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安聯投信 | 2025/05/18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300,000,00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16841958 | 段嘉薇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09年07月23日
星期四
星期四
海嘯後帶動成長 基建、綠能將挑大樑 |安聯投信
經過金融海嘯,百年經濟大翻盤,股市經過一波上漲之後,
當前全球經濟走勢處於何種情境?有美國分析師說,現在很像
1980年代多頭市場的起端,新產業崛起。市場法人認為,1980年
代科技產業崛起,帶動科技類股上漲,而現今環境大為改變,新
產業崛起將是由政府帶動的基礎建設和綠色產業,可望成為下一
波市場主流。
隨著景氣的好轉,現在全球投資氣氛已出現轉變,不再過度
悲觀,並開始討論股市另一次的多頭行情是否已經來臨。
德盛安聯投信表示,80年代大蕭條後,在美國政府政策支持
下,科技產業崛起,帶動全球經濟的成長,讓科技股成為帶領全
球經濟走向復甦的重要產業。而如今去年以來,全球政府政策積
極入市下,將扶植綠能產業作為全球刺激景氣重要方案,使得綠
能產業有機會取代80年代科技股,成為本世紀的明星產業。
根據彭博資料顯示,在80年代美國大蕭條後,S&P500在1982
年8月12日創下波段低點後,開始在科技股的領軍下,當年
S&P500上漲15%,開啟近8年的大多頭格局,之後到1989年每一
年股市都呈現上漲的情況,這段期間S&P500合計上漲幅度達到
228.71%。
德盛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經理人洪華珍表示,政策支持的
產業,最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景氣循環的亮點,為基礎建設和綠色
產業。尤其中美兩國紛紛表明要發展替代能源,綠能產業中受惠
最深包含風力發電、太陽光電、垃圾發電、節能效率如LED、節
能家電如建材、或是智慧電網相關產業及水資源等,由於產業範
圍廣泛,影響層面也會較廣。
除了綠能產業之外,基礎建設相關產業也是未來明星產業之
一,而基礎建設中能結合綠色產業特色的企業更具有爆發力。保
誠投信指出,表面上來看,基礎建設充滿無線想像的商機,但在
這當中,綠色科技才是各國政府擴大基礎建設的重點內容。
根據COBC統計,在金融海嘯後,各國政府追加基礎建設經費
皆相當驚人,光是未來一年內的支出就有3兆美元,以35兆美元的
金額來看,COBC稱這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支出」。
保誠亞太基礎建設基金經理人汪立人指出,未來的基礎建設
商機,將與過去傳統的造橋鋪路有所不同,對基礎建設已經完備
的美國而言,以綠色科技增加就業機會與產業商機才符合國家利
益;而對中國來說,用綠色科技來規劃基礎建設,才能在造橋鋪
路與擴大內需的同時,不被環境污染拖累。這一點,從中國國務
院規畫要投入3兆人民幣在新能源的開發上,即可看出端倪,當前
基礎建設與綠色科技已經逐漸合流。
當前全球經濟走勢處於何種情境?有美國分析師說,現在很像
1980年代多頭市場的起端,新產業崛起。市場法人認為,1980年
代科技產業崛起,帶動科技類股上漲,而現今環境大為改變,新
產業崛起將是由政府帶動的基礎建設和綠色產業,可望成為下一
波市場主流。
隨著景氣的好轉,現在全球投資氣氛已出現轉變,不再過度
悲觀,並開始討論股市另一次的多頭行情是否已經來臨。
德盛安聯投信表示,80年代大蕭條後,在美國政府政策支持
下,科技產業崛起,帶動全球經濟的成長,讓科技股成為帶領全
球經濟走向復甦的重要產業。而如今去年以來,全球政府政策積
極入市下,將扶植綠能產業作為全球刺激景氣重要方案,使得綠
能產業有機會取代80年代科技股,成為本世紀的明星產業。
根據彭博資料顯示,在80年代美國大蕭條後,S&P500在1982
年8月12日創下波段低點後,開始在科技股的領軍下,當年
S&P500上漲15%,開啟近8年的大多頭格局,之後到1989年每一
年股市都呈現上漲的情況,這段期間S&P500合計上漲幅度達到
228.71%。
德盛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經理人洪華珍表示,政策支持的
產業,最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景氣循環的亮點,為基礎建設和綠色
產業。尤其中美兩國紛紛表明要發展替代能源,綠能產業中受惠
最深包含風力發電、太陽光電、垃圾發電、節能效率如LED、節
能家電如建材、或是智慧電網相關產業及水資源等,由於產業範
圍廣泛,影響層面也會較廣。
除了綠能產業之外,基礎建設相關產業也是未來明星產業之
一,而基礎建設中能結合綠色產業特色的企業更具有爆發力。保
誠投信指出,表面上來看,基礎建設充滿無線想像的商機,但在
這當中,綠色科技才是各國政府擴大基礎建設的重點內容。
根據COBC統計,在金融海嘯後,各國政府追加基礎建設經費
皆相當驚人,光是未來一年內的支出就有3兆美元,以35兆美元的
金額來看,COBC稱這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支出」。
保誠亞太基礎建設基金經理人汪立人指出,未來的基礎建設
商機,將與過去傳統的造橋鋪路有所不同,對基礎建設已經完備
的美國而言,以綠色科技增加就業機會與產業商機才符合國家利
益;而對中國來說,用綠色科技來規劃基礎建設,才能在造橋鋪
路與擴大內需的同時,不被環境污染拖累。這一點,從中國國務
院規畫要投入3兆人民幣在新能源的開發上,即可看出端倪,當前
基礎建設與綠色科技已經逐漸合流。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