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新店有線電視公司新聞
私募基金凱雷入主東森媒體科技後,最近鎖定獨立系統台展開收購
,尤其是具有合併價值的「大新店民主」有線電視,凱雷實地查核
完畢,並出價每戶約3.6萬元。但因凱雷尚無法承諾併購案會獲國家
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通過,雙方仍協議中。
大新店民主昨(1)日表示,凱雷確實有意願和大新店民主整合,雙
方的合作方式,「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大新店民主也很可能反向
併購凱雷旗下的新唐城有線電視。
凱雷、麥格里及安博凱(MBK)分別入主東森、台灣寬頻及中嘉有
線電視系統(MSO),國內前三大MSO都已是外資、私募基金天下
。為提升價值,獨立系統台成為外資收購的當紅炸子雞,外資透過
整併系統台,一區一家,創造未來再賣出的價值。
最近外資收購較有進展的是凱雷與台北縣新店地區兩家有線電視系
統的交易。其中,新唐城有線電視已是凱雷的場子,凱雷自去年底
起一直不斷與同區域的大新店民主接觸,打算區域整併。
據悉,大新店民主已同意凱雷進入實際查核,例如財務資料查核,
但光纖網路架構及未來競爭有關的整合行銷部分則未開放查核。凱
雷開出每戶開價約3.6萬元,以總戶數4萬多戶計算,金額約15億元。
據了解,凱雷收購大新店民主案,因一重大前提尚未達成—外人併購
有線電視須經NCC審查通過。但NCC審查時間長,且凱雷無法承諾
NCC最後是否會通過,大新店民主認為,這些過程充滿變數,若大
新店民主同意賣出,但最後沒過關,因而造成的損失將無法對股東
交代。
市場人士則透露,日前大新店民主整併股權架構,就是為買賣做準
備,雙方交易也進行差不多,婚事已近,只剩細節尚未談妥。
,尤其是具有合併價值的「大新店民主」有線電視,凱雷實地查核
完畢,並出價每戶約3.6萬元。但因凱雷尚無法承諾併購案會獲國家
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通過,雙方仍協議中。
大新店民主昨(1)日表示,凱雷確實有意願和大新店民主整合,雙
方的合作方式,「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大新店民主也很可能反向
併購凱雷旗下的新唐城有線電視。
凱雷、麥格里及安博凱(MBK)分別入主東森、台灣寬頻及中嘉有
線電視系統(MSO),國內前三大MSO都已是外資、私募基金天下
。為提升價值,獨立系統台成為外資收購的當紅炸子雞,外資透過
整併系統台,一區一家,創造未來再賣出的價值。
最近外資收購較有進展的是凱雷與台北縣新店地區兩家有線電視系
統的交易。其中,新唐城有線電視已是凱雷的場子,凱雷自去年底
起一直不斷與同區域的大新店民主接觸,打算區域整併。
據悉,大新店民主已同意凱雷進入實際查核,例如財務資料查核,
但光纖網路架構及未來競爭有關的整合行銷部分則未開放查核。凱
雷開出每戶開價約3.6萬元,以總戶數4萬多戶計算,金額約15億元。
據了解,凱雷收購大新店民主案,因一重大前提尚未達成—外人併購
有線電視須經NCC審查通過。但NCC審查時間長,且凱雷無法承諾
NCC最後是否會通過,大新店民主認為,這些過程充滿變數,若大
新店民主同意賣出,但最後沒過關,因而造成的損失將無法對股東
交代。
市場人士則透露,日前大新店民主整併股權架構,就是為買賣做準
備,雙方交易也進行差不多,婚事已近,只剩細節尚未談妥。
把經營數十年的系統台賣掉可是件大事,有線電視業內人士表示,獨
立系統台的獲利其實相當不錯,並非經營不下去,而且,每一個系統
台幾乎都是經營十年以前的「老字號」,不僅在地方擁有雄厚的人脈
資源,而且,數十年如一日,大多從未更換過股權,更遑論整個賣掉
。但從去年底到今年初,業內卻頻傳獨立系統台出售訊息,讓人不禁
好奇,業者所為何來?
市場人士分析,獨立系統台看上的是私募基金出價相當漂亮。
儘管以目前私募基金減出一戶四萬多元,相較於凱雷、麥格理及MB
K相繼以每戶四.五萬元到五.一萬元買下東森、台灣寬頻及中嘉,
行情並不算好。但是,只要擁有四萬用戶就能賣到十幾億元,這對於
一年營收(目前只靠收視費用每月五百五十元到六百元)只有三、四
億元的業者來說,卻是相當吸引人的數字。
何況,NCC推動數位化,未來,光是要送給用戶的機上盒,四萬用
戶至少就要花六千萬元(以一個機上盒最低售價一千五百元計算),
佈建數位化的網路設備費用就更嚇人。在政府全力推動數位化之際,
儘管獨立系統台的獲利還不錯,但眼見未來要砸下的錢還不少,不少
業者選擇在價格還不錯的好時機出售股權。
此外也有一說法,「要做就做最大」,也就是說,就私募基金來說,
既然已經把觸角伸到台灣有線電視市場,當然要把規模做到最大,未
來如想再把觸角伸向固網、行動等電信市場,籌碼也夠多,而將來如
果想要獲利了解、轉手行情才會看漲,回收利益也才夠大。
立系統台的獲利其實相當不錯,並非經營不下去,而且,每一個系統
台幾乎都是經營十年以前的「老字號」,不僅在地方擁有雄厚的人脈
資源,而且,數十年如一日,大多從未更換過股權,更遑論整個賣掉
。但從去年底到今年初,業內卻頻傳獨立系統台出售訊息,讓人不禁
好奇,業者所為何來?
市場人士分析,獨立系統台看上的是私募基金出價相當漂亮。
儘管以目前私募基金減出一戶四萬多元,相較於凱雷、麥格理及MB
K相繼以每戶四.五萬元到五.一萬元買下東森、台灣寬頻及中嘉,
行情並不算好。但是,只要擁有四萬用戶就能賣到十幾億元,這對於
一年營收(目前只靠收視費用每月五百五十元到六百元)只有三、四
億元的業者來說,卻是相當吸引人的數字。
何況,NCC推動數位化,未來,光是要送給用戶的機上盒,四萬用
戶至少就要花六千萬元(以一個機上盒最低售價一千五百元計算),
佈建數位化的網路設備費用就更嚇人。在政府全力推動數位化之際,
儘管獨立系統台的獲利還不錯,但眼見未來要砸下的錢還不少,不少
業者選擇在價格還不錯的好時機出售股權。
此外也有一說法,「要做就做最大」,也就是說,就私募基金來說,
既然已經把觸角伸到台灣有線電視市場,當然要把規模做到最大,未
來如想再把觸角伸向固網、行動等電信市場,籌碼也夠多,而將來如
果想要獲利了解、轉手行情才會看漲,回收利益也才夠大。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