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養老金拚 1355 萬 全民馬上趁勢拚退休養老金 |第一金證券投信

第一金證券投信股價速覽 (公)
股票名稱 報價日期 今買均 買高 昨買均 實收資本額
第一金證券投信 2025/11/03 議價 議價 議價 600,000,000
統一編號 董事長 今賣均 賣低 昨賣均 詳細報價連結
22102023 薛淑梅 議價 議價 議價 詳細報價連結
馬英九當選後,各項拼經濟、拉攏企業集團計畫不斷出檯,似乎

理財一族拼退休養老金的理財大環境也有出現曙光態勢,本週工

商時報財富總體檢課題就是在替普羅大眾拼退休養老金理財策略

作規劃,希望政府拼經濟、百姓拼財富理想合為一體。

既然主題是拼退休養老金,自然得從現實環境中找出讓一般普羅

大眾,能感覺到「我的未來不是夢」的各項量化奮鬥指標。雖說

國人平均退休年齡已經下降到約五十五歲,但本次工商財富總體

檢專題仍然以六十歲作為達成退休養老金目標的反推基準,並且

不將M型社會頂端與底層這兩區塊,納入專家規劃範圍。

在彙整十二家專業財富管理機構看法與建議後,針對應該認真規

劃退休養老金的最晚年齡,我們得到的答案是多半落在四十歲至

四十五歲區間,也凸顯一般大眾家計負擔相對最為沈重的三十五

到四十五歲時期,卻也是提升退休養老計畫成功機率的黃金十年

,而各專家認定的開始規劃最晚年齡整體平均值,則是

四二.七三歲。

有了約四十三歲這最後起跑點作指標,這時在理財條件上,最好

應該已經擁有多少理財部位作基礎?或是該如何從無到有,尋求

下半場人生逆轉勝?

有效樣本的平均值是這時可長期靈活理財的部位,最好有約

三一二.七萬元,並且每年平均保持至少八.二%報酬率複利增

值,之後再加總六十歲退休時可望領到的退休金、勞退給付,再

考量通膨等變數後,則專家腦力激盪出的六十歲退休前儲備退休

養老金目標,得出平均值一千三百五十五萬元。

有了一千三百五十五萬(原則上不含房地產等非流動性資產部位

),作為專家普遍認同的差可終老、養病,不虞匱乏數據,在實

踐層面上,本報再以行政院主計處公布的九十六年度全年每人平

均薪資(含加班費、月薪、獎金收入)四萬五千一百餘元,夫妻

兩人合計平均月收入為九萬出頭作參考,專家群建議每月應努力

設法摳下其中三分之一收入,選擇穩健偏積極型標的,搭配最佳

資產配置組合,才有機會拼足退休養老金。

至於每月摳下的三分之一收入,多數專家建議當下仍以新興市場

、台股基金等標的,較適合用以擴大退休養老金部位;至於整體

最佳資產配置組合上,全球股、全球債基金平均佔到四成多,台

股基金平均也有近一五%比重。

富蘭克林投顧將目標退休金訂到二千一百十八萬元最高標,基礎

是假設社會新鮮人平均起薪三萬元,因此從二十五歲開始,連續

十五年每月固定存下約一萬元投資於全球股市,以平均年化報酬

率九%複利試算,到四十歲時所投入一百八十萬元本金已經成長

至約三百七十八萬元,再透過二十年複利效果,六十歲時便可望

擁有高達二千一百餘萬退休金,從容面對退休後養老需求。

匯豐中華投信資深副總李哲宏指出,一般而言二千萬是一個退休

基本門檻,不過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即使到四十歲左右才開

始從零做規畫,每個月如果能提撥二萬元理財,每年退休金平均

投資報酬率八%推算,則六十歲以後也可能有九百萬左右資金因

應晚景。

建弘投信認為,人們平均壽命已愈來愈長,隨著高齡化的來臨,

台灣的社會福利制度不比歐美先進國家,退休新制給付所得替代

率低,即使工作三十年,政府勞保給付加上企業提撥退休金平均

大約只有五百十四萬元,但若想安穩退休,預估至少要

一千零七十二萬元,所以持續加碼理財絕不能中止。

友邦投顧副總林穎秀指出,建議投資人可以運用簡單的「七二

法則」,即以七十二除以報酬率,估算出財富增加一倍所可能

需要的年數。華頓投信堅信時間複利效果催化更容易達到理財

目標。

與我聯繫
captcha 計算好數字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