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29日
星期四
星期四
國華人壽 恐三度延長接管 |台灣金融控股
|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 台灣金融控股 | 2025/10/26 | - | - | - | 103,125,000,000元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 28428379 | 凌忠嫄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資金缺口問題恐影響台灣金控合併國華人壽難以在11月前拍板,進而讓國華人壽第三度延長接管。立委蔡正元昨(28)日表示,據其所看見的會計師簽證意見,國華人壽帳上缺口達1,000~2,000億元。
對此,台灣金董事長張秀蓮說:「我不承認,也不否認。」張秀蓮也坦言,現在評估資產的進度落後,可能無法在11月初前完成併購。 金管會主委陳裕璋則強調,沒有2,000億元的數字,國華人壽現行帳上缺口就是600多億元,且強調最高原則是不會讓台灣金承受虧損。
市場人士分析,國華人壽到今年6月底帳上缺口(即資產小於負債的部分)就有694億元,加上國華人壽負債準備金有3,478億元,若以1.5%的無風險利率計算,要增提準備金的金額達1,000億元以上。
如果再加上先前述帳上缺口,整體資金口缺口可能逾1,700億元,與蔡正元說的數字相去無幾。
張秀蓮表示,台灣金控要併購國華人壽,除了會要求安定基金將帳上缺口補足,在利差損部分也希望安定基金能填補;台灣金也已向金管會要求一定期間的「行政寬容」,即可能在10~12年內逐步提高合併後的RBC。
也就是說,台灣金希望在合併後10~12年的期間內,金管會不以RBC作為台銀人壽(假設合併後的存續名稱)申請海外投資、保單業務等的依據,但張秀蓮說,這部分金管會仍未回應。
國華人壽是在98年8月4日被接管,接管期限9個月,金管會已二度宣布延長接管期限到11月4日,原本金管會樂觀預期10月即會定案,但目前台灣金與安定基金人員仍在討論資產及負債定義細節,還未談到缺口彌補金額等重大數字,11月4日前定案的難度極高。
蔡正元昨日在立法院財委會質詢時,詢問陳裕璋國華人壽究竟帳上缺口有多大?是否會拖累台灣金營運?陳裕璋強調,沒看見缺口2,000億元的數字,目前帳上損失就是600多億元。陳裕璋也多次保證:「國華人壽財務缺口絕對不會讓台灣金控負擔。」
對此,台灣金董事長張秀蓮說:「我不承認,也不否認。」張秀蓮也坦言,現在評估資產的進度落後,可能無法在11月初前完成併購。 金管會主委陳裕璋則強調,沒有2,000億元的數字,國華人壽現行帳上缺口就是600多億元,且強調最高原則是不會讓台灣金承受虧損。
市場人士分析,國華人壽到今年6月底帳上缺口(即資產小於負債的部分)就有694億元,加上國華人壽負債準備金有3,478億元,若以1.5%的無風險利率計算,要增提準備金的金額達1,000億元以上。
如果再加上先前述帳上缺口,整體資金口缺口可能逾1,700億元,與蔡正元說的數字相去無幾。
張秀蓮表示,台灣金控要併購國華人壽,除了會要求安定基金將帳上缺口補足,在利差損部分也希望安定基金能填補;台灣金也已向金管會要求一定期間的「行政寬容」,即可能在10~12年內逐步提高合併後的RBC。
也就是說,台灣金希望在合併後10~12年的期間內,金管會不以RBC作為台銀人壽(假設合併後的存續名稱)申請海外投資、保單業務等的依據,但張秀蓮說,這部分金管會仍未回應。
國華人壽是在98年8月4日被接管,接管期限9個月,金管會已二度宣布延長接管期限到11月4日,原本金管會樂觀預期10月即會定案,但目前台灣金與安定基金人員仍在討論資產及負債定義細節,還未談到缺口彌補金額等重大數字,11月4日前定案的難度極高。
蔡正元昨日在立法院財委會質詢時,詢問陳裕璋國華人壽究竟帳上缺口有多大?是否會拖累台灣金營運?陳裕璋強調,沒看見缺口2,000億元的數字,目前帳上損失就是600多億元。陳裕璋也多次保證:「國華人壽財務缺口絕對不會讓台灣金控負擔。」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