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微科技(上)公司新聞
在德麥(1264)、富邦媒(8454)、鈺邦(6449)等公司接續登錄興櫃,加上櫃買指數攀高帶動下,興櫃股票市場最近再見交投熱絡盛況,上周每一交易日成交值均逾16.8億元,2月27日進一步衝高到19 .7億元,創去年11月5日以來單日最大成交值,銳捷(5256)、中裕 (4147)等4檔興櫃股單日成交逾1億元。
繼德麥於2月25日登錄興櫃之後,2月27日又有鈺邦等2檔股票登錄興櫃,配合上市、上櫃股票在2月26日同時躍過8,600點及140點整數大關之後,2月27日周四繼續攻高,激勵興櫃股票投資交易意願大為提升,幾檔新登錄興櫃個股,第一天登錄興櫃交易的鈺邦,單日成量即達1,436張,並成為27日成交量第6大興櫃股票,而鈺邦2月27日最後成交價34.87元,日均價34.94元。
據櫃買中心統計,2月27日興櫃股票市場總成交量為4.26萬張,為去年12月31日以來單日最大量;成交值則達到19.7億元,更是將近3 個月以來單日新高。以個股成交量來看,2月27日成交量最大興櫃股票為桑緹亞,共成交4,433張,其次為精材成交2,654張,其餘個股均成交不到2千張。
繼德麥於2月25日登錄興櫃之後,2月27日又有鈺邦等2檔股票登錄興櫃,配合上市、上櫃股票在2月26日同時躍過8,600點及140點整數大關之後,2月27日周四繼續攻高,激勵興櫃股票投資交易意願大為提升,幾檔新登錄興櫃個股,第一天登錄興櫃交易的鈺邦,單日成量即達1,436張,並成為27日成交量第6大興櫃股票,而鈺邦2月27日最後成交價34.87元,日均價34.94元。
據櫃買中心統計,2月27日興櫃股票市場總成交量為4.26萬張,為去年12月31日以來單日最大量;成交值則達到19.7億元,更是將近3 個月以來單日新高。以個股成交量來看,2月27日成交量最大興櫃股票為桑緹亞,共成交4,433張,其次為精材成交2,654張,其餘個股均成交不到2千張。
第39屆「台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展」將於今(8)日至11日於南港展覽館開展,順應智慧行動時代的趨勢,主題定位為「電子行動,智慧生活」,同期將展出第6屆「台灣國際寬頻通訊展」與第2屆「台灣國際雲端科技與物聯網展」,「台灣亞太產業高峰論壇」也將在8日舉行。
貿協祕書長黃文榮表示,本屆展覽「館館精采、層層創新、處處商機」,共打造10個國外商區、9大主題館,囊括電子、寬頻與雲端產業廠商齊聚南港展覽館,共計738家廠商使用1,415個攤位,預計吸引國內外專業買主4.5萬到場參觀。本屆參展廠商共有51家上市櫃公司報名參展,例如百容電子、健合興端子、固緯電子、致茂電子、環隆科技等。而於電子三展展區中,以電子零組件及配件、儀器儀表與電池與電源供應器為主要3大展區,展出最新研發的輕薄、具最高效能、節能省電產品。
寬頻展則是維持往年規模,吸引電信業重要廠商如中華電信、亞太電信、智捷、全穎等廠商參展。今年依舊由雲端協會領軍籌組雲端運算主題館,便利參觀者盡覽國內知名廠商展如英業達、愛爾達、優網通、集盈、上盈等廠商展出之辨識系統、資訊軟體、監視系統、伺服器等。
為了呈現更多元的產出項目及服務中小企業,本次首度成立「雲智慧微型展示專區」,以櫥窗及互動平台形式集中展示我國雲端產業技術研發成果。外商區則有來自日本、韓國、香港、法國、美國、印度、印尼、德國、泰國及大陸等10國93家外商踴躍報名參展。
去年首度委託工研院辦理的「科技創新獎」徵選受到廠商和買主肯定,今年徵選分電子零組件、寬頻通訊、電子產品、雲端物聯網等4 個類別,在國內產官學界專家嚴選下,共計有22件產品獲選,包括固緯電子、慶良電子、明緯企業、中華電信、德微科技、展連科技、亞仕資訊、鋐科電通、英之科科技、先馳光電、宇亮光電、台灣百科精密儀器、瑞新電子、快?科技、東榮元件、優網通國際資訊、映興電子、榮昇科技等18家廠商。
貿協祕書長黃文榮表示,本屆展覽「館館精采、層層創新、處處商機」,共打造10個國外商區、9大主題館,囊括電子、寬頻與雲端產業廠商齊聚南港展覽館,共計738家廠商使用1,415個攤位,預計吸引國內外專業買主4.5萬到場參觀。本屆參展廠商共有51家上市櫃公司報名參展,例如百容電子、健合興端子、固緯電子、致茂電子、環隆科技等。而於電子三展展區中,以電子零組件及配件、儀器儀表與電池與電源供應器為主要3大展區,展出最新研發的輕薄、具最高效能、節能省電產品。
寬頻展則是維持往年規模,吸引電信業重要廠商如中華電信、亞太電信、智捷、全穎等廠商參展。今年依舊由雲端協會領軍籌組雲端運算主題館,便利參觀者盡覽國內知名廠商展如英業達、愛爾達、優網通、集盈、上盈等廠商展出之辨識系統、資訊軟體、監視系統、伺服器等。
為了呈現更多元的產出項目及服務中小企業,本次首度成立「雲智慧微型展示專區」,以櫥窗及互動平台形式集中展示我國雲端產業技術研發成果。外商區則有來自日本、韓國、香港、法國、美國、印度、印尼、德國、泰國及大陸等10國93家外商踴躍報名參展。
去年首度委託工研院辦理的「科技創新獎」徵選受到廠商和買主肯定,今年徵選分電子零組件、寬頻通訊、電子產品、雲端物聯網等4 個類別,在國內產官學界專家嚴選下,共計有22件產品獲選,包括固緯電子、慶良電子、明緯企業、中華電信、德微科技、展連科技、亞仕資訊、鋐科電通、英之科科技、先馳光電、宇亮光電、台灣百科精密儀器、瑞新電子、快?科技、東榮元件、優網通國際資訊、映興電子、榮昇科技等18家廠商。
台灣專業二極體製造商德微科技日前參加國貿局主辦的「科技創新獎」,以超薄橋式整流二極體EBS及蕭特基(Schottky)專利晶圓榮獲電子零組件類優選獎。
獲獎產品「小型LED燈專用超薄橋式整流器-EBS」厚度僅1.2mm,相較MBS封裝精省16%PCB版空間,更是唯一超薄平腳,取得國際UL(E355733)品質認證的橋式整流器採用德微科技自動化的SMD封裝技術,為台灣製造生產,品質更穩定、成本更有效控制。台灣研發自動銲接製程的矩陣式導線架使焊接應力減少,相較同業海鷗腳產品ABS厚度更輕薄20%,功率消耗減少10%,適用於僅有侷限空間的薄型化電源設計,以LED照明球泡燈為主要應用市場。
另一項得獎產品—專利晶圓技術已於2013年正式取得美國發明專利「SCHOTTKY DIODE WITH IMPROVED HIGH CURRENT BEHAVIOR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具高電流特性的蕭特基二極體及其製造方法」;新專利結構在相同晶粒尺寸且相同逆向特性下,使蕭特基二極體功率損耗更低效率更好。效能提升後更可降低成本,此技術發展的蕭特基二極體產品EBR系列較原有的面積縮小40%,具有超低壓降特性,符合AEC-Q101,通過RoHS認證且符合無鉛。
德微在台灣深坑廠區自動化產線生產,品質穩定度高,成本降低;適合運用於輕薄短小的電子產品,今年下半年LED驅動器、智慧型手機充電器廠商需求不斷增長,產線供不應求。
德微將在TAITRONICS電子產業科技展會1樓K區展出自有品牌各式封裝及主力蕭特基二極體、超薄橋式整流器、二極體專利晶圓、靜電保護及穩壓二極體等等:同時在南港展館4F「ICT領航地圖館」、「MIT Inside未來體驗館」展出得獎產品。
德微科技攤位號碼:K0816。
獲獎產品「小型LED燈專用超薄橋式整流器-EBS」厚度僅1.2mm,相較MBS封裝精省16%PCB版空間,更是唯一超薄平腳,取得國際UL(E355733)品質認證的橋式整流器採用德微科技自動化的SMD封裝技術,為台灣製造生產,品質更穩定、成本更有效控制。台灣研發自動銲接製程的矩陣式導線架使焊接應力減少,相較同業海鷗腳產品ABS厚度更輕薄20%,功率消耗減少10%,適用於僅有侷限空間的薄型化電源設計,以LED照明球泡燈為主要應用市場。
另一項得獎產品—專利晶圓技術已於2013年正式取得美國發明專利「SCHOTTKY DIODE WITH IMPROVED HIGH CURRENT BEHAVIOR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具高電流特性的蕭特基二極體及其製造方法」;新專利結構在相同晶粒尺寸且相同逆向特性下,使蕭特基二極體功率損耗更低效率更好。效能提升後更可降低成本,此技術發展的蕭特基二極體產品EBR系列較原有的面積縮小40%,具有超低壓降特性,符合AEC-Q101,通過RoHS認證且符合無鉛。
德微在台灣深坑廠區自動化產線生產,品質穩定度高,成本降低;適合運用於輕薄短小的電子產品,今年下半年LED驅動器、智慧型手機充電器廠商需求不斷增長,產線供不應求。
德微將在TAITRONICS電子產業科技展會1樓K區展出自有品牌各式封裝及主力蕭特基二極體、超薄橋式整流器、二極體專利晶圓、靜電保護及穩壓二極體等等:同時在南港展館4F「ICT領航地圖館」、「MIT Inside未來體驗館」展出得獎產品。
德微科技攤位號碼:K0816。
二極體廠德微科技(3675)近一年來歷經新產品開發和生產線擴建的陣痛期,營運成績並不漂亮。不過,隨著準備就緒,加上大股東美國上市公司達爾科技(Diodes)的鼎力相挺,接單將從第4季起進入滿載到明年,法人評估明年度營收將可較今年大增33%、來到12億元水準。
德微董事長張恩傑表示,達爾在拉高對德微的持股之後,目前持股已經過半,換言之,德微已經列入達爾的合併報表之內,而不再只是「轉投資公司」而已。他說,對達爾來說,德微若明年還不賺錢,也等於是達爾也不賺錢,「這是無法容忍之事」,因此,達爾已經表明未來將全力相挺。
德微積極開發超薄型、大電壓的新二極體產品線,近期開始看到效益浮現,隨著照明、手機充電的需求,10月份就可達滿載局面,單季有機會轉虧為盈,明年正式步入獲利局面,法人評估明年度EPS保守 1元起跳。
張恩傑表示,明年度還將持續擴充產能,其中超薄型的產能將可從目前的12KK,拉高到明年的24KK,至於佔營收比重也會從今年第4季的1成,而大幅向上拉高。
德微今年第2季轉虧為盈,但仍只是小賺,由於第3季陸續有新設備攤提、颱風、電價上揚的變數,導致獲利無法進一步放大,但第4季就可轉正。
德微董事長張恩傑表示,達爾在拉高對德微的持股之後,目前持股已經過半,換言之,德微已經列入達爾的合併報表之內,而不再只是「轉投資公司」而已。他說,對達爾來說,德微若明年還不賺錢,也等於是達爾也不賺錢,「這是無法容忍之事」,因此,達爾已經表明未來將全力相挺。
德微積極開發超薄型、大電壓的新二極體產品線,近期開始看到效益浮現,隨著照明、手機充電的需求,10月份就可達滿載局面,單季有機會轉虧為盈,明年正式步入獲利局面,法人評估明年度EPS保守 1元起跳。
張恩傑表示,明年度還將持續擴充產能,其中超薄型的產能將可從目前的12KK,拉高到明年的24KK,至於佔營收比重也會從今年第4季的1成,而大幅向上拉高。
德微今年第2季轉虧為盈,但仍只是小賺,由於第3季陸續有新設備攤提、颱風、電價上揚的變數,導致獲利無法進一步放大,但第4季就可轉正。
二極體廠德微(3675)受惠於母公司達爾的美系客戶訂單加持,超薄蕭特基二極體產品9月開始接單,第4季產能爆滿,表現淡季不淡。
法人預估,今年德微每股虧損將會縮小到0.5元以內,明年甚至可能轉盈,有每股賺0.8至1元的機會。董事長張恩傑樂觀看待,明年一定賺錢。
另外,由於PC相關產品終端季節性需求所致,二極體廠強茂也公布8月營收達13.15億元,月增率達10.5%,創20個月以來新高。展望9月,強茂表示,後續營運表現正面看待。
法人預估,今年德微每股虧損將會縮小到0.5元以內,明年甚至可能轉盈,有每股賺0.8至1元的機會。董事長張恩傑樂觀看待,明年一定賺錢。
另外,由於PC相關產品終端季節性需求所致,二極體廠強茂也公布8月營收達13.15億元,月增率達10.5%,創20個月以來新高。展望9月,強茂表示,後續營運表現正面看待。
二極體廠德微(3675)的單月營收連4個月正成長,加上高毛利產品比重增加,帶動第2季每股小賺0.01元,終於擺脫連4季虧損局面。
德微有美國大廠Diodes大廠入股撐腰,股東結構堅強。該公司近1 年來因在台擴增生產線,未來隨著產能逐步開出,將可帶動營運進一步提升。
德微有美國大廠Diodes大廠入股撐腰,股東結構堅強。該公司近1 年來因在台擴增生產線,未來隨著產能逐步開出,將可帶動營運進一步提升。
整流二極體廠德微(3675)昨(15)日公布首季財報,德微首季稅後淨損0.11億元,每股淨損0.25元,較去年同期由盈轉虧;展望本季,德微指出,由於下游客戶備貨力道增溫,對於營運抱持審慎樂觀看法。
德微昨天股價下跌0.05元,收19.4元。德微第1季合併營收為1.7億元,季增4.29%,年減1.16%,稅後淨損0.11億元,每股淨損0.25元。
德微表示,首季因工作天數較少,使整體營運表現較去年同期疲軟,惟全球經濟復甦趨勢明確,下游廠商針對消費性電子產品新機種的備貨力道回溫,提升整體出貨表現,使德微第1季營運與毛利率表現皆較去年第4季明顯成長。
德微昨天股價下跌0.05元,收19.4元。德微第1季合併營收為1.7億元,季增4.29%,年減1.16%,稅後淨損0.11億元,每股淨損0.25元。
德微表示,首季因工作天數較少,使整體營運表現較去年同期疲軟,惟全球經濟復甦趨勢明確,下游廠商針對消費性電子產品新機種的備貨力道回溫,提升整體出貨表現,使德微第1季營運與毛利率表現皆較去年第4季明顯成長。
蕭特基二極體大廠德微(3675)結算2月營收為0.44億元,月減11.93%。公司表示,3月訂單已回溫,本季將是谷底,預期第2季起,營收可望逐月走高。
德微累計前二月營收為0.94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06億元,減少11.61%。德微表示,2月營收減少,主要受農曆2月過年期間工作天數較少影響;此外,主要半導體大廠在第1季傳統電子淡季期間,仍有調節庫存水位壓力,致使下游客戶訂單需求減緩。
不過,因北美半導體產業景氣已有明顯復甦跡象,尤以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等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回溫最為明顯,且歐洲與中國大陸景氣也呈現回溫,若景氣能於第1季順利落底,不排除有機會迎接新一波訂單的到來,帶動整體產能利用率回復正常水準。
德微指出,由於自動化封測設備產線已建置完成,同時積極發展「Eris」自有品牌高階整流二極體產品,在主要客戶的全力支持下,目前包括消費性電子產品為主的高階蕭特基整流二極體,已開始有訂單回溫,2月庫存水位已比1月略為下降。
此外,德微陸續開發車用電子產業、雲端運算等自動化生產服務也保持相當進度,整體產能利用率有慢慢向上回升的趨勢。
考量本季為電子業淡季,德微對本季營運維持審慎看法,但受惠於目前主要半導體大廠皆看好第2季的展望,且德微憑藉自動化生產與自有品牌的雙重優勢,下游客戶今年也持續將新年度新開發產品交由德微試量產,預期今年營運有機會自第2季起呈逐月成長。德微上周五(8日)收平盤價18.5元,股價仍處於打底整理。
德微累計前二月營收為0.94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06億元,減少11.61%。德微表示,2月營收減少,主要受農曆2月過年期間工作天數較少影響;此外,主要半導體大廠在第1季傳統電子淡季期間,仍有調節庫存水位壓力,致使下游客戶訂單需求減緩。
不過,因北美半導體產業景氣已有明顯復甦跡象,尤以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等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回溫最為明顯,且歐洲與中國大陸景氣也呈現回溫,若景氣能於第1季順利落底,不排除有機會迎接新一波訂單的到來,帶動整體產能利用率回復正常水準。
德微指出,由於自動化封測設備產線已建置完成,同時積極發展「Eris」自有品牌高階整流二極體產品,在主要客戶的全力支持下,目前包括消費性電子產品為主的高階蕭特基整流二極體,已開始有訂單回溫,2月庫存水位已比1月略為下降。
此外,德微陸續開發車用電子產業、雲端運算等自動化生產服務也保持相當進度,整體產能利用率有慢慢向上回升的趨勢。
考量本季為電子業淡季,德微對本季營運維持審慎看法,但受惠於目前主要半導體大廠皆看好第2季的展望,且德微憑藉自動化生產與自有品牌的雙重優勢,下游客戶今年也持續將新年度新開發產品交由德微試量產,預期今年營運有機會自第2季起呈逐月成長。德微上周五(8日)收平盤價18.5元,股價仍處於打底整理。
2012年5月下旬,正值春暖花開,德微董事長張恩傑首次開放德微位於新北市深坑的新設自動生產線基地,臉上洋溢笑容。原來,隨著這座新廠落成和自動化設備正式量產,離張恩傑的夢想愈來愈近,也正是他未來要大展身手的祕密基地。
德微除了擁有國內首家全自動化蕭特基二極體製造商的榮耀,在深坑新設自動生產線正式量產過後1個月,德微正式掛牌上櫃,短短兩個月內喜事連連,讓張恩傑藏不住內心的喜悅。
最讓張恩傑欣喜的是,3年前他預見中國大陸工資不斷上漲且缺工問題愈演愈烈,若不儘早應變,將飽嘗苦果,毅然而然在2009年規劃回台設廠。
隨著新廠落成啟用,透過全自動化生產線產出第1顆由晶片到蕭特二極體成品,加上他當初預見中國大陸勞工生產成本果然快追求台灣,多年的辛苦及建構的自動化大軍,已正式啟動,並朝全球舞台伸展。
「若不是小時候窮,我不會一直想著要自行創業,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德微。」德微董事長張恩傑透露因小時候家境困苦,5歲時幼小心靈就燃起一股不要再當窮人,要靠當老闆賺很多錢的雄心。
鑽研財會
奠定經營根基
自小窮苦,張恩傑回憶說:「小學午餐時間,我都獨自躲在角落吃便當,因為最經常的菜色就是辣椒拌飯,不想讓同學看到。」中學時常逞兇鬥狠,成為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也是不想讓同學看不起。
即使後來考上華夏工專也是沒錢繳學費,註冊費和學校住宿費也是他騎著自行車,從新店到天母,親自向母親的好友開口借來。
「當我接下阿姨借給我的錢時,她一再吩咐我不要浪費這筆錢,我兩行淚流下來。」張恩傑很堅定的回答對方,會靠自己賺錢把錢全數交還。
後來唸專三時,就在電子情報雜誌當專欄主筆。1984年10月後,每月的專欄大概都由他擔任主筆,為期2年,就在這2年間,他邊工作邊讀書,甚至還到補習班教授電腦程式,慢慢還清向親友借來的錢。
從華夏畢業後服完兵役後,張恩傑仍有很強信念以後要自行創業,後來持續攻讀台灣技術學院工業管理系,主攻財會課程,奠定他深厚財會基礎。當時張恩傑覺得自己雖念完電機工程,但以後當老闆不能不懂管理。
他強調,一個企業要成功必須要有二個要素,一要有本業,第二是要懂財務操作。「如果你有本業又懂財務操作,這家公司才會賺錢;有本業不懂財務操作,至少走的方向是對的;本業不夠強但財務夠強,至少你不會虧很多,因為你知道那裡要止血。」
跑遍歐洲
挖掘獨門商機
張恩傑從技術學院畢業後,進入華興電子任職,待了3年,後來在偶然機會下,一位親戚要賣房子,1994年他毅然離開華興,找了在補習班教書時認識的朋友,朋友曾在永慶房屋任職過,有房仲經驗,2人共同承接這位親戚的房間代為銷售委託,為期2個月。
最後房子第40天就順利成交,2人共賺了80萬佣金,一人分得40萬元,張恩傑拿到這筆錢,決定自行創業。
張恩傑拿到這筆40萬元佣金,並沒有再投入房地產,因為他認為這個案件是人家主動找上門,可遇不可求,他不可能永遠都守株待兔。
後來經他在華興認識的一個德國客戶,要他到德國一趟,看看可以幫他什麼忙。他後來幾乎花了的七、八個月的時間,先後考察東德、蘇聯、白俄羅斯、立陶、宛捷克、波蘭、義大利、瑞士、西班牙等,跑遍歐洲,才決定未來要走向方向。
1995年8月16日與二個合夥人周建利、劉明銜,共同集資330萬元並跟朋友借款湊足500萬元,正式成立德微科技,從代理東德SeCoS公司蕭特基二極體上游材料晶圓著手;17年後他一手創立的德微,已滾出高達15億元的市值。
轉型達陣
嬴得客戶的心
然而,創業的過程也並非一帆風順,2003年,國內包括光磊及中國大陸業者也陸續切入蕭特基二極上游晶圓材料,鑑於下游二極體廠將會直接找晶圓採購,經與經理團隊討論後,決定不能持續做晶圓代理,因而在2003正式跨入下游蕭特二基體生產。
那年也是德微成立以來,最痛苦的時刻,下游廠商認為德微又賣晶圓又兼設計封裝生產蕭特二極體,等於「球員兼裁判」,一下子都不向德微採購晶圓,造成德微幾乎在1個季度內,業績大幅滑落。
張恩傑坦言:「那段期間確實不好過,但還是得堅持。」所幸2004年接到達爾代工訂單,讓德微的業績逐步回到穩定成長的軌跡。
德微在1995到2000年間銷售蕭特基二極體晶圓,達爾就是德微的客戶,後來達爾將生產線移往大陸,並往上游發展,德微則往下游發展,雙方主客異位,德微反而成了達爾的客戶,後來達爾看重德微生產的蕭特基二極品質穩定,進而委由德微代工生產,雙方合作更趨緊密,甚至入股成為大股東。
在台商啟動鮭魚返鄉潮投資之際,德微早一步回台完成布局,預料也將比別人早一步搶到商機。
德微除了擁有國內首家全自動化蕭特基二極體製造商的榮耀,在深坑新設自動生產線正式量產過後1個月,德微正式掛牌上櫃,短短兩個月內喜事連連,讓張恩傑藏不住內心的喜悅。
最讓張恩傑欣喜的是,3年前他預見中國大陸工資不斷上漲且缺工問題愈演愈烈,若不儘早應變,將飽嘗苦果,毅然而然在2009年規劃回台設廠。
隨著新廠落成啟用,透過全自動化生產線產出第1顆由晶片到蕭特二極體成品,加上他當初預見中國大陸勞工生產成本果然快追求台灣,多年的辛苦及建構的自動化大軍,已正式啟動,並朝全球舞台伸展。
「若不是小時候窮,我不會一直想著要自行創業,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德微。」德微董事長張恩傑透露因小時候家境困苦,5歲時幼小心靈就燃起一股不要再當窮人,要靠當老闆賺很多錢的雄心。
鑽研財會
奠定經營根基
自小窮苦,張恩傑回憶說:「小學午餐時間,我都獨自躲在角落吃便當,因為最經常的菜色就是辣椒拌飯,不想讓同學看到。」中學時常逞兇鬥狠,成為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也是不想讓同學看不起。
即使後來考上華夏工專也是沒錢繳學費,註冊費和學校住宿費也是他騎著自行車,從新店到天母,親自向母親的好友開口借來。
「當我接下阿姨借給我的錢時,她一再吩咐我不要浪費這筆錢,我兩行淚流下來。」張恩傑很堅定的回答對方,會靠自己賺錢把錢全數交還。
後來唸專三時,就在電子情報雜誌當專欄主筆。1984年10月後,每月的專欄大概都由他擔任主筆,為期2年,就在這2年間,他邊工作邊讀書,甚至還到補習班教授電腦程式,慢慢還清向親友借來的錢。
從華夏畢業後服完兵役後,張恩傑仍有很強信念以後要自行創業,後來持續攻讀台灣技術學院工業管理系,主攻財會課程,奠定他深厚財會基礎。當時張恩傑覺得自己雖念完電機工程,但以後當老闆不能不懂管理。
他強調,一個企業要成功必須要有二個要素,一要有本業,第二是要懂財務操作。「如果你有本業又懂財務操作,這家公司才會賺錢;有本業不懂財務操作,至少走的方向是對的;本業不夠強但財務夠強,至少你不會虧很多,因為你知道那裡要止血。」
跑遍歐洲
挖掘獨門商機
張恩傑從技術學院畢業後,進入華興電子任職,待了3年,後來在偶然機會下,一位親戚要賣房子,1994年他毅然離開華興,找了在補習班教書時認識的朋友,朋友曾在永慶房屋任職過,有房仲經驗,2人共同承接這位親戚的房間代為銷售委託,為期2個月。
最後房子第40天就順利成交,2人共賺了80萬佣金,一人分得40萬元,張恩傑拿到這筆錢,決定自行創業。
張恩傑拿到這筆40萬元佣金,並沒有再投入房地產,因為他認為這個案件是人家主動找上門,可遇不可求,他不可能永遠都守株待兔。
後來經他在華興認識的一個德國客戶,要他到德國一趟,看看可以幫他什麼忙。他後來幾乎花了的七、八個月的時間,先後考察東德、蘇聯、白俄羅斯、立陶、宛捷克、波蘭、義大利、瑞士、西班牙等,跑遍歐洲,才決定未來要走向方向。
1995年8月16日與二個合夥人周建利、劉明銜,共同集資330萬元並跟朋友借款湊足500萬元,正式成立德微科技,從代理東德SeCoS公司蕭特基二極體上游材料晶圓著手;17年後他一手創立的德微,已滾出高達15億元的市值。
轉型達陣
嬴得客戶的心
然而,創業的過程也並非一帆風順,2003年,國內包括光磊及中國大陸業者也陸續切入蕭特基二極上游晶圓材料,鑑於下游二極體廠將會直接找晶圓採購,經與經理團隊討論後,決定不能持續做晶圓代理,因而在2003正式跨入下游蕭特二基體生產。
那年也是德微成立以來,最痛苦的時刻,下游廠商認為德微又賣晶圓又兼設計封裝生產蕭特二極體,等於「球員兼裁判」,一下子都不向德微採購晶圓,造成德微幾乎在1個季度內,業績大幅滑落。
張恩傑坦言:「那段期間確實不好過,但還是得堅持。」所幸2004年接到達爾代工訂單,讓德微的業績逐步回到穩定成長的軌跡。
德微在1995到2000年間銷售蕭特基二極體晶圓,達爾就是德微的客戶,後來達爾將生產線移往大陸,並往上游發展,德微則往下游發展,雙方主客異位,德微反而成了達爾的客戶,後來達爾看重德微生產的蕭特基二極品質穩定,進而委由德微代工生產,雙方合作更趨緊密,甚至入股成為大股東。
在台商啟動鮭魚返鄉潮投資之際,德微早一步回台完成布局,預料也將比別人早一步搶到商機。
德微董事長張恩傑表示,中國大陸工資年年高漲,今年起,德微透過自動化生產的蕭特基二極體成本已和大陸相近。他研判,2015年時,若大陸二極體廠若無法邁入自動化生產,將會棄械投降,絕不會是德微對手。
張恩傑表示,雖然今年可能是德微成立17年以來,首次年度虧損,但他相信未來2年,德微將以火箭般的速度,在蕭特二極體市場攻城掠地,隨著自動化生產有效降低成本,擺脫對手糾纏,有信心德微未來獲利將創新高。
張恩傑透露,截至今年8月底止,德微最大客戶美商達爾科技(Diodes)持有德微的股權已超過50%,接近51%,成為最大單一股東,達爾將持續增加持股,主要就是看好德微擁有研發自動化製程及管理能力。張恩傑日前接受本報專訪,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德微原本的衛星工廠在大陸,為何2010年決定拉回台灣,自己砸下巨資興建新廠?
答:大陸缺工問題是很多台商心中最大的痛,2008年農曆年之後,德微主要代工廠堂福就面臨有超過四成的員工返鄉未歸,導致交不出貨,且大陸工資年年調漲,每年都面臨廠商調漲5%到10%代工費。
2009年公司經營團隊評估,若全面採用自動化生產,是否會比較划算?由於自動化生產線建置期約2 年,我們把所有大陸可能上漲原材料和工資等參數仔細精算,預估到2010年,若直接在台灣自動化生產工廠,生產成本將會與大陸生產成本相近,因此當時大舉返台設廠。
事實證明當初的決定非常正確,2010年7月,德微產出第1顆從晶圓到成品的蕭特基二極體產品,對比在大陸製造的成本,誤差在正負3%;這2年大陸工資仍持續上漲,德微新廠產能利用率僅56%,但現在我們的產品成本已和在大陸生產相近,甚至部分品項比在對岸生產還便宜。
我大膽預言,2015年時,大陸和台灣的二極體製造產業將會「豬羊變色」。大陸二極體廠商若不採取自動化生產線,絕對不是德微的對手,只能棄械投降。未來2年,將是德微營收和獲利快速成長的大好機會。
問:什麼是蕭特基二極體,你如何看待這項產品的成長性?
答:蕭特基二極體具高頻、高速特性,目前已廣泛應用在智慧型手機、液晶電視、超輕薄筆電(Ultrabook)與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上。
由於科技產品要求的功能愈來愈多,1部大型液晶電視可能需要使用的蕭特基二極體高達數10顆、甚至上百顆;1台LED 背光筆記型電腦(NB)需要使用的蕭特基二極體也可能有數十顆;一個智慧型手機充電器,也要用到好幾顆蕭特基二極體。
在電子商品追求高效能趨勢下,蕭特基二極體占整體整流二極體市場的比率,已從2000年的10%,2011年提高到約30%,預估未來10年,蕭特基二極體複合成長率可達10%到15%。
問:達爾為何入股德微?目前持股比率多少?
答:達爾主要看中德微擁有晶圓設計及製程管理和品質控制的能力,在生產流程及交貨管控也達國際水準。去年達爾先取得德微24%股權,之後陸續加碼至35%,今年德微掛牌上櫃之後,達爾又陸續從集中市場買進,截至目前,達爾持有德微已超過50%、接近51%股權,成為德微最大單一法人股東,但達爾並沒有介入經營。
張恩傑表示,雖然今年可能是德微成立17年以來,首次年度虧損,但他相信未來2年,德微將以火箭般的速度,在蕭特二極體市場攻城掠地,隨著自動化生產有效降低成本,擺脫對手糾纏,有信心德微未來獲利將創新高。
張恩傑透露,截至今年8月底止,德微最大客戶美商達爾科技(Diodes)持有德微的股權已超過50%,接近51%,成為最大單一股東,達爾將持續增加持股,主要就是看好德微擁有研發自動化製程及管理能力。張恩傑日前接受本報專訪,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德微原本的衛星工廠在大陸,為何2010年決定拉回台灣,自己砸下巨資興建新廠?
答:大陸缺工問題是很多台商心中最大的痛,2008年農曆年之後,德微主要代工廠堂福就面臨有超過四成的員工返鄉未歸,導致交不出貨,且大陸工資年年調漲,每年都面臨廠商調漲5%到10%代工費。
2009年公司經營團隊評估,若全面採用自動化生產,是否會比較划算?由於自動化生產線建置期約2 年,我們把所有大陸可能上漲原材料和工資等參數仔細精算,預估到2010年,若直接在台灣自動化生產工廠,生產成本將會與大陸生產成本相近,因此當時大舉返台設廠。
事實證明當初的決定非常正確,2010年7月,德微產出第1顆從晶圓到成品的蕭特基二極體產品,對比在大陸製造的成本,誤差在正負3%;這2年大陸工資仍持續上漲,德微新廠產能利用率僅56%,但現在我們的產品成本已和在大陸生產相近,甚至部分品項比在對岸生產還便宜。
我大膽預言,2015年時,大陸和台灣的二極體製造產業將會「豬羊變色」。大陸二極體廠商若不採取自動化生產線,絕對不是德微的對手,只能棄械投降。未來2年,將是德微營收和獲利快速成長的大好機會。
問:什麼是蕭特基二極體,你如何看待這項產品的成長性?
答:蕭特基二極體具高頻、高速特性,目前已廣泛應用在智慧型手機、液晶電視、超輕薄筆電(Ultrabook)與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上。
由於科技產品要求的功能愈來愈多,1部大型液晶電視可能需要使用的蕭特基二極體高達數10顆、甚至上百顆;1台LED 背光筆記型電腦(NB)需要使用的蕭特基二極體也可能有數十顆;一個智慧型手機充電器,也要用到好幾顆蕭特基二極體。
在電子商品追求高效能趨勢下,蕭特基二極體占整體整流二極體市場的比率,已從2000年的10%,2011年提高到約30%,預估未來10年,蕭特基二極體複合成長率可達10%到15%。
問:達爾為何入股德微?目前持股比率多少?
答:達爾主要看中德微擁有晶圓設計及製程管理和品質控制的能力,在生產流程及交貨管控也達國際水準。去年達爾先取得德微24%股權,之後陸續加碼至35%,今年德微掛牌上櫃之後,達爾又陸續從集中市場買進,截至目前,達爾持有德微已超過50%、接近51%股權,成為德微最大單一法人股東,但達爾並沒有介入經營。
美商達爾科技暗中收購德微(3675)股權正式突破50%,成為最大股東,達爾科技昨(25)日再取得德微1席董事,董事席次增為3席,但強調尊重原經營團隊,不會介入經營權。
德微發言體系昨天證實達爾科技取得德微過半股權、達50.67%。昨天德微補選1席董事,由達爾以海外控股公司指派代表黃文昭出任,但德微由董事長張恩傑經營的態勢不會變,現任3席獨立董事鄭文隆、陶繼冬及鄭淳仁也不會異動。
據了解,達爾看中德微在蕭特二極體從晶圓到產品自動化生產的能力。德微股價昨天拉回至27元。
德微發言體系昨天證實達爾科技取得德微過半股權、達50.67%。昨天德微補選1席董事,由達爾以海外控股公司指派代表黃文昭出任,但德微由董事長張恩傑經營的態勢不會變,現任3席獨立董事鄭文隆、陶繼冬及鄭淳仁也不會異動。
據了解,達爾看中德微在蕭特二極體從晶圓到產品自動化生產的能力。德微股價昨天拉回至27元。
整流二極體廠德微(3675)昨(30)日公布上半年營收3.50億元,年減27.99%,稅後淨損0.07億元,每股稅後淨損0.18元,較去年同期的每股稅後純益0.18元,呈現「轉盈為虧」。
德微指出,上半年出現虧損,來自公司大幅提列自動化設備折舊及攤提費用2,279萬元,導致虧損717萬元。
德微表示,今年上半年營收較去年同期減少27.99%,主要是去年占公司整體營收約20%的晶圓產品出貨量明顯減少,但是主力產品-整流二極體仍有微幅成長。
德微指出,上半年出現虧損,來自公司大幅提列自動化設備折舊及攤提費用2,279萬元,導致虧損717萬元。
德微表示,今年上半年營收較去年同期減少27.99%,主要是去年占公司整體營收約20%的晶圓產品出貨量明顯減少,但是主力產品-整流二極體仍有微幅成長。
整流二極體製造廠德微科技(3675)訂今(29)日以20.15元掛牌上櫃,德微大股東美商達爾科技執行長盧克修將赴櫃買中心為德微站台。
德微此次上櫃釋出5,000張股票,除10%保留給員工認購外,另668張配售,其餘4,455張公開承銷讓投資抽籤認購。主辦券商統計,參與抽籤超過8.5萬人,超額認購達191倍。
達爾此次發行新股上櫃,募集1億多元資金,將持續用於擴充位於新店深坑新廠產能,同時深化與達爾的合作,並提升自動化生產程度。
由於掛牌上櫃遭遇證所稅干擾,法人擔心恐影響追價意願。但德微董事長張恩傑強調,德微最大股東美商達爾目前持股高達35%,平均持股成本約在32元,比承銷價高出許多,凸顯看好德微長期潛力。
德微此次上櫃釋出5,000張股票,除10%保留給員工認購外,另668張配售,其餘4,455張公開承銷讓投資抽籤認購。主辦券商統計,參與抽籤超過8.5萬人,超額認購達191倍。
達爾此次發行新股上櫃,募集1億多元資金,將持續用於擴充位於新店深坑新廠產能,同時深化與達爾的合作,並提升自動化生產程度。
由於掛牌上櫃遭遇證所稅干擾,法人擔心恐影響追價意願。但德微董事長張恩傑強調,德微最大股東美商達爾目前持股高達35%,平均持股成本約在32元,比承銷價高出許多,凸顯看好德微長期潛力。
整流二極體大廠-德微科技(3675)於今(29)日掛牌上櫃。由於二極體產業沒有韓國廠的競爭,產業前景看好,德微科技所提供的蕭特基二極體產品符合品質穩定、均勻性強,並能有效維持高生產良率的國際級客戶標準,經營成效及營收獲利表現穩健,該公司表示,這2年將投入5億元資金在台設立自動化生產線,以品質與成本優勢,讓德微成為獲利最好的二極體廠。
蕭特基二極體具高頻、高速之優異特性,廣泛應用在智慧型手機、液晶電視、Ultrabook與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上;在電子商品追求高效能趨勢下,蕭特基二極體占整體整流二極體市場的比率,已從2000年的10%,於2011年提高到約30%,預估未來10年,蕭特基二極體複合成長率可達10%~15%。
有別於同業前往大陸設廠,德微科技選擇在新北市深坑區建置自動化生產線,在於看好台灣具備自動化生產技術的發展前景,如今在同業因大陸工資上漲趨勢帶來營運壓力之際,效益已逐步顯現;不出3年,台灣的生產成本就會低於大陸,加上德微擁有品質優勢,將成為獲利最好的二極體廠。
德微在這2年預計投入5億元,在台灣擴充自動化生產線,完成上下游垂直整合,使客戶直接完成對公司產品的認證,達到快速擴充更多元的產品組合效益,導入自動化封裝設備大幅降低成本,將成為未來獲利成長的動能。且產業前景看好,主要消費性電子產品包括智慧型手機與Ultrabook等新機種陸續推出,LED照明市場與雲端商機,以及Win8作業系統刺激消費者換機需求,對蕭特基二極體的需求將會更大。
99及100年度,德微科技營收分別為11.87億元及8.44億元,毛利率分別為14.31%及11.96%,EPS則分別為2.15元及0.56元,101年度第1季營收為1.64億元,毛利率為11.87%,公司經營成效及營收獲利表現穩健。
蕭特基二極體具高頻、高速之優異特性,廣泛應用在智慧型手機、液晶電視、Ultrabook與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上;在電子商品追求高效能趨勢下,蕭特基二極體占整體整流二極體市場的比率,已從2000年的10%,於2011年提高到約30%,預估未來10年,蕭特基二極體複合成長率可達10%~15%。
有別於同業前往大陸設廠,德微科技選擇在新北市深坑區建置自動化生產線,在於看好台灣具備自動化生產技術的發展前景,如今在同業因大陸工資上漲趨勢帶來營運壓力之際,效益已逐步顯現;不出3年,台灣的生產成本就會低於大陸,加上德微擁有品質優勢,將成為獲利最好的二極體廠。
德微在這2年預計投入5億元,在台灣擴充自動化生產線,完成上下游垂直整合,使客戶直接完成對公司產品的認證,達到快速擴充更多元的產品組合效益,導入自動化封裝設備大幅降低成本,將成為未來獲利成長的動能。且產業前景看好,主要消費性電子產品包括智慧型手機與Ultrabook等新機種陸續推出,LED照明市場與雲端商機,以及Win8作業系統刺激消費者換機需求,對蕭特基二極體的需求將會更大。
99及100年度,德微科技營收分別為11.87億元及8.44億元,毛利率分別為14.31%及11.96%,EPS則分別為2.15元及0.56元,101年度第1季營收為1.64億元,毛利率為11.87%,公司經營成效及營收獲利表現穩健。
準上櫃二極體大廠-德微科技(3675)將於6月29日掛牌上櫃。由於二極體產業沒有韓國廠的競爭,產業前景看好,德微科技所提供的蕭特基二極體產品符合品質穩定、均勻性強,並能有效維持高生產良率的國際級客戶標準,經營成效及營收獲利表現穩健,該公司表示,這兩年將投入5億元資金在台設立自動化生產線,以品質與成本優勢,讓德微成為獲利最好的二極體廠。
蕭特基二極體具高頻、高速之優異特性,廣泛應用在智慧型手機、液晶電視、Ultrabook與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上;在電子商品追求高效能趨勢下,蕭特基二極體占整體整流二極體市場的比率,已從2000年的10%,於2011年提高到約30%,預估未來10年,蕭特基二極體複合成長率可達10%~15%。
有別於同業前往大陸設廠,德微科技選擇在新北市深坑區建置自動化生產線,在於看好台灣具備自動化生產技術的發展前景,如今在同業因大陸工資上漲趨勢帶來營運壓力之際,效益已逐步顯現;不出3年,台灣的生產成本就會低於大陸,加上德微擁有品質優勢,將成為獲利最好的二極體廠。
德微在這兩年預計投入5億元,在台灣擴充自動化生產線,完成上下游垂直整合,使客戶直接完成對公司產品的認證,達到快速擴充更多元的產品組合效益,導入自動化封裝設備大幅降低成本,將成為未來獲利成長的動能。且產業前景看好,主要消費性電子產品包括智慧型手機與Ultrabook等新機種陸續推出,LED照明市場與雲端商機,以及Win8作業系統刺激消費者換機需求,對蕭特基二極體的需求將更大。
99及100年度,德微科技營收分別為11.87億元及8.44億元,毛利率分別為14.31%及11.96%,EPS分別為2.15元及0.56元,101年度第1季營收為1.64億元。
蕭特基二極體具高頻、高速之優異特性,廣泛應用在智慧型手機、液晶電視、Ultrabook與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上;在電子商品追求高效能趨勢下,蕭特基二極體占整體整流二極體市場的比率,已從2000年的10%,於2011年提高到約30%,預估未來10年,蕭特基二極體複合成長率可達10%~15%。
有別於同業前往大陸設廠,德微科技選擇在新北市深坑區建置自動化生產線,在於看好台灣具備自動化生產技術的發展前景,如今在同業因大陸工資上漲趨勢帶來營運壓力之際,效益已逐步顯現;不出3年,台灣的生產成本就會低於大陸,加上德微擁有品質優勢,將成為獲利最好的二極體廠。
德微在這兩年預計投入5億元,在台灣擴充自動化生產線,完成上下游垂直整合,使客戶直接完成對公司產品的認證,達到快速擴充更多元的產品組合效益,導入自動化封裝設備大幅降低成本,將成為未來獲利成長的動能。且產業前景看好,主要消費性電子產品包括智慧型手機與Ultrabook等新機種陸續推出,LED照明市場與雲端商機,以及Win8作業系統刺激消費者換機需求,對蕭特基二極體的需求將更大。
99及100年度,德微科技營收分別為11.87億元及8.44億元,毛利率分別為14.31%及11.96%,EPS分別為2.15元及0.56元,101年度第1季營收為1.64億元。
整流二極體廠德微科技(3675)預定本月29日掛牌交易,雖遇上證所稅風暴,董事長張恩傑強調,德微近2年相繼完成垂直整合及自動化生產線,有信心營運在3年內爆發。
德微29日以每股23元轉上櫃,預定6月18日至21日辦理詢價圈購。由於掛牌上櫃遭遇證所稅干擾,法人擔心恐影響追價意願。張恩傑強調,德微最大股東美商達爾科技目前持股高達35%,平均持股成本約在32元,比承銷價高出許多,凸顯看好德微長期發展潛力。
張恩傑表示,德微去年每股稅後純益0.56元,今年可能是公司成立以來,獲利最差的1年,但達爾反而入股、加碼投資,即看中德微在高功率二極體的技術能力。
張恩傑預期未來3年,兩岸平均薪資將進入黃金交叉,大陸薪資水準可能快速拉升與台灣相近、甚至超過台灣,屆時將是具備高度自動化生產線的德微大展身手機會。
他強調,德微主攻包括蕭特基等高功率二極體,技術門檻較高,且投資自動化後,後續人才培育、學習曲線長,德微具設備自行設計能力,屆時將會以高效能、低成本的優勢,快速席捲市場,是德微業績展現爆發力的時候。
據了解,德微的高功率二極體,近期切入韓系Tyco及Semco等車廠的車用顯示器,其餘產品也陸續通過客戶驗證,第3季可逐漸顯現挹注營收,明年開始爆發,營收可望逐年成長。
德微29日以每股23元轉上櫃,預定6月18日至21日辦理詢價圈購。由於掛牌上櫃遭遇證所稅干擾,法人擔心恐影響追價意願。張恩傑強調,德微最大股東美商達爾科技目前持股高達35%,平均持股成本約在32元,比承銷價高出許多,凸顯看好德微長期發展潛力。
張恩傑表示,德微去年每股稅後純益0.56元,今年可能是公司成立以來,獲利最差的1年,但達爾反而入股、加碼投資,即看中德微在高功率二極體的技術能力。
張恩傑預期未來3年,兩岸平均薪資將進入黃金交叉,大陸薪資水準可能快速拉升與台灣相近、甚至超過台灣,屆時將是具備高度自動化生產線的德微大展身手機會。
他強調,德微主攻包括蕭特基等高功率二極體,技術門檻較高,且投資自動化後,後續人才培育、學習曲線長,德微具設備自行設計能力,屆時將會以高效能、低成本的優勢,快速席捲市場,是德微業績展現爆發力的時候。
據了解,德微的高功率二極體,近期切入韓系Tyco及Semco等車廠的車用顯示器,其餘產品也陸續通過客戶驗證,第3季可逐漸顯現挹注營收,明年開始爆發,營收可望逐年成長。
準上櫃新兵二極體廠德微科技(3675)將於本月29日以每股23元掛牌上櫃,董事長張恩傑昨(12)日表示,二極體產業沒有韓國廠的競爭,專注本業絕對會賺錢。他強調,該公司這兩年投入5億元資金在台設立自動化生產線,就是看好產業的前景,「若每年EPS目標只是要賺1~2元,那也不用持續投資或朝上市櫃發展」。
德微的產品多集中於通訊和消費性電子領域,但看好車用市場,德微也透過大客戶達爾,取得大廠泰科(Tyco)的訂單並已開始出貨。張恩傑表示,同樣的產品應用在車用市場利潤就可比一般品高出兩成,現階段鎖定儀表板、音響等領域進行耕耘。此外,德微也在爭取大股東也是大客戶達爾之外的訂單,下一步就會進行認證,實際出貨要到明年。
張恩傑認為,全球二極體一年的產值,約在80億美元,市場並不是很大。他也引述達爾高層在接受專訪時表示,過去20年並沒有太多廠商專注或大手筆投資此一領域,加上韓國廠商「現在沒有進來,未來也不可能會跨入」,因為對於追求規模的韓廠來說,不會想要跨入,因此二極體絕對是好生意,「雖然國內有同業出現虧損,但都是認列業外所導致」。
德微在這兩年預計投入5億元,採購自動化設備並進行人員培訓,比現階段股本3.9億元還要高,算是大手筆的投資。張恩傑表示,看中國大陸的調薪狀況,「不出3年,製造成本就要『豬羊變色』,屆時台灣的生產成本就會低於大陸,加上擁有品質優勢,有信心讓德微成為獲利最好的二極體廠。」
德微的產品多集中於通訊和消費性電子領域,但看好車用市場,德微也透過大客戶達爾,取得大廠泰科(Tyco)的訂單並已開始出貨。張恩傑表示,同樣的產品應用在車用市場利潤就可比一般品高出兩成,現階段鎖定儀表板、音響等領域進行耕耘。此外,德微也在爭取大股東也是大客戶達爾之外的訂單,下一步就會進行認證,實際出貨要到明年。
張恩傑認為,全球二極體一年的產值,約在80億美元,市場並不是很大。他也引述達爾高層在接受專訪時表示,過去20年並沒有太多廠商專注或大手筆投資此一領域,加上韓國廠商「現在沒有進來,未來也不可能會跨入」,因為對於追求規模的韓廠來說,不會想要跨入,因此二極體絕對是好生意,「雖然國內有同業出現虧損,但都是認列業外所導致」。
德微在這兩年預計投入5億元,採購自動化設備並進行人員培訓,比現階段股本3.9億元還要高,算是大手筆的投資。張恩傑表示,看中國大陸的調薪狀況,「不出3年,製造成本就要『豬羊變色』,屆時台灣的生產成本就會低於大陸,加上擁有品質優勢,有信心讓德微成為獲利最好的二極體廠。」
專業整流二極體製造廠德微科技(3675)董事長張恩傑昨(29)日表示,德微近2年資本支出逾4億元,創歷年最大手筆投資,雖然造成每股稅後純益銳減,但這是德微跨足高門檻高功率二極體的布局,他預估,明年將走出營運及獲利谷底,逐年成長。
德微預定下月29日上櫃掛牌交易,承銷價暫訂23元。德微昨天在舉行上櫃法說會前夕,首度對外曝光大舉投資的自動化生產線。
張恩傑強調,德微去年9月獲達爾科技入股,目前達爾科技持股已由當初入股的29.98%提升至35%。德微獲達爾入股後,決定大幅投入開發新世代高功率整流二極體,雖然也造成去年每股稅後純益降至0.56元,遠低過去的2.2至2.5元,今年首季獲利也僅打平,但這是德微開創新的利基市場,避免在紅海市場廝殺重要關鍵。
他指出,德微經此轉變,雖今年仍將是最差的一年,但明年起相關投資效益將會顯現。
張恩傑說,德微投資全集中於台灣,大部分生產線採自動化設備,主因相關配合自動化設備均位於德微周邊,可節省龐大人力。由於大陸工資成本預期很快會追平台灣,德微投入自動化生產線,因具備節省60%人力,會比在大陸投資更具優勢。
張恩傑強調,未來跨入高功率二極體,這些產品已陸續通過客戶驗證,預料第3季可逐漸顯現挹注營收,明年開始爆發,營收可望逐年成長。
德微預定下月29日上櫃掛牌交易,承銷價暫訂23元。德微昨天在舉行上櫃法說會前夕,首度對外曝光大舉投資的自動化生產線。
張恩傑強調,德微去年9月獲達爾科技入股,目前達爾科技持股已由當初入股的29.98%提升至35%。德微獲達爾入股後,決定大幅投入開發新世代高功率整流二極體,雖然也造成去年每股稅後純益降至0.56元,遠低過去的2.2至2.5元,今年首季獲利也僅打平,但這是德微開創新的利基市場,避免在紅海市場廝殺重要關鍵。
他指出,德微經此轉變,雖今年仍將是最差的一年,但明年起相關投資效益將會顯現。
張恩傑說,德微投資全集中於台灣,大部分生產線採自動化設備,主因相關配合自動化設備均位於德微周邊,可節省龐大人力。由於大陸工資成本預期很快會追平台灣,德微投入自動化生產線,因具備節省60%人力,會比在大陸投資更具優勢。
張恩傑強調,未來跨入高功率二極體,這些產品已陸續通過客戶驗證,預料第3季可逐漸顯現挹注營收,明年開始爆發,營收可望逐年成長。
德微科技(3675)預計在6月底掛牌上市,以該公司近期在興櫃的參考價約28元、預計承銷價23元來看,將超越台半(5425)、強茂(2481)和統懋(2434),成為傳統二極體族群的「股王」。
德微目前股本3.93億元,保護元件約占營收的2成,整流二極體約7∼8成。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上市公司達爾科技(Diodes)在去年以每股39元取得德微逾3成的股權,作為達爾在全球布局的衛星工廠之一。以此來看,大股東的成本遠比現階段的股價還要高,籌碼相對安定。
德微去年的稅後純益為1,728萬元、EPS為0.56元,今年第1季則是0.01元。德微表示,電子業景氣仍未明朗,第2季的營運與第1季持平或小幅成長,到第3季才較為明朗。
德微目前股本3.93億元,保護元件約占營收的2成,整流二極體約7∼8成。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上市公司達爾科技(Diodes)在去年以每股39元取得德微逾3成的股權,作為達爾在全球布局的衛星工廠之一。以此來看,大股東的成本遠比現階段的股價還要高,籌碼相對安定。
德微去年的稅後純益為1,728萬元、EPS為0.56元,今年第1季則是0.01元。德微表示,電子業景氣仍未明朗,第2季的營運與第1季持平或小幅成長,到第3季才較為明朗。
整流二極體專業製造廠德微科技(3675)訂6月12日舉行上櫃法人說明會,主辦券商富邦證券預估6月底掛牌交易,每股暫訂23元。
德微成立於1995年8月,致力於提供提供整流二極體產品的檢測及提供委託設計製造。德微預定12日舉行上櫃前法人說明會,並訂6月中旬公開申購及詢價圈購,預定6月底掛牌上櫃交易。德微目前興櫃價約28.3元,預定以23元掛牌上櫃。
德微成立於1995年8月,致力於提供提供整流二極體產品的檢測及提供委託設計製造。德微預定12日舉行上櫃前法人說明會,並訂6月中旬公開申購及詢價圈購,預定6月底掛牌上櫃交易。德微目前興櫃價約28.3元,預定以23元掛牌上櫃。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