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榮航空(公)公司新聞
國內線航空票價的成本調整機制26年沒更動,由於物價飛漲、人事 成本逐年提高,航空業者22日表示,已向交通部民航局提出票價調漲 需求,盼在兼顧離島居民負擔的條件下,適度反映引進新機採購成本 及薪資調漲等營運成本。民航局對此表示,會針對業者成本及離島運 輸需求綜合評估。
民航局22日舉辦2025飛航安全管理國際峰會,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 ,民航市場快速復甦,今年1∼9月國際與兩岸航班客運量達4,286萬 人次,恢復疫情前96%,今年底有望全面超越疫情前水準,未來民航 局將持續依循ICAO標準強化監理體系、主動掌握業者安全表現,也會 導入AI與大數據,提升飛安預警和調度能力。
會中,立榮、華信航空二家國內線航空業者齊升向民航局表示,希 望可以調漲國內線航班票價。華信航空總經理莊明哲指出,當前物價 通膨,大環境各項物料上漲、人力薪資也在上漲,國家政策也鼓勵調 高薪資,為了延續「正向循環」,確實需要調整票價,業者才有錢再 去買新飛機,透過汰舊換新提升飛航服務也固守飛安。
立榮航空副總經理陳永裕表示,票價是26年前訂定的,雖然油價有 按照公式調整,但其他13項成本仍維持26年前的成本計算,考量人力 維修成本連年攀升,再加上購置新機價格也上漲,業者在運營上會透 過開源節流策略調整,如減少淡旺季或尖離峰的票價差距,但仍期盼 民航局能支持票價調整、適度反映成本。
莊明哲說,人力薪資每年都調2%、3%,相比20年前的公司新進人 員薪資2萬多元,如今已是4萬元起薪,再加上物價也每年上漲,票價 實在不可能不漲。不過,雖然希望反映成本調整票價,但也不希望大 家負擔太大,民航局會透過票價審議委員會,召集專家學者來檢視業 者所提的成本項目,確認其中需要調整的細項,盼以合理的票價調整 ,讓產業和飛安正循環能持續滾動下去。
台灣航空業龍頭華航旗下子公司高雄空廚,近日與立榮航空展開合作,承租立榮航空位於高雄市小港區中山四路2-6號的建物。這項租約的簽署,不僅顯示了台灣航空業界的競爭與合作並存現象,也反映了台灣企業間的互惠互利。
根據最新公告,高雄空廚將租用立榮航空的建物作為廠房擴充之用,該建物與高雄空廚廠區相鄰,地理位置優越,有利於生產與物流運作。此次租約期限為48個月,總租金達2,783萬元,顯見雙方對此合作的重视。
高雄空廚是由華航與立榮航空合資成立,兩家公司各持有53.67%與40.42%的股份。作為台灣重要的空廚公司,高雄空廚為華航、華信、長榮、立榮等約15家航空公司提供機上餐飲服務,同時也是國泰航空、日本航空、澳門航空等國際航空公司的長期供應商。
值得一提的是,高雄空廚自2002年成立鮮食廠,與統一集團合作生產18°C鮮食產品,並全面供應中部、高屏地區的連鎖超商鮮食產品,不僅在航空業有著重要地位,也在食品行業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此次高雄空廚承租立榮航空建物,交易總金額為27,834,753元,其中第一年租金為6,581,845元,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租金則為7,327,068元。這次租約的締結,將進一步強化高雄空廚的生產能力,並有望為台灣航空業帶來更多合作機會。
高雄空廚為高雄國際機場唯一的空廚公司,由華航與立榮合資,各 持有53.67%、40.42%股份,為國內外大約15家航空公司供應機上餐 ,除華航、華信、長榮、立榮,也是國泰、日本航空、澳門航空等航 空公司的長期供應商。
不僅如此,高雄空廚2002年成立鮮食廠,與統一集團合作生產18° C鮮食產品,全面供應中部、高屏地區連鎖超商鮮食產品。
按照21日公告,高雄空廚承租立榮房產,占地1,082.4坪,交易總 金額27,834,753元,第一年租金6,581,845元,第二年租金7,327,06 8元,第三年租金7,327,068元,第四年租金6,598,772元,租期48個 月。
跨年假期即將來臨,許多民眾早已規劃好出國旅遊的行程,而各大銀行也把握這個商機,推出各式各樣的刷卡優惠,讓消費者能夠在享受旅遊的同時,也能獲得實惠的回饋。其中,立榮航空作為台灣重要的航空公司之一,與多家銀行合作,提供顧客更多的購票優惠。
永豐銀行特別推出大戶卡,對於國外機票消費提供最高8%的現金回饨,並針對所有國內外航空公司、旅行社、免稅店、飯店等消費,提供加碼5%回饋。這項優惠適用於2025年永豐數位帳戶的大戶等級,即每月與永豐銀行往來資金(含存款、基金等)達到10萬元以上的消費者。
台新銀行的FlyGo卡則是針對七大航空提供最高5%的優惠,包括華航、長榮、星宇、虎航、國泰、華信、立榮等,並且對於Klook、東南旅遊購票也提供5%的台新Point回饋,每期帳單回饋上限為2,000點,換算下來,每月帳單消費可回饋上限約為4萬元。
富邦COSTCO聯名卡則是與華航、長榮、華信、立榮、星宇、國泰航空及六大旅行社等合作,單月刷卡消費並登錄,最高回饋5%,每月每戶加碼回饨上限1,000元。
國泰世華CUBE卡則是提供刷CUBE卡並登入CUBE App切換「趣旅行」權益方案,消費者在20家指定航空購買機票,以及國內12大旅行社消費,則享3%回饋(小樹點)無上限。
玉山銀行推出的全新自選權益信用卡「玉山Unicard」,則是在指定通路提供3%的現金回饨,並且在Agoda、booking、KKday等消費也能同享優惠。
此外,北富銀也推出豐富的新春刷卡活動,針對餐飲、大賣場、電商、百貨等多元場景提供5%至10%高回饋。COSTCO卡友至賣場消費刷聯名卡可享2%好多金回饨無上限,指定海外網購亦享滿額最高5%回饨。國泰世華銀主打指定量販超市,包含家樂福、全聯、LOPIA等,CUBE信用卡「集精選」權益筆筆消費享2%小樹點回饋無上限。
永豐銀行大戶卡推出國內7%、國外8%的現金回饋,且針對所有國內外航空公司,旅行社、免稅店、飯店等消費,提供加碼5%回饋,但需為2025年永豐數位帳戶的大戶等級,即與永豐銀行往來資金(含存款、基金等)達到每月10萬元,即可享有優惠。
台新FlyGo卡2025年仍主打出遊優惠,除了海外消費享3%無上限回饋,針對七大航空,包含華航、長榮、星宇、虎航、國泰、華信、立榮,及Klook、東南旅遊購票提供5%台新Point(信用卡)回饋,每期帳單回饋上限2,000點,換句話說,每月帳單消費可回饋上限約為4萬元。
富邦COSTCO聯名卡於華航、長榮、華信、立榮、星宇、國泰航空及六大旅行社等,單月刷卡消費並登錄,最高回饋5%好多金,每月每戶加碼回饋上限1,000元好多金。
國泰世華CUBE卡即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提供刷CUBE卡並登入CUBE App切換「趣旅行」權益方案,若於20家指定航空像是中華航空、長榮航空、星宇航空等購買機票,以及國內12大旅行社消費,則享3%回饋(小樹點)無上限,適合買高額機票或幫忙一家大小購買出遊機票。
玉山銀行也在今年推出全新自選權益的信用卡「玉山Unicard」,提供在指定通路3%的現金回饋,包含華航、長榮航、日本航空、台灣虎航、樂桃航空、酷航等,另外,卡友於Agoda、booking、KKday等消費,同享優惠。
跨年、過年的購物商機也不容忽視。北富銀推出豐富的新春刷卡活動,針對餐飲、大賣場、電商、百貨等多元場景提供5%至10%高回饋。COSTCO卡友至賣場消費刷聯名卡可享2%好多金回饋無上限,指定海外網購亦享滿額最高5%回饋。
國泰世華銀主打指定量販超市,包含家樂福、全聯、LOPIA為小家庭準備應景年貨的好去處,CUBE信用卡「集精選」權益筆筆消費享2%小樹點回饋無上限。
長榮航空召開法說會,總經理孫嘉明親自出席,與投資人分享第四季及2025年的空運、貨運發展狀況。隨著台商吹起東進美國的熱潮,長榮航空積極展開策略,拚再擴增北美航線市占率。
長榮航空前三季合併營收達1,644.49億元,年增長12.4%,毛利率27.39%,年增長5.49個百分點。稅後純益214.85億元,年增長31.03%,每股稅後純益(EPS)為3.98元,創下歷年最高紀錄,接近去年EPS 4.01元的水準。
長榮航空的子公司及孫公司如長榮航太、長榮空廚、長榮空運倉儲、長異發動機維修、長榮航勤、長家國際食品、立榮航空、長鑽科技、長汎旅行社等,均為母公司帶來顯著貢獻。
外資觀察到長榮航空亮麗的財報,展開認錯回補行動,已連續12日買超,創下2018年5月2日以來最長連買紀錄。持股水位升破3成,22日達30.06%,為2023年10月16日以來新高。在龐大多方買氣的推動下,今年股價上漲10.05元或31.96%,24日收盤價41.5元。
今年長榮航空獲利創下新高,但基期已經提高,2025年能否再創營運佳績,法人給予保守評價。為了打消外界疑慮,長榮航空持續緊張作戰,把握台商東進美國的機遇及中轉商機,施展兩大策略,就是要擴大黃金航線——北美航線的市占率。
首先,長榮航空計劃開闢美國科技重鎮達拉斯航線。隨著台商吹起東進美國的風潮,全球晶圓獲得美國補助,在德克萨斯州興建最先進的12吋矽晶圓廠,即將完工。半導體材料商崇越也在7月在達拉斯設立新據點,服務環球晶等客戶。德克萨斯州政府於7月正式成立駐台經貿辦事處,從業者的動態顯示台商東進美國的熱潮持續。長榮航空也積極響應,決定明年冬季新開達拉斯航線,使德克萨斯州將有兩個直飛航線,北美航線航點將達九個,穩坐國航北美線一哥地位。
其次,長榮航空與北美第五大航空公司阿拉斯加航空的合作將於11月1日深化,增加中段適用訂位艙等(RBD),使票價更具吸引力,旅程規劃更富彈性。旅客可從西雅圖、舊金山、洛杉磯延伸至拉斯維加斯、波特蘭、華盛頓、聖地牙哥及奧蘭多等內陸城市,享受更便捷的旅程。
長榮航前三季合併營收1,644.49億元,年增12.4%,毛利率27.39 %,年增5.49個百分點,稅後純益214.85億元,年增31.03%,每股 稅後純益(EPS)為3.98元,營收及獲利均是歷年最高,也逼近去年 EPS 4.01元的水準。
長榮航子公司及孫公司也很給力,長榮航太、長榮空廚、長榮空運 倉儲、長異發動機維修、長榮航勤、長家國際食品、立榮航空、長鑽 科技、長汎旅行社等均大幅貢獻母公司。
外資眼見長榮航財報繳出驚人成績單,展開認錯回補列車,已連1 2日買超,寫下2018年5月2日來最長連買紀錄,持股水位升破3成、2 2日達30.06%,是2023年10月16日以來新高,挾著龐大多方買氣,今 年股價上漲10.05元或31.96%,24日收41.5元。
毫無懸念的,今年長榮航獲利肯定創新高,惟基期已墊高,2025年 能否再拚營運動能續揚,法人給予保守評價。為了破除外界疑慮,長 榮航依舊上緊發條不鬆懈,抓住台商東進美國風潮及中轉商機,大顯 身手施展兩大策略,就是要擴增黃金航線-北美航線的市占率。
首先開闢美國科技重鎮達拉斯航線。台商吹東進美國風潮,其中環 球晶獲得獲得美國補助,落腳德州興建最先進12吋矽晶圓廠,即將落 成,半導體材料商崇越7月在達拉斯設立新據點服務環球晶等客戶, 德州政府於7月正式成立駐台經貿辦事處,從業者動態顯見台商東進 美國風潮吹不停,長榮航也被客戶追著跑,希望在德州除了波士頓直 飛航線外,再加開達拉斯航線,長榮航也決議明年冬季新闢達拉斯航 線,屆時德州將有兩個直飛航線,直飛北美航線達九個航點,穩坐國 航北美線一哥地位。
第二為搶進中轉商機。長榮航2013年就展開與北美第五大航空公司 阿拉斯加航空合作,11月1日將再深化合作增加中段適用訂位艙等( RBD),票價更具吸引力,旅程規劃更富彈性,包括美西三點西雅圖 、舊金山、洛杉磯延伸至拉斯維加斯、波特蘭、華盛頓、聖地牙哥及 奧蘭多等內陸城市,讓旅客更為便捷。
**兩岸解封交流樂觀,國籍航空加持觀光復甦**
大陸國台辦宣布積極推動兩岸旅遊交流,消息一出,航空業與觀光業者皆樂觀其成。
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蕭博仁建議,應先解除禁團令,增加航點航班,全面開放交流團,並恢復平潭航線。
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呼籲政府全面開放大陸觀光客入境,以加速平衡觀光逆差。鳳凰旅遊總經理卞傑民也表達期盼,希望兩岸能化解隔閡,解除限制。
中華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嶽認為,兩岸應朝人員交流正常化、專業交流常態化發展,減少政治干擾。
陸客來台曾於2018年達到418萬人次高峰,去年僅剩22.6萬人次。現行兩岸15個定期航點以商務客為主。法人指出,載客率不理想,導致國籍航空對大陸航線擴點保守。
若兩岸觀光旅遊重啟,國籍航空營運可望獲益。華航在大陸航線營收占比近2成,獲利占比高達4成。長榮航空包括立榮則飛航7個大陸城市,每周54班。星宇航空計畫開闢台北─香港航線,虎航也評估爭取大陸航權。
**陸台解封觀光 航空業復甦添拼圖** 大陸國台辦釋出善意,宣布推進兩岸觀光合作。觀光、航空界都表示「準備好啦」! 華航、立榮航空最後一塊客運市場可望重拾。兩家業者將即時調整、增加兩岸航班。觀光界也樂見新轉機,隨時推出相應產品。 昨日,旅遊股、航空股受到利多激勵,攜手大漲。其中,上市觀光指數飆漲1.81%;航空雙雄股價也同步高飛,立榮航空大漲近6%,華航上漲近2.5%。 過往兩岸旅遊最盛時期,台灣赴陸人數達405萬,陸客來台逾415萬。觀光業者指出,兩岸解禁團令後市場明顯回溫,禁團令後又急凍。觀光交流恢復正常,可望拉抬航空業者載客率和出國旅遊多元選擇,為觀光產業注入活水。 立榮航空目前飛航兩岸北京、上海等八個航點,每周達54班。華航、華信則飛航八個航點,每周提供62班服務。兩家業者將滾動式調整航班,迎合市場需求。 雄獅旅遊表示,已做好準備,將配合主管機關政策全力推動兩岸觀光交流。
對於大陸國台辦宣布,將採取積極措施推動包括旅遊的兩岸交流合作,台灣旅遊業界皆表示「熱切期盼」,也積極配合政府政策。
觀光股、航空股昨日受到此消息激勵,攜手大漲。其中,上市觀光指數收132.87點,大漲2.36點,漲幅達1.81%;航空雙雄股價也同步高飛,長榮航收34.55元,上漲1.95元,漲幅近6%;華航則收20.55元,上漲0.5元,漲幅近2.5%。
根據全國商總統計,過去兩岸旅遊交流最繁榮之際,每年台灣到大陸約405萬人次,大陸來台灣旅遊超過415萬人次,為兩岸同步帶入龐大旅遊商機。
國內觀光業者指出,之前解除赴陸禁團限制後,兩岸旅遊市場明顯回溫,國內宣布6月開始禁團令後,市場需求再度急凍,若兩岸觀光恢復正常交流,航空業者兩岸載客率有望提升。
另外,旅客能選擇的出國旅遊的產品也會更多元化,對於整個觀光產業都有正面挹注。隨著兩岸觀光有望解封,航空業客運市場復甦也將補足最後一塊拼圖,對營運貢獻不小。
華航及華信兩岸航班,總計飛航北京、上海、成都、廈門、廣州、深圳、福州、武漢,共計八航點,提供每周62班服務。長榮及立榮航空目前飛航兩岸航點計有北京、上海(含浦東及虹橋)、杭州、成都、廣州、廈門及深圳共八個航點,每周達54班,將依市場需求與客源變化滾動式調整航班。
雄獅旅遊表示,對於兩岸加速開放觀光交流持樂觀態度,業者已做好準備。經過長期深耕,後續待主管機關政策底定公布,即可全力配合。
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蕭博仁代表業界提四步驟:先 解除禁團令、增加兩岸航點與航班、全面開放交流團及恢復平潭兩岸 航線。
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建議政府,最好立即宣布起就全面開放,讓 來台旅遊的陸客增加到500萬人,加速平衡觀光逆差。鳳凰旅遊總經 理卞傑民表示,大陸市場以往貢獻也非常可觀,衷心希望雙方能用理 解善意化解隔閡,早日解除限制正常發展。
中華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嶽希望兩岸能朝人員交流正常化 、專業交流常態化發展;雙方減少政治干擾、讓兩岸的人員交流通暢 ,才會有善意的堆疊而不是相互惡意的累積,造成局勢的誤解甚至誤 判。某上市櫃旅行社業者直言,「我們都準備好了,就等520就職演 說一句話!」
陸客來台最高紀錄在2018年達418萬人次,去年僅22.6萬人次,兩 岸15個定期航點,大都是商務客為主的一線城市,遊客來往為主的二 、三線城市不在其中。
法人表示,現有15個定期航點每周最高可飛420班,夏季班表顯示 每周只飛303班,僅及疫前50%,載客率不理想是關鍵,旅客多為商 務、探親等剛性需求,少了最大宗的觀光旅遊客,國籍航空對在大陸 加開航點或增班都保守以對。
兩岸若順利重啟觀光旅遊,國籍航空營運可望吞大補丸,極盛時期 ,華航兩岸航線營收占比近2成、獲利占比高達4成。含華信在內的華 航共飛航八個大陸航點,每周62班;含立榮在內的長榮航空共飛航大 陸七個城市,每周54班。星宇航空自3月底起開航台中-澳門,並籌備 開闢台北─香港航線,預計第三季初首航;虎航除現有澳門航線外, 計畫開航香港、爭取大陸航權,評估福州、廈門、天津、無錫、張家 界等航點。
交通部民航局於8日公布春節期間兩岸航運新規劃,為應對春節返鄉旅運需求,特別開放13個客運包機航點,讓民眾在春節前後各10日(2024年1月31日至2月20日期間)能夠飛航包機。這13個航點分別是瀋陽、無錫、海口、長沙、西安、濟南、合肥、南昌、天津、溫州、大連、桂林、徐州。而長榮航空與中華航空兩大航空集團則表示,目前尚未接獲兩岸包機需求,將持續關注市場動態並因應安排。此外,中國大陸的「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台企聯)聯合10家大陸航空公司,推出「2024年台胞返鄉團購機票」方案,吸引不少返台旅運族群。中華航空/華信航空總計飛航北京、上海、成都、廈門、廣州、深圳、福州、武漢等8個航點,每周高達62班,長榮航空/立榮航空則飛航北京、上海、成都、廈門、深圳、廣州及杭州等7個城市。交通部對兩岸航空持開放態度,預計3月1日起開放台灣團客赴陸旅遊,未來客運量預計穩定成長,並可能擴大更多兩岸航點。
民航局指出,目前得申請飛航包機的13個航點,包括瀋陽、無錫、 海口、長沙、西安、濟南、合肥、南昌、天津、溫州、大連、桂林、 徐州等,開放業者可於春節前後各10日(2024年1月31日至2月20日期 間)飛航客運包機。
至於15個兩岸定期客運航點,民航局說,目前於春節期間尚有運能 可供利用,業者可視市場需求,適時放大機型或在其獲配航權班次容 量下增加載客航班。
長榮航空、中華航空兩大集團表示,目前尚未接獲兩岸包機需求, 暫無加開航班規畫,將隨時關注市場需求及因應安排。
據了解,中國大陸的「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台企聯) 聯合經營兩岸航線的10家大陸航空公司,已推出「2024年台胞返鄉團 購機票」方案,台商於大選投票日前返台將有機票優惠,票價與長榮 航、華航便宜很多,市場研判,吸引不少返台旅運族群。
中華航空/華信航空總計飛航北京、上海、成都、廈門、廣州、深 圳、福州、武漢等8個航點,每周高達62班,包含桃園-北京每周7班 ,松山-上海虹橋每周6班,桃園-上海浦東每周15班、高雄-上海浦東 每周5班等。自2024年1月3日起,也恢復松山-武漢航線,提供每周2 班服務旅客。另外,長榮航空/立榮航空兩岸航班有北京、上海、成 都、廈門、深圳、廣州及杭州等7個城市。
目前交通部對兩岸航空持開放態度。交通部除預計3月1日起開放台 灣團客赴陸旅遊,未來客運量穩定成長,不僅原包機航點也可轉為定 期航班,即便不在13個包機點和15個定期航班範圍內,也會視復甦情 況和客運需求,再擴大更多兩岸航點。
台灣桃園國際機場近年來不斷進行科技革新,為了迎接疫後旅運的復甦,特別是為了提升旅客的便利性和機場的運作效率,於20日舉辦了「第一航廈自助行李託運系統啟用典禮」。在這場典禮中,機場公司宣布新增了30座自助行李託運機台,這些機台將為旅客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務。 總經理范孝倫在典禮上提到,這次的自助行李託運系統是為了應對日益增加的旅客量而設計的。第一航廈的自助行李託運系統是兩用型設計,可以在櫃檯前段鼓勵已完成網路或自助報到的旅客自行託運行李,這樣可以快速完成報到手續。同時,這個系統也可以根據營運需求調整成人工櫃檯使用。 機場公司表示,自助行李託運系統(Self Bag Drop,SBD)相比傳統人工託運,具有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效率。自2017年開始實施以來,越來越多旅客選擇使用這項服務,並且反應操作簡單方便。此次還特別製作了宣傳影片,讓旅客在抵達機場前就能透過手機或電腦完成網路報到手續,到達機場後,只需2分鐘就能完成報到及行李託運。 截至2023年11月底,桃園國際機場的旅運量已經超過3,177萬人次。機場公司期望在2024年能夠達到4,000萬人次的高峰。為了達到智慧化和自動化的目標,機場公司積極推廣多元化的自助服務,包括自助行李託運機台共56座,以及市區預辦登機和航空公司網路/手機自助報到系統。 據了解,目前提供自助行李託運服務的航空公司包括中華航空、台灣虎航、星宇航空、長榮航空、立榮航空、華信航空等。未來,國泰航空及AirAsia集團旗下的馬亞洲、泰亞洲、菲亞洲、全亞洲也將加入這個行列,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體驗。
機場公司總經理范孝倫表示,第二航廈自助行李託運系統是島區設 計,第一航廈自助託運行李系統則屬兩用型,在櫃檯前段鼓勵已完成 網路或自助報到的旅客自行託運行李,快速完成報到,也可配合營運 調整成人工櫃檯使用。
機場公司表示,自助行李託運(Self Bag Drop,SBD)系統較傳統 人工託運更快速及省時,自2017年上路後,越來越多民眾使用且反應 操作簡單方便。此次也製作宣傳影片,旅客抵達機場前透過手機或電 腦等裝置,線上完成網路報到手續,再利用第一航廈、第二航廈或市 區預辦登機(機場捷運A1臺北車站、A3新北產業園區)的自助行李託 運機台,2分鐘就可完成報到及行李託運。
機場公司表示,桃園國際機場2023年至11月底旅運量已逾3,177萬 人次,隨旅運提升,自助行李託運系統能提高整體工作效率,期許2 024年運量能重回4,000萬人次。
為邁向智慧化、自動化目標,優化旅客報到速率並強化服務品質, 機場公司積極推廣多元化自助服務,包含自助行李託運機台共56座( 第一航廈30座、第二航廈26座),及市區預辦登機、航空公司網路/ 手機自助報到系統。
據機場公司表示,由桃園機場搭乘華航、長榮等國籍航空出境旅客 ,使用智慧化報到平均已逾5成,加上SBD自助行李託運服務,不但縮 短旅客排隊時間,還能減少人工報到櫃檯作業負荷,紓解出發報到大 廳排隊人潮。
目前提供自助行李託運服務包括中華航空、台灣虎航、星宇航空、 長榮航空、立榮航空、華信航空,未來國泰航空及AirAsia集團旗下 包括馬亞洲、泰亞洲、菲亞洲、全亞州也會加入。
航空業大好時光來了!中華航空先開第一槍,決定從9月1日起給員工加薪2,000元,讓大家都能分攤營運的成果,也為員工打氣,讓大家更有動力衝刺更高业绩。這一招「輸人不輸陣」,立刻引起長榮航空企業工會的注意,他們呼籲長榮航也要跟上腳步,比照調薪,並設定年度總調薪額目標至少5,000元,以激勵線上員工的士氣。
據了解,華航母公司阿莎力給員工加薪後,旗下子公司也跟著這股勁頭,陸續獲得加薪。業界分析,華航這一舉動,勢必對長榮航產生壓力,兩家航司的薪資將會相互競爭,形成一個你追我趕的局面。而星宇航空的加入,讓航空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搶人才、跳槽現象層出不窮。
華航企業工會理事長劉惠宗表示,這次加薪2,000元讓員工非常開心,他笑稱這是「五毛給一塊」的好事。原來工會是基於軍公教人員的加薪幅度來提出要求,但華航董事會在董座謝世謙的帶領下,認識到通膨帶來的物價上漲是長期問題,因此決定從調整薪資結構來幫助員工調薪,讓工會感到非常欣慰。
除了通膨問題,全球航空業目前也面臨人手短缺的問題,加薪的決定正是趁早應對的好機會。華航工會建議提早調薪,可以穩定員工的心情,同時也能吸引更多人才,以便在下半年繼續為獲利而努力。
這一舉動也引發了航空業的比價效應,長榮航企業工會指出,華航上半年營收達898億元,已經先行調薪2,000元,而長榮航上半年營收更高達930億元,暑假旺季的獲利更是可期。因此,他們呼籲長榮航應該參考華航的做法,先調整薪資,並設定年度總調薪額目標至少5,000元。
長榮航企業工會還強調,航班的營運和集團的營收,是靠著母公司以及航太、航勤、空廚、空運倉儲、立榮等子公司的共同努力,因此長榮航空不應該忘記子公司員工的辛勤工作。全集團應該共同設定年度總調薪額目標至少5,000元,避免因差別待遇產生勞資爭議。
據了解,在華航母公司阿莎力點頭加薪下,集團旗下子公司可望秉 持同樣精神,紛紛獲得加薪。業界透露,華航此舉勢必給長榮航壓力 ,兩航薪水彼此緊盯互有超車交錯,在星宇航空加入競爭後,航空市 場生存戰更激烈,搶人爭才跳巢更是時有所聞。
華航企業工會理事長劉惠宗形容,這次基本薪加薪2,000元,讓員 工驚喜,笑稱是要五毛給一塊!工會原來以軍公教人員加薪幅度為基 礎,但以華航董座謝世謙為首的董事會清楚,通膨推升物價飆漲不是 短期問題,願意從調整薪資結構方式幫全員調薪,讓工會喜出望外。
除了通膨,目前全球航空業大缺工也不是短期問題,既然要加薪就 趁早,華航工會以避開明年1月總統大選的紛擾為由,建議提早調薪 可以安定員工心情,也可以爭取人才,以便在下半年繼續拚高獲利。
此舉也在航空業掀起比價效應,長榮航企業工會以華航上半年累計 營收898億元,9月即先行調薪2,000元,長榮航上半年累計營收更高 達930億元,且最旺的暑假旺季尚未結算,下半年獲利可期。
因此,長榮航企業工會呼籲應參考華航作法,先調整薪資,並應以 年度總調薪數額不低於5,000元為目標。
長榮航企業工會同時強調,航班的營運和集團的營收,不只靠母公 司創造,更賴航太、航勤、空廚、空運倉儲、立榮等子公司共同努力 ,並全力負起每架航班安全出發、回來的責任,長榮航空不應忘記子 公司員工的辛苦,全集團應共同以年度總調薪數額不低於5,000元為 目標,以免因差別待遇衍生勞資爭議。
這次活動由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邀請台東縣縣長饒慶鈴、立榮航空協理陳永裕、池上鄉鄉長林建宏、鄉民代表、各村村長、台東縣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梁正賢等貴賓共同主持。立榮航空與長榮航空長期共同贊助國際熱氣球嘉年華、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等活動,期盼共同推廣台東旅遊,讓更多海內外旅客知道台東、來到台東、愛上台東。
孫嘉明表示,「長榮航空認養奉茶樹十年,十年來我們共同見證奉茶樹從爆紅到被強風吹倒,感謝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和日本樹木醫山下得男先生及其團隊來台搶救,經過多次健檢之後,奉茶樹已經成長得更加茁壯、茂盛,仍是遊客造訪池上鄉熱門打卡景點,長榮航空期盼這件與社會共融的成功案例,能起拋轉引玉的效應,激發更多的企業參與地方永續發展。」
饒慶鈴指出,感謝長榮航空一路來對台東這片土地的愛,從奉茶樹種下深厚的感情,讓池上成為更多人喜愛的地方,航班機上餐點更採用池上米,協助將台東好米推向國際。此外,長榮航空連續十年贊助奉茶樹相關經費,呼應台東縣近年發展的「慢經濟」,推廣以大自然為本的永續旅遊,讓更多旅客體驗在地慢生活,也在旅程中一起守護環境。
奉茶樹的主治醫師山下得男在疫情三年中,一直心繫他救起的這棵茄苳樹,他表示,奉茶樹的搶救、治療和保護不是日本樹木醫團隊就可以完成的,這是長榮航空、立榮航空、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台東縣政府、池上鄉公所、村長與台東縣民合作的結果。這個成果是一個聯盟,雖然國家和語言不同,結合各自的優勢,成就現在的奉茶樹;每次日本發生重大災害時,台灣各界都會及時伸出援助手,日本民眾對台灣人懷有極大的感激之情,透過奉茶樹的活動得以回報感謝之意。
2020年2月疫情爆發,陸委會限縮兩岸直飛航線,僅有上海、北京 、成都和廈門等四個航點可飛航,隨著疫情降溫,陸委會9日宣布恢 復兩岸航班,自10日起恢復十個客運定期航班航點,分別為深圳、廣 州、南京、重慶、杭州、福州、青島、武漢、寧波、鄭州,以及13個 包機航點包括瀋陽、無錫、海口、長沙、西安、濟南、合肥、南昌、 天津、溫州、大連、桂林、徐州。
兩岸航線是華航黃金獲利航線,華航目前飛航北京、上海浦東、成 都、廈門等四大航點,並持續因應市場增班,上海航線包含桃園、松 山、高雄往返,總計每周達26班,已經恢復至疫情前水準。
另外,華航3月26日夏季班表起,CI201/202也將恢復為松山-虹橋 起降,加上桃園-北京每周7班;桃園-廈門每周7班、高雄-廈門每周 3班;桃園-成都每周2班,兩岸航線將達每周45班。華航表示,後續 還將依最新政策規範,綜合評估市場動態、營運規劃等作業,安排兩 岸航班。
長榮航及立榮航空3月26日起將陸續增班兩岸航線,如桃園-北京每 日1班,桃園-成都每周2班、松山-廈門每周3班,上海航線每周將達 27班,包括桃園-浦東每周15班、松山-浦東每周3班、松山-虹橋每周 6班、高雄-浦東每周3班。
惟長榮航及立榮航空目前規劃的增班計畫中,尚未包含9日陸委會 宣布恢復的十個航點,預料長榮航近期將會密集復航兩岸航點。
長榮集團小金雞、長榮航太於去2022年底獲准上市,預估今年3月 中旬掛牌,集團將迎來旗下第六家上市公司,集團市值逼近6,000億 元。
長榮航太占地約64,000平方公尺,產能已達滿載,主要包括四座飛 機維修棚廠、一座發動機工廠、飛機零組件工廠、補給庫房及辦公中 心,棚廠位於桃園國際機場旁、鄰近第三航廈。旗下有兩大事業體, 分別是維修事業體及製造事業體,去年營收比重為80%、20%,今年 兩大事業體前景看旺,今年整體營運將超越去年,將有望創造大幅成 長的營運動能。
長榮航太以維修飛機起家,1997年11月從長榮航空機務部門分割出 來,引進奇異(GE)入股,取得訂單及壯大維修技術,目前客戶有長 榮航空、立榮航空、全日空、韓亞航空、優比速航空(UPS)及亞特 拉斯貨運,長榮航太已躋身為全球第八大維修廠,客戶的維修合約訂 單都以五年、十年為主,訂單能見度高。
黃南宏首先談到維修事業體業務部分,他表示,去年全球貨機業務 大好,貨機維修訂單大幅增加,填補客機減少的部分,貨機客戶有美 國優比速航空(UPS)、美洲包機業務最大的貨運公司亞特拉斯(AT LAS)等,其中UPS已經晉升為長榮航太第四大客戶。
航空維修訂單滿到Q3
黃南宏指出,全球航太維修廠及製造廠會受到疫情影響,生態改變 ,供應面明顯不足;航空維修比客運市場「走得快」,今年明顯感覺 得春天來臨,訂單一路滿到第三季,目前長榮航太有四座飛機維修棚 廠,產線都全滿,且公司積極取得歐洲地區航空公司飛機維修訂單, 目前已經取得成效,第四季維修業務也令人滿意。
長榮航太維修事業體總經理郭勝義強調,隨產業逐步復甦,在桃園 國際機場第三航廈將在2026年完工,公司將全力爭取維修棚廠,預料 產能將大幅提高。
為了拉高產值及維修能量,黃南宏說,除了2026年希望爭取新的棚 廠用地,目前將提高維修技術效率,在人員招募上也更投入。黃南宏 表示,為了今年航空產業景氣復甦準備,今年持續辦理人才招募,規 劃一套留住人才的措施,並對屆齡退休員工給予退休後回聘的獎勵, 也希望政府正視航太維修人才流失的狀況。
製造事業成長加速
黃南宏表示,長榮航太現有國際客戶維修業務占總營業額約七成, 去年維修及製造兩事業體的營收占比約八比二,隨產能規模擴大,今 年有雙位數成長動能,維修業務受惠於航空公司維修修復外維修周期 回歸正常,且製造業務則在窄體客機帶動的Leap引擎訂單爆發,訂單 大幅回籠,今年營收占比約七比三。
談到長榮航太製造事業體,該事業體總經理李緯章表示,維修業務 為公司的第一成長曲線,跨足零組件製造為第二成長曲線,生產飛機 引擎零組件及機體結構組裝等OEM產品予波音、奇異等原廠。
航太產業一直處於台灣戰略布局的核心軸線,李緯章表示,去年製 造事業體已由虧轉盈開始賺錢,今年想像空間更大,公司內部打造第 三成長曲線,跨入軍工產業,挾著優異技術,去年底入選「軍用商規 無人機系統整合主導廠商」,晉升為無人機國家隊,今年年中預計將 陸續交付,相關細節因牽涉國防機密,無法透露太多。
長榮航太2022年營收118.47億元、年增23.19%,前三季稅後純益 14.35億元、年增1.1倍,EPS為4.07元,第四季財務尚未結算,法人 估計EPS約在5.5元∼6元區間,比前一年度EPS為2.50元呈現大幅度增 長。此外,長榮航太歷經業務分割及減資,股本降至35.28億元,前 兩大股東為長榮航空58.44%、立榮航空14.41%。轉投資子公司則有 三家,包括長異發動機維修、長銳航材及長鑽科技,航太產業的垂直 整合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