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證交所 | 2025/08/14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二
殭屍股強制退場 12檔被盯上 |證交所
立委余宛如昨日在財委會上質疑強制退場下市機制,恐遭公司減資「取巧」規避與有心人炒作,進而借殼上市,她詢問首波符合退場機制的公司有多少家?許璋瑤回應,預估將有12檔符合條件、列為觀察名單。
證交所先前規定,上市公司如果淨值轉為負數,或因退票而遭到拒絕往來,須強制下市,但為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品質,並兼顧投資人權益,3月時增設第3項下市條件。
但未來上市公司如有簽證會計師出具繼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查核報告,或每股淨值低於3元等情形,且遭打入全額交割或採分盤交易後逾三年仍無法改善,將先停止交易;停止交易後滿六個月後仍無法改善,就會強制下市。公告需40天,依此時程估算,最快有公司新制退場下市的時間可能落在2024年。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強制下市的規定在於改善、解決問題,不是為了處罰而處罰,所以才會訂出三年六個月的時間。
他認為,這樣的機制對投資人來說也比較有保障,至少能夠知道自己投資的股票是否體質不佳,同時緩解對投資人的衝擊,不會貿然讓上市公司退場。
余宛如質疑,退場機制長達三年,較國際股市標準來得太久,而且會有公司「取巧」用減資衝高淨值、以避免退場。
顧立雄回應,減資也是改善體質的一種方式,若減資後無法改善,還是會啟動下市,減資不見得是取巧的方法,若擔心做假,證交所和櫃買中心要查核相關財報,這部分牽涉財報健全表達與資訊揭露的問題。
上一則:IPO日均量 明年保守訂
下一則:證券暨期貨金彝獎 今榮耀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