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證交所 | 2025/09/12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二
盤中五檔報價 指引買賣 |證交所
臺灣證券交易所指出,市場對於交易量高,就判斷交投活躍,主要是交手的買賣方多,換手量大,營造出活絡的意象。不過ETF買賣量大小,不僅僅是買氣影響,商品屬性等因素也牽涉其中,譬如交易導向的期貨型ETF、槓反類ETF,常常排行台股成交量前20名,相反的,有些ETF因適合作為核心配置,或法人投資比重高而持有期長,次級市場量能會偏低。
因此ETF成交量小,不見得等於流動性差。比起成交量,ETF還有流動量提供者造市,投資人選擇標的或進出市場時,更值得優先觀察掛單情形,也就是五檔報價是否綿密,一些成交量低但報價充裕的ETF,買賣也很方便。
如圖所示,某檔集中市場的ETF成交量與流動量提供者掛單狀況,在今年3至6月,平均日均量約4,000多張,相較下,其1至2月的均量僅328張,而流動量提供者盤中即時最佳五檔的掛單量,平均有132張買單及125張賣單,市場深度維持在相當水平。
投資人可以從券商軟體查看外,也能從基本市況報導網站揭示的最佳五檔價量,觀察買賣價差大小、掛單數量多寡以及價格連續性。
買賣價差為掛單中,最高買價與最低賣價的差異,價差愈窄,代表投資人市價買賣的付出成本愈小,流動性愈佳。掛單量則代表市場平均能夠胃納的即時買賣量。
譬如,某檔ETF當天截至11時左右,累積成交量99張,但最佳五檔報價顯示,每個檔位都有上百張買賣單,掛單充足,且檔位之間價格差距僅一個升降單位(0.01元),報價夠綿密,投資人買賣較無流動性疑慮。
台股掛牌的ETF通常都有一個以上流動量提供者,但若造市商沒好好履行義務,投資人仍可能有買不到或賣不掉風險。交易時,最好同步評估標的是否符合投資需求、折溢價情形是否合理,及ETF買賣價差、掛單狀況;掌握交易量並非判斷流動性的唯一指標。
上一則:教師研習營 明天開跑
下一則:證交所訂8/5除權息基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