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阿托科技 | 2025/05/05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16085721 | 楊志海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11年09月07日
星期三
星期三
阿托科技TSV技術 實現3D IC |阿托科技
在科技產業界經常可以看到的現象是:一線大廠對於先進技術的研發最為積極,總是跑第一,接著,才吸引二軍跟進。至於客戶率先投入,之後引發代工廠亦步亦趨跟進,也具有可推理的邏輯性,是另一個必然的景象。
在半導體三維立體封裝(3D IC)這件事,目前就正在重現這個有趣的畫面。晶圓代工及IC封測界的龍頭台積電與日月光,目前正如火如荼開發相關技術,阿托科技當然也不會在這場畫時代的戰役上缺席。藉由積極參與由工研院及包含矽品、聯電等半導體各領域業者所形成的3D IC技術發展聯盟(Ad STAC),阿托科技致力開發晶片堆疊等相關製程技術,尤其針對矽晶圓穿孔電鍍技術((TSV),其德國總部及台灣技術中心皆投注大量人力及資源,在技術開發過程提供技術協助及解決方案。
異業結盟
發揮最佳製程
TSV是實現3D IC的重要技術門檻,ATOTECH也體認到這一個事實,為了開發能夠同時兼顧不同孔徑之製程填洞能力,不斷進行添加劑的開發及改良。此外,除了積極投入自身的製程研發,也與半導體業界設備大廠進行異業結合,藉由製程及專業設備的設計搭配,達到最佳的製程表現。
從去年開始,阿托科技正式投入半導體設備設計研發及製作,以其在封裝載板設備製作的多年經驗,成功複製到半導體領域。首次針對半導體產業發表的製程設備Multiplate,突破傳統晶圓電鍍思維,直接開發應用於晶圓雙面電鍍的系統,包含完整的硬體製程系統及藥液,並引起Intel等國內外大廠青睞。
這等於宣告半導體的技術競爭已進入全新世代,大廠的動向及進展具有強烈的示範性,不僅令競爭同業為之神經緊繃,也會在產業上下游掀起極大的震撼性。
擴大服務
扎根技術應用
阿托科技董事總經理黃盛郎表示,阿托觀音廠的ATOTECH半導體研發中心,以研發最先進的半導體技術為使命,目前積極與國內晶圓及封裝大廠接觸,期許在半導體先進製程研發合作;此外,為擴大服務範疇,透過工研院平台,在院內建置ATOTECH的雙面晶圓電鍍機台(Multiplate),希藉由聯盟運作及推廣,使該製程技術在業界生根、普及應用。
據了解,目前在阿托科技半導體中心所進行的測試數據,品質及填孔效能方面均符合設定目標,但可靠度因為需要長時間來驗證,預計還需半年時間來進行驗證,才會逐漸轉進到量產階段。
目前封裝端客戶端提出的應用需求,先期主要以Interposer(中介芯片)應用為主,例如應用於內埋式被動元件及LED散熱基板等。就未來3D IC技術發展而言,Interposer的應用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此雙面填孔技術臻於成熟,預估當業者投入量產後,設備需求上看數十條,為數十億元的大投資。
在半導體三維立體封裝(3D IC)這件事,目前就正在重現這個有趣的畫面。晶圓代工及IC封測界的龍頭台積電與日月光,目前正如火如荼開發相關技術,阿托科技當然也不會在這場畫時代的戰役上缺席。藉由積極參與由工研院及包含矽品、聯電等半導體各領域業者所形成的3D IC技術發展聯盟(Ad STAC),阿托科技致力開發晶片堆疊等相關製程技術,尤其針對矽晶圓穿孔電鍍技術((TSV),其德國總部及台灣技術中心皆投注大量人力及資源,在技術開發過程提供技術協助及解決方案。
異業結盟
發揮最佳製程
TSV是實現3D IC的重要技術門檻,ATOTECH也體認到這一個事實,為了開發能夠同時兼顧不同孔徑之製程填洞能力,不斷進行添加劑的開發及改良。此外,除了積極投入自身的製程研發,也與半導體業界設備大廠進行異業結合,藉由製程及專業設備的設計搭配,達到最佳的製程表現。
從去年開始,阿托科技正式投入半導體設備設計研發及製作,以其在封裝載板設備製作的多年經驗,成功複製到半導體領域。首次針對半導體產業發表的製程設備Multiplate,突破傳統晶圓電鍍思維,直接開發應用於晶圓雙面電鍍的系統,包含完整的硬體製程系統及藥液,並引起Intel等國內外大廠青睞。
這等於宣告半導體的技術競爭已進入全新世代,大廠的動向及進展具有強烈的示範性,不僅令競爭同業為之神經緊繃,也會在產業上下游掀起極大的震撼性。
擴大服務
扎根技術應用
阿托科技董事總經理黃盛郎表示,阿托觀音廠的ATOTECH半導體研發中心,以研發最先進的半導體技術為使命,目前積極與國內晶圓及封裝大廠接觸,期許在半導體先進製程研發合作;此外,為擴大服務範疇,透過工研院平台,在院內建置ATOTECH的雙面晶圓電鍍機台(Multiplate),希藉由聯盟運作及推廣,使該製程技術在業界生根、普及應用。
據了解,目前在阿托科技半導體中心所進行的測試數據,品質及填孔效能方面均符合設定目標,但可靠度因為需要長時間來驗證,預計還需半年時間來進行驗證,才會逐漸轉進到量產階段。
目前封裝端客戶端提出的應用需求,先期主要以Interposer(中介芯片)應用為主,例如應用於內埋式被動元件及LED散熱基板等。就未來3D IC技術發展而言,Interposer的應用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此雙面填孔技術臻於成熟,預估當業者投入量產後,設備需求上看數十條,為數十億元的大投資。
上一則:技術領先 營運比重大增
下一則:阿托科技市占No.1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