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爭鮮 | 2025/05/07 | 35 | 35 | 35 | 1,176,388,52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97286918 | 陳津秋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星期三
凱雷收購爭鮮26%股份 有譜 |爭鮮
為導入更多資源厚植集團實力,台灣餐飲市場連鎖迴轉壽司霸主「 爭鮮」的母公司爭鮮集團,決定尋找長期策略發展夥伴一事有譜。2 9日市場傳出麥當勞在大陸市場的股東、私募基金凱雷(Carlyle Gr oup),將收購爭鮮26%股份。對此,爭鮮集團回應指出,目前相關 合約都在商議中,之後若有確定細節,將和凱雷集團共同發布公告。 此回應間接證實爭鮮與凱雷確實已搭上線。
成立於1996年的爭鮮集團係知名外銷成衣品牌津秋集團投資設立, 董事長陳津秋秉持「平價王」策略,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津秋實業外 銷成衣崛起,並稱霸平價服飾市場。
1997年津秋自日本引進器材設備,在台北市永康街開出第一家「爭 鮮迴轉壽司」,正式跨足餐飲事業,並在2004年採「均一價」供應壽 司後快速發展連鎖,並成為業界霸主。
在連鎖迴轉壽司站穩腳步後,爭鮮2006年揮軍海外,憑多品牌、多 業態多角化經營策略,從迴轉壽司連鎖品牌成為餐飲集團,2008年集 團年營收已破50億元。
目前爭鮮旗下餐飲品牌在全球共有594個門市,其中台灣276家、大 陸159家、香港108家、泰國21家、新加坡30家,是台灣國際化最成功 的餐飲企業。而爭鮮集團在台灣各品牌家數為「爭鮮」迴轉壽司154 家、「SUSHi PLUS」18家、「爭鮮gogo」44家、「定食8」38家、「 Magic Touch」 21家及「樂鮮」一家。
2015年爭鮮更設立鮭魚處理廠,以及玉子燒、茶碗蒸等生產工廠, 除集團旗下餐飲品牌外,並以B2B模式供應給20多個國家的量販店、 超市等零售通路與餐廳,集團實力進一步擴張。
爭鮮集團董事長陳津秋經營事業勇於創新,且能精準掌握市場趨勢 脈動,但為人行事低調,整個集團作風亦相當保守,除建立新品牌時 必須對外發表,陳津秋與擔任副董的兩位女兒陳上樸與陳安樸亦從未 上媒體版面。
爭鮮集團長期予人「走自己的路」與「不缺錢」印象,所以此次傳 出私募基金凱雷將收購爭鮮股份,引進餐飲業高度關注。
成立於1996年的爭鮮集團係知名外銷成衣品牌津秋集團投資設立, 董事長陳津秋秉持「平價王」策略,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津秋實業外 銷成衣崛起,並稱霸平價服飾市場。
1997年津秋自日本引進器材設備,在台北市永康街開出第一家「爭 鮮迴轉壽司」,正式跨足餐飲事業,並在2004年採「均一價」供應壽 司後快速發展連鎖,並成為業界霸主。
在連鎖迴轉壽司站穩腳步後,爭鮮2006年揮軍海外,憑多品牌、多 業態多角化經營策略,從迴轉壽司連鎖品牌成為餐飲集團,2008年集 團年營收已破50億元。
目前爭鮮旗下餐飲品牌在全球共有594個門市,其中台灣276家、大 陸159家、香港108家、泰國21家、新加坡30家,是台灣國際化最成功 的餐飲企業。而爭鮮集團在台灣各品牌家數為「爭鮮」迴轉壽司154 家、「SUSHi PLUS」18家、「爭鮮gogo」44家、「定食8」38家、「 Magic Touch」 21家及「樂鮮」一家。
2015年爭鮮更設立鮭魚處理廠,以及玉子燒、茶碗蒸等生產工廠, 除集團旗下餐飲品牌外,並以B2B模式供應給20多個國家的量販店、 超市等零售通路與餐廳,集團實力進一步擴張。
爭鮮集團董事長陳津秋經營事業勇於創新,且能精準掌握市場趨勢 脈動,但為人行事低調,整個集團作風亦相當保守,除建立新品牌時 必須對外發表,陳津秋與擔任副董的兩位女兒陳上樸與陳安樸亦從未 上媒體版面。
爭鮮集團長期予人「走自己的路」與「不缺錢」印象,所以此次傳 出私募基金凱雷將收購爭鮮股份,引進餐飲業高度關注。
上一則:電信三雄 辦門號送購物金
下一則:平價取勝 1分鐘賣1,863顆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