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台灣金融控股股價速覽 (公)
股票名稱 報價日期 今買均 買高 昨買均 實收資本額
台灣金融控股 2025/07/07 - - - 103,125,000,000元
統一編號 董事長 今賣均 賣低 昨賣均 詳細報價連結
28428379 凌忠嫄 - - - 詳細報價連結
2011年03月24日
星期四

投行:公併公 掐死銀行業 |台灣金融控股

「公公併」成為民間金融業界撻伐對象。前財政部次長楊子江、中華開發資深副總劉紹樑、東亞證券(台灣)公司董事長王伯鑫、前安智銀行台灣區總經理梁敬思和中華投資公司董事長謝劍平,昨(23)日均表示,「公公併」會掐死台灣銀行業,無法讓台灣金融經營績效明確改善,人才晉用和發展目標都將因此「動彈不得」。

金融研訓院昨日舉辦投資銀行在兩岸發展的機會與挑戰研討會,與會業者普遍認為,台灣金融業必須經過整併,才能改善過度競爭、資源無效的現況,但是受政策不明影響,台灣金融業者很多地方都嚴重落後。

楊子江表示,政府推動公併公很沒有意思,不是說公股銀行行員不會努力,而是國營企業的政策框限拿不掉,不能解決任何整併與改善的問題,若不把民間資源引進,就不能活化銀行業,更要快點修法,讓公股行庫現在就能夠大展身手。

楊子江進一步指出,台灣金融業在中國大陸發展,商業銀行看來是沒有機會了,現在應趕快抓到信託公司執照,此類業者在中國大陸從300家減少到52家,中國大陸的觀念還以為信託是爛公司。

楊子江說,其實有信託公司執照可以成立證券商、創投、商業銀行、集合信託、資產管理,是最好的金控執照,台灣應快些抓1、2張執照,拿到這個最重要的平台,政府部會應該替公股銀行點出未來明路,讓每個金融機構明白可以做什麼,而不是以公併公的方式,把大家都困在台灣,無法伸展手腳。

謝劍平指出,金融機構整併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因此需要仔細考量所有的優劣得失,相對「公公併」,「公民併」才是具有各方面改革的意義,但在台灣似乎被戴帽子,讓官員不敢提出政策,台灣絕對需要有計畫地加速進行銀行整併。

與我聯繫
captcha 計算好數字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