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邁科技(上)公司新聞
Pomiran聚醯亞胺膜是由達邁科技與日本荒川化學共同技術合作所
開發的新產品。以達邁科技專有之聚醯亞胺膜的製作技術,配合
荒川化學獨特的有機、無機混成技術,將奈米級的二氧化矽均勻
分布在Pomiran聚醯亞胺薄膜中。
應用有機、無機混成技術所生產的Pomiran薄膜,具有優異的尺寸
安定性、與金屬接著力高、同時對於離子遷移(Ion migration)的抑制
相當優越,因此非常適合高階封裝電路板的應用,如IC載板等。
由於Pomiran是利用有機、無機奈米混成技術而成,經過專業的藥
水處理後,在表面可形成均勻的粗糙度,並可直接進行化學電鍍
及銅電解電鍍增厚,與金屬的接著力可達1 kgf/cm以上,無論是
電路板製作的減成法(subtractive)或半加成法(semi-additive)皆可使
用。
目前Pomiran已進入量產階段,因應不同應用,推出2種不同熱膨
脹係數(CTE)的產品(N及T型)供客戶選擇,同時日本荒川化學亦設
立化學電鍍線,成功地建立聚醯亞胺膜金屬化的製程,並可提供
捲狀(rolled type)樣品供客戶測試。
開發的新產品。以達邁科技專有之聚醯亞胺膜的製作技術,配合
荒川化學獨特的有機、無機混成技術,將奈米級的二氧化矽均勻
分布在Pomiran聚醯亞胺薄膜中。
應用有機、無機混成技術所生產的Pomiran薄膜,具有優異的尺寸
安定性、與金屬接著力高、同時對於離子遷移(Ion migration)的抑制
相當優越,因此非常適合高階封裝電路板的應用,如IC載板等。
由於Pomiran是利用有機、無機奈米混成技術而成,經過專業的藥
水處理後,在表面可形成均勻的粗糙度,並可直接進行化學電鍍
及銅電解電鍍增厚,與金屬的接著力可達1 kgf/cm以上,無論是
電路板製作的減成法(subtractive)或半加成法(semi-additive)皆可使
用。
目前Pomiran已進入量產階段,因應不同應用,推出2種不同熱膨
脹係數(CTE)的產品(N及T型)供客戶選擇,同時日本荒川化學亦設
立化學電鍍線,成功地建立聚醯亞胺膜金屬化的製程,並可提供
捲狀(rolled type)樣品供客戶測試。
軟性印刷電路板市場近年競價激烈,尋求原物料國產化降低成本趨
勢下,達邁科技居國內獨家生產聚醯亞胺膜漸能對抗杜邦、Kaneka
等美、日大廠,今年產能倍增並可望轉虧為盈。
達邁資本額8.8億元,主要股東有國碩科技(2406)、開發工業銀行
與下游軟性銅箔基板(FCCL)等客戶,去年小幅虧損,新生產線本
月投產,有助營運並轉虧為盈。
聚醯亞胺膜(Polymide Film, PI)是膠帶絕緣材料,可應用在膠帶及軟
性印刷電路板(FPC)基材FCCL,杜邦與Kaneka 是PI主要供應商,
全球市占率逾90%。
達邁副總經理羅吉歡表示,PI技術門檻相當高,達邁自2003 年開始
投產,目前已是台虹科技(8039)、律勝科技(3354 )等FCCL供應
商,既有兩條共年產能860萬平方米的生產線後,主要生產1mil厚度
產品,4月第三條生產線量產後,年產能120萬平方米,專攻0.5mil厚
度的應用產品。
羅吉歡說,近年FPC殺價激烈,為降低成本也迫使FCCL降價,FCCL
廠為爭取空間,採用國產PI漸成趨勢,使得達邁出現相當成長空間
,同時搭配產能增加,估計今年全球市占率可從5%提升到10%。
勢下,達邁科技居國內獨家生產聚醯亞胺膜漸能對抗杜邦、Kaneka
等美、日大廠,今年產能倍增並可望轉虧為盈。
達邁資本額8.8億元,主要股東有國碩科技(2406)、開發工業銀行
與下游軟性銅箔基板(FCCL)等客戶,去年小幅虧損,新生產線本
月投產,有助營運並轉虧為盈。
聚醯亞胺膜(Polymide Film, PI)是膠帶絕緣材料,可應用在膠帶及軟
性印刷電路板(FPC)基材FCCL,杜邦與Kaneka 是PI主要供應商,
全球市占率逾90%。
達邁副總經理羅吉歡表示,PI技術門檻相當高,達邁自2003 年開始
投產,目前已是台虹科技(8039)、律勝科技(3354 )等FCCL供應
商,既有兩條共年產能860萬平方米的生產線後,主要生產1mil厚度
產品,4月第三條生產線量產後,年產能120萬平方米,專攻0.5mil厚
度的應用產品。
羅吉歡說,近年FPC殺價激烈,為降低成本也迫使FCCL降價,FCCL
廠為爭取空間,採用國產PI漸成趨勢,使得達邁出現相當成長空間
,同時搭配產能增加,估計今年全球市占率可從5%提升到10%。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