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中國信託證券投資信託 | 2025/05/16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306,000,00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16439219 | 陳國世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2022年01月11日
星期二
星期二
中信電池及儲能ETF 今開募 |中國信託證券投資信託
電動車被視為智慧型手機之後,將影響未來10年市場動向的關鍵題材,但以電動車供應鏈來說,相較下游需求端的電動車廠,中上游電池製造廠享有較高毛利率,且電池供需吃緊,導致電池中上游製造商去年表現更勝下游整車廠;得電池者得天下已為市場共識,中信投信推出中信電池及儲能ETF(00902),今(11)日至13日募集。
中信電池及儲能ETF經理人詹佳峯表示,根據能源諮詢機構Rystad Energy預估,隨全球棄油轉電,石油需求將於2026年見頂後逐漸下降,國防戰略也會從儲油轉向儲電,儲能需求上升,再加上一台電動車約需7,000至8,000顆鋰電池,將促使電池的需求出現百萬倍擴張。
詹佳峯表示,電池最大宗需求來自於電動車,隨2020下半年以來電動車需求加速,未來電池供給將跟不上需求速度。根據SNE Research報告,電池估計約在2025年發生供不應求的現象,可能一路維持到2030年。
電池需求成長除了來自電動車,另一主要來源為儲能電池。詹佳峯表示,為達碳中和目標,各國勢必得提升再生能源發電量。但綠能間歇性發電的特質,導致電網供電不穩定,因此再生能源併入電網的建置需要儲能技術做為配套,藉由「削峰填谷」作用穩定再生能源輸出。
需求揚升的同時,電池製造商還具有高毛利優勢。以電動車供應鏈來說,相較下游需求端的電動車廠,中上游電池製造廠享有較高毛利率;「利爭上游」的支撐下,中信電池及儲能ETF追蹤的ICE FactSet電池與儲能科技指數近2年報酬率高達233.9%。
ICE FactSet電池與儲能科技指數篩選以美國、中國、日本、韓國、香港等具代表性國家為主,且成分股營收來源需有超過25%來自電池相關業務。(賴俊明)
中信電池及儲能ETF經理人詹佳峯表示,根據能源諮詢機構Rystad Energy預估,隨全球棄油轉電,石油需求將於2026年見頂後逐漸下降,國防戰略也會從儲油轉向儲電,儲能需求上升,再加上一台電動車約需7,000至8,000顆鋰電池,將促使電池的需求出現百萬倍擴張。
詹佳峯表示,電池最大宗需求來自於電動車,隨2020下半年以來電動車需求加速,未來電池供給將跟不上需求速度。根據SNE Research報告,電池估計約在2025年發生供不應求的現象,可能一路維持到2030年。
電池需求成長除了來自電動車,另一主要來源為儲能電池。詹佳峯表示,為達碳中和目標,各國勢必得提升再生能源發電量。但綠能間歇性發電的特質,導致電網供電不穩定,因此再生能源併入電網的建置需要儲能技術做為配套,藉由「削峰填谷」作用穩定再生能源輸出。
需求揚升的同時,電池製造商還具有高毛利優勢。以電動車供應鏈來說,相較下游需求端的電動車廠,中上游電池製造廠享有較高毛利率;「利爭上游」的支撐下,中信電池及儲能ETF追蹤的ICE FactSet電池與儲能科技指數近2年報酬率高達233.9%。
ICE FactSet電池與儲能科技指數篩選以美國、中國、日本、韓國、香港等具代表性國家為主,且成分股營收來源需有超過25%來自電池相關業務。(賴俊明)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