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臺灣證券交易所 | 2025/08/03 | - | - | - | 11,586,718,68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3559508 | 林修銘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二
臺灣交易所引领先鋒:熱門Smart Beta與主題商品發展|臺灣證券交易所
臺灣證券交易所最近公告了一項重要的消息,關於投資人關注的Smart Beta及主題式ETF相關的追蹤指數。從2月份開始,投資者們可以透過公開資訊觀測站的平台,輕鬆查詢到自己手上的ETF基金是否採用了客製化指數。這個措施對於投資者來說,可是個非常大的好處呢! 大家知道,台灣的ETF市場從2003年第一檔ETF上市後,已經發展了超過20年歷史。這期間,市場上不斷出現新的產品類型,從最初的市值型及產業型ETF,到後來的開放期貨型、槓桿反向型ETF,再到近年來興起的Smart Beta及各類主題型ETF,真的是百花齊放。 這裡得提一下「Smart Beta指數」。這種指數會針對特定領域或趨勢進行選股或加權,常見的因子有動能、價值、規模、波動度、股利率等。雖然它有助於捕捉特定的投資表現,但並不代表在任何時候都能比市值加權指數表現得更出色。投資者們在使用這些指數時,可得留意這個風險。 而隨著市場的發展,許多指數編製機構也開始提供客製化指數,滿足不同投信業者的需求。這些客製化指數可能會因應特定的投資觀點或法規要求而進行調整,與傳統的市值型指數有所不同。 為了讓投資者們更加了解這些複雜的投資工具,臺灣證券交易所提醒投信業者和市場參與者,應該加强針對這些指數與傳統ETF指數的差異進行說明,並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報酬特性。此外,證交所還要求投信業者在官網上提供更詳盡的資訊,包括指數編製規則、風險特性等。 從2024年2月起,投資者們可以透過證交所的官網和基金公開說明書,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投資的ETF追蹤指數是否屬於客製化指數,以及其風險報酬特性。這對於投資者來說,是個非常大的進步,有助於我們更加理性地進行投資。所以,投資前一定要仔細閱讀相關資料,謹慎選擇適合自己的ETF商品,並注意相關風險哦!
下一則:台灣證交所啟動歐洲資本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