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昇陽電池股價速覽 (未)
股票名稱 報價日期 今買均 買高 昨買均 實收資本額
昇陽電池 2025/05/11 - - - 645,187,500
統一編號 董事長 今賣均 賣低 昨賣均 詳細報價連結
56153007 姚松廷 32 31 32.17 詳細報價連結
2022年03月03日
星期四

〈台電連爆跳電〉催化儲能裝置需求 台廠搶攻商機|昇陽電池

台電在兩年內第三次發生全台大停電,今 (3) 日因興達電廠開關廠事故,導致全台用電供需失衡,緊接昨日竹科跳電事件,讓企業和個人用戶紛紛提高儲能裝置的安裝意願,儲能裝置市場前景看俏,台廠將迎來一波新的商機。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 (2330-TW)(TSM-US)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晶圓供應廠商,早在 2017 年就開始將自家不斷電系統 (UPS) 的鉛酸電池,陸續替換成鋰鐵電池,以提升安全性、壽命和環保性,規模也不斷擴大。 台積電與儲盈、長園科 (8038-TW)、昇陽半 (8028-TW) 旗下昇陽電池三家業者共同開發相關系統,其中,儲盈利用垂直整合的供應鏈技術,奪得台積電的多數訂單,並由錸寶 (8104-TW) 製造,錸寶近來業績也因此大幅提升。 除了台積電,其他大廠如台泥 (1101-TW)、台達電 (2308-TW)、鴻海 (2317-TW)、聯合再生 (3576-TW) 等也積極布局儲能系統,搶佔不斷電和儲能的商機。 台灣在 2017 年、2021 年及 2022 年,共出現四次大規模跳電,影響交通、民生、製造等各面向經濟活動,尤其台灣經濟以製造業為主,在電力供應不穩的情況下,各家業者「化被動為主動」,自行建置儲能裝置,以因應未來緊急情況。 今日全台再次遭遇大停電,更凸顯儲能裝置的重要性,半導體等各行業都加速布局儲能裝置,市場也普遍預期,儲能裝置未來需求將持續增加,在市場不斷擴大下,也吸引各路好手積極搶進,包括台泥、鴻海、台達電等。 鴻海今日也宣布,公司除電動車外,也朝充電樁、儲能系統發展,將提供整套解決方案,包括電動車及儲能系統內部的電池芯,尤其電池已成電動車業者的兵家必爭之地,鴻海也希望結合集團之力,掌握市場起飛商機。 鴻海旗下轉投資與合作夥伴廠商包含碩禾 (3691-TW)、榮炭 (6555-TW)、中碳 (1723-TW) 等,在鴻海提出最關鍵的電池材料要 100% 自製的目標下,也將扮演重要角色。 另外,隨著全球減碳趨勢盛行,台灣再生能源的建置容量增加,占全台發電比例也跟著提升,不過,間歇性能源在併網時,易對電網產生不穩定的衝擊性,也因此衍生自動頻率控制 (AFC) 調頻備轉輔助服務的生意。 台電在 2020 年首度以標案方式,向民間業者採購 15MW 的 AFC 調頻備轉輔助服務,最終由台泥、大亞 (1609-TW) 旗下聚恆、大同 (2371-TW) 以及雲豹能源 (6869-TW) 旗下台普威得標,為台灣儲能市場開啟新的一頁。 台電更預計未來 5 年內,AFC 容量至少要建置 1GW,帶動整體市場以數十倍、數百倍幅度成長,吸引各家業者積極搶進。 另外,台泥也積極搶攻儲能市場,去年底公告參與飛宏 (2457-TW) 私募,兩家業者共同布局橫跨電動車充電設備、儲能產業商機,由於飛宏過去數年就積極布局歐、美等市場,在各地區蓬勃發展下,加上台泥助攻,也取得儲能市場的入場券。 市場認為,台電連番數次停電,已使企業對台灣電力供應穩定產生不信任感,自主建置儲能裝置將是不得不的選擇,加上用電大戶條款上路,將引爆儲能設備需求,相關供應商皆可受惠。
與我聯繫
captcha 計算好數字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