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台灣土地銀行 | 2025/08/08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86,20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3700301 | 謝娟娟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一
房市回溫 帶動土建融業務成長 |台灣土地銀行
這四大指標包括了:1.今年1至5月的建物成交量已達9.1萬戶,創五年來新高紀錄;2.南部路竹工業區在五年前廠商進駐率還未達三成,現在已滿載;3.雙北的五股、南港、汐止等工業區,土地價格漲了2、3倍,桃園的龜山、林口等地區房價亦漲大約二成以上,其中台幹隨台商一起回流帶動購置住宅需求是重要原因;4.多家銀行的房貸業務都創新高之外,被視為房市最先行指標的土建融業務,土銀年增率超過20%,顯見建商對房市後市信心。
黃伯川也認為,這波房市的回溫會以自住為需求,特別是對於上述的9.1萬戶成交量,他以「量比價先行」指出,房市應可說已進入穩定成長期,而且會呈U型,而非V型反彈;觀察這波房市回溫,他進而分析,這幾年房市已經出現自用需求為主的情形,所以價格上揚並不明顯,但可看到高總價銷量少、低總價銷量多,且偏遠地區的林口、基隆都是年輕人買比較多,都可看到現在房市以自用,而非投資需求為主。
而房市回溫,在土銀的土建融業務成長上,表現得亦更為明顯。黃伯川引述最新統計數據指出,土銀5月底的房貸餘額為8,660億元,較去年底成長約130億元,而土建融的餘額,5月底為3,503億元,不僅較去年底成長219億元,成長幅度為6%,比起去年5月底,更成長700多億元,成長幅度高達22%。
黃伯川分析,產業投資在台灣的進出,對不動產市場影響甚大,例如當年日商進駐台灣生產投資,台灣的房市也曾因此從1986年到1992年快速成長,光是幾年內就狂飆3.5倍。而自4、5年前開始,西進的台商逐步回來,產生「虹吸效應」,也帶動上述的工業區滿租、價揚,及周邊衛星市鎮的房市需求提高等盛況。
黃伯川認為,一般而言台商在海外發展會有二大障礙、二大風險,包括語言、法障礙及政治、社會風險,回到台灣較能避免,且這幾年東協的土地價格狂飆有泡沫化之虞,台灣沒有這類問題,且位處東亞中樞,北有日韓、西有大陸、南有菲律賓、東協,加上基礎建設好,東南西北都有海港,勞工自律性、產出率均佳,這都是台灣的優勢所在。
下一則:黃伯川 催動中小企金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