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證交所 | 2025/07/18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四
李述德:明年設指數編制公司 |證交所
金管會已於日前同意證交所設立指數編制公司,李述德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該公司資本額2億元,由證交所獨資成立,將自行開發指數產品。有了指數編制公司後,將可推出更多商品,讓投資人有更多選擇,將於年底成立、明年初正式上線。
指數編制原本是證交所的業務之一,曾與富時、標普、銳聯等指數公司合作,除了各界較熟知的台灣50指數、台灣中型100指數,也曾推出寶島股價指數、就業99指數、高薪100指數等。
證交所將此業務獨立成公司後,將可以爭取更多指數授權費並進行服務,許多國外的交易所也都陸續成立指數公司,屬於國際金融潮流之一。例如,上證50、滬深300等上證系列指數,即是由上海與深圳交易所共同出資成立的中證指數公司編制。
此外,證交所因應券商複委託業務日漸盛行,將成立國際通公司,專攻跨境交易業務。李述德說,個別券商進行複委託業務時,在行政作業與費用上不容易最得優勢,若由一家公司統籌,可以有規模經濟的優勢。
國際通也是為台灣與新加坡交易所相互股票交易的「台星通」而準備。而近期證交所更大力推廣「台日通」,已從發展ETF、期貨相關商品切入。
至於陸股的「滬港通」曾經是大熱門,「深港通」也可望放行,台灣證交所是否也會比照出現「台滬通」、「台港通」?李述德說,各地的交易所相互合作,已是大勢所趨,不用急於一時,且證交所掛牌的十餘檔陸股ETF,其實也是「通」的一種,更遑論人才、資訊早就互相流通了。
李述德說,證券周邊公司的成立,都是因應各項業務演變而來,除了前述的指數公司與國際通,也應金管會的要求,在金融總會成立的金融科技發展基金之後,證交所在明年初還會成立金融科技公司,將是國內第一個統籌金融與科技育成創業的公司。
上一則:公股事業上市 可壯大體質
下一則:券商電子交易 10月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