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證交所 | 2025/07/24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四
ETF投資設限30% 外資納管 |證交所
臺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最新統計,目前外資投資集中和櫃買市場ETF的檔數共93檔,占總檔數比例44%,總額大約500億元。今年高峰時,外資投資我國ETF金額一度達到千億元至1,500億元,較現在的水準倍增,且不乏外資持股比逾五、六成的ETF,諸如台股規模最大的元大台灣50、元大台灣50反1、元大MSCI台灣、富邦加權反1、國泰加權反1等,都是外資習慣使用的交易工具。
張錫表示,為求公平發展,政策指示,舊有債券ETF必須跟進新基金落實單一投資人比率降到30%以下,將擴大到所有的ETF,一律從嚴認定。
現行規定,新成立的ETF不分種類都要滿足單一投資人比率不得高於50%,滿半年降到30%,舊基金相對寬鬆,僅要求投資人比率降到70%以下,因此有呼聲認為舊基金也該設定高門檻。
張錫指出,公會彙整業界看法,普遍認為可逐步落實50%目標,30%則有極高難度,而一旦拍板落實時間,各投信必須加強管理。據悉最快本周公會向投信公司發函,50%期限擬設定2021年底,30%由投信自提。
因規範確定擴大到所有ETF,業者坦言,現在新基金很難養,被迫放緩募集,若是舊基金再加大監管,衝擊勢必更高。投信投顧公會統計,首當其衝的債券ETF,今年前三月成立的有22檔,4月十檔,5至8月驟降到一到五檔,9月也僅二檔,有業者私底下表示,現在規範擴及所有ETF,以後將不再發行。
業者還擔憂,受衝擊的法人除了國內壽險外,在非債券ETF積極著墨的外資也會被納入管理,一家投信主管不諱言,「外資一定受到影響」,因為台灣ETF量體夠大而且發展成熟,早為國際資金重視的交易地點。
上一則:證交所 持續擴大IPO市場
下一則:台灣永續指數成分股 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