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動基因生技公司新聞
建構生技製藥產業鏈,新加坡政府大祭政策牛肉,預計自2016-2020的5年內,投入190億新幣4,180億新台幣)經費,鎖定研發亞洲人耗發的癌症、糖尿病等疾病,目前已吸引光寶科、行動基因等廠商前進插旗成立公司。
另外,智擎看好新加坡是前進東南亞的樞紐,將已取得美、歐、台三地藥證的胰臟癌新藥安能得,在去年向新加坡主管機關提出藥證申請;另杏國的新藥新適應症臨床也計劃加入新加坡,足見該市場潛在的擴散力量。
營運總部設於新加坡,預計6月初在台掛牌的亞獅康-KY執行長傅勇(CarlFirth)表示,新加坡培養具備生物背景、精通各國語言、了解各國法規人才,台灣雖政府部門審查效率不夠高,但病人數多、對新試驗接受度高,加上資本市場較蓬勃,二者互補性極高,且新加坡熟悉東南亞市場,台灣則專注東北亞市場,雙方若可建立合作模式,對生技業發展將有極大助益。
強力扶持生技產業的新加坡,是自2000年起就推動以5年為一階段的生醫產業發展計劃。第一階段(2000∼2005年)投入70億新加坡幣(約新台幣1,540億元),打造生醫園區Biopolis、訓練千位博士研究人才;第二階段(2006∼2010年)專注在轉譯臨床研究,金額倍增到136億新加坡幣(約台幣2,992億元);第三階段(2011∼2015年)為促進產學合作成立產業基金,投入161億新加坡幣(約新台幣3,542億元)。
至於第四階段(2016∼2020年)則編列190億新加坡幣(約新台幣4,180億元)經費,針對亞洲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神經障礙、糖尿病等研發,也吸引亞獅康、智擎、杏國、行動基因和光寶科旗下生技研發中心,以新加坡為前進東南亞市場的灘頭堡。
據統計,新加坡的生技製藥業已佔生產總額20%、GDP的5%,且有50家以上的製藥廠、研發中心和超過30家。
傅勇表示,新加坡法規透明化有效率,尤其對新創事業的支持,設立公司只要上網註冊5分鐘即可,且有資金支持。
另外,智擎看好新加坡是前進東南亞的樞紐,將已取得美、歐、台三地藥證的胰臟癌新藥安能得,在去年向新加坡主管機關提出藥證申請;另杏國的新藥新適應症臨床也計劃加入新加坡,足見該市場潛在的擴散力量。
營運總部設於新加坡,預計6月初在台掛牌的亞獅康-KY執行長傅勇(CarlFirth)表示,新加坡培養具備生物背景、精通各國語言、了解各國法規人才,台灣雖政府部門審查效率不夠高,但病人數多、對新試驗接受度高,加上資本市場較蓬勃,二者互補性極高,且新加坡熟悉東南亞市場,台灣則專注東北亞市場,雙方若可建立合作模式,對生技業發展將有極大助益。
強力扶持生技產業的新加坡,是自2000年起就推動以5年為一階段的生醫產業發展計劃。第一階段(2000∼2005年)投入70億新加坡幣(約新台幣1,540億元),打造生醫園區Biopolis、訓練千位博士研究人才;第二階段(2006∼2010年)專注在轉譯臨床研究,金額倍增到136億新加坡幣(約台幣2,992億元);第三階段(2011∼2015年)為促進產學合作成立產業基金,投入161億新加坡幣(約新台幣3,542億元)。
至於第四階段(2016∼2020年)則編列190億新加坡幣(約新台幣4,180億元)經費,針對亞洲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神經障礙、糖尿病等研發,也吸引亞獅康、智擎、杏國、行動基因和光寶科旗下生技研發中心,以新加坡為前進東南亞市場的灘頭堡。
據統計,新加坡的生技製藥業已佔生產總額20%、GDP的5%,且有50家以上的製藥廠、研發中心和超過30家。
傅勇表示,新加坡法規透明化有效率,尤其對新創事業的支持,設立公司只要上網註冊5分鐘即可,且有資金支持。
行動基因成立於2014年7月,為亞洲卓越的全方位癌症管理公司,針對癌症治療、癌症監控提供高品質癌症基因檢測服務,協助醫師與病患進行癌症精準醫療,針對變異的癌症基因找尋適合之藥物,徹底革新癌症治療方式,提高癌症治療效果。
三位創辦人執行長陳華鍵、技術長陳淑貞、營運長暨財務長薛博仁都曾在太景生技服務,具多年癌症基因體研究、次世代定序技術、生物資訊分析及藥物開發的經驗。行動基因擁有全台最大的生物資訊分析團隊、一條龍的基因檢測並提供分析搭配藥物開發與治療建議服務。
本次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的主要服務產品為「廣泛型癌症基因檢測(ACTOnco +)」以及「監控型癌症基因檢測(ACTMonitor)」,審查過程中,評審委員除了肯定行動基因應用次世代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進行的癌症基因檢測外,也對於實驗室在成立短短兩年內即獲得ISO17025及美國病理學會CAP國際認證感到印象深刻,高品質系統為實驗室獲得SNQ的一大主因,未來將持續致力於提升技術與服務品質,讓使用行動基因服務的醫師與病患都能享有國際級的最高品質。
三位創辦人執行長陳華鍵、技術長陳淑貞、營運長暨財務長薛博仁都曾在太景生技服務,具多年癌症基因體研究、次世代定序技術、生物資訊分析及藥物開發的經驗。行動基因擁有全台最大的生物資訊分析團隊、一條龍的基因檢測並提供分析搭配藥物開發與治療建議服務。
本次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的主要服務產品為「廣泛型癌症基因檢測(ACTOnco +)」以及「監控型癌症基因檢測(ACTMonitor)」,審查過程中,評審委員除了肯定行動基因應用次世代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進行的癌症基因檢測外,也對於實驗室在成立短短兩年內即獲得ISO17025及美國病理學會CAP國際認證感到印象深刻,高品質系統為實驗室獲得SNQ的一大主因,未來將持續致力於提升技術與服務品質,讓使用行動基因服務的醫師與病患都能享有國際級的最高品質。
精準治療成顯學,行動基因後發先至。行動基因執行長陳華鍵表示,目前該公司是台灣唯一能從次世代基因定序做到資料分析與臨床治療與建議的專業團隊,搭上精準治療的大趨勢,有信心力拚在2018年賺錢。
行動基因成立於2014年7月,三位創辦人都曾在太景生技服務,其中,行動基因執行長陳華鍵、技術長陳淑貞都是太景創始之初就參與技術開發的科學家,而另外一位創辦人、營運長薛博仁更是太景的創始管理團隊成員之一。
陳華鍵表示,精準治療是生技產業未來關鍵,但目前大多公司僅能做到基因定序與資料管理,但精準治療最重要的環節是「基因資料解析」,並從解析的資料中得出結論,給予病患治療建議,或者給藥廠作為藥品開發的方向。近年,癌症成為人類十大(疾病)死因之首,陳華鍵表示,腫瘤形成多肇因於基因突變,行動基因的資料解析技術,一次能檢測400組基因,能夠大幅度的檢測致病基因,並分析、出具報告。陳華鍵說,行動基因在檢測有兩大領域業務,即醫院與藥廠,醫院部分是給予病人治療建議,藥廠則是分析新藥開發與臨床試驗的設計方向。他表示,目前已經有多家台灣醫院與該公司合作,透過基因解析報告,達到精準的治療效果。
不過,現在仍有許多癌症致病的基因,仍無藥可治,因此,許多藥廠也想針對這些疾病基因找到治療對策。陳華鍵說,藥廠開發藥品關鍵在臨床試驗,而行動基因可協助篩選病人、建立基因資料庫並解析,找到關鍵基因協助取得開發路徑,縮短臨床時程、降低開發成本。
近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在若干重大疾病的藥品審核上日趨嚴格,但若申請藥證的的產品,是鎖定特定「生物標記」(Biomarker)來達到治療目的,則相對會較容易獲得核准。
行動基因成立於2014年7月,三位創辦人都曾在太景生技服務,其中,行動基因執行長陳華鍵、技術長陳淑貞都是太景創始之初就參與技術開發的科學家,而另外一位創辦人、營運長薛博仁更是太景的創始管理團隊成員之一。
陳華鍵表示,精準治療是生技產業未來關鍵,但目前大多公司僅能做到基因定序與資料管理,但精準治療最重要的環節是「基因資料解析」,並從解析的資料中得出結論,給予病患治療建議,或者給藥廠作為藥品開發的方向。近年,癌症成為人類十大(疾病)死因之首,陳華鍵表示,腫瘤形成多肇因於基因突變,行動基因的資料解析技術,一次能檢測400組基因,能夠大幅度的檢測致病基因,並分析、出具報告。陳華鍵說,行動基因在檢測有兩大領域業務,即醫院與藥廠,醫院部分是給予病人治療建議,藥廠則是分析新藥開發與臨床試驗的設計方向。他表示,目前已經有多家台灣醫院與該公司合作,透過基因解析報告,達到精準的治療效果。
不過,現在仍有許多癌症致病的基因,仍無藥可治,因此,許多藥廠也想針對這些疾病基因找到治療對策。陳華鍵說,藥廠開發藥品關鍵在臨床試驗,而行動基因可協助篩選病人、建立基因資料庫並解析,找到關鍵基因協助取得開發路徑,縮短臨床時程、降低開發成本。
近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在若干重大疾病的藥品審核上日趨嚴格,但若申請藥證的的產品,是鎖定特定「生物標記」(Biomarker)來達到治療目的,則相對會較容易獲得核准。
行動基因執行長陳華鍵曾擔任太景的新藥開發首席科學家、長庚大學副教授,他的夥伴、技術長陳淑貞,也是他在太景的新藥開發夥伴,兩人在2006年離開太景後均投入長庚大學潛心教學與研究,八年後再度復出,因為他們認為,精準治療的時代來臨了。
陳華鍵與陳淑貞2001年進入太景,是創始科學團隊要角,五年後自認藥品開發階段任務完成,因此回到學校教學、研究,陳華鍵說,在長庚教的、研究的領域也就是基因體,與所學直接相關,用以維持學術與市場的敏感度,兩年前再度復出恰好無縫接軌。
陳華鍵與陳淑貞兩人在長庚大學,五年的歲月中不僅全心投入教學與研究,並協助長庚建立次世代基因定序系統,完成新藥篩選的平台,對長庚在新藥開發領域有莫大的幫助。
2013年陳華鍵靜極思動,有意將所學繼續投入產業,因此與陳淑貞、當時的太景營運長薛博仁交換意見;當時薛博仁認為,要切入新藥開發領域恐已太晚,因為台灣已經有太多抗癌新藥開發公司,因此建議兩人直接以所學專業入手。
其中,陳淑貞在高速藥物篩選領域是行家,若能結合陳華鍵的基因檢測領域專業,將可另外創造一個利基途徑,因此三人就此商定共同創業。2014年初三人同時向原本所屬的單位遞出辭呈,開始了創業之路。
陳華鍵與陳淑貞2001年進入太景,是創始科學團隊要角,五年後自認藥品開發階段任務完成,因此回到學校教學、研究,陳華鍵說,在長庚教的、研究的領域也就是基因體,與所學直接相關,用以維持學術與市場的敏感度,兩年前再度復出恰好無縫接軌。
陳華鍵與陳淑貞兩人在長庚大學,五年的歲月中不僅全心投入教學與研究,並協助長庚建立次世代基因定序系統,完成新藥篩選的平台,對長庚在新藥開發領域有莫大的幫助。
2013年陳華鍵靜極思動,有意將所學繼續投入產業,因此與陳淑貞、當時的太景營運長薛博仁交換意見;當時薛博仁認為,要切入新藥開發領域恐已太晚,因為台灣已經有太多抗癌新藥開發公司,因此建議兩人直接以所學專業入手。
其中,陳淑貞在高速藥物篩選領域是行家,若能結合陳華鍵的基因檢測領域專業,將可另外創造一個利基途徑,因此三人就此商定共同創業。2014年初三人同時向原本所屬的單位遞出辭呈,開始了創業之路。
精準醫療引爆新商機,預期全球基因檢測產值約200億美元,因而吸引生醫廠商瘋卡位,賽亞、行動基因、創源、大江、基亞、世基、基龍米克斯等近30家基因檢測相關公司,正奮力上游。
生物產業協會名譽理事長李鍾熙表示,精準醫學個人化概念會從癌症治療出發,擴及至基因組學、數據科學及病患合作等,台灣的醫療環境具有國際水平,若結合生醫產業將有發展優勢。
初步統計,目前國內已有不少廠商搶攻精準醫學商機,除了大江、 行動基因、賽亞和基龍米克斯投入基因檢測外,世基是搭配癲癇藥物、創源都鎖定新生兒篩檢,另外,康聯、基亞等公司都則開發診斷試劑。
賽亞基因是由擁有「基因定序之父」之稱的陳奕雄創立,該公司是大中華區唯一與跨國大藥廠合作,執行臨床實驗藥物基因組委外合同服務(CRO)的廠商。
賽亞總經理謝春成表示,賽亞目標是成為台灣最大醫檢集團,目前已整併的醫學檢驗市場,包含大華、益揚等醫事檢驗所,也成功架構醫療通路達2,000家以上的診所及醫院。
基龍米克斯則已建構國內業界規模最大的基因體核心實驗室,備有尖端高精密的第三代基因定序儀,每台每次能跑10個人的全基因定序,需連續7天作業,由於去年全基因定序產能超過已1,000人,今年營運十分樂觀。
另外,備受關注的是由鑽石生技主導投資的醣基生醫,以及由台大校長楊泮池團隊領軍的協和新藥。
醣基專攻醣類平台技術,應用於高療效低副作用的新藥開發以及與醣類相關精確的疾病治療和檢測。
協和新藥則是開發新一代免疫療法檢查點PD-1藥物,目標是2年內有2項新藥進入人體臨床一期試驗,目前最具焦的是肺癌新藥。
根據統計,全球基因檢測產值約200億美元,最大宗為癌症檢測(50%),其次是科研服務(25%),其他還有產前檢測(10%?15%)及傳染病檢測(5%?10%)等。
生物產業協會名譽理事長李鍾熙表示,精準醫學個人化概念會從癌症治療出發,擴及至基因組學、數據科學及病患合作等,台灣的醫療環境具有國際水平,若結合生醫產業將有發展優勢。
初步統計,目前國內已有不少廠商搶攻精準醫學商機,除了大江、 行動基因、賽亞和基龍米克斯投入基因檢測外,世基是搭配癲癇藥物、創源都鎖定新生兒篩檢,另外,康聯、基亞等公司都則開發診斷試劑。
賽亞基因是由擁有「基因定序之父」之稱的陳奕雄創立,該公司是大中華區唯一與跨國大藥廠合作,執行臨床實驗藥物基因組委外合同服務(CRO)的廠商。
賽亞總經理謝春成表示,賽亞目標是成為台灣最大醫檢集團,目前已整併的醫學檢驗市場,包含大華、益揚等醫事檢驗所,也成功架構醫療通路達2,000家以上的診所及醫院。
基龍米克斯則已建構國內業界規模最大的基因體核心實驗室,備有尖端高精密的第三代基因定序儀,每台每次能跑10個人的全基因定序,需連續7天作業,由於去年全基因定序產能超過已1,000人,今年營運十分樂觀。
另外,備受關注的是由鑽石生技主導投資的醣基生醫,以及由台大校長楊泮池團隊領軍的協和新藥。
醣基專攻醣類平台技術,應用於高療效低副作用的新藥開發以及與醣類相關精確的疾病治療和檢測。
協和新藥則是開發新一代免疫療法檢查點PD-1藥物,目標是2年內有2項新藥進入人體臨床一期試驗,目前最具焦的是肺癌新藥。
根據統計,全球基因檢測產值約200億美元,最大宗為癌症檢測(50%),其次是科研服務(25%),其他還有產前檢測(10%?15%)及傳染病檢測(5%?10%)等。
行動基因挾著定序平台技術可檢測高達409個基因,激勵成立僅半年即有1,500萬元營收貢獻,技術長陳淑貞表示,將參加美國病理學會(CAP)今年首度舉辦「次世代定序」認證的能力測試,目前除美國外,僅有10家報名,行動基因有機會成為全球第1波獲認證的基因檢測公司。
未演先轟動的行動基因,核心人物陳淑貞、執行長陳華鍵、營運長薛博仁,都來自太景第1批研發經營團隊,雖然陳淑貞、陳華鍵多年前就離開太景轉任長庚大學醫學系任教,不過,太景開發的奈諾沙星、幹細胞驅動劑布利沙福和C型病毒蛋白?抑制劑TG-2349,他們都參與研發,而薛博仁是月前才換跑道。薛博仁表示,基因檢測已成生技產業新趨勢,未來在新藥研發合作選題,也會和太景有更多互動。
陳淑貞表示,CAP是國際公認具公信力的臨床醫學檢驗室認證機構,因應精準醫學興起,CAP今年首度舉辦「次世代定序」認證,如果能獲認證,即表示其實驗室的檢查結果和技術具標準化、國際化;未來不僅檢測的結果有公信力,也有機會由CAP轉來代為檢查的案子。
據了解,此次參與「次世代定序」認證公司,除美國外,全球50個實驗室中,有能力報名參加測試只有10家,亞洲國家中,目前印度的公司和台灣行動基因都報名包括實驗室和基因檢測的能力測試,而韓國和日本公司則是向CAP買試劑,再以測試後的結果報名能力測試。
陳淑貞表示,目前的基因檢測公司多半以預測為主,而該公司擁有癌症基因體研究、次世代定序技術、生物資訊分析及藥物開發的經驗,有能力利用微量的臨床檢體解析變異基因對病程發展與藥物反應的影響,為癌症病患、腫瘤醫師、學術研究單位和藥物研發公司提供嶄新的臨床癌症基因檢測服務。
未演先轟動的行動基因,核心人物陳淑貞、執行長陳華鍵、營運長薛博仁,都來自太景第1批研發經營團隊,雖然陳淑貞、陳華鍵多年前就離開太景轉任長庚大學醫學系任教,不過,太景開發的奈諾沙星、幹細胞驅動劑布利沙福和C型病毒蛋白?抑制劑TG-2349,他們都參與研發,而薛博仁是月前才換跑道。薛博仁表示,基因檢測已成生技產業新趨勢,未來在新藥研發合作選題,也會和太景有更多互動。
陳淑貞表示,CAP是國際公認具公信力的臨床醫學檢驗室認證機構,因應精準醫學興起,CAP今年首度舉辦「次世代定序」認證,如果能獲認證,即表示其實驗室的檢查結果和技術具標準化、國際化;未來不僅檢測的結果有公信力,也有機會由CAP轉來代為檢查的案子。
據了解,此次參與「次世代定序」認證公司,除美國外,全球50個實驗室中,有能力報名參加測試只有10家,亞洲國家中,目前印度的公司和台灣行動基因都報名包括實驗室和基因檢測的能力測試,而韓國和日本公司則是向CAP買試劑,再以測試後的結果報名能力測試。
陳淑貞表示,目前的基因檢測公司多半以預測為主,而該公司擁有癌症基因體研究、次世代定序技術、生物資訊分析及藥物開發的經驗,有能力利用微量的臨床檢體解析變異基因對病程發展與藥物反應的影響,為癌症病患、腫瘤醫師、學術研究單位和藥物研發公司提供嶄新的臨床癌症基因檢測服務。
行動基因鎖定的臨床癌症基因檢測和臨床醫藥資訊分析領域,角色上很像「神探」,他們先解析變異基因對病程發展與藥物反應的影響,提供給醫師、學術研究單位和藥物研發公司參考。有趣的是,行動基因使用的半導體晶片做DNA定序,晶片的開發、生產者卻是台積電。
近日才投資成為行動基因持股逾16%大股東的宏誠創投,母公司是聯電集團,等於是二家半導體公司在行動基因產生交集。
行動基因技術長陳淑貞表示,半導體晶片含有1億1千萬個微型小洞,每個小洞下方連接高靈敏的電流偵測元件。當DNA定序反應進行時會產生氫離子 (H+),進而改變小洞內的電位差,此電位差將轉換成訊號,並轉換成ACTG組合成的DNA鹼基序列。若以1.1億個偵測元件計算,1片晶片最大的測序量可產生4百億個鹼基序列,相當人類整個基因體所有DNA鹼基序列的10倍,代表可列出所有人類基因序列10次。
比較特殊的是,一般半導體晶片的設計只能在乾燥環境下操作,而台積電的晶片則是全球唯一能做生物反應,即是在含水的環境也能操作。
雖然有能力設計生產基因檢測級的半導體晶片,不過,台積電仍以代工為主,行動基因還是得向國外客戶買台積電的晶片使用,但這也算是另類的台灣之光,而聯電投資的基因檢測公司用了台積電晶片,也算是美談。
近日才投資成為行動基因持股逾16%大股東的宏誠創投,母公司是聯電集團,等於是二家半導體公司在行動基因產生交集。
行動基因技術長陳淑貞表示,半導體晶片含有1億1千萬個微型小洞,每個小洞下方連接高靈敏的電流偵測元件。當DNA定序反應進行時會產生氫離子 (H+),進而改變小洞內的電位差,此電位差將轉換成訊號,並轉換成ACTG組合成的DNA鹼基序列。若以1.1億個偵測元件計算,1片晶片最大的測序量可產生4百億個鹼基序列,相當人類整個基因體所有DNA鹼基序列的10倍,代表可列出所有人類基因序列10次。
比較特殊的是,一般半導體晶片的設計只能在乾燥環境下操作,而台積電的晶片則是全球唯一能做生物反應,即是在含水的環境也能操作。
雖然有能力設計生產基因檢測級的半導體晶片,不過,台積電仍以代工為主,行動基因還是得向國外客戶買台積電的晶片使用,但這也算是另類的台灣之光,而聯電投資的基因檢測公司用了台積電晶片,也算是美談。
美國總統歐巴馬提出「精準醫學計畫(PrecisionMedicineInitiative)」,引領基因檢測治療疾病將成新風潮,吸引國內創投業爭相卡位;聯電集團旗下宏誠及台安,以及和通、華南金等創投近日投資成立僅半年的行動基因公司;國發基金和鑽石基金則加碼賽亞基因,該兩家公司都將於今年公開發行,拚年底登錄興櫃。
行動基因是由長庚大學醫學系副教授陳華鍵、陳淑貞與太景前營運長薛博仁等3人合資創立,其中更以薛博仁月前才低調換跑道受關注,此次行動基因募資,幾乎不到1周,創投資金就到位。
至於賽亞則是由擁有「基因定序之父」之稱的陳奕雄早在2001年即回台投資,這次辨理募資,除了國發基金以每股13元,合計投資約1億元,持有約9%股權外,包括鑽石生技基金,精華光董事長陳明賢和美吾華董事長李成家都參與投資,而泛和桐集團(含陳武雄家族)持股由40%股權降至約25%。
行動基因執行長陳華鍵表示,精準醫學將引領一個醫學新時代來臨,透過推動利用個人化基因資訊的疾病治療,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並提高治療效益。就統計分析,人類有2、3萬個基因,突變後與癌症相關基因達200∼300個,目前開發的抗癌藥中,已有一些藥物對20多個突變基因特別有療效,而在二、三期臨床的新藥開發中,正針對100多個突變基因,進行實驗,足見基因檢測結合新藥開發,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為搶攻精準醫學商機,國內除了行動基因和賽亞外,世基是搭配癲癇藥物、創源鎖定新生兒篩檢,體學則專攻基因定序儀器設備,另外,康聯、合富、基亞等公司都投入診斷試劑的開發。
創源總經理蔡正憲表示,歐巴馬在1月30日提出精準醫學計畫執行方向,包括要募集100萬人的基因資料,透過研究不同族群、各個年齡層的個人化基因資訊,來協助治療癌症與糖尿病等疾病,未來結合製藥、生技、基因檢測將成產業新趨勢。
行動基因是由長庚大學醫學系副教授陳華鍵、陳淑貞與太景前營運長薛博仁等3人合資創立,其中更以薛博仁月前才低調換跑道受關注,此次行動基因募資,幾乎不到1周,創投資金就到位。
至於賽亞則是由擁有「基因定序之父」之稱的陳奕雄早在2001年即回台投資,這次辨理募資,除了國發基金以每股13元,合計投資約1億元,持有約9%股權外,包括鑽石生技基金,精華光董事長陳明賢和美吾華董事長李成家都參與投資,而泛和桐集團(含陳武雄家族)持股由40%股權降至約25%。
行動基因執行長陳華鍵表示,精準醫學將引領一個醫學新時代來臨,透過推動利用個人化基因資訊的疾病治療,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並提高治療效益。就統計分析,人類有2、3萬個基因,突變後與癌症相關基因達200∼300個,目前開發的抗癌藥中,已有一些藥物對20多個突變基因特別有療效,而在二、三期臨床的新藥開發中,正針對100多個突變基因,進行實驗,足見基因檢測結合新藥開發,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為搶攻精準醫學商機,國內除了行動基因和賽亞外,世基是搭配癲癇藥物、創源鎖定新生兒篩檢,體學則專攻基因定序儀器設備,另外,康聯、合富、基亞等公司都投入診斷試劑的開發。
創源總經理蔡正憲表示,歐巴馬在1月30日提出精準醫學計畫執行方向,包括要募集100萬人的基因資料,透過研究不同族群、各個年齡層的個人化基因資訊,來協助治療癌症與糖尿病等疾病,未來結合製藥、生技、基因檢測將成產業新趨勢。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