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美材料科技(上)公司新聞
偏光片大廠奇美材料(4960)將於9月掛牌上市,法人估計,奇美材第二季業績以44.47億元,創單季新高,季增約7.3%,惟獲利因日圓走升,略受影響,估計上半年每股獲利約1.8至2元水準。
法人估計,在新產能貢獻下,今年奇美材業績上看200億元,再創新高,年增率達22%。
因面板產業供應鏈調節庫存所致,奇美材6月營收15.77億元,月減1.9%,累計上半年營收85.93億元,年增9.8%。
因應訂單需求,奇美材料投資逾10億元擴增第四條生產線於近期試產,新增三分之一產能,全產後月產能擴大至160萬米,預期第三季進入旺季後,稼動率可望明顯拉升,帶動業績成長。
奇美材料偏光片主要應用以監視器比重最高,達50%;電視(以26吋、31.5吋為主),產品比重約44%,中小尺寸(10 吋以下)應用僅占6%。
由於偏光板上游材料大多購自日本,購料占總成本約七至八成,日圓匯率走強不利獲利,此外,由於新生產線開出後,提列費用及折舊等,預期將壓縮奇美材第二季獲利空間。
目前奇美材料主要營收來源仍以偏光片為主,新開發的OCA 固態光學膠,已通過一、兩家客戶認證,並小量出貨中,預計OCA光學膠最快到年底才會貢獻業績。
法人估計,在新產能貢獻下,今年奇美材業績上看200億元,再創新高,年增率達22%。
因面板產業供應鏈調節庫存所致,奇美材6月營收15.77億元,月減1.9%,累計上半年營收85.93億元,年增9.8%。
因應訂單需求,奇美材料投資逾10億元擴增第四條生產線於近期試產,新增三分之一產能,全產後月產能擴大至160萬米,預期第三季進入旺季後,稼動率可望明顯拉升,帶動業績成長。
奇美材料偏光片主要應用以監視器比重最高,達50%;電視(以26吋、31.5吋為主),產品比重約44%,中小尺寸(10 吋以下)應用僅占6%。
由於偏光板上游材料大多購自日本,購料占總成本約七至八成,日圓匯率走強不利獲利,此外,由於新生產線開出後,提列費用及折舊等,預期將壓縮奇美材第二季獲利空間。
目前奇美材料主要營收來源仍以偏光片為主,新開發的OCA 固態光學膠,已通過一、兩家客戶認證,並小量出貨中,預計OCA光學膠最快到年底才會貢獻業績。
奇美集團轉投資偏光片廠奇美材料科技(4960)公告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預計發行23,520張,每股發行價格暫訂25元,將募集5.88億元,公司預計在9月中下旬掛牌上市。
奇美材料科技日前通過上市審議,計畫在9月中下旬上市,近來在興櫃均價為28∼30元。奇材新股每股發行價格暫訂為25元,折價幅度約10%。
奇美材料科技主要產品為偏光板,客戶以台灣面板廠為主,包括奇美電、華映及彩晶,目前偏光板全球市占率約5.2%。奇美材料2010年營收154.88億元,毛利率11.6%,去年稅後盈餘16.43億元,年增率75%,每股稅後盈餘3.92元。2011年第1季營收40.81億元,年增率12.6%,稅後盈餘4.24億元,年增率22.5%,每股稅後盈餘1.01元。第二季營收為44.47億元,季增約9%。
奇美材料在南科目前有3條生產線量產,去年底導入第4條生產線,第2季正式量產,帶動5月、6月營收跳升到15億元以上。奇美材料指出,公司產能規模仍小,因此不受景氣影響,仍是成長趨勢,目前年底新線可以拉到滿載。目前3條生產線所可帶來營業額約14億元,若是加計第4條線,月營收可以拉到18億元。
此外,奇美材料在大陸寧波也有2條生產線,但以後段裁切等製程為主,前段製程仍集中在台灣南科廠區。奇美材料偏光片產品主要應用於監視器及小尺寸電視等產品,監視器應用佔比達50%,小尺寸電視應用佔比40%,今年積極拓展40吋以上大尺吋電視偏光片產品送樣認證,下半年產能將開出。
奇美材料科技日前通過上市審議,計畫在9月中下旬上市,近來在興櫃均價為28∼30元。奇材新股每股發行價格暫訂為25元,折價幅度約10%。
奇美材料科技主要產品為偏光板,客戶以台灣面板廠為主,包括奇美電、華映及彩晶,目前偏光板全球市占率約5.2%。奇美材料2010年營收154.88億元,毛利率11.6%,去年稅後盈餘16.43億元,年增率75%,每股稅後盈餘3.92元。2011年第1季營收40.81億元,年增率12.6%,稅後盈餘4.24億元,年增率22.5%,每股稅後盈餘1.01元。第二季營收為44.47億元,季增約9%。
奇美材料在南科目前有3條生產線量產,去年底導入第4條生產線,第2季正式量產,帶動5月、6月營收跳升到15億元以上。奇美材料指出,公司產能規模仍小,因此不受景氣影響,仍是成長趨勢,目前年底新線可以拉到滿載。目前3條生產線所可帶來營業額約14億元,若是加計第4條線,月營收可以拉到18億元。
此外,奇美材料在大陸寧波也有2條生產線,但以後段裁切等製程為主,前段製程仍集中在台灣南科廠區。奇美材料偏光片產品主要應用於監視器及小尺寸電視等產品,監視器應用佔比達50%,小尺寸電視應用佔比40%,今年積極拓展40吋以上大尺吋電視偏光片產品送樣認證,下半年產能將開出。
奇美材(4960)昨(22)召開股東會通過去年營收163.42億元,稅後純益16.43億元,每股純益3.92元,今年第一季每股純益1.01元。奇美材決議7月8日除息,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5元,依昨天興櫃收盤價29.9元估算,現金殖利率為5%。
台灣證交所昨(21)日召開董事會,一口氣通過科納光通、晶睿通訊、奇美材料等11家股票申請股票上市。證交所董事長薛琦表示,一口氣提報董事會討論11家公司申請股票上市案,已創證交所成立近50年以來的歷史新高紀錄;以往證交所一次董事會最多只討論6家申請股票上市案,而且都出現在下半年、年底前。
證交所昨日董事會總共討論通過11家公司申請股票上市,其中海外企業第一上市2家,分別為科納光通、亞洲塑膠再生控股;而上櫃轉上市公司1家,為晶睿通訊。本土公司首次申請股票上市則有8家,分別為台通光電、太極能源、達邁科技、圓展科技、奇美材料、隆達電子、可寧衛及新至陞科技等。這次董事會在年中即一次討論通過11家公司申請上市,有別以往年底大清倉的情形,代表IPO熱絡。
證交所昨日董事會總共討論通過11家公司申請股票上市,其中海外企業第一上市2家,分別為科納光通、亞洲塑膠再生控股;而上櫃轉上市公司1家,為晶睿通訊。本土公司首次申請股票上市則有8家,分別為台通光電、太極能源、達邁科技、圓展科技、奇美材料、隆達電子、可寧衛及新至陞科技等。這次董事會在年中即一次討論通過11家公司申請上市,有別以往年底大清倉的情形,代表IPO熱絡。
證交所昨(21)日召開董事會,核議通過奇美材、科納光通等11家海內外企業新股上市案,創下董事會核議上市案家數最高紀錄。
證交所董事會核議通過的11家新股上市案,包括新至陞、可寧衛、圓展、奇美材、達邁、台通、太極能源、隆達等八家國內股票初次上市IPO案,晶睿上櫃轉上市案,及科納光通、亞洲塑膠再生等兩家海外企業第一上市案。
11家新股上市案順利通過董事會核議,加上目前已上市十家新股,及獲證期局核准的十家,今年總計已有32家「上市與準上市新股」;扣除一家櫃轉市,和去年全年的31家國內外企業股票初次上市IPO案數相當。
證交所董事會核議通過的11家新股上市案,包括新至陞、可寧衛、圓展、奇美材、達邁、台通、太極能源、隆達等八家國內股票初次上市IPO案,晶睿上櫃轉上市案,及科納光通、亞洲塑膠再生等兩家海外企業第一上市案。
11家新股上市案順利通過董事會核議,加上目前已上市十家新股,及獲證期局核准的十家,今年總計已有32家「上市與準上市新股」;扣除一家櫃轉市,和去年全年的31家國內外企業股票初次上市IPO案數相當。
證交所明(21)日董事會將核議奇美材等11家新股上市案,創下董事會核議上市案家數最高紀錄,市場解讀總統選舉熱度加溫中,證交所也努力為台股市場添柴火,今年新股上市家數將創近十年來新高。
證交所成立50年來,以往召開董事會核議新股上市案多為二至三家,最高紀錄是六家,但該次董事會是在12月、接近年底前舉行,以加開董事會方式對新股上市案「清倉」。
明天召開的董事會,若以每件上市案的報告時間約5到10分鐘,單是「聽報告」就要花掉一到二個小時,加上對個案討論,明天董事會將是「漫長的一天」。證交所董事長薛琦表示,已將召開時間大幅提前,請董事「提早入席」。
明天證交所董事會將討論的11家新股上市案,分別為新至陞、可寧衛、圓展、奇美材、達邁、台通、太極能源與隆達等八家國內股票初次上市IPO案;晶睿上櫃轉上市案;科納光通、亞洲塑膠再生二家海外企業第一上市案。
11家新股上市案若能通過證交所董事會核議,加上目前已上市的十家新股,及已獲證期局核准的十家,則今年至今總計已有32家「準上市新股」,扣除一家櫃轉市,則和去年全年的31家國內外企業股票初次上市IPO案相當。
去年全年的國內IPO、海外第一上市、TDR第二上市IPO總計31家,今年上半年即將追平去年全年上市家數,下半年每增加一家新股即再創新高,預計全年新股家數至少逾50家,創下近十年新高。
券商指出,證交所董事會一口氣核議11家新股上市案,被解讀在為台灣資本市場背書,這些現象都可解讀未來總統大選的「政策利多」可期。
證交所成立50年來,以往召開董事會核議新股上市案多為二至三家,最高紀錄是六家,但該次董事會是在12月、接近年底前舉行,以加開董事會方式對新股上市案「清倉」。
明天召開的董事會,若以每件上市案的報告時間約5到10分鐘,單是「聽報告」就要花掉一到二個小時,加上對個案討論,明天董事會將是「漫長的一天」。證交所董事長薛琦表示,已將召開時間大幅提前,請董事「提早入席」。
明天證交所董事會將討論的11家新股上市案,分別為新至陞、可寧衛、圓展、奇美材、達邁、台通、太極能源與隆達等八家國內股票初次上市IPO案;晶睿上櫃轉上市案;科納光通、亞洲塑膠再生二家海外企業第一上市案。
11家新股上市案若能通過證交所董事會核議,加上目前已上市的十家新股,及已獲證期局核准的十家,則今年至今總計已有32家「準上市新股」,扣除一家櫃轉市,則和去年全年的31家國內外企業股票初次上市IPO案相當。
去年全年的國內IPO、海外第一上市、TDR第二上市IPO總計31家,今年上半年即將追平去年全年上市家數,下半年每增加一家新股即再創新高,預計全年新股家數至少逾50家,創下近十年新高。
券商指出,證交所董事會一口氣核議11家新股上市案,被解讀在為台灣資本市場背書,這些現象都可解讀未來總統大選的「政策利多」可期。
台灣證券交易上市審議委員會於10日審議通過奇美材料科技申請股票上市案。奇美材料主要業務為光電材料及元件(偏光板)製造及銷售等,申請上市資本額為41.965億元,輔導承銷商為兆豐證券,97至99年及今年首季EPS分別為0.35元、2.23元、3.92元及1.01元。
證交所上市審議委員會今(10)日將審議奇美材料科技(4960)申請股票初次上市IPO案。奇美材去年每股稅後純益3.92元。
證交所表示,奇美材料科技董事長為廖錦祥,申請上市時實收資本額41.96億元,主要產品為大、中、小尺寸液晶顯示器用偏光板。
證交所表示,奇美材料科技董事長為廖錦祥,申請上市時實收資本額41.96億元,主要產品為大、中、小尺寸液晶顯示器用偏光板。
MSCI調整權重最新出爐,興櫃七檔新兵包括:即將上櫃的藍寶石基板廠兆遠、偏光板廠奇美材料、蘋果概念股的致伸、儲存型快閃記憶體控制IC大廠擎泰等個股以黑馬之姿竄出,因獲利看俏撐腰,躋身MSCI全球中小型指數行列。
擎泰去年每股純益高達16.35元,創歷史新高。連年獲利繳出亮麗成績,是興櫃少數股價在百元以上的公司。
擎泰成立於2003年,陸續獲全球記憶體模組龍頭金士頓、南韓三星及英特爾投資入股,成為策略聯盟夥伴,也是國內少數IC設計公司中,同時獲得三星、英特爾和金士頓三大廠加持的業者。
擎泰今年業績延續強勁爆發力,前四月營收10.57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增1.31倍。擎泰已啟動轉上市櫃計畫,最快第四季轉上市櫃掛牌。
藍寶石基板廠F4之一的兆遠將於31日掛牌上櫃,去年每股純益達5.33元。在藍寶石基板目前仍供不應求的情況下,4月營收2.7億元,年增118.87%,目前兆遠以2吋LED藍寶石基板為主力產品,月產能達15萬片,已完成6吋藍寶石基板研發,未來業績看俏。致伸為電腦周邊大廠,主要產品包括滑鼠、鍵盤、手機相機模組、藍牙相關產品等,其高階智慧型手機相機模組,是蘋果iPhone手機及NB鏡頭模組等主要供應商。
面板大廠奇美電轉投資偏光片大廠奇美材料已送件申請上市,目前產品為偏光片,並以監視器和40吋以下電視應用為主,去年營收以163.42億元寫下新高,稅後純益16.43億元,每股純益3.92元,是歷年最好佳績。
擎泰去年每股純益高達16.35元,創歷史新高。連年獲利繳出亮麗成績,是興櫃少數股價在百元以上的公司。
擎泰成立於2003年,陸續獲全球記憶體模組龍頭金士頓、南韓三星及英特爾投資入股,成為策略聯盟夥伴,也是國內少數IC設計公司中,同時獲得三星、英特爾和金士頓三大廠加持的業者。
擎泰今年業績延續強勁爆發力,前四月營收10.57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增1.31倍。擎泰已啟動轉上市櫃計畫,最快第四季轉上市櫃掛牌。
藍寶石基板廠F4之一的兆遠將於31日掛牌上櫃,去年每股純益達5.33元。在藍寶石基板目前仍供不應求的情況下,4月營收2.7億元,年增118.87%,目前兆遠以2吋LED藍寶石基板為主力產品,月產能達15萬片,已完成6吋藍寶石基板研發,未來業績看俏。致伸為電腦周邊大廠,主要產品包括滑鼠、鍵盤、手機相機模組、藍牙相關產品等,其高階智慧型手機相機模組,是蘋果iPhone手機及NB鏡頭模組等主要供應商。
面板大廠奇美電轉投資偏光片大廠奇美材料已送件申請上市,目前產品為偏光片,並以監視器和40吋以下電視應用為主,去年營收以163.42億元寫下新高,稅後純益16.43億元,每股純益3.92元,是歷年最好佳績。
日本核電危機持續延燒,由於許多光學膜材料供應均來自日本,後續料源供應問題也引發關注。偏光片廠明基材(8215)和奇美材(4960)均表示,目前生產未受衝擊,唯仍需觀察震後日本交通運輸的狀況,短期間1、2個月內整體供料無虞。
去年第4季因受到面板調節庫存衝擊,再加上日圓升值造成材料成本高漲,因而壓縮偏光片廠的獲利空間,第4季營運表現普遍下滑。明基材由盈轉虧,單季每股稅後淨損0.19元,奇美材每股稅後純益約0.92元。
不過去年整體表現仍然相當亮眼,明基材去年營收達176.32億元,寫下歷年新高,稅後純益1.4億元,稅後每股純益0.49元,去年擬配息0.06元。奇美材去年營收同樣創下新高,達到163.42億元,稅後純益16.43億元,每股純益3.92元,也是歷年新高,因此董事會通過將配發現金股利1.5元
雖然第4季營運表現不佳,但是明基材近期因為有震後轉單受惠股題材加持,股價表現相對亮眼。昨日小跌0.35元,收盤價26.0元,成交量3,147張。
不過昨日又傳出由日本輸出的零組件因為驗出的輻射超標,因此被退貨,也讓供應鏈又籠罩在斷料危機中。偏光板主要材料,包括TAC及PVA膜都來自日本,讓外界關切偏光板供應鏈是否有斷料疑慮。奇美材表示,日本材料供應商並未處於災區,加上手上仍有2個月庫存,短期內不影響出貨,目前正在和日本供應商持續聯絡中,以維持供貨穩定。
去年第4季因受到面板調節庫存衝擊,再加上日圓升值造成材料成本高漲,因而壓縮偏光片廠的獲利空間,第4季營運表現普遍下滑。明基材由盈轉虧,單季每股稅後淨損0.19元,奇美材每股稅後純益約0.92元。
不過去年整體表現仍然相當亮眼,明基材去年營收達176.32億元,寫下歷年新高,稅後純益1.4億元,稅後每股純益0.49元,去年擬配息0.06元。奇美材去年營收同樣創下新高,達到163.42億元,稅後純益16.43億元,每股純益3.92元,也是歷年新高,因此董事會通過將配發現金股利1.5元
雖然第4季營運表現不佳,但是明基材近期因為有震後轉單受惠股題材加持,股價表現相對亮眼。昨日小跌0.35元,收盤價26.0元,成交量3,147張。
不過昨日又傳出由日本輸出的零組件因為驗出的輻射超標,因此被退貨,也讓供應鏈又籠罩在斷料危機中。偏光板主要材料,包括TAC及PVA膜都來自日本,讓外界關切偏光板供應鏈是否有斷料疑慮。奇美材表示,日本材料供應商並未處於災區,加上手上仍有2個月庫存,短期內不影響出貨,目前正在和日本供應商持續聯絡中,以維持供貨穩定。
偏偏光板大廠明基材(8215)及奇美材(4960)去年第四季營運表現兩樣情,明基材單季每股稅後淨損0.19元,奇美材每股稅後純益(EPS)約0.92元;累計奇美材去年EPS3.92元,明基材去年EPS0.49元。
日本發生9級強震,由於偏光板主要材料,包括TAC及PVA膜都來自日本,讓外界關切偏光板供應鏈是否有斷料疑慮。奇美材表示,日本料源並未處於災區,加上手上仍有兩個月庫存量,目前不影響出貨,惟用於光學膜黏貼用的PSA膠,日本供料廠目前限電兩天,但奇美材手上仍有一個月庫存量,衝擊不大。
明基材表示,日本料源供應商反應,目前設備生產均未受衝擊,只是目前仍需觀察震後內陸運輸的交通狀況,短期內整體供料無虞。
明基材去年營收達176.32億元,寫下歷年新高,稅後純益1.4億元,EPS0.49元,去年度擬配息0.06元。
奇美材去年營收同樣創下新高,達163.42億元,稅後純益16.43億元,EPS3.92元,是歷年最好佳績。去年度擬配發現金股利1.5元,依昨天在興櫃市場收盤價30.5元估算,股息殖利率為4.9%。
為支應訂單需求,奇美材料投資逾10億元擴增第四條生產線,預計3月底小量試產,新增三分之一新產能,全產後月產能擴大至160萬米,除了去年下半年切入中小尺寸NB產品外,今年奇美材將積極朝更大尺寸TV產品延伸,目前42吋TV已送認證中,最快今年中前可望出貨。
去年第四季因受到下游面板調節庫存衝擊,加上日圓升值購料成本高漲,壓縮偏光板廠獲利空間,儘管近期偏光板廠供料無虞,不過,日本震後造成國內資金回流及避險需求的雙重效應,日圓強勢攀升,對於面板零組件廠商成本形成的壓力又是另一頭痛議題。
奇美材料偏光片主要應用以監視器比重最高,達50%;電視(以26吋、31.5吋為主),產品比重約44%,中小尺吋(10 吋以下)應用僅占6%。
日本發生9級強震,由於偏光板主要材料,包括TAC及PVA膜都來自日本,讓外界關切偏光板供應鏈是否有斷料疑慮。奇美材表示,日本料源並未處於災區,加上手上仍有兩個月庫存量,目前不影響出貨,惟用於光學膜黏貼用的PSA膠,日本供料廠目前限電兩天,但奇美材手上仍有一個月庫存量,衝擊不大。
明基材表示,日本料源供應商反應,目前設備生產均未受衝擊,只是目前仍需觀察震後內陸運輸的交通狀況,短期內整體供料無虞。
明基材去年營收達176.32億元,寫下歷年新高,稅後純益1.4億元,EPS0.49元,去年度擬配息0.06元。
奇美材去年營收同樣創下新高,達163.42億元,稅後純益16.43億元,EPS3.92元,是歷年最好佳績。去年度擬配發現金股利1.5元,依昨天在興櫃市場收盤價30.5元估算,股息殖利率為4.9%。
為支應訂單需求,奇美材料投資逾10億元擴增第四條生產線,預計3月底小量試產,新增三分之一新產能,全產後月產能擴大至160萬米,除了去年下半年切入中小尺寸NB產品外,今年奇美材將積極朝更大尺寸TV產品延伸,目前42吋TV已送認證中,最快今年中前可望出貨。
去年第四季因受到下游面板調節庫存衝擊,加上日圓升值購料成本高漲,壓縮偏光板廠獲利空間,儘管近期偏光板廠供料無虞,不過,日本震後造成國內資金回流及避險需求的雙重效應,日圓強勢攀升,對於面板零組件廠商成本形成的壓力又是另一頭痛議題。
奇美材料偏光片主要應用以監視器比重最高,達50%;電視(以26吋、31.5吋為主),產品比重約44%,中小尺吋(10 吋以下)應用僅占6%。
國內第二大偏光片廠奇美材料(4960)昨(2)日董事會通過,去年度擬配發現金股利1.5元,依昨天興櫃市場收盤價31.1元估算,現金殖利率約4.8%,法人估計,去年度奇美材料每股純益有3.5至4元的水準,是近年最佳表現。
奇美材料去年營收154.34億元,較前年成長41.74%,為歷史新高,惟略低於預期表現,主要受到去年第四季面板大舉調節庫存水位,致營收明顯下滑,法人認為,今年上半年面板業景氣雖略有回溫,但並無強力反彈力道,預期對偏光片價格仍有下滑壓力。
為支應訂單需求,奇美材料投資逾10億元擴增第四條生產線,3月底小量試產,新增三分之一新產能,全產後月產能擴大至160萬米,除了去年下半年切入中小尺寸NB產品外,今年奇美材將積極朝更大尺寸TV產品延伸,目前42吋TV已送認證中,最快今年中可望出貨。
奇美材料去年營收154.34億元,較前年成長41.74%,為歷史新高,惟略低於預期表現,主要受到去年第四季面板大舉調節庫存水位,致營收明顯下滑,法人認為,今年上半年面板業景氣雖略有回溫,但並無強力反彈力道,預期對偏光片價格仍有下滑壓力。
為支應訂單需求,奇美材料投資逾10億元擴增第四條生產線,3月底小量試產,新增三分之一新產能,全產後月產能擴大至160萬米,除了去年下半年切入中小尺寸NB產品外,今年奇美材將積極朝更大尺寸TV產品延伸,目前42吋TV已送認證中,最快今年中可望出貨。
集中市場加權指數在LED族群帶領下,指數再度站上9000點,進而帶動興櫃市場LED藍寶石基板三雄兆晶(4969)、兆遠(4944)及晶美(4990)股價再度吸金,奇美材(4960)、軟板業的亞電(4939)與flash 的宜揚(3411)等相對受到投資人喜愛,而觸控類股的正達(3149),3年前私募增資股出籠,賣壓相對沉重。
市場人士指出,雖然年關將近,但是在集中市場指數登上9000點大關後,熱情不減,資金再度蜂擁而上,追逐具有基本面題材的熱門股,在 LED晶電GDR溢價發行3成,顯示產業後市相對看漲下,投資人資金紛紛進駐該產業,使得興櫃已連續強勢多日的藍寶石基板三雄股價再度創新高。
兆晶擠上百元俱樂部後,持續價量齊揚,昨股價最高來到120元,最後以116元收市,漲幅高達10.97%,另晶美股價最高達168元,上漲9.62%,以165元收市,成交量增為1538張,最早登錄興櫃的兆遠,股價僅一元之遙就登上百元價位,最後則以96.5元收市,成交量擴增到 2915張。
市場人士指出,雖然年關將近,但是在集中市場指數登上9000點大關後,熱情不減,資金再度蜂擁而上,追逐具有基本面題材的熱門股,在 LED晶電GDR溢價發行3成,顯示產業後市相對看漲下,投資人資金紛紛進駐該產業,使得興櫃已連續強勢多日的藍寶石基板三雄股價再度創新高。
兆晶擠上百元俱樂部後,持續價量齊揚,昨股價最高來到120元,最後以116元收市,漲幅高達10.97%,另晶美股價最高達168元,上漲9.62%,以165元收市,成交量增為1538張,最早登錄興櫃的兆遠,股價僅一元之遙就登上百元價位,最後則以96.5元收市,成交量擴增到 2915張。
平板電腦大行其道,偏光片大廠明基材料(8215)及奇美材料(4960)積極將筆電(NB)市場列為明年業務新重心,奇美材料NB新產品已獲認證,最快明年第一季出貨;明基材料同樣在明年將大幅衝刺NB比重。
明基材料總經理林恬宇表示,做NB偏光片或面板,獲利不如大尺寸的電視或監視器,但若延伸應用到平板電腦(iPad Like),「這領域我們絕對不能缺席。」
偏光片雙虎的主要產品結構均以大尺寸電視及監視器為主,中小尺寸的NB比重都不及一成,尤其今年下半年因終端消費市場表現不如預期,面板業景氣急凍,在下游大刀調節庫存水位下,周邊零組件業績也同樣打噴嚏,旺季不旺。
林恬宇說,NB領域業務今年才開始,如果產品線只做電視和監視器,萬一遇到類似今年第三季狀況,很容易措手不及。因此,在產品線結構完整考量下,明年NB產品比重將大幅拉高,未來以可和電視、監視器等產品相互調節。
奇美材料偏光片目前主要應用以監視器比重最高,達50%;電視(以26吋、32吋為主),產品比重為40%,中小尺吋(10吋以下)應用不到10%,NB 今年才開始切入。因配合客戶,在NB應用(12吋以上)比例低,隨著客戶在NB面板出貨量放大,奇美材料今年也開始投入NB用偏光片的產品線,最快明年第一季出貨。
明基材料總經理林恬宇表示,做NB偏光片或面板,獲利不如大尺寸的電視或監視器,但若延伸應用到平板電腦(iPad Like),「這領域我們絕對不能缺席。」
偏光片雙虎的主要產品結構均以大尺寸電視及監視器為主,中小尺寸的NB比重都不及一成,尤其今年下半年因終端消費市場表現不如預期,面板業景氣急凍,在下游大刀調節庫存水位下,周邊零組件業績也同樣打噴嚏,旺季不旺。
林恬宇說,NB領域業務今年才開始,如果產品線只做電視和監視器,萬一遇到類似今年第三季狀況,很容易措手不及。因此,在產品線結構完整考量下,明年NB產品比重將大幅拉高,未來以可和電視、監視器等產品相互調節。
奇美材料偏光片目前主要應用以監視器比重最高,達50%;電視(以26吋、32吋為主),產品比重為40%,中小尺吋(10吋以下)應用不到10%,NB 今年才開始切入。因配合客戶,在NB應用(12吋以上)比例低,隨著客戶在NB面板出貨量放大,奇美材料今年也開始投入NB用偏光片的產品線,最快明年第一季出貨。
偏光片廠奇美材料(4960)為擴大產品應用,整合資源,昨(4)日召開董事會通過轉投資奇美視像科技公司,總投資金額達2,550萬元,取得其普通股股數達2,550萬股。
此外,為加強閒置資產運用,同時處份台南新市一筆土地予母公司奇美實業,總交易金額為4.8億元,處分利益達2,675萬元,依股本42億元估算,每股獲利貢獻度約0.06元,將於第四季認列。
奇美材料表示,該筆土地原已出租予奇美實業,為強化閒置資產運用,同時改善財務結構及充實營運資金,因而轉為出售。
奇美視像科技公司甫於今年9月成立,實收資本額為1,000萬元,主要生產廣視角膜,原為奇美實業百分百轉投資子公司,因為擴增產能需求,預計將藉由現金增資,將資本額擴充至1億元,奇美材料這水次藉由參與現增,取得其25.5%的股權。
奇美材料表示,奇美視像生產的光學膜產品同樣應用於顯示器領域上,未來結合偏光板,可望擴大終端產品延伸。
偏光片廠開發新業務利基,另闢生財之道,奇美集團旗下奇美材料(4960)開發觸控面板應用材料,希望以價格及品質優勢,分食進口市場大餅;明基材料(8215)則開發應用於電動車鋰電池的隔離膜材料,將戰線由由光學膜延伸進入車用新能源材料市場,挹注業績新動能。
明基材料及奇美材料分別是台灣第一大及第二大偏光片廠,分屬友達及奇美集團旗下,由於受到下游持續調節庫存影響,9月營收明顯衰退,其中,奇美材料9月營收為7.98億元,月減40%,為今年單月最大減幅;明基材料9月營收為12.88 億元,月減16.6%,為今年以來次低,兩家營收10月業績可望回溫。
明基材料第三季稅後純益3,700萬元,單季每股純益0.13元,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1.94億元,每股純益0.69元。
明基材料目前在興櫃市場,預計自11月1日至11月4日辦理詢價圈購,詢圈價格區間為23至25元,11月2日至11月4日為公開申購期間,預計11月12日掛牌交易。昨(2)日收盤價為27.41元。
明基材料及奇美材料分別是台灣第一大及第二大偏光片廠,分屬友達及奇美集團旗下,由於受到下游持續調節庫存影響,9月營收明顯衰退,其中,奇美材料9月營收為7.98億元,月減40%,為今年單月最大減幅;明基材料9月營收為12.88 億元,月減16.6%,為今年以來次低,兩家營收10月業績可望回溫。
明基材料第三季稅後純益3,700萬元,單季每股純益0.13元,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1.94億元,每股純益0.69元。
明基材料目前在興櫃市場,預計自11月1日至11月4日辦理詢價圈購,詢圈價格區間為23至25元,11月2日至11月4日為公開申購期間,預計11月12日掛牌交易。昨(2)日收盤價為27.41元。
因應訂單需求,並強化與奇美電子(3481)的合作關係,偏光片大廠奇美材料(4960 )預計明年再斥資10至15億元擴增第四條生產線,增加30%的產能,明年第二季量產,法人估計,由於今年新增第三條線挹注,全年業績可望挑戰 160-165億元新高,較去年成長逾四成。
奇美材料第三季申請登錄興櫃,主要股東結構為奇美集團旗下奇美實業等持股逾七成,為國內第二大偏光片廠,主要客戶結構除奇美電子外,還包括華映(2475)及彩晶(6116 )等,其中,供應奇美電偏光片占總營收逾八成。
由於第三條偏光片產能在上半年開出,加上第二季下游面板需求加溫,奇美材料第二季營收登歷史高峰45.7億元,但第三季因受面板調節庫存衝擊,單季營收跌落至39.4億元,季減13.8%。第三單季每股純益0.67元,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12.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3元。
奇美材料第三季平均單月營收維持13至15億元間,惟9月因下游調節庫存所致,單月營收驟降至7.98億元,月減40%。
奇美材料表示,目前出貨量能回溫關鍵,仍視下游去化速度而定,預計9月營收將是谷底,10月業績可望回升至10億元之上。
奇美材料第三季申請登錄興櫃,主要股東結構為奇美集團旗下奇美實業等持股逾七成,為國內第二大偏光片廠,主要客戶結構除奇美電子外,還包括華映(2475)及彩晶(6116 )等,其中,供應奇美電偏光片占總營收逾八成。
由於第三條偏光片產能在上半年開出,加上第二季下游面板需求加溫,奇美材料第二季營收登歷史高峰45.7億元,但第三季因受面板調節庫存衝擊,單季營收跌落至39.4億元,季減13.8%。第三單季每股純益0.67元,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12.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3元。
奇美材料第三季平均單月營收維持13至15億元間,惟9月因下游調節庫存所致,單月營收驟降至7.98億元,月減40%。
奇美材料表示,目前出貨量能回溫關鍵,仍視下游去化速度而定,預計9月營收將是谷底,10月業績可望回升至10億元之上。
奇美集團旗下偏光板廠奇美材料,目前是台系偏光板廠中獲利最佳者,為因應客戶需求,奇美材料正在進行產能擴建,預計在2011年第1季底、第2季初時,第4條偏光板產線就會加入量產行列,屆時奇美材料全球市場佔有率也會進一步拉高。
奇美電子目前是奇美材料最大客戶,佔營收比重達9成以上,至於在產品組合方面,液晶監視器與小尺寸的TV產品,合計約佔奇美材料總營收比重的90~95%,至於中小尺寸產品則約佔營收5~10%。
奇美材料現有3條偏光板生產線,合計單月總產能可達120萬米,第4條生產線正在裝機中,預計2011年第1季底、第2季初時,新產線就會加入量產行列,新產線產能規畫與其他產線相同,亦為40萬米、1.5米寬幅的設計。
如果以金額來計算,奇美材料2009年在全球偏光板市場的占有率為5.2%,2010年則提高至6%,預期在擴產效應的加持下,奇美材料2011年的偏光板市場佔有率還會再提高。
事實上,奇美材料雖然有生產TV用偏光板,但目前仍是以22吋、26吋等較小尺寸產品為主,奇美材料近期產品規劃正往大尺寸TV方向邁進,包括42吋以及32吋新規格的產品正在送樣中,預計3~6個月後就會開始出貨。
奇美電是奇美材料主要客戶,由於奇美電規模大,奇美材料供應的偏光板僅佔奇美電需求量不到3成,因此,除了奇美材料之外,包括日東、LG化學以及住華等日、韓業者,也都是奇美電偏光板主要供應商。
奇美材料9月營收達新台幣7.98億元,較8月的13.37億元大幅衰退4成,主要原因是受到面板供應鏈調節庫存影響,而進入第4季後,為迎接接下來大陸農曆春節面板拉貨潮,近期面板零組件營運已逐漸傳出好消息,預期奇美材料10月營收將比9月成長,11月還有後勢可期。
奇美電子目前是奇美材料最大客戶,佔營收比重達9成以上,至於在產品組合方面,液晶監視器與小尺寸的TV產品,合計約佔奇美材料總營收比重的90~95%,至於中小尺寸產品則約佔營收5~10%。
奇美材料現有3條偏光板生產線,合計單月總產能可達120萬米,第4條生產線正在裝機中,預計2011年第1季底、第2季初時,新產線就會加入量產行列,新產線產能規畫與其他產線相同,亦為40萬米、1.5米寬幅的設計。
如果以金額來計算,奇美材料2009年在全球偏光板市場的占有率為5.2%,2010年則提高至6%,預期在擴產效應的加持下,奇美材料2011年的偏光板市場佔有率還會再提高。
事實上,奇美材料雖然有生產TV用偏光板,但目前仍是以22吋、26吋等較小尺寸產品為主,奇美材料近期產品規劃正往大尺寸TV方向邁進,包括42吋以及32吋新規格的產品正在送樣中,預計3~6個月後就會開始出貨。
奇美電是奇美材料主要客戶,由於奇美電規模大,奇美材料供應的偏光板僅佔奇美電需求量不到3成,因此,除了奇美材料之外,包括日東、LG化學以及住華等日、韓業者,也都是奇美電偏光板主要供應商。
奇美材料9月營收達新台幣7.98億元,較8月的13.37億元大幅衰退4成,主要原因是受到面板供應鏈調節庫存影響,而進入第4季後,為迎接接下來大陸農曆春節面板拉貨潮,近期面板零組件營運已逐漸傳出好消息,預期奇美材料10月營收將比9月成長,11月還有後勢可期。
土地銀行統籌主辦奇美材料科技總金額40億元聯貸案,已成功完成募
集,99年8月18日假南科總理餐廳舉行聯貸簽約儀式。
據土地銀行指出,該聯貸案資金用途為奇美材料科技償還金融負
債及充實中期營運所需資金,參與聯貸銀行有彰化商業銀行、臺灣銀
行、華南商業銀行等,經參貸銀行超額認貸達80億元,最終以40億元
結案。
奇美材料科技於94年由奇美實業投資創立,現有國內外員工約2千
餘人,產品以液晶顯示器用偏光板為主,供應全球液晶面板大廠,偏
光板全球市占率約5.2%。產品主要應用於PC Moniter、TV、NB,其他
如中小尺寸部份應用(例如:PDA、行動電話、數位相機、數位相框
)及車載產品(例如:GPS、車載電視)。
未來在高世代面板生產線投產帶動新需求及中國第二波的PC下鄉
政策下,IT面板的需求將會增加,加上奇美集團於光電領域之豐沛資
源與技術支援,未來發展應屬可期。
集,99年8月18日假南科總理餐廳舉行聯貸簽約儀式。
據土地銀行指出,該聯貸案資金用途為奇美材料科技償還金融負
債及充實中期營運所需資金,參與聯貸銀行有彰化商業銀行、臺灣銀
行、華南商業銀行等,經參貸銀行超額認貸達80億元,最終以40億元
結案。
奇美材料科技於94年由奇美實業投資創立,現有國內外員工約2千
餘人,產品以液晶顯示器用偏光板為主,供應全球液晶面板大廠,偏
光板全球市占率約5.2%。產品主要應用於PC Moniter、TV、NB,其他
如中小尺寸部份應用(例如:PDA、行動電話、數位相機、數位相框
)及車載產品(例如:GPS、車載電視)。
未來在高世代面板生產線投產帶動新需求及中國第二波的PC下鄉
政策下,IT面板的需求將會增加,加上奇美集團於光電領域之豐沛資
源與技術支援,未來發展應屬可期。
奇美集團旗下偏光板廠奇美材料,董事會決議申請上市或上櫃,
奇美材料指出,將在適當時機向主管機關提出上市或上櫃申請,
董事會同時也決議通過擬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以提撥辦理
股票上市櫃之公開承銷案。
此外,奇美材料董事會也決議通過修正由台灣土地銀行統籌主辦
的新台幣35億元、最高不超過40億元的聯合授信案,公司表示,
為償還金融負責及充實營運資金,已於7月19日董事會通過,由台
灣土地銀行為統籌主辦行等共計9家銀行組成之聯合授信案。
該9家銀行包括台灣土地銀行、彰化銀行、台灣銀行、華南銀行、
兆豐銀行、合作金庫、國泰也華銀行、玉山銀行及第一銀行等所
組成的授信銀行團,現因作業需要,擬再增加1家上海商業儲蓄銀
行參與,不過,聯貸申請額度35億元、最高不超過40億元的金額
維持不變。
此外,奇美材料現任董事、監察人任期至2011年3月25日止,為因
應奇美材料公開發行暨符合公司法及證券交易法相關規定,擬提
前解任全體董事及監察人,並擬依公司章程規定選舉董事9席,含
獨立董事,任期3年,由選任時起至2013年10月7日止,原任董事
及監察人於新任董事當選日起卸任。而3席獨立董事將成立審計委
員會,取代監察人職權。
為此,奇美材料將於10月8日召開2010年第2次股東臨時會,討論
暨選舉董事提前改選、申請上市或上櫃案、擬辦理現金增資發行
普通股,以提撥辦理股票上市之公開承銷等議案。
奇美材料指出,將在適當時機向主管機關提出上市或上櫃申請,
董事會同時也決議通過擬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以提撥辦理
股票上市櫃之公開承銷案。
此外,奇美材料董事會也決議通過修正由台灣土地銀行統籌主辦
的新台幣35億元、最高不超過40億元的聯合授信案,公司表示,
為償還金融負責及充實營運資金,已於7月19日董事會通過,由台
灣土地銀行為統籌主辦行等共計9家銀行組成之聯合授信案。
該9家銀行包括台灣土地銀行、彰化銀行、台灣銀行、華南銀行、
兆豐銀行、合作金庫、國泰也華銀行、玉山銀行及第一銀行等所
組成的授信銀行團,現因作業需要,擬再增加1家上海商業儲蓄銀
行參與,不過,聯貸申請額度35億元、最高不超過40億元的金額
維持不變。
此外,奇美材料現任董事、監察人任期至2011年3月25日止,為因
應奇美材料公開發行暨符合公司法及證券交易法相關規定,擬提
前解任全體董事及監察人,並擬依公司章程規定選舉董事9席,含
獨立董事,任期3年,由選任時起至2013年10月7日止,原任董事
及監察人於新任董事當選日起卸任。而3席獨立董事將成立審計委
員會,取代監察人職權。
為此,奇美材料將於10月8日召開2010年第2次股東臨時會,討論
暨選舉董事提前改選、申請上市或上櫃案、擬辦理現金增資發行
普通股,以提撥辦理股票上市之公開承銷等議案。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