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富田電機 | 2025/05/05 | 103.33 | 105 | 106.13 | 510,682,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2802861 | 張金鋒 | 123 | 123 | 123 | 詳細報價連結 |
2018年06月21日
星期四
星期四
富田銅科新廠一期 投產 |富田電機
富田電機位於銅鑼科學園區的新廠第一期已於民國107年5月完工, 產能一舉倍增,也象徵台灣電動車業發展又邁向新的里程碑!總經理 張金鋒表示,台灣中小企業在汽車相關的零組件、材料、精密加工等 方面都有能量,台灣在電動車產業絕對有競爭力,富田將善盡負責整 合責任。
張金鋒指出,國外一線媒體曾報導台灣的動力系統、零組件在國際 有競爭力,而且中小企業有活力、配合度高,他希望台灣業界一起學 習,供應商一起來提升相關產業,同舟共濟讓發展速度更快,共同打 響MIT名號。
富田銅科新廠第一期現要落成啟用,估計電動車動力系統產量能從 之前一年20萬套提升到50萬套。張金鋒指一期土地面積為3公頃,土 建加設備投入5億元,作為電動機零部件的前置期,主要給車廠做測 試;二期土地面積為4.5公頃,將配合三機一體的動力系統量產,土 建加設備將投入20億元,預計在2020年前完工。
就政府對電動車產業的施力點,張金鋒認為政府在輔助電動摩托車 著力不錯,但在電動巴士以外的電動四輪整車還是有困難,少有車廠 來處理,要帶動相關零組件產業發展就卡住,這是產業生態鏈問題。 其次,政府對國內車廠的支持確實蠻多,但偏向無疾而終,甚是可惜 。第三,他很感謝這次政府提供銅科土地給富田蓋新廠,讓他首度覺 得台灣有政府,而不是只有政客。
富田之前與電動車大廠T牌多年合作愉快,但隨著T牌勢必不斷為電 動車未來找新出路並改獨家發包為雙供應商,富田的展業計畫亦相應 轉變,將目標市場更擴大到歐、日、中國等區。近月日本的大巴、大 卡車已委託富田開發,雙方在4月初簽約,車體6月底預計會運到台灣 ,將用台灣的零組件整裝後在台灣認證,再輸出東南亞;日本車廠預 計7月份宣布跟富田的合作。
在成功打開美、日市場後,下一個會是歐洲?張金鋒表示,歐洲市 場早已透過特斯拉將產品帶進去,例如德國賓士車裏的動力系統許多 來自特斯拉,其中馬達、傳動附件都是富田的產品。倒是中國,張金 鋒認為這是當下電動車最大的市場,絕不能放棄。
張金鋒分析,目前全球電動車總量已超過300萬台,預估到2035年 全球電動車年產量將增至4,500萬輛;一輛電動車需要的動力系統不 止一個,需求量十分可觀。
他分析,富田的自製率不是很高,零組件都使用台灣在地生產,包 括:外殼、鋼板、齒輪材料、加工、線材等都是台灣的基礎產業,富 田只是就地加以整合,所以發展電動車產業是現成就能為國家創造很 好的GDP。
富田從事電動車研發已經13年,去年發表自創三機一體的動力系統 ,為國內首創、建立通用標準規格並再度受到國際車廠關注,其研發 團隊功不可沒。富田從10年前就進行產學合作,以提供獎學金的方式 培養專業人才、家境清寒者優先,同時聘請系統、馬達設計、生產管 理等方面的顧問,多元提升產業的競爭力,創造人才庫不遺餘力。除 了目前富田研發團隊的成員共30人,張金鋒還聘請曾經在特斯拉車廠 工作的資深華裔工程師,以一件專案數十萬美金的價格來負責動力系 統整合。
張金鋒表示,目前三機一體動力系統還在測試,仍需要不斷調整改 善。近期富田正在跟東南亞車廠合作,把引擎車改裝電動車,異常重 視細節的張金鋒要求試車測到最完整,有問題在台灣解決再出車。他 指出,做電動車有很多挑戰,有挑戰才有創新,從整車的過程中,富 田了解到車廠的需求為何,並且讓自己的產品上車,雖然賺得不多, 但贏在能夠了解與車廠對接的語言、習慣及品質要求。
張金鋒指出,國外一線媒體曾報導台灣的動力系統、零組件在國際 有競爭力,而且中小企業有活力、配合度高,他希望台灣業界一起學 習,供應商一起來提升相關產業,同舟共濟讓發展速度更快,共同打 響MIT名號。
富田銅科新廠第一期現要落成啟用,估計電動車動力系統產量能從 之前一年20萬套提升到50萬套。張金鋒指一期土地面積為3公頃,土 建加設備投入5億元,作為電動機零部件的前置期,主要給車廠做測 試;二期土地面積為4.5公頃,將配合三機一體的動力系統量產,土 建加設備將投入20億元,預計在2020年前完工。
就政府對電動車產業的施力點,張金鋒認為政府在輔助電動摩托車 著力不錯,但在電動巴士以外的電動四輪整車還是有困難,少有車廠 來處理,要帶動相關零組件產業發展就卡住,這是產業生態鏈問題。 其次,政府對國內車廠的支持確實蠻多,但偏向無疾而終,甚是可惜 。第三,他很感謝這次政府提供銅科土地給富田蓋新廠,讓他首度覺 得台灣有政府,而不是只有政客。
富田之前與電動車大廠T牌多年合作愉快,但隨著T牌勢必不斷為電 動車未來找新出路並改獨家發包為雙供應商,富田的展業計畫亦相應 轉變,將目標市場更擴大到歐、日、中國等區。近月日本的大巴、大 卡車已委託富田開發,雙方在4月初簽約,車體6月底預計會運到台灣 ,將用台灣的零組件整裝後在台灣認證,再輸出東南亞;日本車廠預 計7月份宣布跟富田的合作。
在成功打開美、日市場後,下一個會是歐洲?張金鋒表示,歐洲市 場早已透過特斯拉將產品帶進去,例如德國賓士車裏的動力系統許多 來自特斯拉,其中馬達、傳動附件都是富田的產品。倒是中國,張金 鋒認為這是當下電動車最大的市場,絕不能放棄。
張金鋒分析,目前全球電動車總量已超過300萬台,預估到2035年 全球電動車年產量將增至4,500萬輛;一輛電動車需要的動力系統不 止一個,需求量十分可觀。
他分析,富田的自製率不是很高,零組件都使用台灣在地生產,包 括:外殼、鋼板、齒輪材料、加工、線材等都是台灣的基礎產業,富 田只是就地加以整合,所以發展電動車產業是現成就能為國家創造很 好的GDP。
富田從事電動車研發已經13年,去年發表自創三機一體的動力系統 ,為國內首創、建立通用標準規格並再度受到國際車廠關注,其研發 團隊功不可沒。富田從10年前就進行產學合作,以提供獎學金的方式 培養專業人才、家境清寒者優先,同時聘請系統、馬達設計、生產管 理等方面的顧問,多元提升產業的競爭力,創造人才庫不遺餘力。除 了目前富田研發團隊的成員共30人,張金鋒還聘請曾經在特斯拉車廠 工作的資深華裔工程師,以一件專案數十萬美金的價格來負責動力系 統整合。
張金鋒表示,目前三機一體動力系統還在測試,仍需要不斷調整改 善。近期富田正在跟東南亞車廠合作,把引擎車改裝電動車,異常重 視細節的張金鋒要求試車測到最完整,有問題在台灣解決再出車。他 指出,做電動車有很多挑戰,有挑戰才有創新,從整車的過程中,富 田了解到車廠的需求為何,並且讓自己的產品上車,雖然賺得不多, 但贏在能夠了解與車廠對接的語言、習慣及品質要求。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