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恆科技公司新聞
大同指出,此太陽能電廠總計120MW,第一期工程將於今年第2季開始建置,總容量約為85MW,預計2022年8月前正式併網;第二期35MW申設作業同步展開中,為目前台灣最具指標性的太陽能漁電共生案。未來機電方面由大同提供升壓設備,並將與聚恆科技共同提供未來的維運服務。
大亞綠能科技為大亞電纜及聚恆科技合資而成,旗下擁有一家太陽能公司及三家太陽能電業公司,累積實績已達110MW。大亞電纜近年來看好綠能產業發展,積極搶攻太陽能商機,本案待完成申報程序後進行交割作業。
此太陽能電廠總計120MW,第一期工程將於今年第二季開始建置,總容量約為85MW,預計2022年8月前正式併網;第二期35MW申設作業也同步展開中,為目前台灣最具指標性的太陽能漁電共生案。大同表示,本案待完成申報程序後進行交割作業,機電方面由大同提供升壓設備,並將與聚恆科技共同提供未來的維運服務。
大亞集團近年從生產電力線纜、裸銅線跨足到太陽能電廠,旗下大亞綠能主打綠能技術服務,看準未來太陽能光電市場自集中式電力配送,轉為分散式在地再生能源供應,斥資60億,在台南七股區三股子段養殖魚塭,建置全台最大漁電共生太陽能電廠,總面積約160公頃。
大亞綠能繼去年完成台灣首件大型土地變更太陽能建置案心忠電業後,今年與大同完成股權轉讓協議,大同25日董事會通過,將旗下100%持股的志光能源,售予大亞綠能。
聚恆科技(4582)這家公司在節能領域可是有點名气哦!最近他們辦了三場「2020創儲節能研討會」,今天(14日)是最後一場,會議地點就在竹科展業一路2號的竹科202室。這次研討會不僅分享聚恆自身的經驗,還請來了空調、儲能、節能及太陽能發電的專家來講座,幫助企業們更好地規劃用電能源。 會議的講師陣容可是很強大呢!有聚恆節能副理蘭佳霏、創能專員白裕中,還有储能專案郭丁瑋博士。他們講的三大主題都是關於用電大戶應對策略的,像是ESCO節能績效分享方案、儲能及創能方案,都是實用的資訊。 現在能源可是個熱門話題,創能能讓你賺錢,節能則能幫你省錢,储能還能創造財務模式。而且再生能源不再是台電的專利,企業和個人都可以參與,其中太陽光電的門檻最低,誰都能加入。 要節能,從空調開始準沒錯。聚恆科技近年來在太陽光電廠開發方面很有成就,也搶進了節能及儲能市場,現在已經形成了營運的「三腳鼎立」。副總經理周恒安表示,聚恆是太陽能EPC專業廠,從案場開發、規劃設計到施工併網,都有20多年的經驗和可觀的實績。他們還代理高能效冰水主機品牌,結合產業低碳製程,幫助能源大戶取得政府補助資源,提供整體節能顧問方案。 如果你對節能有任何疑問,可以打聚恆科技的電話(06)202-2202分機391,找蘭佳霖小姐咨询哦!
能源是時下最夯的議題。創能為你賺錢,節能幫你省錢,儲能亦有財務模式產生。再生能源也不再是台電的特權,而是企業及個人皆可為,其中以太陽光電的門檻最低,人人都可參與。至於如何做節能,方法很多,從最耗電的空調著手,準沒錯。
聚恆開發太陽光電廠有成,近年搶進節能及儲能市場,形成營運三隻腳。副總經理周恒安表示,聚恆為太陽能EPC專業廠,在案場開發、規劃設計及施工併網,有20多年經驗及可觀實績,並且代理高能效冰水主機品牌,結合產業低碳製程,協助能源大戶取得政府補助資源,提供整體節能顧問方案。
聚恆電話(06)202-2202分機391,蘭佳霖小姐。
台灣興櫃股市場在8月份的營收公布中,儘管面對新冠疫情的挑戰,仍有不少個股表現亮眼,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其中,<聚恆科技>以太阳能概念股之姿,成功躍升為興櫃股市場的十大個股之一。 根據市場資料顯示,<聚恆科技>主要從事再生能源創能服務,專注於屋頂型以及地面型太阳能光電系統的建置。近期,該公司的主要客戶大亞和群創的股價均呈現強勁漲勢,對<聚恆科技>的業務發展帶來正面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經濟部在8月份推出的用電大戶條款,對上市櫃公司「泛綠能概念股」族群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這也使得興櫃太陽能股市場的熱度不斷攀升。在這股熱潮的推動下,<聚恆科技>的8月份營收達到了4.74億元,創下了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暴增15倍,成功進入興櫃營收十大排名。 在興櫃8月營收前十大個股中,除了<聚恆科技>外,還有汎德永業、展碁國際、瑞鼎、三商家購、長榮鋼等公司。其中,汎德永業依舊穩坐龍頭,而燁聯則因鋼鐵景氣復甦的影響,從原先的第三名躍升至第二位。此外,安普新和秀育等公司也保持在前十大個股的排名中。 總結來說,在這次興櫃股市場的營收公布中,<聚恆科技>以其出色的表現,成功吸引了市場的關注。未來,隨著太陽能市場的發展,<聚恆科技>有望繼續保持良好的成長勢頭。
以興櫃8月營收前十大個股觀察,遠壽依舊穩坐龍頭,不過第二位 由原先坐三望二的燁聯,挾鋼鐵景氣復甦之勢擠下汎德永業奪得。後 續排位依序為展碁國際、瑞鼎、三商家購、長榮鋼,前月殺進排行榜 的安普新、秀育,仍居8、9名,第10名則由聚恆以太陽能概念股之姿 拿下。
新上榜的聚恆,主要從事再生能源創能服務之屋頂型,以及地面型 太陽能光電系統建置,主要客戶包括近三個月來股價大漲逾六成的大 亞及今年漲勢凌厲的群創。加上經濟部8月祭出用電大戶條款,上市 櫃公司「泛綠能概念股」族群漲聲隆隆,亦帶動興櫃太陽能股崛起。 8月營收達4.74億元,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暴增15倍,進入興櫃 營收十大排名。
聚恆科技在南科三路26號的南科201會議室盛大舉辦了一場「創能節能研討會」,這場活動吸引了眾多企業及專業人士的關注。會議中,講師群包括了高雄市冷凍空調技師協會理事長吳技師、聚恆科技專案經理蘭佳霖及專員曾順暉,他們分別就空調節能手法、ESCO節能續效分享方案以及儲能創能三大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聚恆科技近年來在太陽光電廠的開發上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同時也不斷拓展業務範圍,搶進節能及儲能市場,讓公司的營運基礎更加堅實。這次研討會,除了讓參與者了解聚恆科技在創儲節能方面的經驗分享,還特別邀請了空調、儲能、節能及太陽能發電等領域的專家來主講,幫助企業進行最有效的用電能源規劃。 接下來,聚恆科技還將在9月15日於中科路6號的中科702會議室,以及10月14日於竹科展業一路2號的竹科202室,舉辦第二場和第三場創儲節能研討會。這兩場研討會都將在下午1點30分開始,對外開放報名。如果你對節能技術有興趣,或者想要了解如何為公司節省能源成本,不妨把握這個機會,報名參加。報名專線為(06)202-2202分機391,由蘭佳霖經理為你服務。(記者 翁永全報導)
會」,講師群為高雄市冷凍空調技師協會理事長吳技師、聚恆專案經理蘭佳霏及
專員曾順暉,分享空調節能手法、ESCO節能續效分享方案及儲能創能3大主題。
聚恆開發太陽光電廠有成,近年也搶進節能及儲能市場,形成營運三隻腳。3場創
儲節能研討會除分享該公司自身經驗,並邀請空調、儲能、節能及太陽能發電專
家主講,協助企業進行最有效的用電能源規劃。
創能節能研討會後2場分別為9月15日在中科路6號的中科702會議室;10月14日在
竹科展業一路2號的竹科202室,均為13點30分開始。報名專線(06)202-2202分
機391蘭佳霖經理。(翁永全)
台灣聚恆科技在太陽能電廠的發展上可說是成果豐碩,這間專注於太陽能電廠EPC業務的公司,近年來與大亞綠能的合資,讓太陽能產業發展更加蓬勃。從2014年開始,大亞綠能就與聚恆科技攜手搶攻太陽能市場,至今已累積了29座太陽能電廠,總裝置容量達31MW,發電量累積高達9,000萬度。 從康寧大學圖書館的屋頂型案開始,大亞綠能與聚恆科技共同拓展太陽能市場,至今已經完成了許多項目。其中,台南學甲的大規模地面型太陽能電廠,更是國內首件整合民間私人土地成功變更建置的實例,顯示了大亞綠能在太陽能電廠建置上的領先地位。 隨著聚恆科技興櫃掛牌,公司將能夠承接更多大型電業執照的電廠興建,預計今年9月上櫃後,將有更多資金投入高品質電廠的投資,以獲得穩定的售電收入。大亞綠能預計,2021年將達到第一階段性的營收目標,並將持續擴大發展。 不僅如此,大亞集團的營運策略也將轉向多元化,包括電線電纜本業、能源發電、新創事業投資等三大項目。大亞創投在電子醫療技術研發、藥品代工保瑞藥業等領域也展開了廣泛的投資。這間傳統的電線電纜公司,在二代接班後,已開始邁向轉型與創新的道路,成為台灣綠能建設的重要推手。
答:投入綠能產業之初,除了看好離岸風電的商機,同時也有瞄準太陽能電廠的發展機會,當時因緣際會下認識太陽能EPC廠聚恆科技,2014年雙方合資成立大亞綠能,而大亞本身也是聚恆大股東,透過交叉持股的方式,以策略夥伴的身份聯手搶攻太陽能產業。
聚恆科技是以太陽能電廠EPC為主要業務,除了EPC業務外,聚恆亦積極發展節能、儲能及系統智能控管技術其他三個面向業務,以增加永續經營的營業效能。
2014年大亞綠能的第一個案子,就是康寧大學圖書館的屋頂型案,再來做到大亞關廟廠的屋頂型案,目前旗下共有29座太陽能電廠,總裝置容量達31MW,截至2月底,總發電量累積9,000萬度。而在風電投資告一段落後,大亞在綠能發展策略上,將重心移到了太陽能電廠的建置與發展。
經過前後約六年投資,2020年終於迎來一樁太陽能電廠大案,這是位於台南學甲的大規模地面型太陽能電廠,也是國內首件整合民間私人土地,成功將土地變更完成建置太陽能電廠的實例,整合時間前後長達二年半,預計該案最快今年底能夠掛表、併聯發電。
未來在太陽能電廠事業上,大亞將與策略夥伴聚恆科技繼續承攬案件,且對於案件的規模並不設限。此外,目前聚恆科技興櫃掛牌後,也有助於承接更大量且大型電業執照的電廠興建,預計將有更多的資金用於投資高品質的電廠,以獲得穩定售電收入,聚恆預計今年9月上櫃。
問:預計大亞綠能發展,何時能迎來收割年?
答:階段性里程碑會設定在每年挹注大亞營收約2億元,而目前大亞綠能每年約3,000~5,000萬元的收益,加上台南學甲地面型太陽能電廠能如期完成,預計每年能挹注營收約1.8億元,那麼在2021年應該能達到第一階段性的目標,不過未來還要擴大發展。而轉型後的大亞集團營運策略,將主要分為電線電纜本業、能源發電、新創事業投資等三大項目,對於營運三隻腳的展望,公司審慎樂觀。
目前大亞創投的投資領域,不僅跨足電子醫療技術的研發,也是藥品代工保瑞藥業的股東,對於研發新藥也感興趣。大亞集團1955年成立至今走過一甲子,從伴隨台灣基礎建設的發展,到台灣綠能建設的時代更替,而這間以電線電纜為本業的傳產公司,也隨著大亞沈家的二代接班後,開始邁向轉型與創新的道路。
台灣大亞集團近來在綠電產業的布局可說是越發穩固,旗下子公司心忠電業日前在台北寒舍艾美酒店與多家銀行團體簽署了一筆32億元的聯貸合約,這筆資金將用於台南學甲76MW太陽能電廠的開發。這個項目總投資金額達到40億元,預計在2020年底完工並開始發電。 這次的聯貸案由永豐銀行主辦,其他參與的金融機構包括凱基、國票、華南、彰銀等。大亞集團董事長沈尚弘表示,隨著政府提出2025年達到20GW太陽能裝置目標,集團將持續發展綠能產品,並強攻綠能、綠電市場,目標是成為從能源產生、傳輸、儲存到轉換的完整解決方案領導品牌。 事實上,大亞集團在綠電產業的投資已經有顯著成效。從2014年訂下的五年內達成50MW太陽能電廠興建容量的目標,到現在已經超過預期。目前,集團的綠電總投資額已經達到60億元,今年台南學甲的太陽能電廠完工後,總裝置容量將達到120MW。這將使集團每年可發電約15,770萬度,帶來7.1億元的售電收益,成為穩定的收益來源。 不僅如此,大亞集團在綠電產業的投資還帶來了多重的效益。除了增加自身線纜的出貨量外,新設置的太陽能電廠統包工程案也交由轉投資的聚恆科技(4582)承攬。未來,若要加入儲能微電網,則需仰賴子公司協同能源的系統,讓投資效益發揮到最大。 聚恆科技是台灣的太陽能系統工程承包商,大亞集團持有22%的股份,並已在興櫃掛牌。協同能源則是台灣少數有能力自主規劃與建置大型儲能微電網系統的廠商之一,大亞集團持有63%的股份。這兩家公司是大亞集團在綠電產業鏈上重要的布局。
大亞集團董事長沈尚弘表示,政府提出2025年達到20GW太陽能裝置 的目標,該集團以電線電纜產品為根基,將持續開發綠能產品,強攻 綠能、綠電商機,打造從能源產生、傳輸、儲存到轉換,皆能提供完 整解決方案的能源串接領導品牌。
事實上,大亞集團近年在綠電產業布局有成;大亞曾於2014年許下 五年內達成50MW太陽能電廠興建容量的目標。至今已超前布局,綠電 總投資額高達60億元,今年台南學甲76MW太陽能電廠完工後,總裝置 容量將達120MW,屆時轄下電廠每年共可發電約15,770萬度,每年售 電收益可達7.1億元,將成為該集團穩定的收益來源。
大亞集團大舉投資綠電產業,可謂多重進補;綠電除了增加自身線 纜的出貨量外,新設置的太陽能電廠統包工程案,也交由轉投資聚恆 科技(4582)承攬,未來加入儲能微電網,更需仰賴子公司協同能源 的系統,讓投資效益發揮到最大。
聚恆科技是國內太陽能系統工程承包商,大亞集團持股22%,目前 股票已在興櫃掛牌;協同能源則是台灣少數擁有能力自主規劃與建置 大型儲能微電網系統的廠商之一,大亞集團持股63%;兩家公司是大 亞集團在綠電產業鏈重要的布局。
台灣股市上周在長假前觀望氣氛下,防疫相關題材及現增概念股逆勢走強,其中威睿、敏成、聚恆及創王等公司表現亮眼。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市場對防疫相關產業的關注度不斷提升,這些公司也因此受益匪浅。
以威睿(8298)為例,該公司專注於電信級網路安全防護及流量分析系統研發,客戶群體涵蓋各大電信業者。由於疫情帶動遠端辦公與就學需求,網路資安受到高度重視,威睿股價因此自谷底強勢反彈,3個交易日內漲幅達34.83%。
敏成(4431)作為國內熔噴不織布大廠,為配合政府口罩生產目標,不斷提升日產能。上周均價強彈27.75%,自元月開紅盤以來,均價已大增2.16倍,成為股災底下的黑馬。
聚恆(4582)則是準備進行現金增資的公司,為公司初上櫃前的公開承銷股份。上周均價大漲22.37%,顯示市場對其現增概念的正面反應。
創王(6724)則計劃在浙江合資設立公司,布局微顯示器模組元件領域,並為充實營運資金,擬辦理現金增資私募普通股3,590張,每股暫定價格11元,上周漲幅達21.35%。
此外,健亞旗下的華宇藥、甫獲美高血壓學名藥證的法德藥、環拓科技、達亞、力士及翔宇等公司,上周也皆有逾一成周漲幅。
展望本周,綠界科技將以每股參考價17.2元登錄興櫃,公司去年每股盈餘達12.48元,並已通過9元現金股利發放案。近期受惠宅經濟興起,後續發展備受市場期待。
興櫃市場上周受長假前觀望氣氛影響,全周3個交易日成交值僅16 .97億元,周收漲家數也只有98檔,惟防疫相關題材的威睿(8298) 及敏成(4431),或辦理現金增資的聚恆(4582)與創王(6724), 上周皆成功力抗節前賣壓,逆勢大漲。
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人數突破百萬大關,美國總統川普更指出, 未來兩周美國的死亡人數將達高峰,在目前沒有任何疫苗能夠有效抑 制病毒擴散下,全球各國僅能透過行動管制來遏阻疫情發展,然此舉 無非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衝擊,類股無一倖免,也使盤面重心持續圍 繞在防疫題材。
電信網路設備軟體開發商威睿主要從事電信級網路安全防護及流量 分析系統研發,旗下客戶包括各大電信業者,受惠疫情帶動遠端辦公 與就學需求爆發,網路資安也獲得市場的高度重視,激勵股價自谷底 強勢反彈,僅3個交易日勁揚34.83%,榮登上周興櫃漲幅王寶座。
國內熔噴不織布大廠敏成也為配合政府每日2千萬片口罩的目標, 持續拉高日產能,不但上周均價強彈27.75%,自元月開紅盤以來, 均價也已大增2.16倍,成為股災底下的大黑馬。
除防疫概念題材外,上周擬辦理現金增資的個股也有強勢表現,包 括太陽光電系統業者聚恆為公司初上櫃前的公開承銷股份,擬辦理現 金增資發行新股,目前發行股數尚未決議,上周均價大漲22.37%。
至於光場顯示業者創王擬在浙江合資設立公司,布局微顯示器模組 元件領域,同時為充實營運資金,擬辦理現金增資私募普通股3,590 張,每股暫定價格11元,激勵上周漲幅達21.35%。
上述4檔個股外,健亞旗下的華宇藥、甫獲美高血壓學名藥證的法 德藥、3月20日登錄興櫃的環拓科技、醫材廠達亞、金氧半場效電晶 體(MOSFET)業者力士及生技廠翔宇,上周也皆有逾一成周漲幅。
展望本周,國內第三方支付龍頭綠界科技擬於9日以每股參考價17 2元登錄興櫃,自結去年每股盈餘達12.48元,公司也已通過9元現金 股利發放案,近期更受惠宅經濟興起,後續發展備受市場期待。
上周興櫃漲幅十大個股,清淨海、秀育、泰宗、葳天、聚恆、維格餅家、久禾光、臺慶科、驊陞和安普斯上榜,前九檔皆漲逾一成。
清淨海是高生物分解環保家用清潔品、化妝品和防疫性產品製造廠,旗下洗衣粉、洗碗精、沐浴乳等多項產品,曾獲得國家環保標章。去年12月清淨海營收較前月跳增,成長率75%;股價從13元低檔反彈到16元。
秀育為新掛牌股,主要從事中高階鍵盤及電競鍵盤ODM╱OEM業務。拜全球電競市場快速成長,秀育去年7月來營收強勁攀升,連六個月年增率達雙位數,而去年上半年,秀育累積每股純益(EPS)1.54元,年增9.2倍。
泰宗10日盤中買單急拉,一度衝上29.98元,較常態的24元以下大幅波動,使周漲幅飆近兩成。
泰宗日前宣布自家創新的血球分離濃縮分離器,與新加坡Andaman完成中國及東協七國獨家代理銷售簽署,涵蓋約60萬美元階段性授權金;瞄準大陸1.2億名病患的關節炎治療需求。
晶電轉投資的葳天受惠晶電全力衝刺Micro LED,傳出產能已經滿載,到3月底前將擴產一倍。聚恆12月營收比11月大增3.5倍,股價重返掛牌高點。
12月登錄興櫃案件達到10檔,不但創全年單月新高,更與去年同期呈持平,包括已登錄興櫃的台微醫、連鋐科技、安普新、知識科技、台灣虎航、達亞、湧盛及威鋒電子,加上30日的電腦系統及周邊設備廠秀育、31日的EMC(電磁相容性)及線路保護元件廠穩得。
威盛旗下的小金雞威鋒主要從事USB和USBType-C相關控制晶片的製造,受惠高速傳輸的發展需求,自結今年前十個月每股盈餘已達3.42元,完勝去年全年的2.07元。
威鋒20日以每股60元登錄興櫃後,便出現強勁的蜜月行情,不但成功擠進興櫃百元俱樂部,更在上周出現74.61%的周漲幅,躍升興櫃高價股前七強名單。
至於9月才登錄興櫃的太陽能工程統包(EPC)廠聚恆近期利多頻傳,不但政府預計於2020年下調躉購費率約3%,將推動大型案場的建置外,今年遞延的案場也有望於2020年首季發酵,加上中火許可證遭撤銷,綠色能源議題再起等,激勵聚恆上周量增價漲,單周漲幅高達70.81%。
此外,12日登錄興櫃的電商及廣告行銷平台業者知識科技,近年從傳統的網頁架設及網路廣告經銷業務,跨足電子商務系統開發,毛利率大幅提升下,今年起營運轉虧為盈,自結前十個月每股盈餘達到1.53元。
知識科技受惠年底消費旺季,電商占消費市場比重又逐年提升,上周短線出現急漲,周漲幅達22.72%。
除上述3檔個股外,上周漲幅前十大個股尚包括基因檢測業者金萬林、印刷電路板(PCB)鑽頭業者鎧鉅、博弈業者碩豐、PCB暨液晶面板(LCD)乾濕製程設備廠敘豐、多媒體視訊轉換控制晶片廠安格、學名藥廠因華,以及已經申請轉上市的豪華車經銷商汎德永業。
外資自9月起連續大買超台股,帶動上市櫃股票波段漲升行情,興櫃市場也受到激勵,9月有宜新實業、震南鐵、達勝、豐技生技、聚恆等5家掛牌興櫃,10月擴增為亨泰光、八貫、奇邑、匯僑設計、松果購物、美達科技等6家掛興櫃,11月常廣、泰創工程、德意士科技、穎崴、智聯服務、亞洲教育、晶呈科技等7家掛牌興櫃。
12月有安普新、連鋐科技、台微醫等3家在5日掛牌興櫃,知識科技及台灣虎航兩家已排定各在12日、16日掛牌興櫃。9月以來累計掛牌興櫃公司達23家,已超過今年前八月累計19家掛牌,今年以來新掛牌興櫃公司總家數為42家。
知識科技成立於民國94年8月間,董事長兼總經理為任正偉,主要經營業務是網路廣告、自有產品設計開發等,送件時資本額為9,000萬元,主辦券商是永豐金證券,興櫃掛牌價是36元。
知識科技主要營業內容為整合世界重要電商及廣告行銷平台,提供一個入口多元服務並搭配專業顧問之量身服務;目前提供之商品及服務包含:網路廣告、網路開發、電商營運、跨境電商、線上金流、虛擬主機、自有產品開發等多項服務。107年營收1億5,835萬元,稅後虧損3,799萬元,每股虧損4.91元;自結今年前10月營收1億5,546萬元,稅後盈餘1,373萬元,每股稅後盈餘(EPS)1.53元。
台灣虎航成立於民國103年4月間,華航持有台灣虎航70.13%股權;台灣虎航董事長兼總經理為張鴻鐘,主要經營業務是民用航空運輸業、民用航空總代理業、以及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送件時資本額為20億元,主辦券商是台新證券,興櫃掛牌價是41元。
台灣虎航為國籍唯一低成本航空,客運服務航點遍布鄰近國家,為臺灣出發最多航點選擇的低成本航空。107年營收87億7,535萬元,稅後盈餘9億8,171萬元,EPS為4.91元;自結今年前10月營收81億7,489萬元,稅後盈餘8億281萬元,EPS為4.01元。
聚恆科技1998年成立,在太陽能電廠一條龍服務成績卓越,取得國內第一張、亞洲第二張TUV太陽能電廠O&M認證,累積17年豐富經驗,共完成250站,電廠建置管理容量逾130MW,群創光電5546.1kWp及台元紡織1982.4kWp為2018年完工的主要案例。
副總經理周恒安表示,在節能及有效用電,聚恆推出「ESCO節能績效分享」及「以租代買方案」。在合約期限內由聚恆負責設備保養保固,合約結束後,設備及節能利潤全部歸業主所有,此外,以「無油磁懸浮離心冰水主機中央空調系統節能」,為空調系統節能。
「創能節能研討會」9月26日已在南科舉辦,反應熱烈,11月12日在竹科另有第3場,報名電話(06)202-2202#391。
有別於太陽能模組廠,聚恆科技主要從事的是EPC業務,即太陽能系統建置商Engineering(設計)、Procurement(採購)、Construction(施工),除了現有太陽能電廠EPC業務外,聚恆亦代理國外一線品牌SMA、MorningStar產品,另自行研發關鍵性組件,至今已有18件國內外專利。
此外,聚恆亦積極發展節能、儲能及系統智能控管技術其他三個面向業務,以增加永續經營的營業效能。
搶搭再生能源列車得利,再加上去年又接獲群創光電委託系統容量達5,546.1KWP之大型屋頂型電廠興建案,聚恆科技去年營運大爆發,年營收首度突破10億元,以11.79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的9.6億元,成長22.8%,去年累計稅後盈餘7,511萬元,以去年底的股本3.5億元換算,每股純益(EPS)2.15元,亦創下歷史新高,且大幅超前2017年的0.17元。
今年聚恆營運續強,累計前八月營收達8.33億元,已達到去年全年營收11.79億元的七成,算是微幅超前進度,惟因今年少掉了業外挹注,前八月累計稅後盈餘僅2,598萬元,換算EPS0.64元。
聚恆近年都採行高配股息配發率,經查,105年度盈餘分配現金股利每股1元,106年度盈餘分配現金股利每股0.5元,107年度盈餘分配現金股利每股0.6元。
聚恆2014年獲大亞電線電纜集團(1609)青睞,辦理策略投資入股,隨後即與大亞集團展開策略聯盟,攜手投資太陽能電廠,從而也為聚恆帶來長期且穩定的收益。
展望未來,聚恆科技指出,興櫃掛牌除有助於承接更大量且大型電業執照的電廠興建,也將有更多的資金可用於投資高品質的電廠以獲得穩定售電收入,未來聚恆將持續朝向成為台灣及亞洲最好的能源整合方案提供商的方向前進。
而近一周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以生技醫療業占四檔最多,其次是半導體業占兩檔。
上周成交量冠軍是喬本,成交量有6,700張,股價從21.38元下跌至12.57元;亞軍華安成交量3,722張,股價則是從76.11元上漲至79.97元;第三名的優你康成交量3,363張,股價從17.98元下跌至17.72元,前三名之中僅華安為價漲量增。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有高達六檔都是新進榜,包括喬本、芯鼎、相互、公信、好玩家,以及因華,從股價來看,芯鼎、相互、好玩家、因華為價漲量增,其中上周漲幅以芯鼎的11.0%最高。
本周有一家公司登錄興櫃,聚恆主要從事再生能源創能服務之屋頂型與地面型太陽能光電系統及太陽能光電專用組件及應用產品,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21元。
該公司為監測系統工程整合專業廠,自2002年成立自然能源部門,專攻自然能源系統整合工程與相關產品銷售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