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李長榮科技 | 2025/05/11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1,40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97173920 | 李謀偉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12年12月10日
星期一
星期一
榮化綠色化學 讓獲利長青 |李長榮科技
身處台灣石化產業升級轉型的當口,李長榮化學專注高值化研發、跨足綠色能源,開啟創新的營運模式。李長榮集團董事長李謀偉表示,「化學將是綠色的」,具有環保概念的新規格、高值化產品,是推動榮化明年營收成長的動力。
台塑集團六輕4.7期的高值化擴建案上周解禁,為國內石化產業大型投資案點火,但榮化早已響應政府推動石化產業朝向高值化轉型的政策。年初至今,聚丙烯(PP)需求不好、價格低迷,多家業者出現虧損,榮化憑藉著差異化策略,成為業界少數維持獲利廠商。
李謀偉表示,隨著產業界環保意識提高,榮化布局多年的聚丙烯、熱可塑性橡膠(TPE)和氫化熱可塑性橡膠(SEBS)等,將取代現有塑膠原料,挹注明年營運表現。榮化上周五股價上漲0.3元,以36.3元作收,自11月以來波段漲幅逾22%,顯現高值化布局效益,以下是訪談紀要。
問:政府積極鼓勵石化業走向高值化,榮化的動作如何?
答:榮化投入石化產品高值化的成果效益已經顯現,明年成長動能在於PP、TPE等新規格的高值化產品。PP是公司獲利主力,被視為環保產品。我更看好SEBS的應用,SEBS已被利用在醫療產品上(如血袋、輸血管等),逐漸地將取代聚氯乙烯(PVC)。
以往台灣石化業的發展模式是向國外買技術,台灣再靠低成本生產製造,但是這種模式改變了。業者要注重研發投資,且好的技術可以跟別人合資設廠。我經常跟員工講,難的生意進入門檻高,別人沒有辦法做;做難的事情,我們才會賺錢。
我們持續推出新產品、新製程、新觸媒,持續創造差異化的價值,透過創新、人才的軟實力,近年來專注高值化發展,並跨足綠色能源研發。我們深信化學是綠的,也希望所有企業能運用綠色化學的力量。
再就大環境來看,明年下半年的景氣會比上半年好。美國財政懸崖是個大問題,但今年底前應不會出大事;中國大陸政權明年上半年比較不會有新動作;歐洲最壞情況已如此,不會再壞了。我預料,榮化明年營收與獲利均較今年好。
問:李長榮集團近年轉型及多角化進展如何?
答:榮化投資24億元、在高雄楠梓第二園區打造的研發中心,上月動土,2013年底啟用,將招募、培育超過250名優秀的科技人才進駐,每年增加4至5億元研發經費,進行高附加價值特用化學品與太陽能、生質能源等綠能產品的新技術研發。
生質能源產業部分,另外由榮化與中鋼合資成立新能生技(White Biotech Corp.),切入乙醇等生質能源,結合美國朗澤科技(LanzaTech)技術,由中鋼煉鋼過程排放的爐氣,經過特殊製程產出乙醇,並產製高價的丁二烯。
待新能生技的產能大量開出,這些高價產品將讓市場眼睛一亮,長期擬延伸至丁二烯等其他利基領域。
這家合資公司對台灣來說是一顆新星,但對我們來說只是一個起步。
台塑集團六輕4.7期的高值化擴建案上周解禁,為國內石化產業大型投資案點火,但榮化早已響應政府推動石化產業朝向高值化轉型的政策。年初至今,聚丙烯(PP)需求不好、價格低迷,多家業者出現虧損,榮化憑藉著差異化策略,成為業界少數維持獲利廠商。
李謀偉表示,隨著產業界環保意識提高,榮化布局多年的聚丙烯、熱可塑性橡膠(TPE)和氫化熱可塑性橡膠(SEBS)等,將取代現有塑膠原料,挹注明年營運表現。榮化上周五股價上漲0.3元,以36.3元作收,自11月以來波段漲幅逾22%,顯現高值化布局效益,以下是訪談紀要。
問:政府積極鼓勵石化業走向高值化,榮化的動作如何?
答:榮化投入石化產品高值化的成果效益已經顯現,明年成長動能在於PP、TPE等新規格的高值化產品。PP是公司獲利主力,被視為環保產品。我更看好SEBS的應用,SEBS已被利用在醫療產品上(如血袋、輸血管等),逐漸地將取代聚氯乙烯(PVC)。
以往台灣石化業的發展模式是向國外買技術,台灣再靠低成本生產製造,但是這種模式改變了。業者要注重研發投資,且好的技術可以跟別人合資設廠。我經常跟員工講,難的生意進入門檻高,別人沒有辦法做;做難的事情,我們才會賺錢。
我們持續推出新產品、新製程、新觸媒,持續創造差異化的價值,透過創新、人才的軟實力,近年來專注高值化發展,並跨足綠色能源研發。我們深信化學是綠的,也希望所有企業能運用綠色化學的力量。
再就大環境來看,明年下半年的景氣會比上半年好。美國財政懸崖是個大問題,但今年底前應不會出大事;中國大陸政權明年上半年比較不會有新動作;歐洲最壞情況已如此,不會再壞了。我預料,榮化明年營收與獲利均較今年好。
問:李長榮集團近年轉型及多角化進展如何?
答:榮化投資24億元、在高雄楠梓第二園區打造的研發中心,上月動土,2013年底啟用,將招募、培育超過250名優秀的科技人才進駐,每年增加4至5億元研發經費,進行高附加價值特用化學品與太陽能、生質能源等綠能產品的新技術研發。
生質能源產業部分,另外由榮化與中鋼合資成立新能生技(White Biotech Corp.),切入乙醇等生質能源,結合美國朗澤科技(LanzaTech)技術,由中鋼煉鋼過程排放的爐氣,經過特殊製程產出乙醇,並產製高價的丁二烯。
待新能生技的產能大量開出,這些高價產品將讓市場眼睛一亮,長期擬延伸至丁二烯等其他利基領域。
這家合資公司對台灣來說是一顆新星,但對我們來說只是一個起步。
上一則:看ECFA 石化沒進展 很著急
下一則:李長榮總座 王守仁代理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