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中華郵政 | 2025/08/19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84,262,000,00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3741302 | 王國材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中華郵政股價即時行情(未)
買高 | 買低 | 買均 | 昨均 | 買漲跌幅 | 賣高 | 賣低 | 賣均 | 昨均 | 賣漲跌幅 |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 - | - | - |
價位 | 張數 | 日期 |
---|
價位 | 張數 | 日期 |
---|
中華郵政(未) 中華郵政股價趨勢圖
日期 | 買高 | 買低 | 買均 | 賣高 | 賣低 | 賣均 |
---|
中華郵政公司簡介
股票代號 | 公司名稱 | 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 | |
---|---|---|---|
統一編號 | 03741302 | 成立日期 | 092年01月01日 |
董事長 | 王國材 | 公開發行日期 | |
普通股(元) | 公司電話 | 02-2321-4311 | |
股務代理 | 公司自辦 | 公司網址 | https://www.post.gov.tw/post/internet/index.jsp |
股務地址 | 股務電話 | 02-2321-4311 |
中華郵政公司新聞公告
中華郵政為維護金融秩序及強化反詐宣導,提出基層櫃檯同仁積極 落實臨櫃關懷提問,減少民眾財產損失,防制詐騙績效斐然,113年 度通知警方到場協助成功阻詐案件共2,112件,金額達新臺幣9億1,7 13萬餘元。
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於8月13日舉辦「114年金融 科技阻詐高峰會」,會中表揚預警中心查緝有功人員及全國十位臨櫃 攔阻績優金融從業人員,中華郵政總經理江瑞堂及績優人員江伯凰代 表接受頒獎,中華郵政積極配合臺北地檢署專案調查作業,設置聯繫 窗口,調度總公司與各地郵局,迅速提供查調資料,展現支持司法與 維護金融秩序之決心,江伯凰113年成功攔阻詐騙案件共七件、總金 額約新臺幣401萬餘元,其中曾遇客戶臨櫃辦理定期存款解約160萬元 ,聲稱欲向好朋友買房,經其積極關懷,並進一步提問客戶購屋地點 及相關細節,客戶卻說詞含糊,江伯凰經客戶同意查看其手機LINE對 話訊息時,發覺其中對話均為私募基金相關訊息,隨即協請主管通知 警方到場關懷,成功攔阻遭詐款項。
中華郵政為深化防詐作為,自95年起設立「專責單位」、訂定「預 警指標」及建立資訊系統輔助清查存款帳戶異常交易機制,每日由專 人進行查核研判,透過完善的員工教育訓練及加強臨櫃關懷提問,以 防堵金融詐騙事件發生,未來會繼續秉持「為民服務」的精神,竭盡 善良管理人責任,為防制詐騙盡一份心力。
據櫃買中心公布最新統計,7月台債買超排行,由中信銀行買超89 .35億元奪冠,其州是元大銀行買超63.24億元,外商滙豐 (台灣)買超41.54億元排第三,「老三票」之一的兆豐票券買超26 .51億元拿第四,「綠巨人」中華郵政縮手僅買超26.21億元、滑落第 五。
券商主管表示,近期國內債市迎來大多頭行情,近三個月來10年期 主流公債利率一路下挫,5月中利率還高掛在1.6%,13日已滑落至1 .37%,跌幅達0.23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前三個月買進公債的金融 機構,將有一筆豐厚的資本利得可賺。
櫃買中心資料顯示,7月大買台債的前五名金融機構,依序為中信 銀、元大銀、滙豐(台灣)銀行、兆豐票券、中華郵政, 意外奪冠的中信銀單月買超金額89.35億元,仍未達百億元以上水準 ;元大銀單月買超台債63.24億元,排名第二,滙豐(台 灣)銀行買超41.54億元拿下季軍,為7月買債最積極的外銀;兆豐票 券買超26.51億元,超前「綠巨人」中華郵政的26.21億元。
前十大買超機構還包括第一銀行、中華票券、國際票券、萬通票券 與花旗(台灣)銀行,買超金額9.45億元∼23.28億元。
資深債券商主管說,7月買超金融機構前十大裡,有四家都是票券 商,顯示票券商雖然經營規模不如銀行,但對固定收益商品的利率走 勢相當敏感,著眼美國聯準會9月有機會重啟降息,台債也可能跟隨 國際債市走出新一波多頭行情,才會有志一同、提前在7月進場布局 。
中華郵政公司長期深耕在地、投入多項社會公益活動,今年再次榮獲保險信望愛獎「最佳社會責任獎」殊榮,由協理簡詠涵代表出席領獎,展現企業持續推動公益、守護社會的堅定承諾。
作為全民信賴的國營企業,中華郵政公司秉持「安心、信賴」的核心價值,透過遍布全臺的郵局據點,提供便捷的保險服務,並發揮通路綿密優勢,深入各鄉鎮、偏鄉及離島積極推動微型保險、小額終老保險等政策性保險,協助國人獲得基本保險保障,同時更關心在地需求,持續舉辦物資捐贈、捐血、淨山淨灘、樂齡運動、保戶子女獎學金、郵愛童心、與壽險交流座談會等公益活動,讓善的力量在社區中扎根、循環。
近年來,中華郵政公司更關注偏鄉與弱勢族群的金融教育權益及財產安全,攜手財團法人保發中心及各地警察單位,共同舉辦金融保險知識暨防詐宣導講座,自113年至114年6月累計辦理99場,參加人數達5,069人次,幫助民眾提升風險意識與防詐保護力。同時推動「郵遞幸福 關懷列車」物資捐贈活動,將愛傳遞給弱勢家庭、偏鄉學童、身心障礙族群等需要的地方,用實際行動陪伴每一位需要關懷的人,落實「郵愛無礙,關懷一直在」之理念。
中華郵政公司自1896年創建至今,走過雙甲子,跨越3世紀,始終是人民最親切的好厝邊,連續多年獲頒保險信望愛獎「最佳社會責任獎」,持續落實公平待客理念,提供溫暖親切的保險服務,發揮企業影響力,為臺灣社會注入更多愛的正能量。
近期,為了加強打詐與防詐措施,多間銀行與中華郵政陸續宣布調降ATM提領限額,此舉引起社會關注。立委們在7月31日的財委會上提到,由於銀行下調提款限額及凍結「久未往來戶」,導致許多民眾陳情。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在答詢時強調,這項措施並非全面性,金管會也已經向金融機構提醒,應避免採取過度的一刀切「去風險化」作法。
目前,臺銀、兆豐銀、合庫銀、彰銀、中信銀、國泰世華銀、台新銀以及中華郵政等多家機構都已宣布調降ATM提領限額。彭金隆主委指出,現代社會對數位工具的依賴日益增加,金融機構有責任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務。由於第三類數位存款帳戶的開戶方式KYC相對簡便,容易被詐團利用,但金管會並未要求銀行降低ATM提領金額上限。
根據銀行局統計,截至今年第一季,國銀數位存款帳戶的開戶數達到2,558.53萬戶,季增率為4.59%。彭金隆主委強調,各家銀行針對ATM交易採取的控管策略不同,是為了應對詐騙風險所做的調整。銀行應持續強化阻詐與防詐功能,並提醒銀行避免使用「一刀切」的方式解決打詐問題,應強化辨識能力,精準針對高風險對象進行控管。
有民眾反映,因為銀行擔心久未使用的帳戶成為詐騙破口而進行凍結,導致客戶無法使用。對此,彭金隆主委表示,金管會將與銀行公會研議「久未往來戶」的合理定義與對應機制,並在一个月內提出研議方向。同時,他強調,若銀行在凍結前能夠提前通知客戶,將有助於保障存款人權益。
在警示帳戶管理方面,彭金隆主委表示,金管會已經訂出警示帳戶觀察指標不合格的銀行名單公布遊戲規則,但目的不在懲罰,而是激勵銀行改善。目前,警示帳戶的成長率已下降,顯示金融機構在提升識別與通報能力方面已有初步成效。
國內七家銀行加上中華郵政近日陸續宣布調降ATM提領限額,多位 立委於7月31日財委會提及因銀行下調提款限額及凍結「久未往來戶 」而接獲許多民眾陳情,金管會主委彭金隆答詢時表示,下調提領限 額非全面措施,也已向金融機構提醒應避免一刀切的「去風險化」作 法,同時將於一個月內研議出「久未往來戶」的定義及相關應對機制 ,在打詐和便民之間取得平衡。
為加強打詐與防詐,截至目前已有臺銀、兆豐銀、合庫銀、彰銀、 中信銀、國泰世華銀、台新銀和中華郵政等陸續宣布調降ATM提領限 額。針對數位存款帳戶風險控管問題,彭金隆指出,現代人大量仰賴 數位工具,金融機構的職責就是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務,而第三類數位 存款帳戶開戶方式因KYC相對簡便,因此容易被詐團利用,但金管會 並無要求銀行降低ATM提領金額上限。
根據銀行局統計,截至今年第一季,國銀數位存款帳戶的開戶數高 達2,558.53萬戶,相較於去年底的2,446.35萬戶,季增率達到4.59% 。
彭金隆指出,近期各家銀行針對ATM交易採取不同控管策略,是因 應詐騙風險所作的調整,希望銀行持續強化阻詐與防詐功能,對於銀 行而言,有阻詐壓力又需兼顧民眾的金融服務使用權益較兩難,不過 已多次與銀行溝通,提醒不要用「一刀切」的方式解決打詐問題,而 是應強化辨識能力,精準針對高風險對象進行控管,且在已經沒有所 謂高風險的時候移除該限制,讓受影響民眾可恢復正常使用。
另有民眾向立委反應,久未使用的帳戶被凍結不能使用,主因是銀 行擔心其成為詐騙破口而採行的防詐措施,針對銀行認定所謂的「久 未往來戶」之定義,彭金隆回應,金管會將與銀行公會研議「久未往 來戶」的合理定義與對應機制,並於一個月內提出研議方向。對於打 詐行動所做的風險控管,各銀行內規不一,若銀行在凍結前能夠提前 通知客戶,更有助保障存款人權益,也是較周延的作法。
對警示帳戶管理方面,彭金隆說明,金管會日前已經將警示帳戶觀 察指標不合格的銀行名單是否公布的遊戲規則訂出來,但目的不在懲 罰,主要是藉此激勵銀行改善,也希望銀行都不要被公布,而是盡快 脫離名單。目前警示帳戶的成長率已下降,顯示金融機構在提升識別 與通報能力方面已有初步成效。
握有雄厚資金、在債市有「綠巨人」封號的中華郵政,今年6月砸 下292.98億元重金加碼台債,重返「買債王」寶座;統計今年上半年 的六個月內,中華郵政共四度拿下買債冠軍。券商主管說,中華郵政 6月大買債,是為了去化手頭的餘裕資金。
根據櫃買中心統計,今年6月,買超債券前五大金融機構,依序為 中華郵政、中國信託銀行、渣打銀行、第一銀行與元大銀行;其中, 中華郵政罕見大手筆斥資292.98億元加碼台債,顯示具有旺盛的補券 與去化資金需求。
另外,中國信託銀行、渣打銀行、第一銀行與元大銀行,6月分別 加碼台債58.96億元、49.68億元、35.98億元與34.9億元;這四家排 名第二至第四名的金融機構,6月合計買超台債近180億元,僅有中華 郵政一家的6成水準。
櫃買中心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中華郵政在2月、3月、4月與6月 四度搶下「買債王」寶座,但今年6月加碼力道最大,單月買超金額 達292.98億元,至少為近四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在賣超機構方面,證券龍頭元大證券6月賣超台債117億元、蟬聯賣 超冠軍;比較特別的是有債市「小金人」之稱的農業金庫,6月與「 綠巨人」中華郵政對作、賣超台債101.78億元,拋售規模緊追元大證 券身後。
另外,6月賣超前五大機構依序為富邦證券、元富證券與凱基證券 ,單月賣超債券的金額分別為93.52億元、90.39億元和79.45億元。
近期,台灣金融市場掀起一股「去風險化」的風潮,多家銀行紛紛調整數存戶的ATM提款額度,以中華郵政為首的七家銀行已經實施了相關措施。這七家銀行分別是中華郵政、兆豐銀、臺銀、中信銀、合庫銀、彰銀以及台新銀,其中中信銀和兆豐銀的第三類數存戶(數三戶)每日提款額度限制在1萬元,引發了廣泛關注。
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在昨日(23日)表示,銀行在控管風險時,需要兼顧比例原則和衡平考量,不希望看到銀行過度去風險化。他指出,各銀行對於ATM提款限額的設定,並無法規定,而是由各銀行自行進行風險評估。
根據了解,目前各家銀行的數存戶與實體帳戶的ATM提款額度幾乎相同,例如實體帳戶金融卡每日可在ATM提款12萬或15萬元,數存戶也是相同的額度。然而,由於數存戶警示帳戶比例不斷上升,銀行為了嚴格控管警示戶,開始對數存戶的ATM提款額度進行調整。
以中華郵政為例,其數存戶的ATM提款額度從原本的15萬元調降至10萬元,與實體帳戶同樣降低。合庫銀也進行了類似的調整,將數存戶的提款額度從15萬元降至10萬元。台新銀的數三帳戶提款額度也降至10萬元,而臺銀的數三帳戶則被砍至8萬元。彰銀的數位戶提款額度則降至5萬元,而兆豐銀和中信銀的數存戶提領額度最低,只剩下1萬元。
這一系列的調整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王允中強調,金管會希望各銀行在採取風險控管措施時,要兼顧比例原則,並在服務便利性和安全性之間取得平衡,不希望看到銀行過度去風險化。
目前,數位存款帳戶根據開戶時的身份驗證強度,分為三類。第一類(數一)是全新客戶以自然人憑證搭配視訊或實體帳戶線上開新戶;第二類(數二)是既有客戶以原先存款帳戶或信用卡驗證開新戶;第三類(數三)則是以其他銀行存款帳戶線上開戶,身分驗證強度最弱,也成為銀行開始調整的關鍵對象。
今年起已有七家銀行大砍數存戶以金融卡在ATM提款額度,又以中信銀和兆豐銀第三類數存戶(數三戶)每天只能領1萬元最低引關注,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昨(23)日說,銀行控管風險需兼顧比例原則、衡平考量,「不希望看到銀行以去風險化處理」。
這七家業者包括中華郵政、兆豐銀、臺銀、中信銀、合庫銀、彰銀,以及台新銀昨公告9月23日起,全面下調數存戶的ATM提款額度。據了解,後續還有多家銀行準備跟進。
目前各家銀行數存戶與實體帳戶的ATM提款額度,幾乎都是一樣,例如實體帳戶金融卡每日可在ATM提款12萬或15萬元,數存戶也是相同。
但數存戶警示帳戶比例節節攀升,為嚴控警示戶,各銀行紛紛揮下大刀,從數存戶ATM提款額度開鍘。
若以每日提款額度來看,中華郵政、合庫都從15萬元,調降到10萬元(實體與數存同降),台新銀數三帳戶也降到10萬元,臺銀數三帳戶砍到8萬元,彰銀數位戶降到5萬元,兆豐和中信銀數存戶最低,提領額只剩下1萬元。
這樣激烈的「去風險化」引發市場關注。王允中昨說,法規並未規定各銀行ATM提款限額,都由各銀行自行風險評估。
各銀行近期陸續大砍ATM提款限額,主要考量風險評估、帳戶屬性等,但金管會希望各銀行採取風險控管措施,需兼顧比例原則,衡平考量服務便利性與安全性,不希望看到銀行去風險化方式處理。
目前數位存款帳戶依開戶的身分驗證強度,分三類。第一類(稱數一)是指全新客戶以自然人憑證搭配視訊、或實體帳戶線上開新戶。
第二類(稱數二)是既有客戶以原先存款帳戶或信用卡驗證開新戶;第三類(稱數三)是以其他銀行存款帳戶線上開戶,身分驗證強度最弱,也讓各銀行從這裡開始開刀。
常見問題
投資未上市股票要先審慎評估風險,中華郵政是未上市股票,資訊相對較少,別相信來路不明的資料,以及陌生人的介紹,收集資訊對於新聞媒體甚至這網站的資料都不可全信,必須獨立思考,如果對於不熟悉的投資市場,就建議不要參與,投資有風險,如果已經可以承擔風險,做好功課可以與平台聯繫,交易上都是雙方議定價格,銀貨兩訖,避免交易上詐騙發生。現在詐騙集團會寫出公司前景的「研究報告」,並留下聯絡方式,企圖吸引不知情的人上當。而且現在詐騙集團不是一般話術而已,是有做產業研究,而且認真追蹤即時新聞,投資人真的要保持警覺。
中華郵政股票的交易流程
交易流程如下:
1.報價撮合:
買賣方提出要投資中華郵政或要賣中華郵政時,版主都會先行報中華郵政的價位等,彼此協議出雙方同意的成交價格;成交後,按照約定的價款、股票交付方式進行下個流程。
2.賣方:約時間及地點交付中華郵政股票
未上市股票有實體股票的交割方式跟無實體的集保交割(375券商辦理或673帳戶匯撥)方式,要先確認好是哪一種。
賣方賣股:當雙方協議好成交價後成交,未上市專業投資人會先與賣方約定時間地點進行股票交割流程,當到了現場時(375無實體則要約集保庫存所在的券商),確認賣方股票及印章沒問題時,則馬上匯款,當匯款確認收到時,則會用印,完成後銀貨兩訖了。股款都是透過電腦匯款,立即會入帳,過去地點都會約在銀行刷摺確認,但現在手機網路銀行查詢入帳方便,所以現在都以賣方方便的地點為主。賣方要備妥「股票」、「原印鑑」、「出讓人姓名與身分證字號」。(375無實體則是準備券商集保存摺、身分證、開戶印章)
3.買方:辦理過戶後約時間地點交付股票:
當雙方協議好成交價後,會確認股票是實體股票還是無實體股票,確認後未上市專業投資人會向買方收取身分證影本及印章(新戶會代刻印章)並確認股票交付的時間及地點,然後帶股票至該股票發行公司股務部門或所委託的股務代理機構,完成過戶的手續,並依與買方約定的時間地點,交付股票及收取款項(通常會用匯款方式所以比較常約在買方要匯款的銀行),買方會取得1.完成過戶自己名下的股票、2.證交稅單(紅色)3.印章。(如果是375則會約在買方的券商,辦理匯入買方的集保)
4.如何確認中華郵政股票真偽?
買方若需確認中華郵政股票真偽無誤,可以在過戶完成後聯絡中華郵政的股務機構、確定股東姓名與股東戶號相同也可確認股票正面的號碼與股務留存的號碼是否一致。
注意事項:
中華郵政是未上市股票也是有價證券,建議當面交易,銀貨兩訖,避免郵寄過程遺失引發爭議。除非協調好遺失責任對方付完全責任,否則還是以當面交割較為安全。
今天 中華郵政 股價, 買價最高價是 議價, 買價均價是 議價, 賣價最低價是 -,賣價均價是 -, 買方可以參考網站的賣價,賣方可以參考網站的買價,如果沒有報價,可以直接聯繫版主詢問。
因為 中華郵政 是未上市股票, 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中華郵政 股價也是經由雙方協議好的價位,成交後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
中華郵政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交易中華郵政股票可以利用這平台參考中華郵政的股價,想要買的可以參考賣價,想要賣出的參考買價,直接把要買或要賣的股票填入表單,或者直接加入LINE與版主聯繫,直接溝通。
中華郵政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買中華郵政股票的投資人,可以先跟站主陳先生聯繫,可以透過填寫表單或LINE留言,提出想買中華郵政的需求,版主將先報價然後雙方確認好張數價格後就可以進行進行交易流程。網路上任何未上市網站的賣價 是讓想要買進的人可以參考, 未上市股票的每一次的交易都是需要有買方跟賣方互相交流價位討論的過程,所以直接聯繫站主討論會比較有機會完成交易~
中華郵政因為是未上市股票,因此,您不能在證券交易市場上買賣,也不能送存集保。 您只能自行尋找交易對象,或者透過網路上的未上市股票盤商協助撮合買賣。未上市股票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買賣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賣的人可以先跟站主陳先生聯繫,透過填寫表單或LINE留言或直接來電,提出想賣出中華郵政需求,以及要賣出的張數,版主將確認市場行情後報價,雙方確認好張數價格後,就可以約時間進行進行交易流程。網路上任何未上市網站的買價 是讓想要賣出的人可以參考 ,未上市股票的每一次的交易都是需要有買方跟賣方互相交流價位討論的過程,所以直接聯繫站主討論會比較有機會完成交易~
中華郵政股票如何買賣?
中華郵政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至於找誰買賣,可以填寫網站的表單,或者直接加入LINE好友或直接來電聯繫版主,這樣就可以實現你想買賣中華郵政股票的需求。
在台灣,並未明文禁止買賣未上市公司股票。
而股票是有價證券,屬於個人財產,
但是根據證券交易法,只有已取得特許的證券業者,才可以針對不特定對象的社會大眾,進行未上市股票買賣
簡單說就是非券商不得經營證券買賣事務。
一般的投資顧問公司並不能從事未上市股票買賣,只能提供諮詢服務,否則就是違反證券交易法。
所以當一般人想要買賣中華郵政股票,單純的個人買賣行為是合法的。
但是如果有涉及居間(仲介行為)、行紀之行為,那就有涉嫌違反證交法的疑慮。
因此中華郵政股票的交易買賣都只能進行私人間的直接買賣,不能有委託交易的是情形發生。
在IPO贏家這邊,所有的交易都是直接與IPO贏家的投資人直接交易,雙方協議好張數價格,直接成交,沒有額外收取手續費用,沒有勸募、推銷之行為。
中華郵政討論
>更多關於中華郵政的討論- 中華郵政 中華郵政股票買賣攻略:一覽無遺的交易指南
- 中華郵政 如果中華郵政減資怎麼辦?中華郵政股東必讀減資指南
- 中華郵政 如何獲取中華郵政公司的營運信息
- 中華郵政 中華郵政股票的繼承、拋棄與贈與的問題~這篇文章能讓您明白
- 中華郵政 如果中華郵政有要現金增資我該怎麼辦?
- 中華郵政 中華郵政員工認股投資攻略-機會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