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台塑新智能科技股價速覽 (未)
股票名稱 報價日期 今買均 買高 昨買均 實收資本額
台塑新智能科技 2025/05/08 議價 議價 議價 17,000,000,000
統一編號 董事長 今賣均 賣低 昨賣均 詳細報價連結
90340178 王瑞瑜 - - - 詳細報價連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能元、格斯、輝能,台塑新智能、鴻海等跟時間賽跑 |台塑新智能科技

近兩年鋰電池產業快速發展,人才需求孔急,相關科系畢業生手上工作機會是過去二至三倍,鴻海給新鮮人近百萬年薪條件網羅人才,但即便台灣相關學系人才不算少,一位教授也不諱言指出,一流的化學材料人才畢業後常被台積電網羅,對電池產業而言十分可惜。

「我們台灣有非常好的材料人才,要不然我們的台積電不會這麼地強。」台南大學綠色能源科技學系教授暨環境與生態學院院長張家欽指出。

直到近年,台灣電池產業發展加速,人才需求也增多,過去化學材料相關領域人才畢業往往去半導體業工作,如今鋰電池產業如何跟半導體業搶人才,成為業界傷腦筋的課題。

「電池產業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它是一個資金密集、技術密集,然後利潤薄弱的產業,像晶圓代工是資金密集、技術密集,但是利潤很好。」張家欽分析。

雖經費有限,但台灣電池材料的人才能力並不差,20年前曾有一批人才前往大陸,協助造就對岸成為電池帝國,今隨台灣電池產業捲土重來,當年出走台灣的這批電池戰將返台,如何將中斷的十年追回來,是現在台灣電芯業者最重要的事。

「不是有專利,就可以把它變成產品。」張家欽帶領的研究團隊,除承接委託案協助做樣品試產或驗證,年承接案金額超過千萬元,協助產業界試產新配方。

不只需要材料人才,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表示電力管理系統等電力控制人才,還有車輛機構設計的人才也很重要。台塑第一期彰濱廠就要招聘1,300人,而鴻海更預期高雄廠區量產人力上看2,000人。

台灣電池產業人才需求直線上升,業界也紛紛與大學合作,就人才培育與專案研發投入資源,鴻海就傳出補助碩研生獎助學金,簽約學生畢業後要到鴻海實習,學生實習期間年薪就近百萬元(含加班及獎金在內),台塑新智能則除投資明智大學固態電池產學合作2.2億元。

台灣電池產業安靜了快十年,如今正重新積蓄能量,要迎來春天。



與我聯繫
captcha 計算好數字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