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美生物科技(上)公司新聞
編者按:在全球掀起一片擴大膠原蛋白應用領域熱潮下,10年前( 又又)美生技即投資此領域,由董事長王進富率領的團隊,不僅已成為全球唯一生產豬膠原蛋白的醫材公司,目前1公斤價值4,000萬台幣的膠原蛋白原液,也開始進軍大陸和歐美市場,去年(又又)美開始由虧轉盈,不僅買下辦公室,也是一家零負債公司,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膠原蛋白在人體的組成中,約佔蛋白質的33%,猶如「床墊」、「水泥」般,在動物細胞中扮演結合組織的角色,讓各種細胞組織有生長附著的絕佳環境,避免因為生理組織的老態,造成營養流失或機能退化,說穿了「膠原蛋白就是為健康打造一個穩定舒適的家。」
為了避免牛膠原蛋白所引發的狂牛症恐慌,因此全球各國逐漸開始重視週遭膠原蛋白的原料來源,尤其是在醫材應用上,更不可有一絲傳染致病的風險存在,藉由豬隻萃取膠原蛋白開始蔚為風潮,而在養豬產業盛行的台灣,更應該具有發展豬膠原蛋白技術的發展潛力。因此,2001年,(又又)美成立時,即鎖定以豬膠原蛋白發展,為了讓生產品質更臻完善,(又又)美更以無特定病原(Specific Pathog en Free, SPF)豬做為唯一原料,更是獨步世界的創舉。
膠原蛋白的萃取來源,隨著技術不斷發展,從水產、家禽、牲畜都能做不同程度的萃取提煉,但就DNA比較,與人類最為相近的豬隻,則是膠原醫材製造的首選,而(又又)美透過特有的純化與端(月太 )切除技術,能大幅削減過敏原,讓這種救命醫材原料能廣為照顧所需之大眾。
基於膠原蛋白的泛用性廣,需求性大,從食品到生技醫材,無一不包,為有別於市場的紊亂與品質不一,(又又)美生技秉持十年來的研發初衷,以打造極致、有效、安全的產品為最終目標,從原料的嚴格選用、製造過程的無菌把關,市場的回饋反應,都視為最高的指導原則與評估標的,進而研發出骨科、眼科、腦科、泌尿系統、保養化妝品、醫美微整型等領域的品牌產品。
身為技術原料廠,如果不能做出讓自己都愛不釋手的品質,就根本不用期待市場給予任何正向回饋。目前(又又)美生技在台灣醫療業界廣受注目,根據內部統計,台灣將近40%的牙科院所都有使用(又又)美牙科骨填料與可吸收性膠原蛋白膜;而在目前最夯的微整型項目中,近乎100%的膠原蛋白塑型針劑來自(又又)美品牌,一向秉持的信念是:「我們可以不用說自己好,但是一定要讓別人說(又又 )美好。」
對於(又又)美的技術與品牌認可,知名國際節目「國家地理頻道」,特別採訪(又又)美生技的技術研發與產品應用,以「超級豬」為專題,介紹使用做膠原蛋白植入劑的「無特定病原豬」,此一專訪開創台灣生技產業至今唯一被國家地理頻道以34種語言,播放於全球 160幾個國家的空前紀錄,揚名世界,著實成為生技產業界的台灣之光。
此外,(又又)美生技所有的產品及原料也不間斷的獲得國內外的認證肯定,讓院所與消費者能有最直接的品質保證與使用信心:
2006年,(又又)美生技公司取得台灣衛生署頒發給國人自行開發的第三級植入式醫療器材史上第一張證書:「(又又)美一號膠原蛋白植入劑」。
2008年,(又又)美生技又取得衛生署頒發的史上第二張國人自行開發的第三級植入式醫療器材證書:「(又又)美一號膠原蛋白植入劑-加強型」。
2009年,「(又又)美一號膠原蛋白植入劑」更領先全球取得中國大陸SFDA頒發的首張膠原蛋白醫學美容植入劑銷售許可證書,開始進軍13億人口的龐大消費市場。(又又)美生技連續九年的虧損終於在 2010年正式轉虧為盈。
除了醫學美容微整型植入劑外,(又又)美生技自2007年就開始投入膠原蛋白衍生醫療器材的研發,2008年眼科專用的「膠原蛋白基質」產品由OEM品牌廠商荷蘭Aeon Astron公司取得歐盟CE認證。
2009年,取得美國FDA510K認證行銷於歐洲及北美洲。另外,「可吸收性膠原蛋白牙科用膜」以及「膠原蛋白骨填料」也在2009年取得歐盟CE認證。
2010年,取得台灣TFDA銷售許可證書,這兩項產品更取得國家品質標章及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的最高榮譽。
2011年,「牙科骨填料」也取得台灣TFDA的銷售許可證書,這些成果在在都展現(又又)美生技研發產品的多元性及產品開發的快速性。
對(又又)美來說,豬膠原蛋白發展的斐然成績,只是邁向成功的過程,在可預見的未來裡,(又又)美生技更已然著手開發腦部手術用的硬腦膜、神經外科用的神經導管、第三代醫學美容微整型植入劑等產品,同時鞏固穩定台灣及中國大陸市場,以此為基礎,逐步擴充至東南亞、印度以及其他開發中國家,並與歐、美、日等先進地區合作,採取代工生產為主要銷售合作模式。身處高速發展階段的(又又 )美生技,積極於人力技術養成與硬體拓展,(又又)美,已經開跑!
膠原蛋白在人體的組成中,約佔蛋白質的33%,猶如「床墊」、「水泥」般,在動物細胞中扮演結合組織的角色,讓各種細胞組織有生長附著的絕佳環境,避免因為生理組織的老態,造成營養流失或機能退化,說穿了「膠原蛋白就是為健康打造一個穩定舒適的家。」
為了避免牛膠原蛋白所引發的狂牛症恐慌,因此全球各國逐漸開始重視週遭膠原蛋白的原料來源,尤其是在醫材應用上,更不可有一絲傳染致病的風險存在,藉由豬隻萃取膠原蛋白開始蔚為風潮,而在養豬產業盛行的台灣,更應該具有發展豬膠原蛋白技術的發展潛力。因此,2001年,(又又)美成立時,即鎖定以豬膠原蛋白發展,為了讓生產品質更臻完善,(又又)美更以無特定病原(Specific Pathog en Free, SPF)豬做為唯一原料,更是獨步世界的創舉。
膠原蛋白的萃取來源,隨著技術不斷發展,從水產、家禽、牲畜都能做不同程度的萃取提煉,但就DNA比較,與人類最為相近的豬隻,則是膠原醫材製造的首選,而(又又)美透過特有的純化與端(月太 )切除技術,能大幅削減過敏原,讓這種救命醫材原料能廣為照顧所需之大眾。
基於膠原蛋白的泛用性廣,需求性大,從食品到生技醫材,無一不包,為有別於市場的紊亂與品質不一,(又又)美生技秉持十年來的研發初衷,以打造極致、有效、安全的產品為最終目標,從原料的嚴格選用、製造過程的無菌把關,市場的回饋反應,都視為最高的指導原則與評估標的,進而研發出骨科、眼科、腦科、泌尿系統、保養化妝品、醫美微整型等領域的品牌產品。
身為技術原料廠,如果不能做出讓自己都愛不釋手的品質,就根本不用期待市場給予任何正向回饋。目前(又又)美生技在台灣醫療業界廣受注目,根據內部統計,台灣將近40%的牙科院所都有使用(又又)美牙科骨填料與可吸收性膠原蛋白膜;而在目前最夯的微整型項目中,近乎100%的膠原蛋白塑型針劑來自(又又)美品牌,一向秉持的信念是:「我們可以不用說自己好,但是一定要讓別人說(又又 )美好。」
對於(又又)美的技術與品牌認可,知名國際節目「國家地理頻道」,特別採訪(又又)美生技的技術研發與產品應用,以「超級豬」為專題,介紹使用做膠原蛋白植入劑的「無特定病原豬」,此一專訪開創台灣生技產業至今唯一被國家地理頻道以34種語言,播放於全球 160幾個國家的空前紀錄,揚名世界,著實成為生技產業界的台灣之光。
此外,(又又)美生技所有的產品及原料也不間斷的獲得國內外的認證肯定,讓院所與消費者能有最直接的品質保證與使用信心:
2006年,(又又)美生技公司取得台灣衛生署頒發給國人自行開發的第三級植入式醫療器材史上第一張證書:「(又又)美一號膠原蛋白植入劑」。
2008年,(又又)美生技又取得衛生署頒發的史上第二張國人自行開發的第三級植入式醫療器材證書:「(又又)美一號膠原蛋白植入劑-加強型」。
2009年,「(又又)美一號膠原蛋白植入劑」更領先全球取得中國大陸SFDA頒發的首張膠原蛋白醫學美容植入劑銷售許可證書,開始進軍13億人口的龐大消費市場。(又又)美生技連續九年的虧損終於在 2010年正式轉虧為盈。
除了醫學美容微整型植入劑外,(又又)美生技自2007年就開始投入膠原蛋白衍生醫療器材的研發,2008年眼科專用的「膠原蛋白基質」產品由OEM品牌廠商荷蘭Aeon Astron公司取得歐盟CE認證。
2009年,取得美國FDA510K認證行銷於歐洲及北美洲。另外,「可吸收性膠原蛋白牙科用膜」以及「膠原蛋白骨填料」也在2009年取得歐盟CE認證。
2010年,取得台灣TFDA銷售許可證書,這兩項產品更取得國家品質標章及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的最高榮譽。
2011年,「牙科骨填料」也取得台灣TFDA的銷售許可證書,這些成果在在都展現(又又)美生技研發產品的多元性及產品開發的快速性。
對(又又)美來說,豬膠原蛋白發展的斐然成績,只是邁向成功的過程,在可預見的未來裡,(又又)美生技更已然著手開發腦部手術用的硬腦膜、神經外科用的神經導管、第三代醫學美容微整型植入劑等產品,同時鞏固穩定台灣及中國大陸市場,以此為基礎,逐步擴充至東南亞、印度以及其他開發中國家,並與歐、美、日等先進地區合作,採取代工生產為主要銷售合作模式。身處高速發展階段的(又又 )美生技,積極於人力技術養成與硬體拓展,(又又)美,已經開跑!
在知名旅美醫材專家張有德的TMF創投可望成軍,國內高階再生醫材膠原蛋白廠乘勝追擊,積極布建海外市場,和康生技與美國Nasdaq上市公司NuVasive策盟,而雙美則與大陸普瑞森、五洲集團聯手進軍中國,而柏登的生物眼角膜明年進入人體臨床,亦將躋身國際競技場。
和康生技董事長張立言表示,國際醫材廠近年重新大洗牌,美國保健暨消費品巨擘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以213億美元的價碼,併購瑞士醫療設備製造商Synthes,穩穩坐擁龍頭寶座,另外,Stryker也以3.16億美元買下Orthovita,醫材廠的競爭白熱化,也將導致廠商的結盟將成趨勢。
目前和康是與全球市佔率居第五的NuVasive策盟搶攻美國市場。
張立言表示,NuVasive專注於骨科及脊椎微創醫材產品的開發與行銷公司,2009年投資入股和康,約持有10%股權,目前雙方的合作初期鎖定是骨科材料,未來則將延伸至牙科和眼科等材質。
另外,為了創造公司的營收,和康近年也積極主打碧芙蕾詩(BIOFLASH)系列、黛諾(Dr.Neo)等自有品牌,開發醫學美容保養品,已開始打進康是美、屈臣氏等通路,並將為國內頂級觀光旅遊景點設計系列美容保養產品。
除了和康搶攻美國市場,柏登開發以膠原蛋白為材質的組織修復產品則專攻歐美市場。
柏登董事長賴弘基表示,該公司主打的ologen自有品牌,已開發出世界第一個眼組織修復產品,目前全球已累積超過16,000例自費手術使用,該產品去年並得到捷克及瑞典的健保給付,預計明年有機會取得美國及德國的保險給付許可。
賴弘基認為,柏登未來最大的利基在於研發中的生物眼角膜,在荷蘭及中國的動物試驗已經成功下,明年將進入人體試驗,未來的商機十分可觀。
國內投入膠原蛋白廠商已漸成氣候,除了和康、柏登和雙美已有產品上市外,已於2009年8月併入海昌國際的生立生技,也是投入眼科生醫材料,目前正藉由海昌通路,拓展至國際市場。
另外,目前是國內最大的膠原蛋白原料後加工廠的大江生醫,其產品廣泛用於保養品、保健食品及機能性飲料,一年進口量超過90公噸,約占台灣總量的三分之二。
大江副董事長關淑君表示,在看好膠原蛋白前景,大江已規劃設立自己的膠原蛋白生產基地,並就近從屏東獲得最高等級的黑鮪魚中,萃取膠原蛋白,預計年底開始動工,該產品將用於美容保養品。
不同於大江生醫的膠原蛋白是以黑鮪魚為主,和康的原料是牛筋,而雙美則是自己開發S.P.F(無特定病源感染)等級的豬體皮,是全球唯一用豬皮生產膠原蛋白的廠商。
雙美已於2009年取得中國第一張SFDA膠原蛋白皮膚植入劑上市許可證照,並拿下普瑞森四年23億元膠原蛋白訂單,去年因為被中國課徵消費稅,導致業績受到衝擊,不過,今年在與代理商協調後,營運已回復常軌,雙美董事長王進富表示,該公司今年上半年已獲利,正式擺脫虧損命運。
目前雙美除了和普瑞森集團合作搶進大陸市場外,也將和中國知名的五洲集團聯手進軍醫美領域,初期會先以植牙及牙腔美容等領域為主,未來再延伸至眼科、骨科等事業。
和康生技董事長張立言表示,國際醫材廠近年重新大洗牌,美國保健暨消費品巨擘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以213億美元的價碼,併購瑞士醫療設備製造商Synthes,穩穩坐擁龍頭寶座,另外,Stryker也以3.16億美元買下Orthovita,醫材廠的競爭白熱化,也將導致廠商的結盟將成趨勢。
目前和康是與全球市佔率居第五的NuVasive策盟搶攻美國市場。
張立言表示,NuVasive專注於骨科及脊椎微創醫材產品的開發與行銷公司,2009年投資入股和康,約持有10%股權,目前雙方的合作初期鎖定是骨科材料,未來則將延伸至牙科和眼科等材質。
另外,為了創造公司的營收,和康近年也積極主打碧芙蕾詩(BIOFLASH)系列、黛諾(Dr.Neo)等自有品牌,開發醫學美容保養品,已開始打進康是美、屈臣氏等通路,並將為國內頂級觀光旅遊景點設計系列美容保養產品。
除了和康搶攻美國市場,柏登開發以膠原蛋白為材質的組織修復產品則專攻歐美市場。
柏登董事長賴弘基表示,該公司主打的ologen自有品牌,已開發出世界第一個眼組織修復產品,目前全球已累積超過16,000例自費手術使用,該產品去年並得到捷克及瑞典的健保給付,預計明年有機會取得美國及德國的保險給付許可。
賴弘基認為,柏登未來最大的利基在於研發中的生物眼角膜,在荷蘭及中國的動物試驗已經成功下,明年將進入人體試驗,未來的商機十分可觀。
國內投入膠原蛋白廠商已漸成氣候,除了和康、柏登和雙美已有產品上市外,已於2009年8月併入海昌國際的生立生技,也是投入眼科生醫材料,目前正藉由海昌通路,拓展至國際市場。
另外,目前是國內最大的膠原蛋白原料後加工廠的大江生醫,其產品廣泛用於保養品、保健食品及機能性飲料,一年進口量超過90公噸,約占台灣總量的三分之二。
大江副董事長關淑君表示,在看好膠原蛋白前景,大江已規劃設立自己的膠原蛋白生產基地,並就近從屏東獲得最高等級的黑鮪魚中,萃取膠原蛋白,預計年底開始動工,該產品將用於美容保養品。
不同於大江生醫的膠原蛋白是以黑鮪魚為主,和康的原料是牛筋,而雙美則是自己開發S.P.F(無特定病源感染)等級的豬體皮,是全球唯一用豬皮生產膠原蛋白的廠商。
雙美已於2009年取得中國第一張SFDA膠原蛋白皮膚植入劑上市許可證照,並拿下普瑞森四年23億元膠原蛋白訂單,去年因為被中國課徵消費稅,導致業績受到衝擊,不過,今年在與代理商協調後,營運已回復常軌,雙美董事長王進富表示,該公司今年上半年已獲利,正式擺脫虧損命運。
目前雙美除了和普瑞森集團合作搶進大陸市場外,也將和中國知名的五洲集團聯手進軍醫美領域,初期會先以植牙及牙腔美容等領域為主,未來再延伸至眼科、骨科等事業。
個股重大訊息:
1.聯發科 (2454) :砸近30億買回8,000張庫藏股護盤。
2.仁寶 (2324) :買下東芝墨國TV廠,提升液晶電視營收比重。
3.台泥 (1101) :再出手,併貴州瑞安水泥。
4.雙美 (4728) :結盟大陸五洲,搶攻4兆大陸醫美市場。
5.宏達電 (2498) :升JASON MACKENZIE為全球業務行銷總經理。
6.應華 (5392) :缺料緩,Q3營收看增1成。
7.達能 (3686) :晶圓3廠Q4完工投產。
1.聯發科 (2454) :砸近30億買回8,000張庫藏股護盤。
2.仁寶 (2324) :買下東芝墨國TV廠,提升液晶電視營收比重。
3.台泥 (1101) :再出手,併貴州瑞安水泥。
4.雙美 (4728) :結盟大陸五洲,搶攻4兆大陸醫美市場。
5.宏達電 (2498) :升JASON MACKENZIE為全球業務行銷總經理。
6.應華 (5392) :缺料緩,Q3營收看增1成。
7.達能 (3686) :晶圓3廠Q4完工投產。
大陸經濟成長迅猛,推波醫美市場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五洲集團執行總裁黃金雄認為,未來10年內,醫美都還是「很朝陽」的產業,泛醫美機構的結盟合資將成趨勢,而五洲和雙美的合作會走金字塔頂端客層。以下是他的專訪紀要:
問:如何看中國醫美市場?
答:中國經濟成長快速,肯花大錢讓自己變美的人士越來越多下,據估計,現在大陸每年約有300多萬人接受整型,預計5年後,將成長到9,000萬人,未來10年內,大陸醫美產業都還是「很朝陽」的產業,將吸引很多企業和外資投入。
問:五洲如何布局醫美?
答:我們是在2004年7月15日在北京成立五洲好醫院,是專為女性量身定做的綜合性醫院,包括婦產科、不孕症和試管嬰兒、整型美容、口腔植牙、等,由於反應頗佳,目前已有30家家醫院,主要分布在北京、唐山、石家莊、內蒙等。
去年集團鑑於醫美市場商機雄厚,每年至少10%成長率,因此,決定成立聯美臣醫療機構,是全方位結合醫療美容、保養養身的醫療美容醫院,目前已成立5家,預計2-3年內,擴大至20家。
問:醫美市場潛在商機達4兆台幣,將吸引各路人馬進駐,五洲集團要如何出奇制勝?
答:醫美市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是可預期,未來公司和產業的結盟也是趨勢,像五洲和雙美醫材廠商的合作就有互補的效應,透過雙美的醫材和技術的支援,五洲的醫美布局就會更有競爭力。
除了雙美外,五洲也會引進新的微創型的機器設備,拓展營運範圍,並鎖定金字塔頂端的客層。
問:大陸過去流行的是韓國的開刀整型風,現在台灣曜亞等業者則積極引進微創手術,你如何看這兩種趨勢?
答:愛美是人的天性,但美的定義也要符合美學和標準,中國人有天生的外貌特質,不是可以完全複製的,至於是走開刀風或微創風也因人而異,因此,五洲布建的是一個全方位醫美機構,希望能符合愛美者需求,建構美的信心。
問:如何看中國醫美市場?
答:中國經濟成長快速,肯花大錢讓自己變美的人士越來越多下,據估計,現在大陸每年約有300多萬人接受整型,預計5年後,將成長到9,000萬人,未來10年內,大陸醫美產業都還是「很朝陽」的產業,將吸引很多企業和外資投入。
問:五洲如何布局醫美?
答:我們是在2004年7月15日在北京成立五洲好醫院,是專為女性量身定做的綜合性醫院,包括婦產科、不孕症和試管嬰兒、整型美容、口腔植牙、等,由於反應頗佳,目前已有30家家醫院,主要分布在北京、唐山、石家莊、內蒙等。
去年集團鑑於醫美市場商機雄厚,每年至少10%成長率,因此,決定成立聯美臣醫療機構,是全方位結合醫療美容、保養養身的醫療美容醫院,目前已成立5家,預計2-3年內,擴大至20家。
問:醫美市場潛在商機達4兆台幣,將吸引各路人馬進駐,五洲集團要如何出奇制勝?
答:醫美市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是可預期,未來公司和產業的結盟也是趨勢,像五洲和雙美醫材廠商的合作就有互補的效應,透過雙美的醫材和技術的支援,五洲的醫美布局就會更有競爭力。
除了雙美外,五洲也會引進新的微創型的機器設備,拓展營運範圍,並鎖定金字塔頂端的客層。
問:大陸過去流行的是韓國的開刀整型風,現在台灣曜亞等業者則積極引進微創手術,你如何看這兩種趨勢?
答:愛美是人的天性,但美的定義也要符合美學和標準,中國人有天生的外貌特質,不是可以完全複製的,至於是走開刀風或微創風也因人而異,因此,五洲布建的是一個全方位醫美機構,希望能符合愛美者需求,建構美的信心。
正式進軍中國大陸醫學美容市場已經滿一年的 美生物科技公司(4728)在去年交出亮麗的成績單,歷經九年的虧損終於在去年轉虧為盈,該公司執行副總謝達仁博士認為這是一個關鍵性的里程碑,代表美生技從此將展開穩定成長的新里程。
美生技營運初期以產品研發、臨床前生物相容性試驗、動物試驗、人體臨床試驗及查驗登記為主,這些過程不僅耗費很多時間更燒掉很多資金。該公司的膠原蛋白植入劑不僅取得台灣衛生署第三類醫療器材證書、歐盟CE證書、更於2009年1月取得中國大陸藥物食品監督局SFDA的第三類醫療器械銷售許可證,正式進入中國廣大的醫學美容消費市場。在2010年美生技的膠原蛋白醫學美容植入劑產品,與瑞典Qmed公司的玻尿酸植入劑以及Allergan公司的肉毒桿菌注射液在中國大陸市場呈現三分天下的局面。該公司預估今年6月前可取得長效型膠原蛋白植入劑中國SFDA的銷售許可證書,屆時美生技的優勢又更上一層樓,可望在中國大陸微整型醫學美容市場拔得頭籌。
除了醫學美容用途的膠原蛋白植入針劑之外,美生技更積極開發其他多種膠原蛋白衍生之醫療器材,在牙科領域有牙科用可吸收性膠原蛋白膜以及牙科用之膠原蛋白骨填料;在骨科領域有膠原蛋白骨填料作為骨缺損以及脊柱手術的脊骨修補;在眼科領域有青光眼、白內障等眼科手術用的膠原蛋白基質,除協助傷口癒合外更能避免手術痂痕的形成。這些產品多數已經取得台灣衛生署TFDA的查驗登記、歐盟CE證書、甚至美國 UFDA的510K,目前更積極進行中國SFDA 的查驗登記,將在最短時間內進軍中國大陸牙科、骨科以及眼科醫療市場。
綜觀全球膠原蛋白醫療器材生產公司,美生技的產品線最多元、最齊全,由於該公司從設立就選擇使用無特定病原SPF豬皮作為原料來源,在全球膠原蛋白醫療器材領域更是最安全的產品,一旦順利進軍全球市場,將可取代多數以牛膠原蛋白為原料的醫療器材,市場發展潛力相當可觀。展望2011年除了各項產品的查驗登記外,規劃興建的新廠房也如火如荼的積極進行中,待新廠房通過FDA查廠後,美生技將脫胎換骨成為世界級的膠原蛋白醫療器材研發、生產領導廠商。
美生技營運初期以產品研發、臨床前生物相容性試驗、動物試驗、人體臨床試驗及查驗登記為主,這些過程不僅耗費很多時間更燒掉很多資金。該公司的膠原蛋白植入劑不僅取得台灣衛生署第三類醫療器材證書、歐盟CE證書、更於2009年1月取得中國大陸藥物食品監督局SFDA的第三類醫療器械銷售許可證,正式進入中國廣大的醫學美容消費市場。在2010年美生技的膠原蛋白醫學美容植入劑產品,與瑞典Qmed公司的玻尿酸植入劑以及Allergan公司的肉毒桿菌注射液在中國大陸市場呈現三分天下的局面。該公司預估今年6月前可取得長效型膠原蛋白植入劑中國SFDA的銷售許可證書,屆時美生技的優勢又更上一層樓,可望在中國大陸微整型醫學美容市場拔得頭籌。
除了醫學美容用途的膠原蛋白植入針劑之外,美生技更積極開發其他多種膠原蛋白衍生之醫療器材,在牙科領域有牙科用可吸收性膠原蛋白膜以及牙科用之膠原蛋白骨填料;在骨科領域有膠原蛋白骨填料作為骨缺損以及脊柱手術的脊骨修補;在眼科領域有青光眼、白內障等眼科手術用的膠原蛋白基質,除協助傷口癒合外更能避免手術痂痕的形成。這些產品多數已經取得台灣衛生署TFDA的查驗登記、歐盟CE證書、甚至美國 UFDA的510K,目前更積極進行中國SFDA 的查驗登記,將在最短時間內進軍中國大陸牙科、骨科以及眼科醫療市場。
綜觀全球膠原蛋白醫療器材生產公司,美生技的產品線最多元、最齊全,由於該公司從設立就選擇使用無特定病原SPF豬皮作為原料來源,在全球膠原蛋白醫療器材領域更是最安全的產品,一旦順利進軍全球市場,將可取代多數以牛膠原蛋白為原料的醫療器材,市場發展潛力相當可觀。展望2011年除了各項產品的查驗登記外,規劃興建的新廠房也如火如荼的積極進行中,待新廠房通過FDA查廠後,美生技將脫胎換骨成為世界級的膠原蛋白醫療器材研發、生產領導廠商。
生技展今(22)日登場,生醫族群暖身報佳音!中化、新醫
科技與馬來西亞生技廠 Nanocare、NMC簽署合約,中化拿下
Nanocare的16項學名藥每年約5000萬元訂單,杏輝獲全球前五大
傳銷商管花肉蓯蓉訂單下半年起出貨,另外,生產膠原蛋白的雙
美,牙科膜和骨膜則獲台灣上市許可,將啟動另一波成長動能。
在馬政府將積極扶持生技產業為兆元產業新明星下,近年7月
的生技展總會吸引重量級官員出席,22日的開幕,馬英九總統並
將親臨主持,預期可望釋出利多下,亦推波生醫股後市備受關注。
據了解,為推動生技鑽石計劃,已規劃近1年的生技創投基金
可望在第四季出爐,目前除了政府已有條件通過昕耀創投的投資
申請案外,中天和潤泰集團亦將和政府基金合資成立創投,另外
,國內不少生醫業亦將結合部分機構合作,亦可望啟動生醫股的
活絡行情。
至於昨日生技展開展前夕亦傳出佳音的雙美,則是繼膠原蛋
白植入劑外,投入牙科的再生膜和骨科膜等產品,則是繼歐洲後
,也獲准在台灣上市。
雙美董事長王進富表示,全球牙周膜市場有5億美元,美國即
高佔40%,另外美國骨科醫療器材初估至2013 年可達到292億美
元。由於膠原蛋白技術可應用於骨生物活性材料(15.6%)、創
傷修復類(15.4%),約佔總體市場30%,初估市場規模將可由
2006年的39億美元拉高至2013年的88億美元,加上膠原蛋白膜
還有眾多用途,如抗沾黏手術縫合,整體市場約100億美元。
科技與馬來西亞生技廠 Nanocare、NMC簽署合約,中化拿下
Nanocare的16項學名藥每年約5000萬元訂單,杏輝獲全球前五大
傳銷商管花肉蓯蓉訂單下半年起出貨,另外,生產膠原蛋白的雙
美,牙科膜和骨膜則獲台灣上市許可,將啟動另一波成長動能。
在馬政府將積極扶持生技產業為兆元產業新明星下,近年7月
的生技展總會吸引重量級官員出席,22日的開幕,馬英九總統並
將親臨主持,預期可望釋出利多下,亦推波生醫股後市備受關注。
據了解,為推動生技鑽石計劃,已規劃近1年的生技創投基金
可望在第四季出爐,目前除了政府已有條件通過昕耀創投的投資
申請案外,中天和潤泰集團亦將和政府基金合資成立創投,另外
,國內不少生醫業亦將結合部分機構合作,亦可望啟動生醫股的
活絡行情。
至於昨日生技展開展前夕亦傳出佳音的雙美,則是繼膠原蛋
白植入劑外,投入牙科的再生膜和骨科膜等產品,則是繼歐洲後
,也獲准在台灣上市。
雙美董事長王進富表示,全球牙周膜市場有5億美元,美國即
高佔40%,另外美國骨科醫療器材初估至2013 年可達到292億美
元。由於膠原蛋白技術可應用於骨生物活性材料(15.6%)、創
傷修復類(15.4%),約佔總體市場30%,初估市場規模將可由
2006年的39億美元拉高至2013年的88億美元,加上膠原蛋白膜
還有眾多用途,如抗沾黏手術縫合,整體市場約100億美元。
生技醫療為全球各國戮力發展的產業,歐美先進國家不乏百
年醫藥企業投入生醫區塊,而醫學觀念也由治療醫學往前推進到
預防醫學及材料醫學,希望能在疾病發展初期即能立即性的發現
、防止及因應;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簡稱南科)全力配合國家產
業發展政策,除於台南園區推動生技走廊陸續引進新藥研發、醫
美生技、檢驗試劑、再生醫療等產業外,並自民國98年起,於高
雄園區推動醫療器材產業專區及4年17億元研發補助計畫,希望將
南台灣建構成產、官、學、研、醫資源整合的生醫器材技術發展
平台。目前該計畫已核定31個產學合作補助案件,除吸引4所學研
機構進駐設置研發中心、16家生技醫療器材相關產業廠商進駐高
雄園區生技醫療器材專區,並已促進醫療器材產業廠商投資金額
逾14億餘元。
此次,由局長陳俊偉帶領園區廠商共同參加7月22日至25日台
北國際生技展,將讓國人瞭解南科生技產業的發展現況。南科管
理局表示,生物科技是國家六大新興產業之一,也是南科重點培
植產業,從最早規劃的生技走廊、核心專區到醫療器材產業專區
,已為生技醫療產業開創最佳的育成及生長環境,再加上國家有
計畫性的扶持,產業的生命力已漸漸萌芽,且群聚現象趨於明顯
;此次,南科參加台北國際生技展,係以主題館方式呈現,參展
廠商包括金穎生物科技、美梭科技材料、豆朋農業生物、東宇生
物科技、鴻君科技、傑奎科技、?美生物科技、儕陞生化技術、全
球安聯科技、港香蘭應用生技、Aurora奧羅瑞亞洲國際、聯華生
技等12家。
南科管理局指出,截至今年6月底止,南科已核准58家生技廠
商進駐,投資金額約新台幣221億元;98年產值為新台幣47.5億元
,99年預計在園區廠商的蓄積能量醱酵下,將更上一層樓。
年醫藥企業投入生醫區塊,而醫學觀念也由治療醫學往前推進到
預防醫學及材料醫學,希望能在疾病發展初期即能立即性的發現
、防止及因應;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簡稱南科)全力配合國家產
業發展政策,除於台南園區推動生技走廊陸續引進新藥研發、醫
美生技、檢驗試劑、再生醫療等產業外,並自民國98年起,於高
雄園區推動醫療器材產業專區及4年17億元研發補助計畫,希望將
南台灣建構成產、官、學、研、醫資源整合的生醫器材技術發展
平台。目前該計畫已核定31個產學合作補助案件,除吸引4所學研
機構進駐設置研發中心、16家生技醫療器材相關產業廠商進駐高
雄園區生技醫療器材專區,並已促進醫療器材產業廠商投資金額
逾14億餘元。
此次,由局長陳俊偉帶領園區廠商共同參加7月22日至25日台
北國際生技展,將讓國人瞭解南科生技產業的發展現況。南科管
理局表示,生物科技是國家六大新興產業之一,也是南科重點培
植產業,從最早規劃的生技走廊、核心專區到醫療器材產業專區
,已為生技醫療產業開創最佳的育成及生長環境,再加上國家有
計畫性的扶持,產業的生命力已漸漸萌芽,且群聚現象趨於明顯
;此次,南科參加台北國際生技展,係以主題館方式呈現,參展
廠商包括金穎生物科技、美梭科技材料、豆朋農業生物、東宇生
物科技、鴻君科技、傑奎科技、?美生物科技、儕陞生化技術、全
球安聯科技、港香蘭應用生技、Aurora奧羅瑞亞洲國際、聯華生
技等12家。
南科管理局指出,截至今年6月底止,南科已核准58家生技廠
商進駐,投資金額約新台幣221億元;98年產值為新台幣47.5億元
,99年預計在園區廠商的蓄積能量醱酵下,將更上一層樓。
雙美生技(4728)因出口大陸的膠原蛋白針劑被列為是美容
奢侈品,被中國課徵高達30%的消費稅,繼5月營收以413萬元,
創下今年單月新低後,截止目前為止,6月也還未出貨,由於營
業額未達損益平衡點,第二季恐將出現虧損,是否提列稅率損失
,公司6月30日董事會將討論。
雙美董事長王進富表示,該公司的膠原蛋白拿的是大陸藥監局
(SFD A)核發的醫療器材執照,是中國衛生部許可全中國唯一
可銷售膠原蛋白針劑的公司,但現在卻將雙美列為美容奢侈品,
除了課徵高達30%的消費稅外,還有 6.5%的關稅,加上17%增
值稅,合計稅率,雙美等於是被課徵逾50%的重稅,而且是兩岸
生技產業的第一家,對公司營運衝擊很大,目前5月已停止對大
陸出貨,6月看來亦無法如期出貨。
連虧了8年,今年才開始展現獲利實力的雙美,第一季已交出
每股稅後盈餘0.6元佳績,今年前4月單月營業額亦都維持在
1,400-1,700萬元之間水準,但5月的出貨則因中國要課徵消費稅,
導致雙美停止出貨,單月營業額驟降至413萬元,以雙美目前單月
損益平衡點約800萬元來看,如果消費稅無法合理解決,該公司第
二季應以虧損居多。
奢侈品,被中國課徵高達30%的消費稅,繼5月營收以413萬元,
創下今年單月新低後,截止目前為止,6月也還未出貨,由於營
業額未達損益平衡點,第二季恐將出現虧損,是否提列稅率損失
,公司6月30日董事會將討論。
雙美董事長王進富表示,該公司的膠原蛋白拿的是大陸藥監局
(SFD A)核發的醫療器材執照,是中國衛生部許可全中國唯一
可銷售膠原蛋白針劑的公司,但現在卻將雙美列為美容奢侈品,
除了課徵高達30%的消費稅外,還有 6.5%的關稅,加上17%增
值稅,合計稅率,雙美等於是被課徵逾50%的重稅,而且是兩岸
生技產業的第一家,對公司營運衝擊很大,目前5月已停止對大
陸出貨,6月看來亦無法如期出貨。
連虧了8年,今年才開始展現獲利實力的雙美,第一季已交出
每股稅後盈餘0.6元佳績,今年前4月單月營業額亦都維持在
1,400-1,700萬元之間水準,但5月的出貨則因中國要課徵消費稅,
導致雙美停止出貨,單月營業額驟降至413萬元,以雙美目前單月
損益平衡點約800萬元來看,如果消費稅無法合理解決,該公司第
二季應以虧損居多。
ECFA早收清單,石化主要產業未納入,讓台塑集團總裁王文
淵傷心的要哭了!無獨有偶的,全球唯一利用豬體皮生產膠原蛋白
原料的雙美生技(4728),其膠原蛋白針劑亦被列為是美容奢侈
品,將被中國課徵高達30%的消費稅,創下兩岸生技產業的頭一
遭,也同樣躋身兩岸搭橋的傷心俱樂部。
雙美的膠原蛋白原料將被課30%的消費稅,勢必嚴重衝擊雙
美和通路商普瑞森營運下,目前雙美已暫停對大陸出貨。
今年營運已大見轉機,並開始出現獲利的雙美,四月以前的
單月營業額都維持在1,400~1,700萬元的水準,但5月的出貨則因中
國要課徵消費稅,導致雙美停止出貨,單月營業額驟降至413萬元
,如果消費稅無法合理解決,該公司自5月份起將出現單月虧損的
窘狀。
雙美董事長王進富表示,雙美的膠原蛋白拿的是大陸藥監局
(SFDA)核發的醫療器材執照,是中國衛生部許可全中國唯一可
銷售膠原蛋白針劑的公司,現在卻將雙美列為是美容奢侈品,要
課徵高達30%的消費稅,實在是十分不平等的條約。
王進富表示,以大陸目前對進口產品要課微6.5%的關稅,還
有17%的增值稅,若加計30%的消費稅,雙美等於是被課徵逾50
%的重稅,這大概不是一家公司所能承受的!
興櫃日均價曾創60.79元均價的雙美,昨日日均價45.84元。
淵傷心的要哭了!無獨有偶的,全球唯一利用豬體皮生產膠原蛋白
原料的雙美生技(4728),其膠原蛋白針劑亦被列為是美容奢侈
品,將被中國課徵高達30%的消費稅,創下兩岸生技產業的頭一
遭,也同樣躋身兩岸搭橋的傷心俱樂部。
雙美的膠原蛋白原料將被課30%的消費稅,勢必嚴重衝擊雙
美和通路商普瑞森營運下,目前雙美已暫停對大陸出貨。
今年營運已大見轉機,並開始出現獲利的雙美,四月以前的
單月營業額都維持在1,400~1,700萬元的水準,但5月的出貨則因中
國要課徵消費稅,導致雙美停止出貨,單月營業額驟降至413萬元
,如果消費稅無法合理解決,該公司自5月份起將出現單月虧損的
窘狀。
雙美董事長王進富表示,雙美的膠原蛋白拿的是大陸藥監局
(SFDA)核發的醫療器材執照,是中國衛生部許可全中國唯一可
銷售膠原蛋白針劑的公司,現在卻將雙美列為是美容奢侈品,要
課徵高達30%的消費稅,實在是十分不平等的條約。
王進富表示,以大陸目前對進口產品要課微6.5%的關稅,還
有17%的增值稅,若加計30%的消費稅,雙美等於是被課徵逾50
%的重稅,這大概不是一家公司所能承受的!
興櫃日均價曾創60.79元均價的雙美,昨日日均價45.84元。
香港恒隆集團指出,恒隆集團沒有參與入股?美生技(4728)
。
香港恒隆集團指出,恒隆集團及其任何附屬公司,並沒有持
有晨興科技控股公司股份,並和晨興科技控股公司沒有任何關聯
。故恒隆集團不可能通過晨興科技控股公司投資?美生技或其他公
司。
。
香港恒隆集團指出,恒隆集團及其任何附屬公司,並沒有持
有晨興科技控股公司股份,並和晨興科技控股公司沒有任何關聯
。故恒隆集團不可能通過晨興科技控股公司投資?美生技或其他公
司。
ECFA話題熱,膠原蛋白針劑廠?美生物科技(4728)搭上順風
車,由於切入中國市場策略得宜,今年前三月營收已趨近去年整
年營收水準,據透露,?美計畫與普瑞森合資,在中國成立100家
醫美中心,卡位膠原蛋白針劑醫療美容商機。
2010年在香港恆隆集團參與入股,加上通路商-天津普瑞森集
團第2季將通路布局進入高峰,且?美毛利率維持80%水準,保守
估計,今年營收上看2至3億元,EPS有機會到3元。
雙美3月營收1,714萬元,累計1到3月累收為4,635萬元,幾乎趨
近去年全年營收4,922萬元,2010年業績更是大躍進,首季單月營
業額約維持在1,600萬元的雙美,由於單月損益平衡點約800萬元,
在毛利率高達80%至85%下,第一季可展現不錯獲利,第二季起
,單月營收約 2000萬元,下半年則因普瑞信布建通路進入高峰,
營業額將更可觀。
雙美去年底開始,積極佈局中國市場,2009年9月成為全中國
唯一可銷售膠原蛋白針劑的公司後,10月與中國前十大醫療通路
商天津普瑞森集團簽約,因此去年11月開始,有普瑞森訂單挹注
,?美業績自此扶搖直上。積極打造膠原蛋白王國的雙美生技,以
25元興櫃掛牌,昨日該公司成交價約 55.3元。
車,由於切入中國市場策略得宜,今年前三月營收已趨近去年整
年營收水準,據透露,?美計畫與普瑞森合資,在中國成立100家
醫美中心,卡位膠原蛋白針劑醫療美容商機。
2010年在香港恆隆集團參與入股,加上通路商-天津普瑞森集
團第2季將通路布局進入高峰,且?美毛利率維持80%水準,保守
估計,今年營收上看2至3億元,EPS有機會到3元。
雙美3月營收1,714萬元,累計1到3月累收為4,635萬元,幾乎趨
近去年全年營收4,922萬元,2010年業績更是大躍進,首季單月營
業額約維持在1,600萬元的雙美,由於單月損益平衡點約800萬元,
在毛利率高達80%至85%下,第一季可展現不錯獲利,第二季起
,單月營收約 2000萬元,下半年則因普瑞信布建通路進入高峰,
營業額將更可觀。
雙美去年底開始,積極佈局中國市場,2009年9月成為全中國
唯一可銷售膠原蛋白針劑的公司後,10月與中國前十大醫療通路
商天津普瑞森集團簽約,因此去年11月開始,有普瑞森訂單挹注
,?美業績自此扶搖直上。積極打造膠原蛋白王國的雙美生技,以
25元興櫃掛牌,昨日該公司成交價約 55.3元。
搶搭ECFA開放列車,中國最大醫美通路伊美爾集團來台尋求
策略聯盟夥伴。伊美爾集團董事長汪永安指出,已積極計劃併購
台灣相關醫美機構,以及採購醫美產品,共同打造亞洲最大醫美
連鎖平台。
全球掀起投資生醫產業風潮,加上美國和大陸都積極推動醫
改政策,汪永安認為,生醫產業前景十分樂觀,目前大陸醫療股
本益比高達60倍,而主板市場的本益比約25倍,另外,深圳中小
企業板的本益比是30-35倍,創業板則約40倍水準,足見生醫產業
已成為未來振興經濟的重要產業,也是各國政府爭相扶持的產業
。
在大陸已有15家直營醫美醫療診所(9家醫院、6家診所),
去年營業額高達4千萬美元的伊美爾集團,由於近年成長快速,加
上該集團規劃 2012年在大陸或美國上市,今年預計辦理2億人民
幣的私募案,吸引包括凱雷、中經、匯豐等47家國際知名公司爭
相參與。但汪永安表示,基於股東結構單純,大概只會讓兩家公
司參與。
汪永安指出,ECFA簽署,兩岸生技產業搭橋也備受關注,未
來在台灣醫生只要備案即可到大陸執業,且彼此的參股亦有機會
開放下,伊美爾除了今年內將併購大陸50-60家相關生化美容機構
外,亦與台灣醫美中心、美容保養品等公司策略聯盟,不排除採
取併購或入股投資方式合作。
上周五來台進行6天參訪的伊美爾,這次除了向雙美企業採
購1.5萬支的膠原蛋白針劑外,亦拜訪了台灣、長庚、生生、李久
恆、愛爾麗等相關醫美醫院和診所。
汪永安表示,台灣生醫產業機制好,儘管生醫業的創業共艱
辛,投資往往要10年才能見真章,才可望出現獲利,但台灣因為
機制佳,生醫公司都能有效率的燒錢,所以還是有很多的公司都
能倖存,也發展的不錯;而大陸資金雄厚,市場也夠大,兩岸業
界的合作自然能創造雙贏的契機。
策略聯盟夥伴。伊美爾集團董事長汪永安指出,已積極計劃併購
台灣相關醫美機構,以及採購醫美產品,共同打造亞洲最大醫美
連鎖平台。
全球掀起投資生醫產業風潮,加上美國和大陸都積極推動醫
改政策,汪永安認為,生醫產業前景十分樂觀,目前大陸醫療股
本益比高達60倍,而主板市場的本益比約25倍,另外,深圳中小
企業板的本益比是30-35倍,創業板則約40倍水準,足見生醫產業
已成為未來振興經濟的重要產業,也是各國政府爭相扶持的產業
。
在大陸已有15家直營醫美醫療診所(9家醫院、6家診所),
去年營業額高達4千萬美元的伊美爾集團,由於近年成長快速,加
上該集團規劃 2012年在大陸或美國上市,今年預計辦理2億人民
幣的私募案,吸引包括凱雷、中經、匯豐等47家國際知名公司爭
相參與。但汪永安表示,基於股東結構單純,大概只會讓兩家公
司參與。
汪永安指出,ECFA簽署,兩岸生技產業搭橋也備受關注,未
來在台灣醫生只要備案即可到大陸執業,且彼此的參股亦有機會
開放下,伊美爾除了今年內將併購大陸50-60家相關生化美容機構
外,亦與台灣醫美中心、美容保養品等公司策略聯盟,不排除採
取併購或入股投資方式合作。
上周五來台進行6天參訪的伊美爾,這次除了向雙美企業採
購1.5萬支的膠原蛋白針劑外,亦拜訪了台灣、長庚、生生、李久
恆、愛爾麗等相關醫美醫院和診所。
汪永安表示,台灣生醫產業機制好,儘管生醫業的創業共艱
辛,投資往往要10年才能見真章,才可望出現獲利,但台灣因為
機制佳,生醫公司都能有效率的燒錢,所以還是有很多的公司都
能倖存,也發展的不錯;而大陸資金雄厚,市場也夠大,兩岸業
界的合作自然能創造雙贏的契機。
為擴建廠房,?美(4728)決定辦理現金增資,每股以溢價35
元發行,增資1.1億元,原股東認股率達85%。
昨日?美在興櫃市場成交423張,總成交金額達4333萬元,最
後成交價60元,均擠入興櫃市場前10大成交排行榜,比前日上漲
6.66 元,漲幅高達12.49%。?美2月營收達1432.6萬元,比去年同
月成長1750%,今年前2月營收達2920.5萬元,比去年同期成長
854%。
元發行,增資1.1億元,原股東認股率達85%。
昨日?美在興櫃市場成交423張,總成交金額達4333萬元,最
後成交價60元,均擠入興櫃市場前10大成交排行榜,比前日上漲
6.66 元,漲幅高達12.49%。?美2月營收達1432.6萬元,比去年同
月成長1750%,今年前2月營收達2920.5萬元,比去年同期成長
854%。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將生物醫藥列為將大力培養的戰略性新
興產業,推波生醫搶搭兩岸搭橋計劃,除了已在中國興建藥廠的
中化、永信、晟德可望受惠 8,500億元人民幣醫改商機外,東洋製
藥、佳醫和雙美,更同步將在今年分別興建架構癌症藥廠、洗腎
和醫美中心,則最具企圖心。
立法院長王金平認為,兩岸醫藥產、官、學等單位已經過多次
拜訪討論,並初步做成具體結論並向馬英九總統會報,由於生醫
技產業爭議不大,儘管第四次江陳會可能來不及討論,但預期第
五次江陳會則可納入議題,未來雙方在臨床、藥物上的認證應可
取得共識,開放人才的交流。
另外,生醫業者也認為,在溫家寶積極將生物醫藥列為戰略性
產業下,馬政府更應積極推動國內生醫業與世界接軌,搶佔商機
。
中國附醫董事長蔡長海指出,台灣國際醫療服務產值在2009年
推估為新台幣6.36億元,新加坡2006年接待超過40萬名外籍病患
,營收近10億美元,泰國2006年創造了近12億美元營收,近幾年
,韓國及印度也積極在推動國際醫療;台灣有世界一流的醫療技
術,並位居亞洲交通樞紐,因此,政府宜積極推動國際醫療。建
議推動成立「國際醫療服務專區」,如能設立於桃園航空城,可
有免通關、免稅之優勢,得以就近提供醫療服務,且資源集中較
易行銷,也較容易管理。
中天生技董事長路孔明表示,南港生技園區至今已初見規模,
日前亦規劃在202兵工廠成立生技研究園區,可結合中研院之研發
能量,讓產業聚落得以儘快成形。
投資意願頗為積極的生醫族群,在生技產業已成趨勢下,目前
除了太醫、友華、中化、健喬、中天、懷特和雙美在國內興建新
廠外,著眼於大陸已成全球第二大醫療消費市場區域,更吸引全
球生醫廠積極布建生產基地和通路。
國內生醫廠中,除了中化、永信、杏輝、晟德和東洋在大陸投
資都已有獲利貢獻外,今年表現最為積極的是佳醫、東洋和雙美
,預期將啟動另一波新的成長動能,其中,東洋預計斥資27億元
上海興建亞洲最大癌症中心,雙美則和中國十大醫療通路普瑞森
合資興建一百家醫美中心,而全醫則將布建百家以上規模的洗腎
中心,使未來營運備受矚目。
興產業,推波生醫搶搭兩岸搭橋計劃,除了已在中國興建藥廠的
中化、永信、晟德可望受惠 8,500億元人民幣醫改商機外,東洋製
藥、佳醫和雙美,更同步將在今年分別興建架構癌症藥廠、洗腎
和醫美中心,則最具企圖心。
立法院長王金平認為,兩岸醫藥產、官、學等單位已經過多次
拜訪討論,並初步做成具體結論並向馬英九總統會報,由於生醫
技產業爭議不大,儘管第四次江陳會可能來不及討論,但預期第
五次江陳會則可納入議題,未來雙方在臨床、藥物上的認證應可
取得共識,開放人才的交流。
另外,生醫業者也認為,在溫家寶積極將生物醫藥列為戰略性
產業下,馬政府更應積極推動國內生醫業與世界接軌,搶佔商機
。
中國附醫董事長蔡長海指出,台灣國際醫療服務產值在2009年
推估為新台幣6.36億元,新加坡2006年接待超過40萬名外籍病患
,營收近10億美元,泰國2006年創造了近12億美元營收,近幾年
,韓國及印度也積極在推動國際醫療;台灣有世界一流的醫療技
術,並位居亞洲交通樞紐,因此,政府宜積極推動國際醫療。建
議推動成立「國際醫療服務專區」,如能設立於桃園航空城,可
有免通關、免稅之優勢,得以就近提供醫療服務,且資源集中較
易行銷,也較容易管理。
中天生技董事長路孔明表示,南港生技園區至今已初見規模,
日前亦規劃在202兵工廠成立生技研究園區,可結合中研院之研發
能量,讓產業聚落得以儘快成形。
投資意願頗為積極的生醫族群,在生技產業已成趨勢下,目前
除了太醫、友華、中化、健喬、中天、懷特和雙美在國內興建新
廠外,著眼於大陸已成全球第二大醫療消費市場區域,更吸引全
球生醫廠積極布建生產基地和通路。
國內生醫廠中,除了中化、永信、杏輝、晟德和東洋在大陸投
資都已有獲利貢獻外,今年表現最為積極的是佳醫、東洋和雙美
,預期將啟動另一波新的成長動能,其中,東洋預計斥資27億元
上海興建亞洲最大癌症中心,雙美則和中國十大醫療通路普瑞森
合資興建一百家醫美中心,而全醫則將布建百家以上規模的洗腎
中心,使未來營運備受矚目。
美國NBI、BTK兩大生技指數頻創新高,加上溫家寶加持中國
生技醫療前景,台股生醫族群近來已成資金避風港,類股走勢亮
麗。華南永昌研究部經理王子剛認為,今年生技股仍會扮演多頭
主流,中概醫療股、營運轉機股、子公司掛牌股都是市場的聚焦
點,逢低可布局。
近期全球股市陷入盤整,惟美國NBI、BTK兩檔生技指數表現
頗為亮眼,近1月NBI、BTK漲幅分別達8.7%及21.35%,今年迄今
漲幅達9%及24.54%,明顯優於道瓊、那斯達克年初以來1.32%及
2.52%漲幅。
王子剛表示,生醫股今年熱度不減,除了有溫家寶將生物醫
藥列為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概醫療股商機可期外,由於兩岸
搭橋計劃積極,未來在新藥臨床認證的共識,都使國內研發新藥
,並已陸續進入臨床的廠商有想像空間。
另外,今年初估至少有12家公司將趕搭掛牌列車,並有一連
串的募資計劃,大股東心態偏多,亦將引爆生醫股熱潮,預計全
年都可保持活絡的股性,而高潮則在第四季;其次,由於美、中
兩國在2009年都推出了醫療改革計畫,規模合計高達9,000億美元
,由於美國擁有全球最大的藥品市場,中國是全球成長最快速的
藥品市場之一,在可望為國內藥製藥廠和藥材廠帶來不錯的商機
之下,目前佳醫、中化、太醫、東洋、永信、晟德、生達、聯合
骨材等公司,都已經在積極卡位市場,也使今年的生技股應有聚
焦實力。
初步統計,生醫族群在國際大廠的代工訂單挹注和營運調整
下,今年太醫、中天、健喬、晶宇和雙美都可望轉虧為盈,而中
化、景岳、亞諾法獲利將明顯揚升,永信、東洋則因啟動海外布
局,題材性不弱。
至於掛牌股方面,幾乎每季都有質優公司,除了近年獲利都
超過一個資本額的血糖機大廠泰博預計九月上櫃外,最密集的掛
牌潮是集中在第四季。
連續4、 5年都是賺錢公司的興櫃股曜亞,去年EPS達3.2元,
曜亞和中化合成都預計11月上市、櫃,雙美和上海旭東海普亦計
劃由興櫃轉上市,另外,統一集團和永豐餘分別支持的神隆、太
景是趕在年底前掛牌,在在都推波生醫股將扮演多頭主流。
生技醫療前景,台股生醫族群近來已成資金避風港,類股走勢亮
麗。華南永昌研究部經理王子剛認為,今年生技股仍會扮演多頭
主流,中概醫療股、營運轉機股、子公司掛牌股都是市場的聚焦
點,逢低可布局。
近期全球股市陷入盤整,惟美國NBI、BTK兩檔生技指數表現
頗為亮眼,近1月NBI、BTK漲幅分別達8.7%及21.35%,今年迄今
漲幅達9%及24.54%,明顯優於道瓊、那斯達克年初以來1.32%及
2.52%漲幅。
王子剛表示,生醫股今年熱度不減,除了有溫家寶將生物醫
藥列為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概醫療股商機可期外,由於兩岸
搭橋計劃積極,未來在新藥臨床認證的共識,都使國內研發新藥
,並已陸續進入臨床的廠商有想像空間。
另外,今年初估至少有12家公司將趕搭掛牌列車,並有一連
串的募資計劃,大股東心態偏多,亦將引爆生醫股熱潮,預計全
年都可保持活絡的股性,而高潮則在第四季;其次,由於美、中
兩國在2009年都推出了醫療改革計畫,規模合計高達9,000億美元
,由於美國擁有全球最大的藥品市場,中國是全球成長最快速的
藥品市場之一,在可望為國內藥製藥廠和藥材廠帶來不錯的商機
之下,目前佳醫、中化、太醫、東洋、永信、晟德、生達、聯合
骨材等公司,都已經在積極卡位市場,也使今年的生技股應有聚
焦實力。
初步統計,生醫族群在國際大廠的代工訂單挹注和營運調整
下,今年太醫、中天、健喬、晶宇和雙美都可望轉虧為盈,而中
化、景岳、亞諾法獲利將明顯揚升,永信、東洋則因啟動海外布
局,題材性不弱。
至於掛牌股方面,幾乎每季都有質優公司,除了近年獲利都
超過一個資本額的血糖機大廠泰博預計九月上櫃外,最密集的掛
牌潮是集中在第四季。
連續4、 5年都是賺錢公司的興櫃股曜亞,去年EPS達3.2元,
曜亞和中化合成都預計11月上市、櫃,雙美和上海旭東海普亦計
劃由興櫃轉上市,另外,統一集團和永豐餘分別支持的神隆、太
景是趕在年底前掛牌,在在都推波生醫股將扮演多頭主流。
雙美生技(4728)挾著是中國唯一可銷售膠原蛋白針劑的優
勢,預期5年內展現強勁爆發成長力道,吸引香港恆隆集團參與入
股,恆隆集團計劃以晨興科技控股公司,投資約1億元加入雙美上
半年辦理的的私募案,並可望擁有1成股權和1席董事,由於這是
港資首樁入股國內生技公司,是否會引爆跟進效應,備受矚目。
雙美生技董事長王進富指出,恆隆集團以晨興科技控股公司
持有康晨瑞信醫藥集團約2成股權,而康晨瑞信又百分之百控股天
津普瑞森醫藥通路公司,由於2009年11月普瑞森與雙美簽訂4年23
億元膠原蛋白針劑訂單,因此,不排除雙美和晨興科技會有股權
上的合作,至於投資金額、股權和董事席次的比重,都要待3月15
日股東會的決議案而定。
積極打造膠原蛋白王國的雙美生技,以25元興櫃掛牌,昨日
該公司日均價約37.34元,法人初估,以雙美今年獲利三級跳,每
股稅後盈餘有挑戰3元實力,上半年將辦理的私募案,每股溢價約
在35至40元。
康晨瑞信董事長、普瑞森總裁朱江指出,中國醫藥美容市場
正進入快速成長期,雙美不僅是全中國唯一可銷售膠原蛋白針劑
的公司,而且中國在該領域的執照發放法令,當初也是由雙美輔
助大陸衛生主管機構制定,在門檻不低下,預期5年內,很難有第
二執照出現,這也創造雙美和普瑞森合作的優勢。
營運大見轉機的雙美,因有普瑞森訂單挹注,並自去年11月
起出貨下,已營造雙美11月營收989萬元、12月1,608萬元,並轉虧
為盈,該公司去年營收4,922萬元,年增率60%,虧損已大幅縮小
至每股淨損0.04元。法人表示,首季單月營業額約維持在1,600萬
元的雙美,由於該公司單月損益平衡點約800萬元,在毛利率高
達80%至85%下,第一季可展現不錯獲利,而第二季起,單月營
收約2,000萬元,下半年則因普瑞信布建通路進入高峰,營業額將
更可觀,全年營收約有2至3億元實力。
勢,預期5年內展現強勁爆發成長力道,吸引香港恆隆集團參與入
股,恆隆集團計劃以晨興科技控股公司,投資約1億元加入雙美上
半年辦理的的私募案,並可望擁有1成股權和1席董事,由於這是
港資首樁入股國內生技公司,是否會引爆跟進效應,備受矚目。
雙美生技董事長王進富指出,恆隆集團以晨興科技控股公司
持有康晨瑞信醫藥集團約2成股權,而康晨瑞信又百分之百控股天
津普瑞森醫藥通路公司,由於2009年11月普瑞森與雙美簽訂4年23
億元膠原蛋白針劑訂單,因此,不排除雙美和晨興科技會有股權
上的合作,至於投資金額、股權和董事席次的比重,都要待3月15
日股東會的決議案而定。
積極打造膠原蛋白王國的雙美生技,以25元興櫃掛牌,昨日
該公司日均價約37.34元,法人初估,以雙美今年獲利三級跳,每
股稅後盈餘有挑戰3元實力,上半年將辦理的私募案,每股溢價約
在35至40元。
康晨瑞信董事長、普瑞森總裁朱江指出,中國醫藥美容市場
正進入快速成長期,雙美不僅是全中國唯一可銷售膠原蛋白針劑
的公司,而且中國在該領域的執照發放法令,當初也是由雙美輔
助大陸衛生主管機構制定,在門檻不低下,預期5年內,很難有第
二執照出現,這也創造雙美和普瑞森合作的優勢。
營運大見轉機的雙美,因有普瑞森訂單挹注,並自去年11月
起出貨下,已營造雙美11月營收989萬元、12月1,608萬元,並轉虧
為盈,該公司去年營收4,922萬元,年增率60%,虧損已大幅縮小
至每股淨損0.04元。法人表示,首季單月營業額約維持在1,600萬
元的雙美,由於該公司單月損益平衡點約800萬元,在毛利率高
達80%至85%下,第一季可展現不錯獲利,而第二季起,單月營
收約2,000萬元,下半年則因普瑞信布建通路進入高峰,營業額將
更可觀,全年營收約有2至3億元實力。
零負債經營的康晨瑞信醫藥集團,今年積極跨足醫療美容產
業,董事長朱江認為,中國消費力強且愛美是天性,在不受景氣
影響下,集團旗下的普瑞森和雙美策略聯盟,應可望為雙方營運
帶進另一個高峰,除了膠原蛋白微整形皮膚植入針劑外,未來還
將延伸至骨科、眼科及牙科等癒合產品領域,下半年起將大舉宣
傳,今年目標是至少在沿海地區成立七家醫美中心旗艦店,以下
是訪談紀要:
問:如何看待大陸醫療美容市場?
答:根據官方統計,今年中國的醫療消費就有機會超越日本
成為全球第二大,而以目前民眾消費力強,且又不是很理性,加
上愛美的天性,抗衰老、除皺、美容保養市場潛力雄厚,20至60
歲的階層都是普瑞森和雙美合作搶進的機會,以我們目前合作的
醫美中心伊媚兒來看,五年前的家數隻有4至5家,去年成長至15
家,而每家店面不過200坪,單月營業額卻可創造出700萬美元的
業績,即可知市場需求的強勁。
另外,就中國官方統計,大陸微整形皮膚植入針劑2009年已
超過5萬劑,但若含私人施打的數量,則應超過15萬劑,因此,下
半年起普瑞森就會積極宣傳行銷擴大市佔率。
問:普瑞森要如何行銷?通路佈局如何建置?
答:下半年起預計至少花費1千萬人民幣打廣告,若加上明星
代言,廣告費就更可觀。至於在通路佈局上,原本普瑞森醫藥通
路覆蓋的三甲醫院就高達1萬多家,覆蓋率在95%以上,另外,普
瑞森也將與雙美合資在5年內成立100家醫美中心,今年則將在北
京、青島、上海、杭州、重慶、廣州等沿海地區開設至少7家旗艦
店,初步估計今年約可注射4萬支膠原蛋白針劑,可創造約2.7億的
人民幣營業額,一旦打開知名度後,明年成長率將更可觀。
問:除了醫美中心和雙美扮演的原料供應角色,普瑞森和雙
美還有進一步的合作計劃嗎?
答:康晨瑞信是全方位的醫藥集團,除了普瑞森是以通路為
主外,康鴻鎖定研發領域,而賽諾製藥則以生產為主,雖然就毛
利率而言,普瑞森毛利並非最高,但通路卻佔有極大的優勢,這
是香港晨興星科技投資康晨瑞信很大的原因,因此,未來普瑞森
只要將通路的加值效果創造出來,營運獲利就十分可觀。
業,董事長朱江認為,中國消費力強且愛美是天性,在不受景氣
影響下,集團旗下的普瑞森和雙美策略聯盟,應可望為雙方營運
帶進另一個高峰,除了膠原蛋白微整形皮膚植入針劑外,未來還
將延伸至骨科、眼科及牙科等癒合產品領域,下半年起將大舉宣
傳,今年目標是至少在沿海地區成立七家醫美中心旗艦店,以下
是訪談紀要:
問:如何看待大陸醫療美容市場?
答:根據官方統計,今年中國的醫療消費就有機會超越日本
成為全球第二大,而以目前民眾消費力強,且又不是很理性,加
上愛美的天性,抗衰老、除皺、美容保養市場潛力雄厚,20至60
歲的階層都是普瑞森和雙美合作搶進的機會,以我們目前合作的
醫美中心伊媚兒來看,五年前的家數隻有4至5家,去年成長至15
家,而每家店面不過200坪,單月營業額卻可創造出700萬美元的
業績,即可知市場需求的強勁。
另外,就中國官方統計,大陸微整形皮膚植入針劑2009年已
超過5萬劑,但若含私人施打的數量,則應超過15萬劑,因此,下
半年起普瑞森就會積極宣傳行銷擴大市佔率。
問:普瑞森要如何行銷?通路佈局如何建置?
答:下半年起預計至少花費1千萬人民幣打廣告,若加上明星
代言,廣告費就更可觀。至於在通路佈局上,原本普瑞森醫藥通
路覆蓋的三甲醫院就高達1萬多家,覆蓋率在95%以上,另外,普
瑞森也將與雙美合資在5年內成立100家醫美中心,今年則將在北
京、青島、上海、杭州、重慶、廣州等沿海地區開設至少7家旗艦
店,初步估計今年約可注射4萬支膠原蛋白針劑,可創造約2.7億的
人民幣營業額,一旦打開知名度後,明年成長率將更可觀。
問:除了醫美中心和雙美扮演的原料供應角色,普瑞森和雙
美還有進一步的合作計劃嗎?
答:康晨瑞信是全方位的醫藥集團,除了普瑞森是以通路為
主外,康鴻鎖定研發領域,而賽諾製藥則以生產為主,雖然就毛
利率而言,普瑞森毛利並非最高,但通路卻佔有極大的優勢,這
是香港晨興星科技投資康晨瑞信很大的原因,因此,未來普瑞森
只要將通路的加值效果創造出來,營運獲利就十分可觀。
生技股成為新世紀最熱門產業定調成功下,2009年掀起的熱
潮,不僅股價熱鬧滾滾,就是募資亦是暢通無阻,推波2010年至
少有12家公司將趕著掛牌,且其中不乏有獲利金雞母下,華南永
日研究部經理王子剛認為,今年生技股仍會扮演多頭主流,第四
季是最高峰,資金壓寶下半年要多於上半年。
曾經行醫多年,對生技醫療產業著墨頗深的王子剛認為,今
年將掛牌的生醫族群,營運頗具特色,除了泰博可延續高獲利力
道外,雙美、慕德都將轉虧為盈,中化合成、神隆都有不錯的爆
發成長力道,而中天集團旗下的合一、中裕則因藥品進入FDA臨
床,營運有想像空間,另外,以醫療美容保養品為主的曜亞,則
因年年獲利都相當耀眼,也使其上市掛牌進度頗受矚目。
就各家公司掛牌時程來看,由於大都集中在第4季,在輸人
不輸陣的群聚效應下,生醫股的股價高峰可望出現在第四季,並
帶動目前上市櫃股的行情,而以生醫股近年在國際大廠的轉單效
應和逐步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由於營運獲利普遍成長,且不受
景氣影響下,2010年生醫股的多頭氣勢可望有不錯的續航力道。
以和上市櫃公司的連動性來看,由中化投資已在興櫃掛牌的
中化合成,就法人推估2009年EPS約3.3元,而今年也可維持此力
道,不過,中化合成最受矚目的是與中化聯手研發生產的免疫抑
制劑塔克莫司藥物(Tacrolimus Capsule)。
由於塔克莫司藥品今年將完成FDA三期臨床並獲准上市,中
化生提供的原料藥第四季底將開始大量出貨,以中化生在2007年
以前生產的原料藥,每公斤賣價僅7美元,08-09年投入量產免疫
抑制劑MMF,賣價即提高至700美元,創造該公司的高成長力道,
而塔克莫司初估每公斤售價約達10萬美元,中化生的營運成長可
期,母公司中化亦因代工生產塔克莫司藥物,營運水漲船高。
另外,定位為專業抗癌廠的東洋,則有轉投資的上海旭東海
普將返台掛牌,旭東海普是東洋和上海市政府合資成立的藥廠,
是國內唯一和中國地方政府在大陸合資設立的藥廠。
上海旭東海普藥廠的股東結構特殊,且大多數的藥品均是中
國國家基本藥品目錄的指定用藥,在可望直接受惠中國8,500億人
民幣醫改商機下,也讓該公司去年EPS也在3元以上,目前旭東海
普正透過增資,稀釋陸資股權至3成以下,俾以達成6月回台掛牌
興櫃、年底上櫃計劃。
另外,佳醫集團轉投資的曜亞,則規劃11月轉上市,曜亞連
續4、5年都是賺錢的公司,去年EPS更達3.2元,在興櫃股大都是
虧損或獲利很少的公司中,曜亞的穩定獲利相當受矚目。
至於中天轉投資的中裕新藥和合一生技,亦都出現營運契機
,中裕研發預防治療愛滋病疫苗新藥TMB-355,目前已獲比爾與梅
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 n)全額補助,是
國內第一家獲蓋茲基金會經費補助的公司,該藥正進行的臨床是
二期的後期,預估今年底或明年初即可進入三期的實驗,預估
2013年應有機會上市。
另外,合一生技獲美國FDA核准的新藥糖尿病傷口癒合新藥
WH-1,預期今年上半年可以完成人體臨床試驗,由於合一目前還
有3、4項新藥進入臨床,使未來營運相當看漲。
除了有生力軍將會加入掛牌計劃以外,美國和中國在2009年
都推出了醫療改革計畫,規模合計高達9,000億美元,由於美國擁
有全球最大的藥品市場,而中國是全球成長最快速的藥品市場之
一,在可望為國內藥製藥廠和藥材廠帶來不錯的商機之下,目前
佳醫、中化、太醫、東洋、永信、晟德、生達、聯合骨材等公司
,都已經在積極卡位市場,也使今年的生技股應有聚焦實力。
潮,不僅股價熱鬧滾滾,就是募資亦是暢通無阻,推波2010年至
少有12家公司將趕著掛牌,且其中不乏有獲利金雞母下,華南永
日研究部經理王子剛認為,今年生技股仍會扮演多頭主流,第四
季是最高峰,資金壓寶下半年要多於上半年。
曾經行醫多年,對生技醫療產業著墨頗深的王子剛認為,今
年將掛牌的生醫族群,營運頗具特色,除了泰博可延續高獲利力
道外,雙美、慕德都將轉虧為盈,中化合成、神隆都有不錯的爆
發成長力道,而中天集團旗下的合一、中裕則因藥品進入FDA臨
床,營運有想像空間,另外,以醫療美容保養品為主的曜亞,則
因年年獲利都相當耀眼,也使其上市掛牌進度頗受矚目。
就各家公司掛牌時程來看,由於大都集中在第4季,在輸人
不輸陣的群聚效應下,生醫股的股價高峰可望出現在第四季,並
帶動目前上市櫃股的行情,而以生醫股近年在國際大廠的轉單效
應和逐步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由於營運獲利普遍成長,且不受
景氣影響下,2010年生醫股的多頭氣勢可望有不錯的續航力道。
以和上市櫃公司的連動性來看,由中化投資已在興櫃掛牌的
中化合成,就法人推估2009年EPS約3.3元,而今年也可維持此力
道,不過,中化合成最受矚目的是與中化聯手研發生產的免疫抑
制劑塔克莫司藥物(Tacrolimus Capsule)。
由於塔克莫司藥品今年將完成FDA三期臨床並獲准上市,中
化生提供的原料藥第四季底將開始大量出貨,以中化生在2007年
以前生產的原料藥,每公斤賣價僅7美元,08-09年投入量產免疫
抑制劑MMF,賣價即提高至700美元,創造該公司的高成長力道,
而塔克莫司初估每公斤售價約達10萬美元,中化生的營運成長可
期,母公司中化亦因代工生產塔克莫司藥物,營運水漲船高。
另外,定位為專業抗癌廠的東洋,則有轉投資的上海旭東海
普將返台掛牌,旭東海普是東洋和上海市政府合資成立的藥廠,
是國內唯一和中國地方政府在大陸合資設立的藥廠。
上海旭東海普藥廠的股東結構特殊,且大多數的藥品均是中
國國家基本藥品目錄的指定用藥,在可望直接受惠中國8,500億人
民幣醫改商機下,也讓該公司去年EPS也在3元以上,目前旭東海
普正透過增資,稀釋陸資股權至3成以下,俾以達成6月回台掛牌
興櫃、年底上櫃計劃。
另外,佳醫集團轉投資的曜亞,則規劃11月轉上市,曜亞連
續4、5年都是賺錢的公司,去年EPS更達3.2元,在興櫃股大都是
虧損或獲利很少的公司中,曜亞的穩定獲利相當受矚目。
至於中天轉投資的中裕新藥和合一生技,亦都出現營運契機
,中裕研發預防治療愛滋病疫苗新藥TMB-355,目前已獲比爾與梅
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 n)全額補助,是
國內第一家獲蓋茲基金會經費補助的公司,該藥正進行的臨床是
二期的後期,預估今年底或明年初即可進入三期的實驗,預估
2013年應有機會上市。
另外,合一生技獲美國FDA核准的新藥糖尿病傷口癒合新藥
WH-1,預期今年上半年可以完成人體臨床試驗,由於合一目前還
有3、4項新藥進入臨床,使未來營運相當看漲。
除了有生力軍將會加入掛牌計劃以外,美國和中國在2009年
都推出了醫療改革計畫,規模合計高達9,000億美元,由於美國擁
有全球最大的藥品市場,而中國是全球成長最快速的藥品市場之
一,在可望為國內藥製藥廠和藥材廠帶來不錯的商機之下,目前
佳醫、中化、太醫、東洋、永信、晟德、生達、聯合骨材等公司
,都已經在積極卡位市場,也使今年的生技股應有聚焦實力。
膠原蛋白針劑廠雙美生物科技(4728),在去年以色列
Colbar Life被嬌生集團收購後退出膠原蛋白市場後,已成為全世界
唯一利用S.P.F等級豬體皮生產膠原蛋白供應商,雙美董事長王進
富透露,歐洲廠商紛紛將膠原蛋白針劑訂單轉向雙美洽詢。
雙美自去年10月簽下中國前十大醫療通路商天津普瑞森集團
4年23億元訂單及歐商訂單後,即轉虧為盈,可望一舉弭平過去8
年累虧。雙美25日以每股25元登錄興櫃市場交易,昨(26)日興
櫃價在39.5元收盤,總成交量537,417股。
根據調查,膠原蛋白醫療使市場,每年約有100億美元規模,
而狂牛病疑慮讓不少藥廠,捨棄傳統由牛隻上萃取的膠原蛋白,
加上雙美通路擴展且是唯一供應商,使雙美未來成長動力十足。
王進富說,除大眾熟悉膠原蛋白針劑常應用的小針美容外,
該公司在骨科、牙科及眼科都已發展出醫療級膠原蛋白產品,尤
其青光眼手術所需要的眼膜,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
認證,牙科及骨科醫材也獲得歐盟CE認證,為因應中國下單與逐
漸應接不暇的歐美再生醫材訂單,預計下半年增資,以擴增生產線。
雙美生技成立於2001 年,為國內第一家研發生產生醫級膠原
蛋白廠商,主要從事生醫材料級膠原蛋白、膠原蛋白整容植入劑
、膠原蛋白止血吸棉、止血敷片及膠原蛋白系列保養品等生醫材
料級膠原蛋白相關產品之研發、製造及銷售。
雙美2008年獲衛生署核准,成為國內唯一取得第三等級植入
式醫材上市許可證公司,2009年9月再度獲得中國衛生部銷售許可
證,成為全中國唯一可銷售膠原蛋白針劑公司。
Colbar Life被嬌生集團收購後退出膠原蛋白市場後,已成為全世界
唯一利用S.P.F等級豬體皮生產膠原蛋白供應商,雙美董事長王進
富透露,歐洲廠商紛紛將膠原蛋白針劑訂單轉向雙美洽詢。
雙美自去年10月簽下中國前十大醫療通路商天津普瑞森集團
4年23億元訂單及歐商訂單後,即轉虧為盈,可望一舉弭平過去8
年累虧。雙美25日以每股25元登錄興櫃市場交易,昨(26)日興
櫃價在39.5元收盤,總成交量537,417股。
根據調查,膠原蛋白醫療使市場,每年約有100億美元規模,
而狂牛病疑慮讓不少藥廠,捨棄傳統由牛隻上萃取的膠原蛋白,
加上雙美通路擴展且是唯一供應商,使雙美未來成長動力十足。
王進富說,除大眾熟悉膠原蛋白針劑常應用的小針美容外,
該公司在骨科、牙科及眼科都已發展出醫療級膠原蛋白產品,尤
其青光眼手術所需要的眼膜,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
認證,牙科及骨科醫材也獲得歐盟CE認證,為因應中國下單與逐
漸應接不暇的歐美再生醫材訂單,預計下半年增資,以擴增生產線。
雙美生技成立於2001 年,為國內第一家研發生產生醫級膠原
蛋白廠商,主要從事生醫材料級膠原蛋白、膠原蛋白整容植入劑
、膠原蛋白止血吸棉、止血敷片及膠原蛋白系列保養品等生醫材
料級膠原蛋白相關產品之研發、製造及銷售。
雙美2008年獲衛生署核准,成為國內唯一取得第三等級植入
式醫材上市許可證公司,2009年9月再度獲得中國衛生部銷售許可
證,成為全中國唯一可銷售膠原蛋白針劑公司。
生技股利多不斷,不僅去年各公司普遍交出成績單,25日並
有雙美生技(4728)掛牌興櫃,而將於29日轉上櫃的而美時製藥
(1795)亦召開法說會,不過,儘管以25元掛牌的雙美,首日盤
中一度飆漲到47元,漲幅高達88%,但仍擋不住生醫股跌勢。
營運表現不錯的生醫族群,法人圈統計,2009年除了精華每
股稅後盈餘將落在11-12元間,旭富自結每股稅前盈餘5.29元外,
百略受惠H1N1新流感疫情爆發體溫計、耳溫槍熱賣和電毯接單暢
旺,今年每股稅後盈餘有機會挑戰4元,另外,訊聯、杏昌、佳醫
、晟德、友華、五鼎初估也有3元以上。
另外,中化、葡萄王去年的獲利都是近10年來以本業來看的
最佳成績,太醫若不計提列金融評價損失,年度稅前淨利2.95億
元,每股稅前盈餘5.39元,亦是歷史新高。
雙美董事長王進富表示,雙美技術領先大陸同業超過5年,去
年第三季拿到上市許可後,11月開始大量出貨,全年虧損已經大
幅縮小,11-12月更開始獲利,全年每股稅後虧損0.04元,該公司
在已接獲中國普瑞森4年23億元訂單下,最慢二年內,應有機會將
過去幾年的虧損都賺回來。
有雙美生技(4728)掛牌興櫃,而將於29日轉上櫃的而美時製藥
(1795)亦召開法說會,不過,儘管以25元掛牌的雙美,首日盤
中一度飆漲到47元,漲幅高達88%,但仍擋不住生醫股跌勢。
營運表現不錯的生醫族群,法人圈統計,2009年除了精華每
股稅後盈餘將落在11-12元間,旭富自結每股稅前盈餘5.29元外,
百略受惠H1N1新流感疫情爆發體溫計、耳溫槍熱賣和電毯接單暢
旺,今年每股稅後盈餘有機會挑戰4元,另外,訊聯、杏昌、佳醫
、晟德、友華、五鼎初估也有3元以上。
另外,中化、葡萄王去年的獲利都是近10年來以本業來看的
最佳成績,太醫若不計提列金融評價損失,年度稅前淨利2.95億
元,每股稅前盈餘5.39元,亦是歷史新高。
雙美董事長王進富表示,雙美技術領先大陸同業超過5年,去
年第三季拿到上市許可後,11月開始大量出貨,全年虧損已經大
幅縮小,11-12月更開始獲利,全年每股稅後虧損0.04元,該公司
在已接獲中國普瑞森4年23億元訂單下,最慢二年內,應有機會將
過去幾年的虧損都賺回來。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