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08日
星期三
星期三
朱志洋: 高品質綠電 產業競爭力必備 |台灣電力
|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 台電 | 2025/11/14 | 3.87 | 4 | 4 | 479,900,000,000元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 03795904 | 曾文生 | 6 | 6 | 6 | 詳細報價連結 |
為挽救大氣中失控的碳,各國祭出一波波管制措施,力道之大前所未見,衝擊層面至廣,無一企業能倖免。這一切都建立在「不淨零,一切歸零」的共識之上。
全球邁向淨零,不再只是口號,而是勢在必行。各國不惜下猛藥,祭出各種非常手段,連印度也宣稱2070年要達到淨零,2030年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要達50%。大國率先課徵碳費,碳市場已然成形,台灣也將於明年上路。
歐盟是推動減碳急先鋒,為達2030年排碳量比1990減少55%,率先啟動氣候防線。今年7月14日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計畫(CBAM),規範碳密集型產品須購買憑證才能銷往歐洲,水泥、鋼鐵、鋁、化肥及進口電力企業為首波對象。
台灣綠電應用協會(TAGET)理事長朱志洋表示,高品質綠電為產業維持競爭力必備,新加坡訂出碳費每噸3美元,韓國33美元,瑞典以高達119美元居冠。企業未來不僅要採購綠電,舉凡員工通勤、產品物流及工廠設施及車輛,都得納入碳盤查,影響層面擴及供應鏈。
設想2030年各國要求減排50%的情境,綠電需求將高達300GW,相當於1.5兆元,全球逾300家RE100企業的需求達100GW,並將為此付出5,000億元代價。台灣也有20GW需求,相當於1,000億。
朱志洋提醒,台灣若未積極作為,估計2045年將為此付出2,600億的高昂碳費。政府2025年規劃太陽能及風能27GW,90%由台電躉購,嚴重供不應求;綠電需地產地銷,對國際工廠而言,採購更加困難,是另一個困境。
台積電也訂出2030年要省電20%,半導體設備商得重新檢視節能設計,多達700家供應商受到影響。
全球邁向淨零,不再只是口號,而是勢在必行。各國不惜下猛藥,祭出各種非常手段,連印度也宣稱2070年要達到淨零,2030年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要達50%。大國率先課徵碳費,碳市場已然成形,台灣也將於明年上路。
歐盟是推動減碳急先鋒,為達2030年排碳量比1990減少55%,率先啟動氣候防線。今年7月14日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計畫(CBAM),規範碳密集型產品須購買憑證才能銷往歐洲,水泥、鋼鐵、鋁、化肥及進口電力企業為首波對象。
台灣綠電應用協會(TAGET)理事長朱志洋表示,高品質綠電為產業維持競爭力必備,新加坡訂出碳費每噸3美元,韓國33美元,瑞典以高達119美元居冠。企業未來不僅要採購綠電,舉凡員工通勤、產品物流及工廠設施及車輛,都得納入碳盤查,影響層面擴及供應鏈。
設想2030年各國要求減排50%的情境,綠電需求將高達300GW,相當於1.5兆元,全球逾300家RE100企業的需求達100GW,並將為此付出5,000億元代價。台灣也有20GW需求,相當於1,000億。
朱志洋提醒,台灣若未積極作為,估計2045年將為此付出2,600億的高昂碳費。政府2025年規劃太陽能及風能27GW,90%由台電躉購,嚴重供不應求;綠電需地產地銷,對國際工廠而言,採購更加困難,是另一個困境。
台積電也訂出2030年要省電20%,半導體設備商得重新檢視節能設計,多達700家供應商受到影響。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