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明機器人(上)公司新聞
受到關注的是這18家公司不少是重量級上市櫃公司,如鴻海、中華 電、尚凡、神達控股、南僑控股、廣明及世紀鋼等轉投資的旗下小金 雞,未來「母以子貴」、「子以母貴」行情可期;其中,也有高達7 檔股價均是200∼800元以上的高價股。
依證交所官網統計,今年上半年已有14家公司上市掛牌(包括兩家 創新板及四家KY股),依以往情況來看,每年3月底公布去年年報之 後,公司才會密集提出上市申請,因而最後上市時間會多數落在下半 年。
據統計,目前已有台康生技、新代、微程式、中華資安、達明、凌 航、邁科、聯友金屬-創、大研生醫等九家公司已獲得主管機關核准 。其中,除了台康生技是上櫃轉上市之外,其餘均在興櫃市場交易。 此外,松川精密、振大環球及禾榮科等三家已獲得證交所上市審議委 員會通過,待證交所董事會通過後呈報主管機關;輝創則已獲證交所 上市審議委員會排入7月8日行程中。
世紀風電、驊陞、皇家可口、資拓宏宇、暉盛-創等五家,於近日 陸續提出上市申請,尚在證交所內審中。內審完成即送上市審議委員 會審議。
在這些「準」上市公司中,不乏是上市櫃集團旗下小金雞,包括台 康生技鴻海轉投資8.98%、台耀持股6.06%、具官方色彩的耀華玻璃 持股4.27%及國發基金持股4.99%。
微程式為巨大轉投資17.75%的子公司;中華資安為中華電信轉投 資62.34%;達明為廣明轉投資高達78.29%的小金雞;大研生醫更獲 得尚凡轉投資高達97.5%;禾榮科背後股東陣容則是已下市的前台股 股后漢微科的經營團隊。
世紀風電最大股東為世紀鋼持股59.12%;皇家可口有南僑投控轉 持資69.51%;輝創則是神達控股轉投資11.27%的子公司;資拓宏宇 也同樣是中華電轉投資49.64%、持股近半的轉投資公司。
以代工SSD(固態硬碟)及HDD(硬碟)為主的廣明,6月營收7.62 億元,年增21.21%。該公司第二季營收22.38億元,季減8.3%,年 增19.36%,累計前六月營收46.79億元,年增14.98%。
廣明表示,今年第二季及上半年營收,均較去年同期有雙位數的成 長,一方面是去年度基期太低,再者,今年該公司的全產品線均有顯 著成長。為了就近服務客戶,廣明日前亦通過要赴馬來西亞設廠,預 計投資5.08億元。
而廣明持股近8成的子公司達明機器人,7日亦公告6月營收1.51億 元,年增9.68%,第二季營收3.9億元,季減2成,該公司表示,第二 季營收較第一季下滑,主要因美國關稅尚未定案,客戶的相關支出遞 延所致。達明機器人今年上半年營收為8.91億元,年增16.35%。
長遠而言,受惠於智慧工廠的潮流趨勢,企業對於自動化相關的建 置需求增溫,亦帶動協作機器人手臂的需求,加上該公司將視覺辨識 軟體功能及AI推論,內建於機器人手臂之中,以此為附加價值服務為 優勢,順利打入半導體產業及高階製造業,尤其在中國大陸價格競爭 激烈的市場,仍殺出一條血路,同時推升今年上半年的業績明顯成長 。
達明機器人董事長何世池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今年整體展望 優於去年。長遠而言,美國製造將帶動自動化的需求,對於機器手臂 的前景表示樂觀。但目前因關稅議題尚未底定,客戶建廠布局的決策 尚不明朗,影響短期的業績。而達明機器人已因應美國製造趨勢,在 當地成立營運和服務團隊,就近服務當地客戶。
達明機器人日前已獲主管機關通過上市申請案,預計2025年第三季 將轉上市。
台灣AI協作機器人領航者達明機器人,本周在德國慕尼黑的Automatica 2025展覽中,展示了其三大AI核心應用,強力展現其在檢測、解棧到焊接等領域的創新與專業。該公司透過智慧視覺與AI技術的結合,不僅提升了產線效率,更在物理性AI領域不斷推進。
在此次展覽中,達明機器人的「AI飛拍檢測系統」成為焦點之一。該系統已經在汽車業和電子業中找到應用,能夠在工件高速運動時,即時辨識瑕疵,大幅縮短檢測時間,提高生產節奏和良品率。AI演算法與視覺定位技術的應用,讓檢測效率提升40%~50%。
達明機器人還展示了NVIDIA Omniverse技術的運用,透過數位雙生技術,讓客戶在實際部署前就能模擬視覺範圍、機器人動作與週期,有效減少試誤時間和停機風險。
此外,展覽中還亮相了「AI混箱解棧」系統,該系統結合了機身內建視覺與外部3D相機,並搭配AI物件辨識技術,能夠即時辨別不同尺寸和不規則堆疊的箱體位置,適用於智慧物流產業。而全新推出的TM25S合作機器人,則能夠最高支援30公斤負載,處理大型或重量級物件。
最後,達明機器人的「AI精密焊接」應用也受到矚目。該方案以超長臂展和智慧視覺為特色,特別適用於汽車、金屬加工與機械製造等產業。TM6S合作機器人擁有1,800 mm的超長臂和6公斤負載能力,並搭載Landmark視覺定位技術,能自動補償工件誤差並支援多角度焊接。
廣達集團的子公司達明機器人(4585)近期展開了一項重要的國際市場拓銷策略,積極搶攻歐洲市場。昨日,達明機器人宣布將參加於德國慕尼黑舉行的Automatica 2025展覽,並將展出其三大AI核心應用技術,展現智慧視覺與AI技術的深度整合,如何對產線效率進行革新。
此次展覽將成為達明機器人在歐洲市場的亮點,公司預計將通過展示其在檢測、解棧和焊接等領域的AI技術,向歐洲客戶展示其產品的實力和創新。達明機器人表示,他們對今年整體營運表現充滿信心,預計將優於去年,並且成長幅度將超越產業平均水平。
在展覽中,達明機器人將展出其AI飛拍檢測系統,這是一項針對汽車座椅等工件在高速運動過程中即時辨識瑕疵的技術。該系統運用AI演算法和視覺定位技術,將檢測時間縮短了40%至50%,有效提升了生產節奏和產品良率。這項技術已在汽車和電子產業得到應用,並成功降低了人為錯誤和人力成本,實現了高速、高精度的無停機檢測流程。
達明機器人還與NVIDIA合作,利用Omniverse技術建立數位雙生,在實際部署前模擬視覺範圍、機器人動作和Cycle time,這有助於客戶減少試誤時間和降低停機風險。這項合作進一步提升了達明機器人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隨著美國製造業的興起,達明機器人預計將受益於這股製造風潮,帶動其長線需求的增長。
該公司表示,此次展覽的亮點之一為「AI飛拍檢測系統」,已可以 應用於汽車業及電子業的落地應用,例如,在汽車座椅等工件高速運 動過程,可即時辨識瑕疵。
透過AI演算法與視覺定位技術,檢測時間縮短40%∼50%,大幅提 升生產節奏與良率。
另方面,達明機器人同步運用NVIDIA Omniverse建立數位雙生,客 戶在實際部署前,可模擬視野範圍、機器人動作與週期,協助客戶減 少試誤時間、降低停機風險。
此次慕尼黑Automatica 2025展覽,達明機器人並展示「AI混箱解 棧」,可即時辨識與避障,提升物流彈性,結合該公司全新TM25S協 作機器人,最高支援30公斤負載,適合處理大型或重量級物件。
該系統可結合機身內建視覺與外部3D相機,搭配AI物件辨識,可即 時辨別不同尺寸與不規則堆疊的箱體位置,無需預先設定堆疊邏輯。 主要的應用場景為智慧物流產業。
第三項應用為「AI精密焊接」,以超長臂展加上智慧視覺為特色, 主要應用場景為自動化產業。該公司以TM6S協作機器人,擁有1,800 mm超長臂,結合6公斤負載,搭載Landmark視覺定位技術,並可選配 第七、第八軸模組(傾斜與旋轉),能自動補償工件誤差並支援多角 度焊接。此方案特別適用於汽車、金屬加工與機械製造等產業。
達明表示,此次展出亮點之一為AI飛拍檢測系統,能於汽車座椅等工件高速運動過程中即時辨識瑕疵。系統透過AI演算法與視覺定位技術,檢測時間縮短40%至50%,大幅提升生產節拍與良率。
達明指出,該方案已於汽車與電子產業落地應用,有效降低人為錯誤與人力成本,實現高速、高精度的無停機檢測流程。達明機器人同步運用輝達(NVIDIA) Omniverse建立數位雙生,於實際部署前模擬視野範圍、機器人動作與Cycle time,協助客戶減少試誤時間、降低停機風險。
受惠美國製造風潮,將帶動達明機器人不少長線需求。
證交所表示,三家公司上市案經董事會核議通過後,將陳報主管機關。
其中,達明機器人專做整機「協作機器人」(Cobot),被譽為「最純機器人」概念股。根據證交所資料,達明主要產品為工業用協作機器人,內銷18.41%、外銷81.59%,董事長為何世池,總經理陳尚昊,實收資本額9億元,全體董事七席,持股比率占90.28%,去年稅前純益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04元,2025年首季稅前純益7,582.8萬元、每股稅後盈餘0.73元。
此外,證交所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昨天審議松川精密初次申請股票上市案,審議結果為「通過」,接下來將再提報證交所董事會核議。
根據證交所資料,松川精密申請上市資本額7.26億元,主要從事繼電器研發製造,內銷5.78%、外銷94.22%,董事長暨總經理為王傳世,全體董事九席、合計持股比率21.55%,輔導上市承銷商為元大證券。
松川精密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第1季稅前純益分別為6.89億元、4.02億元、6.47億元、1.9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各為12.93元、6.17元、6.95元、1.99元。
何世池坦言,協作機器人產業有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影響,但達明營運仍可望向上。此外,證交所董事會昨日通過達明轉上市案,市場推估最快第3季轉上市。
達明2024年營收14.81億元,稅後純益9,378萬元,營收、獲利皆較前年成長,每股純益達1.04元。
從協作機器人產業今年發展來看,達明財務長王偉霖指出,首季協作機器人大廠如UR、Doosan表現都不太好,但達明業績表現仍不錯,惟第2季已感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影響。
何世池分析,美國對等關稅還沒定下來,在不確定性下,客戶也不知道要去哪裡建廠,影響資本支出計畫,進而影響協作機器人產業,期盼關稅政策趕快確定。
不過,隨著川普政府力推美國製造,包含台積電以及國內大型電子代工廠皆強化美國布局,由於美國人工成本較高,對自動化需求更大,達明機械手臂在AI伺服器組裝、半導體領域都已有實際應用及出貨,將受惠這波美國製造帶來的自動化需求。
大陸市場方面,何世池強調,達明主要競爭優勢在視覺+AI+機械手臂的整合方案,從整體解決方案角度來看,達明產品反而比很多陸商划算;大陸市場目前占達明營收約三成,主攻高階應用,達明看好2025年在大陸營運仍會持續成長。
達明以協作型機器人手臂為主要產品,美國營收占約4%∼5%。美 國製造策略帶動多家半導體及製造業者前進美國,對達明而言,現在 是最好的切入時間點,跟著客戶前進美國,未來期待有顯著成長的機 會。
展望2025年,雖然中國機器人市場競爭激烈,美國關稅亦影響企業 IT投資,但何世池表示,今年達明營運將優於去年。以2025年前5月 累計營收7.4億元,年增17.8%。
何世池表示,「Out of China」已成趨勢,但製造廠商要如何選址 ,仍要視美國關稅而定,在還不知道各國關稅條件前,建廠投資均處 於觀望,連帶的IT投資亦未能決策。
在此情況下,機器手臂廠商亦受到影響,全球知名機器手臂商今年 第一季營收均放緩,達明雖第一季表現亮眼,但第二季的營收則是較 去年衰退。
達明機器人目前最主要市場在歐洲、日本、美國及中國。以中國大 陸而言,雖然當地市場競爭激烈,大打價格戰,不過,達明的手臂內 建AI推論及視覺辨識等軟體,成功打進大陸半導體產業及高階製造業 。目前大陸營收約占3成,預期今年有2成的成長力道。
至於美國市場,達明認為,自動化設備可有效降低人工需求,達明 協作型機器手臂平均回收期約一年。達明會跟著台商客戶,並籌建服 務團隊,搶攻美國製造業所帶動的自動化需求。目前在美國印第安那 州已有服務團隊。
證交所董事會17日通過達明上市案,推估上市時間點約落在今年第 三季。該公司股東會通過2024年財報,2024年營收14.81億元,年增 17.54%,營業毛利7.6億元,年增3成,稅後純益0.93億元,年增73 8.62%。每股稅後純益1.04元。
針對證交所上市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松川精密上市案,證交所表示 ,惟該上市案尚須提報證交所董事會核議。
松川精密17日在興櫃市場以154元跌2.64%作收,收盤均價為155. 26元。
松川精密董事長兼總經理為王傳世,公司實收資本額7.26億元,主 要業務為繼電器研發製造銷售;輔導上市承銷商為元大證券。在市場 結構方面,內銷占比僅5.78%、外銷占比達94.22%;9席董事合計持 股比率為21.55%。
台股市場在4月經歷了一波股災後,近期來開始逐漸回穩,許多公司把握這個機會,積極申請上市。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消息,自6月份以來,證交所積極召開上市審議委員會,密集審議各類上市案。 在眾多申請上市的公司中,愛派司(6918)、意騰-KY(7749)及熙特爾(7740)三家公司的上市承銷作業進度頗為緊湊。愛派司預計將於10日以每股75元上市掛牌,興櫃市場5日的收盤均價為105.28元,市場預期其上市後將有良好的蜜月行情。意騰-KY則尚未在興櫃市場交易,預計13日以每股330元上市,目前正進行公開申購作業。熙特爾則預計16日在創新板上市,上市承銷全數採競拍方式進行。 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證交所上市審議會連發,已密集通過邁科、達明、凌航等3家公司的上市案。6月6日,審議會將再審議聯友金屬的上市案。若一切作業順利,這些公司預計可望在今年年底前上市。 據統計,目前已有中華資安、微程式、新代、熙特爾、愛派司、台康生技及意騰-KY等多家公司的上市案獲證交所董事會通過,並由主管機關核准上市,將成為準上市生力軍。另外,邁科的上市案也待主管機關核准中。 在這波上市潮中,達明機器人作為關鍵角色,其上市案也受到市場關注。達明機器人的上市將為台股市場帶來新的活力,並預計為投資者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另外,愛派司(6918)、意騰-KY(7749)及熙特爾(7740)等三 家公司,預緊鑼密鼓展開上市承銷作業,預計分別於10日、13日及1 6日上市掛牌。
6月來證交所上市審議會連發,6月來密集通過邁科、達明、凌航等 3家公司上市案,6日審議會將再審議聯友金屬上市案,依相關上市流 程,經過證交所審議委員會通過後,預計可望送證交所6月董事長通 過,若一切作業順利,最快今年底有機會上市。
據統計,目前已獲證交所董事會通過、且主管機關核准上市有中華 資安、微程式、新代、熙特爾、愛派司、台康生技及意騰-KY等,都 將成為準上市生力軍;另有邁科上市案待主管機關核准中。
其中,目前愛派司、意騰-KY及熙特爾等三家公司,將分別於10日 、13日及16日上市掛牌。
愛派司預計10日以每股75元上市掛牌,5日在興櫃市場以106元上漲 0.47%作收,收盤均價為105.28元。以承銷價以及興櫃股價來看,將 有約四成的表現空間,市場預期下周上市的蜜月行情可期。
意騰-KY則尚未在興櫃市場交易,預計13日以每股330元上市。日前 競拍結果最低得標價404.44元、最高680元,得標加權平均價為435. 79元,公開申購到5日截止,預計9日時會公開抽籤。
另外,熙特爾預計16日以每股149.5元在創新板上市,此次上市承 銷全數採競拍,於5日開標,開標結果最低得標價格為170.28元,最 高得標價格為200元,得標加權平均價格177.66元。
熙特爾5日在興櫃市場以204.5元跌4.7%作收,收盤均價為206.4元 。
達明機器人主要的產品為協作型機器人手臂,其高負載機器手臂可 承重35公斤,滿足重型自動化需求,客戶涵蓋半導體、汽車、電子等 產業。該公司優勢為,在機器手臂內建視覺辨識及AI推論引擎,可大 幅降低周邊設備投入成本,客戶整體投資效益高。
達明亦發展多項數位孿生結合手臂的應用。例如,瑕疵檢測的異常 圖像生成、3D隨機取物的資料生成、AI識別模型學習等,以及透過A I生成技術,產生大量的堆疊紙箱圖像來訓練泛用型箱體識別AI模型 等。
達明機器人客戶以歐洲、大陸、台灣、美國等地為主,2024年出貨 逾4,000台,年增3成。該公司並廣泛與垂直領域業者及電子產業夥伴 合作,合作對象如台船、美國智慧焊接龍頭業者AMET、半導體封裝業 者ASMPT。另外台灣電子產業的合作夥伴有研華、微星、雲達、羅昇 等。
受惠工廠自動化商機,達明2025年第一季營收4.95億元,年增50. 8%,每股稅後純益0.73元,大幅年增183.2%。其協作型機器人手臂 產品營收占比逾9成,可謂「最純機器人概念股」
近兩年該公司產品在半導體產業及檢測等應用領域亦明顯成長。未 來打算跨足自動化業務,達明將善用輝達(NVIDIA)數位孿生技術( Omniverse),協助傳統工廠數位化及智慧化。
為貼近及服務客戶,達明已在美國成立服務據點,今年亦會赴墨西 哥成立服務中心。
達明4日以334.5元作收,單日漲幅3.34%,同為機器人概念股的所 羅門及和椿,4日股價亦亮眼,所羅門以AI視覺及3D辨識為主。和椿 成立機器人應用研發中心,鎖定物流及零售等領域。
市場人士分析,4、5月向來是上市公司上半年申請送件高峰期,因前一年度財報、當年度第1季財報已出爐。不過,美國總統川普新政擾亂企業營運,原本市場擔心衝擊企業獲利,影響送件申請上市意願。
不可諱言,部分傳統產業公司受到影響暫打退堂鼓,但也有不少企業反而獲提前拉貨訂單,以電子業最明顯,在第1季繳出亮麗業績,由上市公司今年首季營收與稅前淨利各較去年同期增18.06%、28.24%亦可窺見軌跡,另外,鑑於第2季、下半年關稅不確定性仍多,因而催動企業加速送件腳步。
觀察公司送件進度,4月依序有中華資安、聯友金屬、凌航、世紀風電、嘉雨思、達明、邁萪科技、大研生醫等八家,其中光是4月25日便同時有六家送件,創下罕見紀錄。
5月則有松川精密、振大環球、輝創、禾榮科等四家。其中,中華資安、達明、禾榮科等三家是以科技事業條件送件,嘉雨思、聯友金屬則申請創新板。合計4、5月共12家,較去年同期的四件增加兩倍。
若以輔導券商來看,第2季以來,以元大證券送三件居冠,富邦、福邦證券各兩件,排名第二,再來是凱基、華南永昌、永豐金、統一、宏遠等各送件一家。
若加上2月21日富邦證券送件的微程式,今年以來至5月底,累計已有13家公司送件。對照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在今年初開出的IPO送件家數40家(一般板25家、創新板15家),整體達成率超過三成,大致符合進度。
邁萪科技通過證交所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審議後,還需通過董事會、主管機關兩關。依證交所資料,邁萪科技董事長兼公司負責人為趙元山,主要產品為散熱模組,實收資本額6億元,去年稅前純益1.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8元。
達明機器人被譽為最純機器人概念股,主要產品為工業用協作機器人,董事長為何世池,實收資本額9億元,去年稅前純益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元。
凌航董事長為曾珍,主要產品為DRAM記憶體商品及快閃記憶體商品開發與買賣業務,實收資本額6.8億元,去年稅前純益1.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3元。
另據公開說明書,嘉雨思科技董事長為朱德祥,主要產品為高速訊號傳輸介面的數位類比晶片設計、開發、生產、製造及銷售,實收資本額3億元,去年稅前純益2,285萬元,每股稅後純益0.7元。
達明機器人為廣明光電轉投資78.29%的子公司,達明董事長為何 世池,公司實收資本額為9億元,主要產品為協作型機器人之研究開 發、設計、製造及銷售。
達明113年稅前純益為1.07億元,114年第一季為7,583萬元,每股 稅後盈餘(EPS)各為1.04元、0.73元。
近期台灣股市的熱度不斷攀升,隨著4月下旬邁科(6831)等6家公司申請上市,台灣股市再次掀起一股上市熱潮。在大批公司申請上市的背后,大研生醫(7780)、松川精密(7788)及振大環球(4441)等3家公司,也陸續向證交所送件申請股票上市,使得今年至今已有11家國內公司(含創新板)申請上市,顯示出台灣企業對於市場的積極拓展。
4月25日,股市上市申請大爆發,當日邁科、達明、嘉雨思、世紀風電、凌航、聯友金屬等公司紛紛向證交所申請上市。而紧接着的4月30日,尚凡*(5278)轉投資97.5%的大研生醫,也向證交所送件申請股票上市,再次掀起市場關注。
大研生醫公司由張家銘擔任負責人,公司實收資本額達6億元,主要業務集中在保健食品的研發及銷售。在過去的113年,該公司實現了1.4億元的稅前盈餘,每股稅後純益(EPS)為2.43元,表現亮眼。
松川精密則由王傳世擔任董事長,公司實收資本額為7.26億元,主要生產繼電器。在113年,松川精密實現了6.47億元的稅前盈餘,EPS達到6.95元,成為市場上的亮點。
另一方面,振大環球公司由許公任擔任負責人,公司實收資本額為6.04億元,主要業務為成衣製造。在113年,振大環球實現了11.8億元的稅前盈餘,EPS高達15.41元,成為業界矚目的焦點。
隨著這些公司的上市申請,台灣股市的競爭力將更加激烈,而投資者們也將有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未來,這些公司能否在股市上取得佳績,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4月25日申請上市大爆發,邁科、達明、嘉雨思、世紀風電、凌航 、聯友金屬等向證交所申請上市,緊接著4月30日由尚凡*(5278)轉 投資97.5%的大研生醫,向證交所送件申請股票上市。
大研生醫公司負責人為張家銘,公司實收資本額6億元,主要產品 包括保健食品之研發及銷售,113年稅前盈餘為1.4億元,每股稅後純 益(EPS)為2.43元。
松川精密公司董事長為王傳世,公司實收資本額7.26億元,該公司 主要產品為繼電器,113年稅前盈餘為6.47億元,EPS為6.95元。
振大環球公司負責人為許公任,公司實收資本額為6.04億元,主主 要產品為成衣,113年稅前盈餘高達11.8億元,EPS達15.41元。
達明機器人總經理陳尚昊近日在公開活動中透露,該公司近年來在半導體產業及檢測等領域的協作型機器人手臂業務表現亮眼,成長速度迅速。雖然自動化解決方案的營收占比尚小,但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陳尚昊強調,達明機器人的產品均於台灣製造,面對美國高額關稅的挑戰,公司短期內或許會感受到一定的影響,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市場對機器手臂及自動化技術的需求依然強烈。
由於達明機器人的製造工廠皆設立於台灣,因此美國關稅的調整對公司影響有限。陳尚昊進一步表示,集團母公司在美國設有廠房,若未來需要應對客戶需求,將有更大的彈性。為了提供更即時的服務,達明機器人已率先在美國印地安納州設立服務中心,並計劃於今年在墨西哥再設一個服務中心,以就近滿足客戶需求。
達明機器人近年來在檢測相關和半導體應用領域的客戶群體迅速擴大。在2025年台北國際電腦展上,達明與集團旗下的雲達共同推出AI伺服器的檢測解決方案,並與研華、微星、羅昇等知名企業展出了多款產品。
目前,達明機器人的營收主要來自於協作型機器人手臂,2024年出貨量超過4,000台,營收占比超過9成。陳尚昊指出,達明機器人的年產能可達6,000台,其中歐洲及亞洲市場佔據了主要份額。在股權結構上,大股東廣明及日本歐姆龍對公司營收的貢獻約佔3成左右。
陳尚昊同時表示,達明機器人對自動化解決方案業務持樂觀態度,目前該業務主要面向台灣及中國大陸市場。由於中國大陸市場機器手臂競爭激烈,價格競爭激烈,達明機器人則通過軟體(如視覺辨識及AI推論)提供附加價值,成功獲得幾家大客戶的採用,在中國大陸市場打開了新局面。
台灣科技業龍頭企業輝達的執行長黃仁勳近日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上強調,機器人將成為未來經濟的核心,並呼籲台灣把握機會,在AI與機器人產業中扮演關鍵角色。黃仁勳的這番話不僅為市場注入強心針,也引發了廠商們對機器人市場的熱烈關注。
黃仁勳認為,隨著AI與機器人的深度融合,全球經濟結構將會發生變革,台灣應該積極布局,成為這一產業的領軍者。他指出,AI正從感知與生成邁入「代理AI」與「實體AI」的新階段,這將通過人形機器人的落地實現。黃仁勳預測,由於全球勞動力短缺,人形機器人將成為下一個數兆美元規模的產業。
輝達近年來在機器人領域的布局不斷加強,推出了Isaac GR00T基礎模型,並透過Omniverse模擬平台協助機器人訓練與部署。黃仁勳形容未來的工廠將是一台巨型機器人,AI工廠將消耗大量能源與算力,產出智慧與自動化能力。
在黃仁勳的領導下,輝達的機器人相關協力廠商也積極行動起來。所羅門,這家與輝達合作已久的輝達機器人概念股,與輝達攜手推出結合先進AI視覺技術與NVIDIA Isaac Manipulator運動規劃平台的系統,適用於半導體、醫療、汽車等領域。該系統能夠大幅縮短AI部署時間與資料收集成本。
廣達集團旗下的達明機器人,作為全球第二大協作型機器人廠,與輝達的合作已經有了一段時間。達明執行長陳尚昊表示,輝達在機器人領域的新技術堆疊日益豐富,這讓他們對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