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台新證券 | 2025/05/05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6,924,124,44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3534956 | 郭嘉宏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21年03月22日
星期一
星期一
台新證券董事長 郭嘉宏注入投行DNA 用溫度打造熱度 |台新證券
投行圈資歷長達近30年的郭嘉宏,三年多前接下台新證券董座,帶 來投行DNA、成立「國際暨機構事業處」;經紀業務以數位化攻年輕 客群,但堅持保留營業員,以提供「有溫度」的服務;承銷腳步則緊 跟國內半導體擴廠大動作,期繼2019年和潤上市案(IPO)後,為台 新證券再添戰果。
台新證券在承銷表現上向來出色,2019年和潤IPO案吸引了近百萬 筆的申購,法人競拍合格投標量28萬張、超額認購達2.76倍都創歷史 紀錄,凍結資金超過520億元,以差價10萬元吸引股民瘋搶,當時中 籤率僅4.74%,為後續包括藏壽司、汎德永業等IPO新股上市集資案 掀起壯闊波瀾,也為台灣近十年來新股資金派對拉開序幕。
郭嘉宏期許,台新證券在承銷表現上維持戰力,在他注入投行DNA 後,台新證券以提供「機構法人全方位服務」為目標,包括併購、創 投、私募基金等,因此成立國際暨機構事業處,定位在台灣較少見、 但國外大型投行常見的Prime Brokerage(PB,大宗經紀)類似服務 ,來爭取國外投資人,以及國內規模逐漸變大的專業投資人,藉以發 展出與他家券商不同的服務特色。
而在經紀業務上,在眾家券商紛紛轉型數位化、縮減營業員人數之 際,郭嘉宏堅持保留營業員,當客戶在交易上發生問題時,才能即時 提供有溫度的服務,強化客戶黏著度,並活化客戶實動率。
攜手銀行 主攻數位客群
藉併購大眾證券,台新證券市佔率由0.6%成長到2.2%,目前市佔 排名第十六(全市場排名),持續朝前十大券商之列邁進。除了藉併 購外,台新證券善用金控綜效擴大能見度,除了本身據點外,在台新 銀行設立證券共同行銷處,配有經理及三∼四位業務人員,不到一半 的擴點成本卻能帶來堪比中型分公司的業績,在銀行與證券兩方客戶 互相流動下,市佔率得以進一步擴大。
相較老牌大型券商,台新證券的大戶相對較少。在網路行銷、和台 新銀行數位帳戶Richart合作下,台新證券客戶群偏年輕化,全公司 低於40歲以下客戶數已突破4成。Richart金融卡的大數據分析功能, 提供台新證券年輕客戶做為證券理財的資源,雙方也研擬金融科技資 源交互運用,如聚焦在定期定額、零股交易等項目。
不僅客戶年輕化,郭嘉宏認為,組織也應年輕化,開始實施MA(Management Associate,儲備幹部)計畫後,組織文化與環境轉而活 潑。但相較一般職員從基層慢慢爬升,郭嘉宏比喻,MA就像是搭電梯 、能較為快速的到達想要的位置,但其背後的代價,「就是一開電梯 門就要衝出去」。培訓計畫由金控統籌,完成後分派至各單位,再依 照個人適應情況進行調整。
對於台新證券未來藍圖,郭嘉宏表示,經紀、承銷、自營三大業務 齊頭並進,期望在經紀市占率進一步突破,而在承銷上則維持戰鬥力 。繼和潤企業後,台新證券推大型IPO案的想法未歇,郭嘉宏尤其看 重「新經濟領域」,特別是交易所已推出新創版,正可搭此順風車推 動;他舉「悠遊卡」、「一卡通」等新經濟公司為例,認為可複製「 台灣高鐵」的成功模式掛牌上市,端視是否能突破政府政策等相關限 制。
台新證券在承銷表現上向來出色,2019年和潤IPO案吸引了近百萬 筆的申購,法人競拍合格投標量28萬張、超額認購達2.76倍都創歷史 紀錄,凍結資金超過520億元,以差價10萬元吸引股民瘋搶,當時中 籤率僅4.74%,為後續包括藏壽司、汎德永業等IPO新股上市集資案 掀起壯闊波瀾,也為台灣近十年來新股資金派對拉開序幕。
郭嘉宏期許,台新證券在承銷表現上維持戰力,在他注入投行DNA 後,台新證券以提供「機構法人全方位服務」為目標,包括併購、創 投、私募基金等,因此成立國際暨機構事業處,定位在台灣較少見、 但國外大型投行常見的Prime Brokerage(PB,大宗經紀)類似服務 ,來爭取國外投資人,以及國內規模逐漸變大的專業投資人,藉以發 展出與他家券商不同的服務特色。
而在經紀業務上,在眾家券商紛紛轉型數位化、縮減營業員人數之 際,郭嘉宏堅持保留營業員,當客戶在交易上發生問題時,才能即時 提供有溫度的服務,強化客戶黏著度,並活化客戶實動率。
攜手銀行 主攻數位客群
藉併購大眾證券,台新證券市佔率由0.6%成長到2.2%,目前市佔 排名第十六(全市場排名),持續朝前十大券商之列邁進。除了藉併 購外,台新證券善用金控綜效擴大能見度,除了本身據點外,在台新 銀行設立證券共同行銷處,配有經理及三∼四位業務人員,不到一半 的擴點成本卻能帶來堪比中型分公司的業績,在銀行與證券兩方客戶 互相流動下,市佔率得以進一步擴大。
相較老牌大型券商,台新證券的大戶相對較少。在網路行銷、和台 新銀行數位帳戶Richart合作下,台新證券客戶群偏年輕化,全公司 低於40歲以下客戶數已突破4成。Richart金融卡的大數據分析功能, 提供台新證券年輕客戶做為證券理財的資源,雙方也研擬金融科技資 源交互運用,如聚焦在定期定額、零股交易等項目。
不僅客戶年輕化,郭嘉宏認為,組織也應年輕化,開始實施MA(Management Associate,儲備幹部)計畫後,組織文化與環境轉而活 潑。但相較一般職員從基層慢慢爬升,郭嘉宏比喻,MA就像是搭電梯 、能較為快速的到達想要的位置,但其背後的代價,「就是一開電梯 門就要衝出去」。培訓計畫由金控統籌,完成後分派至各單位,再依 照個人適應情況進行調整。
對於台新證券未來藍圖,郭嘉宏表示,經紀、承銷、自營三大業務 齊頭並進,期望在經紀市占率進一步突破,而在承銷上則維持戰鬥力 。繼和潤企業後,台新證券推大型IPO案的想法未歇,郭嘉宏尤其看 重「新經濟領域」,特別是交易所已推出新創版,正可搭此順風車推 動;他舉「悠遊卡」、「一卡通」等新經濟公司為例,認為可複製「 台灣高鐵」的成功模式掛牌上市,端視是否能突破政府政策等相關限 制。
上一則:投行資歷30年 首重主動出擊
下一則:台新證挺農民 開戶送鳳梨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