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沛星互動科技 | 2025/05/05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44,386,25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53102168 | 游直翰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20年05月13日
星期三
星期三
師徒電腦配對 聯手做大新創 |沛星互動科技
「財經相對論」是經濟日報為讀者新闢的寧靜角落。這裡將放上兩張空椅,邀請兩位財經人物促膝對談,褪去專業角色,回到生活中的家人、師生、朋友位置,交換對彼此關係、社會、人生的想法。
這時代需要對話。在財經數字之外,我們分享有溫度的對話;在別人的故事裡,也看見自己。
2012年,沛星互動科技(Appier)執行長游直翰加入第一屆AAMA台北搖籃計劃,創業學員想要找業師指導,「電腦配對」當時的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毫無淵源的兩人開始師徒關係。
兩年計畫期間,游直翰從問不出問題的創業新手,逐漸找到方向,透過簡老師解惑,Appier順利獲得國際資金青睞,站穩了腳步。
2019年,Appier被國發會公告為台灣獨角獸,在14個國家市場經營人工智慧數位行銷服務事業,游直翰更在長達三年的邀請後,等到簡立峰擔任Appier獨立董事和顧問。
在簡立峰眼中,游直翰是學習力和決斷力超強的創業者,開創台灣第一個成功的國際網路服務產業;游直翰希望透過與簡立峰合作,將Appier打造成國際型AI行銷平台。
當年「電腦配對」的業師與創業新手,現在一起工作,簡立峰與游直翰更像彼此互相學習的朋友。
財經相對論獨家採訪這對亦師亦友的創業夥伴,透過二人的對談,看一家新創公司的成長、對產業的建議,以及彼此的教學相長。以下是對談內容:(簡=簡立峰,游=游直翰)
問(游):何時想到請簡立峰擔任獨董?
游:2012年,我參加第一屆AAMA,簡老師是AAMA電腦「揀」的老師,一次配對兩年,我們第一次見面。但第一年公司做太差,都不知道拿什麼問老師,第二年開始才慢慢有辦法跟老師討論。2016年我就希望老師加入我們的董事會,給我們更多建議。
簡:加入董事會是個承諾。但當時我還在Google工作,覺得不太適合做太多的事情,現在他提供我一個退休後的工作正好,因為我太太擔心我沒有工作,會成天在家裡。
問(簡):到Appier想給他們哪些幫助?
簡:其實Appier做到這個規模是蠻吸引我,你想要在14個市場開疆闢土,這樣的狀況不容易,以新創來說很難得。Appier這種新產業,在各國家要找最優秀的人,還要開拓市場,在台灣沒有這個經驗,這是很不容易。一個新創要做這一個技術高的服務業,要打海外市場,我在Google工作看到就是這樣的模式,我希望台灣再有這樣的公司。
問(游):這幾年Appier在策略做了什麼調整去吸引人才、開發市場?
游:分兩個層面。像找人時,我們早期是新創,策略和市場不很熟,就靠獵人頭或很多人建議去學習 。一開始公司沒有知名度又很小,團隊也沒有在市場做出成績,很難找到人打開市場。但我們很幸運,一開始技術和產品獨特,吸引到不錯的人,新創好處是不用找很多人,你可以被100個人拒絕,但找到一個好的人就很好。
簡:這種服務的產業在每個市場都是新的,在當地要找夠條件的人,還要了解當地市場,說服一個人等於說服99個人。一個人的遠端辦公室感覺很奇特,需要很大的說服力,因為這個人瞬間就從中心變成邊陲。台灣過去多半是邊陲,Appier總部卻在台灣,更要說服力。
問(游):你曾說做過很多失敗的案例,怎樣決定砍掉?
游:其實有些idea真的太爛,非砍掉不可。我們是科學家,有些想法很天馬行空, 跟商業是有隔閡,我們很有idea,但對市場不了解。而市場對我們negative(否定)的時候,我們很positive(主動)。我們必須要很快割捨,因為資源不足。
我們一開始錢真的很少,還有創投跟我說,「你是我見過用這麼少的錢撐最久的新創」。因為資源很少、我們又不想要一直去拿錢,想要在市場有營收,轉換的速度就需要快。
這時代需要對話。在財經數字之外,我們分享有溫度的對話;在別人的故事裡,也看見自己。
2012年,沛星互動科技(Appier)執行長游直翰加入第一屆AAMA台北搖籃計劃,創業學員想要找業師指導,「電腦配對」當時的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毫無淵源的兩人開始師徒關係。
兩年計畫期間,游直翰從問不出問題的創業新手,逐漸找到方向,透過簡老師解惑,Appier順利獲得國際資金青睞,站穩了腳步。
2019年,Appier被國發會公告為台灣獨角獸,在14個國家市場經營人工智慧數位行銷服務事業,游直翰更在長達三年的邀請後,等到簡立峰擔任Appier獨立董事和顧問。
在簡立峰眼中,游直翰是學習力和決斷力超強的創業者,開創台灣第一個成功的國際網路服務產業;游直翰希望透過與簡立峰合作,將Appier打造成國際型AI行銷平台。
當年「電腦配對」的業師與創業新手,現在一起工作,簡立峰與游直翰更像彼此互相學習的朋友。
財經相對論獨家採訪這對亦師亦友的創業夥伴,透過二人的對談,看一家新創公司的成長、對產業的建議,以及彼此的教學相長。以下是對談內容:(簡=簡立峰,游=游直翰)
問(游):何時想到請簡立峰擔任獨董?
游:2012年,我參加第一屆AAMA,簡老師是AAMA電腦「揀」的老師,一次配對兩年,我們第一次見面。但第一年公司做太差,都不知道拿什麼問老師,第二年開始才慢慢有辦法跟老師討論。2016年我就希望老師加入我們的董事會,給我們更多建議。
簡:加入董事會是個承諾。但當時我還在Google工作,覺得不太適合做太多的事情,現在他提供我一個退休後的工作正好,因為我太太擔心我沒有工作,會成天在家裡。
問(簡):到Appier想給他們哪些幫助?
簡:其實Appier做到這個規模是蠻吸引我,你想要在14個市場開疆闢土,這樣的狀況不容易,以新創來說很難得。Appier這種新產業,在各國家要找最優秀的人,還要開拓市場,在台灣沒有這個經驗,這是很不容易。一個新創要做這一個技術高的服務業,要打海外市場,我在Google工作看到就是這樣的模式,我希望台灣再有這樣的公司。
問(游):這幾年Appier在策略做了什麼調整去吸引人才、開發市場?
游:分兩個層面。像找人時,我們早期是新創,策略和市場不很熟,就靠獵人頭或很多人建議去學習 。一開始公司沒有知名度又很小,團隊也沒有在市場做出成績,很難找到人打開市場。但我們很幸運,一開始技術和產品獨特,吸引到不錯的人,新創好處是不用找很多人,你可以被100個人拒絕,但找到一個好的人就很好。
簡:這種服務的產業在每個市場都是新的,在當地要找夠條件的人,還要了解當地市場,說服一個人等於說服99個人。一個人的遠端辦公室感覺很奇特,需要很大的說服力,因為這個人瞬間就從中心變成邊陲。台灣過去多半是邊陲,Appier總部卻在台灣,更要說服力。
問(游):你曾說做過很多失敗的案例,怎樣決定砍掉?
游:其實有些idea真的太爛,非砍掉不可。我們是科學家,有些想法很天馬行空, 跟商業是有隔閡,我們很有idea,但對市場不了解。而市場對我們negative(否定)的時候,我們很positive(主動)。我們必須要很快割捨,因為資源不足。
我們一開始錢真的很少,還有創投跟我說,「你是我見過用這麼少的錢撐最久的新創」。因為資源很少、我們又不想要一直去拿錢,想要在市場有營收,轉換的速度就需要快。
上一則:游看獨角獸 雙腳比長角更重要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