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立榮航空 | 2025/05/07 | 9.9 | 9.9 | 9.8 | 3,767,837,85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2958771 | 林志忠 | 20 | 20 | 20 | 詳細報價連結 |
2005年03月22日
星期二
星期二
立榮航空等國內四家航空 飛出低潮 擁抱藍天 |立榮航空
遠航、立榮及復興去年營運走過低潮,在景氣復甦及調整營運策
略奏效下,轉虧為盈,遠航每股賺0.03元、立榮每股賺0.65元、復
興每股賺0.51元;華信航空今年與母公司華航航線整合,租用低單
位成本飛機,也可望顯現效益,一吐虧損悶氣。
遠東、華信、立榮、復興四家公司,近幾年積極縮減機隊及轉型,
降低西部航運市場比重。其中,華信與立榮航空在母公司力挺下,
不少運能轉到國際航線使用,擺脫多年包袱。
相較之下,單打獨鬥的遠航及復興營運較為辛苦。遠東航空指出,
去年航空市場走出前年SARS陰影,整體營運較前年成長10%。不過
,由於油價飆漲,下半年營運侵蝕上半年獲利,遠航本業仍然虧損。
保守估計,單單油價上漲,就讓遠航去年多支出4億元的燃料成本,
所幸有維修飛機的業外挹注800萬美元,順利轉虧為盈,自結稅前盈
餘2,000萬元,遠勝過前年度虧損2.66億元。
由於國際油價不斷創新高,加上高鐵即將通車,遠航今年積極縮減
北高航班,也評估台南及花東離島航線減班,改為開拓國外航線,
進一步提高飛機利用率。
遠航去年國外航線營業額約18億元,占營運比重25%。今年寄望原
有國際航線帛琉、巴里島、金邊與新闢韓國濟州航線加強營運,
帶動全年營業額成長一成以上,衝上82億元。
復興航空去年自結稅後盈餘2.6億元,較前年度虧損9,600萬元大為
好轉,除了靠營運比重占四成的台澳線支撐外,財務體質改善是營
運轉佳的最大動力。
復興航空自2001年中新經營團隊進駐後,致力調整經營體質,成
立聯合採購中心,降低成本,積極改善財務結構,以低利率支付
高成本債務,效益日漸顯現。
復興坦言,台澳黃金航線受到台港線促銷競爭的排擠,獲利逐漸
遭到衝擊,因此,今年國際航線將是耕耘重心。
由集團支援的華信及立榮營運否極泰來,例如原本由華信經營的
清邁航線,今年轉由華航接手,搭配華航全球綿密航網,可望進一
步拓展由台灣延伸至東北亞、歐洲及北美客源,提高經營效益。
華信指出,在整頓多年老舊機隊包袱後,今年可望虧轉盈,稅前盈
餘目標為5,000萬元,亦即每股稅前盈餘目標約0.25元。
立榮航空前年虧損幅度已明顯縮小,母公司長榮航空向立榮租用三
架150座的MD-90客機,飛航新航線,及其他航線增班及運能調整,
效益於去年顯現,讓立榮轉虧為盈。目前立榮國內航線市占率約32
%,與遠航不相上下。
去年立榮稅前獲利約2億元,是民國87年「三合一」後,首度轉虧
為盈,每股稅前獲利約0.65元。
略奏效下,轉虧為盈,遠航每股賺0.03元、立榮每股賺0.65元、復
興每股賺0.51元;華信航空今年與母公司華航航線整合,租用低單
位成本飛機,也可望顯現效益,一吐虧損悶氣。
遠東、華信、立榮、復興四家公司,近幾年積極縮減機隊及轉型,
降低西部航運市場比重。其中,華信與立榮航空在母公司力挺下,
不少運能轉到國際航線使用,擺脫多年包袱。
相較之下,單打獨鬥的遠航及復興營運較為辛苦。遠東航空指出,
去年航空市場走出前年SARS陰影,整體營運較前年成長10%。不過
,由於油價飆漲,下半年營運侵蝕上半年獲利,遠航本業仍然虧損。
保守估計,單單油價上漲,就讓遠航去年多支出4億元的燃料成本,
所幸有維修飛機的業外挹注800萬美元,順利轉虧為盈,自結稅前盈
餘2,000萬元,遠勝過前年度虧損2.66億元。
由於國際油價不斷創新高,加上高鐵即將通車,遠航今年積極縮減
北高航班,也評估台南及花東離島航線減班,改為開拓國外航線,
進一步提高飛機利用率。
遠航去年國外航線營業額約18億元,占營運比重25%。今年寄望原
有國際航線帛琉、巴里島、金邊與新闢韓國濟州航線加強營運,
帶動全年營業額成長一成以上,衝上82億元。
復興航空去年自結稅後盈餘2.6億元,較前年度虧損9,600萬元大為
好轉,除了靠營運比重占四成的台澳線支撐外,財務體質改善是營
運轉佳的最大動力。
復興航空自2001年中新經營團隊進駐後,致力調整經營體質,成
立聯合採購中心,降低成本,積極改善財務結構,以低利率支付
高成本債務,效益日漸顯現。
復興坦言,台澳黃金航線受到台港線促銷競爭的排擠,獲利逐漸
遭到衝擊,因此,今年國際航線將是耕耘重心。
由集團支援的華信及立榮營運否極泰來,例如原本由華信經營的
清邁航線,今年轉由華航接手,搭配華航全球綿密航網,可望進一
步拓展由台灣延伸至東北亞、歐洲及北美客源,提高經營效益。
華信指出,在整頓多年老舊機隊包袱後,今年可望虧轉盈,稅前盈
餘目標為5,000萬元,亦即每股稅前盈餘目標約0.25元。
立榮航空前年虧損幅度已明顯縮小,母公司長榮航空向立榮租用三
架150座的MD-90客機,飛航新航線,及其他航線增班及運能調整,
效益於去年顯現,讓立榮轉虧為盈。目前立榮國內航線市占率約32
%,與遠航不相上下。
去年立榮稅前獲利約2億元,是民國87年「三合一」後,首度轉虧
為盈,每股稅前獲利約0.65元。
下一則:立榮等聯營台北-恆春案過關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