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中華郵政 | 2025/05/04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84,262,000,00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3741302 | 王國材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二
台灣企業避險成本突破4,000億元,匯率波動挑戰重重|中華郵政
今年壽險市場避險成本承受壓力相當大,據估計,全年成本將創下歷史新高,甚至可能逼近4,000億元大關。面對這一壓力,金管會在9月推出新的外匯準備金制,期望能為壽險公司提供更多避險工具。然而,國泰人壽和富邦人壽雖有意申請新制,卻因為擔心新台幣短期內升值而暫時按兵不動。
金管會於9月放寬規定,允許壽險公司申請外匯準備金新制。截至目前,已經有友邦、凱基、新光人壽三家公司遞交申請,並等待核准。而國泰和富邦雖有意申請,但認為現在還不是最佳時機。國泰人壽表示,若申請成功,預計可轉移約150億元至外匯準備金,但仍在等待最佳時機,特別關注新台幣的升貶值趨勢。
富邦人壽則指出,申請新制可以增加避險操作的彈性,並有助於降低長期經常性避險成本,但申請時機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包括新台幣的價位和走勢,以及外匯價格準備金餘額等,目前正進行評估。
新光人壽則明確表示,申請新制的目標是降低避險比率,雖然短時間內強制提存比率會較高,但未來避險比率將逐步下降。該公司將首先從降低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的比率開始,因為NDF的波動大、成本較高。
根據數據,截至9月底,壽險外匯準備金餘額從7月的2,306億元降至1,577億元。其中,國泰人壽的準備金最多,達436億元,其次是新光人壽約207億元,富邦人壽有146億元。其他前六大壽險公司如南山、凱基、台壽的準備金也均超過百億元。而資產較多的中華郵政有93億元,三商美邦、全球、遠雄的準備金也均超過60億元。
受台美利差衝擊,前十月壽險避險工具成本已達326億元。若按照每月300億元的速度計算,今年避險工具成本可能超過3,800億元,創下新高。近期,壽險業對新台幣的貶值預期逐漸升高,開始增加避險比重,預計全年避險工具成本將達4,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