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
星期四
工研院頒獎學金 勉勵電力新秀 |台灣電力
|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 台電 | 2025/11/14 | 3.87 | 4 | 4 | 479,900,000,000元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 03795904 | 曾文生 | 6 | 6 | 6 | 詳細報價連結 |
工研院攜手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舉辦「綠能跨域創新,電力新 尖兵座談-劉書勝紀念獎暨電網人才聯盟獎學金頒獎典禮」,透過頒 發獎學金、青年座談會等方式,嘉勉優秀電力新秀,要透過這些得獎 者的成功典範,鼓勵更多跨域人才投入電力領域,幫助台灣邁向能源 轉型。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表示,淨零碳排已是全球趨勢,為達到此目標 ,需從能源供給、需求使用、循環永續等面向,著手規劃短中長期策 略。台灣除了已啟動淨零排放的路徑規劃評估,也積極推動能源轉型 ,發展綠能產業,朝2050年淨零轉型邁進,截至2021年1月至10月止 ,太陽光電累積發電量達66.9億度、風力發電累積發電量15.1億度。
工研院和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長期投入國內綠能科技、電網管 理技術的創新及電力能源人才的培育,並設立「劉書勝紀念獎」等電 力獎項,不僅培育優秀電力人才,更為臺灣電力產業發展注入活水。
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表示,面對產業對於優秀跨域電力人才需求與 日俱增,工研院三年前就號召產學研成立的電網學校暨人才發展聯盟 ,開設多樣化電力課程,至今已頒發300多萬元獎學金鼓勵莘莘學子 。本次獎學金得主的研究題目囊括電力資源整合、智慧電網、電動車 結合電網等,皆為現今電力產業相當關注的題目,期許他們可以持續 研究精進,甚至將研究成果產業化,成為未來臺灣電力業成長茁壯的 最佳助燃器。
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暨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面對電 力的議題,政府與民眾須凝聚共識,並有電力承載順序的思維,在各 種環境條件及需求下,建立電力供需與環境永續的優先權衡順序,由 節約能源、需求面管理與善用分散式綠色能源等方式做起。包括建立 完備需量反應機制、整合分散式能源發展虛擬電廠,並精進電網調度 與軔性,以確保電力的供需穩定。
此外,電力永續發展,不僅需仰賴電力系統轉型,更需要的是跨領 域的「T型人才」,目前臺灣電力人才供不應求,想要解決此挑戰, 得從職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多管齊下著手,同時透過如電網 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及劉書勝紀念獎等獎項,鼓勵優秀電力菁英加入 電力能源領域。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表示,淨零碳排已是全球趨勢,為達到此目標 ,需從能源供給、需求使用、循環永續等面向,著手規劃短中長期策 略。台灣除了已啟動淨零排放的路徑規劃評估,也積極推動能源轉型 ,發展綠能產業,朝2050年淨零轉型邁進,截至2021年1月至10月止 ,太陽光電累積發電量達66.9億度、風力發電累積發電量15.1億度。
工研院和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長期投入國內綠能科技、電網管 理技術的創新及電力能源人才的培育,並設立「劉書勝紀念獎」等電 力獎項,不僅培育優秀電力人才,更為臺灣電力產業發展注入活水。
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表示,面對產業對於優秀跨域電力人才需求與 日俱增,工研院三年前就號召產學研成立的電網學校暨人才發展聯盟 ,開設多樣化電力課程,至今已頒發300多萬元獎學金鼓勵莘莘學子 。本次獎學金得主的研究題目囊括電力資源整合、智慧電網、電動車 結合電網等,皆為現今電力產業相當關注的題目,期許他們可以持續 研究精進,甚至將研究成果產業化,成為未來臺灣電力業成長茁壯的 最佳助燃器。
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暨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面對電 力的議題,政府與民眾須凝聚共識,並有電力承載順序的思維,在各 種環境條件及需求下,建立電力供需與環境永續的優先權衡順序,由 節約能源、需求面管理與善用分散式綠色能源等方式做起。包括建立 完備需量反應機制、整合分散式能源發展虛擬電廠,並精進電網調度 與軔性,以確保電力的供需穩定。
此外,電力永續發展,不僅需仰賴電力系統轉型,更需要的是跨領 域的「T型人才」,目前臺灣電力人才供不應求,想要解決此挑戰, 得從職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多管齊下著手,同時透過如電網 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及劉書勝紀念獎等獎項,鼓勵優秀電力菁英加入 電力能源領域。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