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微脂體(上)公司新聞
生技、新藥族群夯,興櫃新藥三雄台微體(4152)、醣聯將搶在年底前掛牌,而研發進度最快的寶齡富錦也宣布,明年初遞件申請上櫃;在比價效應下,寶齡富錦近一周以來股價已翻倍。法人估,3雄於年底掛牌前還有一波漲勢。
台微體昨(19)日宣布將於月底前舉辦上櫃前法人說明會,預計上櫃日期改至12月中下旬。醣聯也表示,目前規劃掛牌時程應會在12月中旬,最晚不會超過年底。
至於規劃於年底前向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遞件申請新藥查驗登記(NDA)的寶齡富錦表示,目前忙於NDA作業,上櫃時程將延至明年首季遞件申請。
法人表示,由於盈正案發酵,政府基金宣布F開頭的族群,以及資本額10億元以下的「小型股准賣不准買」,讓以小型股為主的生技櫃買族群重挫,生技指數下跌6.02點收143.02點,跌幅超過4%;而在興櫃登錄的台微體、醣聯也受波及,台微體昨天興櫃參考價收192元,下跌39.04元;醣聯收143.15元,下跌24.91元。
但寶齡富錦則受到比價效應加持,發布新藥將遞件申請NDA消息出爐後,近一周股價已從20元上下,昨天漲到40元,昨天上漲8.51元。
分析師指出,寶齡富錦是目前興櫃新藥類股中研發進度最快的公司,由於台微體、醣聯興櫃價格都超越百元,寶齡富錦在比價效應激勵下,可望再創新高行情。
市場盛傳,由於醣聯、台微體的興櫃行情居高不下,2家公司上櫃定價原在百元左右,可能再次調漲。法人表示,盈正案導致政府基金轉向,2度調漲承銷價可能性變小,但新藥股比價效應該還是會發酵。
據了解,台微體在授權全球第1大學名藥廠Teva的權利金挹注下,今年前三季虧損情形改善。醣聯在大塚製藥授權金加持下,前三季每股虧損0.61元,預計年底有來自三菱化學的顧問合約收入,以及授權大塚的里程碑金,可望拚轉盈。
台微體昨(19)日宣布將於月底前舉辦上櫃前法人說明會,預計上櫃日期改至12月中下旬。醣聯也表示,目前規劃掛牌時程應會在12月中旬,最晚不會超過年底。
至於規劃於年底前向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遞件申請新藥查驗登記(NDA)的寶齡富錦表示,目前忙於NDA作業,上櫃時程將延至明年首季遞件申請。
法人表示,由於盈正案發酵,政府基金宣布F開頭的族群,以及資本額10億元以下的「小型股准賣不准買」,讓以小型股為主的生技櫃買族群重挫,生技指數下跌6.02點收143.02點,跌幅超過4%;而在興櫃登錄的台微體、醣聯也受波及,台微體昨天興櫃參考價收192元,下跌39.04元;醣聯收143.15元,下跌24.91元。
但寶齡富錦則受到比價效應加持,發布新藥將遞件申請NDA消息出爐後,近一周股價已從20元上下,昨天漲到40元,昨天上漲8.51元。
分析師指出,寶齡富錦是目前興櫃新藥類股中研發進度最快的公司,由於台微體、醣聯興櫃價格都超越百元,寶齡富錦在比價效應激勵下,可望再創新高行情。
市場盛傳,由於醣聯、台微體的興櫃行情居高不下,2家公司上櫃定價原在百元左右,可能再次調漲。法人表示,盈正案導致政府基金轉向,2度調漲承銷價可能性變小,但新藥股比價效應該還是會發酵。
據了解,台微體在授權全球第1大學名藥廠Teva的權利金挹注下,今年前三季虧損情形改善。醣聯在大塚製藥授權金加持下,前三季每股虧損0.61元,預計年底有來自三菱化學的顧問合約收入,以及授權大塚的里程碑金,可望拚轉盈。
基亞生技(3176)效應,新藥股持續火紅,在互別苗頭味道濃厚下,預計於11月底和12月初轉上櫃的台微體(4152)和醣聯(4168)都已調高掛牌價,也讓預計於12月登錄興櫃的浩鼎(4174)未上市行情也逼近百元價位,成為生醫股的多頭指標。
大演本夢比行情的新藥股,儘管目前都還是在燒錢階段,但市場和特定買盤看好產業前景,並認為此6檔新藥公司有機會打進國際市場,多頭力道追價意願積極,也新類股獨領風騷,除了資本額較小的醣聯和台微體外,其餘4家公司的市值都已躋身百億俱樂部。
已分別敲定於11月28日、30日舉行上櫃前法說會的台微體和醣聯,由於法人看好2家公司的權利金挹注和未來新藥開發的進度,股價在持續飆漲中,醣聯的上櫃價格已由92元調高至105元,而台微體則由 108元提高至128元,由於醣聯和台微體昨(15)日興櫃價分別為173和 230元,在價差高達4、5成中,是否還會二度調高掛牌價,備受矚目。
台微體由於開發的學名藥已授權全球第一大學名藥廠Teva,在權利金挹注下,今年前3季稅後淨損1,633萬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虧損1 .37億元,已大幅改善,該公司前3季每股淨損0.42元,而去年同期是虧損5.11元。
由於台微體目前仍有幾項新劑型藥陸續規劃上市,預計未來3年內權利金及產品銷售比重約各達5成。
醣聯去年在日本三菱化學委託顧問合約金及大塚製藥授權金挹注下,去年每股稅後純益0.61元,今年前3季儘管每股稅後淨損0.61元,但預計年底將有來自三菱化學的顧問合約收入及授權大塚製藥的階段收益入帳,營運應可見轉機。
醣聯主要開發治療癌症的單株抗體蛋白質藥物,並且以醣質為抗原,相較於以蛋白質為抗原的抗體藥物前者的標靶性更高。該公司已有 6個全人抗體及3株將進入擬人抗體的老鼠抗體,其中2個全人抗體已成功授權大塚製藥,發展為大腸癌用藥。
大演本夢比行情的新藥股,儘管目前都還是在燒錢階段,但市場和特定買盤看好產業前景,並認為此6檔新藥公司有機會打進國際市場,多頭力道追價意願積極,也新類股獨領風騷,除了資本額較小的醣聯和台微體外,其餘4家公司的市值都已躋身百億俱樂部。
已分別敲定於11月28日、30日舉行上櫃前法說會的台微體和醣聯,由於法人看好2家公司的權利金挹注和未來新藥開發的進度,股價在持續飆漲中,醣聯的上櫃價格已由92元調高至105元,而台微體則由 108元提高至128元,由於醣聯和台微體昨(15)日興櫃價分別為173和 230元,在價差高達4、5成中,是否還會二度調高掛牌價,備受矚目。
台微體由於開發的學名藥已授權全球第一大學名藥廠Teva,在權利金挹注下,今年前3季稅後淨損1,633萬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虧損1 .37億元,已大幅改善,該公司前3季每股淨損0.42元,而去年同期是虧損5.11元。
由於台微體目前仍有幾項新劑型藥陸續規劃上市,預計未來3年內權利金及產品銷售比重約各達5成。
醣聯去年在日本三菱化學委託顧問合約金及大塚製藥授權金挹注下,去年每股稅後純益0.61元,今年前3季儘管每股稅後淨損0.61元,但預計年底將有來自三菱化學的顧問合約收入及授權大塚製藥的階段收益入帳,營運應可見轉機。
醣聯主要開發治療癌症的單株抗體蛋白質藥物,並且以醣質為抗原,相較於以蛋白質為抗原的抗體藥物前者的標靶性更高。該公司已有 6個全人抗體及3株將進入擬人抗體的老鼠抗體,其中2個全人抗體已成功授權大塚製藥,發展為大腸癌用藥。
安成藥(4180)5日以108元登錄興櫃果然不同凡響! 開盤後股價飆高至1,132元「天價」,並成交5張,雖然該價位是錯帳交易,烏龍一場,但法人認為,生醫股未來千元股應不是夢,而安成終場以157元收盤,也躋身興櫃高價股的前十大。
除安成外,興櫃目前前十檔高價股中,仍有台微體(4152)、醣聯 (4168)、鐿鈦(4163)等生技股,顯見生醫產業主流氣勢不變,而安成的蜜月行情,也激勵生醫高價股的精華、智擎、基亞、基因、金可等個股股價走紅,比價意味十足。
安成藥業專注開發高技術門檻的利基型學名藥,並專攻美國學名藥市場,尤其主要聚焦於第四類(Paragraph IV)簡化新藥上市程序學名藥,為台灣專注於美國Paragraph IV學名藥全方位醫藥研發及製造領導廠商。
該公司旗下100%持有子公司安成生物科技則鎖定新藥開發領域。
就安成營運報告顯示,該公司已有12項在台已上市或即將取得台灣製售證明的學名藥,而且也擁有兩項新藥開發專案,其中用於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AC-201,已完成多中心的概念性驗證二期臨床試驗(P hase IIa),並已取得美國IND核可,正規畫進行多國臨床二期試驗。
除安成外,興櫃目前前十檔高價股中,仍有台微體(4152)、醣聯 (4168)、鐿鈦(4163)等生技股,顯見生醫產業主流氣勢不變,而安成的蜜月行情,也激勵生醫高價股的精華、智擎、基亞、基因、金可等個股股價走紅,比價意味十足。
安成藥業專注開發高技術門檻的利基型學名藥,並專攻美國學名藥市場,尤其主要聚焦於第四類(Paragraph IV)簡化新藥上市程序學名藥,為台灣專注於美國Paragraph IV學名藥全方位醫藥研發及製造領導廠商。
該公司旗下100%持有子公司安成生物科技則鎖定新藥開發領域。
就安成營運報告顯示,該公司已有12項在台已上市或即將取得台灣製售證明的學名藥,而且也擁有兩項新藥開發專案,其中用於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AC-201,已完成多中心的概念性驗證二期臨床試驗(P hase IIa),並已取得美國IND核可,正規畫進行多國臨床二期試驗。
生醫股再掀掛牌熱潮!天王級華人製藥專家陳志明領軍的安成國際 (4180)今(5)日以108元登錄興櫃,該價格創下新藥股的掛牌天價紀錄,預計將讓原本已陷入整理的新藥族群再添新柴火,並帶動高獲利生醫股的比價行情。
陳志明是與全美前十大學名藥廠的華生(Watson)創辦人趙宇天、 Ivax創辦人許照惠以及Impax創辦人許中強齊名,他在1993年創立的 Andrx製藥公司,曾經是美國第四大學名藥廠,以研發生產高技術門檻的控制釋放劑型學名藥為主,而Andrx於2006年以約新台幣600億元的價格,被學名藥大廠華生(Watson)製藥公司收購。
陳志明在2001年自Andrx退休後,2002年又在美國創立美國安成藥業公司(Anchen),美國安成(Anchen)2011年底以4.1億美元被學名藥廠Par所收購,而後他就回台成立安成國際和安成生技,並鎖定開發高技術門檻的利基型學名藥和新藥開發領域,主攻超過350億美元的美國學名藥市場。
就初步統計,預計在明年第一季以前掛牌的生醫公司,除了和合富和大江外,台微體、醣聯、安成和浩鼎都是以新藥為營運主軸,而經營團隊來頭都不小,都是華人圈有名的生技專家。
醣聯董事長張東玄早在20年就投入蛋白質新藥領域,醣聯開發還僅在動物實驗中的蛋白質新藥,2年前就以高達2億美元的授權金和未來新藥上市後每年10%銷售金的條件授權給日本大塚藥廠,而後又為日本三菱集團設計興建蛋白質藥廠。
台微體的董事長洪基隆,則是微脂體技術的權威,該公司今年3月間才與安成合作,將開發用於治療乳癌/卵巢癌的Doxisome,授權給全球最大的學名藥廠TEVA,而Doxisome全球市場銷售值上看6億美元,這也讓台微體未來業績相當看漲。
除此之外,浩鼎創辦人張念慈也很風光,他在1995年以5,500萬美元創立的Pharmanex,4年後以1億3,500萬美元賣給美商如新(NU SK IN)集團;而1998年成立的Optimer製藥公司,研發的新型抗生素Di ficid,去年2月成功以2.24億美元(約66.3億元新台幣),將歐洲市場授權給日本藥廠安斯泰來,Dificid也順利拿到美國FDA上市藥證。
各生醫公司由於有天王級生技專家的加持,再加上各個公司都有各自的營運利基,而合富和大江都是高獲利股,也使得生醫股的第四季行情預計也是熱滾滾。
陳志明是與全美前十大學名藥廠的華生(Watson)創辦人趙宇天、 Ivax創辦人許照惠以及Impax創辦人許中強齊名,他在1993年創立的 Andrx製藥公司,曾經是美國第四大學名藥廠,以研發生產高技術門檻的控制釋放劑型學名藥為主,而Andrx於2006年以約新台幣600億元的價格,被學名藥大廠華生(Watson)製藥公司收購。
陳志明在2001年自Andrx退休後,2002年又在美國創立美國安成藥業公司(Anchen),美國安成(Anchen)2011年底以4.1億美元被學名藥廠Par所收購,而後他就回台成立安成國際和安成生技,並鎖定開發高技術門檻的利基型學名藥和新藥開發領域,主攻超過350億美元的美國學名藥市場。
就初步統計,預計在明年第一季以前掛牌的生醫公司,除了和合富和大江外,台微體、醣聯、安成和浩鼎都是以新藥為營運主軸,而經營團隊來頭都不小,都是華人圈有名的生技專家。
醣聯董事長張東玄早在20年就投入蛋白質新藥領域,醣聯開發還僅在動物實驗中的蛋白質新藥,2年前就以高達2億美元的授權金和未來新藥上市後每年10%銷售金的條件授權給日本大塚藥廠,而後又為日本三菱集團設計興建蛋白質藥廠。
台微體的董事長洪基隆,則是微脂體技術的權威,該公司今年3月間才與安成合作,將開發用於治療乳癌/卵巢癌的Doxisome,授權給全球最大的學名藥廠TEVA,而Doxisome全球市場銷售值上看6億美元,這也讓台微體未來業績相當看漲。
除此之外,浩鼎創辦人張念慈也很風光,他在1995年以5,500萬美元創立的Pharmanex,4年後以1億3,500萬美元賣給美商如新(NU SK IN)集團;而1998年成立的Optimer製藥公司,研發的新型抗生素Di ficid,去年2月成功以2.24億美元(約66.3億元新台幣),將歐洲市場授權給日本藥廠安斯泰來,Dificid也順利拿到美國FDA上市藥證。
各生醫公司由於有天王級生技專家的加持,再加上各個公司都有各自的營運利基,而合富和大江都是高獲利股,也使得生醫股的第四季行情預計也是熱滾滾。
即便證所稅明年上路將嚴重衝擊興櫃市場,但仍不減企業上興櫃的意願,根據統計,10月確定有9家公司將登錄興櫃,其單月登錄家數創下今年新高,由於近期仍有相當多的企業正在排隊申請登錄興櫃,櫃買中心認為,預期全年度60家企業登錄興櫃的目標可望順利達成。
櫃買中心坦承,日前主管機關在研議證所稅時,的確讓有意登錄興櫃的公司開始觀望,以今年7月來看,當月僅有1家登錄興櫃,且興櫃成交值也明顯萎縮,今年來平均日均值僅有5億元,遠遠落後年度日均值8億元的目標。
不過,在證所稅拍板定案後,不確定因素消弭,即便在今年第4季登錄興櫃、明年轉上市櫃的公司,必受證所稅影響,但是因各公司資本規劃已定,加上國內資本市場掛牌的成本較低,因此,企業登錄興櫃意願明顯增溫,10月登錄興櫃的家數就高達9家。
此外,近期送件申請登錄興櫃的家數也明顯轉趨熱絡,光是昨日就有3家企業申請,加上以往第4季就是申請登錄興櫃的傳統旺季,預期年底前將有更多企業陸續來櫃買中心申請登錄興櫃。
根據統計,今年以來到10月底預計共有44家公司登錄興櫃,雖然離年度目標60家仍有差距,但櫃買中心預估,以目前熱度來看,達成年度目標不是太大問題。
而近期興櫃市場成交量也暴增,昨日興櫃日均值高達13.47億元,是今年來平均日均量的1倍以上,主要是近期生技股火熱,包括鐿鈦(4163)、台微體(4152)及醣聯(4168)3檔個股均包辦昨日興櫃成交金額前3名,且三檔個股的成交值合計就高達6.74億元,占整體興櫃成交金額的一半,交投熱絡可見一斑。不過,這些生技股票將陸續轉上市櫃,加上明年證所稅上路,市場預期興櫃市場恐將再度變成冷凍櫃,據了解,櫃買中心也可能將明年度興櫃市場的年度成交量目標打折,預期也將影響企業明年上興櫃的意願。
櫃買中心坦承,日前主管機關在研議證所稅時,的確讓有意登錄興櫃的公司開始觀望,以今年7月來看,當月僅有1家登錄興櫃,且興櫃成交值也明顯萎縮,今年來平均日均值僅有5億元,遠遠落後年度日均值8億元的目標。
不過,在證所稅拍板定案後,不確定因素消弭,即便在今年第4季登錄興櫃、明年轉上市櫃的公司,必受證所稅影響,但是因各公司資本規劃已定,加上國內資本市場掛牌的成本較低,因此,企業登錄興櫃意願明顯增溫,10月登錄興櫃的家數就高達9家。
此外,近期送件申請登錄興櫃的家數也明顯轉趨熱絡,光是昨日就有3家企業申請,加上以往第4季就是申請登錄興櫃的傳統旺季,預期年底前將有更多企業陸續來櫃買中心申請登錄興櫃。
根據統計,今年以來到10月底預計共有44家公司登錄興櫃,雖然離年度目標60家仍有差距,但櫃買中心預估,以目前熱度來看,達成年度目標不是太大問題。
而近期興櫃市場成交量也暴增,昨日興櫃日均值高達13.47億元,是今年來平均日均量的1倍以上,主要是近期生技股火熱,包括鐿鈦(4163)、台微體(4152)及醣聯(4168)3檔個股均包辦昨日興櫃成交金額前3名,且三檔個股的成交值合計就高達6.74億元,占整體興櫃成交金額的一半,交投熱絡可見一斑。不過,這些生技股票將陸續轉上市櫃,加上明年證所稅上路,市場預期興櫃市場恐將再度變成冷凍櫃,據了解,櫃買中心也可能將明年度興櫃市場的年度成交量目標打折,預期也將影響企業明年上興櫃的意願。
近期生技股熱門,興櫃生技股截至昨(18)日為止共有37家,僅次於光電產業為第2大族群;元富證券主管表示,近年來生技股在資本市場發燒,加上本益比高,預期今年底前還有5家生醫公司將掛牌上市櫃。
元富證券表示,興櫃股生技族群中,最快要上市的公司,是10月下旬上市的承業生醫,此外鐿鈦科技也將在11月中旬上櫃,另外,今年底前仍有3家興櫃公司將以生技族群掛牌,分別為台灣微脂體、台灣醣聯及F-合富,在台股量縮階段,更顯出交易市場的生技熱。法人指出,近期因為生技股夯,加上獲利搶眼的隱形眼鏡族群精華光、F-金可等公司股價都站上三、四百元,更讓市場熱度發燒。
元富證券表示,興櫃股生技族群中,最快要上市的公司,是10月下旬上市的承業生醫,此外鐿鈦科技也將在11月中旬上櫃,另外,今年底前仍有3家興櫃公司將以生技族群掛牌,分別為台灣微脂體、台灣醣聯及F-合富,在台股量縮階段,更顯出交易市場的生技熱。法人指出,近期因為生技股夯,加上獲利搶眼的隱形眼鏡族群精華光、F-金可等公司股價都站上三、四百元,更讓市場熱度發燒。
生醫族群在獲利了結賣壓中,昨日上市股重挫2.87%、上櫃下跌2 .76%,同步在集中和店頭市場高居類股跌幅排行冠軍。不過,元富證券董事長陳俊宏表示,政策做多,資金潮湧入,加上不斷有新藥和醫材公司前仆後繼,因此,生技股死不了。
陳俊宏表示,生技族群昨日的回檔很正常,預計修正幅度不會太大,實際上,不僅政府政策偏多,生醫公司的營運模式也逐漸成熟,除了有智擎、醣聯、太景等公司授權外,浩鼎也拿回主導權,加上還有很多高獲利公司,而國際大環境醫改政策有利,又加入PIC/S會員國,整體來看,產業相當蓬勃,題材也豐富,因此,主流氣勢不變。
另外,由於第四季還有承業、鐿鈦、台微體、醣聯、合富陸續上市、櫃,浩鼎登錄興櫃,都有機會吸引資金關注。
第一金投顧專業經理宋豪麟表示,生醫族群已吸引資金進駐,目前上市生醫類交易量的比重已占集中市場約2%,而店頭市場的生醫族群的成交量更高達15%,這是過去從未發生過的現象,顯見生醫類股已是人氣指標,目前電子、金融業前景不佳,傳產業在油電雙漲和全球景氣保守中,也難樂觀,因此,生醫類會吸睛。
由於獲利了結賣壓浮現,成為空頭摜殺目標的生醫類股,昨日在基亞跌停鎖死後,引爆賣壓,包括進階、天良、健亞、晶宇、創源、( (又又))美、豪展、基因等個股跌停,智擎、康樂、康聯、濟生、國光也逼近跌停。宋豪麟表示,第四季是生醫旺季,過去股價都會有表現,今年因政策發酵,提前拉抬,但在盤面欠缺主流類股下,生醫族群在回檔整理後仍可當家。
陳俊宏表示,生技族群昨日的回檔很正常,預計修正幅度不會太大,實際上,不僅政府政策偏多,生醫公司的營運模式也逐漸成熟,除了有智擎、醣聯、太景等公司授權外,浩鼎也拿回主導權,加上還有很多高獲利公司,而國際大環境醫改政策有利,又加入PIC/S會員國,整體來看,產業相當蓬勃,題材也豐富,因此,主流氣勢不變。
另外,由於第四季還有承業、鐿鈦、台微體、醣聯、合富陸續上市、櫃,浩鼎登錄興櫃,都有機會吸引資金關注。
第一金投顧專業經理宋豪麟表示,生醫族群已吸引資金進駐,目前上市生醫類交易量的比重已占集中市場約2%,而店頭市場的生醫族群的成交量更高達15%,這是過去從未發生過的現象,顯見生醫類股已是人氣指標,目前電子、金融業前景不佳,傳產業在油電雙漲和全球景氣保守中,也難樂觀,因此,生醫類會吸睛。
由於獲利了結賣壓浮現,成為空頭摜殺目標的生醫類股,昨日在基亞跌停鎖死後,引爆賣壓,包括進階、天良、健亞、晶宇、創源、( (又又))美、豪展、基因等個股跌停,智擎、康樂、康聯、濟生、國光也逼近跌停。宋豪麟表示,第四季是生醫旺季,過去股價都會有表現,今年因政策發酵,提前拉抬,但在盤面欠缺主流類股下,生醫族群在回檔整理後仍可當家。
兩岸新藥合作開大門,在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對33家新藥公司申請案幾乎是統統有獎下,掀起生醫業的大能量,激勵各家公司股價大PK,基亞(3176)昨日股價已逼近百元大關,而台微體(415 2)也創下興櫃新天價。
為此,台微體也乘勝追擊,在25日送件申請上櫃掛牌。台微體以微脂體技術起家,近年來已將研究範疇擴大至如藥物緩釋平台等脂質藥物傳輸系統,產品線分為三大主軸,包括特殊學名藥、新劑型/新配方及純新藥,該公司研發中的乳癌新劑型藥,已授權給全球第一大學名藥廠Teva,雖然剛開始的授權金不高,但由於Teva擁有優勢銷售通路,涵蓋醫院、連鎖藥局、批發商、經銷商與政府機構等,預計自明年起營運成長動能將十分強勁,有機會虧轉盈。
熱鬧登場的「兩岸藥品研發合作專案試辦計畫」,目前除了基亞、健亞(4130)、懷特(4108)等上市公司率先公告獲TFDA核准申請外,其實尚未掛牌的杏國、台灣浩鼎、安成生技等公司也被受青睞,而讓整個生醫族群十分火紅。
生醫業者指出,由於TFDA目前有來自於科發會的6千萬元預算可以好好力拚今年的業績,因此,對於激勵兩岸新藥合作開發不遺餘力,而目前最大的關鍵是在於中國藥監局(SFDA)何時能成立對口辦公室,開啟兩岸合作機制。
法人認為,在兩岸都積極布局生醫產業新能量下,由本土研發利基型的新藥最有機會在兩岸新藥遴選中脫穎而出,其中,浩鼎研發中治療轉移性末期乳癌疫苗OBI-822/821,已進入3期臨床試驗,該藥商機達200億美元(約6,000億台幣)備受矚目。
健亞生技研發用於化療止吐貼片的Granpatch,由於前景看好,目前已完成藥物動力學臨床試驗,正積極推動在台灣與中國共同執行第三期臨床試驗。
另外,杏輝(1734)轉投資近日才拿到生醫選秀金牌獎的杏國,治療乾式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眼藥水新藥(SB04),已獲准在和台灣美執行二/三期臨床試驗,未來將搶攻全球3兆美元商機,亦都成為兩岸生醫業焦點。
為此,台微體也乘勝追擊,在25日送件申請上櫃掛牌。台微體以微脂體技術起家,近年來已將研究範疇擴大至如藥物緩釋平台等脂質藥物傳輸系統,產品線分為三大主軸,包括特殊學名藥、新劑型/新配方及純新藥,該公司研發中的乳癌新劑型藥,已授權給全球第一大學名藥廠Teva,雖然剛開始的授權金不高,但由於Teva擁有優勢銷售通路,涵蓋醫院、連鎖藥局、批發商、經銷商與政府機構等,預計自明年起營運成長動能將十分強勁,有機會虧轉盈。
熱鬧登場的「兩岸藥品研發合作專案試辦計畫」,目前除了基亞、健亞(4130)、懷特(4108)等上市公司率先公告獲TFDA核准申請外,其實尚未掛牌的杏國、台灣浩鼎、安成生技等公司也被受青睞,而讓整個生醫族群十分火紅。
生醫業者指出,由於TFDA目前有來自於科發會的6千萬元預算可以好好力拚今年的業績,因此,對於激勵兩岸新藥合作開發不遺餘力,而目前最大的關鍵是在於中國藥監局(SFDA)何時能成立對口辦公室,開啟兩岸合作機制。
法人認為,在兩岸都積極布局生醫產業新能量下,由本土研發利基型的新藥最有機會在兩岸新藥遴選中脫穎而出,其中,浩鼎研發中治療轉移性末期乳癌疫苗OBI-822/821,已進入3期臨床試驗,該藥商機達200億美元(約6,000億台幣)備受矚目。
健亞生技研發用於化療止吐貼片的Granpatch,由於前景看好,目前已完成藥物動力學臨床試驗,正積極推動在台灣與中國共同執行第三期臨床試驗。
另外,杏輝(1734)轉投資近日才拿到生醫選秀金牌獎的杏國,治療乾式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眼藥水新藥(SB04),已獲准在和台灣美執行二/三期臨床試驗,未來將搶攻全球3兆美元商機,亦都成為兩岸生醫業焦點。
懷特生技(4108)、台灣微脂體旗下新藥獲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函文通知,符合「兩岸藥品研發合作專案試辦計畫」指標案,是繼基亞、太景等公司後,又2例獲得此項資格的新藥公司。
受惠於「兩岸藥品研發合作專案試辦計畫」利多挹注,昨日生技族群多家公司股價在大盤不佳的情況下逆勢突圍,其中包括基亞、智擎、合一等多家新藥公司,股價都有強勢表現,而基亞更是續攻漲停收99.2元,上漲6.4元,股價再創新高。另外,懷特昨日股價則收56.9元,上漲3.3元。
懷特表示,公司獲選的新藥為骨質疏鬆症的植物藥新藥「懷特骨寶」,公司旗下骨寶經臨床前藥理試驗及2期臨床試驗結果,證實具有提升骨質生成指標及抑制骨質流失指標之雙重作用。
受惠於「兩岸藥品研發合作專案試辦計畫」利多挹注,昨日生技族群多家公司股價在大盤不佳的情況下逆勢突圍,其中包括基亞、智擎、合一等多家新藥公司,股價都有強勢表現,而基亞更是續攻漲停收99.2元,上漲6.4元,股價再創新高。另外,懷特昨日股價則收56.9元,上漲3.3元。
懷特表示,公司獲選的新藥為骨質疏鬆症的植物藥新藥「懷特骨寶」,公司旗下骨寶經臨床前藥理試驗及2期臨床試驗結果,證實具有提升骨質生成指標及抑制骨質流失指標之雙重作用。
兩岸新藥搭橋動起來,TFDA(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局)欽選基亞的肝癌新藥PI-88及太景的奈諾沙星為「兩岸藥品研發合作專案試辦計畫」指標案,其中,治療社區性肺炎的奈諾沙星更因已完成三期臨床,有機會搶先在2014年正式上市,成為ECFA架構下第一個在兩岸拿到藥證的新藥。
宛如打了強心劑的TFDA,目前動作十分積極,不僅率先中國藥監局 (SFDA)成立「兩岸醫藥品合作專案推動辦公室」,也已開放讓廠商申請試點及專案試辦計劃,啟動兩岸以聯合審查方式,合作審查兩岸同步申請的多中心新藥臨床試驗機制,除了新藥臨床計劃外,申請的藥品查驗登記也包括新藥、新成份、新使用途徑、新複方、新適應症等,對生醫產業來說,也是利多大放送。
因此,昨日基亞以92.8元創下歷史新天價,而可望列入兩岸新藥合作認證的智擎也以170元寫天價,中裕、台微體、醣聯、懷特等新藥股股價亦都十分耀眼。
生醫業者指出,入選為兩岸新藥合作案後,將可確保在兩岸新藥共同審核、一同上市的機制,節省藥物上市時間;而中國有龐大的消費市場優勢,台灣則有智財法規和研發生產的利基,雙方的互補機制,將可相互合作搶進國際市場。
太景執行長許明珠表示,太景研發的新藥都具有全球專利保護,為取得中國1.1類新藥的資格,該公司早在2006年,就向SFDA申請奈諾沙星的IND,並在中國進行一至三期臨床試驗。
根據法規,1.1類新藥,將可以獲准進入藥保目錄,並取得較佳的價格保護。目前台灣僅有奈諾沙星符合SFDA的1.1類新藥申請資格。
許明珠表示,太景的奈諾沙星,已完成三期臨床試驗收案,明年上半年向兩岸同步提出新藥上市申請,2014年可正式上市。另外,幹細胞驅動劑布利沙福(Burixafor)與抗C肝病毒藥物TG-2349,也規劃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同步進行臨床試驗。
至於基亞的PI-88,目前也在台灣、韓國、中國大陸共23個醫學中心執行第三期臨床試驗,最快明年底完成期中分析,並以期中分析結果申請藥品上市,最快獲藥證時間點將落在2014年。
基亞董事長張世忠表示,PI-88除了保留大中華區銷售權利外,歐洲、美國及日本將考慮對外授權,韓國則還在評估將自售或對外授權。
宛如打了強心劑的TFDA,目前動作十分積極,不僅率先中國藥監局 (SFDA)成立「兩岸醫藥品合作專案推動辦公室」,也已開放讓廠商申請試點及專案試辦計劃,啟動兩岸以聯合審查方式,合作審查兩岸同步申請的多中心新藥臨床試驗機制,除了新藥臨床計劃外,申請的藥品查驗登記也包括新藥、新成份、新使用途徑、新複方、新適應症等,對生醫產業來說,也是利多大放送。
因此,昨日基亞以92.8元創下歷史新天價,而可望列入兩岸新藥合作認證的智擎也以170元寫天價,中裕、台微體、醣聯、懷特等新藥股股價亦都十分耀眼。
生醫業者指出,入選為兩岸新藥合作案後,將可確保在兩岸新藥共同審核、一同上市的機制,節省藥物上市時間;而中國有龐大的消費市場優勢,台灣則有智財法規和研發生產的利基,雙方的互補機制,將可相互合作搶進國際市場。
太景執行長許明珠表示,太景研發的新藥都具有全球專利保護,為取得中國1.1類新藥的資格,該公司早在2006年,就向SFDA申請奈諾沙星的IND,並在中國進行一至三期臨床試驗。
根據法規,1.1類新藥,將可以獲准進入藥保目錄,並取得較佳的價格保護。目前台灣僅有奈諾沙星符合SFDA的1.1類新藥申請資格。
許明珠表示,太景的奈諾沙星,已完成三期臨床試驗收案,明年上半年向兩岸同步提出新藥上市申請,2014年可正式上市。另外,幹細胞驅動劑布利沙福(Burixafor)與抗C肝病毒藥物TG-2349,也規劃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同步進行臨床試驗。
至於基亞的PI-88,目前也在台灣、韓國、中國大陸共23個醫學中心執行第三期臨床試驗,最快明年底完成期中分析,並以期中分析結果申請藥品上市,最快獲藥證時間點將落在2014年。
基亞董事長張世忠表示,PI-88除了保留大中華區銷售權利外,歐洲、美國及日本將考慮對外授權,韓國則還在評估將自售或對外授權。
生醫族群8月營收出爐,台微體(4152)昨(10)日公布營收,受惠於全球最大學名藥廠TEVA里程碑金(milestone)挹注,8月近2,000萬元進帳,月成長達到283%;F-康聯8月營收1.49億元,月成長率超過五成。
?美、晶宇、寶利徠等昨日也同步公布8月營收,月成長率都達到10 到30%。台微體昨日興櫃參考價收108元,上漲1.72元;F-康聯則收71.5 元,上漲0.9元;?美收30.7元,上漲1.1元;晶宇收12.45元,下跌0.05元;寶利徠收39.2元,上漲0.5元。
?美、晶宇、寶利徠等昨日也同步公布8月營收,月成長率都達到10 到30%。台微體昨日興櫃參考價收108元,上漲1.72元;F-康聯則收71.5 元,上漲0.9元;?美收30.7元,上漲1.1元;晶宇收12.45元,下跌0.05元;寶利徠收39.2元,上漲0.5元。
生技下半年走勢,第一金投顧研究部經理宋豪麟昨(12)日表示,「國際合作的概念」將是下半年最夯議題,包括永豐餘(1907)轉投資的太景生技,台灣微脂體及東洋等,下半年都將有國際合作進展。
其中,太景生技近期和大陸浙江醫藥合作,將旗下新藥「奈諾沙星」大陸市場授權出去,創下台灣新藥授權大陸首例,太景下半年起將獲得1,400萬美元(約新台幣4.2億元)授權金,最慢後年起搶攻每年人民幣10億元(約新台幣47億元)市場商機,由於永豐集團共握有資太景約34%股權,也將同步受惠。
台灣微脂體日前也宣布將和全球最大學名藥廠TEVA,及美國安成藥業共同合作,以開發、製造並銷售旗下抗癌藥、法人估,台微體也可望在今年拚轉盈。
根據了解,台微體曾將抗癌藥物Doxisome授權給安成,近期雙方又將此藥物共授與TEVA銷售,目前預估市場規模約4到5億美元(近新台幣150億元),目前已經在澳洲生產,下半年可望在美國開賣。
宋豪麟提醒,下半年除了國際合作題材外,由於大陸在十八大交班後,「十二五規劃」的挹注下,生技中概族群會繼續加溫,包括前述的太景,還有大陸肝藥通路F-康聯都值得注意。另外,農業生技近期也逐漸獲重視,下半年旺季報到,應有不錯表現。
其中,太景生技近期和大陸浙江醫藥合作,將旗下新藥「奈諾沙星」大陸市場授權出去,創下台灣新藥授權大陸首例,太景下半年起將獲得1,400萬美元(約新台幣4.2億元)授權金,最慢後年起搶攻每年人民幣10億元(約新台幣47億元)市場商機,由於永豐集團共握有資太景約34%股權,也將同步受惠。
台灣微脂體日前也宣布將和全球最大學名藥廠TEVA,及美國安成藥業共同合作,以開發、製造並銷售旗下抗癌藥、法人估,台微體也可望在今年拚轉盈。
根據了解,台微體曾將抗癌藥物Doxisome授權給安成,近期雙方又將此藥物共授與TEVA銷售,目前預估市場規模約4到5億美元(近新台幣150億元),目前已經在澳洲生產,下半年可望在美國開賣。
宋豪麟提醒,下半年除了國際合作題材外,由於大陸在十八大交班後,「十二五規劃」的挹注下,生技中概族群會繼續加溫,包括前述的太景,還有大陸肝藥通路F-康聯都值得注意。另外,農業生技近期也逐漸獲重視,下半年旺季報到,應有不錯表現。
興櫃生技股台灣微脂體(4152)昨(26)日表示,經股東會決議通過轉上櫃案;公司表示,今年希望朝向「拚轉盈」方向邁進,法人預期台微體年底前可望正式掛牌。
台微體昨日舉行股東會,除了承認100年度財務報表,並通過股票上櫃案;公司表示,預計上櫃前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並完成獨立董事選舉,由康惠媚當選。台微體昨日興櫃參考價收106元,下跌3元。
台微體成立於1997年,是一家新藥、專利學名藥物開發公司,資本額約3.91億元;由於藥物開發潛力備受國際製藥產業青睞,去年吸引柏樂(Steven Burrill)創投公司投資1,000萬美元,持有股權約13%。
據了解,台微體旗下藥物發展,去年以來陸續傳出授權的好成績,包括2001年旗下微脂體新配方藥物「力得」(Lipo-Dox)上市並授權給台灣東洋;近期台微體也與安成藥業、以色列學名藥大廠TEVA進行專利抗癌Doxisome雙向授權,搶攻抗癌藥物國際市場。
對於今年營運,台微體表示,會努力朝賺錢的方向走,公司已經開始規劃上櫃,時間點則無法透露;但法人推估,今年可望拚轉盈,年底前上櫃應不是問題。
台微體昨日舉行股東會,除了承認100年度財務報表,並通過股票上櫃案;公司表示,預計上櫃前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並完成獨立董事選舉,由康惠媚當選。台微體昨日興櫃參考價收106元,下跌3元。
台微體成立於1997年,是一家新藥、專利學名藥物開發公司,資本額約3.91億元;由於藥物開發潛力備受國際製藥產業青睞,去年吸引柏樂(Steven Burrill)創投公司投資1,000萬美元,持有股權約13%。
據了解,台微體旗下藥物發展,去年以來陸續傳出授權的好成績,包括2001年旗下微脂體新配方藥物「力得」(Lipo-Dox)上市並授權給台灣東洋;近期台微體也與安成藥業、以色列學名藥大廠TEVA進行專利抗癌Doxisome雙向授權,搶攻抗癌藥物國際市場。
對於今年營運,台微體表示,會努力朝賺錢的方向走,公司已經開始規劃上櫃,時間點則無法透露;但法人推估,今年可望拚轉盈,年底前上櫃應不是問題。
本周產業關注重點在於FDA對於Merck的骨癌藥雷帕霉素(Ridafo rolimus)投下否決票,使得其原料要供應商中化合成明年營運爆發的期望必須轉移到其他產品線上,中化生雖然仍有重要客戶持續使用Rapamycin並期望將中化生視為主要代工廠,但這樣的成長動能,與新藥上市的動力無法相比,也使得中化生的股價沒有激勵的表現。
不過,6月底上海的原料藥展已經成為世界上重要的原料藥展之一,原料藥廠的股價值得注意,特別是族群龍頭神隆在今年多項產品客戶有機會取得藥品上市核可下最值得注意。
5月營收即將公布,南光上周率先公布營收達9,000萬元以上,將持續獲得市場注意。
因此可以注意的是寶利徠、邦特、中天、南光等營運轉佳的個股,惟注意部分公司如寶利徠是旺季效應下帶動營收動能,而部分公司則是準備進入旺季,在資金的注目度上,也將會因為走出或走入旺季而有所不同的反應。
由於本次生技月主軸仍未浮現,在6月上半旬可先注意在6月份題材或是本身營運有特殊轉機或議題的個股如國光與東生華。長線上還是可以關注新櫃部分個股如泰宗、承業、微脂體等,雖然目前非盤面焦點,但未來掛牌是否能吸引法人注意值得長期留意。因此雖然短線上族群股價還是受制於大盤,但長線布局點持續浮現,可靜待時機介入。
不過,6月底上海的原料藥展已經成為世界上重要的原料藥展之一,原料藥廠的股價值得注意,特別是族群龍頭神隆在今年多項產品客戶有機會取得藥品上市核可下最值得注意。
5月營收即將公布,南光上周率先公布營收達9,000萬元以上,將持續獲得市場注意。
因此可以注意的是寶利徠、邦特、中天、南光等營運轉佳的個股,惟注意部分公司如寶利徠是旺季效應下帶動營收動能,而部分公司則是準備進入旺季,在資金的注目度上,也將會因為走出或走入旺季而有所不同的反應。
由於本次生技月主軸仍未浮現,在6月上半旬可先注意在6月份題材或是本身營運有特殊轉機或議題的個股如國光與東生華。長線上還是可以關注新櫃部分個股如泰宗、承業、微脂體等,雖然目前非盤面焦點,但未來掛牌是否能吸引法人注意值得長期留意。因此雖然短線上族群股價還是受制於大盤,但長線布局點持續浮現,可靜待時機介入。
國內生技廠商已逐步走入著重「發展(development)」的後期開發階段,預計陸續有更多題材發酵下,產業前景看漲,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陳正揚表示,醫材、抗體製備、動物疫苗、與含藥化妝品出口力道強勁,而康聯、佳醫則因打進中國通路,獲利成長力道可期。
根據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產業資訊組2011年廠商調查,2011年我國生技產業產值將逾新台幣800億元,且具9∼10%的成長力道,醫材、抗體製備、動物疫苗與含藥化妝品,仍延續出口成長力道,而智擎、台微體的授權,華廣和GE策盟,中裕、柏登分獲美國和荷蘭政府的補助,在在都突顯生技產業已逐步和國際市場接軌。
另外,全球最大的技術委辦服務機構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CRO)Quintiles,分別於2011年12月與2012年4月,與台大醫院及台北榮總策略聯盟,共同進行「全球頂尖臨床試驗計畫」,也宣示CRO產業的活躍將推升我國藥物開發能力。
陳正揚表示,生技產業因其多元應用的特性存在廣大市場潛力。生醫產業由於上市時程較長,我國廠商仍在深蹲準備躍起的潛伏期,部分已走入著重「發展(development)」的後期開發階段,未來將陸續有更多題材發酵。
根據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產業資訊組2011年廠商調查,2011年我國生技產業產值將逾新台幣800億元,且具9∼10%的成長力道,醫材、抗體製備、動物疫苗與含藥化妝品,仍延續出口成長力道,而智擎、台微體的授權,華廣和GE策盟,中裕、柏登分獲美國和荷蘭政府的補助,在在都突顯生技產業已逐步和國際市場接軌。
另外,全球最大的技術委辦服務機構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CRO)Quintiles,分別於2011年12月與2012年4月,與台大醫院及台北榮總策略聯盟,共同進行「全球頂尖臨床試驗計畫」,也宣示CRO產業的活躍將推升我國藥物開發能力。
陳正揚表示,生技產業因其多元應用的特性存在廣大市場潛力。生醫產業由於上市時程較長,我國廠商仍在深蹲準備躍起的潛伏期,部分已走入著重「發展(development)」的後期開發階段,未來將陸續有更多題材發酵。
生策會宣布攜手安成生技、國衛院合作開發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疫苗,安成總經理顧曼芹表示,預計2013年完成符合cGMP疫苗生產及安全性試驗,申請進入美國第1期臨床試驗。
安成最近才與台微體策盟的用於治療子宮頸癌的新劑型學名藥授權給全球第一大學名藥廠Teva而聲名大噪,安成也規劃在年底上興櫃掛牌。
生技產業熱潮不斷,且為推波國內生醫產業快速和國際接軌下,目前除由蘇懷仁主導的育成中心(SIC)積極盤點國內各學研單位的研究案,鎖定肺癌和肝癌為發展領域下,生策會今年已成功串連5項技術產學合作,這次和安成生技、國衛院合作開發RSV疫苗,則是首樁跨足疫苗的領域。
生策會表示,RSV疫苗研發計畫由國家衛生研究院疫苗研發中心周彥 宏博士主導,成功超越國際研究腳步,以先驅性腺病毒載體型疫苗,截除引發副作用的核醣酸序列,技術領先全球藥廠。
安成最近才與台微體策盟的用於治療子宮頸癌的新劑型學名藥授權給全球第一大學名藥廠Teva而聲名大噪,安成也規劃在年底上興櫃掛牌。
生技產業熱潮不斷,且為推波國內生醫產業快速和國際接軌下,目前除由蘇懷仁主導的育成中心(SIC)積極盤點國內各學研單位的研究案,鎖定肺癌和肝癌為發展領域下,生策會今年已成功串連5項技術產學合作,這次和安成生技、國衛院合作開發RSV疫苗,則是首樁跨足疫苗的領域。
生策會表示,RSV疫苗研發計畫由國家衛生研究院疫苗研發中心周彥 宏博士主導,成功超越國際研究腳步,以先驅性腺病毒載體型疫苗,截除引發副作用的核醣酸序列,技術領先全球藥廠。
本周生技產業產業面有TMF募資出現主事者倦勤傳聞、VIVO將加碼 3.75億美金投資中美生技而未提及台灣,並為首次VIVO將中國大陸的投資比重拉上5成兩大利空消息影響,但公司基本面上,包括台微體因安成與TEVA合作而其產品打入TEVA體系、懷特糖寶取得中國大陸專利等消息激勵下呈現兩樣情。
雖然大盤指數因證所稅課徵疑慮回檔,但生技類股表現仍強於大盤。產業面上政府儘管一再宣示生技產業為下階段扶植重點,但產業界對於政府的支持仍是無感,今年政府宣示的生技投資金額300億仍小於2010年的民間投資額,顯然產業的無感其來有自。
不過,就民間資金的大舉擴增與資本市場的熱絡來看,應有助於台灣發展生技產業,政府之後的動作將是資本市場觀察的重點。
國際上,美國FDA3/28的內分泌與代謝藥物委員會再次探討減肥藥物核准的議題,加上Arena得到與FDA重新討論產品開發的機會使得A rena股價上漲16%,而競爭對手VIVUS也因此事件,加上其ED藥物取得歐盟行銷權利而上揚。4月份VIVUS的審議再次成為市場重視焦點,而下周FDA將有抗感染藥物委員會召開,預計會對此領域有些關鍵看法出爐。
台灣方面,新藥族群仍可持續留意外,包括中裕、微脂體等公司授權合作案進度可望持續發酵,另外,年報結算將讓市場重新評估各家公司2012年及第1季的展望,喬山、五鼎等第1季狀況佳的公司,可成為市場主流。
原料藥方面,神隆4月份將因客戶VIVUS的進度逐漸成為市場焦點外,中化生Rapamycin在ridaforolimus得到負面評價後近期發展方向值得關心,至於台耀去年獲利雖然衰退,但配股3.5元優於EPS,加上今年展望轉為正向,此族群也將逐漸發酵成為市場焦點,主要關注個股還是放在龍頭神隆與目前估值並不高的台耀兩家廠商身上。
至於生技IPO潮,包括市場注目的金可、龍燈、東生華與國光等公司將在Q1底Q2陸續掛牌,特別是精華光學受到金可帶動的比價效應將持續值得注目,而東洋集團也在子公司捷報頻傳下維持強勢,因此整體族群在第2季若隨大盤回檔,則可持續觀察這些指標股的走勢伺機做佈局。
雖然大盤指數因證所稅課徵疑慮回檔,但生技類股表現仍強於大盤。產業面上政府儘管一再宣示生技產業為下階段扶植重點,但產業界對於政府的支持仍是無感,今年政府宣示的生技投資金額300億仍小於2010年的民間投資額,顯然產業的無感其來有自。
不過,就民間資金的大舉擴增與資本市場的熱絡來看,應有助於台灣發展生技產業,政府之後的動作將是資本市場觀察的重點。
國際上,美國FDA3/28的內分泌與代謝藥物委員會再次探討減肥藥物核准的議題,加上Arena得到與FDA重新討論產品開發的機會使得A rena股價上漲16%,而競爭對手VIVUS也因此事件,加上其ED藥物取得歐盟行銷權利而上揚。4月份VIVUS的審議再次成為市場重視焦點,而下周FDA將有抗感染藥物委員會召開,預計會對此領域有些關鍵看法出爐。
台灣方面,新藥族群仍可持續留意外,包括中裕、微脂體等公司授權合作案進度可望持續發酵,另外,年報結算將讓市場重新評估各家公司2012年及第1季的展望,喬山、五鼎等第1季狀況佳的公司,可成為市場主流。
原料藥方面,神隆4月份將因客戶VIVUS的進度逐漸成為市場焦點外,中化生Rapamycin在ridaforolimus得到負面評價後近期發展方向值得關心,至於台耀去年獲利雖然衰退,但配股3.5元優於EPS,加上今年展望轉為正向,此族群也將逐漸發酵成為市場焦點,主要關注個股還是放在龍頭神隆與目前估值並不高的台耀兩家廠商身上。
至於生技IPO潮,包括市場注目的金可、龍燈、東生華與國光等公司將在Q1底Q2陸續掛牌,特別是精華光學受到金可帶動的比價效應將持續值得注目,而東洋集團也在子公司捷報頻傳下維持強勢,因此整體族群在第2季若隨大盤回檔,則可持續觀察這些指標股的走勢伺機做佈局。
興櫃生技股新兵大江生醫(8436)、台灣微脂體昨(26)日同報佳音,大江董事長楊武男昨日表示,公司將在今年第二季啟動上海廠動工計畫,預估投資3億元,明年底投產。
台微體總經理葉志鴻昨日也宣布,將和全球最大學名藥廠TEVA,及美國安成藥業共同合作,開發、製造並銷售旗下抗癌藥。法人估,大江今年受惠於大陸市場成長,獲利可望躍進30到40%;而台微體也可望在今年拚轉盈。
法人預估,大江去年稅後純益約9,700萬元,以目前股本計算,每股稅後純益約4.7元。大江表示,公司預計在今年底掛牌上櫃,該公司昨日興櫃參考價為68.53元,上漲0.16元。
台微體曾將抗癌藥物Doxisome授權給安成,近期雙方又將此藥物共同授與TEVA銷售,目前預估市場規模約4到5億美元(近新台幣150億元)。葉志鴻表示,俟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通過銷售許可,即可在美先行開賣,該藥物目前已在澳洲開始生產。
另外,大江生醫創立於1979年,起初以貿易公司起家,近十年積極投入生技產業,生產膠原蛋白等保健品原料,目前獲得日本最大創投JAFCO投資,持股約9%。
楊武男表示,目前公司已於上海金山購置5,000坪工廠用地,預估今年第二季前破土動工,明年底前完成投產,投產後主要供應大陸市場需求。此外,公司也將在今年底前辦理現金增資,並掛牌上櫃,上櫃後股本約增加到3.2億元。
據了解,大江目前主要代客設計代工生產(ODM)保健食品、膠原蛋白飲品等,大陸與台灣(含東南亞)銷售比重約55%比45%;大江表示今年營運大陸比重將提升至60%以上。
台微體總經理葉志鴻昨日也宣布,將和全球最大學名藥廠TEVA,及美國安成藥業共同合作,開發、製造並銷售旗下抗癌藥。法人估,大江今年受惠於大陸市場成長,獲利可望躍進30到40%;而台微體也可望在今年拚轉盈。
法人預估,大江去年稅後純益約9,700萬元,以目前股本計算,每股稅後純益約4.7元。大江表示,公司預計在今年底掛牌上櫃,該公司昨日興櫃參考價為68.53元,上漲0.16元。
台微體曾將抗癌藥物Doxisome授權給安成,近期雙方又將此藥物共同授與TEVA銷售,目前預估市場規模約4到5億美元(近新台幣150億元)。葉志鴻表示,俟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通過銷售許可,即可在美先行開賣,該藥物目前已在澳洲開始生產。
另外,大江生醫創立於1979年,起初以貿易公司起家,近十年積極投入生技產業,生產膠原蛋白等保健品原料,目前獲得日本最大創投JAFCO投資,持股約9%。
楊武男表示,目前公司已於上海金山購置5,000坪工廠用地,預估今年第二季前破土動工,明年底前完成投產,投產後主要供應大陸市場需求。此外,公司也將在今年底前辦理現金增資,並掛牌上櫃,上櫃後股本約增加到3.2億元。
據了解,大江目前主要代客設計代工生產(ODM)保健食品、膠原蛋白飲品等,大陸與台灣(含東南亞)銷售比重約55%比45%;大江表示今年營運大陸比重將提升至60%以上。
生技公司「耀」進國際爭光!神隆(1789)將成美國FDA最近通過Vivus公司減肥新藥Qnexa上市的主要原料藥供應商;台微體(4152)的乳癌藥則授權Teva。另外,大江生醫(8436)囊括莫斯科俄羅斯阿基米德國際發明展四金一銀大獎,預這些利多都將轉化為今年業績成長動能。
將自今年起展現強勁成長力道的神隆,最受矚目的是美國FDA最近通過支持Vivus公司減肥新藥Qnexa上市,成為13年以來第一個被核可的處方減肥新藥。因肥胖所衍生出來的慢性疾病已導致醫療資源的成本不斷上升,減肥新藥Qnexa上市已是趨勢,而神隆研發的Topiramate,原料是抗癲癇藥物的原料藥,由於也可適應於減肥,因此,該原料藥未來將是神隆深具利基的產品。
此外,神隆總經理馬海怡昨(26)日表示,該公司已接受國家衛生研究院委託研發治療糖尿病口服新藥DBPR108,該藥已獲台灣與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核准執行第一期臨床試驗。
DBPR108是由國家衛生研究院技轉的抗糖尿病小分子候選新藥,由健亞生技、中化、南光、永信、台灣東洋、信東等六家國內製藥公司組成產業聯盟,集合各家心力所合作研發的新藥,算是由本土從原料藥端到人體臨床完全一條鞭式合作的新藥。
至於台微體則是與原合作廠商安成國際,共同把研發中的乳癌新劑型藥授權給全球第一大學名藥廠Teva,雖然剛開始的授權金不高,但由於Teva擁有優勢銷售通路,涵蓋醫院、連鎖藥局、批發商、經銷商與政府機構等,預計未來為台微體和安成帶進的銷售權利金將十分可觀。
台微體表示,Teva2011年的銷售額達183億美元,目前雙方初步的合作將自美國市場開始,由於Teva相當看好此款產品的市場潛力,不排除未來將合作區域逐步擴大至其他國際市場。
在利多激勵下,昨日興櫃生技股逆勢走高,創新藥和授權股更是較勁飆高,漲幅都由10%起跳。
其中台微體單日漲幅高達17.99%,以136.3元一舉超越東洋的135元;最猛的是智擎,收在156元成為生技股后,僅次於精華光;另外被認為有機會成功授權的中裕新藥,股價也來到75.5元。
將自今年起展現強勁成長力道的神隆,最受矚目的是美國FDA最近通過支持Vivus公司減肥新藥Qnexa上市,成為13年以來第一個被核可的處方減肥新藥。因肥胖所衍生出來的慢性疾病已導致醫療資源的成本不斷上升,減肥新藥Qnexa上市已是趨勢,而神隆研發的Topiramate,原料是抗癲癇藥物的原料藥,由於也可適應於減肥,因此,該原料藥未來將是神隆深具利基的產品。
此外,神隆總經理馬海怡昨(26)日表示,該公司已接受國家衛生研究院委託研發治療糖尿病口服新藥DBPR108,該藥已獲台灣與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核准執行第一期臨床試驗。
DBPR108是由國家衛生研究院技轉的抗糖尿病小分子候選新藥,由健亞生技、中化、南光、永信、台灣東洋、信東等六家國內製藥公司組成產業聯盟,集合各家心力所合作研發的新藥,算是由本土從原料藥端到人體臨床完全一條鞭式合作的新藥。
至於台微體則是與原合作廠商安成國際,共同把研發中的乳癌新劑型藥授權給全球第一大學名藥廠Teva,雖然剛開始的授權金不高,但由於Teva擁有優勢銷售通路,涵蓋醫院、連鎖藥局、批發商、經銷商與政府機構等,預計未來為台微體和安成帶進的銷售權利金將十分可觀。
台微體表示,Teva2011年的銷售額達183億美元,目前雙方初步的合作將自美國市場開始,由於Teva相當看好此款產品的市場潛力,不排除未來將合作區域逐步擴大至其他國際市場。
在利多激勵下,昨日興櫃生技股逆勢走高,創新藥和授權股更是較勁飆高,漲幅都由10%起跳。
其中台微體單日漲幅高達17.99%,以136.3元一舉超越東洋的135元;最猛的是智擎,收在156元成為生技股后,僅次於精華光;另外被認為有機會成功授權的中裕新藥,股價也來到75.5元。
金可國際、東生華、智擎將挾高股價氣勢於第2、3季上櫃掛牌,激勵母公司寶島科、東洋潛在收益水漲船高,隨著生醫股的本益比持續拉高,生醫公司在旗下金雞母紛紛搶搭資本市場列車下,未來將掀起的掛牌熱潮和事業體分割將成趨勢。
儘管產值不大,不過,生醫公司由於營運項目不同,很容易就將事業體分割或成立子公司,像中天生技就有以植物新藥為主的合一、抗體新藥的泉盛、有機產品通路的棉花田,而美吾華集團則有開發植物新藥的懷特、幹細胞的芽堡、高階醫材軟體的安克。
另外,像東洋轉投資或分割出來的公司至少就有十家,若加上董事長林榮錦投資晟德集團綿密的投資事業,東洋和晟德孵出來的金雞母,已在上市、上櫃和興櫃市場掛牌就有5家,其中,東洋、智擎和東生華的股價都躋身百元俱樂部,而以蛋白質抗體藥產程為主的永昕,股價亦是節節高漲,該個股的漲勢,不僅推波東洋集團市值約達400億元,晟德潛在股票業外效益,可望挹注每股高達10元以上。
因此,生技公司即使營業額不大,卻是產業中最多的集團,大概也是集團最多掛牌的公司,各家公司所養的金雞母,也隨著生醫股的主流氣勢,而備受青睞。
就題材面來看,近期生醫公司除了第1季因股價上揚,金融評價利益回沖,單季可望交出亮麗成績單外,東生華、智擎和金可國際的高股價掛牌,近年已帶動了類股的比價空間,其中,更以隱形眼鏡的精華光和創新藥族群最受矚目。
在目前興櫃股價前10名排行榜中,智擎、台微體、醣聯和東生華都名列其中,另外還有癌症醫材代理龍頭的承業生(4164),股價也超過90元,這使得預計於5月登錄興櫃的台灣浩鼎,挾著乳癌新藥將進入三期臨床的氣勢,股價也深具想像空間。
而下半年時,則有進入公開發行的因華、友霖、久裕、尖端、ABH和杏國,也規畫趕在年底或明年上半年登錄興櫃。
其中,由健喬轉投資的因華,由於是以新劑型藥為主,且公司代理的治療淋巴癌的標靶藥已拿到藥證,今年將可開始貢獻營收,預計興櫃價將是未演先轟動。
另外,佳醫則是一口氣推波以藥品通路為主的久裕和長期照護的ABH上興櫃,友華則在友霖新建的虎尾廠今年可望獲美國FDA和歐盟查廠過關,未來承接國際藥廠代工訂單,營運看好,該公司都將成為下半年生醫公司金雞母的代表作。
儘管產值不大,不過,生醫公司由於營運項目不同,很容易就將事業體分割或成立子公司,像中天生技就有以植物新藥為主的合一、抗體新藥的泉盛、有機產品通路的棉花田,而美吾華集團則有開發植物新藥的懷特、幹細胞的芽堡、高階醫材軟體的安克。
另外,像東洋轉投資或分割出來的公司至少就有十家,若加上董事長林榮錦投資晟德集團綿密的投資事業,東洋和晟德孵出來的金雞母,已在上市、上櫃和興櫃市場掛牌就有5家,其中,東洋、智擎和東生華的股價都躋身百元俱樂部,而以蛋白質抗體藥產程為主的永昕,股價亦是節節高漲,該個股的漲勢,不僅推波東洋集團市值約達400億元,晟德潛在股票業外效益,可望挹注每股高達10元以上。
因此,生技公司即使營業額不大,卻是產業中最多的集團,大概也是集團最多掛牌的公司,各家公司所養的金雞母,也隨著生醫股的主流氣勢,而備受青睞。
就題材面來看,近期生醫公司除了第1季因股價上揚,金融評價利益回沖,單季可望交出亮麗成績單外,東生華、智擎和金可國際的高股價掛牌,近年已帶動了類股的比價空間,其中,更以隱形眼鏡的精華光和創新藥族群最受矚目。
在目前興櫃股價前10名排行榜中,智擎、台微體、醣聯和東生華都名列其中,另外還有癌症醫材代理龍頭的承業生(4164),股價也超過90元,這使得預計於5月登錄興櫃的台灣浩鼎,挾著乳癌新藥將進入三期臨床的氣勢,股價也深具想像空間。
而下半年時,則有進入公開發行的因華、友霖、久裕、尖端、ABH和杏國,也規畫趕在年底或明年上半年登錄興櫃。
其中,由健喬轉投資的因華,由於是以新劑型藥為主,且公司代理的治療淋巴癌的標靶藥已拿到藥證,今年將可開始貢獻營收,預計興櫃價將是未演先轟動。
另外,佳醫則是一口氣推波以藥品通路為主的久裕和長期照護的ABH上興櫃,友華則在友霖新建的虎尾廠今年可望獲美國FDA和歐盟查廠過關,未來承接國際藥廠代工訂單,營運看好,該公司都將成為下半年生醫公司金雞母的代表作。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