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集邦科技 | 2025/09/17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160,783,53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70566970 | 林啓東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四
集邦科技:2023年陸地區IC設計業增速緩慢解析|集邦科技
【集邦科技報導】 近年來,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迅猛,集邦科技最新「中國半導體產業深度分析報告」揭露了這一現象。2018年,中國IC設計產業產值達到2,515億元人民幣,年增長率近23%。這個數字顯示了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其中海思、紫光展銳與北京豪威成為了IC設計領域的三大企業。 雖然進口替代空間仍然廣闊,但受到多種外部因素的衝擊,如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下滑、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以及中美貿易戰等,集邦科技預估2019年中國IC設計產業產值將達到2,965億元人民幣,成長速度放緩至17.9%。 在營收排名方面,2018年營收規模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有3家,其中4家企業的全年營收成長率超過20%,但2家企業則出現超過2位數的下滑。海思和格科微表現亮眼,分別因為華為手機出貨的強勢成長和CIS需求強勁等因素,營收成長率分別達到近30%和39%。不過,中興微和匯頂科技則因為各自的原因,營收均出現衰退。 集邦科技還指出,中國IC設計企業在技術實力上穩步提升,例如海思率先量產全球首顆7奈米晶片,宣示中國本土5G基頻晶片布局的領先地位。此外,百度、華為、寒武紀、地平線等多家企業也發布了終端或雲端AI處理器晶片,這些都顯示了中國IC設計企業技術實力的提升。 然而,中國IC晶片的自給率僅在15%左右,未來仍需持續強化研發創新,提升中高階晶片的自給率,以實質推升營收動能的持續成長。展望未來,AI、5G、智慧物聯網、車用及邊緣運算等領域將成為科技發展的趨勢,這些領域的發展將持續推動中國IC設計產業的發展。
上一則:集邦:陸IC設計 今年成長減速
下一則:DRAM跌勢加重 台廠有壓