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全民電視(未)公司新聞
全民電視(民視)高層經營權之爭影響換照進度。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近期審查民視新聞台換照案,由於該台在經營權爭奪期間,新聞報導與談話性節目被檢舉「報導偏頗」、對涉己事務報導不公正中立,委員會要求將相關狀況提報內部倫理委員會審查討論,並提出報告,將繼續審查,暫未同意是否換照。
民視經營權風波不斷,以郭倍宏為首的挺郭派,以及大股東為主的反郭派到處放話、互嗆,特別是郭倍宏接任董事長後,對民視新建工程利益未迴避、營運出現虧損等,引起反郭派質疑。兩派在民視最大股東「民間投資」改選董監展開第一回合交戰。挺郭派在七席董事中取得四席,但董事之一的三立電視董事長林崑海加入「反郭派」,且三立取得一席董事,為下一階段的民視經營權爭奪戰埋下伏筆。
民視經營權風波不斷,以郭倍宏為首的挺郭派,以及大股東為主的反郭派到處放話、互嗆,特別是郭倍宏接任董事長後,對民視新建工程利益未迴避、營運出現虧損等,引起反郭派質疑。兩派在民視最大股東「民間投資」改選董監展開第一回合交戰。挺郭派在七席董事中取得四席,但董事之一的三立電視董事長林崑海加入「反郭派」,且三立取得一席董事,為下一階段的民視經營權爭奪戰埋下伏筆。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31)日審查民視無線台換照案,民視總經理王明玉昨天到NCC報告,承諾將遵守新聞自律倫理等規範,NCC也放行過關,但警告民視在報導上要注重涉己事務報導的公正客觀。
不過據了解,昨天NCC放行民視無線台,主因換照考量過去的表現,整體而言民視表現過關,「沒有法令可阻止民視換照」。但8月2日是衛星頻道的民視新聞台執照屆期,NCC已有共識,未必簡單放民視新聞台過關。業界更傳「民視新聞台換照才是主戰場」,雙方的爭奪戰並未因民視股東會結束、完成董監改選而落幕。
近日民視除了換照案是外界關注之外,先前民視兩派大股東爭奪民視經營權,民視新聞台在報導上積極支持以董事長郭倍宏為首的挺郭派,挺郭派與反郭派更在各媒體大肆放話攻擊對方,此情況也引起外界討論。
NCC表示,民視總經理王明玉及相關主管到會說明後,決議依「電視事業換發執照審查諮詢委員會」之審查建議,許可民視換發電視執照,但NCC委員關注民視在股權紛爭引發外界關注的涉己事件報導方式,重視新聞編採部門的自律狀況,也關切自製節目的品質提升,特別是「長壽劇」品質提升等議題。NCC委員要求民視落實自律內控機制,維持新聞製播專業,避免引發相關爭議。
不過據了解,昨天NCC放行民視無線台,主因換照考量過去的表現,整體而言民視表現過關,「沒有法令可阻止民視換照」。但8月2日是衛星頻道的民視新聞台執照屆期,NCC已有共識,未必簡單放民視新聞台過關。業界更傳「民視新聞台換照才是主戰場」,雙方的爭奪戰並未因民視股東會結束、完成董監改選而落幕。
近日民視除了換照案是外界關注之外,先前民視兩派大股東爭奪民視經營權,民視新聞台在報導上積極支持以董事長郭倍宏為首的挺郭派,挺郭派與反郭派更在各媒體大肆放話攻擊對方,此情況也引起外界討論。
NCC表示,民視總經理王明玉及相關主管到會說明後,決議依「電視事業換發執照審查諮詢委員會」之審查建議,許可民視換發電視執照,但NCC委員關注民視在股權紛爭引發外界關注的涉己事件報導方式,重視新聞編採部門的自律狀況,也關切自製節目的品質提升,特別是「長壽劇」品質提升等議題。NCC委員要求民視落實自律內控機制,維持新聞製播專業,避免引發相關爭議。
民視爆經營權之爭,目前擔任民視大股東「民間投資公司」監察人的林德盛,因不滿董事長郭倍宏、總經理王明玉的經營團隊,原訂昨(12)日召開股東臨時會,林德盛昨天發表聲明指出,因為公司經營階層的妨礙,使得昨天股臨會無法召開,將改訂於4月25日重新召開。
民視經營層則譴責監察人召開股臨會的行為,將造成股東對立,郭倍宏對於被遭指控「違反利益迴避」、「參與華視會議疑涉公司法209條」等情事,也都表示均屬不實。
民視母公司為「民間投資公司」,「民間投資公司」持有「民間全民電視公司」(簡稱民視公司)49.69%股權。由於民視當初係透過民眾募資成立,因此「民間投資公司」股東超過1萬餘人,「民視」股東更多達4萬人。
林德盛聲明中指出,一、股東希望能將「民間投資公司」股票換發「民視公司」的股票給股東,讓股東真正成為民視的股東;二、股東期望民視公司能夠依法辦理公開發行並申請上市;三、股東希望現有經營階層不應有私心,不應利用民視這樣的平台,做出傷害民視視聽大眾情感及股東權益的事情。
民視經營層則譴責監察人召開股臨會的行為,將造成股東對立,郭倍宏對於被遭指控「違反利益迴避」、「參與華視會議疑涉公司法209條」等情事,也都表示均屬不實。
民視母公司為「民間投資公司」,「民間投資公司」持有「民間全民電視公司」(簡稱民視公司)49.69%股權。由於民視當初係透過民眾募資成立,因此「民間投資公司」股東超過1萬餘人,「民視」股東更多達4萬人。
林德盛聲明中指出,一、股東希望能將「民間投資公司」股票換發「民視公司」的股票給股東,讓股東真正成為民視的股東;二、股東期望民視公司能夠依法辦理公開發行並申請上市;三、股東希望現有經營階層不應有私心,不應利用民視這樣的平台,做出傷害民視視聽大眾情感及股東權益的事情。
搶頻道大戰、一觸即發!外傳三立、東森等新聞頻道將於3月上架 MOD,為中華電信MOD取得市場主流頻道開出第一槍,後續還有多少頻 道商陸續上架到MOD?將牽動MOD、有線電視間的用戶消長。
據了解,中華電董事長鄭優開春後親自拜訪頻道商之後已有成果, 外傳,為了讓頻道商「放心」,中華電信開出願意與頻道商分潤等誘 因,以分擔頻道商上架至MOD之後、來自有線電視系統台的頻道分潤 減少、以及可能被移頻等風險。
除了VIVA電視購物已經在近日上架至MOD,據悉,三立、東森及民 視等新聞即傳將於下個月陸續上架至MOD。
中華電信副總經理何旭輝昨(5)日對此表示,該公司隨時歡迎新 聞頻道及熱門頻道業者與中華電信展開上架MOD之實質協商作業,以 利盡速上架提供服務。
有線電視與MOD的競爭,長期存在著「一個慣例」,在有線電視播 出的頻道不能在MOD上架,這也使得MOD因為頻道內容不夠豐富、尤其 缺乏主流新聞台、戲劇台等節目內容,雖然用戶數突破132萬,但開 機率偏低,13年來累計虧損高達315億元。
NCC副主委翁柏宗昨日表示,MOD已納入公眾收視同一平台,同一傳 輸平台不能有差別待遇,頻道亦不能隨便下架或移頻。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有線電視系統台與頻道商之間長期維持穩固合 作,加上有線電視與中華電信在寬頻上網市場激烈競爭,中華電信要 在短時間之內拉攏眾多主流頻道靠攏MOD、不是件易事,但這次東森 、三立新聞若能順利上架至MOD,將打破過去市場慣例,後續有線電 視與中華電信為了爭取主流頻道,難免掀起一波搶頻道大戰。
據了解,中華電董事長鄭優開春後親自拜訪頻道商之後已有成果, 外傳,為了讓頻道商「放心」,中華電信開出願意與頻道商分潤等誘 因,以分擔頻道商上架至MOD之後、來自有線電視系統台的頻道分潤 減少、以及可能被移頻等風險。
除了VIVA電視購物已經在近日上架至MOD,據悉,三立、東森及民 視等新聞即傳將於下個月陸續上架至MOD。
中華電信副總經理何旭輝昨(5)日對此表示,該公司隨時歡迎新 聞頻道及熱門頻道業者與中華電信展開上架MOD之實質協商作業,以 利盡速上架提供服務。
有線電視與MOD的競爭,長期存在著「一個慣例」,在有線電視播 出的頻道不能在MOD上架,這也使得MOD因為頻道內容不夠豐富、尤其 缺乏主流新聞台、戲劇台等節目內容,雖然用戶數突破132萬,但開 機率偏低,13年來累計虧損高達315億元。
NCC副主委翁柏宗昨日表示,MOD已納入公眾收視同一平台,同一傳 輸平台不能有差別待遇,頻道亦不能隨便下架或移頻。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有線電視系統台與頻道商之間長期維持穩固合 作,加上有線電視與中華電信在寬頻上網市場激烈競爭,中華電信要 在短時間之內拉攏眾多主流頻道靠攏MOD、不是件易事,但這次東森 、三立新聞若能順利上架至MOD,將打破過去市場慣例,後續有線電 視與中華電信為了爭取主流頻道,難免掀起一波搶頻道大戰。
無線電視台業者拜訪立法院長王金平,希望促成廣電三法在本會期 過關,王金平已允諾將召集朝野協商。不過民進黨和國民黨團昨天都 表示,法案牽涉複雜,各方角力人馬又多,本會期要過關「幾乎是不 可能」。
為因應數位匯流,NCC提出廣電三法修正案,卻卡在立法院長達3年 ,雖然交通委員會已初審通過,但保留爭議性條文進行黨團協商,王 金平也召集過4次協商,仍無法取得共識。
民視、台視、中視、華視等無線電視台業者,日前連袂拜會王金平 ,希望能儘速解決無線電視台必載頻道等攸關收視權益的修法問題, 王金平也承諾會儘快再來召集協商。
不過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昨天表示,廣電三法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 ,也影響多方的利益糾葛,非常複雜,本會期至今都尚未有人要求提 出來討論。
他說,目前立法院院會議程,排序的主導權都在國民黨團手中,民 進黨團的提案屢遭封殺,但國民黨團現在因為高鐵財改案等重大爭議 案,搞得內部雞飛狗跳,加上這會期又有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必 須處理,本會期又即將休會,應該很難找到時間來處理廣電三法。
為因應數位匯流,NCC提出廣電三法修正案,卻卡在立法院長達3年 ,雖然交通委員會已初審通過,但保留爭議性條文進行黨團協商,王 金平也召集過4次協商,仍無法取得共識。
民視、台視、中視、華視等無線電視台業者,日前連袂拜會王金平 ,希望能儘速解決無線電視台必載頻道等攸關收視權益的修法問題, 王金平也承諾會儘快再來召集協商。
不過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昨天表示,廣電三法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 ,也影響多方的利益糾葛,非常複雜,本會期至今都尚未有人要求提 出來討論。
他說,目前立法院院會議程,排序的主導權都在國民黨團手中,民 進黨團的提案屢遭封殺,但國民黨團現在因為高鐵財改案等重大爭議 案,搞得內部雞飛狗跳,加上這會期又有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必 須處理,本會期又即將休會,應該很難找到時間來處理廣電三法。
數位匯流時代來臨,電信及有線電視等平台收購爭奪戰暫告段落,未來投資內容成為顯學,正崴董事長郭台強看好內容的重要性,富邦金董事長蔡明忠及台灣大董事長蔡明興兄弟也持續加碼內容投資。
近年台灣有線電視從外資手中逐漸移轉回本土資金,富邦蔡家兄弟買下第二大有線電視多系統營運商(MSO)凱擘,頂新魏家及正崴董事長郭台強等人成立台灣之光,買下最大MSO中嘉 。
台灣之光買下中嘉案,現在就等主管機關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通過,下一步內容大戰將登場。近年蔡明忠、蔡明興兄弟積極布局內容,擁有電視頻道momo親子、momo購物,與三立、中視、民視成立台灣優視媒體科技,此外還成立凱播影藝,投資電影及戲劇,希望成為內容產業的一方之霸。
近年台灣有線電視從外資手中逐漸移轉回本土資金,富邦蔡家兄弟買下第二大有線電視多系統營運商(MSO)凱擘,頂新魏家及正崴董事長郭台強等人成立台灣之光,買下最大MSO中嘉 。
台灣之光買下中嘉案,現在就等主管機關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通過,下一步內容大戰將登場。近年蔡明忠、蔡明興兄弟積極布局內容,擁有電視頻道momo親子、momo購物,與三立、中視、民視成立台灣優視媒體科技,此外還成立凱播影藝,投資電影及戲劇,希望成為內容產業的一方之霸。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規劃2017年起有線電視施行「分組付費」制度,引發業界反彈,立法委員楊麗環昨(10)日舉辦相關公聽會,相關業者與在場學者表示,分組付費立意良好,但配套不足,特別是「向下分組」、「管制全體費率上限」,將大幅衝擊既有業者營收,進而影響服務品質,恐形成主管機關、業者、消費者「三輸」局面。
我國有線電視付費方式多年來採用頻道全包的「吃到飽」方式,由於預計2016年有線電視數位化,NCC表示,為因應數位匯流、提供消費者多元選擇,2017年起推動「分組付費」,收費方案分成一組「基本頻道普及組」與數組「基本頻道套餐組」。
其中,普及組包含至少11個必載、公用、節目總表等頻道,收費上限為200元;套餐與普及組總和,即系統業者向收視戶收的總費用上限為500元。
有線電視系統、頻道業者則認為,規劃中的方案將衝擊營收甚鉅,已不斷向NCC反映不同意見,昨日公聽會中,業者也踴躍出席,頻道業者包括三立電視總經理張榮華、東森電視總經理陳繼業、TVBS電視總經理楊鳴均上台發言,另外包括福斯國際電視網、Discovery、民視,系統業者中嘉、凱擘代表都派人到場。
與會業者與學者多表示,NCC希望增進消費者權益、促進消費者多元選擇的原意「立意良好」,但現行政策規劃對產業衝擊太大。其中強制業者就現有之100多個基本頻道「向下分組」的分組方式,以及對於「基本頻道普及組」規定應放入哪些頻道、各分組費用上限訂定「全體費率上限」均設細部規定,影響業者之營業自由及消費者的喜好選擇,是與會業者與學者最為反對之處。
在分組方式上,NCC規劃的「向下分組」,接近將現有100多個基本與新增頻道切分成約四組的形式;業者與在場學者認為向下分組將使收視戶大減、頻道普及率不再,衝擊廣告營收,將形成骨牌效應損及消費者權益,且也與既有收視習慣不同。
張榮華認為,向下分組將嚴重衝擊業者本已不足的廣告營收,如果業者陷入困境,也將無法提供優質內容,消費者仍無法受益;楊鳴認為,政府是「好心做壞事」,規劃分組方式變保障無線台成為必載頻道、犧牲有線電視的普及率,業者既有授權金和廣告收入沒有保障。陳繼業說,業界或許有很多既有問題,但如果只採用廉價討好消費者的做法, 會使產業消滅、消費者得不到更好的,最終三輸。
銘傳大學廣電系教授陳光毅也強調,許多學者的研究報告中,顯示七成左右民眾接受以多數現有頻道做為基本頻道,可見依民眾習慣,向上分組較好。
我國有線電視付費方式多年來採用頻道全包的「吃到飽」方式,由於預計2016年有線電視數位化,NCC表示,為因應數位匯流、提供消費者多元選擇,2017年起推動「分組付費」,收費方案分成一組「基本頻道普及組」與數組「基本頻道套餐組」。
其中,普及組包含至少11個必載、公用、節目總表等頻道,收費上限為200元;套餐與普及組總和,即系統業者向收視戶收的總費用上限為500元。
有線電視系統、頻道業者則認為,規劃中的方案將衝擊營收甚鉅,已不斷向NCC反映不同意見,昨日公聽會中,業者也踴躍出席,頻道業者包括三立電視總經理張榮華、東森電視總經理陳繼業、TVBS電視總經理楊鳴均上台發言,另外包括福斯國際電視網、Discovery、民視,系統業者中嘉、凱擘代表都派人到場。
與會業者與學者多表示,NCC希望增進消費者權益、促進消費者多元選擇的原意「立意良好」,但現行政策規劃對產業衝擊太大。其中強制業者就現有之100多個基本頻道「向下分組」的分組方式,以及對於「基本頻道普及組」規定應放入哪些頻道、各分組費用上限訂定「全體費率上限」均設細部規定,影響業者之營業自由及消費者的喜好選擇,是與會業者與學者最為反對之處。
在分組方式上,NCC規劃的「向下分組」,接近將現有100多個基本與新增頻道切分成約四組的形式;業者與在場學者認為向下分組將使收視戶大減、頻道普及率不再,衝擊廣告營收,將形成骨牌效應損及消費者權益,且也與既有收視習慣不同。
張榮華認為,向下分組將嚴重衝擊業者本已不足的廣告營收,如果業者陷入困境,也將無法提供優質內容,消費者仍無法受益;楊鳴認為,政府是「好心做壞事」,規劃分組方式變保障無線台成為必載頻道、犧牲有線電視的普及率,業者既有授權金和廣告收入沒有保障。陳繼業說,業界或許有很多既有問題,但如果只採用廉價討好消費者的做法, 會使產業消滅、消費者得不到更好的,最終三輸。
銘傳大學廣電系教授陳光毅也強調,許多學者的研究報告中,顯示七成左右民眾接受以多數現有頻道做為基本頻道,可見依民眾習慣,向上分組較好。
廣電三法是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掌管電子媒體的三大法令。「有線廣播電視法」主管台灣的有線電視系統業者,例如中嘉、凱擘、台灣寬頻通訊等多系統平台業者,或是聯維、新永安等獨立的地區有線電視系統業者。
這些平台業者掌控著無線廣播電視頻道、衛星廣播電視頻道的上下架,也等於掌控台灣民眾的頻道收視權。
「衛星廣播電視法」主管台灣有線電視的頻道業者。「廣播電視法」則掌管台灣的無線電視頻道,如台視、中視、華視、民視、公視等頻道。相關法令對頻道業者的經營者資格、播放的內容進行規範,這類業者播放的內容影響民眾接收何種資訊。
這些平台業者掌控著無線廣播電視頻道、衛星廣播電視頻道的上下架,也等於掌控台灣民眾的頻道收視權。
「衛星廣播電視法」主管台灣有線電視的頻道業者。「廣播電視法」則掌管台灣的無線電視頻道,如台視、中視、華視、民視、公視等頻道。相關法令對頻道業者的經營者資格、播放的內容進行規範,這類業者播放的內容影響民眾接收何種資訊。
新北市政府將在林口打造「新北影視城」,民視是第一個進駐的無線電視台,將斥資25.5億元打造數位媒體總部。市政府表示,目前還與四家電視媒體洽談,讓新北市成為數位媒體發展重鎮,並帶動周邊商機。
新北市政府趕搭今年「數位電視元年」熱潮,昨(16)日與民視簽約,成功引進無線電視台設立數位媒體總部。新北市長朱立倫說,國內無線電視預定6月30日全面數位化,屆時數位節目製播需求必然大增,將帶動影視技術的創新、軟硬體設備的提升。在群聚效應下,將吸引更多影視媒體和相關科技公司遷入,使新北市的媒體產業發展更成熟。
新北市經濟發展局長江俊霆說,民視計劃遷入的基地位於林口產業專用區,面積約1.5公頃,交通便利。因應多家電子媒體遷入林口的需求,經發局正進行林口產專園區土地整合工作,未來可供媒體利用的土地可達4.5公頃,促使影視媒體產業聚落成形。
民視林口數位媒體中心預計104年10月啟用,將建造讓市民休憩的廣場,並開放民眾參觀拍攝過程。經發局表示,未來進駐的媒體也將以類似方式開放民眾參觀,建構成為結合數位媒體發產與休閒遊憩的影視城,創造商機。
新北市政府趕搭今年「數位電視元年」熱潮,昨(16)日與民視簽約,成功引進無線電視台設立數位媒體總部。新北市長朱立倫說,國內無線電視預定6月30日全面數位化,屆時數位節目製播需求必然大增,將帶動影視技術的創新、軟硬體設備的提升。在群聚效應下,將吸引更多影視媒體和相關科技公司遷入,使新北市的媒體產業發展更成熟。
新北市經濟發展局長江俊霆說,民視計劃遷入的基地位於林口產業專用區,面積約1.5公頃,交通便利。因應多家電子媒體遷入林口的需求,經發局正進行林口產專園區土地整合工作,未來可供媒體利用的土地可達4.5公頃,促使影視媒體產業聚落成形。
民視林口數位媒體中心預計104年10月啟用,將建造讓市民休憩的廣場,並開放民眾參觀拍攝過程。經發局表示,未來進駐的媒體也將以類似方式開放民眾參觀,建構成為結合數位媒體發產與休閒遊憩的影視城,創造商機。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1)日通過東森、三立、TVBS、民視、年代等五家新聞台換照案,五家業者都承諾成立類似「新聞諮詢委員會」的內部審議機制,控管新聞品質,讓電視新聞的可信度更高。
NCC統計,東森等五家新聞台業者,換照前都曾因違規14到26次不等,被開罰最少370萬、最多730多萬元,節目廣告化或超秒、違反節目分級制度,是主要違規項目。
NCC發言人陳正倉表示,五家新聞台承諾成立審議機制,每半年向NCC報告執行情形。
NCC統計,東森等五家新聞台業者,換照前都曾因違規14到26次不等,被開罰最少370萬、最多730多萬元,節目廣告化或超秒、違反節目分級制度,是主要違規項目。
NCC發言人陳正倉表示,五家新聞台承諾成立審議機制,每半年向NCC報告執行情形。
台灣大保留庫藏股購買凱擘有線電視!台灣大董事長蔡明興昨(15)日表示,為布局數位匯流,台灣大對於收購凱擘,興趣還是很大,因此,將等到黨政軍持股上限放寬等相關法令允許時,以台灣大庫藏股購買凱擘股權。
蔡明興強調,台灣大手中還有21%左右庫藏股,如果以目前資本額380億元核算,還有近8億股,將保留一部份庫藏股做為未來收購凱擘股權之用,至於未來收購凱擘股權比重?需要再做協商。
台灣大股東會昨日通過台灣大去年底董事會決議現金減資38億元案,每股退還股東1元,資本額並由目前380億元降為342億元;蔡明興說,未來要不要進一步減資,得視公司是否會有新投資需求大筆現金,若沒有,就有可能再減資,但4G執照未來發照時,台灣大一定會去競標爭取執照,不會在4G技術缺席,屆時肯定需要一筆不小的資金。
台灣大昨股東會改選董監事,並續聘黃日燦、鍾聰明、葉文立、及許濬四人續任獨立董事,董事會則通過蔡明興、蔡明忠續任董事長、副董事長。
另外,蔡家家族、三立、中視、民視共同投資成立的台灣優視媒體公司,已向NCC申請成立一個綜合台頻道,NCC昨天亦透露,台灣優視媒體原本申請3個頻道,但最後決定先行核准一個綜合台執照,但可以容納兒少、戲戲頻道節目。
台灣大股東會昨日通過2010年盈餘分配現金股利每股4.1619元,合計發放新台幣124億餘萬元,同時訂出權息基準日為7月8日。
對於整體經濟景氣,蔡明興說,大陸經濟成長速度太快而決定放慢步伐,加上美國經濟復甦也沒有預期順利,以致於全世界景氣都不會特別好,但也不致於發生金融危機,整體而言屬於溫和成長;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則以「戒慎恐懼」形容下半年經濟景氣不確定因素不少。
蔡明興強調,台灣大手中還有21%左右庫藏股,如果以目前資本額380億元核算,還有近8億股,將保留一部份庫藏股做為未來收購凱擘股權之用,至於未來收購凱擘股權比重?需要再做協商。
台灣大股東會昨日通過台灣大去年底董事會決議現金減資38億元案,每股退還股東1元,資本額並由目前380億元降為342億元;蔡明興說,未來要不要進一步減資,得視公司是否會有新投資需求大筆現金,若沒有,就有可能再減資,但4G執照未來發照時,台灣大一定會去競標爭取執照,不會在4G技術缺席,屆時肯定需要一筆不小的資金。
台灣大昨股東會改選董監事,並續聘黃日燦、鍾聰明、葉文立、及許濬四人續任獨立董事,董事會則通過蔡明興、蔡明忠續任董事長、副董事長。
另外,蔡家家族、三立、中視、民視共同投資成立的台灣優視媒體公司,已向NCC申請成立一個綜合台頻道,NCC昨天亦透露,台灣優視媒體原本申請3個頻道,但最後決定先行核准一個綜合台執照,但可以容納兒少、戲戲頻道節目。
台灣大股東會昨日通過2010年盈餘分配現金股利每股4.1619元,合計發放新台幣124億餘萬元,同時訂出權息基準日為7月8日。
對於整體經濟景氣,蔡明興說,大陸經濟成長速度太快而決定放慢步伐,加上美國經濟復甦也沒有預期順利,以致於全世界景氣都不會特別好,但也不致於發生金融危機,整體而言屬於溫和成長;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則以「戒慎恐懼」形容下半年經濟景氣不確定因素不少。
青睞電視媒體產業,各路人馬積極搶買電視台!市場傳出,有南部鋼鐵大王之稱的義聯集團董事長林義守,跨足飯店及遊樂區經營有成後,有意再戰媒體產業,並擬與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聯手,共同爭取民視股權。
對於市場這項傳言,林義守昨(8)日晚間表示,沒有這回事,目前也無投資電視台的計畫,林義守目前除了專注於鋼鐵本業外,還大手筆投資義大遊樂世界,對於是否有投資電視台的規劃,林義守則表示,目前根本沒有評估計畫。
業者分析表示,自從MBK去年底順利出售八大電視股權、由私幕基金殷拓以新台幣60億元入主八大電視之後,各路人馬角逐電視台的動作愈來愈積極,包括私募基金凱雷出售東森電視案,傳出吸引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與正崴董事長郭台強倆兄弟角力,Sony旗下So-net也有意捲土重來、布局國內電視媒體產業。
除此之外,三立及年代則吸引不少科技業、甚至傳產業者角力,其中,三立董事長林崑海出售手中持股的傳聞,近年來從未間斷過,至於出售價格卻是一路飆高,最新行情喊到一股30多元,令業界咋舌;年代董事長練台生在業界具有相當高地位及份量,市場傳出,年代易手的代價高達100億元,但年代否認出售打算。
民視目前資本額40.24億元,主要股東包括民間投資(持股比重約在49%),國喬石化轉投資的必詮化學目前持股0.15%,董監事席次高達23 席,外傳王文洋已握有4%的民視股權,而王文洋去年花了5,000萬元購下國衛電視,首度跨足電視媒體,並將國衛電視更名為台灣蕃薯台,市場傳聞不排除他會結合其他企業共同入主民視的可能。
民視主要大股東民間投資6月將進行董監改選,一般認為,只要掌握民間投資大部份股權,將有機會掌控民視的經營主導權。也因此使6月份的民視股權爭奪戰,備受市場矚目。
對於市場這項傳言,林義守昨(8)日晚間表示,沒有這回事,目前也無投資電視台的計畫,林義守目前除了專注於鋼鐵本業外,還大手筆投資義大遊樂世界,對於是否有投資電視台的規劃,林義守則表示,目前根本沒有評估計畫。
業者分析表示,自從MBK去年底順利出售八大電視股權、由私幕基金殷拓以新台幣60億元入主八大電視之後,各路人馬角逐電視台的動作愈來愈積極,包括私募基金凱雷出售東森電視案,傳出吸引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與正崴董事長郭台強倆兄弟角力,Sony旗下So-net也有意捲土重來、布局國內電視媒體產業。
除此之外,三立及年代則吸引不少科技業、甚至傳產業者角力,其中,三立董事長林崑海出售手中持股的傳聞,近年來從未間斷過,至於出售價格卻是一路飆高,最新行情喊到一股30多元,令業界咋舌;年代董事長練台生在業界具有相當高地位及份量,市場傳出,年代易手的代價高達100億元,但年代否認出售打算。
民視目前資本額40.24億元,主要股東包括民間投資(持股比重約在49%),國喬石化轉投資的必詮化學目前持股0.15%,董監事席次高達23 席,外傳王文洋已握有4%的民視股權,而王文洋去年花了5,000萬元購下國衛電視,首度跨足電視媒體,並將國衛電視更名為台灣蕃薯台,市場傳聞不排除他會結合其他企業共同入主民視的可能。
民視主要大股東民間投資6月將進行董監改選,一般認為,只要掌握民間投資大部份股權,將有機會掌控民視的經營主導權。也因此使6月份的民視股權爭奪戰,備受市場矚目。
富邦董事長蔡明忠表示,為讓數位匯流成功,將投入發展數位內容,將以「誠心誠意」拉攏三立、民視、中視入股台灣優視媒體科技,一起打造台灣高畫質數位內容。
蔡明忠表示,以前遲疑於要不要投入自製內容,但是未來數位電視成功關鍵,也在數位內容,因此毅然決定親自下海。
不過,由於政府要求黨政軍退出媒體,是否阻礙發展數位內容之路。蔡明忠坦承,在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法規解套前,要另謀他途,未來要做數位內容有很多方向,可以「整合者」(Aggregation)的角色和別人合作,拉攏三立、民視、中視一起投資台灣優視媒體科技。
台灣優視媒體科技由蔡明忠及台灣大董事長蔡明興兄弟創立,近期股本增資為5,000萬元,由蔡家兄弟旗下投資公司持股55%,蔡衍明旗下中時集團,三立及民視各持股15%。
蔡明忠表示,未來三個合作夥伴將陸續把過去累積的片庫資源釋放出來,把節目重製,朝向高畫質方向製播。
蔡明忠表示,以前遲疑於要不要投入自製內容,但是未來數位電視成功關鍵,也在數位內容,因此毅然決定親自下海。
不過,由於政府要求黨政軍退出媒體,是否阻礙發展數位內容之路。蔡明忠坦承,在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法規解套前,要另謀他途,未來要做數位內容有很多方向,可以「整合者」(Aggregation)的角色和別人合作,拉攏三立、民視、中視一起投資台灣優視媒體科技。
台灣優視媒體科技由蔡明忠及台灣大董事長蔡明興兄弟創立,近期股本增資為5,000萬元,由蔡家兄弟旗下投資公司持股55%,蔡衍明旗下中時集團,三立及民視各持股15%。
蔡明忠表示,未來三個合作夥伴將陸續把過去累積的片庫資源釋放出來,把節目重製,朝向高畫質方向製播。
交通部原本計劃年底釋照的行動電視業務,臨時喊卡。據了解,
傳播業者日前向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陳情,認為適用法規應是廣
電法而非電信法,朱立倫綜合考量年底五都選舉在即,因此暫緩
釋照。
業者預計,兩張行動電視執照最快明年中釋出,五張數位無線電
視可能延後兩到三年後才釋照。
兩張行動電視執照原本計劃在今年底釋出,但傳播業者認為,行
動電視若採用電信法為法源依據,則為低度管理,對原本廣播電
視產業有不公平管制疑慮。若依廣電法發照,主管機關則有更多
內容監理權限,由於朱立倫對此事表達關切,NCC決定延後釋照
計畫。
NCC委員謝進男表示,行動電視仍需討論適用電信法或廣電法,
若採用電信法,可望在明年中釋出執照。數位無線電視則因適用
廣電法,現在進入修法階段,預估兩到三年後修法完成才能進行
釋照。
謝進男分析,釋照規則仍在研擬中,一方案為競標釋照,另一方
案則為,收取每年營收的幾個百分比做為執照費用。目前評估有
線電視及數位無線電視業者,其資本額以20億到30億元最恰當,
如以競標方式釋出執照,執照費用應該落在10到15 億元之間。業
者推估,政府釋出行動電視及數位無線電視共七張執照,有機會
為國庫帶入超過105億元收入。
隨著行動電視釋照時程接近,有意競標團隊陸續浮出檯面,正崴
旗下崴嘉,與行動電視晶片業者高通關係良好,參與釋照態度最
積極,並與中華電信合作將攜手參與競標,崴嘉同時也拉攏有意
競標的遠傳一起加入競標團隊。台灣大哥大則由台固媒體負責,
與旺旺集團旗下中視攜手,一起搶標行動電視執照。
市場也傳出,NCC規劃釋出的五張數位無線電視執照,除吸引既
有無線電視業者中視、台視、民視等評估爭取。電信業者台灣大
、遠傳,有線電視頻道大愛、東森及新進業者壹電視,也密切關
注釋照後續進度,計劃參與競標。
傳播業者日前向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陳情,認為適用法規應是廣
電法而非電信法,朱立倫綜合考量年底五都選舉在即,因此暫緩
釋照。
業者預計,兩張行動電視執照最快明年中釋出,五張數位無線電
視可能延後兩到三年後才釋照。
兩張行動電視執照原本計劃在今年底釋出,但傳播業者認為,行
動電視若採用電信法為法源依據,則為低度管理,對原本廣播電
視產業有不公平管制疑慮。若依廣電法發照,主管機關則有更多
內容監理權限,由於朱立倫對此事表達關切,NCC決定延後釋照
計畫。
NCC委員謝進男表示,行動電視仍需討論適用電信法或廣電法,
若採用電信法,可望在明年中釋出執照。數位無線電視則因適用
廣電法,現在進入修法階段,預估兩到三年後修法完成才能進行
釋照。
謝進男分析,釋照規則仍在研擬中,一方案為競標釋照,另一方
案則為,收取每年營收的幾個百分比做為執照費用。目前評估有
線電視及數位無線電視業者,其資本額以20億到30億元最恰當,
如以競標方式釋出執照,執照費用應該落在10到15 億元之間。業
者推估,政府釋出行動電視及數位無線電視共七張執照,有機會
為國庫帶入超過105億元收入。
隨著行動電視釋照時程接近,有意競標團隊陸續浮出檯面,正崴
旗下崴嘉,與行動電視晶片業者高通關係良好,參與釋照態度最
積極,並與中華電信合作將攜手參與競標,崴嘉同時也拉攏有意
競標的遠傳一起加入競標團隊。台灣大哥大則由台固媒體負責,
與旺旺集團旗下中視攜手,一起搶標行動電視執照。
市場也傳出,NCC規劃釋出的五張數位無線電視執照,除吸引既
有無線電視業者中視、台視、民視等評估爭取。電信業者台灣大
、遠傳,有線電視頻道大愛、東森及新進業者壹電視,也密切關
注釋照後續進度,計劃參與競標。
行動電視:現有手機上的行動電視是採第三代行動通訊(3G)技
術傳輸,來收看目前的無線及有線電視頻道,但會占用網路頻寬
,NCC計劃釋出行動電視執照,則採取廣播方式,不會占用頻寬
,電視節目也可採用隨選視訊(VOD)的方式播出。
目前主要技術分兩種。一是高通支持的MediaFLO,及手機廠支持
的DVB-H。過去台灣曾發出五張行動電視試播執照,四家採
DVB-H標準,一家採用MediaFLO技術。
數位無線電視:目前一般熟知的無線電視為台視、華視、中視、
民視,未來NCC計劃發出的數位無線電視執照,有別於過去類比
訊號傳輸,將採用數位訊號傳輸,並可傳送高畫質(HD)節目,
且室內受訊較佳。
依釋出頻寬規畫,可釋出五至六個標準畫質節目,或一個高畫質
節目,同時業者與用戶也可進行購物、選片等互動服務。
術傳輸,來收看目前的無線及有線電視頻道,但會占用網路頻寬
,NCC計劃釋出行動電視執照,則採取廣播方式,不會占用頻寬
,電視節目也可採用隨選視訊(VOD)的方式播出。
目前主要技術分兩種。一是高通支持的MediaFLO,及手機廠支持
的DVB-H。過去台灣曾發出五張行動電視試播執照,四家採
DVB-H標準,一家採用MediaFLO技術。
數位無線電視:目前一般熟知的無線電視為台視、華視、中視、
民視,未來NCC計劃發出的數位無線電視執照,有別於過去類比
訊號傳輸,將採用數位訊號傳輸,並可傳送高畫質(HD)節目,
且室內受訊較佳。
依釋出頻寬規畫,可釋出五至六個標準畫質節目,或一個高畫質
節目,同時業者與用戶也可進行購物、選片等互動服務。
有線電視與MOD的頻道大戰,一觸即發!據了解,香港壹傳
媒(壹電視)向NCC申請的5張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執照,年底核准
機會濃厚,由於壹電視已向中華電申請上架到MOD播出,屆時,
壹傳媒將由平面媒體正式揮軍電視台,並將掀起有線電視、MOD
頻道卡位戰。
由頻道業者組成的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
已在上週發函所屬會員,將於本週由理事長年代電視董事長練台
生主持,邀請東森電視總經理陳繼業、TVBS總經理楊鳴、中天總
經理廖福順、非凡董事長黃崧等電視台一級主管開會,針對壹電
視進駐MOD及後續可能在有線電視市場掀起的節目與新聞頻道重
洗牌,開會討論。
而由凱擘、中嘉、台灣寬頻、台固媒體、台基網等有線電視
系統業者所組成的台灣有線寬頻產業協會,也將針對壹電視5頻道
進駐中華電信MOD,後續是否引發新一波MOD拉攏有線電視系統
頻道業者靠攏,造成頻道大挪移效應研擬對策。
中華電信指出,壹電視向中華電申請的5個頻道,只要NCC核
准執照,就可以在MOD上架,而壹電視向中華電申請上架的頻道
包括新聞、資訊、綜合、體育、戲劇各一個台,合計5台,加上
昨(22)日由靖天公司申請上架15個台,MOD總台數可望在年底
突破100台,與目前有線電視的100多台旗鼓相當。
台灣大哥大併購凱擘在公平會與NCC正式核准後,頻道業者
預期,未來台灣大主導頻道上架的能力增強,頻道市場勢必還有
新一波洗牌效應,也因此,不少頻道業者預期未來要在有線電視
上架,勢必面臨不少挑戰。
據透露,多家頻道業者正與MOD接洽上架事宜,MOD與有線
電視業者未來勢必上演搶頻道大戰。MOD目前必載頻道還包括中
視、台視、華視、民視及公視等頻道。
市場人士指出,當初旺旺入主中天、中視時,NCC對中天祭
出行政處分附款;最近也否決八大電視台申請旗下「娛樂K台」
變更營運計畫、轉型為GTV新聞台的申請。另外,2年多前通過自
由時報集團所申設的自由新聞台等兩張執照,因頻道協商未成,
執照已經繳回,但壹電視申請5張執照、年底獲發MOD上架執照
卻是機會濃厚,因此,有不少頻道業者質疑NCC發照的公平性。
媒(壹電視)向NCC申請的5張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執照,年底核准
機會濃厚,由於壹電視已向中華電申請上架到MOD播出,屆時,
壹傳媒將由平面媒體正式揮軍電視台,並將掀起有線電視、MOD
頻道卡位戰。
由頻道業者組成的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
已在上週發函所屬會員,將於本週由理事長年代電視董事長練台
生主持,邀請東森電視總經理陳繼業、TVBS總經理楊鳴、中天總
經理廖福順、非凡董事長黃崧等電視台一級主管開會,針對壹電
視進駐MOD及後續可能在有線電視市場掀起的節目與新聞頻道重
洗牌,開會討論。
而由凱擘、中嘉、台灣寬頻、台固媒體、台基網等有線電視
系統業者所組成的台灣有線寬頻產業協會,也將針對壹電視5頻道
進駐中華電信MOD,後續是否引發新一波MOD拉攏有線電視系統
頻道業者靠攏,造成頻道大挪移效應研擬對策。
中華電信指出,壹電視向中華電申請的5個頻道,只要NCC核
准執照,就可以在MOD上架,而壹電視向中華電申請上架的頻道
包括新聞、資訊、綜合、體育、戲劇各一個台,合計5台,加上
昨(22)日由靖天公司申請上架15個台,MOD總台數可望在年底
突破100台,與目前有線電視的100多台旗鼓相當。
台灣大哥大併購凱擘在公平會與NCC正式核准後,頻道業者
預期,未來台灣大主導頻道上架的能力增強,頻道市場勢必還有
新一波洗牌效應,也因此,不少頻道業者預期未來要在有線電視
上架,勢必面臨不少挑戰。
據透露,多家頻道業者正與MOD接洽上架事宜,MOD與有線
電視業者未來勢必上演搶頻道大戰。MOD目前必載頻道還包括中
視、台視、華視、民視及公視等頻道。
市場人士指出,當初旺旺入主中天、中視時,NCC對中天祭
出行政處分附款;最近也否決八大電視台申請旗下「娛樂K台」
變更營運計畫、轉型為GTV新聞台的申請。另外,2年多前通過自
由時報集團所申設的自由新聞台等兩張執照,因頻道協商未成,
執照已經繳回,但壹電視申請5張執照、年底獲發MOD上架執照
卻是機會濃厚,因此,有不少頻道業者質疑NCC發照的公平性。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將修法刪除無線電視台在有線電視系統
的「必載」規定,回歸市場機制;若順利完成修法,無線電視台
將可向有線電視系統收取頻道版權費。
無線台昨(7)日表示,終於爭到應有權益;系統業說,無線台若
要收費,恐無法成功上架。雙方戰火一觸即發。
無線台目前有台視、中視、華視、民視及公視,由於公廣集團頻
道仍會納入必載條件,另外民視已向系統台收費;非凡董事長黃
崧持有的台視、旺旺集團的中視等兩家無線台首當其衝,若與有
線電視系統業者協商不成,民眾有可能看不到這兩家節目。
NCC官員說,當初三台為了解決天線收視不良問題,讓有線電視
系統免費必載,目前正在修法取消規定,為降低衝擊,NCC將會
有配套作法。
中視表示,無線台與NCC溝通很久,希望能「協商收費」,系統
業者播出無線台節目應付版權費。中視指出,不擔心系統業者不
付費,因為「我們對中視內容節目很有自信」。未來回歸市場機
制,無線電視台業者有了版權收入,可以投入製播更好的節目。
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則說,若無線電視台開價收取版權費,系統業
者未必買單。且無線台很多節目,例如偶像劇等,都已在衛星頻
道播出,一旦開價,恐面臨被下架。
的「必載」規定,回歸市場機制;若順利完成修法,無線電視台
將可向有線電視系統收取頻道版權費。
無線台昨(7)日表示,終於爭到應有權益;系統業說,無線台若
要收費,恐無法成功上架。雙方戰火一觸即發。
無線台目前有台視、中視、華視、民視及公視,由於公廣集團頻
道仍會納入必載條件,另外民視已向系統台收費;非凡董事長黃
崧持有的台視、旺旺集團的中視等兩家無線台首當其衝,若與有
線電視系統業者協商不成,民眾有可能看不到這兩家節目。
NCC官員說,當初三台為了解決天線收視不良問題,讓有線電視
系統免費必載,目前正在修法取消規定,為降低衝擊,NCC將會
有配套作法。
中視表示,無線台與NCC溝通很久,希望能「協商收費」,系統
業者播出無線台節目應付版權費。中視指出,不擔心系統業者不
付費,因為「我們對中視內容節目很有自信」。未來回歸市場機
制,無線電視台業者有了版權收入,可以投入製播更好的節目。
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則說,若無線電視台開價收取版權費,系統業
者未必買單。且無線台很多節目,例如偶像劇等,都已在衛星頻
道播出,一旦開價,恐面臨被下架。
長達近50年的無線電視台「萬年執照」將走入歷史,國家通訊傳
播委員會(NCC)已著手修改廣播電視法,未來無線廣電釋照將
新增公開拍賣及招標方式。台視、中視與民視三家商業電視台執
照,預計十年後,將不再直接換照,也改拍賣或招標,衝擊非凡
、旺旺中時集團。
非凡前年以17.24億元拿下台視25.77%股權,掌握台視四成持股,
入主台視;旺旺集團今年買下中視、中天。以往無線電視台執照
為每六年換照一次,NCC擬修法,不再使執照無條件的換照下去
,預期無線廣電市場版圖將會重整。
NCC昨(15)日委員會報告廣電法修正草案,發言人謝進男表示
,因預算法修正,要求廣電頻率釋出時,應採以公開招標或拍賣
方式,挹注國庫收入,因此,現行廣電法採審議制外,將增訂公
開拍賣與招標兩種釋照方式,避免被財團壟斷。
NCC官員表示,這屆NCC委員重視退場機制,認為應打破萬年執
照。
播委員會(NCC)已著手修改廣播電視法,未來無線廣電釋照將
新增公開拍賣及招標方式。台視、中視與民視三家商業電視台執
照,預計十年後,將不再直接換照,也改拍賣或招標,衝擊非凡
、旺旺中時集團。
非凡前年以17.24億元拿下台視25.77%股權,掌握台視四成持股,
入主台視;旺旺集團今年買下中視、中天。以往無線電視台執照
為每六年換照一次,NCC擬修法,不再使執照無條件的換照下去
,預期無線廣電市場版圖將會重整。
NCC昨(15)日委員會報告廣電法修正草案,發言人謝進男表示
,因預算法修正,要求廣電頻率釋出時,應採以公開招標或拍賣
方式,挹注國庫收入,因此,現行廣電法採審議制外,將增訂公
開拍賣與招標兩種釋照方式,避免被財團壟斷。
NCC官員表示,這屆NCC委員重視退場機制,認為應打破萬年執
照。
民視大股東民間投資公司捍衛經營權,發函股東表明願以每股8元
買回股票,金額無上限,反制前環球電視台董事長吳子嘉的收購
行動。
吳子嘉聞訊後不甘示弱,將收購民視股票價格加碼至每股8.1元,
民視股權大戰正式開打。
民視上周以民間投資公司名義,發函給上千位股東表示,「2007
年已完全彌補累積虧損,並有6,758萬元可分配盈餘,鑒於股東因
資金壓力,需變賣股票換取現金,公司願以合理價格購買股票,
以降低股東虧損。」
據了解,民間投資目前是以每股8元在市場買回自家股票,總收購
金額無上限,鞏固經營權的企圖心明顯。
原本以每股6.8元代價收購民視股票的吳子嘉則表示,要加碼到每
股8.1元收購,宣示他進軍的民視決心。
買回股票,金額無上限,反制前環球電視台董事長吳子嘉的收購
行動。
吳子嘉聞訊後不甘示弱,將收購民視股票價格加碼至每股8.1元,
民視股權大戰正式開打。
民視上周以民間投資公司名義,發函給上千位股東表示,「2007
年已完全彌補累積虧損,並有6,758萬元可分配盈餘,鑒於股東因
資金壓力,需變賣股票換取現金,公司願以合理價格購買股票,
以降低股東虧損。」
據了解,民間投資目前是以每股8元在市場買回自家股票,總收購
金額無上限,鞏固經營權的企圖心明顯。
原本以每股6.8元代價收購民視股票的吳子嘉則表示,要加碼到每
股8.1元收購,宣示他進軍的民視決心。
民視、三立競爭激烈,三立日前在尾牙宣布去年營收40億元,
民視總經理陳剛信昨在尾牙上反擊:「民視是去年賺最多的電視
台,共35億元,因為三立的營收多了有線電視台節目授權費7
億8千萬元,民視的有線電視台授權費只有4千8百萬元,扣掉
這筆錢,民視賺得比較多。」
民視總經理陳剛信昨在尾牙上反擊:「民視是去年賺最多的電視
台,共35億元,因為三立的營收多了有線電視台節目授權費7
億8千萬元,民視的有線電視台授權費只有4千8百萬元,扣掉
這筆錢,民視賺得比較多。」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