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證交所 | 2025/08/02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四
簡鴻文:當沖證交稅應降為千分之1 |證交所
受到油價大跌、人民幣重貶等多個國際黑天鵝效應衝擊,台股因外資法人調節出現大跌,簡鴻文表示,從去年底到今年以來,油國主權基金在國際股市大賣達563億美元,但長線退休基金已開始進場。
他說,證所稅從今年調降,市場原預期股市可轉熱,開年來受國際經濟局勢不穩,造成股市大跌,近來油價已有回穩跡象,現在台股已在低點,呼籲目前是台股長線投資佳機。
簡鴻文也憂心表示,未來也面臨證交所與證交所激烈的競爭,如果稅制不公平不合理,投資人自然會找到資金的出口,希望政府能提供合理的稅制,首先他建議將當沖證交稅率降為千分之1,預估當沖成交量可增2∼3成,可活絡市場並增加增加稅收,國外當沖比都很高,例如德國法蘭克福當沖占比高達4成,但台灣僅8%。
另外,目前個人股利所得計入綜所稅,且採累進稅率,最高稅負超過51%,簡鴻文建議個人與法人一樣採分離課稅,稅率20%;現前國內法人營所稅率為17%、外資為20%分離課稅,但若有租稅協議優惠,可再退稅,實際上繳稅可能只有10%或10多趴。
此外,他並建議全面重新修改證券交易法,目前證交法規範是採正面表列,希望未來能改成國際的負面表列,才能讓台灣資本市場更有競爭力,合理的稅才有競爭力吸引力。
他並分析亞洲股市證券交易稅負,目前新加坡證交稅免稅,香港則是股利所得免稅,另外有稅的國家是採分離課稅,如日本、韓國、大陸,但稅率也很低;另大陸對持股滿1年稅率5%,持有1個月為10%,若馬上買進參與除權息,稅率是20%,但近來陸股不好,又把參與除息課稅統統都免了。
簡鴻文強調,台灣資本市場稅費在亞洲國家居高,結果造成一、大戶主力資金大舉外流;二、自然人變身成法人,可享受17%的稅率,甚至於乾脆變成新加坡人可免稅;三、除權息前賣壓重,大股東透過鉅額交易在除權息賣出。
上一則:私募3年後IPO 獲利標準放寬
下一則:公司治理評鑑 祭2加分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