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安聯人壽保險 | 2025/07/21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一
安聯人壽去年獲利 估增逾50% |安聯人壽保險
安聯人壽是德國安聯(Allianz)集團在台灣的子公司,2015年以來,總保費(GWP)、年化新契約保費(ANP)、新契約價值(NBV),連年高居集團在亞太九個市場的第一名,成為另類台灣之光。不過,獲利則是表現較差,但此一局面去年起已經改寫。
林順才說,台灣安聯去年在IFRS國際會計準則下的獲利金額,在亞太市場當中,排名第三,僅次泰國、印尼,且前三名差距不大。
他指出,「NBV做得好,profit會一直出來」,雖然去年台灣的投資型保單市場,市況較為低迷,公司的業務量跟著下降,但安聯人壽整體的NBV是成長的。
他解釋,NBV成長主因,公司在一些高利潤業務,表現很好,尤其是健康險。安聯人壽去年健康險的ANP成長36%,推升整體商品的利潤率變佳。
安聯集團是國際知名的投資型保單領導品牌,在台灣市場原本也是專注這項業務。
不過,隨著台灣安聯卸下傳統高預定利率保單的包袱,商品策略也大幅轉型,從過往依賴投資型保單的單核心路線,朝投資型與健康險並重的雙核心發展。
林順才指出,健康險要發展成功,有兩項關鍵,一是通路要對、二是商品要能夠差異化。
通路方面,健康險的單件佣金較低、可能需要體檢、理賠較為複雜,銀行理專銷售意願不高,因而需要靠自家公司的業務員部隊來推廣。
安聯人壽目前有4,000名業務員,今年底目標5,000人,2025年時要成長到1萬人,為健康險銷售帶來有利支撐。
商品差異化方面,安聯人壽除了以健康險附約搶市,還積極建構健康險生態圈。
林順才說,今年5月將推出祕密武器,與大學資工系合作,推出健保大數據的應用,預估這項創意對安聯人壽整個健康品牌會有很大的幫助。
上一則:安聯總座獲頒傑出企業領導人
下一則:安聯減法出擊 重塑保單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