員工休假之際,葉裕洲強調,介
面光電由於接單能見度到明年元月,目前還在大舉招募線上作業
員,增加145名人力。平均一個月只休假一天,加班趕出貨的同時
,也積極拉升產能利用率。
葉裕洲表示,介面光電今年上半年面臨中國大陸低階觸控面板廠
的殺價競爭,導致價格崩盤,跌幅高達35%,介面光電面臨公司
成立以來最大的難關。因此,介面決心脫離低階觸控面板市場的
泥沼,轉型往高階觸控面板產品發展,以差異化。高階觸控面板
1吋售價可達4美元,低階產品僅0.5美元,價格崩盤的慘烈性令介
面得到一大教訓。
葉裕洲指出,介面光電目前兩座廠,一廠的產能利用率達95%,
全數供應三星的高階手機觸控面板產品。二廠產能利用率約60%
,只要能提升到七成,該廠亦可轉虧為盈。而新產品三點同時輸
入的觸控面板,若年底前可敲定國際品牌大廠合作模式,將透過
引進策略夥伴增資1億至3億元,於明年啟動擴建第三廠的計畫。
廠商介面光電(3584)董事長兼執行長葉裕洲昨(28)日表示,
拜三星i900系列手機大量出貨,介面是三星該系列產品唯一觸控
面板供應商,供貨全球i900手機18個版本,每天出貨量3萬到3.5萬
組。10月即可單月轉虧為盈,帶動第四季單季獲利。
由於,介面的三點同時輸入的觸控面板新產品,正由國際手機品
牌大廠進行產品設計中。葉裕洲表示,待策略合作夥伴的合作模
式敲定,今年底明年初將辦理增資作業,同時啟動第三座廠房的
擴廠計畫,來滿足新產品線的產能需求。
正當各大面板廠力行減產、按排員工休假之際,葉裕洲強調,介
面光電由於接單能見度到明年元月,目前還在大舉招募線上作業
員,增加145名人力。平均一個月只休假一天,加班趕出貨的同時
,也積極拉升產能利用率。
葉裕洲表示,介面光電今年上半年面臨中國大陸低階觸控面板廠
的殺價競爭,導致價格崩盤,跌幅高達35%,介面光電面臨公司
成立以來最大的難關。因此,介面決心脫離低階觸控面板市場的
泥沼,轉型往高階觸控面板產品發展,以差異化。高階觸控面板
1吋售價可達4美元,低階產品僅0.5美元,價格崩盤的慘烈性令介
面得到一大教訓。
葉裕洲指出,介面光電目前兩座廠,一廠的產能利用率達95%,
全數供應三星的高階手機觸控面板產品。二廠產能利用率約60%
,只要能提升到七成,該廠亦可轉虧為盈。而新產品三點同時輸
入的觸控面板,若年底前可敲定國際品牌大廠合作模式,將透過
引進策略夥伴增資1億至3億元,於明年啟動擴建第三廠的計畫。
旺季及全平面式出貨加溫 觸控面板廠營收勁揚介面成長近9成 時
緯成長約5成
受惠於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進入旺季,加上全平面式電阻觸控面
板出貨增溫,觸控面板8月營收勁揚,介面及時緯營收均較7月大
幅成長,分別增加約87%及46%。由於2008年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
,截至目前為止,介面及時緯1~8月營收成長幅度相較2007年同
期均不超過10%,相較2007年大幅成長逾7成的情況大相逕庭,此
外,對觸控面板廠獲利率也是相當嚴苛的考驗。
日前介面表示,受惠於新產品自7月底開始對韓系手機大廠量產出
貨,其中包括單層電容式以及全平面式電阻觸控面板,在出貨漸
入佳境之下,對8、9月營收將有顯著挹注,該公司公布8月約新台
幣2.19億元,較7月大幅躍增87%。另外時緯也公布該公司8月營收
約1.08億元,也較7月大幅成長約46%。
由於觸控面板廠積極推出全平面式電阻產品,隨著新產品出貨比
重提升,加上國際手機大廠訂單第3季起出貨漸趨熱絡,觸控面
板廠8月營收也出現大幅翻升。不過由於台廠相繼切入全平面式
電阻面板生產,預期價格競爭也將趨於激烈,此外,該產品製程
良率也遠低於傳統電阻式產品,雖然單價相對高,但實際毛利率
則仍是各家觸控面板廠密而不宣的機密。
有觸控面板廠表示,全平面電阻產品量產不易,因此其毛利勢必
要高於傳統產品,才具有效益。惟傳統電阻觸控面板需求銳減,
各家廠商積極投入全平面式產品,也使得此一新產品領域競爭加
劇。
緯成長約5成
受惠於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進入旺季,加上全平面式電阻觸控面
板出貨增溫,觸控面板8月營收勁揚,介面及時緯營收均較7月大
幅成長,分別增加約87%及46%。由於2008年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
,截至目前為止,介面及時緯1~8月營收成長幅度相較2007年同
期均不超過10%,相較2007年大幅成長逾7成的情況大相逕庭,此
外,對觸控面板廠獲利率也是相當嚴苛的考驗。
日前介面表示,受惠於新產品自7月底開始對韓系手機大廠量產出
貨,其中包括單層電容式以及全平面式電阻觸控面板,在出貨漸
入佳境之下,對8、9月營收將有顯著挹注,該公司公布8月約新台
幣2.19億元,較7月大幅躍增87%。另外時緯也公布該公司8月營收
約1.08億元,也較7月大幅成長約46%。
由於觸控面板廠積極推出全平面式電阻產品,隨著新產品出貨比
重提升,加上國際手機大廠訂單第3季起出貨漸趨熱絡,觸控面
板廠8月營收也出現大幅翻升。不過由於台廠相繼切入全平面式
電阻面板生產,預期價格競爭也將趨於激烈,此外,該產品製程
良率也遠低於傳統電阻式產品,雖然單價相對高,但實際毛利率
則仍是各家觸控面板廠密而不宣的機密。
有觸控面板廠表示,全平面電阻產品量產不易,因此其毛利勢必
要高於傳統產品,才具有效益。惟傳統電阻觸控面板需求銳減,
各家廠商積極投入全平面式產品,也使得此一新產品領域競爭加
劇。
iPhone引發觸控式面板商機發燒,Displaybank指出,今年全球觸
控面板市場將以43.2%的年成長率,創下18億美元的規模。專攻手
機面板的勝華(2384),受惠於高毛利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及TFT
面板訂單大增,8月業績可望呈爆發性成長。觸控面板廠商洋華
、介面、時緯,下半年隨手機旺季來臨,都將同步受惠。
法人分析指出,勝華下半年在蘋果、摩托羅拉及宏達電鑽石機、
和GPS面板出貨的挹注下,快速拉升業績及獲利,8月確定單月轉
虧為盈的走勢。
顯示器產業專業研究公司Displaybank指出,2007年全球觸控面板
市場規模達12億美元,今年可達18億美元的規模。2007年iPhone
引發觸控式面板火紅商機以來,電容式技術市占率9%,今年可望
提升到12%;也就是手機用觸控面板,將是帶動今年全球觸控面
板大幅成長的主要動力;同時,電容式技術將成為行動通訊面板
市場的主流。
2007年手機用觸控面板市占率達14.4%,相當1.7億美元規模;
2008年市占率可望將達29.7%,成長至5.3億美元的規模。
勝華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黃顯雄表示,隨著摩托羅拉轉虧為盈
,與摩托羅拉結為長期合作夥伴的勝華,不論是直接來自摩托
羅拉、或是華寶、佳世達的訂單都大增。自今年6月起B/B(訂
貨與出貨比)已大於1,7月更達1.3,8月仍然持續走揚。
黃顯雄指出,8月業績成長的動力,首要來自觸控面板,其次為
TFT面板,彩色STN居第三。
雖然黑白STN的產值減少,但勝華仍位居全球黑白STN出貨第一
大廠,由於勝華的成本效率高,僅管售價跌得凶,仍得保持獲利
。
奧運帶動大陸手機市場回溫、加上中國TD-SCDMA預計於年底營
運,以及後奧運的緊接而來的消費性電子旺季,可望在下半年為
近期營運不振的觸控面板廠商注入強心針。
雖然觸控面板產業上半年業績表現差強人意,上半年較去年同期
相比僅成長一至兩成左右,不如去年成長逾五成的驚人爆發力。
不過觸控面板業者認為,依據下游廠商對景氣的看法,預估第四
季與第三季相較,將會是相對樂觀。
上半年大陸白牌手機廠商持續清除庫存,因此第三季起,大陸手
機手廠商的庫存水位已大幅降低,預估近期可望陸續接獲新訂單
,挹注下半年營收。
控面板市場將以43.2%的年成長率,創下18億美元的規模。專攻手
機面板的勝華(2384),受惠於高毛利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及TFT
面板訂單大增,8月業績可望呈爆發性成長。觸控面板廠商洋華
、介面、時緯,下半年隨手機旺季來臨,都將同步受惠。
法人分析指出,勝華下半年在蘋果、摩托羅拉及宏達電鑽石機、
和GPS面板出貨的挹注下,快速拉升業績及獲利,8月確定單月轉
虧為盈的走勢。
顯示器產業專業研究公司Displaybank指出,2007年全球觸控面板
市場規模達12億美元,今年可達18億美元的規模。2007年iPhone
引發觸控式面板火紅商機以來,電容式技術市占率9%,今年可望
提升到12%;也就是手機用觸控面板,將是帶動今年全球觸控面
板大幅成長的主要動力;同時,電容式技術將成為行動通訊面板
市場的主流。
2007年手機用觸控面板市占率達14.4%,相當1.7億美元規模;
2008年市占率可望將達29.7%,成長至5.3億美元的規模。
勝華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黃顯雄表示,隨著摩托羅拉轉虧為盈
,與摩托羅拉結為長期合作夥伴的勝華,不論是直接來自摩托
羅拉、或是華寶、佳世達的訂單都大增。自今年6月起B/B(訂
貨與出貨比)已大於1,7月更達1.3,8月仍然持續走揚。
黃顯雄指出,8月業績成長的動力,首要來自觸控面板,其次為
TFT面板,彩色STN居第三。
雖然黑白STN的產值減少,但勝華仍位居全球黑白STN出貨第一
大廠,由於勝華的成本效率高,僅管售價跌得凶,仍得保持獲利
。
奧運帶動大陸手機市場回溫、加上中國TD-SCDMA預計於年底營
運,以及後奧運的緊接而來的消費性電子旺季,可望在下半年為
近期營運不振的觸控面板廠商注入強心針。
雖然觸控面板產業上半年業績表現差強人意,上半年較去年同期
相比僅成長一至兩成左右,不如去年成長逾五成的驚人爆發力。
不過觸控面板業者認為,依據下游廠商對景氣的看法,預估第四
季與第三季相較,將會是相對樂觀。
上半年大陸白牌手機廠商持續清除庫存,因此第三季起,大陸手
機手廠商的庫存水位已大幅降低,預估近期可望陸續接獲新訂單
,挹注下半年營收。
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最新報告指出,第三季大陸手機
廠商受惠於奧運前夕提前備貨,加上大陸10月1日長假旺季即將來
臨,第三季成長率可達8%到10%左右。據了解,有出貨白牌手機
的國內IC設計廠商聯發科(2454)、觸控面板廠義隆電(2458)
、洋華與介面等,以及當地的手機設計廠商皆可受惠。
至於第三季手機成長率和去年相比顯得力道薄弱?資策會分析師
張家維認為,2007年下半年產量大增是因大陸手機廠商對手機市
場過於樂觀,今年則是恢復過去正常成長水位。。
但上半年手機消費力不如預期,加上全球經濟影響衝擊,手機相
關廠商不斷降價以清除庫存。據了解,現階段手機去庫化已接近
往年水準。而今年第三季成長幅度也恢復往年水平。
由於聯發科手機所提供的手機方案,整合了手機關鍵零件,容許
廠商僅外加機殼與電池,就能輕易組裝手機,促使去年中國手機
相關廠商趨之若鶩,包括通路廠商天宇,配合該種晶片整合方案
,帶動大陸白牌手機與山寨機熱賣,而品牌通路商天宇以及手機
設計廠商金立等也相繼異軍突起。
新興廠商崛起導致大陸手機市場版圖大挪移,導致當地手機品牌
廠商虧損,如聯想旗下的Bird去年虧損達6億人民幣,而夏新虧損
更達8億人民幣,而聯想與夏新也因此撤換經營團隊,聯想並在
今年將Bird販售給創投公司。
張家維指出,目前白牌手機售價位於800至1,200元人民幣區間,
即囊括MP3、數位相機、數位電視、簡易GPS功能,並非是價格
最低,是卻具備最多功能,其價格極具競爭力。
大陸逐步取消手機生產核准限制,原本是生產前核發許可執照,
現階段則走向生產後再取得檢驗許可即能上市銷售,導致原有廠
商面臨國際大廠和新興業者的低價競爭,既有市場秩序將再重整
。
廠商受惠於奧運前夕提前備貨,加上大陸10月1日長假旺季即將來
臨,第三季成長率可達8%到10%左右。據了解,有出貨白牌手機
的國內IC設計廠商聯發科(2454)、觸控面板廠義隆電(2458)
、洋華與介面等,以及當地的手機設計廠商皆可受惠。
至於第三季手機成長率和去年相比顯得力道薄弱?資策會分析師
張家維認為,2007年下半年產量大增是因大陸手機廠商對手機市
場過於樂觀,今年則是恢復過去正常成長水位。。
但上半年手機消費力不如預期,加上全球經濟影響衝擊,手機相
關廠商不斷降價以清除庫存。據了解,現階段手機去庫化已接近
往年水準。而今年第三季成長幅度也恢復往年水平。
由於聯發科手機所提供的手機方案,整合了手機關鍵零件,容許
廠商僅外加機殼與電池,就能輕易組裝手機,促使去年中國手機
相關廠商趨之若鶩,包括通路廠商天宇,配合該種晶片整合方案
,帶動大陸白牌手機與山寨機熱賣,而品牌通路商天宇以及手機
設計廠商金立等也相繼異軍突起。
新興廠商崛起導致大陸手機市場版圖大挪移,導致當地手機品牌
廠商虧損,如聯想旗下的Bird去年虧損達6億人民幣,而夏新虧損
更達8億人民幣,而聯想與夏新也因此撤換經營團隊,聯想並在
今年將Bird販售給創投公司。
張家維指出,目前白牌手機售價位於800至1,200元人民幣區間,
即囊括MP3、數位相機、數位電視、簡易GPS功能,並非是價格
最低,是卻具備最多功能,其價格極具競爭力。
大陸逐步取消手機生產核准限制,原本是生產前核發許可執照,
現階段則走向生產後再取得檢驗許可即能上市銷售,導致原有廠
商面臨國際大廠和新興業者的低價競爭,既有市場秩序將再重整
。
上半年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使得市場需求不穩定,觸控面板廠
營收出貨表現也未如預期,惟進入下半年旺季之後,介面光電表
示,近期受惠於韓系手機大客戶訂單挹注,加上全平面式觸控面
板出貨成長,對營收獲利的貢獻度較佳,因此整體業績表現可望
較上半年好。介面全平面式觸控面板已自7月下半開始供貨給韓
系手機大廠,預計對8月的貢獻將更為明顯。
介面表示,全平面式觸控面板切入門檻較高,目前可供貨的觸控
面板廠不多,加上價格較一般電阻式觸控面板價格高3~4倍,對
營收獲利的貢獻也較佳,因此介面也將全力拓展全平面式觸控面
板客戶。介面表示,全平面式觸控面板應用以高階手機為主,介
面也於7月下半起,開始供貨給韓系手機大廠,8月出貨量可望逐
步放大,對營收的挹注也將更為顯著。
於2007年10月掛牌興櫃的介面,原本第2季屆滿半年之後,即計劃
送件申請轉上櫃,惟2008年上半業績表現未如預期,因此申請上
櫃計畫也將遞延,介面表示,預計目前最快也要等到第4季。
介面7月營收約為新台幣1.17億元,較6月成長約8%,較2007年同
期減少約32%,累計1~7月營收約8.8億元,較2007年同期增加約
2%。
營收出貨表現也未如預期,惟進入下半年旺季之後,介面光電表
示,近期受惠於韓系手機大客戶訂單挹注,加上全平面式觸控面
板出貨成長,對營收獲利的貢獻度較佳,因此整體業績表現可望
較上半年好。介面全平面式觸控面板已自7月下半開始供貨給韓
系手機大廠,預計對8月的貢獻將更為明顯。
介面表示,全平面式觸控面板切入門檻較高,目前可供貨的觸控
面板廠不多,加上價格較一般電阻式觸控面板價格高3~4倍,對
營收獲利的貢獻也較佳,因此介面也將全力拓展全平面式觸控面
板客戶。介面表示,全平面式觸控面板應用以高階手機為主,介
面也於7月下半起,開始供貨給韓系手機大廠,8月出貨量可望逐
步放大,對營收的挹注也將更為顯著。
於2007年10月掛牌興櫃的介面,原本第2季屆滿半年之後,即計劃
送件申請轉上櫃,惟2008年上半業績表現未如預期,因此申請上
櫃計畫也將遞延,介面表示,預計目前最快也要等到第4季。
介面7月營收約為新台幣1.17億元,較6月成長約8%,較2007年同
期減少約32%,累計1~7月營收約8.8億元,較2007年同期增加約
2%。
觸控面板廠掛牌交易熱潮,出現新進者動作比既有觸控面板業者
快的情況,雖然台灣幾家重要的觸控面板廠都已掛牌興櫃,包括
洋華、介面等,並準備半年準備期一到就將申請轉上市櫃,其中
熒茂上興櫃時間較早,因此已於日前屆滿興櫃半年可送件申請轉
上櫃門檻,熒茂也正式向櫃買中心送件,順利的話,可望在下半
年成為觸控面板廠的上櫃新兵。
在經歷過2000年的產業變革,台灣觸控面板業者不少,除了從上
一波需求熱潮留存下來,體質較為健全的業者之外,從2007年起
,也有許多觸控面板廠經過整併及體質調整,重新站穩腳步,包
括禾瑞亞、熒茂、洋華等,其中禾瑞亞已於4月正式掛牌上櫃,熒
茂也可望於下半年掛牌上櫃,在這一波觸控面板廠的上市櫃熱潮
中,似乎重整腳步、合併後再出發的業者跑得比較快。
熒茂雖然開發觸控面板的時間不短,不過大約2007年3月才真正成
立新產線,切入觸控面板生產。熒茂為強茂集團旗下子公司,以
生產觸控面板及光學鏡片為主,隨著觸控面板產線持續擴產、出
貨大幅成長,觸控面板佔營收比重也於2008年起逐漸超越光學鏡
片。
快的情況,雖然台灣幾家重要的觸控面板廠都已掛牌興櫃,包括
洋華、介面等,並準備半年準備期一到就將申請轉上市櫃,其中
熒茂上興櫃時間較早,因此已於日前屆滿興櫃半年可送件申請轉
上櫃門檻,熒茂也正式向櫃買中心送件,順利的話,可望在下半
年成為觸控面板廠的上櫃新兵。
在經歷過2000年的產業變革,台灣觸控面板業者不少,除了從上
一波需求熱潮留存下來,體質較為健全的業者之外,從2007年起
,也有許多觸控面板廠經過整併及體質調整,重新站穩腳步,包
括禾瑞亞、熒茂、洋華等,其中禾瑞亞已於4月正式掛牌上櫃,熒
茂也可望於下半年掛牌上櫃,在這一波觸控面板廠的上市櫃熱潮
中,似乎重整腳步、合併後再出發的業者跑得比較快。
熒茂雖然開發觸控面板的時間不短,不過大約2007年3月才真正成
立新產線,切入觸控面板生產。熒茂為強茂集團旗下子公司,以
生產觸控面板及光學鏡片為主,隨著觸控面板產線持續擴產、出
貨大幅成長,觸控面板佔營收比重也於2008年起逐漸超越光學鏡
片。
興櫃觸控面板5月營收淡季很淡,興櫃觸控面板廠商洋華、介面、
時緯、熒茂等廠商,因受到大陸官方壓抑白牌手機生產,導致手
機出貨量不佳影響,促使5月營收皆比4月下滑。僅有義發因受惠
於與鴻海合作的手機於本月開始出貨,5月營收雖較4月下跌,但
仍維持在高檔。
洋華指出,原本預估今年觸控面板應該有去年三倍的成長動力,
但今年受到大陸雪災與四川震災的嚴重衝擊,大幅削弱大陸整體
消費力,連帶手機出貨量也不如預期。
洋華結算5月營收為5.55億元,比4月衰退12.08%,但比去年同期
成長490%;累計前五月營收25.12億元。洋華的平坦式觸控面板產
品,目前已順利打進宏達電鑽石機供應鏈,可望為下半年營收打
入強心針。
介面結算5月營收1.34億元,較4月下滑10.15%,較去年同期成長
1.58%。累計今年前五月營收6.5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9.83%。
介面表示,預估第三季後訂單,包括Palm等智慧型手機客戶將陸
續出貨,屆時營收有望從谷底攀升。
時緯結算5月營收1.04億元,較4月衰退34.27%,比去年同期衰退
15.10%,累計前五月營收為6.0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1.59%。
熒茂5月營收6,447萬元,比4月減少8.30%,但比去年成長31.08%
;累計前五月營收3.03億元,比去年同期1.57億元大幅成長92.78
%。
義發5月營收7,280.7萬元,年成長率達59.11%,累計前五月營收
3.21億元,年增率57.28%。
義發上周已對新思國際(Synaptics)推出產品禁制令,新思目前
已無法出貨該項侵權產品。義隆電董事長葉儀皓指出,義發與義
隆合推的多點觸控模組去年12月才出貨,現在集團每月的NB觸控
板出貨量已達30萬片,而多指觸控導電玻璃(ITO)的出貨量約6
萬片,數位相框與PND等產品約10萬片。
時緯、熒茂等廠商,因受到大陸官方壓抑白牌手機生產,導致手
機出貨量不佳影響,促使5月營收皆比4月下滑。僅有義發因受惠
於與鴻海合作的手機於本月開始出貨,5月營收雖較4月下跌,但
仍維持在高檔。
洋華指出,原本預估今年觸控面板應該有去年三倍的成長動力,
但今年受到大陸雪災與四川震災的嚴重衝擊,大幅削弱大陸整體
消費力,連帶手機出貨量也不如預期。
洋華結算5月營收為5.55億元,比4月衰退12.08%,但比去年同期
成長490%;累計前五月營收25.12億元。洋華的平坦式觸控面板產
品,目前已順利打進宏達電鑽石機供應鏈,可望為下半年營收打
入強心針。
介面結算5月營收1.34億元,較4月下滑10.15%,較去年同期成長
1.58%。累計今年前五月營收6.5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9.83%。
介面表示,預估第三季後訂單,包括Palm等智慧型手機客戶將陸
續出貨,屆時營收有望從谷底攀升。
時緯結算5月營收1.04億元,較4月衰退34.27%,比去年同期衰退
15.10%,累計前五月營收為6.0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1.59%。
熒茂5月營收6,447萬元,比4月減少8.30%,但比去年成長31.08%
;累計前五月營收3.03億元,比去年同期1.57億元大幅成長92.78
%。
義發5月營收7,280.7萬元,年成長率達59.11%,累計前五月營收
3.21億元,年增率57.28%。
義發上周已對新思國際(Synaptics)推出產品禁制令,新思目前
已無法出貨該項侵權產品。義隆電董事長葉儀皓指出,義發與義
隆合推的多點觸控模組去年12月才出貨,現在集團每月的NB觸控
板出貨量已達30萬片,而多指觸控導電玻璃(ITO)的出貨量約6
萬片,數位相框與PND等產品約10萬片。
根據DisplaySearch發表的最新統計,去年全球觸控面板出貨量由
台灣的洋華光電與介面光電摘下前兩名。洋華去年整體出貨量約
5,600萬片,介面則約有2,360萬片水準。
DisplaySearch統計,去年出貨金額為12.5億美元,估計今年將較去
年大幅成長87%,整體產值將達23.3億美元。在應用產品方面,手
機、個人導航設備(PND)、以及遊戲機為觸控面板主要三大應
用。其中,受惠於iPhone與宏達電阿福機帶動的觸控面板風潮,
去年以智慧型手機應用為最大宗。
DisplaySearch統計,手機部分去年採用觸控面板約占整體觸控面
板市場出貨達33%比重,隨更多手機採用觸控面板,預估今年該
比重將成長到41%。
從製造地區別來看,日本、台灣及中國大陸為觸控面板的主要生
產製造地;從出貨量來看,排名依序為台灣、大陸,日本則排名
第三;不過若從產值計算,日本則占了45%市場比重,排名第一
。
DisplaySearch指出,受到iPhone與宏達電阿福機與鑽石機帶起智慧
型手機的熱潮,促使主要觸控面板的出貨尺寸在4吋以下居多,去
年出貨量為2億8,000萬片,占整體市場的91%,預估今年4吋及其
以下尺寸出貨量將達到3億9,000萬片,較去年大幅成長39% 。
台灣的洋華光電與介面光電摘下前兩名。洋華去年整體出貨量約
5,600萬片,介面則約有2,360萬片水準。
DisplaySearch統計,去年出貨金額為12.5億美元,估計今年將較去
年大幅成長87%,整體產值將達23.3億美元。在應用產品方面,手
機、個人導航設備(PND)、以及遊戲機為觸控面板主要三大應
用。其中,受惠於iPhone與宏達電阿福機帶動的觸控面板風潮,
去年以智慧型手機應用為最大宗。
DisplaySearch統計,手機部分去年採用觸控面板約占整體觸控面
板市場出貨達33%比重,隨更多手機採用觸控面板,預估今年該
比重將成長到41%。
從製造地區別來看,日本、台灣及中國大陸為觸控面板的主要生
產製造地;從出貨量來看,排名依序為台灣、大陸,日本則排名
第三;不過若從產值計算,日本則占了45%市場比重,排名第一
。
DisplaySearch指出,受到iPhone與宏達電阿福機與鑽石機帶起智慧
型手機的熱潮,促使主要觸控面板的出貨尺寸在4吋以下居多,去
年出貨量為2億8,000萬片,占整體市場的91%,預估今年4吋及其
以下尺寸出貨量將達到3億9,000萬片,較去年大幅成長39% 。
觸控面板應用愈來愈廣泛,市調機構DisplaySearch預估,今年全
球觸控面板產業產值約14億美元,到2015年,觸控面板產值將超
過33億美元。其中電阻式觸控面板仍是市場主流技術,不過電容
式觸控面板成長速度最快,特別是內嵌式觸控面板,在面板廠開
發下,最具成長爆發力。
觸控面板的應用持續延燒,吸引全球科技大廠競相投入研發,並
且帶動產業鏈快速發展。目前全球觸控面板製造商超過100家,相
關的OEM組裝業者以及其他週邊廠商也超過300家以上,產業正值
高速成長期。DisplaySearch預估,今年全球觸控面板產值約14億美
元,未來5至10年觸控面板的產值都將維持15%至20%二位數的高
成長率,到2015年全球產值將達33億美元,出貨量超過6.6億片。
從技術別來看,觸控面板有8種主要技術,包括電阻式、電容式、
音波式、投射式、光學式、紅外線式、折射式及數位轉換式,隨
著市場興起,新觸控技術還在持續發展當中。其中技術門檻最低
、單價最便宜的電阻式技術仍是市場主流,佔有86%的比重,不
過電容式技術隨著iPhone等電子產品掀起流行風潮,未來幾年會
是成長最快速的技術。至於夏普、TMD、友達等TFT面板廠所開
發的內嵌式產品陸續在下半年導入量產,未來成長性備受期待。
在台灣觸控面板產業方面,受惠於產業需求暴增,既有廠商如介
面、洋華、時緯、富晶通等去年表現亮眼,然而今年TFT面板廠
、相關面板供應鏈廠商也開始切入。台灣是全球最大的面板供應
地,由於觸控面板主要都搭配面板銷售,因此在觸控面板產業將
最具發展優勢。
群創觸控面板生產線在今年量產,兩岸總產能超過16萬片,已規
劃加碼投資。友達則是和集團的彩色濾光片廠達虹合作開發內嵌
式觸控面板,去年底已完成開發,而去年宣布興建一座3.5代新廠
,已小量投產,初期月產能約5,000片玻璃基板。
球觸控面板產業產值約14億美元,到2015年,觸控面板產值將超
過33億美元。其中電阻式觸控面板仍是市場主流技術,不過電容
式觸控面板成長速度最快,特別是內嵌式觸控面板,在面板廠開
發下,最具成長爆發力。
觸控面板的應用持續延燒,吸引全球科技大廠競相投入研發,並
且帶動產業鏈快速發展。目前全球觸控面板製造商超過100家,相
關的OEM組裝業者以及其他週邊廠商也超過300家以上,產業正值
高速成長期。DisplaySearch預估,今年全球觸控面板產值約14億美
元,未來5至10年觸控面板的產值都將維持15%至20%二位數的高
成長率,到2015年全球產值將達33億美元,出貨量超過6.6億片。
從技術別來看,觸控面板有8種主要技術,包括電阻式、電容式、
音波式、投射式、光學式、紅外線式、折射式及數位轉換式,隨
著市場興起,新觸控技術還在持續發展當中。其中技術門檻最低
、單價最便宜的電阻式技術仍是市場主流,佔有86%的比重,不
過電容式技術隨著iPhone等電子產品掀起流行風潮,未來幾年會
是成長最快速的技術。至於夏普、TMD、友達等TFT面板廠所開
發的內嵌式產品陸續在下半年導入量產,未來成長性備受期待。
在台灣觸控面板產業方面,受惠於產業需求暴增,既有廠商如介
面、洋華、時緯、富晶通等去年表現亮眼,然而今年TFT面板廠
、相關面板供應鏈廠商也開始切入。台灣是全球最大的面板供應
地,由於觸控面板主要都搭配面板銷售,因此在觸控面板產業將
最具發展優勢。
群創觸控面板生產線在今年量產,兩岸總產能超過16萬片,已規
劃加碼投資。友達則是和集團的彩色濾光片廠達虹合作開發內嵌
式觸控面板,去年底已完成開發,而去年宣布興建一座3.5代新廠
,已小量投產,初期月產能約5,000片玻璃基板。
尚志 叫我興櫃獲利王 大同旗下 去年EPS41.5元 瑞鼎、介面分居二
、三名,都是母公司搖錢樹。
興櫃廠商去年財報全揭曉。根據櫃買中心統計,興櫃廠商中,去
年前三名的興櫃每股獲利王,由尚志(3579)、瑞鼎(3592)與
介面(3584),分別以每股稅後純益41.5元、16.17元與9.99元拿
下,三家興櫃公司小兵立大功,儼然成為其母公司大同、友達與
神達旗下的金雞母。
這三家興櫃廠商除背後有集團資源支撐外,亦坐擁太陽能節能與
面板題材。其中,大同轉投資的尚志,成立於民國84年,主要生
產矽晶圓研磨片,而尚志於民國93年成立子公司綠能,跨足太陽
能長晶體生產領域。
去年尚志的營收雖僅有7.24億元,但受益於轉投資的綠能獲利豐
碩,大力挹注尚志的獲利。去年尚志的稅後純益達29.05億元,而
每股稅後純益高達41.5元。僅次於上市的手機股王宏達電的50.48
元。尚志昨日興櫃均價收在178.59元,較前日均價175.89元上揚。
瑞鼎於民國92年成立,94年獲得友達入股投資,主要負責生產面
板驅動IC。受惠於市場對於中大尺寸面板需求增加,去年瑞鼎營
收達41.48億元,較95年成長四倍,而稅後純益達6.07億元,較95
年大幅增加超過20倍,而每股稅後純益達16.17元。瑞鼎今年首季
營運維持高成長表現,營收達15.47億元,年增率達218%。
去年瑞鼎於興櫃參考價成功超越綠能,成為興櫃的股王。目前興
櫃參考價更高達340元左右,是興櫃目前股價唯一達300 元的個股
。
介面為GPS廠商神達轉投資的觸控面板廠商。受益於iPhone 掀起
的觸控面板風潮,加上去年第四季第二座觸控面板廠房也加入生
產行列,月產能從原本的200萬提升至400萬片左右,帶動去年整
體營收成長幅度高達八成。
去年介面營收達21.1億元,稅後純益為3.3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
達9.99元,每股稅後純益較95年的3.28元大幅跳躍達三倍。
介面表示,今年第一季受到大陸雪災影響,導致大陸地區出貨成
長幅度不如預期。而介面今年首季營收為3.72億元,比去年同期
營收成長24.47%。但基於去年底發表的電容式與電阻式新產品在
今年3月開始逐步出貨給韓國知名手機大廠,今年整體營收將自第
二季開始能有顯著的成長。受到首季營收力道不足衝擊,目前介
面興櫃均價已退出百元俱樂部,昨日均價為73.22元,較前日75.17
元下跌。
、三名,都是母公司搖錢樹。
興櫃廠商去年財報全揭曉。根據櫃買中心統計,興櫃廠商中,去
年前三名的興櫃每股獲利王,由尚志(3579)、瑞鼎(3592)與
介面(3584),分別以每股稅後純益41.5元、16.17元與9.99元拿
下,三家興櫃公司小兵立大功,儼然成為其母公司大同、友達與
神達旗下的金雞母。
這三家興櫃廠商除背後有集團資源支撐外,亦坐擁太陽能節能與
面板題材。其中,大同轉投資的尚志,成立於民國84年,主要生
產矽晶圓研磨片,而尚志於民國93年成立子公司綠能,跨足太陽
能長晶體生產領域。
去年尚志的營收雖僅有7.24億元,但受益於轉投資的綠能獲利豐
碩,大力挹注尚志的獲利。去年尚志的稅後純益達29.05億元,而
每股稅後純益高達41.5元。僅次於上市的手機股王宏達電的50.48
元。尚志昨日興櫃均價收在178.59元,較前日均價175.89元上揚。
瑞鼎於民國92年成立,94年獲得友達入股投資,主要負責生產面
板驅動IC。受惠於市場對於中大尺寸面板需求增加,去年瑞鼎營
收達41.48億元,較95年成長四倍,而稅後純益達6.07億元,較95
年大幅增加超過20倍,而每股稅後純益達16.17元。瑞鼎今年首季
營運維持高成長表現,營收達15.47億元,年增率達218%。
去年瑞鼎於興櫃參考價成功超越綠能,成為興櫃的股王。目前興
櫃參考價更高達340元左右,是興櫃目前股價唯一達300 元的個股
。
介面為GPS廠商神達轉投資的觸控面板廠商。受益於iPhone 掀起
的觸控面板風潮,加上去年第四季第二座觸控面板廠房也加入生
產行列,月產能從原本的200萬提升至400萬片左右,帶動去年整
體營收成長幅度高達八成。
去年介面營收達21.1億元,稅後純益為3.3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
達9.99元,每股稅後純益較95年的3.28元大幅跳躍達三倍。
介面表示,今年第一季受到大陸雪災影響,導致大陸地區出貨成
長幅度不如預期。而介面今年首季營收為3.72億元,比去年同期
營收成長24.47%。但基於去年底發表的電容式與電阻式新產品在
今年3月開始逐步出貨給韓國知名手機大廠,今年整體營收將自第
二季開始能有顯著的成長。受到首季營收力道不足衝擊,目前介
面興櫃均價已退出百元俱樂部,昨日均價為73.22元,較前日75.17
元下跌。
觸控面板廠繼介面(3584)、洋華(3622)於興櫃掛牌之後,中
環集團旗下觸控面板廠富晶通科技(3623)已於14日興櫃掛牌,
成交均價漲幅達25%,該股今年將擴建2條生產線,以首季營運為
最低點,但單季營收2.81億元年增率仍達66%。
觸控面板族群在興櫃市場中日漸壯大,中環集團旗下的富晶通也
在14日興櫃掛牌,富晶通表示,該公司目前資本額為5.2億元,中
環集團持股51%,去年營收達8.93億元,毛利率達23.9%,稅後純
益1.44億元,較前一年度大幅成長2.6倍,每股稅後純益為2.89元
,由於中小尺寸產品進入傳統旺季,富晶通自興櫃掛牌以來,上
周五收盤均價60元,股價大漲25%。
富晶通3月營收達9,723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46%,累計今
年第一季營收達2.81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66.84%,為了擴
增產能滿足客戶需求,富晶通今年增擴建2條生產線,並且預計與
日本富士通Component株式會社,合作開發五線式、類比式電容、
數位電容產品。
富晶通主要團隊來自於中環集團及日本富士通Component株式會社
,成立於民國89年,為國內最早成立的觸控面板廠,目前董事長
為翁明顯,總經理為陳光遠。
富晶通表示,往年首季營運通常是低點,未來會逐季成長,該公
司預計在第四季以第三高科技類股申請上市,考量作業的時間,
轉上市的時間點落在明年。
目前富晶通的產品涵蓋1.8吋至19吋,5.7吋以上佔50%為最大宗,
在產品應用方面,MFP佔40%,GPS佔20%,POS以及工業電腦佔
約10%,主要大客戶則包括友達、伍豐、群創、富士通Component
株式會社、無敵科技等。
富晶通優勢在於客戶群完整,不過仍面臨整體觸控面板產業擴產
迅速,市場競爭激烈。觸控面板的應用領域為多功能事務機、可
攜式導航裝置、商業用POS機、工業電腦 、個人數位助理、翻譯
機、PMP、網路電話、車用電腦、UMPC、及螢幕、智慧型手機等
,將是各家觸控面板廠商競相搶食商機。
環集團旗下觸控面板廠富晶通科技(3623)已於14日興櫃掛牌,
成交均價漲幅達25%,該股今年將擴建2條生產線,以首季營運為
最低點,但單季營收2.81億元年增率仍達66%。
觸控面板族群在興櫃市場中日漸壯大,中環集團旗下的富晶通也
在14日興櫃掛牌,富晶通表示,該公司目前資本額為5.2億元,中
環集團持股51%,去年營收達8.93億元,毛利率達23.9%,稅後純
益1.44億元,較前一年度大幅成長2.6倍,每股稅後純益為2.89元
,由於中小尺寸產品進入傳統旺季,富晶通自興櫃掛牌以來,上
周五收盤均價60元,股價大漲25%。
富晶通3月營收達9,723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46%,累計今
年第一季營收達2.81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66.84%,為了擴
增產能滿足客戶需求,富晶通今年增擴建2條生產線,並且預計與
日本富士通Component株式會社,合作開發五線式、類比式電容、
數位電容產品。
富晶通主要團隊來自於中環集團及日本富士通Component株式會社
,成立於民國89年,為國內最早成立的觸控面板廠,目前董事長
為翁明顯,總經理為陳光遠。
富晶通表示,往年首季營運通常是低點,未來會逐季成長,該公
司預計在第四季以第三高科技類股申請上市,考量作業的時間,
轉上市的時間點落在明年。
目前富晶通的產品涵蓋1.8吋至19吋,5.7吋以上佔50%為最大宗,
在產品應用方面,MFP佔40%,GPS佔20%,POS以及工業電腦佔
約10%,主要大客戶則包括友達、伍豐、群創、富士通Component
株式會社、無敵科技等。
富晶通優勢在於客戶群完整,不過仍面臨整體觸控面板產業擴產
迅速,市場競爭激烈。觸控面板的應用領域為多功能事務機、可
攜式導航裝置、商業用POS機、工業電腦 、個人數位助理、翻譯
機、PMP、網路電話、車用電腦、UMPC、及螢幕、智慧型手機等
,將是各家觸控面板廠商競相搶食商機。
觸控面板廠受惠於去年需求攀升,應用趨於熱絡,去年度獲利繳
出亮麗成績單,介面(3584)、洋華(3622)去年每股
獲利超過八元;時緯(2324)、富晶通(3623)每股稅
後純益也高達四.一二元、二.八九元,分居三、四,年度獲利
均創下歷史新高。
觸控面板族群在興櫃市場中日漸壯大,中環集團旗下的富晶通科
技將於本月十四日在興櫃掛牌,該公司目前資本額為五億二千萬
元,中環集團持股五一%,去年營收達八億九千三百萬元,毛利
率達二三.九%,稅後純益達一億四千四百萬元,較前一年度大
幅成長二.六倍,每股稅後純益為二.八九元。
隨著觸控面板廠相繼於興櫃掛牌,加上群創、勝華等大廠,相繼
跨足觸控面板產業,股本小、籌碼輕盈的觸控面板股去年的獲利
表現更加受到關注,去年度營收以介面的二十一億二千七百萬元
居龍頭廠,每股稅前盈餘達九.八元,不過介面前二月營收受到
客戶調整庫存、傳統淡季衝擊,呈現巨幅衰退,昨日公布的三月
營收達一億四千三百萬元,由於比較基期偏低之故,月增率達
一一八%。
就毛利率表現來看,以時緯科技二八%居各廠之冠,時緯去年稅
後純益達二億五千四百萬元,年增率高達六八%,每股獲利也達
四.一二元,時緯三月營收達一億一千五百萬元,年增率高達
八四%。去年毛利率以洋華的一八.二%居第四。
觸控面板廠預計自四月起到年底送件申請上市,可望陸續在今年
至明年之間轉上市,龍頭廠介面希望在第一季財報出來後申請上
市,時緯也規劃在第二季送件,富晶通則預計在第四季送件,上
市時間落在明年。
出亮麗成績單,介面(3584)、洋華(3622)去年每股
獲利超過八元;時緯(2324)、富晶通(3623)每股稅
後純益也高達四.一二元、二.八九元,分居三、四,年度獲利
均創下歷史新高。
觸控面板族群在興櫃市場中日漸壯大,中環集團旗下的富晶通科
技將於本月十四日在興櫃掛牌,該公司目前資本額為五億二千萬
元,中環集團持股五一%,去年營收達八億九千三百萬元,毛利
率達二三.九%,稅後純益達一億四千四百萬元,較前一年度大
幅成長二.六倍,每股稅後純益為二.八九元。
隨著觸控面板廠相繼於興櫃掛牌,加上群創、勝華等大廠,相繼
跨足觸控面板產業,股本小、籌碼輕盈的觸控面板股去年的獲利
表現更加受到關注,去年度營收以介面的二十一億二千七百萬元
居龍頭廠,每股稅前盈餘達九.八元,不過介面前二月營收受到
客戶調整庫存、傳統淡季衝擊,呈現巨幅衰退,昨日公布的三月
營收達一億四千三百萬元,由於比較基期偏低之故,月增率達
一一八%。
就毛利率表現來看,以時緯科技二八%居各廠之冠,時緯去年稅
後純益達二億五千四百萬元,年增率高達六八%,每股獲利也達
四.一二元,時緯三月營收達一億一千五百萬元,年增率高達
八四%。去年毛利率以洋華的一八.二%居第四。
觸控面板廠預計自四月起到年底送件申請上市,可望陸續在今年
至明年之間轉上市,龍頭廠介面希望在第一季財報出來後申請上
市,時緯也規劃在第二季送件,富晶通則預計在第四季送件,上
市時間落在明年。
受惠蘋果iPhone手機上市,以及數位相框、筆記型電腦(
NB)銷售熱潮,觸控面板市場需求明顯增溫,今年興櫃觸控面
板族群義發科技(3578)、介面光電(3584)、時緯(
3590)、禾瑞亞(3556)等營收均呈現成長走勢。
興櫃觸控面板族群日前也再添新兵,洋華光電(3622)已登
錄興櫃交易,交易市場表現強勁。
洋華主要量產電阻式中小尺寸觸控面板與高壓交連PE電力電纜
附屬器材。96年營收6.82億元,比95年營收3.19億
元成長一倍以上,毛利率18.22%,稅後純益1.06元,
每股純益9.02元。今年1、2月營收7.33億元。洋華今
年觸控面板占整體營收比重將達50%以上,產能約800萬片
。
義發科技是義隆電(2458)轉投資,持股比率四成,主要產
品為筆記型電腦指標裝置及電容式觸控板,去年10月登錄興櫃
。96年總營收6.19億元,年成長18.21%。1、2月
累計營收1.01億元,年成長26.99%。
介面光電結算96年營收21.27億元,年成長率88.13
%。1、2月營收2.27億元,年成長20.49%。介面的
電阻、電容式觸控面板順利打入摩托羅拉、三星與LG供應鏈,
並於1月底開始少量出貨,同時也取得Palm的電阻式訂單,
預估第四季出貨。
在今年第二季在第三條生產線投產後,介面光電月產能從400
萬增加至500萬片。介面光電去年底與電容式IC領導廠商合
作,針對中小尺寸市場,運用表面式電容式的技術,共同推出改
良型的電容式單層導電膜觸控面板。
仁寶(2324)旗下的時緯科技主要生產電阻式觸控面板。去
年營收13.39億元,年成長81.64,今年前二月營收
2.22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70.17%。為因應大陸手機
市場的觸控面板需求,進行二廠擴建工程,去年12月開始量產
,96年出貨量將近1,500萬片。預計今年第二季上市。
預訂4月掛牌上櫃的禾瑞亞去年總營收5.98億元,年成長率
66.5%,稅後純益1.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3.58元,
今年1、2月累計營收0.93億元,年成長19.56%。
禾瑞亞主要法人股東是禾伸堂,持股近兩成,目前影音與觸控面
板IC占營收比重約6比4。禾瑞亞的電阻式觸控面板IC被微
軟的UMPC列為推薦採用廠商,目前已獲得華碩與南韓三星
UMPC青睞。
NB)銷售熱潮,觸控面板市場需求明顯增溫,今年興櫃觸控面
板族群義發科技(3578)、介面光電(3584)、時緯(
3590)、禾瑞亞(3556)等營收均呈現成長走勢。
興櫃觸控面板族群日前也再添新兵,洋華光電(3622)已登
錄興櫃交易,交易市場表現強勁。
洋華主要量產電阻式中小尺寸觸控面板與高壓交連PE電力電纜
附屬器材。96年營收6.82億元,比95年營收3.19億
元成長一倍以上,毛利率18.22%,稅後純益1.06元,
每股純益9.02元。今年1、2月營收7.33億元。洋華今
年觸控面板占整體營收比重將達50%以上,產能約800萬片
。
義發科技是義隆電(2458)轉投資,持股比率四成,主要產
品為筆記型電腦指標裝置及電容式觸控板,去年10月登錄興櫃
。96年總營收6.19億元,年成長18.21%。1、2月
累計營收1.01億元,年成長26.99%。
介面光電結算96年營收21.27億元,年成長率88.13
%。1、2月營收2.27億元,年成長20.49%。介面的
電阻、電容式觸控面板順利打入摩托羅拉、三星與LG供應鏈,
並於1月底開始少量出貨,同時也取得Palm的電阻式訂單,
預估第四季出貨。
在今年第二季在第三條生產線投產後,介面光電月產能從400
萬增加至500萬片。介面光電去年底與電容式IC領導廠商合
作,針對中小尺寸市場,運用表面式電容式的技術,共同推出改
良型的電容式單層導電膜觸控面板。
仁寶(2324)旗下的時緯科技主要生產電阻式觸控面板。去
年營收13.39億元,年成長81.64,今年前二月營收
2.22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70.17%。為因應大陸手機
市場的觸控面板需求,進行二廠擴建工程,去年12月開始量產
,96年出貨量將近1,500萬片。預計今年第二季上市。
預訂4月掛牌上櫃的禾瑞亞去年總營收5.98億元,年成長率
66.5%,稅後純益1.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3.58元,
今年1、2月累計營收0.93億元,年成長19.56%。
禾瑞亞主要法人股東是禾伸堂,持股近兩成,目前影音與觸控面
板IC占營收比重約6比4。禾瑞亞的電阻式觸控面板IC被微
軟的UMPC列為推薦採用廠商,目前已獲得華碩與南韓三星
UMPC青睞。
觸控面板廠忙掛牌 計畫年底前轉上市櫃 禾瑞亞4月轉上櫃 介
面、時緯、正達近期內陸續送件
台灣觸控面板廠2007年業務大幅成長,業績表現亮眼,相關
廠商自2007年下半相繼登錄興櫃交易,隨著興櫃滿6個月,
取得轉上市櫃資格後,近期各廠商也將陸續送件申請轉上市櫃交
易,其中,興櫃最早的禾瑞亞已通過審議,預計將於4月擇日轉
上櫃;介面、時緯、正達等業者則將於近期送件,最快可望於
2008年底前上市櫃掛牌。
由於市場熱絡,加上營運表現亮麗,各觸控面板廠相繼送件申請
公開交易,其中最早2007年4月興櫃的禾瑞亞,已於
2008年2月通過上櫃審議,預計4月正式轉上櫃市場交易。
至於小尺寸觸控面板廠介面、時緯則於2007年10月上興櫃
即將屆滿6個月,最快可望於第2季送件申請轉上櫃。
正達為光學玻璃廠,過去其業務主要供應玻璃給ITO玻璃廠,
受惠於觸控面板需求大增,其玻璃業務也成長相當迅速,自從
2007年底鴻海入主正達後,為積極進行供應鏈整合,正達也
將自2008年8月開始供應觸控面板用ITO導電玻璃。目前
正達為興櫃公司,預計近期內送件請轉上市,最快可望於年底或
2009年初上市掛牌交易。
另外,合計大陸廠產能居台廠之冠的觸控面板廠洋華,在內部進
行重整及切割之後,也於28日登錄興櫃,雖然公開交易的時間
較晚,不過洋華在產能規模及獲利表現上相當亮眼,將成為興櫃
觸控面板廠的指標之ㄧ。
面、時緯、正達近期內陸續送件
台灣觸控面板廠2007年業務大幅成長,業績表現亮眼,相關
廠商自2007年下半相繼登錄興櫃交易,隨著興櫃滿6個月,
取得轉上市櫃資格後,近期各廠商也將陸續送件申請轉上市櫃交
易,其中,興櫃最早的禾瑞亞已通過審議,預計將於4月擇日轉
上櫃;介面、時緯、正達等業者則將於近期送件,最快可望於
2008年底前上市櫃掛牌。
由於市場熱絡,加上營運表現亮麗,各觸控面板廠相繼送件申請
公開交易,其中最早2007年4月興櫃的禾瑞亞,已於
2008年2月通過上櫃審議,預計4月正式轉上櫃市場交易。
至於小尺寸觸控面板廠介面、時緯則於2007年10月上興櫃
即將屆滿6個月,最快可望於第2季送件申請轉上櫃。
正達為光學玻璃廠,過去其業務主要供應玻璃給ITO玻璃廠,
受惠於觸控面板需求大增,其玻璃業務也成長相當迅速,自從
2007年底鴻海入主正達後,為積極進行供應鏈整合,正達也
將自2008年8月開始供應觸控面板用ITO導電玻璃。目前
正達為興櫃公司,預計近期內送件請轉上市,最快可望於年底或
2009年初上市掛牌交易。
另外,合計大陸廠產能居台廠之冠的觸控面板廠洋華,在內部進
行重整及切割之後,也於28日登錄興櫃,雖然公開交易的時間
較晚,不過洋華在產能規模及獲利表現上相當亮眼,將成為興櫃
觸控面板廠的指標之ㄧ。
觸控面板廠相繼辦理興櫃交易,繼介面、時緯之後,另一家觸控
面板大廠洋華也於日前公開發行,並於28日正式登錄興櫃交易
。洋華光電為台灣主要的觸控面板廠之ㄧ,產能規模與介面、時
緯並列前三大,2007年大陸手機對觸控面板需求大幅崛起,
使得洋華觸控面板業務大幅成長,據了解,大陸市場佔其業務比
重高達一半以上。
洋華甫於2007年12月與大河隆機電合併,於3月6日重新
公開發行,預計28日正式登錄公開發行。根據楊華公佈
2008年前2月營收,合計約為新台幣7.33億元,營業毛
利約2.24億元,稅後損益約1.2億元,每股盈餘為
1.27元。
面板大廠洋華也於日前公開發行,並於28日正式登錄興櫃交易
。洋華光電為台灣主要的觸控面板廠之ㄧ,產能規模與介面、時
緯並列前三大,2007年大陸手機對觸控面板需求大幅崛起,
使得洋華觸控面板業務大幅成長,據了解,大陸市場佔其業務比
重高達一半以上。
洋華甫於2007年12月與大河隆機電合併,於3月6日重新
公開發行,預計28日正式登錄公開發行。根據楊華公佈
2008年前2月營收,合計約為新台幣7.33億元,營業毛
利約2.24億元,稅後損益約1.2億元,每股盈餘為
1.27元。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