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微脂體(上)公司新聞
F-金可(8406)可望於四月底回台掛牌,激勵精華光(1565)以371元坐穩股王寶座,而東洋(4105)、曜亞 (4138) 東生華 (8432) 、F-康聯 (4144) 等高獲利股重返百元榮耀,法人預期,生醫族群的比價行情可期,不僅新藥授權股將成沾光,相關集團股更因投資收益成為大贏家。
就基本面看,F-金可(8406)挾著轉投資海昌隱型眼鏡在大陸市佔率第一,創去年EPS高達9.9元的氣勢回台掛牌,推波精華光連日大漲,而金可母公司寶島科股價也備受青睞。
另外,成為生技多頭指標的東洋,則挾著東生華和智擎都可望在第二季掛牌上櫃,而智擎在治療胰臟癌新藥PEP02進入三期臨床,近日再獲美國Merrimack藥廠500萬授權金下,讓該股有機會在近期與東洋、東生華一樣躋身百元俱樂部,法人認為,除東洋母公司受惠外,晟德也因持有該三家公司股票成為大贏家,今年獲利成長可期。
通路股中,F-康聯去年EPS法人推估約5.5元,其中概獲利股效應,也讓曜亞、佳醫頗有想像空間,而今年大舉佈軍高階醫材的承業控股也挾著高獲利題材和下半年將由興櫃掛牌上櫃的氣勢備受矚目。
醫材股中,已率先公布去年每股稅後盈餘約5.4元,擬配發每股3元現金及1元股票股利的太醫,在產業訂單明朗下,太醫今年將興建銅鑼二廠二期工程,延續高成長動能,而太醫本業的耗材成長力道,而讓杏昌、佳醫都有機會跟進上揚。
另外,血糖機族群中,華廣和GE策盟最受關注,該公司主打雙品牌策略,將在2012年底前進入美國藥品及處方零售通路,目前GE將參與華廣募資案,估計將取得華廣約5%股權。法人圈預估,以GE在全球高端醫材市占率約一成來看,GE光環將加速華廣營運三級跳。
就基本面看,F-金可(8406)挾著轉投資海昌隱型眼鏡在大陸市佔率第一,創去年EPS高達9.9元的氣勢回台掛牌,推波精華光連日大漲,而金可母公司寶島科股價也備受青睞。
另外,成為生技多頭指標的東洋,則挾著東生華和智擎都可望在第二季掛牌上櫃,而智擎在治療胰臟癌新藥PEP02進入三期臨床,近日再獲美國Merrimack藥廠500萬授權金下,讓該股有機會在近期與東洋、東生華一樣躋身百元俱樂部,法人認為,除東洋母公司受惠外,晟德也因持有該三家公司股票成為大贏家,今年獲利成長可期。
通路股中,F-康聯去年EPS法人推估約5.5元,其中概獲利股效應,也讓曜亞、佳醫頗有想像空間,而今年大舉佈軍高階醫材的承業控股也挾著高獲利題材和下半年將由興櫃掛牌上櫃的氣勢備受矚目。
醫材股中,已率先公布去年每股稅後盈餘約5.4元,擬配發每股3元現金及1元股票股利的太醫,在產業訂單明朗下,太醫今年將興建銅鑼二廠二期工程,延續高成長動能,而太醫本業的耗材成長力道,而讓杏昌、佳醫都有機會跟進上揚。
另外,血糖機族群中,華廣和GE策盟最受關注,該公司主打雙品牌策略,將在2012年底前進入美國藥品及處方零售通路,目前GE將參與華廣募資案,估計將取得華廣約5%股權。法人圈預估,以GE在全球高端醫材市占率約一成來看,GE光環將加速華廣營運三級跳。
鳳飛飛肺癌過世,市場聞癌色變下,激勵癌症藥股成為市場新主流,東洋(4105)打造的專業癌藥王國;健喬(4114)五項代理的標靶藥今年將大舉貢獻營收;而有授權題材的醣聯(4168)、智擎(4162)、台微體(4152);以及拿藥證的中天生技(4128)、懷特(4108)等個股,後市營運備受矚目。
另外,基亞治療肝癌的新藥PI-88,除了已在台灣和韓國進行三期臨床外,最近也獲得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通過,取得直接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許可,成為兩岸新藥合作的優先指標。
而國鼎、德英癌藥分別進入美國FDA和台灣TFDA臨床,神隆也是癌原料藥大供應商,都深具國際競爭力。
法人表示,國內創新藥股聚落已成形,上市、櫃股中至少有10家公司都投入癌藥的研發,除了東洋已打造專業癌藥王國外,健喬代理五項標靶藥,未來年營收貢獻將高達10億元,另外,醣聯的大腸癌用藥和智擎的胰臟癌藥都已陸續授權國際藥廠,顯示國內新藥公司有不錯的競爭力道。
植物新藥方面,懷特的懷特血寶和和中天生技的化療漾都已取得藥證,中天的化療漾已在積極布軍,預計將以「成藥」上市,搶占兩岸每年高達2,000億元的銷售商機。
東洋集團董事長林榮錦表示,未來世界只會剩下兩種疾病,就是癌症和精神病。集團目前是鎖定在兩岸布建癌藥王國,台灣東洋今年將擴大外銷市場,抗癌用的Lipo-Dox將與全球策略夥伴循代工結盟及共同品牌雙線合作。
另外,基亞治療肝癌的新藥PI-88,除了已在台灣和韓國進行三期臨床外,最近也獲得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通過,取得直接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許可,成為兩岸新藥合作的優先指標。
而國鼎、德英癌藥分別進入美國FDA和台灣TFDA臨床,神隆也是癌原料藥大供應商,都深具國際競爭力。
法人表示,國內創新藥股聚落已成形,上市、櫃股中至少有10家公司都投入癌藥的研發,除了東洋已打造專業癌藥王國外,健喬代理五項標靶藥,未來年營收貢獻將高達10億元,另外,醣聯的大腸癌用藥和智擎的胰臟癌藥都已陸續授權國際藥廠,顯示國內新藥公司有不錯的競爭力道。
植物新藥方面,懷特的懷特血寶和和中天生技的化療漾都已取得藥證,中天的化療漾已在積極布軍,預計將以「成藥」上市,搶占兩岸每年高達2,000億元的銷售商機。
東洋集團董事長林榮錦表示,未來世界只會剩下兩種疾病,就是癌症和精神病。集團目前是鎖定在兩岸布建癌藥王國,台灣東洋今年將擴大外銷市場,抗癌用的Lipo-Dox將與全球策略夥伴循代工結盟及共同品牌雙線合作。
國內創新藥股聚落成形,加上中橡、台灣醣聯和智擎都已陸續授權國際藥廠,而近期中裕和台灣微脂體都有機會傳出好消息下,激勵股價上揚,元富證券董事長陳俊宏表示,創新藥的本夢比概念在逐步醞釀下,承銷價格確實很難定價,今年生技股的行情走勢應該很有看頭。
就統計來看,屬於原汁雞湯的蛋白質新藥、新劑或小分子新藥等,目前除了中橡因藥品已上市,每股有銷售權利金可挹注,而醣聯有日本大塚藥廠授權金和來自於為日本三菱設計蛋白質藥廠的權利金收入,近2年都有獲利外,其餘公司都還是屬於虧損狀態。
但以近期股價來看,在基亞、健亞上市蜜月高潮迭起的氣勢帶動下,醣聯上周五股價已以97元直逼百元大關。
而智擎和台灣微脂體的股價,也站上了80元的價位,今年創新藥族群躋身百元俱樂部應該是可以想像的。
陳俊宏表示,生技是最不會受到景氣衝擊的產業,在各國政府都極力扶持,且國內生技公司也都各自找到發展的利基,配合資本市場的活絡,今年生技股將有機會成為主流。
看好蛋白質新藥的台新證券認為,傳統的小分子藥物是由化學合成而來的,為達到治療效果,必須維持它在血液中一定的濃度,對正常細胞有一定的傷害性,因此,在療效與毒性之間取得平衡點的化學合成藥物,其發展性將逐漸被標靶性Marker(只傷害癌細胞而不傷害正常細胞)藥物取代,在蛋白質(單株抗體)抗體藥物的標靶性比傳統的化學合成藥物要高下,蛋白質抗體藥物將是未來藥物發展的核心,該族群應該可以享受比較高的本益比。
利多題材不斷的創新藥股,目前至少已有20項新藥進入人體一期臨床,40個新藥在二期,而有15個新藥已三期,其中更有7個是在美國FDA的三期臨床。
而基亞的PI-88最近獲中國SFDA通過,直接進入三期臨床,智擎則是去年授權美國Merrimack藥廠後,預估第一季即可望有第二筆的授權金可以入帳,這對該公司和東洋營運將可大大進補。
另外,最受矚目的則是中裕新藥,用於治療愛滋病的TMB-355已完成靜脈注射二期臨床,而屬於第二代的TMB-355融和技術,則專攻皮下注射,在今年將進入二期臨床下,法人圈推估最快第一季即可授權國際大藥廠,而在所挹注的權利金將可拉高該公司淨值下,也推波中裕今年將由興櫃市場轉至店頭市場交易。
至於以新劑型開發為主的台微體,近期也可望有授權的大利多,而且台微體也積極投入創新藥的開發,在已進入美國FDA一期臨床情況之下,台微體今年將有機會轉虧為盈。
就統計來看,屬於原汁雞湯的蛋白質新藥、新劑或小分子新藥等,目前除了中橡因藥品已上市,每股有銷售權利金可挹注,而醣聯有日本大塚藥廠授權金和來自於為日本三菱設計蛋白質藥廠的權利金收入,近2年都有獲利外,其餘公司都還是屬於虧損狀態。
但以近期股價來看,在基亞、健亞上市蜜月高潮迭起的氣勢帶動下,醣聯上周五股價已以97元直逼百元大關。
而智擎和台灣微脂體的股價,也站上了80元的價位,今年創新藥族群躋身百元俱樂部應該是可以想像的。
陳俊宏表示,生技是最不會受到景氣衝擊的產業,在各國政府都極力扶持,且國內生技公司也都各自找到發展的利基,配合資本市場的活絡,今年生技股將有機會成為主流。
看好蛋白質新藥的台新證券認為,傳統的小分子藥物是由化學合成而來的,為達到治療效果,必須維持它在血液中一定的濃度,對正常細胞有一定的傷害性,因此,在療效與毒性之間取得平衡點的化學合成藥物,其發展性將逐漸被標靶性Marker(只傷害癌細胞而不傷害正常細胞)藥物取代,在蛋白質(單株抗體)抗體藥物的標靶性比傳統的化學合成藥物要高下,蛋白質抗體藥物將是未來藥物發展的核心,該族群應該可以享受比較高的本益比。
利多題材不斷的創新藥股,目前至少已有20項新藥進入人體一期臨床,40個新藥在二期,而有15個新藥已三期,其中更有7個是在美國FDA的三期臨床。
而基亞的PI-88最近獲中國SFDA通過,直接進入三期臨床,智擎則是去年授權美國Merrimack藥廠後,預估第一季即可望有第二筆的授權金可以入帳,這對該公司和東洋營運將可大大進補。
另外,最受矚目的則是中裕新藥,用於治療愛滋病的TMB-355已完成靜脈注射二期臨床,而屬於第二代的TMB-355融和技術,則專攻皮下注射,在今年將進入二期臨床下,法人圈推估最快第一季即可授權國際大藥廠,而在所挹注的權利金將可拉高該公司淨值下,也推波中裕今年將由興櫃市場轉至店頭市場交易。
至於以新劑型開發為主的台微體,近期也可望有授權的大利多,而且台微體也積極投入創新藥的開發,在已進入美國FDA一期臨床情況之下,台微體今年將有機會轉虧為盈。
全球生技產業正面臨結構改變,隨著新藥研發費用激增、核准期拉長及市場縮小下,生醫產業專家認為,生技業發展將走向「微笑曲線」,創造研發及行銷的差異化,才能夠有機會躋身國際舞台之中。
歐債風波地雷未除,全球景氣2012年都將面臨嚴重考驗下,專家們認為,生技產業將是景氣低迷中的亮點,而在各國政府和國際大藥廠可能會縮減成本預算,創投亦將謹慎投資下,生醫產業發展會更積極朝向兩極化發展,產業結構將出現強化研發及行銷的「啞鈴效應」。
台灣微體總經理葉志鴻指出,根據Burrill & Company統計,全球主要藥廠年度投入的研發支出由2000年的260億美元,增至2010年的494億美元,但是在美國FDA法規單位趨嚴及審查單位人手短缺下,新藥獲准上市的量數不僅由27個縮減至21個,單一新藥研發至上市的年限也由1980年的7年拉長至2010年的15年,成本則由2億美元暴增至10億美元以上,目前不少進入FDA審查的新藥或學名藥,申請藥證許可的時間也都往後延長半年以上。
台工銀科技顧問公司協理羅敏菁指出,由於美國新藥核准時間增長及上市核可藥物減少,2010年創投投入資金中,生技新藥占比僅存12.2%,低於IT產業的18.4%,是近幾年來首度的翻轉,可見生技產業也面臨結構性的改變,若沒有相對成功的機率和產品的差異化,那麼是很難在產業中脫穎而出。
東生華總經理陳俊良也以2009年全球製藥產業出現交叉,學名藥成長首度超過原廠專利藥提出警訊,認為未來生醫產業將更重「微笑曲線」,會更專注於品牌學名藥和和行銷的策略,「如果沒有差異化、就會笑不出來」。
葡萄王副總經理陳勁初認為,品牌是來自於終端技術的突破,除了要有良好的產品外,未來行銷策略的差異化,可能也包括原料的掌握、商標專利和標準化的創造。
葉志鴻指出,國際大藥廠為了掌握產品研發至上市的空窗期,針對新藥開發的藥廠,國際大廠可能採取先拿下20%以下的股權,並注入集團資源,如果新藥發展成功,再增加持股並整併的模式,藉以降低風險,並能保障擁有新藥的權利。因此,新藥研發廠商未來尋求與國際大廠的談判,將不只是藥物人體臨床試驗結果,而是提出藥物研發至上市的計畫,探討資源的相互整合,創造出更大的競爭優勢。
歐債風波地雷未除,全球景氣2012年都將面臨嚴重考驗下,專家們認為,生技產業將是景氣低迷中的亮點,而在各國政府和國際大藥廠可能會縮減成本預算,創投亦將謹慎投資下,生醫產業發展會更積極朝向兩極化發展,產業結構將出現強化研發及行銷的「啞鈴效應」。
台灣微體總經理葉志鴻指出,根據Burrill & Company統計,全球主要藥廠年度投入的研發支出由2000年的260億美元,增至2010年的494億美元,但是在美國FDA法規單位趨嚴及審查單位人手短缺下,新藥獲准上市的量數不僅由27個縮減至21個,單一新藥研發至上市的年限也由1980年的7年拉長至2010年的15年,成本則由2億美元暴增至10億美元以上,目前不少進入FDA審查的新藥或學名藥,申請藥證許可的時間也都往後延長半年以上。
台工銀科技顧問公司協理羅敏菁指出,由於美國新藥核准時間增長及上市核可藥物減少,2010年創投投入資金中,生技新藥占比僅存12.2%,低於IT產業的18.4%,是近幾年來首度的翻轉,可見生技產業也面臨結構性的改變,若沒有相對成功的機率和產品的差異化,那麼是很難在產業中脫穎而出。
東生華總經理陳俊良也以2009年全球製藥產業出現交叉,學名藥成長首度超過原廠專利藥提出警訊,認為未來生醫產業將更重「微笑曲線」,會更專注於品牌學名藥和和行銷的策略,「如果沒有差異化、就會笑不出來」。
葡萄王副總經理陳勁初認為,品牌是來自於終端技術的突破,除了要有良好的產品外,未來行銷策略的差異化,可能也包括原料的掌握、商標專利和標準化的創造。
葉志鴻指出,國際大藥廠為了掌握產品研發至上市的空窗期,針對新藥開發的藥廠,國際大廠可能採取先拿下20%以下的股權,並注入集團資源,如果新藥發展成功,再增加持股並整併的模式,藉以降低風險,並能保障擁有新藥的權利。因此,新藥研發廠商未來尋求與國際大廠的談判,將不只是藥物人體臨床試驗結果,而是提出藥物研發至上市的計畫,探討資源的相互整合,創造出更大的競爭優勢。
治療黃斑部病變眼藥欠缺,在高達3兆美元商機誘人下,台微體(4152)和杏輝(1734)轉投資的杏國生技紛紛搶進卡位。由於該藥品在美國FDA於快速審核(ast track)藥物類型,將可大舉縮短臨床時程,台微體和杏國都將力拚在2017年取得藥證上市。
據國際老年黃斑部病變聯盟(AMD Alliance International,AMDAI)於2010 年報告指出,全球7.33億低視力和失明患者的視力衰退成本將達到近3兆美元,其中絕大多數的原因都是黃斑部病變引起,而目前上市有羅氏藥廠的Lucentis,另外,Regeneron藥廠也積極投入開發並進入臨床中,但該二家藥廠的治療都屬於濕式黃斑部病變,對於高達的90%的乾式老年黃斑部病變,卻沒有有非侵入式有效治療藥物,因此,杏國和台微體的跨足此領域,備受矚目。
台微體總經理葉志鴻表示,該公司研發中用於治療黃斑部病變的新劑型新藥ProDex,已取得美國FDA快速通道,預計今年6月將在台灣及美國同步進行一、二期人體臨床,最快2016年完成三期臨床。
葉志鴻表示,台微體研發中的Pro-Dex,算是老藥新用,透過劑型改良,藥效可由49天延長至4~6個月。Pro-Dex在一、二期人體臨床試驗中,預計收案50個,耗時1.5年完成,如果順利的話,爾後將進入三期臨床,2017年有機會取得上市藥證。除了Pro-Dex外,台微體用於治療周寫邊血管疾病的Pro-Flow,也是透過劑型改良,將保存期限由1年延長至2年,先前已取得國內藥證,在日本及韓國也已與指標經銷商NGC及韓國lldong結盟。
至於杏國,則是以入股美國Mac uCLEAR新藥研發公司模式,雙方將分工合作研發治療乾式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眼藥水新藥,Mac uCLEAR在美國進行二期臨床,而杏國將直接在台灣投入第二/三期臨床試驗。杏國總經理朱懷祖表示,MacuCLEAR為一專業臨床新藥研發公司,專長為開發治療眼科疾病新藥,這次雙方合作的藥品是本藥為MacuC LEAR的研發主力產品,亦屬舊藥新用,由於是屬於速審核的藥物類型,將可大舉縮短臨床時程。
據國際老年黃斑部病變聯盟(AMD Alliance International,AMDAI)於2010 年報告指出,全球7.33億低視力和失明患者的視力衰退成本將達到近3兆美元,其中絕大多數的原因都是黃斑部病變引起,而目前上市有羅氏藥廠的Lucentis,另外,Regeneron藥廠也積極投入開發並進入臨床中,但該二家藥廠的治療都屬於濕式黃斑部病變,對於高達的90%的乾式老年黃斑部病變,卻沒有有非侵入式有效治療藥物,因此,杏國和台微體的跨足此領域,備受矚目。
台微體總經理葉志鴻表示,該公司研發中用於治療黃斑部病變的新劑型新藥ProDex,已取得美國FDA快速通道,預計今年6月將在台灣及美國同步進行一、二期人體臨床,最快2016年完成三期臨床。
葉志鴻表示,台微體研發中的Pro-Dex,算是老藥新用,透過劑型改良,藥效可由49天延長至4~6個月。Pro-Dex在一、二期人體臨床試驗中,預計收案50個,耗時1.5年完成,如果順利的話,爾後將進入三期臨床,2017年有機會取得上市藥證。除了Pro-Dex外,台微體用於治療周寫邊血管疾病的Pro-Flow,也是透過劑型改良,將保存期限由1年延長至2年,先前已取得國內藥證,在日本及韓國也已與指標經銷商NGC及韓國lldong結盟。
至於杏國,則是以入股美國Mac uCLEAR新藥研發公司模式,雙方將分工合作研發治療乾式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眼藥水新藥,Mac uCLEAR在美國進行二期臨床,而杏國將直接在台灣投入第二/三期臨床試驗。杏國總經理朱懷祖表示,MacuCLEAR為一專業臨床新藥研發公司,專長為開發治療眼科疾病新藥,這次雙方合作的藥品是本藥為MacuC LEAR的研發主力產品,亦屬舊藥新用,由於是屬於速審核的藥物類型,將可大舉縮短臨床時程。
新藥股聚落成形!在中裕、智擎、台灣微脂體、基亞、健亞、醣聯等新藥公司陸續掛牌,而屬於植物新藥的杏輝、懷特分別在中國和台灣取得藥證,另外,中橡、醣聯和智擎研發中的新藥亦陸續授權國際大藥廠下,將有機會提升新藥股的本益比。
KY宜佰康執行長余國良表示,生技產業雖然是高風險,但它的高獲利也讓很多的新藥公司充滿本夢比,1994年人類基因公司在美國上市掛牌,僅僅因為發表找到一個治療紅斑性狼瘡的藥靶,即使連臨床都還未啟動,該股即可在三個月內,讓股價狂飆,創造一百億美元的市值,而後因研發過程不順,股價也迅速跌落至一億美元的市值,最近則又因該藥靶已成功開發出新藥,股價回升,市值已達40億美元,可見新藥公司是充滿了想像空間。
以國內掛牌的生醫股來看,新藥股的本益比也是明顯高於醫材、通路和一般製藥股,甫登錄興櫃的醣聯價格是60元,以23元上櫃的基亞,目前股價也在35元左右,另外,以新劑型藥物為主的智擎和台灣微脂體股價約70元,近期成為政治口水戰的中裕新藥,股價約在31~34元間。
雖然新藥股的營運和股價都充滿想像空間,但Vivo(維梧)創投合夥人孔繁建表示,隨著新藥開發難度增加,加上FDA心態保守,以目前新藥研發通常要耗費12~15年,花費的金額要10億美元以上,在全球景氣低迷下,新藥耗費時間太長,前期新藥研發公司已較難吸引創投界投資。
健亞總經理陳正認為,隨著投資機構投資期的縮短,新藥公司被青睞的程度,已從最早時期的本夢比,到2000年以後,要求新藥公司要有產品進入人體臨床,才會受到關注,而進入2011年以後,新藥公司若沒有營收支撐,可能很難被垂愛,這將是新藥研發公司將面臨的挑戰,未來新藥公司除了投入新藥開發外,可能還要尋求新的利基,創造營收並維持現金流。
中天董事長路孔明認為,新藥公司也有很多「王路仙(詐騙者)」,要如何慎選新藥公司,有幾個指標可以觀察:一、經營者的誠信和成功經驗。二、團隊的實力。三、產品的專利期有多長?四、開發的新藥在市場的競爭力。五、公司的現金部位時間。六、獲利模式?是自行銷售?策盟或技轉。七、退場機制。
生醫業者認為,由於國內對生技產業領域尚不熟悉,財團和投資機構,對於需要長時間投資的新藥廠商沒有興趣,導致新藥廠商大都導入其它產品線的開發,例如保健食品、學名藥開發、醫美保養品或者利用科專補助,而以營收來增加公司附加價值,相較於國外的新藥公司,國內新藥業相對辛苦,但也符合了台灣的投資型態。
KY宜佰康執行長余國良表示,生技產業雖然是高風險,但它的高獲利也讓很多的新藥公司充滿本夢比,1994年人類基因公司在美國上市掛牌,僅僅因為發表找到一個治療紅斑性狼瘡的藥靶,即使連臨床都還未啟動,該股即可在三個月內,讓股價狂飆,創造一百億美元的市值,而後因研發過程不順,股價也迅速跌落至一億美元的市值,最近則又因該藥靶已成功開發出新藥,股價回升,市值已達40億美元,可見新藥公司是充滿了想像空間。
以國內掛牌的生醫股來看,新藥股的本益比也是明顯高於醫材、通路和一般製藥股,甫登錄興櫃的醣聯價格是60元,以23元上櫃的基亞,目前股價也在35元左右,另外,以新劑型藥物為主的智擎和台灣微脂體股價約70元,近期成為政治口水戰的中裕新藥,股價約在31~34元間。
雖然新藥股的營運和股價都充滿想像空間,但Vivo(維梧)創投合夥人孔繁建表示,隨著新藥開發難度增加,加上FDA心態保守,以目前新藥研發通常要耗費12~15年,花費的金額要10億美元以上,在全球景氣低迷下,新藥耗費時間太長,前期新藥研發公司已較難吸引創投界投資。
健亞總經理陳正認為,隨著投資機構投資期的縮短,新藥公司被青睞的程度,已從最早時期的本夢比,到2000年以後,要求新藥公司要有產品進入人體臨床,才會受到關注,而進入2011年以後,新藥公司若沒有營收支撐,可能很難被垂愛,這將是新藥研發公司將面臨的挑戰,未來新藥公司除了投入新藥開發外,可能還要尋求新的利基,創造營收並維持現金流。
中天董事長路孔明認為,新藥公司也有很多「王路仙(詐騙者)」,要如何慎選新藥公司,有幾個指標可以觀察:一、經營者的誠信和成功經驗。二、團隊的實力。三、產品的專利期有多長?四、開發的新藥在市場的競爭力。五、公司的現金部位時間。六、獲利模式?是自行銷售?策盟或技轉。七、退場機制。
生醫業者認為,由於國內對生技產業領域尚不熟悉,財團和投資機構,對於需要長時間投資的新藥廠商沒有興趣,導致新藥廠商大都導入其它產品線的開發,例如保健食品、學名藥開發、醫美保養品或者利用科專補助,而以營收來增加公司附加價值,相較於國外的新藥公司,國內新藥業相對辛苦,但也符合了台灣的投資型態。
生醫新藥股再添生力軍!全球肝癌新藥領導廠商基亞生技(3176),今(23)日以23元上櫃,後續還有健亞(4130)亦將於12月中旬跟進掛牌。
法人預期,在新藥股聚落成形,加上近5年來國內新藥公司陸續以至少1億美元的價格授權國際廠下,基亞、中裕和太景等生醫股的授權亦備受矚目。
已經逐步嶄露頭角的生醫族群,原本是以學名藥、保健食品、醫材和通路公司為主,但是近期在懷特、合一、德英、中裕、智擎、台灣微脂體、國鼎、基亞和健亞等新藥公司陸續掛牌之下,新藥股的漸成聚落,也有機會提升新藥股的本益比。
就初步統計,國內新藥公司近年都有成功授權案例,除了中橡的孤兒藥已開始享受藥品上市的權利金外,台灣醣聯、智擎的授權金亦高達2億美元以上,太景的奈諾沙星授權給Warner Chilcott即使未公布授權金,法人圈巷認為,以過去的案例分析,其權利金應在1億元以上。
基亞子公司上海浩源生技的B型肝炎、C型肝炎及愛滋病毒三合一檢驗試劑及全自動化檢驗設備,目前已取得江西省(新余)及山西省(長治)兩個血液中心的採購案,預計年底在多家血液中心即將招標下,明年營運十分樂觀。
基亞董事長張世忠表示,基亞肝癌新藥開發及高階核酸檢驗試劑為核心業務,研發中的肝癌新藥PI-88,已於今年正式在台灣及韓國共18所醫學中心,開始收納肝癌病患進行第3期臨床試驗,預計香港及中國近期可獲核准再加入PI-88臨床研究。基亞生技計畫在未來的18個月中,於全球收納500名病患,驗證PI-88減少肝癌術後復發的作用,該臨床試驗預計最快於2013年完成期中分析,期中分析如達標準,即可申請新藥上市。
法人預期,在新藥股聚落成形,加上近5年來國內新藥公司陸續以至少1億美元的價格授權國際廠下,基亞、中裕和太景等生醫股的授權亦備受矚目。
已經逐步嶄露頭角的生醫族群,原本是以學名藥、保健食品、醫材和通路公司為主,但是近期在懷特、合一、德英、中裕、智擎、台灣微脂體、國鼎、基亞和健亞等新藥公司陸續掛牌之下,新藥股的漸成聚落,也有機會提升新藥股的本益比。
就初步統計,國內新藥公司近年都有成功授權案例,除了中橡的孤兒藥已開始享受藥品上市的權利金外,台灣醣聯、智擎的授權金亦高達2億美元以上,太景的奈諾沙星授權給Warner Chilcott即使未公布授權金,法人圈巷認為,以過去的案例分析,其權利金應在1億元以上。
基亞子公司上海浩源生技的B型肝炎、C型肝炎及愛滋病毒三合一檢驗試劑及全自動化檢驗設備,目前已取得江西省(新余)及山西省(長治)兩個血液中心的採購案,預計年底在多家血液中心即將招標下,明年營運十分樂觀。
基亞董事長張世忠表示,基亞肝癌新藥開發及高階核酸檢驗試劑為核心業務,研發中的肝癌新藥PI-88,已於今年正式在台灣及韓國共18所醫學中心,開始收納肝癌病患進行第3期臨床試驗,預計香港及中國近期可獲核准再加入PI-88臨床研究。基亞生技計畫在未來的18個月中,於全球收納500名病患,驗證PI-88減少肝癌術後復發的作用,該臨床試驗預計最快於2013年完成期中分析,期中分析如達標準,即可申請新藥上市。
新醫改政策推動日本政府積極拓展學名藥應用,預計在2012年使用率將提高至30%,預期國內藥廠前進日本,亦將由過去代工的領域延伸至進口,搶賺千億商機。
而為分食該千億商機的醫藥大餅,至少已有南光、中化、杏輝等17家生醫公司接受日本厚生勞?省(MHLW)實地查核,而台灣醣聯則是授權大塚製藥,並和三菱集團結盟興建蛋白質藥廠。
據了解,為降低醫療支出,美國、中國合計在5年內將創造高達30兆醫改商機,美國更在今年1月1日加入PIC/S GMP組織後,採用PIC/S GMP的標準,希望能與歐盟接軌,而日本也有跟進動作,目前台灣也積極申請加入PIC/S會員國行列,因此,國內已獲PIC/S認證的藥廠,將是未來美、日釋單的大贏家。
10月間日本醫藥品醫療器材機構和(PMDA)和日本醫藥食品保證醫療機構也與國內藥廠進行研討,藥技中心分析,日本對「高致敏性」需求較強勁,高致敏性藥品包括:荷爾蒙、抗生素、頭孢子菌素及抗癌用藥。
由於該類藥品容易造成交叉汙染,因此需設立獨立廠房,而PIC/S 就符合該規定,目前台灣高致敏性藥品在國內市場一年銷售額在400億元以上,而日本則高達好幾倍。
曾參加研討會的健亞湖口廠廠長張世恆表示,隨著日本在2011~2013年也有不少主要專利過期的藥品將到期,未來將帶給學名藥廠不錯的商機。
另外,口崩錠(ODT)更是老人化嚴重的日本歡迎的藥物劑型技術。張世恆說,ODT是少量用在OTC和處方用藥的藥物劑型技術。使用ODT可將傳統藥物在不用再喝水情況下於嘴中利用唾液迅速崩解後被咽下,就不用再喝水,將是未來的趨勢。
積極進軍日本的國內藥廠,目前還是以代工為主,中化、杏輝都分別與日本小野、味之素藥品(AJP)、武田製藥、鹽野義製藥、第一三共、藤澤、大東等藥廠維持不錯的關係,而蘇州中化和台灣微脂體則打進日本最大通路商調劑製藥的行列,國鼎則是切入保健食品領域,永信是與WAKAMOTO合資搶進學名藥市場。
至於相當被看好的針劑市場,南光董事長陳立賢表示,該公司預充式針筒食鹽水注劑已獲日本客戶下單,而注射膝蓋潤滑用的玻尿酸針劑也成功打進日本前3大玻尿酸廠商,明年將有機會取得代工訂單。
健亞總經理陳正則表示,該公司將與第一三共策盟,開發C肝用藥,並將進軍眼藥水市場。
而為分食該千億商機的醫藥大餅,至少已有南光、中化、杏輝等17家生醫公司接受日本厚生勞?省(MHLW)實地查核,而台灣醣聯則是授權大塚製藥,並和三菱集團結盟興建蛋白質藥廠。
據了解,為降低醫療支出,美國、中國合計在5年內將創造高達30兆醫改商機,美國更在今年1月1日加入PIC/S GMP組織後,採用PIC/S GMP的標準,希望能與歐盟接軌,而日本也有跟進動作,目前台灣也積極申請加入PIC/S會員國行列,因此,國內已獲PIC/S認證的藥廠,將是未來美、日釋單的大贏家。
10月間日本醫藥品醫療器材機構和(PMDA)和日本醫藥食品保證醫療機構也與國內藥廠進行研討,藥技中心分析,日本對「高致敏性」需求較強勁,高致敏性藥品包括:荷爾蒙、抗生素、頭孢子菌素及抗癌用藥。
由於該類藥品容易造成交叉汙染,因此需設立獨立廠房,而PIC/S 就符合該規定,目前台灣高致敏性藥品在國內市場一年銷售額在400億元以上,而日本則高達好幾倍。
曾參加研討會的健亞湖口廠廠長張世恆表示,隨著日本在2011~2013年也有不少主要專利過期的藥品將到期,未來將帶給學名藥廠不錯的商機。
另外,口崩錠(ODT)更是老人化嚴重的日本歡迎的藥物劑型技術。張世恆說,ODT是少量用在OTC和處方用藥的藥物劑型技術。使用ODT可將傳統藥物在不用再喝水情況下於嘴中利用唾液迅速崩解後被咽下,就不用再喝水,將是未來的趨勢。
積極進軍日本的國內藥廠,目前還是以代工為主,中化、杏輝都分別與日本小野、味之素藥品(AJP)、武田製藥、鹽野義製藥、第一三共、藤澤、大東等藥廠維持不錯的關係,而蘇州中化和台灣微脂體則打進日本最大通路商調劑製藥的行列,國鼎則是切入保健食品領域,永信是與WAKAMOTO合資搶進學名藥市場。
至於相當被看好的針劑市場,南光董事長陳立賢表示,該公司預充式針筒食鹽水注劑已獲日本客戶下單,而注射膝蓋潤滑用的玻尿酸針劑也成功打進日本前3大玻尿酸廠商,明年將有機會取得代工訂單。
健亞總經理陳正則表示,該公司將與第一三共策盟,開發C肝用藥,並將進軍眼藥水市場。
國內生醫產業愈來愈有勁,在未來將逐步打進國際競技場下,產業界也積極掀起一陣網羅人才風,杏輝、中天生技和東洋等發出動員令,而中裕、台灣浩鼎、台灣微脂體、南光、太景等則是以董監事陣容來加持,而北極星集團的蛋白質藥廠更請來國際知名的JACOBS工程來設計。
瑞士羅氏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表示,生技產業發展需要全方位人才,不只是醫藥研發、化學、法規專利等,連工程也很需要,像北極星的蛋白質藥廠找上JACOBS工程顧問設計是「Good的!」,羅氏很多的藥廠都是JACOBS設計的,表示台灣生技產業開始有國際化的觀念。
目前為了因應未來國際化的需求,杏輝集團董事長李志文今年一口氣找了三個大咖,除了原有的研發長蘇慕寰外,又請來前食品衛生處處長鄭慧文擔任集團營運長,擁有法學學位的朱懷祖為杏國總經理,朱懷祖曾任職復華期貨和復華創投副總經理。專業領域為醫藥、消費者保護、財經與知識產權法規,財務證券與金融、創業投資,也是藥害法的重要推手。
另外,杏輝最特別的請來姜雲生為營運長特別助理,姜雲生從警察大學退休,其專長是分子鑑識。
除了杏輝外,中天生技旗下的泉盛生技因取得中研院的抗體新藥Anti-C emX專屬授權的全球開發權利,由於Anti-C emX抗過敏抗體新藥,是來自於成功開發Xol air的科學家張子文博士實驗室,一般認為張子文也有可能轉至中天集團發展。
至於東洋集團,隨著併購案的增加,並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董事長林榮錦表示,將積極網羅人才,擔任總經理等核心職位。
為了和國際市場接軌,生技產業的人才庫,也開始由專業藥學延伸至法規和行銷人才,且也不只鎖定在專業經理人,董監事的結構也十分龐大,台灣微脂體、中裕新藥、台灣浩鼎等,都是國際知名的A咖人士。
像台灣微脂體的董監事,有來自於葛蘭素大藥廠黃秀美、柏樂集團的韓安妮、南光總經理王玉杯、上騰生技顧問總經理張鴻仁。另外,洪基隆是微脂體技術權威,李同明則任職ENTREMED、AMGEN、BAXTER BIOSCIENCE與JOHNSON & JOHNSON等知名生技公司,並曾促成數十億美元的交易案。在生技投資領域上,李同明先生亦曾於諸多著名的投資銀行如Lehman Brothers、Donaldson、Lufkin and Jenrette(DLJ)與SG Cowen中參與負責諸多合併案。
台灣微脂體總經理葉志鴻表示,該公司的董監事是聯合國,開會都是要以中、英文同步翻譯討論,每次開會幾乎都是人仰馬翻。
另外,中裕新藥團隊不僅有何大一、張念原等人,華人生技圈相當有名的許照惠也是董事。
瑞士羅氏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表示,生技產業發展需要全方位人才,不只是醫藥研發、化學、法規專利等,連工程也很需要,像北極星的蛋白質藥廠找上JACOBS工程顧問設計是「Good的!」,羅氏很多的藥廠都是JACOBS設計的,表示台灣生技產業開始有國際化的觀念。
目前為了因應未來國際化的需求,杏輝集團董事長李志文今年一口氣找了三個大咖,除了原有的研發長蘇慕寰外,又請來前食品衛生處處長鄭慧文擔任集團營運長,擁有法學學位的朱懷祖為杏國總經理,朱懷祖曾任職復華期貨和復華創投副總經理。專業領域為醫藥、消費者保護、財經與知識產權法規,財務證券與金融、創業投資,也是藥害法的重要推手。
另外,杏輝最特別的請來姜雲生為營運長特別助理,姜雲生從警察大學退休,其專長是分子鑑識。
除了杏輝外,中天生技旗下的泉盛生技因取得中研院的抗體新藥Anti-C emX專屬授權的全球開發權利,由於Anti-C emX抗過敏抗體新藥,是來自於成功開發Xol air的科學家張子文博士實驗室,一般認為張子文也有可能轉至中天集團發展。
至於東洋集團,隨著併購案的增加,並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董事長林榮錦表示,將積極網羅人才,擔任總經理等核心職位。
為了和國際市場接軌,生技產業的人才庫,也開始由專業藥學延伸至法規和行銷人才,且也不只鎖定在專業經理人,董監事的結構也十分龐大,台灣微脂體、中裕新藥、台灣浩鼎等,都是國際知名的A咖人士。
像台灣微脂體的董監事,有來自於葛蘭素大藥廠黃秀美、柏樂集團的韓安妮、南光總經理王玉杯、上騰生技顧問總經理張鴻仁。另外,洪基隆是微脂體技術權威,李同明則任職ENTREMED、AMGEN、BAXTER BIOSCIENCE與JOHNSON & JOHNSON等知名生技公司,並曾促成數十億美元的交易案。在生技投資領域上,李同明先生亦曾於諸多著名的投資銀行如Lehman Brothers、Donaldson、Lufkin and Jenrette(DLJ)與SG Cowen中參與負責諸多合併案。
台灣微脂體總經理葉志鴻表示,該公司的董監事是聯合國,開會都是要以中、英文同步翻譯討論,每次開會幾乎都是人仰馬翻。
另外,中裕新藥團隊不僅有何大一、張念原等人,華人生技圈相當有名的許照惠也是董事。
新劑型藥再添生力軍,繼智擎(4162)後,台微體(4152)亦將於24日登錄興櫃,該公司在主打的專利學名藥、新劑型/新配方藥及純新藥三大類都已陸續展現效益下,明年將力拚虧轉盈。
台微體總經理葉志鴻表示,該公司鎖定的三大領域中,第一個上市新劑型產品Lipo-Dox已於2002年上市,並授權東洋(4105)成為亞洲區合作夥伴,用於周邊血管疾病的ProFlow也已取得國內藥證,並申請日韓及中國藥證。純新藥Lipotecan用於原發性肝癌已獲歐美孤兒藥許可,並正進行臨床二期試驗中。
由於新劑型目前是被生技專家認為是台灣最有機會發展的領域,在東洋轉投資的智擎已於今年5月授權其開發中治療癌症用藥給美國Merrimack藥廠,在對外授權金高達2.2億美元,創下台灣生技公司最高紀錄下,也讓國內掀起一片投資新劑型藥廠熱潮。為此,智擎目前在興櫃的股價約61元,而台微體9月間辦理的現增案,每股溢價為68元。
台微體資本額3.89億元,主要股東,包括有「生技巴菲特」之稱的伯樂領軍的伯樂創投,還有東洋、南光和力晶等。該公司今年上半年因授權金收入增加,營收年增3倍至6,098.6萬元,稅後淨損7,055萬元,以上半年流通在外股本估算,每股稅後淨損2.98元。
葉志鴻說,台微體目前產品主要分為專利學名藥、新劑型/新配方藥及純新藥三大類。在專利學名藥部分,主要是鎖定雖專利過期,但技術門檻高、且投入者少的高端學名藥,目前產品列包括Doxisome及AmBiL,適應症分別為乳癌/卵巢癌及全身黴菌病症的治療,目前都在規劃申請ANDA(藥證上市程序)的申請。
新劑型/新配方藥部分,除Lipo-Dox已授權東洋外,用於周邊血管疾病的Pro-Flow,已取得國內藥證,日韓及中國藥證也在申請中。至於純新藥部分,最受關注的Lipotecan,主要成分為喜樹鹼衍生物,適應症包括攝護腺癌及原發性肝癌,其中原發性肝癌已獲得歐美孤兒藥的許可,可望走快速通道(Fast Track),現正進行人體臨床二期試驗。
台微體總經理葉志鴻表示,該公司鎖定的三大領域中,第一個上市新劑型產品Lipo-Dox已於2002年上市,並授權東洋(4105)成為亞洲區合作夥伴,用於周邊血管疾病的ProFlow也已取得國內藥證,並申請日韓及中國藥證。純新藥Lipotecan用於原發性肝癌已獲歐美孤兒藥許可,並正進行臨床二期試驗中。
由於新劑型目前是被生技專家認為是台灣最有機會發展的領域,在東洋轉投資的智擎已於今年5月授權其開發中治療癌症用藥給美國Merrimack藥廠,在對外授權金高達2.2億美元,創下台灣生技公司最高紀錄下,也讓國內掀起一片投資新劑型藥廠熱潮。為此,智擎目前在興櫃的股價約61元,而台微體9月間辦理的現增案,每股溢價為68元。
台微體資本額3.89億元,主要股東,包括有「生技巴菲特」之稱的伯樂領軍的伯樂創投,還有東洋、南光和力晶等。該公司今年上半年因授權金收入增加,營收年增3倍至6,098.6萬元,稅後淨損7,055萬元,以上半年流通在外股本估算,每股稅後淨損2.98元。
葉志鴻說,台微體目前產品主要分為專利學名藥、新劑型/新配方藥及純新藥三大類。在專利學名藥部分,主要是鎖定雖專利過期,但技術門檻高、且投入者少的高端學名藥,目前產品列包括Doxisome及AmBiL,適應症分別為乳癌/卵巢癌及全身黴菌病症的治療,目前都在規劃申請ANDA(藥證上市程序)的申請。
新劑型/新配方藥部分,除Lipo-Dox已授權東洋外,用於周邊血管疾病的Pro-Flow,已取得國內藥證,日韓及中國藥證也在申請中。至於純新藥部分,最受關注的Lipotecan,主要成分為喜樹鹼衍生物,適應症包括攝護腺癌及原發性肝癌,其中原發性肝癌已獲得歐美孤兒藥的許可,可望走快速通道(Fast Track),現正進行人體臨床二期試驗。
在國際大藥廠對新藥開發充滿疑慮並放慢開發速度下,台灣微脂體董事長洪基隆認為,新興市場醫藥消費爆發力強勁,預計在2015年即可和歐美地區形成三足鼎立的情勢,加上經濟成長動能轉強,台灣藥廠還是有很大的發展利基,研究特殊華人疾病或開發新劑型藥依舊可創造奇蹟。
就現況來看,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持續發生的財務赤字,導致醫改政策偏向發展學名藥政策,在新藥審核趨向嚴格,且開發過程風險和金額都提高下,目前國際大藥廠開發新藥速度已呈現緩慢現象。
Vivo(維梧)創投合夥人孔繁建認為,新藥開發逐漸聚焦,對生技產業的發展是好跡象,但是因新藥開發風險高,成本大,意向與有效執行間的距離,並沒有可依據「成功模式」而一蹴可幾的! 最近包括葛藍素等幾個藥廠的高階主管,就認為新藥研發的鉅額研發預算、嚴謹的預算審查過程,到終端市場的接受度,其成效往往是差強人意,因此,大廠對於持續開發新藥的意願也備受關注。
洪基隆認為,過去全球醫藥消費的市場比重,美國以約40%居冠,其次是歐洲約35%,日本則以約20%排行第三。
但隨著新興國家經濟力起飛,用藥量持續成長,包括中國、蘇俄、印度等17個國家的其在醫藥消費的需求上,到2015年將與歐、美相當,成為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政策和基本面的激勵下,新藥開發會有不錯的空間,而採取專精的策略的小藥廠是有機會脫穎而出的。
洪基隆不諱言在新藥體檢愈來愈嚴格下,確實有不少國際大藥廠出現裹足不前的動作,但像諾華等積極型的藥廠依舊投入研發。
洪基隆說,諾華的CEO說過,基於對基因的研究,即使是十分稀少的疾病,也應投入治療該疾病的新藥。諾華就曾經研究過一個每年只有幾百個病人的疾病,由於人數很少,僅找了幾十個人,就非常完整的了解此基因,也透過此基因的研究,更延伸至其它領域。
雖然投入新藥,若順利成功,將大舉提升其在國際市場的地位,對國家的形象也有加成作用,但美國Optimer和台灣浩鼎生技研發長許友恭則提醒,投入新藥研發需要留意法規和申請智財權保護的時間。
被認為是抗生素專家,並已經成功開發出治療偽腸性腸炎Fidaxomicin新藥上市的許友恭認為,Neurocrine藥廠曾經開發一個安眠藥,並已完成三期臨床,結果由於有一個病人有夢遊現象,就終止了此藥上市的命運。
另外,有一個治療感染的抗生素ketolide, 原本已經在歐美上市了,卻因發現對肝臟有副作用,後來也下架。因此,許友恭認為,開發新藥要慎選題目,了解後市的經濟效益和預計開發時間和市場面的狀況,才不會白作工。
就現況來看,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持續發生的財務赤字,導致醫改政策偏向發展學名藥政策,在新藥審核趨向嚴格,且開發過程風險和金額都提高下,目前國際大藥廠開發新藥速度已呈現緩慢現象。
Vivo(維梧)創投合夥人孔繁建認為,新藥開發逐漸聚焦,對生技產業的發展是好跡象,但是因新藥開發風險高,成本大,意向與有效執行間的距離,並沒有可依據「成功模式」而一蹴可幾的! 最近包括葛藍素等幾個藥廠的高階主管,就認為新藥研發的鉅額研發預算、嚴謹的預算審查過程,到終端市場的接受度,其成效往往是差強人意,因此,大廠對於持續開發新藥的意願也備受關注。
洪基隆認為,過去全球醫藥消費的市場比重,美國以約40%居冠,其次是歐洲約35%,日本則以約20%排行第三。
但隨著新興國家經濟力起飛,用藥量持續成長,包括中國、蘇俄、印度等17個國家的其在醫藥消費的需求上,到2015年將與歐、美相當,成為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政策和基本面的激勵下,新藥開發會有不錯的空間,而採取專精的策略的小藥廠是有機會脫穎而出的。
洪基隆不諱言在新藥體檢愈來愈嚴格下,確實有不少國際大藥廠出現裹足不前的動作,但像諾華等積極型的藥廠依舊投入研發。
洪基隆說,諾華的CEO說過,基於對基因的研究,即使是十分稀少的疾病,也應投入治療該疾病的新藥。諾華就曾經研究過一個每年只有幾百個病人的疾病,由於人數很少,僅找了幾十個人,就非常完整的了解此基因,也透過此基因的研究,更延伸至其它領域。
雖然投入新藥,若順利成功,將大舉提升其在國際市場的地位,對國家的形象也有加成作用,但美國Optimer和台灣浩鼎生技研發長許友恭則提醒,投入新藥研發需要留意法規和申請智財權保護的時間。
被認為是抗生素專家,並已經成功開發出治療偽腸性腸炎Fidaxomicin新藥上市的許友恭認為,Neurocrine藥廠曾經開發一個安眠藥,並已完成三期臨床,結果由於有一個病人有夢遊現象,就終止了此藥上市的命運。
另外,有一個治療感染的抗生素ketolide, 原本已經在歐美上市了,卻因發現對肝臟有副作用,後來也下架。因此,許友恭認為,開發新藥要慎選題目,了解後市的經濟效益和預計開發時間和市場面的狀況,才不會白作工。
健保砍價,加上國內市場規模太小,生醫業為搶進國際舞台,近年掀起跨國結盟熱潮。中化、中化生、東洋積極與國際藥廠結盟開發新藥或學名藥,永信、台灣微脂體則布建海外通路市場,智擎和台灣醣聯則是透過授權卡位。
中化生總經理張祥漢表示,透過共同合作研發新藥,不僅可讓生醫廠商技術提升,若品質獲肯定,未來更有機會加入國際藥廠的衛星廠商行列,創造更大的商機。
東洋副董事長曾天賜則以該公司歐洲紫杉醇為例,雖然由於該原料和銷售端都是由合作的德國藥廠掌控,東洋的「代工」角色,可以創造的毛利並不高,但這是一個練兵的機會,該公司為此有符合歐盟法規的藥廠,並可熟悉市場狀況,對未來海外布局有利。
就初步統計,國內目前從人體臨床端就開始和國際藥廠合作的首推中化和中化生,他們與美國Endo合作的免疫制劑已在申請藥證許可中,中化未來亦將為該製劑代工。
至於中化生與全球製藥大廠默克(Merck)攜手開發RAPA系列,在默克藥廠已於6月底、7月初已向FDA送件,以60天內FDA確認收件估算,最慢6個月內可望獲得准駁。
就醫藥界評估,由於骨癌在美國屬於罕見疾病,確定適用快速通道、藥證最快年底前有望獲准下,明年將可讓中化生的營運三級跳,未來也有機會成為默克的原料藥供應商。
另外,由於國內藥廠較欠缺海外行銷經驗,有不少藥廠與國際藥廠的合作,則是將銷售端委由國際藥廠負責,像台灣微脂體一款運用奈米乳化製劑技術平台所製成的週邊血管疾病用藥「普絡易」,已拿到國內藥證下,目前也與日本最大的健保藥局通路「日本調劑」跟韓國排名前5大的「Ildong Pharmaceuticals」藥廠簽訂合作契約,搶攻海外。
而永信則是與日本WAKAMOTO藥廠合資,搶進日本學名藥市場。另外,佳醫集團則是卡位中國市場,透過與大陸最大的醫藥集團國藥控股合資成立御佳,布建醫美、洗腎和牙科市場,未來並將大陸三甲醫院合作進駐長期照護市場。
至於已成為政府樣板案例的台灣醣聯和智擎,則都因研發中的新藥潛力看漲,而分別被日本大塚藥廠和美國Merrimack藥廠相中,醣聯治療大腸癌的蛋白質新藥獲2億美元授權金,智擎治療癌症的新劑型更以2.2億美元創下國內最高紀錄,至於該授權金能否全額拿足和後續新藥上市後每年可分享的權利金,則要看藥廠的研發速度和成功率。
比較值得關注的是,醣聯由於董事長張東玄對蛋白質新藥的研究已超過30年,而吸引日本三菱集團旗下的三菱瓦斯化學來取經,預計在日本興建的蛋白質藥廠,則由醣聯規畫設計,醣聯為此可望技術入股,算是本土藥廠與國際藥廠結盟的最佳模式。此外,29日經建會主委劉憶如將率團到日本招商,醣聯和日本大廠的結盟案,成為政府宣導的焦點,一般認為將可望帶動台、日在生技等產業的合作熱潮。
中化生總經理張祥漢表示,透過共同合作研發新藥,不僅可讓生醫廠商技術提升,若品質獲肯定,未來更有機會加入國際藥廠的衛星廠商行列,創造更大的商機。
東洋副董事長曾天賜則以該公司歐洲紫杉醇為例,雖然由於該原料和銷售端都是由合作的德國藥廠掌控,東洋的「代工」角色,可以創造的毛利並不高,但這是一個練兵的機會,該公司為此有符合歐盟法規的藥廠,並可熟悉市場狀況,對未來海外布局有利。
就初步統計,國內目前從人體臨床端就開始和國際藥廠合作的首推中化和中化生,他們與美國Endo合作的免疫制劑已在申請藥證許可中,中化未來亦將為該製劑代工。
至於中化生與全球製藥大廠默克(Merck)攜手開發RAPA系列,在默克藥廠已於6月底、7月初已向FDA送件,以60天內FDA確認收件估算,最慢6個月內可望獲得准駁。
就醫藥界評估,由於骨癌在美國屬於罕見疾病,確定適用快速通道、藥證最快年底前有望獲准下,明年將可讓中化生的營運三級跳,未來也有機會成為默克的原料藥供應商。
另外,由於國內藥廠較欠缺海外行銷經驗,有不少藥廠與國際藥廠的合作,則是將銷售端委由國際藥廠負責,像台灣微脂體一款運用奈米乳化製劑技術平台所製成的週邊血管疾病用藥「普絡易」,已拿到國內藥證下,目前也與日本最大的健保藥局通路「日本調劑」跟韓國排名前5大的「Ildong Pharmaceuticals」藥廠簽訂合作契約,搶攻海外。
而永信則是與日本WAKAMOTO藥廠合資,搶進日本學名藥市場。另外,佳醫集團則是卡位中國市場,透過與大陸最大的醫藥集團國藥控股合資成立御佳,布建醫美、洗腎和牙科市場,未來並將大陸三甲醫院合作進駐長期照護市場。
至於已成為政府樣板案例的台灣醣聯和智擎,則都因研發中的新藥潛力看漲,而分別被日本大塚藥廠和美國Merrimack藥廠相中,醣聯治療大腸癌的蛋白質新藥獲2億美元授權金,智擎治療癌症的新劑型更以2.2億美元創下國內最高紀錄,至於該授權金能否全額拿足和後續新藥上市後每年可分享的權利金,則要看藥廠的研發速度和成功率。
比較值得關注的是,醣聯由於董事長張東玄對蛋白質新藥的研究已超過30年,而吸引日本三菱集團旗下的三菱瓦斯化學來取經,預計在日本興建的蛋白質藥廠,則由醣聯規畫設計,醣聯為此可望技術入股,算是本土藥廠與國際藥廠結盟的最佳模式。此外,29日經建會主委劉憶如將率團到日本招商,醣聯和日本大廠的結盟案,成為政府宣導的焦點,一般認為將可望帶動台、日在生技等產業的合作熱潮。
看好國內生技醫療產業發展和市場給予的高本益比,吸引高獲利和有潛力商機的生醫公司紛紛搶搭上市掛牌行列車,在神隆、KY康聯將趕在九月底和十月間以高價上市外,已上興櫃的東生華、康樂和優你康更因股價耀眼,預計亦將為生技股添加多頭火力。
另外,以保健食品、保養品為主,去年EPS高達6元的大江生醫、檢驗試劑股的美國宜百康亦都挾著高獲利的氣勢,亦將在今年底和明年初掛牌,新藥類股儘管目前都還未有獲利表現,但台灣微脂體、智擎、台灣醣聯、瑞華新藥等,也都因有授權案的題材,預計興櫃掛牌價都將由50元起跳。
法人認為,明年生技股股價若沒有50元,能見度將大打折扣,而EPS若未達3元,也很難被市場認同,而EPS5元以下的公司恐難躋身獲利排行榜前五名內,隨著產業的逐步成熟,生技高獲利時代已來臨!
將成為生技類股市值王的神隆,是國內原料藥龍頭,占國內原料藥出口值五成以上,近年在抗癌藥領域有不錯斬獲,特別是在法規嚴謹的已開發國家;該公司連續三年獲利,去年盈餘首度彌補完帳上虧損。
神隆預計9月底前可望掛牌上市,目前暫定掛牌價為53元,上市後市值將突破10億美元,由於深具指標作用,將可掀起類股的追價風。
另外,最具中概題材的KY康聯控股,去年營收15.09億元,稅後盈餘3.69億元,每股稅後盈餘5.69元。該公司近日辦理現金增資,發行777.8萬股,每股溢價約99元,預計募資約7.7億元,法人預期其上市價格有機會以百元起跳。
營運表現搶眼的生技類股,去年除精華光以EPS17.3元勇奪傳產獲利王外,曜亞、太醫EPS都逾5元,而今年東洋受惠轉投資智擎授權金挹注,加上分割東生華轉興櫃承銷利益,且本業獲利穩定,法人估EPS逾6元,另外,擬上市的KY康聯、以保健食品為主興櫃股的康樂、趕搭年底掛牌列車的大江生醫,獲利都十分突出。
至於已經掛牌的公司中,精華光在產能持續滿載中,目前又因彩色片獲日本認證,客戶大舉下單,推波公司二度擴產,使今年EPS有機會以逾20元持續改寫歷史新高紀錄。
而五鼎今年因新、舊客戶訂單挹注,營收逐季創新高,曜亞有大陸醫美市場做後盾,台耀則受惠3項膽固醇與磷酸鹽吸收劑專利於2013年至2015 年陸續到期,原料藥銷貨成長潛力可期,加上維他命D衍生物寡佔性強,有價格主導權下,在預期產能不足下,已積極擴建產能,不僅今年營運十分看漲,明年因新產能投產,成長力道將更可觀。
生技股今年在塑化劑打壓,歐美股市重挫的骨牌效應,導致股價修正,不過,隨著業績可望帶來佳音,加上神隆掛牌的比價空間,法人認為,該類股應有機會扮演多頭領頭羊。
另外,以保健食品、保養品為主,去年EPS高達6元的大江生醫、檢驗試劑股的美國宜百康亦都挾著高獲利的氣勢,亦將在今年底和明年初掛牌,新藥類股儘管目前都還未有獲利表現,但台灣微脂體、智擎、台灣醣聯、瑞華新藥等,也都因有授權案的題材,預計興櫃掛牌價都將由50元起跳。
法人認為,明年生技股股價若沒有50元,能見度將大打折扣,而EPS若未達3元,也很難被市場認同,而EPS5元以下的公司恐難躋身獲利排行榜前五名內,隨著產業的逐步成熟,生技高獲利時代已來臨!
將成為生技類股市值王的神隆,是國內原料藥龍頭,占國內原料藥出口值五成以上,近年在抗癌藥領域有不錯斬獲,特別是在法規嚴謹的已開發國家;該公司連續三年獲利,去年盈餘首度彌補完帳上虧損。
神隆預計9月底前可望掛牌上市,目前暫定掛牌價為53元,上市後市值將突破10億美元,由於深具指標作用,將可掀起類股的追價風。
另外,最具中概題材的KY康聯控股,去年營收15.09億元,稅後盈餘3.69億元,每股稅後盈餘5.69元。該公司近日辦理現金增資,發行777.8萬股,每股溢價約99元,預計募資約7.7億元,法人預期其上市價格有機會以百元起跳。
營運表現搶眼的生技類股,去年除精華光以EPS17.3元勇奪傳產獲利王外,曜亞、太醫EPS都逾5元,而今年東洋受惠轉投資智擎授權金挹注,加上分割東生華轉興櫃承銷利益,且本業獲利穩定,法人估EPS逾6元,另外,擬上市的KY康聯、以保健食品為主興櫃股的康樂、趕搭年底掛牌列車的大江生醫,獲利都十分突出。
至於已經掛牌的公司中,精華光在產能持續滿載中,目前又因彩色片獲日本認證,客戶大舉下單,推波公司二度擴產,使今年EPS有機會以逾20元持續改寫歷史新高紀錄。
而五鼎今年因新、舊客戶訂單挹注,營收逐季創新高,曜亞有大陸醫美市場做後盾,台耀則受惠3項膽固醇與磷酸鹽吸收劑專利於2013年至2015 年陸續到期,原料藥銷貨成長潛力可期,加上維他命D衍生物寡佔性強,有價格主導權下,在預期產能不足下,已積極擴建產能,不僅今年營運十分看漲,明年因新產能投產,成長力道將更可觀。
生技股今年在塑化劑打壓,歐美股市重挫的骨牌效應,導致股價修正,不過,隨著業績可望帶來佳音,加上神隆掛牌的比價空間,法人認為,該類股應有機會扮演多頭領頭羊。
編按:「微脂體」這個名稱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應該相當陌生,而洪基隆在美國投入研究此領域逾30年,他在1997年時,將此技術帶回台灣成立了「台灣微脂體」,他和總經理葉志鴻帶領的團隊,開發的藥物已陸續向國際市場進軍,也成為「Burrill and Company (博樂創投)」唯一在亞洲投資的公司,目前更有幾個大授權案正在洽談中,他們是如何辦到的…
微脂體就像是膠囊一樣,以一種奈米大小的微型脂質包覆在藥物外層,減少藥物在傳遞至病灶前因流失至其他正常細胞而造成的副作用,包覆後的新藥在抵達病灶後更能達到緩釋的效果,一方面可延長藥品的效力,另方面可增加藥物在病灶附近的濃度以增強療效。
將微脂體技術運用至癌症藥物上時便可保護正常細胞不受抗癌藥的毒性侵略,減少癌症患者因治療而產生的掉髮、嘔吐等副作用。
對於台灣微脂體這樣的小公司而言,大投資高風險的新藥開發不是我們可以負擔的,而以大規模壓低成本的學名藥也不是自己擅長的,因此,我們將所有的研發資源全部投注於發展藥物傳輸系統,以微脂體技術為核心逐步拓廣至其他脂質藥物載體技術的發展;然後再用這些藥物傳輸技術來進行類新藥以及專利學名藥的開發,以舊瓶裝新酒的概念,將既有藥物藉由新的藥物傳輸系統加以改良後,創造出新的價值、新的市場。
這種策略的好處是能以研發學名藥的時間與經費,發展出具有專利或trade secret保護的類新藥或專利學名藥,防堵來自於其他競爭者的價格戰。
此外,對於新藥開發的公司來說,由於耗資頗具,研發公司往往在前期階段便因資金考量而將研發成果授權出去,然而在前期階段能收到的授權金通常不會很可觀,因為授權的公司還要承受相當的風險以及投注相當程度的資源才能確保有可行的藥物產出。
但對於類新藥或專利學名藥而言,因為在經費上的負擔較小,因此,能夠將藥物發展到非常後期,甚至可以等到拿了藥證之後再來進行授權,針對這種鐵定能賣的藥物談判籌碼就相對的大,而且在找夥伴上也相對容易,因為對他們而言,風險已經減至最低了,剩下的只是授權金談不談得攏的問題了。
台灣微脂體以這樣的概念研發出了五種藥物傳輸平台以及七種藥物,其中一款以微脂體包覆既存治療血癌藥物的「力得」已在台灣成為健保給付的乳癌與卵巢癌治療藥,另有一款運用奈米乳化製劑技術平台所製成的週邊血管疾病用藥「普絡易」在台灣也已經獲得藥證,除了在日韓兩地分別與日本最大的健保藥局通路「日本調劑」跟韓國排名前五大的「Ildong Pharmaceuticals」藥廠簽訂合作契約外,在台灣、中國等地也吸引了許多國際知名的藥廠來爭取授權。另外,也有幾款藥明年就要送藥證了,因此,已經有許多廠商來談授權了。
除了藥物的授權之外,我們的策略模式也讓技術平台可以成為授權標的,尤其近幾年來許多國際大藥廠都因為旗下明星藥物專利屆期而造成利潤上的重大流失,台灣微脂體專精的藥物傳輸系統也因此成為這些大型藥廠延長產品壽命的一大利器。
台灣微脂體能有今天這樣的成績,除了技術與策略的搭配選擇正確外,很重要的一點是高階經營層中一定要有擅長財務運作的人。因為生物科技是很燒錢的行業,研發人員在專注於研究的時候,很難去注意到公司燒掉多少錢?後續還有多少資金可以燒?因此,許多小型的生技公司到最後都因為資金枯竭而無法持續下去。
我很高興當初能邀到擁有密西根大學理工與企管雙碩士學歷,當時還在美國矽谷銀行投資部門工作的葉志鴻加入團隊擔任總經理,負責營運以及資金籌措,讓我能夠無後顧之憂地專注於研發工作上。他不但引進了永豐餘上智創投、南光、力晶等大股東,更讓台灣微脂體成為國際著名生物創投公司「Burrill and Company (博樂創投)」在亞洲唯一投資的公司,並一步步將公司帶往上市櫃之路。
台灣微脂體不希望變成一間好幾百人的大公司,跨足到生產製造、通路行銷等,而是要逐漸建立起「Bio Design House」的定位,希望各國生技業者遇到藥物毒性太高、劑型設計不良、水溶性不佳、藥物包裹率不理想的情況時,自然而然就會想到台灣微脂體,藉由幫助廠商解決藥物開發所遭遇的瓶頸時,我們就能協助提升藥物開發的速度與品質,造福更多的病患。
隨著台灣微脂體逐漸在國際間嶄露頭角,讓我最欣慰的是大家都很清楚知道這是一間來自於台灣的公司,我們希望台灣不但是科技島,也會成為生技重要的發源地之一。台灣微脂體離成功或許仍有一段距離,但在沒有任何「富爸爸」的背景下所達成的目標,也證明了我們所走的道路對於中小型的生技公司而言,或許是條正確的路,希望我們能夠吸引更多對於生技懷抱熱情的人來加入行列,一同為台灣生物科技的將來打拚!
微脂體就像是膠囊一樣,以一種奈米大小的微型脂質包覆在藥物外層,減少藥物在傳遞至病灶前因流失至其他正常細胞而造成的副作用,包覆後的新藥在抵達病灶後更能達到緩釋的效果,一方面可延長藥品的效力,另方面可增加藥物在病灶附近的濃度以增強療效。
將微脂體技術運用至癌症藥物上時便可保護正常細胞不受抗癌藥的毒性侵略,減少癌症患者因治療而產生的掉髮、嘔吐等副作用。
對於台灣微脂體這樣的小公司而言,大投資高風險的新藥開發不是我們可以負擔的,而以大規模壓低成本的學名藥也不是自己擅長的,因此,我們將所有的研發資源全部投注於發展藥物傳輸系統,以微脂體技術為核心逐步拓廣至其他脂質藥物載體技術的發展;然後再用這些藥物傳輸技術來進行類新藥以及專利學名藥的開發,以舊瓶裝新酒的概念,將既有藥物藉由新的藥物傳輸系統加以改良後,創造出新的價值、新的市場。
這種策略的好處是能以研發學名藥的時間與經費,發展出具有專利或trade secret保護的類新藥或專利學名藥,防堵來自於其他競爭者的價格戰。
此外,對於新藥開發的公司來說,由於耗資頗具,研發公司往往在前期階段便因資金考量而將研發成果授權出去,然而在前期階段能收到的授權金通常不會很可觀,因為授權的公司還要承受相當的風險以及投注相當程度的資源才能確保有可行的藥物產出。
但對於類新藥或專利學名藥而言,因為在經費上的負擔較小,因此,能夠將藥物發展到非常後期,甚至可以等到拿了藥證之後再來進行授權,針對這種鐵定能賣的藥物談判籌碼就相對的大,而且在找夥伴上也相對容易,因為對他們而言,風險已經減至最低了,剩下的只是授權金談不談得攏的問題了。
台灣微脂體以這樣的概念研發出了五種藥物傳輸平台以及七種藥物,其中一款以微脂體包覆既存治療血癌藥物的「力得」已在台灣成為健保給付的乳癌與卵巢癌治療藥,另有一款運用奈米乳化製劑技術平台所製成的週邊血管疾病用藥「普絡易」在台灣也已經獲得藥證,除了在日韓兩地分別與日本最大的健保藥局通路「日本調劑」跟韓國排名前五大的「Ildong Pharmaceuticals」藥廠簽訂合作契約外,在台灣、中國等地也吸引了許多國際知名的藥廠來爭取授權。另外,也有幾款藥明年就要送藥證了,因此,已經有許多廠商來談授權了。
除了藥物的授權之外,我們的策略模式也讓技術平台可以成為授權標的,尤其近幾年來許多國際大藥廠都因為旗下明星藥物專利屆期而造成利潤上的重大流失,台灣微脂體專精的藥物傳輸系統也因此成為這些大型藥廠延長產品壽命的一大利器。
台灣微脂體能有今天這樣的成績,除了技術與策略的搭配選擇正確外,很重要的一點是高階經營層中一定要有擅長財務運作的人。因為生物科技是很燒錢的行業,研發人員在專注於研究的時候,很難去注意到公司燒掉多少錢?後續還有多少資金可以燒?因此,許多小型的生技公司到最後都因為資金枯竭而無法持續下去。
我很高興當初能邀到擁有密西根大學理工與企管雙碩士學歷,當時還在美國矽谷銀行投資部門工作的葉志鴻加入團隊擔任總經理,負責營運以及資金籌措,讓我能夠無後顧之憂地專注於研發工作上。他不但引進了永豐餘上智創投、南光、力晶等大股東,更讓台灣微脂體成為國際著名生物創投公司「Burrill and Company (博樂創投)」在亞洲唯一投資的公司,並一步步將公司帶往上市櫃之路。
台灣微脂體不希望變成一間好幾百人的大公司,跨足到生產製造、通路行銷等,而是要逐漸建立起「Bio Design House」的定位,希望各國生技業者遇到藥物毒性太高、劑型設計不良、水溶性不佳、藥物包裹率不理想的情況時,自然而然就會想到台灣微脂體,藉由幫助廠商解決藥物開發所遭遇的瓶頸時,我們就能協助提升藥物開發的速度與品質,造福更多的病患。
隨著台灣微脂體逐漸在國際間嶄露頭角,讓我最欣慰的是大家都很清楚知道這是一間來自於台灣的公司,我們希望台灣不但是科技島,也會成為生技重要的發源地之一。台灣微脂體離成功或許仍有一段距離,但在沒有任何「富爸爸」的背景下所達成的目標,也證明了我們所走的道路對於中小型的生技公司而言,或許是條正確的路,希望我們能夠吸引更多對於生技懷抱熱情的人來加入行列,一同為台灣生物科技的將來打拚!
台灣微脂體 (TLC)宣布與韓國前十大藥廠「Ildong製藥股份公司」簽訂合作協議,以自行研發的ProFlowR (普絡易R)進軍韓國市場。
ProFlowR主要用於治療周邊動脈疾病,及因糖尿病所引起的神經病變與潰瘍,此市場不僅估計有逾5億美金的規模,且逐年持續成長中。
ProFlowR主要用於治療周邊動脈疾病,及因糖尿病所引起的神經病變與潰瘍,此市場不僅估計有逾5億美金的規模,且逐年持續成長中。
國人研發的抗癌新藥又傳捷報!由台灣微脂體公司自行研發的雙效抗癌新藥 Lipotecan,於日前同時獲得歐盟與美國認可成為治療原發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孤兒藥(Orphan Dru g),為公司營運前景更添爆發力,也推動國內生技發展向國際舞台邁進。
孤兒藥意指用於治療罕見疾病的藥物,經認定為孤兒藥的藥品除在法規上可採快速審查方式以更快的時間取得藥證、降低開發時間與成本外,於歐洲與美國亦分別享有10年及7年的製造販賣獨占期,經濟潛力無窮。
台灣微脂體憑藉其於藥物載體系統開發上多年的經驗,以獨特的配方開發出毒性較低且藥效較高的抗癌新藥Lipotecan。相較目前市面上治療肝癌的藥物僅針對癌細胞所衍生的新生血管做抑制性治療,L ipotecan除可阻斷腫瘤生長外,其特有的化療機制更可阻擾細胞分裂,有效達到殺死癌細胞的功效。
孤兒藥意指用於治療罕見疾病的藥物,經認定為孤兒藥的藥品除在法規上可採快速審查方式以更快的時間取得藥證、降低開發時間與成本外,於歐洲與美國亦分別享有10年及7年的製造販賣獨占期,經濟潛力無窮。
台灣微脂體憑藉其於藥物載體系統開發上多年的經驗,以獨特的配方開發出毒性較低且藥效較高的抗癌新藥Lipotecan。相較目前市面上治療肝癌的藥物僅針對癌細胞所衍生的新生血管做抑制性治療,L ipotecan除可阻斷腫瘤生長外,其特有的化療機制更可阻擾細胞分裂,有效達到殺死癌細胞的功效。
生技產業技術,可以包覆在藥物外層,以更迅捷、更有效率的方
法發揮藥效,以讓臺灣生技產業登上國際舞台、廣為人知。
初創業時,台灣微脂體連招牌都沒有,有的,只是洪基隆從
柏克萊加大化學博士畢業後,在舊金山加大二十幾年的學術研究
經驗,以及曾發表的近 120篇的學術論文,可是憑著專業技術和
熱誠,他創立了「台灣微脂體公司」。並在一連串有系統的策略
營運下,逐步擴大規模,今年吸引國際生技創投公司「博樂集團
(Burrill & Company)」的注意,將資本額從新台幣3億元提升到6
億元,成功跨入國際生技競逐舞台。
2002年台灣微脂體做出重要決定,要擴編遷址到南港生技園
區,這件事引起公司內部激烈討論,因為南港生技園區才剛剛成
立,相關設施及週遭交通還尚未完善,從交通便捷的內湖搬到南
港,對正要起步發展的台灣微脂體來說,不能不說是極大的冒險
。
當總經理葉志鴻決定遷往南港時,大部分時間待在美國進行
研發的董事長洪基隆回到台北,他眼中看到的南港生技園區,只
有一、兩棟「建築外殼」,內部什麼設施都沒有,附近更是一片
荒蕪,可是他還是尊重葉志鴻的決定。2003年,「台灣微脂體公
司」正式遷到南港生技園區,並成為日後園區對外招募廠商進駐
時的廣告示範廠商。
葉志鴻表示,進駐南港生技園區後,因為群聚效應,許多國
外知名藥廠來台參觀時,將此地列為首選,而台灣微脂體公司往
往成為最佳的觀摩工廠。擴大知名度的同時,也創造了日後彼此
合作的空間,更重要的是,藉由南港生技育成中心協助,「台灣
微脂體公司」取得多項政府補助。
台灣微脂體的知名度打開後,已吸引國內外知名創投公司青
睞,讓尖端的生技業的世界舞台上,臺灣企業尖兵亦佔有一席之
地。
法發揮藥效,以讓臺灣生技產業登上國際舞台、廣為人知。
初創業時,台灣微脂體連招牌都沒有,有的,只是洪基隆從
柏克萊加大化學博士畢業後,在舊金山加大二十幾年的學術研究
經驗,以及曾發表的近 120篇的學術論文,可是憑著專業技術和
熱誠,他創立了「台灣微脂體公司」。並在一連串有系統的策略
營運下,逐步擴大規模,今年吸引國際生技創投公司「博樂集團
(Burrill & Company)」的注意,將資本額從新台幣3億元提升到6
億元,成功跨入國際生技競逐舞台。
2002年台灣微脂體做出重要決定,要擴編遷址到南港生技園
區,這件事引起公司內部激烈討論,因為南港生技園區才剛剛成
立,相關設施及週遭交通還尚未完善,從交通便捷的內湖搬到南
港,對正要起步發展的台灣微脂體來說,不能不說是極大的冒險
。
當總經理葉志鴻決定遷往南港時,大部分時間待在美國進行
研發的董事長洪基隆回到台北,他眼中看到的南港生技園區,只
有一、兩棟「建築外殼」,內部什麼設施都沒有,附近更是一片
荒蕪,可是他還是尊重葉志鴻的決定。2003年,「台灣微脂體公
司」正式遷到南港生技園區,並成為日後園區對外招募廠商進駐
時的廣告示範廠商。
葉志鴻表示,進駐南港生技園區後,因為群聚效應,許多國
外知名藥廠來台參觀時,將此地列為首選,而台灣微脂體公司往
往成為最佳的觀摩工廠。擴大知名度的同時,也創造了日後彼此
合作的空間,更重要的是,藉由南港生技育成中心協助,「台灣
微脂體公司」取得多項政府補助。
台灣微脂體的知名度打開後,已吸引國內外知名創投公司青
睞,讓尖端的生技業的世界舞台上,臺灣企業尖兵亦佔有一席之
地。
以獨特的脂質藥物載體技術在國際生技製藥產業出名的台灣微脂
體 (TLC),日前受到國際知名的美商創投公司「博樂集團 (Burrill &
Company)」青睞,成為博樂集團首家投資的台灣生技公司。
博樂集團對於台灣微脂體將於近期內上市的產品線深具信心,特
別是兼具學名藥的快速與原廠藥的利潤「專利學名藥(Super
Generics)」更是台灣微脂體勝出的關鍵。
台灣微脂體目前旗下最受矚目的專利學名藥「ProFlow(普絡易)」
,便是第一例由國人自行研發並以自有品牌即將在日本上市的前
列腺素藥物,此款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潰瘍與周邊動脈疾病的
藥物估計在上市後便可雄占日本現值三億美金市場的一半左右,
此等獲利潛力,正是促使博樂集團積極參與台灣微脂體此次增資
計畫的主要原因。
體 (TLC),日前受到國際知名的美商創投公司「博樂集團 (Burrill &
Company)」青睞,成為博樂集團首家投資的台灣生技公司。
博樂集團對於台灣微脂體將於近期內上市的產品線深具信心,特
別是兼具學名藥的快速與原廠藥的利潤「專利學名藥(Super
Generics)」更是台灣微脂體勝出的關鍵。
台灣微脂體目前旗下最受矚目的專利學名藥「ProFlow(普絡易)」
,便是第一例由國人自行研發並以自有品牌即將在日本上市的前
列腺素藥物,此款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潰瘍與周邊動脈疾病的
藥物估計在上市後便可雄占日本現值三億美金市場的一半左右,
此等獲利潛力,正是促使博樂集團積極參與台灣微脂體此次增資
計畫的主要原因。
為享有研發、人才培育及股東投資抵減等優惠,不少生技新藥廠
向經濟部工業局申請適用「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累計有22
家廠商取得生技新藥廠資格,有多家業者具有電子業的背景。
取得生技新藥廠資格廠商,以研發人用新藥產品最多,計有懷特
、中天、順天、宇昌、泰宗、鴻亞、台灣微脂體、藥華、因華、
基亞、合一、太景、景岳、永昕、德因、保血、國光生技及智擎
等18家。
另有投入醫療器材的雙美、研發植物用藥的百泰、兼具人用和動
物用藥的聯亞及動物用藥的賽德等,都獲得生技新藥廠資格。
這些生技新藥廠中,有多家具有電子業或傳統產業的轉投資背景
,例如鴻亞的大股東中,就有安全監控系統廠云辰及大同轉投資
的基亞;台灣微脂體則有DRAM廠力晶董事長黃崇仁轉投資公司
世仁投資的持股。
智擎大股東除有台灣東洋藥品,還有國發基金及筆記型電腦(
NB)廠廣達、兆豐銀轉投資的生華創投。
公股的國發基金和耀華玻璃也投資多家生技新藥廠,包括:藥華
醫藥、國光生技及聯亞等;永昕生物醫藥廠的大股東中,則有年
興紡織和永豐餘轉投資的上智生技創投等。
符合生技新藥條例優惠資格的廠商,對投入研究發展及人才培訓
其相關費用的35%,可自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起連續扣抵五年
。
向經濟部工業局申請適用「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累計有22
家廠商取得生技新藥廠資格,有多家業者具有電子業的背景。
取得生技新藥廠資格廠商,以研發人用新藥產品最多,計有懷特
、中天、順天、宇昌、泰宗、鴻亞、台灣微脂體、藥華、因華、
基亞、合一、太景、景岳、永昕、德因、保血、國光生技及智擎
等18家。
另有投入醫療器材的雙美、研發植物用藥的百泰、兼具人用和動
物用藥的聯亞及動物用藥的賽德等,都獲得生技新藥廠資格。
這些生技新藥廠中,有多家具有電子業或傳統產業的轉投資背景
,例如鴻亞的大股東中,就有安全監控系統廠云辰及大同轉投資
的基亞;台灣微脂體則有DRAM廠力晶董事長黃崇仁轉投資公司
世仁投資的持股。
智擎大股東除有台灣東洋藥品,還有國發基金及筆記型電腦(
NB)廠廣達、兆豐銀轉投資的生華創投。
公股的國發基金和耀華玻璃也投資多家生技新藥廠,包括:藥華
醫藥、國光生技及聯亞等;永昕生物醫藥廠的大股東中,則有年
興紡織和永豐餘轉投資的上智生技創投等。
符合生技新藥條例優惠資格的廠商,對投入研究發展及人才培訓
其相關費用的35%,可自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起連續扣抵五年
。
台灣微脂體公司總經理葉志鴻日前表示,歷經三年研發的抗癌藥
Lipotecan,已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FDA)同意進行人體臨床
試驗,台灣微脂體於24日會將一項改良新血管用藥ProFlow授權給
日本調劑(NGC)連鎖藥局公司,爭取一年近60億元市場商機。
葉志鴻表示,Lipotecan是一種名為「洗樹鹼」植物藥改良而成的
抗癌藥物,包括美商輝瑞、英商葛蘭素史克兩大藥廠,都各自擁
有「洗樹鹼」萃取出來的抗癌藥,每年合計創造18億美元商機。
「洗樹鹼」抗癌藥最慢在2010年到期,台灣微脂體透過藥物結構
的改變,推出新型抗癌藥Lipotecan,已在6月獲得FDA核准進行第
一期人體臨床試驗;完成後,估計將有二、三億美元的授權價值
。
台灣微脂體也改良一項專利過期的心血管用藥ProFlow,將在24日
授權給日本前三大藥局連鎖NGC公司,以台灣微脂體的自由品牌
銷售。NGC目前營業額約200億元,在日本有上百家連鎖藥局。
葉志鴻指出,ProFlow過去在日本是透過三菱、大正等兩家製藥銷
售,2006年營業規模約3億美元,年增率15%至20%,中國大陸市
場也有近1億美元的業績。
葉志鴻表示,台灣微脂體成功將ProFlow藥物穩定度大幅提高,保
存期限由10個月延長至兩年,藥物授權NGC後,預計2010年上市
,有機會搶下日本45%的市占率。
Lipotecan,已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FDA)同意進行人體臨床
試驗,台灣微脂體於24日會將一項改良新血管用藥ProFlow授權給
日本調劑(NGC)連鎖藥局公司,爭取一年近60億元市場商機。
葉志鴻表示,Lipotecan是一種名為「洗樹鹼」植物藥改良而成的
抗癌藥物,包括美商輝瑞、英商葛蘭素史克兩大藥廠,都各自擁
有「洗樹鹼」萃取出來的抗癌藥,每年合計創造18億美元商機。
「洗樹鹼」抗癌藥最慢在2010年到期,台灣微脂體透過藥物結構
的改變,推出新型抗癌藥Lipotecan,已在6月獲得FDA核准進行第
一期人體臨床試驗;完成後,估計將有二、三億美元的授權價值
。
台灣微脂體也改良一項專利過期的心血管用藥ProFlow,將在24日
授權給日本前三大藥局連鎖NGC公司,以台灣微脂體的自由品牌
銷售。NGC目前營業額約200億元,在日本有上百家連鎖藥局。
葉志鴻指出,ProFlow過去在日本是透過三菱、大正等兩家製藥銷
售,2006年營業規模約3億美元,年增率15%至20%,中國大陸市
場也有近1億美元的業績。
葉志鴻表示,台灣微脂體成功將ProFlow藥物穩定度大幅提高,保
存期限由10個月延長至兩年,藥物授權NGC後,預計2010年上市
,有機會搶下日本45%的市占率。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